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六十章 賈狐貍

張遼口中這“三杖九斬”一出,底下士兵無不色變,尤其是那八百羌胡兵,更是一陣騷動,以他們平日的作風而言,“三杖”早已犯了無數次,便是“九斬”也有不少觸犯的。

張遼冷哼一聲,目光掃過,那些騷動的羌胡兵立刻靜了下來,如果沒有張遼先前與王方一戰,這些羌胡兵根本不懼他,但張遼這一戰表現出的戰鬥力太震撼了,兩百斤的人隨意拋上天空,直如天神下凡,令那些向來尊崇勇士的涼州兵心驚膽戰,又佩服不已。

所以他此時發出軍紀禁令,正當其時,令那些羌胡兵震懾不敢反駁,而張遼兼任軍紀官,令這些一向跋扈桀驁的羌胡兵也心生畏懼。

看著那些懾服不敢多言的羌胡兵,張遼心中一動,從先前一戰,到任命軍紀官,到宣佈禁令,到全軍懾服,這其中似乎都有賈詡在有意無意、藉助自己、因勢利導的推動著,這老狐貍的手段還真是無聲無息,高明之極。

無論如何,通過今日,賈詡算是打壓了王方的氣焰,同時也在部隊中樹立了威信,因爲張遼這個軍紀官和禁令都是賈詡任命和發佈的,張遼又對賈詡極爲尊敬,張遼的威懾,也就是賈詡的威懾。

總之,張遼和賈詡雙贏了,王方悲催了。

張遼腦海裡瞬間轉過許多念頭,他看向衆士兵,沉聲道:“我等將士,食祿於百姓,百姓是我等衣食父母,是以保民伐罪,守護一方安定,乃是本分!若是不守軍紀,貽害無窮,與流寇何異!是以九斬第一條,就是不得欺凌百姓!還望諸位謹記,否則莫怪本司馬軍法無情!”

說罷,他指著校場左側立著的一塊平整的石頭,沉聲道:“本司馬會請賈都尉親筆將‘三杖九斬’的禁令書寫在這塊石頭上,刻製成碑,讓衆將士每日觀摩謹記,若是誰違反了禁令,便在此碑下行刑,砍了頭,便埋在這石碑下,令諸位引以爲戒!”

他這話一出,衆軍士無不色變,便是幷州兵眼裡也露出懼意,便是一旁的賈璣也打了個哆嗦,看向張遼的眼神也變了。

這塊石頭是大將軍何進當初修建小平津關留下的餘料,擱置在這裡,本身並不算什麼。問題是他們每日操練都能看到,若是真有同袍士兵違紀被斬殺埋在此石下,每日都對著他們,那是何等詭異。

這些士兵出身尋常百姓家,大多都比較迷信,尤其是羌胡兵,更是崇信鬼神,此時聽聞張遼這麼一說,想到那個結果,都不禁感到一陣森寒涌上心頭,看向張遼的目光也有些畏懼,他們投身軍旅,大多數人都不畏死,但是一想到死後埋在這裡,被這麼多同袍每日看著,那是何等的可怕。

此時幾乎所有的將士都下決心嚴守軍紀了,否則若是被這個可怕的張司馬斬殺了,那死也不能瞑目啊。

張遼看自己威懾的夠了,面色稍緩,和聲道:“當然,若是大家謹守軍紀,諸位將士便是賈都尉好士兵,本司馬的同袍好兄弟!不論是涼州兵還是羌胡兵,有什麼困難,只要不違紀違法,儘管找本司馬,本司馬定當全力以赴相助!解決不了的,還有賈都尉在上。”

賈詡笑瞇瞇的點了點頭:“不錯,衆將士若有困難,本都尉責無旁貸。”

衆將士看向張遼和賈詡的目光稍微柔和了一些,包括哪些羌胡兵,甚至不少人露出感動之色,不過經過張遼一番威懾,整體氣氛還是有些沉重。

看來震懾的狠了……張遼正想著怎麼緩和一下,前列的楊漢突然大聲道:“張司馬,給不給找婆娘啊?”

張遼暗贊楊漢機靈,嘿嘿笑道:“找婆娘沒問題,不過哪個沒出息的要是找了婆娘後欺負婆娘,被本司馬知道了,那就休怪本司馬軍杖無情。”

“哈哈哈哈!”衆士兵聞言不由大笑,神情放鬆了許多。

便是賈詡也不禁莞爾,看向張遼的眼神更增了讚許之色。

隨後,張遼便帶著士兵們操練陣戰,包括那八百羌胡兵也在被操練之列,賈詡並沒有離開,張遼知道賈詡精通兵法戰術,便請賈詡講解和指揮。

賈詡系統的學過兵法,並且學的很深,遠不是張遼和王方能比的,他指出的陣戰、兵種和戰術的多種配合,令張遼大開眼界。

一直操練了一個多時辰,看操練上了正軌,賈詡讓張遼自己指揮,他則帶著賈璣和四個親衛離開了校場。

校場之外,賈璣低聲問賈詡:“父親,如今王方不在,正是樹立威信的大好時機,爲何不等將士操練完畢再離開?”

