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六百一十章 短歌行

深夜,一輪明月當空,雒陽皇城將軍府中,火把通明,鐘鼓笙簫,管絃悠揚,歡歌笑語,吆喝聲聲,正在舉辦酒宴。

這酒宴正是驃騎將軍張遼爲迎接兗州牧曹操和徐州牧劉備而設,曹操和劉備是客,都在上座,曹操的父親曹嵩、弟弟曹德、曹洪,關羽、張飛都在座中。

也邀請了很多朝臣,除卻士孫瑞、周忠等大臣外,還有段煨、張楊、鮑信、孔融等後來歸附的地方諸侯。

除此之外,當今天子劉協、皇后伏壽皆在座中。

在河東的兩年,劉協被安置在安邑宮,並非被幽禁,也不是深居簡出,張遼時不時會邀他到河東書院、郡縣巡看,瞭解民情。

張遼曾對劉協說過,一輩子深居宮中,不瞭解民情和疾苦的天子,不會是個好天子,劉協也認同這一點,何況在董卓和李傕執政時被幽禁怕了,所以時常下郡縣,剛開始大臣還有反對的,後來就習慣了,如今到了雒陽也是,劉協常出宮門,便如今夜,他聽聞張遼宴請朝臣,便也趕來了。

劉協比之在長安時胖了許多,他今夜興致頗高,連飲數杯,已是醉意朦朧,被兩個宮女照看著,身旁的伏壽也照顧著他,偶爾之間,眼神會不經意看向一旁與曹操、劉備和衆大臣談笑風生的張遼。

張遼是此次宴會的主人,興致更高,與衆朝臣推杯換盞,神采飛揚,他雖然位高權重,但平時喜歡交友,與很多人都能言笑甚歡。

酒宴上,劉備和曹操表面上看興致不差,談笑自若,但實際上二人看著神采飛揚的張遼,心中別有一番滋味,對於他們這種有雄心壯志的梟雄,從一方諸侯被逼迫回到朝廷,寄人籬下,這種心理落差是極大的。

可惜無論是曹操和劉備,他們都不得不回到朝堂尋找機會,曹操被困兗州,無力掙脫,劉備則無家可歸,無兵可用,只能另走一途,藉著張遼的權勢回朝增加聲望。

張遼已經舉杯敬了二人數次,他本就擅長察言觀色和揣摩人心,尤其是在朝中混了幾年,更是老道,雖然二人掩飾很好,但他本就瞭解二人性格,幾番交談暗察,更是察覺到了二人心中的不甘。

張遼知道無力是劉備還是曹操都是有雄心壯志的人,不會輕易臣服他人,不說曹操,單隻一個劉備,張遼在這數年之間已經幾次暗示拉攏,但劉備很滑,幾次都脫離了他,比如在青州,張遼爲青州牧,劉備尋機去了徐州投靠陶謙,而後劉備留在徐州,張遼迎奉天子後第一次徵召諸侯時,張楊、鮑信、段煨、孔融皆回朝,而劉備卻沒有回來,只是派了關羽和糜竺。

如他這般層次的較量,很多事是不能明擺出來的,擺出來搞不好就是決裂,張遼給了劉備好幾次機會,已然察覺劉備的野心。此番劉備被逼回朝,看似投奔他,但另有什麼想法,他也難以斷定。

至於曹操就更不用說了,這廝是性情中人,但性格多疑、多變、狡詐,灑脫時極爲灑脫,狠辣時極爲狠辣。

但有一點是毫無疑問的,無論是曹操還是劉備,二人的能力都是很強的,張遼若能折服了他們,掃平天下不過是數年的事,治理天下二人也能出大力,所以張遼宴請,就是希望能夠收二人爲己用,先幹一件大事。

至於二人手下的能人,劉備有大將關羽、張飛,與自己關係不錯,其他文臣如簡雍等人,能力一般,曹操手下有很多能人,不過大多留在了兗州,如曹仁、夏侯惇、夏侯淵、棗祇、李典等人,隨行的程昱倒是個人才,不過張遼並不過分覬覦。

張遼如今手下的謀士很多了,程昱論謀略不差,但行事風格有些偏激,不擇手段,歷史上程昱對曹操的付出最多,但曹操仍是以荀彧掌中樞不是沒有道理的,論謀略,程昱不差於荀彧,但論行事風格和待人處事卻不如荀彧中正了。

能力很重要,但行事風格和待人處事在某些位置更爲重要的,尤其是中樞,荀彧擔任尚書令,無人不服,因爲他擅長居中協調,說得難聽點就是會和稀泥,與各方相處的很好,換成程昱這老頭就不成了,暴脾氣得罪人,行事又偏,難以處中樞。

正如張遼如今手下衆人,他仍是以荀彧處中樞,換做李儒不成,李儒曾在董卓手下是個污點,更重要的是他雖然多計,但行事不夠大氣,難以服衆。

郭嘉也不成,郭嘉出計天馬行空,但行事太過灑脫,被不少人詬病,放在中樞同樣難以服衆。

賈詡也不行,雖然他是張遼的師傅,但因爲他本人就太低調,明哲保身,不喜歡得罪人,所以正氣略顯不足,更適合居於張遼身後。

中樞是張遼實行政令的根本,也是他掌控朝政的根本,不過他懶得去理會那些繁雜的事務,所以需要人代理,但是中樞也不能長久被一個人掌管,否則很容易出問題,容易培養出名望蓋過他的臣子,如歷史上的荀彧就是掌中樞時間太長,在名望對曹操有了威脅,最終黯然落幕。

