天天看小說

第五百七十章 張遼的擔憂

十月的長安城,木葉枯黃,寒風蕭瑟。

在這兩個月裡,又下了一場雨,沖刷的長安城中乾淨了許多,原本到處沾染的血跡變得淡了,疫病也已經消散。

如今的長安城裡只有張遼的萬數士兵和士孫瑞等一些朝臣,還有魯肅等屬吏。

張遼趁機讓黃忠操練兵馬,熟悉士兵的戰鬥力,並磨合戰術戰法,在接下來的戰鬥中才能真正發揮士兵的出戰鬥力。

長安城頭,張遼遙望西面,他給李儒下的命令是讓李傕郭汜等人混亂起來,使天子出郿鄔東歸。從李儒傳過來的消息看,目的已經達成。

挾天子以令諸侯在即,張遼心中並不平靜。

他這些日子一直在思索,站在他這個位置,如今思考的已經是朝廷和天下了。

在這天下,士大夫需要一個朝廷,來實現他們的政治理想、和權力需要抱負,也是他們賺取薪水維持生計的就業崗位。

朝廷也要依託士大夫,一個士大夫不認同的朝廷,無人爲官,政令難出,等同於無。

朝廷的本質是天下人認同的利益共同體,區別只是誰領頭,當有羣體不認同朝廷了,就會生亂。

他來自後世,著眼的是華夏,並不會爲了效忠一時的漢室朝廷就要死要活,但如今的漢室雖然衰落,卻與四百年前的秦國不同,秦國行暴政,苛刻天下,所以羣起反對,漢室卻是有恩與天下,尤其是有恩於儒家士大夫。

這不是張遼的推測,而是他在與衆人的交談中真實的感受到的,很多有遠見的士大夫都認識到如今到了季世,也就是漢朝快要終結了,但都認爲漢室未有桀紂之暴、亡秦之苛,取而代之時機還不到,所以袁術稱帝,衆叛親離,袁紹刻璽卻不敢邁出那一步。

未必人人都忠於漢室,但要明言背叛卻沒幾個人敢,歷史上魯肅的二分天下與諸葛亮的三分天下,都沒有針對漢室,而是針對曹操。

所以張遼如今要獨立,難度很大,賈詡、荀彧、郭嘉、沮授都是挾天子以令諸侯的建議,只說明挾天子以令諸侯對他的發展戰略有大用,是他突破目前瓶頸得到天下認可的機會。

但作爲一個主公,他的立場與思考的角度必然會與屬下有所不同,挾天子對他的影響最大,一旦施行,他必將與歷史上的曹操走上一樣的路子,因爲天子與權臣從來都是對立的。

挾天子看似與天子利益一致,實際上從行動的一刻起,就在某種程度上開始與天子走上了對立之路,決裂只是早晚的事。

曹操後期控制天子,步步坐大,是野心需要,也是不得不然,他不掌控朝廷,他曹家就會在朝廷鬥爭中滿門盡滅,自古以來天家無情,加上朝廷各方勢力博弈,誅殺功臣的慘劇比比皆是,因爲權臣褫奪了天子的部分權力,也擋住了很多有野心的朝臣上進的道路。

所以張遼不得不審慎思考,挾天子以令諸侯在戰略上勢在必行,但如何去行事,如何讓蜜月期更長一些,卻需要手段。

這個手段張遼已經開始用了,他此番給李儒的命令就是讓右扶風越亂越好,那些軍閥越亂,劉協的處境就會越兇險,自己出手的效果也會更明顯,劉協會更加感激自己,否則輕而易舉救了劉協,他未必會心生感激,這就是人性,天子也不能例外。

也只有這樣,蜜月期纔會更長,蜜月期越長,對自己的發展作用才越大,安定天下的進程也會越快。

也難怪張遼算計,如果劉協是個如劉禪那般老實無爲的主也罷,他根本不用算計,偏偏劉協是個有想法有智慧的主,而且不安分,否則歷史上曹操也不用幾次祭起屠刀了。

好在劉協也不算是個有魄力的主,不是如劉徹、李世民、玄燁那般狠角,行事優柔,知道妥協,缺乏血性,歷史上妻兒被殺也不敢拼死反抗,相對還是好合作一些,否則張遼根本不會考慮出手救人,而是直接借刀殺人,另換他人扶持。

當然,如果另換一個天子,難以斷定其性情,也有些麻煩。

張遼思索自己手下的文臣和武將,文臣如賈詡、郭嘉、李儒、田儀等人,肯定會鐵著心跟著自己,無論自己做什麼都不會變,荀彧荀攸很難說,張既、杜戢等人應該是走一步看一步。

不過如今手下謀臣基本都能認同他做到齊桓晉文一步,再往上就有些分歧了。

相比起來,武將的忠心毋庸置疑,無論是典韋、趙雲、張郃、徐榮等七大中郎將還是一衆親信校尉,都會毫不猶豫支持自己,這是張遼頗有自信的地方,也是他挾天子以令諸侯的依仗,只要兵馬牢牢掌控在手,其他人翻不起風浪。

