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六百二十七章 反對

“皇叔。”

御座上的天子劉協聽到劉虞的請求,詫異的道:“先前皇叔不是主張招撫袁術,如今爲何又要發兵?”

劉虞道:“袁術大逆,招撫不能,若不討伐,禍患無窮。”

劉協點了點頭,他原本就支持討伐袁術,只是後來劉虞、楊彪、董承等人反對,張遼也沒堅持,他便依了劉虞建議,此時看到劉虞也主張發兵,便轉頭看向張遼,聲音肅然:“大將軍,請速速發兵剿滅袁術,以正朝綱,勿失朕望!”

底下再沒有朝臣反對,此時朝中幾位大佬都主張發兵,而張遼一早更是主張發兵,天子下令,大勢如此,在他們看來發兵討伐袁術已成定勢。

不想這時張遼開口道:“陛下,太傅,眼下不宜發兵討伐袁術。”

衆大臣聞言皆是一驚,紛紛看向張遼,他們沒想到一向主張發兵的張遼竟然出聲反對,一時感到怪異之極。

太傅出言建議,天子已經下令,大將軍意欲何爲?這是與劉虞和董承對峙嗎?是要對抗天子,打壓天子威信嗎?他們一顆心不由提起來,只恐安穩了許久的朝堂掀起一番風雨。

董承的黨羽吳碩立時道:“大將軍,勿要意氣用事,還望以國事爲重!”

“是啊,當以國事爲重。”

“大將軍,請伐袁術。”

御座上劉協也不悅的道:“大將軍一向主張發兵,如今爲何又不發兵,難道不願爲朕分憂嗎?”

張遼心中冷笑,他何其敏銳,劉虞不說,董承這幫人鼓動他立即出兵討伐袁術,其中必然有陰謀,他豈能讓這些傢伙得逞,便是出兵,時機和地點也要由自己掌控,無論做什麼,節奏和主動權一定要掌握在自己手裡。

他心中想著,面上卻是神色自若,沉聲道:“臣主張暫不討伐袁術,其因有三:

一者,如今時機不對,用兵之道,講究一鼓作氣,以最少的傷亡取得最大的戰果,袁術初稱帝之初,臣主張發兵,正是要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擊潰袁術,震懾州郡,以見朝廷之威,此謂大戰果!

而今卻已不同,時機已失,袁術已稱帝數月,此時發兵征討,便是滅之,震懾力也大不如前,袁術亦有防備,只會陷入拉鋸疲憊之戰,于軍心、人心皆是不利。

二者,夫袁術,冢中枯骨耳,焉知爲君之道,且人心向漢,隨時日推移,袁術只會士氣日衰,衆叛親離,到時再發兵討伐,事半功倍,亦讓天下人見僭逆之果。”

衆朝臣不語,劉協皺眉道:“果是如此?”

羣臣中前將軍、河南尹曹操出聲道:“大將軍深通兵法,所言有理。”

司空楊彪亦道:“人心向漢,袁術必亡!兵不血刃,乃治國之道。”

張遼接著道:“其三,西北情勢不妙,自開春以來,涼州馬騰、韓遂,羌氐之人聚攏亂兵,蠢蠢欲動,窺伺關中,此害甚於袁術,若臣領兵南下討伐袁術,恐馬騰、韓遂趁機襲取後方,攻破三輔,威逼雒陽,使朝廷復陷於危難,故而臣欲先破馬韓,再伐袁術。”

劉協一聽此言,想起昔日在關中逃難的情形,眼裡閃過一絲餘悸,道:“如此,便依大將軍所言。”

衆朝臣中有不少人點頭,西北羌亂是後漢延續一百多年的大患,董卓、李傕、郭汜幾乎覆滅了大漢,朝廷對此深爲惶恐,張遼提到馬騰、韓遂之禍甚於袁術,他們皆是認同。

這時,董承的黨羽吳碩開口道:“陛下,朝廷多有大將,大將軍發兵涼州,何不由前將軍曹孟德、後將軍劉玄德募兵討伐袁術?”

