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九十四章 執(zhí)紀(jì)!

“王都督,請誦軍紀(jì)!”

張遼毫無感情的聲音傳來,令王方的冷笑僵在臉上。

他擡起頭,正好迎上張遼冷厲的眼神,又看到張遼手中提的那把刃長四尺半的鉤鐮刀,不由打了個哆嗦,還有些腫脹的臉頰抽搐了一下,擠出一絲笑容:“張司馬,軍紀(jì)當(dāng)熟記在心,背誦就不必了吧……”

張遼沒有答話,轉(zhuǎn)過頭,看向一衆(zhòng)靜氣凝神的士兵,突然大吼道:“諸將士,請誦軍紀(jì)!”

底下兩千多將士立時齊聲高誦:“凡我將士,必服從上官,令行禁止,紀(jì)律嚴(yán)明!凍死不拆屋,餓死不擄掠,臨陣不退縮……”

“凡我將士,凌虐百姓,姦淫搶掠,斬!”

“停!”張遼一聲斷喝,衆(zhòng)將士的誦聲倏然而止。其整齊利落,令旁觀的樊稠、高順和韓浩幾個將領(lǐng)都是心中暗驚,沒想到年紀(jì)輕輕的張遼竟然將這些以桀驁不馴出名的羌胡兵和幷州兵訓(xùn)練得如此令行禁止。

張遼環(huán)顧一圈,沉喝道:“今日,本司馬要執(zhí)紀(jì)!”

說罷他朝校場大門方向喝道:“將他們帶進(jìn)來!”

衆(zhòng)將士不由轉(zhuǎn)頭看去,只見兩個黑袍衛(wèi)士率先進(jìn)來,他們都認(rèn)得,這正是張遼麾下的執(zhí)法衛(wèi),隨後又是八個黑袍執(zhí)法兵押了五個披頭散髮的人快步進(jìn)來。從衣著上看,這五個披頭散髮的人顯然都是小平津的士兵,他們忽然想起了剛纔賈璣提到的五個缺勤士兵。

執(zhí)法隊整齊的來到軍紀(jì)碑前,將押送的五個人一字跪在碑下,刷的向張遼行了禮:“稟司馬,違紀(jì)士兵五人,全部帶到!”

“辛苦了。”張遼向他們點了點頭,轉(zhuǎn)身看向衆(zhòng)將士,沉聲道:“此五人,乃都督王方麾下左曲前屯前隊一伍士兵,昨夜擅離軍營,深入北鄉(xiāng)民宅,企圖搶掠民女,被本司馬親自拿下,而今在此行刑!”

“凡我將士,凌虐百姓,姦淫搶掠,斬!”張遼聲音轉(zhuǎn)厲:“此五人犯九斬第一斬,罪無可恕,當(dāng)斬!諸將士在此見證!”

“本都督不服!”王方立時大吼一聲:“張司馬說他們搶掠民女,可有罪證?”

張遼面無表情的道:“本司馬親自捉到,難道不能爲(wèi)證?”

王方叫囂道:“不錯,此五人是本都督麾下將士,一向遵紀(jì)守法,張司馬必須拿出證據(jù),可有受害者?否則本都督不服。”

旁觀的樊稠和韓浩等人並不知道其間內(nèi)情,看王方當(dāng)衆(zhòng)挑釁起張遼的權(quán)威來,不由都好奇起來,想看張遼如何應(yīng)對。

張遼卻沒理會王方的叫囂,而是一擺手,黑袍執(zhí)法衛(wèi)利索的扒起五個違紀(jì)士兵的頭髮,取出他們口中塞的布團(tuán)。

那五個士兵立時如殺豬般嘶喊起來:“都督,快救我啊。”

“我等可是奉了都督的密令去搶掠女人的。”

“都督,不能見死不救啊。”

“黑煞神……不,張司馬,饒命啊,我等也是奉命行事……”

此時校場上很安靜,五個人的嘶喊聲霎時間傳遍大半個校場,令一衆(zhòng)將士不由齊齊看向王方。

本來叫囂的王方?jīng)]想到自己手下的這五個一向桀驁不訓(xùn)的士兵居然這麼慫,一下子全招了出來,他能清晰的感受到瞬間集聚在自己臉上的無數(shù)目光,臉色剎那間漲紅,看向那五個士兵的眼神充滿了怨毒。

張遼看向他:“不知王都督還有什麼可說的?”

