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三百九十四章 射殺

後面馬蹄聲越來越近,張遼一揮手,帶著趙雲、左慈和一衆親衛停了下來,勒馬回繮。

“準備戰鬥!”張遼一聲沉喝。

他雖然只有二十騎,但面對一倍於己的敵騎卻充滿信心,他這二十騎個個都是精銳中的精銳,更不用說還有他、趙雲、左慈這般頂尖高手!

“衝鋒!”張遼手中丈八馬槊一揮,下了命令。

他此次去郿塢,沒有攜帶鉤鐮長刀,在皇甫家時,皇甫堅壽將父親皇甫嵩珍藏的一桿馬槊送給了他,令張遼大喜。

這馬槊的珍貴程度遠超他那把鉤鐮長刀,畢竟鉤鐮長刀只需耗費精鐵反覆打造便可,而一桿好馬槊的製造卻需要三年之久,工藝更是繁瑣,槊鋒長二尺,是用精鐵打造成八棱尖鋒,普通的魚鱗鎖子甲在槊鋒之下,幾乎是一擊而破,更不用說以張遼的力氣了。

而槊桿,則是取上等柘木的主幹,剝成粗細均勻的蔑,再用油反覆浸泡一年,直到泡得不再變形了,不再開裂,而後在蔭涼處風乾數月,再用魚泡膠黏合爲一把粗桿,外層再纏繞麻繩,待麻繩乾透,塗以生漆,裹以葛布,再塗生漆,幹一層裹一層。如此做出來,雖是木桿,但用刀砍上去,鏗鏘有聲,不斷不裂。

馬槊長有丈八,但不同於丈八長矛的桿長一丈矛長八寸,而是真正的一丈八尺之長,威力極大,但又極重技巧,槊桿堅而有韌性,可劈、可蓋、可截、可攔、可撩、可衝、可帶、可挑。

張遼對槊可謂垂涎久矣,只是一直沒有遇到會製作的,此番意外得了皇甫嵩的馬槊,他豈能不喜。

隨著張遼一聲令下,趙雲與二十騎立時策馬衝鋒,而左慈則留在最後接應張遼。

月色之下,雙方騎兵對向奔馳,迅速拉近,轉眼就接近了百步之內,已經可以隱隱看到對面一片人影。

“殺!”

張遼一聲厲喝,手持馬槊,正要殺將起來,對面突然傳來一個聲音:“可是張文遠?”

張遼一怔,看著那些追過來的騎兵,失聲道:“徐中郎!”

雙方距離再次拉近,月光下可以看到領頭的是一個大漢,正是中郎將徐榮,曾在虎牢關與張遼共事,相處不錯。雒陽之戰後,董卓留嫡系駐守弘農各縣,而徐榮則被調回了右扶風,所統領兵馬也不過八百騎了。

“停止攻擊!”

張遼和徐榮幾乎是同時下令,雙方騎兵立時勒馬,待停下來,相距不過十多步。

張遼看著徐榮,苦笑道:“沒想到第一個追到的竟然是徐兄,更沒想到你我二人有朝一日會在這般情形下相見。”

徐榮嘆了口氣,道:“文遠,爲何背離太師?”

張遼慨然道:“太師已非昔日,志不同,道不合。”

徐榮琢磨著張遼這句話,沉默了片刻,道:“文遠,此番太師派了六百騎,我與李蒙二人領隊,沿途有傳舍暗中報信,你們的行蹤已經暴露,李蒙率二百騎從馳道追擊,已經在前面馳道岔口埋伏攔截,多加小心。”

張遼一怔,隨即明白了,徐榮竟是來警示他的,六百騎追兵,如今只追來這些,恐怕也是徐榮之功,將那些騎兵都調散了,留下的都是自己的親信。

他當即在馬上向徐榮抱拳一禮:“多謝徐兄高義。”

徐榮抱拳道:“情勢緊急,便不敘舊了,太師此番震怒非常,文遠保重,當速離關中,可去幷州暫避,實在不成,遼東有我故友公孫度,可去尋他。”

“多謝徐兄!”張遼不想徐榮這個冷酷的大漢也如此仗義,心中頗是感動,道:“小弟自有去處,太師昏聵,遲早必亡,徐兄終不是嫡系,不得信任,也要早做打算,若遇難處,小弟自會傾力相助。”

徐榮聞言,沉默片刻,朝張遼抱拳:“保重!”

“保重!”