還有自己培養的後備人才,諸葛亮、徐庶、法正等人,未來勢力還會更加牢固。

事實上張遼並不熱衷於去當什麼皇帝,如歷史上的曹操,到了他那個地位,有那般權勢,做不做皇帝沒有什麼分別,反倒是做了皇帝掣肘更多,被限制在皇宮裡,被無數人算計,做個明君每天無窮無盡的政事足以令人頭疼,做個昏君開後宮左擁右抱花天酒地,則會被無數賢臣進諫,小人也會趁機上位,也會很頭疼。

張遼更喜歡闖蕩,喜歡走朋訪友,不喜歡被束縛,懶散自主,想幹什麼就幹什麼,想去哪就去哪,想揍誰就揍誰。

但他如今也意識到了,當你到了某種地位某個時機時,根本是身不由己,手下一大波追隨的人需要更進一步,那時候是有進無退,退則萬丈深淵,所以必須做好一切準備,否則那種兇險比之戰場更加可怕,敗則家毀人亡,如董卓般過於強勢,最終被算計覆滅,何進不夠強勢,竟死於宦官之手。

張遼正思索著,身後傳來一陣腳步聲,卻士孫瑞、周忠幾人匆匆上來,皆是面帶憂色。

“將軍。”士孫瑞道:“如今已經兩個月,不知天子如何了?”

張遼道:“天子車駕已經出了郿塢,如今正朝東面而來。”

士孫瑞等大臣臉上紛紛露出喜色,周忠忙道:“如此將軍還不速去迎接,救駕乃不世之功,將軍亦當爲中興之臣。”

張遼搖搖頭:“如今我不能出手,天子雖然出了郿塢,但仍在羣賊掌控之中,北有李傕、南有張濟,西有馬騰韓遂,更兼郭汜、樊稠、楊定、楊奉、董承參與其中,兵馬足有二十萬,我等如今的長安的守兵根本不足爲道,而且這些賊子大半與我都有仇恨,我若出手,他們必然洶洶攻伐,到時候非但不能救駕,反而會害了天子。”

“二十萬賊兵……”士孫瑞、周忠等大臣再次聽到這個數目,仍是心驚不已。

士孫瑞長嘆道:“將軍所言有理,只是難不成我等就在此等候不成?”

張遼點頭:“等候是最好的辦法,馬騰韓遂在郿縣以西,李傕留在了池陽,所以越靠近長安一線,賊兵的勢力會越薄弱,到時我等趁夜出兵,搶回天子,守住長安城,與左馮翊互爲拱衛,賊兵無糧,必不能久,如此一切可定。”

士孫瑞等人聽了張遼的計劃,無不面露喜色,紛紛抱拳道:“將軍此計甚妙。”

張遼卻搖搖頭:“我只有一個擔心,會導致計劃功虧一簣。”

士孫瑞忙道:“卻是有何擔心,我等亦可出力。”

張遼嘆了口氣,緩緩道:“只恐天子意在東歸雒陽舊都,而非回到長安。”

士孫瑞等朝臣無不色變,他們久在朝堂,自然更瞭解天子的想法,不得不承認張遼的猜測有很大可能。

但這樣會帶來一個問題,卻是針對他們的,他們大多是關中人,如果天子還雒陽舊都,到時候必然重用關東人士,朝堂還會回到以前關東士人一手遮天的格局,那他們這些關中人到時候恐怕就尷尬了,而且那時候關中和涼州多半就要被拋棄了。

