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六百一十二章 朝堂

看到張遼興致昂揚,曹操自斟了一杯:“行科舉,非易事也,必有大臣反對。”

張遼舉杯嘿然一笑,吐出四個字:“反對無用。”

語氣平靜卻帶著幾分霸道。

曹操眼睛一轉,僞作長笑道:“文遠欲效董卓行霸道乎?”

“不然,不然。”張遼搖頭道:“吾所行乃孔孟之道,非王霸之道。”

“哦?”曹操一雙眼神炯炯看著張遼:“何謂孔孟之道?何謂王霸之道?還請文遠解惑。”

此時曹操心中對張遼所說的孔孟之道頗不以爲然,他本不是尋常人,一眼就看出推行科舉阻力重重,必須用重典,若是行孔孟迂腐之道,恐怕難以實行。

“行王道,凡不從者,討之!”張遼呵呵笑道:“行霸道,從與不從,盡討之!”

曹操瞇起了眼睛:“如此,不知孔孟之道爲何?”

“討之,使知之。”張遼淡然道,他的孔孟之道就是討伐你,然後還要強詞奪理名正言順的教育你,比霸道還要霸道啊。

曹操神情一滯,旋即縱聲大笑:“文遠真吾輩也。”

……

清晨的陽光照灑在雒陽城上,東市已經開市,人來人往,吆喝聲聲,熱鬧非常,恢弘的南宮正殿之中,新任虎賁中郎將關羽守在殿外,殿內百官集聚,正在舉行朝會。

天子劉協高坐上首,看到下面百官禮畢就座,開口道:“衆卿有事奏來。”

羣臣之首,驃騎將軍張遼大步而出,聲音鏗鏘堅定,響徹殿中:“陛下,臣請開科舉!”

開科舉?

殿中大臣聽到科舉這個詞,皆是不解。

“張卿,”劉協奇道:“不知何謂開科舉?”

張遼朗聲道:“科舉,是分科取士也,非同察舉,無論士庶之分,無論門第高低,無論名望大小,而以經義、明算、時務、論策爲題考覈,績優者得錄,選拔官吏,任以職務,績劣者再學再考,再接再厲,盡攬天下賢才以治天下。”

張遼此言一出,底下大臣一下子轟動起來。

凡是能進入朝堂的大臣沒一個傻子,張遼的科舉之論一出,這些人立刻敏銳的意識到了這科舉制對如今朝政局勢和天下格局的顛覆影響。

自古以來,無論朝臣還是地方官吏,大多都是貴族或世家豪強把持,秦以前是世卿世祿,兩漢稍微好點,以察舉製爲主,但察舉明看公正,實則侷限極大,因爲察舉何人只在郡守一言,而郡守察舉孝廉或秀才無疑要考慮地方世家和豪強勢力,所以官吏仍掌控在世家和豪強手中。

事實上兩漢以來已經有考試取士,稱爲貢舉,不過科舉是允許投牒自進,而貢舉範圍仍是侷限於地方舉薦,而且因爲典籍掌控在世家手中,便是想要大範圍取士也難,因爲沒有基礎。

如今卻不同了,張遼這幾年耗費巨資在河東、幷州、左馮翊推行了數年學堂和印刷書籍,知識已經普及至寒門及貧家,科舉取士的條件已經成熟。

此時張遼提出科舉,大多朝臣一下子就意識到了一場風暴來襲,尤其是張遼那三句無論士庶,無論門第,無論名望,只以考覈取士,意味著世家掌控朝堂的格局將被大破,而儒林盛行的名士抱團舉薦之風也將被衝擊,無論是在朝權力還是在野影響,世家都勢必會受到影響。

朝臣議論紛紛,天子劉協也是震驚莫名,張遼的聲音再次響起:“陛下,還請荀令君細解科舉之道。”

尚書令荀彧當即起身,朝天子一禮,開始詳細闡述推行科舉之道。

張遼站在大殿之前,一邊聽著荀彧闡述,一邊目光掃視羣臣,其中有很多是他的嫡系或是附從於他,早已知道一些科舉的消息,只是靜聽,還有很多朝臣眼裡閃爍著震驚,尤其是那些世家出身的,身子微微顫抖,顯然科舉制的出臺對他們觸動極大。

楊彪等大臣沒有行動,只是靜聽,其中有一些忍不住想要出言反駁荀彧的朝臣,接觸到張遼威嚴的目光,都不由閉住了嘴巴。

張遼掌控朝廷之時,正是朝廷最衰落的時期,他有恩於大多朝臣,又補充了大量的自己人,使權勢得以迅速鞏固。

但對於大多數人而言,恩惠是會隨著時間淡化的,尤其是對於這些朝堂政客,他們無疑更重利益,在恩惠面前他們常以朝廷大義來抵滅,正如當初張遼在弘農道中救了王允家眷,王允掌權後反倒以大義責斥張遼。