情勢緊急,張遼不作遲疑,立時勒馬回繮,與趙雲等人向東而去。

徐榮看著張遼遠去的背影,想起他方纔說的話,不由暗自感嘆,說來他們這些董卓麾下的外系將領中,還屬張遼最得重用,不過兩年,便任中郎將,又歷任河東太守、執金吾、司隸校尉,更是功勳赫赫,心懷仁義,行事端正,在董卓麾下也屬獨一份,而今卻被董卓逼反,令他不由心生兔死狐悲、同病相憐之意。

恐怕正如張文遠所說,太師不會長久了。

徐榮想到這一年來董卓的變化,心中一時意興索然,全然沒了當初在董卓麾下建功立業的豪情。

……

辭了徐榮,張遼手持長槊,一路若有所思。

趙雲道:“主公,據徐將軍所說,馳道已有伏兵,須要小心。”

張遼點了點頭,看向左慈,沉吟道:“道長,此番還要有勞你了。”

左慈懶洋洋的道:“小子,這趟差可不好走啊,又凍又累,老道何曾吃過這般苦,卻還要作甚?真把老道當牛馬使不成?”

張遼咧了咧嘴:“道長,能者多勞,誰讓普天之下,道長最有能耐。”

呸!左慈不屑的看了張遼一眼:“別奉承,說罷,什麼事?”

張遼道:“須破了李蒙的伏兵,否則我等難以安穩抵達長安,更會誤了時日,而且方纔徐中郎說過,董卓第一波只派了他們二人,破了李蒙,則我等又有至少一日的功夫可以轉圜。”

左慈道:“如何破?以二十對二百,難吧?別當那些胡騎是土雞瓦狗一般。”

張遼緩緩道:“不錯,不能硬磕,只有一法,突襲斬首,趁亂行事,若是換了白天很難,但我們提前知道了他們的埋伏,這夜色就是最好的掩護,而且天氣寒冷,埋伏久了,肢體僵硬,行動起來也遲緩……”

……

月影西斜,寒風簌簌,在槐裡馳道的一個岔口上,一支大約二百人的騎兵正在一片樹蔭的陰影中,正是董卓麾下嫡系將領李蒙。

月色下,李矇眼裡閃爍著寒光,死死的盯著岔口,活動著凍得有些僵硬的腿腳,忍不住向一旁副將道:“嘿,張遼此賊昔日得太師信重,何等風光!比我等涼州人更甚,此番張遼反叛太師,是自尋死路,此乃天賜良機,某捉了他必是大功,或可進中郎將之職!”

副將急忙道:“末將先恭喜中郎將了。”

李蒙不由露出笑容,更是帶著幾分獰笑:“昔日虎牢關之戰,張遼無視於某,怕他也沒想到,今日竟是某來奪他性命。”

不想李蒙話音剛落,岔道遠處便傳來一陣馬蹄聲。

“來了!”李蒙精神一振,低喝道:“聽本校尉一聲令下,便立時衝鋒,一個不留!”

他手下一衆羌胡兵騎兵立時活動著凍得有些僵硬的手腳。

馬蹄聲轉眼而近,李蒙瞇著眼睛,他要等敵騎來的更近一些,纔會更有把握他們不會逃走。

他手下的羌胡兵騎兵都是既緊張又興奮,張遼在羌胡兵中也是頗有威名的,捉了傳說中的張遼,可是大功一件!

但就在這時,來騎之中突然傳來一聲大喊:“不好!有埋伏!速速回騎!”

無論是李蒙還是埋伏的羌胡騎都一下子傻了眼,這麼遠就能看到埋伏?但關鍵是,那些騎兵真的回逃了!

到手的鴨子要飛了,立功心切的李蒙哪能猶豫,揚鞭打馬,一聲厲喝:“追!速追!斬殺張遼者,升軍司馬!”

一衆羌胡兵登時嗷嗷叫著拍馬跟著李蒙狂追。

但騎兵剛追入岔道兩百步,道路一側的樹蔭下陡然飛出一道人影,猶如閃電般直撲李蒙,一道劍光閃過,劃過了李蒙咽喉。

衝鋒的李蒙身子一僵,喉嚨裡發出赫赫的聲音,又被那人影撲下了馬,轉眼就被後面來不及收勢的胡騎踩踏。

那人影奪了李蒙的戰馬,手中長劍又連砍兩人,怪笑著:“張遼在此,誰能殺我!”

跟隨在李蒙身邊的副將被這一幕驚呆了,回過神來,厲聲大喝:“殺刺客……呃!”