賈詡搖了搖頭:“操練之法,吾已教給張文遠,自有他帶兵操練,吾留在此處無用。”

賈璣急忙道:“父親若是與士兵一道操練,豈非更增威望,更令士兵親近?”

賈詡淡淡的道:“吾略知兵法陣戰,但衝鋒陷陣,非吾所長,只消用好將領,便足以成事,何必事事親力親爲。”

賈璣身子一震,沉默起來,似乎一下子學到了很多。

直到接近大帳,賈璣纔回過神來,看向父親的神情更增了幾分崇拜,他想了想,又問了一句:“父親,今日王方若是不主動挑釁張文遠,則該當如何?那些軍律,豈非難以下達?”

賈詡淡淡的笑道:“王方嘛,他會挑釁的。”

看到父親笑瞇瞇的神情,賈璣瞬間明白了,即便王方不主動挑釁,父親也會設法讓他挑釁,對於王方那種性格,父親只需隻言片語便能讓他失去理智。同樣,父親對王方的性格也看的很準,根本不用挑撥,王方便主動挑釁了,而父親的一切計劃都順勢進行了。

想了想,賈璣又問了一句:“若是王方勝了,則該當如何?”

賈詡微笑道:“若是他勝了,讓他監察軍紀便是。”

“監察軍紀?”賈璣敏銳的察覺到了父親口中的“監察”二字,突然又想起父親對張遼任命似乎是“監管”,一個監察,一個監管,他咀嚼了一番,眼睛不由越來越亮,對父親更加敬服。

一個監察,一個監管,權力的大小截然不同,若是監察,那處置權還在賈詡手裡,而張遼監管,則權力大了很多,有了自主處置權。因此,無論王方勝出還是失敗,今日一切的主動權始終掌控在賈詡手中。