劉協眼睛一亮,還沒開口,曹操已經搶著道:“大將軍用兵如神,克復涼州易也,且等大將軍得勝歸來,操再隨大將軍討伐袁術,而今袁術佔據三州之地,擁兵二十萬,又有呂布、孫策爲盟,操獨自領兵,恐損兵折將,壞朝廷威嚴。”

劉備也是神情微變,拱手道:“備在徐州敗於袁術之手,雖有報國之心,卻力有不逮。”

看到曹操與劉備皆是反對,劉協嘴巴動了動,眼裡又閃過陰沉之色,不再開口。

劉虞又道:“大將軍所言有理,只是朝廷遲遲不伐袁術,恐他人效仿,天下愈亂。”

張遼聲音有力:“疾風知勁草,板蕩識誠臣,而今正要看天下州郡有哪些逆臣叛亂,正好一舉討之,留下忠貞之臣,天下方見清明。”

“大將軍遠見,逆臣正當討之!”

皇甫酈聲音慷慨激昂,立時有一羣朝臣附和。

劉虞想了想,不再作聲。

劉協眼裡閃過一絲陰鬱,即便張遼說的有理,但他還是感到自己這個天子的威信受到了影響,尤其是曹操、劉備也聲援張遼,讓他感到極爲不滿,而種輯等人的無能,讓他感到憤怒。

吳碩等人看大勢已去,皆有些沮喪,他們原本謀劃了三件事,一是退張遼做大司馬,與天子對立,二是爭取司隸校尉、城門校尉、北軍五校等職務,逐步掌控兵權,三是讓張遼出兵討伐袁術,調其離開京城。

謀劃的很好,卻沒料到董承突然被打,難以上朝,導致他們分量不足,爭取那些重職的謀劃先化爲烏有。

隨後在助推張遼爲大司馬的謀劃中,沒想到張遼堅決果斷否決,更是以粗蠻暴烈的方式化解,以致他們偷雞不成蝕把米,連急先鋒種輯也折了。

最後鼓動張遼出兵討伐袁術的謀劃,本以爲符合張遼心意,是最容易的,卻沒想到也被張遼出乎意料的否決,改爲應對西北,雖同樣是出兵離開京師,但明顯討伐袁術急,而出兵西北緩,張遼一時之間未必會離開京師了,他們第三個謀劃也失敗了。

……

張遼府中,侍中伏均滿臉愧色和後怕的離開。

看著伏均離開,張遼不由暗歎,伏均終究還是年輕,也不是諸葛亮、司馬懿那般妖孽。

正如他在朝堂上所想,伏均上書是一片好心,只想著讓張遼做大,擁有更大的權勢,同時也能給予皇后最大的支持,給予董貴人最大的威懾,故而他在別人的鼓動下,主動上書,卻沒想到其中的兇險。

這兇險對於張遼而言,他倒是無所謂,大不了一拍兩散,但對於伏皇后卻是致命的,後宮一旦失寵,後果是極爲可怕的,何況還有董承虎視眈眈。

不過即便今日張遼化解了危機,但以劉協的心性,對伏皇后必然多了芥蒂,這讓張遼心中有些擔憂。

今日朝堂上劉虞請求出兵討伐袁術,張遼反對,除了他另有謀劃外,一個重要原因就是董承想讓他討伐袁術,所以他不能去,至少要先把雒陽一切安排妥當,尤其是在董承等人的謀劃中,張遼感受到了伏皇后那邊的危機。

想了想,張遼命人去叫李儒。

他手下的中、前、左、右四大軍師,中軍師荀攸坐鎮關中,以制涼州,左軍師郭嘉坐鎮中山,以制幽冀,原右軍師沮授改任長史,由賈詡擔任,坐鎮河東,他如今身邊只留了前軍師李儒,並由李儒負責暗影司帶來的一應情報和雒陽各項事務。