一支羽箭從道旁射出,正中他咽喉,副將緊跟著落馬。

緊跟著,又是一支接著一支羽箭射出,轉眼之間,就有數騎落馬。

一衆羌胡兵騎兵都驚呆了,待回過神來,他們的正副兩個將領皆已身死,失去了指揮,羌胡騎兵亂了起來。

“哈哈,張遼在此,”那殺了李蒙的身影縱馬飛奔而走,又在馬上大笑著,:“誰敢殺我……啊!暗箭傷人!”

混亂之中,馬上之人彷彿中了一箭,歪在戰馬一側,被拖著逃走,轉眼消失。

待一衆羌胡騎兵回過神來,看到倒地被戰馬踏的不成形的兩個將領,一時面面相覷,他們沒想到張遼會突然刺殺主將。

但主將身死,他們難免也要受牽連,與此同時,他們彷彿都聽到了那個慘叫聲,似乎正是張遼中箭發出的。

一個隊率道:“剛纔誰放箭了?”

“我!”

“我!”

轉眼之間就有數人應承。

那個隊率道:“此番回去,只說是李校尉遇到偷襲,但我們在黑夜中也射傷了張遼,否則不好交待。”

“正是。”立時有人附和。

“不如再往槐裡追一追?或許能遇到受傷身死的張遼,若是尋不到,我們便去尋徐中郎。”

“好!”

……

襲殺李蒙的身影側抱戰馬,轉眼就跑出了數裡地,那裡,剛剛回馬呼叫著“速速回騎”的張遼和一衆親衛正在等待著。

馬上人影飄落而下,正是左慈,緊跟著又有一騎回來,卻是剛纔放箭的趙雲。

左慈看著張遼期待的神情,哼道:“老道出馬,一個頂十個,豈能不成!”

張遼大喜。

左慈卻哼道:“我詐作你小子受傷,他們未必會上當,認爲你重傷身死?”

張遼呵呵笑道:“他們不一定確認,但我們卻可以派人傳言,就說張遼中了胡騎流矢,重傷身亡,他們聽到後,自然會爭先恐後回去爭功。”