第四百七十六章 血戰第五十一章 踩第八十四章 殺俘第五百三十七章 請求第一百二十二章 又被算計第五百零二章 打草驚蛇第一百零六章 萬馬奔騰第六十二章 萬事俱備第三百一十三章 關平第二百九十八章 使君上任(七)第三百一十五章 不妥之處第五百四十三章 犒勞第四百七十二章 重圍第九十二章 小人不死,算計不休第二百八十三章 兩箭第四百五十九章 以一挑十第四百零四章 王允發怒第三百三十三章 應對第三百零四章 玉璽第九十一章 謀臣之助(二)第七百一十章 惆悵第三百零五章 衛固入彀第四百六十一章 南庭覆滅第四百零五章 荀攸之言第七百二十五章 遠來消息第九十八章 天子劍第七百章 回府第二百二十六章 驚喜第三百四十六章 威逼恐嚇第四百四十五章 詐敵於內第二百四十六章 謀職第一章 西園之夜第七百零五章 定製第四百六十六章 袁紹找事第二百四十六章 謀職第二百六十八章 舌辯楊定第一百九十八章 戰前謀劃第三百六十八章 臣冤枉第一百二十章 結果第五百九十六章 奏事第六百零八章 迎接第三百九十九章 董卓伏誅(三)第六百六十七章 曹操之疑第六百三十四章 狠辣之計第一百一十章 退袁紹第二十二章 乃公華雄第七十七章 得手第三百九十七章 志大才疏孔北海第一百九十章 曹操西進第一百九十章 曹操西進第三百九十八章 董卓伏誅(二)第三百零八章 上計與賦稅第四百零九章 長安亂(二)第三百七十一章 下獄第二百五十章 劉表下荊州第六百零七章 曹操回京第三百五十七章 再見蔡琰第六百四十二章 夤夜第六百七十八章 中伏第一百七十九章 高順歸,八營成!第六百二十二章 暗箭處處是第五百三十六章 孫策第三十五章 敘舊第六百四十五章 李儒第四百五十二章 定幷州之事第四百二十八章 賈詡之謀第二百零一章 獵虎第三百三十二章 反對第四百六十九章 趙雲色變第二百零二章 俘虜與兵符第二百四十二章 胡騎下潁川(二)第一百八十一章 偏見入髓第六百一十一章 開科舉第七百章 回府第四百九十九章 奪取長廣第四百二十四章 搶馬第六章 華雄第一百四十四章 手段第六百三十九章 風雨欲來第二百一十四章 先消敵意第十五章 厚黑第四百二十九章 暗助劉璋第八十一章 坑了誰來?第一百一十七章 折辱第二百三十八章 再遇第一百三十七章 慘象第四百零七章 界橋第七百八十一章 一拳第二百五十九章 夜離第二百零七章 突圍第六百七十章 高幹吐血第五十五章 師父,請受弟子一拜!第一百三十九章 相府司馬第二百五十章 劉表下荊州第三百七十一章 下獄第二百七十四章 力擒牽招第三百二十八章 韓馥第三百八十一章 蛛絲第四百二十七章 離間第七百一十八章 袁氏兄弟
第四百七十六章 血戰第五十一章 踩第八十四章 殺俘第五百三十七章 請求第一百二十二章 又被算計第五百零二章 打草驚蛇第一百零六章 萬馬奔騰第六十二章 萬事俱備第三百一十三章 關平第二百九十八章 使君上任(七)第三百一十五章 不妥之處第五百四十三章 犒勞第四百七十二章 重圍第九十二章 小人不死,算計不休第二百八十三章 兩箭第四百五十九章 以一挑十第四百零四章 王允發怒第三百三十三章 應對第三百零四章 玉璽第九十一章 謀臣之助(二)第七百一十章 惆悵第三百零五章 衛固入彀第四百六十一章 南庭覆滅第四百零五章 荀攸之言第七百二十五章 遠來消息第九十八章 天子劍第七百章 回府第二百二十六章 驚喜第三百四十六章 威逼恐嚇第四百四十五章 詐敵於內第二百四十六章 謀職第一章 西園之夜第七百零五章 定製第四百六十六章 袁紹找事第二百四十六章 謀職第二百六十八章 舌辯楊定第一百九十八章 戰前謀劃第三百六十八章 臣冤枉第一百二十章 結果第五百九十六章 奏事第六百零八章 迎接第三百九十九章 董卓伏誅(三)第六百六十七章 曹操之疑第六百三十四章 狠辣之計第一百一十章 退袁紹第二十二章 乃公華雄第七十七章 得手第三百九十七章 志大才疏孔北海第一百九十章 曹操西進第一百九十章 曹操西進第三百九十八章 董卓伏誅(二)第三百零八章 上計與賦稅第四百零九章 長安亂(二)第三百七十一章 下獄第二百五十章 劉表下荊州第六百零七章 曹操回京第三百五十七章 再見蔡琰第六百四十二章 夤夜第六百七十八章 中伏第一百七十九章 高順歸,八營成!第六百二十二章 暗箭處處是第五百三十六章 孫策第三十五章 敘舊第六百四十五章 李儒第四百五十二章 定幷州之事第四百二十八章 賈詡之謀第二百零一章 獵虎第三百三十二章 反對第四百六十九章 趙雲色變第二百零二章 俘虜與兵符第二百四十二章 胡騎下潁川(二)第一百八十一章 偏見入髓第六百一十一章 開科舉第七百章 回府第四百九十九章 奪取長廣第四百二十四章 搶馬第六章 華雄第一百四十四章 手段第六百三十九章 風雨欲來第二百一十四章 先消敵意第十五章 厚黑第四百二十九章 暗助劉璋第八十一章 坑了誰來?第一百一十七章 折辱第二百三十八章 再遇第一百三十七章 慘象第四百零七章 界橋第七百八十一章 一拳第二百五十九章 夜離第二百零七章 突圍第六百七十章 高幹吐血第五十五章 師父,請受弟子一拜!第一百三十九章 相府司馬第二百五十章 劉表下荊州第三百七十一章 下獄第二百七十四章 力擒牽招第三百二十八章 韓馥第三百八十一章 蛛絲第四百二十七章 離間第七百一十八章 袁氏兄弟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东港市| 南阳市| 澄江县| 都昌县| 库伦旗| 和静县| 柘荣县| 尉犁县| 石林| 慈利县| 荆州市| 团风县| 新野县| 土默特右旗| 平果县| 贵定县| 牙克石市| 宿迁市| 栾城县| 兴安县| 清丰县| 宁河县| 金乡县| 徐汇区| 扶余县| 大港区| 无棣县| 抚宁县| 玉林市| 永城市| 陆河县| 探索| 桐庐县| 汶上县| 镇安县| 桓仁| 平江县| 怀来县| 永泰县| 淮滨县| 泰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