王方深吸了口氣,大聲道:“他們冤枉本都督,罪當(dāng)處死!不過,”他說到這裡,口氣頓了一頓,看向張遼,臉上滿是冷笑:“本都督恰好知道還有兩個人也違了紀(jì),不知張司馬可能秉公處置?”

張遼看著王方詭異的笑容,心中有一種不太好的預(yù)感,卻也不懼應(yīng)對,淡淡的道:“不知王都督還要指責(zé)何人違紀(jì)?”

王方突然回身,指著隊列最前面張健身後的兩個士兵,厲聲道:“此二人,王魁,趙九,曾於去年臘月休沐之日,醉酒闖入民宅,奸辱害死民女,又殺了反抗的老兩口,而軍侯張健得知後爲(wèi)他們掩飾,不知張司馬可能處置!據(jù)本都督所知,王魁、趙九均是張司馬舊部,如今是司馬親衛(wèi),而張軍侯更是司馬從弟哪。”

張遼身軀一震,不由凝目看向王魁、趙九二人,看到二人簌簌發(fā)抖的身子,再看張健蒼白的臉色,他神情不由陰沉下來。

見此情形,他哪還不知道王方所說八成沒錯,不由氣得臉色鐵青,厲喝一聲:“張健出列!”

刷!張健利索的出列,單膝跪地。

張遼咬牙道:“王方所說,可是屬實?奸辱民女?害死三條人命?”

張健啜喏了下,慚愧的低下了頭:“屬實。”

“很好!很好!”張遼氣的一腳將張健踢倒在地,看向簌簌發(fā)抖的王魁和趙九,厲喝道:“執(zhí)法衛(wèi),將二人拿下!”

刷!

四個執(zhí)法衛(wèi)立時上前將王魁和趙九拿下,按倒在軍紀(jì)碑前。

“司馬。”趙武、宋超兩個跟著張遼的老人忍不住叫了聲,單膝跪倒在地,想要求情。

王方得意的看著這一幕,他早就算計著這一刻了,他倒要看看,張遼究竟如何處置張健和王魁、趙九。

張健是庇護(hù)之罪,雖然不至死,但也不可能絲毫無事,而王魁、趙九則是張遼的舊部,從幷州起就跟著張遼,如今在張遼身邊擔(dān)任親衛(wèi),如果張遼要處置二人,必然讓舊部心寒!如果不處置,那張遼今日的舉動就是一個大笑話,他鐵面無私的黑煞神形象也會剎那間崩潰,威望盡失,更成笑柄!

王方知道張遼此人一向重情義,所以他更能斷定此時張遼的心中必然舉棋不定,只要猶豫下去,他的威望就在一點點失卻。

在王方看來,張遼標(biāo)榜的軍紀(jì)就是一個由頭,是張遼樹立威望的手段,如果事情關(guān)係到張遼舊部的人心歸附,卻不知他還能不能繼續(xù)執(zhí)行軍紀(jì)!

他很期待看著張遼成爲(wèi)一個反覆無常的小丑。

可惜的是,事實恐怕要讓王方失望了。

王方雖然對張遼的性格看的很準(zhǔn),但他有一點看錯了,那就是張遼樹立軍紀(jì),並不是什麼樹立威望的手段和工具,而是張遼認(rèn)爲(wèi)軍隊就必須有軍紀(jì)!這是他兩世爲(wèi)人的見識,也是他本身淳樸的性格所決定的,他可以左右逢源,甚至拍拍馬屁,厚黑無恥,但他決不允許自己訓(xùn)練出一支禍害百姓的部隊來。

“王魁、趙九,”張遼看著跪倒在地二人,嘆了口氣:“事情可是屬實?”