而今歷時兩年,隨著還都雒陽,朝廷局勢穩固,張遼權勢越來越盛,加之劉協的幾次小動作,那些曾經落魄一時的朝臣難免又生了心思,他們要“輔助社稷,抵制權臣”,以防範董卓舊事重現。

也因爲有前車之鑑,當初董卓入雒陽時,對世家和士族的拉攏力度比張遼大多了,但世家最終仍是排斥他,張遼比董卓強的地方在於,他一沒幹出廢帝這種落把柄的事,二培養了大批自己的嫡系人才,三在文功方面極爲顯著,讓他擺脫了與董卓、呂布同類的出身弱勢。

不過在朝堂權力之爭中,這些優勢固然是基礎,但也不是絕對能令所有人心服,歷史上曹操同樣擁有張遼的三個優勢,但仍是有大批反對者,如今的張遼也是如此。

即便他小心翼翼,即便他有恩於很多朝臣,但權臣與天子之間,本就有很多朝臣各自站隊,加上中立的,朝堂的形勢極爲複雜。

不是張遼手段不夠強,而是這種情況是難以避免的,因爲身份使然。

除非張遼做了天子,只要他一朝還是臣子,即便權勢再大,也會有朝臣站在他的對立方,而且名正言順的“忠於天子”,褫奪權力。

在奉天子戰略中,張遼的權勢達到了臣子的巔峰,也聚攏了大批人才,包括曹操、劉備都被他勾回來了,但同樣也產生了很多負面的東西,權臣與天子的立場天生對立,即便他做的再好,但瓜分了天子的權勢,天子自然心有不滿,而那些保皇的朝臣也要尋他的不是,甚至他的一個微小舉動,都可能帶來不可想象的結果。