李儒在軍事參謀方面比之其他幾人略弱,但在應對朝堂爭鬥、陰謀詭計方面還是很強的。

不多時,李儒過來,見禮過後,張遼鄭重吩咐道:“文優,董承等人最近應有謀算,吾恐他們意在謀取後位,著暗影盯死了董承和他那些黨羽,還有宮中太醫,吾不日要領兵出去,汝留京師,一旦發現他們有異動,立時處置,予汝專斷之權,吾會告知韓浩與臧霸,急時可調京師兵馬。”

李儒忙應道:“唯。”

如今韓浩爲中護軍統領,負責宿衛和雒陽安全,臧霸爲張遼手下第八中郎將,領兵分駐雒陽四面八關,作爲第二道防線。

二人又討論了一些近期的情況,李儒離開後,張遼又吩咐一旁貂蟬:“得空進宮,提醒皇后小心,尤其是飲食湯藥,定要仔細檢查。”

“嗯。”貂蟬點頭,又擔憂的道:“只是皇后病情不見好轉,便是董承賊子不加害,恐怕也支撐不了許久。”

張遼皺起眉頭,長嘆一聲,想了想,道:“我修書一封,你悄悄交給她,切忌勿要讓他人看到!”

“嗯!”貂蟬喜的連連點頭:“婢子給將軍研墨,相信皇后必然書到病除。”