“司馬,小人糊塗。”王魁聲音哽咽。

趙九磕了個頭,道:“我二人自從做了這惡事,也是每夜寢食難安,很受折磨,小人只有一個請求,請司馬行刑,小人不願意死在他人手上。”

“好,總算還有認(rèn)錯的勇氣,同袍一場,我會給你們個痛快。”張遼閉上眼睛,長吐了口氣:“你二人的父母家小,我會視之如家人。”

“二十年後,我二人再跟隨司馬,縱橫沙場。”王魁、趙九直起腰身,引頸受戮。

四尺半長的鉤鐮刀刃當(dāng)空閃過,兩顆頭顱齊齊落地,鮮血噴了張遼一臉一身。

衆(zhòng)將士不由齊齊驚呼。

王方得意的笑容僵在臉上。

第六百二十六章 臣請罪第六百零七章 曹操回京第五百零一章 名士惡風(fēng)第三百三十八章 追趕第三百一十章 衛(wèi)仲道第七百零一章 錦上添花第三百一十章 衛(wèi)仲道第四十二章 胡姬酒家第六百二十八章 風(fēng)雲(yún)再起第三百九十六章 詔令至第三百九十七章 志大才疏孔北海第六百六十六章 虛虛實實第五百八十九章 兇險第六百七十五章 鵲佔鳩巢第一百九十五章 攔截曹操第十九章 橫衝第六十八章 託付第四百五十九章 以一挑十第十八章 風(fēng)物第三百八十一章 蛛絲第十七章 何去何從第十章 騷包且慢第二百八十一章 危在旦夕第三百七十六章 譭譽第二百九十七章 使君上任(六)第三百九十四章 拐來援軍第三百八十九章 郿塢第四百四十九章 潰退第六百四十四章 嘆息第六百八十二章 衝陣第七百二十五章 遠(yuǎn)來消息第六百零六章 陰招第四百八十二章 報復(fù)第三百七十九章 司隸校尉第六百七十三章 路途艱難第二百四十三章 救難第五百八十二章 病因第四百零五章 荀攸之言第二百一十章 酸棗大戰(zhàn)(二)第三百八十三章 連環(huán)計第四百三十一章 開府第五百四十三章 犒勞第五十四章 赴任第六百九十章 天子?xùn)|逃第二百三十九章 軒轅關(guān)第三百九十五章 最佳選擇第三十七章 無恥第六百六十五章 橋瑁第五百三十章 對戰(zhàn)第二百一十三章 典韋第四百六十二章 定匈奴第三百四十五章 激戰(zhàn)第六百八十九章 城破第五百零二章 打草驚蛇第四百九十三章 大罵曹鮑第一百五十八章 惡虎來襲第六十七章 推手第六百八十九章 城破第五百五十六章 蝗災(zāi)來襲第六百九十五章 醒來第六百八十三章 血戰(zhàn)第一百八十八章 東路諸侯第五百五十六章 蝗災(zāi)來襲第四百三十七章 門前第一百三十一章 見面第五百一十八章 災(zāi)害來臨第七百一十八章 袁氏兄弟第三百零二章 伏虎太守第三百三十二章 反對第六百七十六章 大快朵頤第三百一十四章 史督郵第一百九十二章 接戰(zhàn)(二)第六百章 南下雒陽第一百七十章 身影第三百五十章 變故第七百三十九章 隆中第二百五十八章 結(jié)交第一百七十二章 回雒陽第五百四十七章 呂布的守望第一百四十五章 遷徙第四百一十五章 長安亂(八)第五十七章 賈詡第二百三十三章 郭嘉出計第二百七十一章 明白第一百七十一章 雨住第二百一十三章 典韋第二百四十三章 救難第六百零九章 劉備回朝第二百三十一章 終見第二百九十八章 使君上任(七)第三百二十章 謀奪上黨第四百四十六章 兵臨馬邑第五十章 不平第四百五十一章 我爲(wèi)幷州牧第四百五十二章 定幷州之事第二百九十七章 使君上任(六)第三百四十三章 五內(nèi)俱焚第二百六十九章 鬥將第四百四十三章 準(zhǔn)備行動第二百六十八章 舌辯楊定