張遼目光掃視朝堂,此次無論如何,科舉勢在必行,這不但是他聚攏人才、改變天下格局的政治手段,同樣也在軍事上有所謀劃。

隨著荀彧的闡述越來越深入,提到縣試、郡試、殿試,提到策論、糊名等一整套科舉體系,殿中議論聲越來越小,無論是贊同或是反對的朝臣此時都在靜聽。

他們沒想到張遼提出的科舉制竟然已經是一套成熟的體系,甚至考慮到了每一個細節,那些贊同的在細細揣摩,而那些反對的也在低頭思索,尋找反擊的機會。

直到荀彧闡述完畢,朝堂中變得一片寂靜。

第四百八十章 頭號大敵第二百六十章 戰孫堅第五百零八章 怒斥!第六百三十二章 直襲壽春第三百八十二章 關東風雲第四百五十八章 南庭動亂第六百七十九章 袁殺遼第六百六十章 袁術大逃亡第十四章 被算計了第二百六十七章 再見董卓第二百四十章 請命第一百八十三章 能不能打大舅子?第二百一十章 酸棗大戰(二)第三章 形勢第三百九十章 決裂第三百六十四章 急智第六百八十三章 血戰第三十五章 敘舊第四百二十四章 搶馬第三百三十章 陳說利害第一百四十一章 械鬥第二十八章 訓兵第五百二十七章 屠殺第七百零五章 定製第三百六十六章 粗蠻第一百四十三章 亂世用重典第三章 形勢第四百六十九章 趙雲色變第五十六 懷疑與不信第一百六十七章 沿途第九十五章 此謂大丈夫!第七百零三章 重臣齊至第六百八十章 袁射第八十二章 回兵第一百零七章 急援詐取第三百二十五章 雷霆之勢第七十章 朦朧第七百二十五章 遠來消息第二百四十四章 激戰第四十五章 唐突第三百七十章 狠辣的算計第四百七十五章 填河第四百五十四章 武堂祭酒第五百八十二章 病因第七百三十六章 江畔望月第三百八十章 徵辟與查察第二百三十五章 二次討伐董卓第一百九十八章 戰前謀劃第二百六十三章 孫策第四百六十四章 河套大漠第一百零四章 百鼓雷動!第六百九十章 天子東逃第一百零三章 戰前部署第六百六十六章 虛虛實實第三百八十三章 連環計第三百五十四章 執金吾第五百六十五章 目標長安第三百章 使君上任(九)第七百三十章 幕後推手第三百九十五章 直取董璜第五百二十三章 援救第五百六十九章 天子東歸第一百七十章 身影第一百九十七章 說服徐榮第五百九十二章 北渡第六百六十七章 曹操之疑第一百六十章 天子劉協第六百八十二章 衝陣第七十五章 拔除變數第一百五十章 人才璀璨第二十六章 震懾第二百零五章 逼迫第四百零一章 郿塢救人第一百七十六章 皇宮之中第六百一十二章 朝堂第六百四十三章 閃電第四百一十四章 長安亂(七)第二百零三章 孔伷出策第三百四十七章 潁川第五百九十五章 可第四百一十一章 長安亂(四)第七百一十三章 楊漢詐高幹第三百九十二章 脫身第二百七十四章 力擒牽招第二百零八章 回馬第七百零二章 開始清算第二百四十三章 救難第四百二十八章 賈詡之謀第三百九十八章 董卓伏誅(二)第一百五十七章 翻手爲雲第一百六十五章 殺雞儆猴第五百四十九章 鮑信之難第四十八章 警示第七百三十一章 關東之亂第十二章 初見董卓第三百八十五章 怎連環第一百六十八章 濟難第五百三十六章 孫策第二百六十二章 戰孫堅(三)第四百五十六章 南庭
第四百八十章 頭號大敵第二百六十章 戰孫堅第五百零八章 怒斥!第六百三十二章 直襲壽春第三百八十二章 關東風雲第四百五十八章 南庭動亂第六百七十九章 袁殺遼第六百六十章 袁術大逃亡第十四章 被算計了第二百六十七章 再見董卓第二百四十章 請命第一百八十三章 能不能打大舅子?第二百一十章 酸棗大戰(二)第三章 形勢第三百九十章 決裂第三百六十四章 急智第六百八十三章 血戰第三十五章 敘舊第四百二十四章 搶馬第三百三十章 陳說利害第一百四十一章 械鬥第二十八章 訓兵第五百二十七章 屠殺第七百零五章 定製第三百六十六章 粗蠻第一百四十三章 亂世用重典第三章 形勢第四百六十九章 趙雲色變第五十六 懷疑與不信第一百六十七章 沿途第九十五章 此謂大丈夫!第七百零三章 重臣齊至第六百八十章 袁射第八十二章 回兵第一百零七章 急援詐取第三百二十五章 雷霆之勢第七十章 朦朧第七百二十五章 遠來消息第二百四十四章 激戰第四十五章 唐突第三百七十章 狠辣的算計第四百七十五章 填河第四百五十四章 武堂祭酒第五百八十二章 病因第七百三十六章 江畔望月第三百八十章 徵辟與查察第二百三十五章 二次討伐董卓第一百九十八章 戰前謀劃第二百六十三章 孫策第四百六十四章 河套大漠第一百零四章 百鼓雷動!第六百九十章 天子東逃第一百零三章 戰前部署第六百六十六章 虛虛實實第三百八十三章 連環計第三百五十四章 執金吾第五百六十五章 目標長安第三百章 使君上任(九)第七百三十章 幕後推手第三百九十五章 直取董璜第五百二十三章 援救第五百六十九章 天子東歸第一百七十章 身影第一百九十七章 說服徐榮第五百九十二章 北渡第六百六十七章 曹操之疑第一百六十章 天子劉協第六百八十二章 衝陣第七十五章 拔除變數第一百五十章 人才璀璨第二十六章 震懾第二百零五章 逼迫第四百零一章 郿塢救人第一百七十六章 皇宮之中第六百一十二章 朝堂第六百四十三章 閃電第四百一十四章 長安亂(七)第二百零三章 孔伷出策第三百四十七章 潁川第五百九十五章 可第四百一十一章 長安亂(四)第七百一十三章 楊漢詐高幹第三百九十二章 脫身第二百七十四章 力擒牽招第二百零八章 回馬第七百零二章 開始清算第二百四十三章 救難第四百二十八章 賈詡之謀第三百九十八章 董卓伏誅(二)第一百五十七章 翻手爲雲第一百六十五章 殺雞儆猴第五百四十九章 鮑信之難第四十八章 警示第七百三十一章 關東之亂第十二章 初見董卓第三百八十五章 怎連環第一百六十八章 濟難第五百三十六章 孫策第二百六十二章 戰孫堅(三)第四百五十六章 南庭
主站蜘蛛池模板: 彩票| 汉川市| 卫辉市| 嘉定区| 桂东县| 泸西县| 乳源| 睢宁县| 阜宁县| 慈溪市| 宣化县| 平谷区| 锦屏县| 犍为县| 抚顺县| 林甸县| 巴林右旗| 张家口市| 宁都县| 泗洪县| 拉萨市| 应城市| 中超| 洪湖市| 保德县| 永福县| 寿阳县| 常德市| 阿图什市| 剑阁县| 宜君县| 霍州市| 淮南市| 喀喇沁旗| 武城县| 雷波县| 华蓥市| 玛多县| 河西区| 马公市| 广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