張遼看她興奮的樣子,有些無言。

第四百六十六章 袁紹找事第三百九十四章 射殺第三百四十三章 五內俱焚第一百二十七章 哭泣第四百四十一章 選擇第一百五十九章 虎虎交鋒虎者勝第六百零六章 陰招第六百一十三章 定音第三百七十七章 探監第二百八十三章 兩箭第六百零二章 曹家第三十三章 力可頂牛?第三十二章 戰!第四十四章 客來第一百一十二章 打劫!第二百六十章 戰孫堅第二百六十章 戰孫堅第四百八十七章 平原第五百零九章 鼓舞第二百八十五章 擢拔第三百零一章 使君上任(十)第八十五章 智勸第五百四十九章 鮑信之難第六百七十三章 路途艱難第二百四十九章 還要送兵馬第五章 營房外第二百五十章 劉表下荊州第十章 騷包且慢第八十四章 殺俘第五百一十四章 歡聲笑語第八十六章 各謀第一百三十八章 陳言第二百一十章 酸棗大戰(二)第三百四十八章 各有謀劃第五百五十三章 曹操反擊第七百二十七章 欲動第一百四十六章 惡人第五百三十三章 破曹第四百零四章 王允發怒第五十章 不平第二百六十九章 鬥將第五百六十七章 大亂第五百六十九章 天子東歸第三百五十四章 執金吾第三百九十八章 董卓伏誅(二)第六百九十七章 終見第六百三十二章 直襲壽春第一百一十八章 暴打第四百六十一章 南庭覆滅第六百四十七章 南宮第二百二十二章 郭圖之謀第三百九十四章 射殺第六百八十章 袁射第五百一十章 策略第二百五十二章 挑釁第一百二十四章 人生大事第五百九十六章 奏事第八十章 奔襲第三百七十章 狠辣的算計第六百四十六章 曹操的狡詐第三百五十四章 執金吾第四百三十六章 回家第六百三十九章 風雨欲來第七百二十七章 欲動第二百七十九章 跑!跑!跑!第三百三十四章 各顯手段第四百四十四章 休屠各部第三百五十章 變故第五百八十五章 高順趕至第三百五十四章 執金吾第四百三十六章 回家第五百九十九章 詔令下達第四百四十一章 選擇第二十二章 乃公華雄第五百九十七章 出招第一百零二章 東進第三百七十五 王允父子第五百九十九章 詔令下達第七百三十六章 江畔望月第六百零七章 曹操回京第六百九十七章 終見第五百零四章 太平道第一百三十七章 慘象第三百六十五章 棒殺第六百三十六章 兩面受阻第三百三十四章 平難中郎將第五百六十四章 各自行動第二百六十五章 還我兒郎第六百一十九章 不入流第三百三十三章 應對第六百二十五 風口浪尖第四百三十章 回河東第三百五十八章 蔡邕的學術打擊第五百二十三章 援救第一百二十四章 人生大事第五百七十五章 愈亂第三百七十三章 引蛇出洞第五百五十二章 出手第四百零六章 牛輔遭劫第十一章 堅定
第四百六十六章 袁紹找事第三百九十四章 射殺第三百四十三章 五內俱焚第一百二十七章 哭泣第四百四十一章 選擇第一百五十九章 虎虎交鋒虎者勝第六百零六章 陰招第六百一十三章 定音第三百七十七章 探監第二百八十三章 兩箭第六百零二章 曹家第三十三章 力可頂牛?第三十二章 戰!第四十四章 客來第一百一十二章 打劫!第二百六十章 戰孫堅第二百六十章 戰孫堅第四百八十七章 平原第五百零九章 鼓舞第二百八十五章 擢拔第三百零一章 使君上任(十)第八十五章 智勸第五百四十九章 鮑信之難第六百七十三章 路途艱難第二百四十九章 還要送兵馬第五章 營房外第二百五十章 劉表下荊州第十章 騷包且慢第八十四章 殺俘第五百一十四章 歡聲笑語第八十六章 各謀第一百三十八章 陳言第二百一十章 酸棗大戰(二)第三百四十八章 各有謀劃第五百五十三章 曹操反擊第七百二十七章 欲動第一百四十六章 惡人第五百三十三章 破曹第四百零四章 王允發怒第五十章 不平第二百六十九章 鬥將第五百六十七章 大亂第五百六十九章 天子東歸第三百五十四章 執金吾第三百九十八章 董卓伏誅(二)第六百九十七章 終見第六百三十二章 直襲壽春第一百一十八章 暴打第四百六十一章 南庭覆滅第六百四十七章 南宮第二百二十二章 郭圖之謀第三百九十四章 射殺第六百八十章 袁射第五百一十章 策略第二百五十二章 挑釁第一百二十四章 人生大事第五百九十六章 奏事第八十章 奔襲第三百七十章 狠辣的算計第六百四十六章 曹操的狡詐第三百五十四章 執金吾第四百三十六章 回家第六百三十九章 風雨欲來第七百二十七章 欲動第二百七十九章 跑!跑!跑!第三百三十四章 各顯手段第四百四十四章 休屠各部第三百五十章 變故第五百八十五章 高順趕至第三百五十四章 執金吾第四百三十六章 回家第五百九十九章 詔令下達第四百四十一章 選擇第二十二章 乃公華雄第五百九十七章 出招第一百零二章 東進第三百七十五 王允父子第五百九十九章 詔令下達第七百三十六章 江畔望月第六百零七章 曹操回京第六百九十七章 終見第五百零四章 太平道第一百三十七章 慘象第三百六十五章 棒殺第六百三十六章 兩面受阻第三百三十四章 平難中郎將第五百六十四章 各自行動第二百六十五章 還我兒郎第六百一十九章 不入流第三百三十三章 應對第六百二十五 風口浪尖第四百三十章 回河東第三百五十八章 蔡邕的學術打擊第五百二十三章 援救第一百二十四章 人生大事第五百七十五章 愈亂第三百七十三章 引蛇出洞第五百五十二章 出手第四百零六章 牛輔遭劫第十一章 堅定
主站蜘蛛池模板: 澳门| 英吉沙县| 莱西市| 景谷| 新邵县| 永靖县| 宁强县| 庆阳市| 修文县| 惠安县| 巴林左旗| 曲阳县| 宣汉县| 筠连县| 大足县| 南通市| 股票| 贵定县| 昭苏县| 平武县| 宁安市| 鄯善县| 永善县| 洪洞县| 安顺市| 新野县| 怀仁县| 巴楚县| 枣阳市| 顺平县| 罗源县| 两当县| 南皮县| 深泽县| 福泉市| 刚察县| 沙雅县| 墨竹工卡县| 平乐县| 高清| 稷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