第六百二十六章 臣請罪第六百零七章 曹操回京第五百零一章 名士惡風(fēng)第三百三十八章 追趕第三百一十章 衛(wèi)仲道第七百零一章 錦上添花第三百一十章 衛(wèi)仲道第四十二章 胡姬酒家第六百二十八章 風(fēng)雲(yún)再起第三百九十六章 詔令至第三百九十七章 志大才疏孔北海第六百六十六章 虛虛實實第五百八十九章 兇險第六百七十五章 鵲佔鳩巢第一百九十五章 攔截曹操第十九章 橫衝第六十八章 託付第四百五十九章 以一挑十第十八章 風(fēng)物第三百八十一章 蛛絲第十七章 何去何從第十章 騷包且慢第二百八十一章 危在旦夕第三百七十六章 譭譽第二百九十七章 使君上任(六)第三百九十四章 拐來援軍第三百八十九章 郿塢第四百四十九章 潰退第六百四十四章 嘆息第六百八十二章 衝陣第七百二十五章 遠(yuǎn)來消息第六百零六章 陰招第四百八十二章 報復(fù)第三百七十九章 司隸校尉第六百七十三章 路途艱難第二百四十三章 救難第五百八十二章 病因第四百零五章 荀攸之言第二百一十章 酸棗大戰(zhàn)(二)第三百八十三章 連環(huán)計第四百三十一章 開府第五百四十三章 犒勞第五十四章 赴任第六百九十章 天子?xùn)|逃第二百三十九章 軒轅關(guān)第三百九十五章 最佳選擇第三十七章 無恥第六百六十五章 橋瑁第五百三十章 對戰(zhàn)第二百一十三章 典韋第四百六十二章 定匈奴第三百四十五章 激戰(zhàn)第六百八十九章 城破第五百零二章 打草驚蛇第四百九十三章 大罵曹鮑第一百五十八章 惡虎來襲第六十七章 推手第六百八十九章 城破第五百五十六章 蝗災(zāi)來襲第六百九十五章 醒來第六百八十三章 血戰(zhàn)第一百八十八章 東路諸侯第五百五十六章 蝗災(zāi)來襲第四百三十七章 門前第一百三十一章 見面第五百一十八章 災(zāi)害來臨第七百一十八章 袁氏兄弟第三百零二章 伏虎太守第三百三十二章 反對第六百七十六章 大快朵頤第三百一十四章 史督郵第一百九十二章 接戰(zhàn)(二)第六百章 南下雒陽第一百七十章 身影第三百五十章 變故第七百三十九章 隆中第二百五十八章 結(jié)交第一百七十二章 回雒陽第五百四十七章 呂布的守望第一百四十五章 遷徙第四百一十五章 長安亂(八)第五十七章 賈詡第二百三十三章 郭嘉出計第二百七十一章 明白第一百七十一章 雨住第二百一十三章 典韋第二百四十三章 救難第六百零九章 劉備回朝第二百三十一章 終見第二百九十八章 使君上任(七)第三百二十章 謀奪上黨第四百四十六章 兵臨馬邑第五十章 不平第四百五十一章 我爲(wèi)幷州牧第四百五十二章 定幷州之事第二百九十七章 使君上任(六)第三百四十三章 五內(nèi)俱焚第二百六十九章 鬥將第四百四十三章 準(zhǔn)備行動第二百六十八章 舌辯楊定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外汇| 丰镇市| 阳城县| 巧家县| 宣汉县| 铜陵市| 肇庆市| 安龙县| 合肥市| 沈阳市| 丹东市| 东丽区| 武邑县| 千阳县| 昌宁县| 呈贡县| 兰州市| 海南省| 雅江县| 哈密市| 茂名市| 抚州市| 阿鲁科尔沁旗| 隆尧县| 中江县| 定兴县| 扎囊县| 扎赉特旗| 宜兰县| 原阳县| 荃湾区| 阿拉善盟| 乳山市| 北海市| 客服| 濮阳县| 咸阳市| 香港 | 安新县| 钟山县| 南木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