這正是張遼的計策,在襲殺李蒙阻止追殺的同時,詐死,由明轉暗。

無論董卓信不信,但他被流矢射死的消息一旦傳開後,董卓尋不到他,必然會放鬆對他的搜尋和追殺,而且長安的其他勢力也會被迷惑,自己正好暗中行事。

至於河東和左馮翊自己方面的勢力,只要讓暗影將消息傳過去,就一切穩當。

第五百五十五章 跨海破單經第六百二十一章 病由第四百二十九章 暗助劉璋第六百零三章 於夫羅的哭訴第五百五十七章 不在青州第十六章 滿載而歸第三百六十七章 嫁禍第三百七十三章 引蛇出洞第一百零五章 袁紹第一百九十三章 坑鮑信第七百二十四章 重建絲路第六百一十章 短歌行第三百四十七章 潁川第一百章 再次出擊第四百八十五章 佈局與離間第一百章 再次出擊第七百零七章 汝乃天驕第四百八十九章 糧草問題第三百八十二章 關東風雲第二百零六章 你知道的太多了第五百一十九章 瑯琊第六百五十五章 城門外第八十四章 殺俘第一百四十六章 惡人第六百零七章 曹操回京第五百六十七章 大亂第四百四十八章 激戰第八十七章 王方的報復!第六百零七章 曹操回京第五十八章 王方第十七章 何去何從第八十七章 王方的報復!第四百六十三章 追擊第五十章 不平第二百四十五章 損策詐敵第二百五十八章 結交第三百二十七章 各謀第四百四十六章 兵臨馬邑第二百三十三章 郭嘉出計第一百零一章 臨機應變第三十九章 歸隊第四百二十四章 搶馬第三百四十七章 潁川第四百八十三章 初平四年第二百九十六章 使君上任(五)第七百二十五章 遠來消息第三百五十一章 長安秋第一百零九章 罵戰第五百二十一章 求援第一百零六章 萬馬奔騰第四百六十四章 河套大漠第五百零一章 名士惡風第七百二十章 涼州謠第二百六十七章 再見董卓第一百五十八章 惡虎來襲第二百零九章 酸棗大戰(一)第四百七十章 郭嘉的敏銳第一百零三章 戰前部署第六十三章 風雪第五百七十四章 亂戰始第十六章 滿載而歸第六百三十九章 風雨欲來第八十五章 智勸第三百一十章 衛仲道第一百六十二章 一聲雷霆驚坐起第五百二十二章 意外之變第八十章 奔襲第三百章 使君上任(九)第二百七十八章 撥馬便跑第三百七十四章 獄外第四百六十五章 第三次召集令第六百八十一章 衝鋒!第二百三十章 突如其來的驚喜第二百八十章 董卓大敗第一百四十三章 亂世用重典第一百零八章 登場第二百八十五章 擢拔第五百三十八章 八百第三百六十七章 嫁禍第十六章 滿載而歸第七百二十章 涼州謠第一百五十章 人才璀璨第七百三十二章 出兵徵曹第五百九十四章 商議第四百六十七章 陷阱第三百零七章 因何而殺第四百五十章 休屠各覆沒第一百六十三章 災難第二百六十章 戰孫堅第一百一十四章 得手第三百九十章 決裂第七百一十三章 楊漢詐高幹第四百九十九章 奪取長廣第四百九十三章 大罵曹鮑第四百六十二章 定匈奴第六百六十七章 曹操之疑第十二章 初見董卓第六百六十章 袁術大逃亡第二百五十九章 夜離第五百九十八章 唯纔是舉
第五百五十五章 跨海破單經第六百二十一章 病由第四百二十九章 暗助劉璋第六百零三章 於夫羅的哭訴第五百五十七章 不在青州第十六章 滿載而歸第三百六十七章 嫁禍第三百七十三章 引蛇出洞第一百零五章 袁紹第一百九十三章 坑鮑信第七百二十四章 重建絲路第六百一十章 短歌行第三百四十七章 潁川第一百章 再次出擊第四百八十五章 佈局與離間第一百章 再次出擊第七百零七章 汝乃天驕第四百八十九章 糧草問題第三百八十二章 關東風雲第二百零六章 你知道的太多了第五百一十九章 瑯琊第六百五十五章 城門外第八十四章 殺俘第一百四十六章 惡人第六百零七章 曹操回京第五百六十七章 大亂第四百四十八章 激戰第八十七章 王方的報復!第六百零七章 曹操回京第五十八章 王方第十七章 何去何從第八十七章 王方的報復!第四百六十三章 追擊第五十章 不平第二百四十五章 損策詐敵第二百五十八章 結交第三百二十七章 各謀第四百四十六章 兵臨馬邑第二百三十三章 郭嘉出計第一百零一章 臨機應變第三十九章 歸隊第四百二十四章 搶馬第三百四十七章 潁川第四百八十三章 初平四年第二百九十六章 使君上任(五)第七百二十五章 遠來消息第三百五十一章 長安秋第一百零九章 罵戰第五百二十一章 求援第一百零六章 萬馬奔騰第四百六十四章 河套大漠第五百零一章 名士惡風第七百二十章 涼州謠第二百六十七章 再見董卓第一百五十八章 惡虎來襲第二百零九章 酸棗大戰(一)第四百七十章 郭嘉的敏銳第一百零三章 戰前部署第六十三章 風雪第五百七十四章 亂戰始第十六章 滿載而歸第六百三十九章 風雨欲來第八十五章 智勸第三百一十章 衛仲道第一百六十二章 一聲雷霆驚坐起第五百二十二章 意外之變第八十章 奔襲第三百章 使君上任(九)第二百七十八章 撥馬便跑第三百七十四章 獄外第四百六十五章 第三次召集令第六百八十一章 衝鋒!第二百三十章 突如其來的驚喜第二百八十章 董卓大敗第一百四十三章 亂世用重典第一百零八章 登場第二百八十五章 擢拔第五百三十八章 八百第三百六十七章 嫁禍第十六章 滿載而歸第七百二十章 涼州謠第一百五十章 人才璀璨第七百三十二章 出兵徵曹第五百九十四章 商議第四百六十七章 陷阱第三百零七章 因何而殺第四百五十章 休屠各覆沒第一百六十三章 災難第二百六十章 戰孫堅第一百一十四章 得手第三百九十章 決裂第七百一十三章 楊漢詐高幹第四百九十九章 奪取長廣第四百九十三章 大罵曹鮑第四百六十二章 定匈奴第六百六十七章 曹操之疑第十二章 初見董卓第六百六十章 袁術大逃亡第二百五十九章 夜離第五百九十八章 唯纔是舉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京山县| 正镶白旗| 海丰县| 合肥市| 衡山县| 桂林市| 韩城市| 靖西县| 永昌县| 曲周县| 镶黄旗| 梨树县| 嘉祥县| 睢宁县| 健康| 文化| 隆德县| 项城市| 平原县| 云和县| 南雄市| 宁都县| 阿克| 南木林县| 阿克陶县| 蒙山县| 南汇区| 张家川| 霍邱县| 无极县| 临清市| 阿合奇县| 万年县| 张北县| 富民县| 申扎县| 淮北市| 开江县| 海城市| 福建省| 永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