這就是賈詡的手段,而張遼尊敬賈詡,幾番厚著臉皮要拜師,拉近了二人關係,無疑也見了效果,得了監管的處置權。

第六百一十七章 按兵第六十三章 風雪第一百三十九章 相府司馬第四百三十五章 用人第五百四十一章 子敬第一百五十五章 粥棚事件第四百八十七章 平原第三百六十八章 臣冤枉第七百一十一章 落幕第四百七十六章 血戰第六百五十三章 夜見第一百八十三章 能不能打大舅子?第八十一章 坑了誰來?第五百三十八章 八百第二百一十二章 推動第十三章 機智應對第一百二十九章 洞房(二)第一百六十四章 天意人爲第一百四十九章 蔡琰第二百五十章 劉表下荊州第六百五十三章 夜見第三百二十五章 雷霆之勢第四百八十四章 飛燕北來第七百三十章 幕後推手第五百四十四章 我爲青州牧第六百三十八章 劉備的選擇第五百一十八章 災害來臨第七百二十一章 仙長與書信第三百九十六章 詔令至第六百六十七章 曹操之疑第二百零五章 逼迫第五十四章 赴任第三百三十七章 袁紹入主冀州第五百五十七章 不在青州第四百二十二章 長安亂(十五)第一百六十八章 濟難第六百六十一章 城頭吐血第二百六十八章 舌辯楊定第六百八十一章 衝鋒!第一百三十二章 接納第四百零一章 郿塢救人第二百六十七章 再見董卓第三百七十七章 探監第七百二十七章 欲動第二百九十二章 使君上任(一)第四百零一章 郿塢救人第五百七十章 張遼的擔憂第七百三十二章 出兵徵曹第四百六十四章 河套大漠第一百二十三章 騎兵訓練第一百七十五章 厚賞第四百四十章 匈奴、鮮卑第四百六十六章 袁紹找事第五十二章 你怎麼不早說第五百四十九章 鮑信之難第六百零四章 老於第二百六十五章 還我兒郎第四百一十二章 長安亂(五)第一百六十七章 沿途第三百八十二章 關東風雲第三百二十八章 韓馥第十七章 何去何從第三十七章 無恥第二百四十六章 謀職第五百八十九章 兇險第六百四十六章 曹操的狡詐第四百九十一章 校場比試第六百二十五 風口浪尖第五百三十六章 孫策第四百八十五章 佈局與離間第七十五章 拔除變數第四百二十四章 搶馬第六百六十八章 曹操的強勢第五百二十一章 求援第三百八十八章 皇甫酈的求助第二百五十四章 急退第六百三十一章 聲東擊西第六十八章 託付第六百六十六章 虛虛實實第三百六十九章 淡然應對第四百二十四章 搶馬第三百三十三章 應對第三百三十一章 韓馥的狡猾第二百九十六章 使君上任(五)第五百一十三章 文化戰略第一百七十三章 李儒出計第七百二十九章 瘋狂追殺第八十三章 找茬第四百一十三章 長安亂(六)第三百七十八章 先下劉囂第四百五十一章 我爲幷州牧第四百八十九章 糧草問題第六百七十五章 鵲佔鳩巢第四百一十六章 長安亂(九)第四百五十六章 南庭第九十八章 天子劍第六百一十二章 朝堂第八十五章 智勸第六百四十八章 長秋第五百二十九章 一角
第六百一十七章 按兵第六十三章 風雪第一百三十九章 相府司馬第四百三十五章 用人第五百四十一章 子敬第一百五十五章 粥棚事件第四百八十七章 平原第三百六十八章 臣冤枉第七百一十一章 落幕第四百七十六章 血戰第六百五十三章 夜見第一百八十三章 能不能打大舅子?第八十一章 坑了誰來?第五百三十八章 八百第二百一十二章 推動第十三章 機智應對第一百二十九章 洞房(二)第一百六十四章 天意人爲第一百四十九章 蔡琰第二百五十章 劉表下荊州第六百五十三章 夜見第三百二十五章 雷霆之勢第四百八十四章 飛燕北來第七百三十章 幕後推手第五百四十四章 我爲青州牧第六百三十八章 劉備的選擇第五百一十八章 災害來臨第七百二十一章 仙長與書信第三百九十六章 詔令至第六百六十七章 曹操之疑第二百零五章 逼迫第五十四章 赴任第三百三十七章 袁紹入主冀州第五百五十七章 不在青州第四百二十二章 長安亂(十五)第一百六十八章 濟難第六百六十一章 城頭吐血第二百六十八章 舌辯楊定第六百八十一章 衝鋒!第一百三十二章 接納第四百零一章 郿塢救人第二百六十七章 再見董卓第三百七十七章 探監第七百二十七章 欲動第二百九十二章 使君上任(一)第四百零一章 郿塢救人第五百七十章 張遼的擔憂第七百三十二章 出兵徵曹第四百六十四章 河套大漠第一百二十三章 騎兵訓練第一百七十五章 厚賞第四百四十章 匈奴、鮮卑第四百六十六章 袁紹找事第五十二章 你怎麼不早說第五百四十九章 鮑信之難第六百零四章 老於第二百六十五章 還我兒郎第四百一十二章 長安亂(五)第一百六十七章 沿途第三百八十二章 關東風雲第三百二十八章 韓馥第十七章 何去何從第三十七章 無恥第二百四十六章 謀職第五百八十九章 兇險第六百四十六章 曹操的狡詐第四百九十一章 校場比試第六百二十五 風口浪尖第五百三十六章 孫策第四百八十五章 佈局與離間第七十五章 拔除變數第四百二十四章 搶馬第六百六十八章 曹操的強勢第五百二十一章 求援第三百八十八章 皇甫酈的求助第二百五十四章 急退第六百三十一章 聲東擊西第六十八章 託付第六百六十六章 虛虛實實第三百六十九章 淡然應對第四百二十四章 搶馬第三百三十三章 應對第三百三十一章 韓馥的狡猾第二百九十六章 使君上任(五)第五百一十三章 文化戰略第一百七十三章 李儒出計第七百二十九章 瘋狂追殺第八十三章 找茬第四百一十三章 長安亂(六)第三百七十八章 先下劉囂第四百五十一章 我爲幷州牧第四百八十九章 糧草問題第六百七十五章 鵲佔鳩巢第四百一十六章 長安亂(九)第四百五十六章 南庭第九十八章 天子劍第六百一十二章 朝堂第八十五章 智勸第六百四十八章 長秋第五百二十九章 一角
主站蜘蛛池模板: 青铜峡市| 南城县| 毕节市| 盘锦市| 汝州市| 疏勒县| 克东县| 铜山县| 平邑县| 郧西县| 莱州市| 佳木斯市| 达孜县| 达尔| 闽侯县| 嘉义市| 平安县| 兴义市| 太仓市| 安康市| 清镇市| 东明县| 崇文区| 达州市| 蒙城县| 高雄县| 治县。| 阳泉市| 榆林市| 南华县| 西贡区| 峨山| 平潭县| 龙门县| 东城区| 界首市| 安西县| 历史| 新余市| 隆林| 宿松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