對此張遼早有長遠打算,如今荀彧代他掌中樞,替補的是沮授、袁基,再往後十年他考慮的是鍾繇、步騭、魯肅,再後十年便是培養的諸葛亮等弟子,如果能將周瑜等大才搞過來自然更好。

人才永遠是缺乏的,所以他需要在這個上面打開一道門。

不知不覺已是亥時,月到中天,酒宴上不少朝臣已經是醉意醺醺,歌女舞女已經不知表演了幾多次。

張遼看了一眼正與丁衝、司馬防幾個朝臣談笑的曹操,臉上閃過一副古怪的笑容,舉杯醉笑道:“孟德,孟德……汝與玄德此番歸來,此朝廷之喜,當此之時,月白風清,吾作一歌,與諸君同樂。”

“哦?”曹操轉頭看了過來,仰頭呵呵笑道:“素聞文遠善詩文,與吾同道,願聆之。”

張遼大笑起身,衆臣都看了過來,連上首的劉協和伏壽也看了過來。

張遼舉杯與朝臣和一衆屬吏:“我當作歌,汝等和之!”

他仰望明月,高舉酒樽,聲音低沉:

“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當以慷,憂思難忘。何以解憂?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爲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鳴,食野之蘋。我有嘉賓,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時可掇?憂從中來,不可斷絕。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闊談讌,心念舊恩。

月明星稀,烏鵲南飛。繞樹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厭高,海不厭深。周公吐哺,天下歸心。”

張遼看著面露讚歎的曹操,不由大笑,當著曹操的面,吟曹操還沒有做出的詩,他心中固然有些惡作劇,但也另有深意。

曹操不知道張遼笑什麼,這首短歌行表達的是求才如渴的意思,如今的曹操是做不出來的,因爲他不在這個位置,還到不了這個地位。

隨著張遼作歌,衆朝臣面露驚色,既有讚歎,又有沉思,而劉協和皇后伏壽也都在看著張遼,劉協所有所思,伏壽麪露笑容。

張遼作歌,更是在表達一個意思,周公吐哺,他志在做一個輔佐天子的周公,而不是董卓那樣的權臣,這是給朝臣和天子劉協聽的。

至於他們信不信,張遼就管不著了,他做自己該做的就行。

第五百三十二章 亂軍第二十六章 震懾第六百四十九章 香消第五百一十九章 瑯琊第四百四十五章 詐敵於內第七百一十七章 田豐之難第五百七十二章 劉協的決定第六百一十五章 大年三十第二百八十一章 危在旦夕第六百六十二章 善戰無名第六百三十二章 直襲壽春第三百七十七章 探監第六百五十九章 袁術大回軍第二百九十二章 使君上任(一)第一百七十三章 李儒出計第一百八十一章 偏見入髓第二百六十八章 舌辯楊定第一百三十七章 慘象第五百四十九章 鮑信之難第一百六十五章 殺雞儆猴第一百一十四章 得手第六百九十一章 古怪的劫匪第五百四十五章 刺頭第一百二十章 結果第四百二十章 長安亂(十三)第五百六十五章 目標長安第五百六十八章 天子窘境第三百六十二章 救治第五百零三章 分合亂世第二百六十二章 戰孫堅(三)第三百九十九章 董卓伏誅(三)第一百五十九章 虎虎交鋒虎者勝第六十二章 萬事俱備第七百一十四章 張遼論袁紹第一百六十三章 災難第七百二十章 涼州謠第七百二十七章 欲動第三百八十五章 怎連環第四百三十六章 回家第六百三十九章 風雨欲來第五百九十章 救駕第五百八十五章 高順趕至第三百九十五章 直取董璜第三百四十七章 潁川第一百八十四章 虎嘯!第五百七十五章 愈亂第一百六十三章 災難第二百七十八章 撥馬便跑第四百零五章 荀攸之言第六百二十四章 堂皇第一百一十章 退袁紹第二百六十五章 還我兒郎第四百四十章 匈奴、鮮卑第一百九十九章 酸棗第六百五十三章 夜見第三百二十七章 各謀第七百八十一章 一拳第一百零六章 萬馬奔騰第八章 步步緊逼第二百六十七章 再見董卓第五百四十一章 子敬第一百四十三章 亂世用重典第一百八十四章 虎嘯!第三百四十六章 威逼恐嚇第三百二十四章 上黨易主第四百九十九章 奪取長廣第四百一十三章 長安亂(六)第六十三章 風雪第一百九十一章 接戰(一)第一百八十四章 虎嘯!第二百五十六章 震怒第二百零五章 逼迫第五百八十六章 東澗第六百三十章 袁術的快意第四百九十二章 雷霆橫掃第六十二章 萬事俱備第六百三十二章 直襲壽春第一百五十二章 強行招攬第九十章 謀臣之助第六百七十章 高幹吐血第三百七十五 王允父子第六百六十四章 河內使節第三百八十章 徵辟與查察第二百六十六章 抉擇第六百二十六章 臣請罪第六百六十五章 橋瑁第四百一十一章 長安亂(四)第五百三十章 對戰第四百四十八章 激戰第六十八章 託付第二百五十六章 震怒第五百零九章 鼓舞第六百八十七章 各懷心思第一百八十一章 偏見入髓第四百八十七章 平原第七百二十五章 遠來消息第二百三十一章 終見第五十一章 踩第五百四十三章 犒勞
第五百三十二章 亂軍第二十六章 震懾第六百四十九章 香消第五百一十九章 瑯琊第四百四十五章 詐敵於內第七百一十七章 田豐之難第五百七十二章 劉協的決定第六百一十五章 大年三十第二百八十一章 危在旦夕第六百六十二章 善戰無名第六百三十二章 直襲壽春第三百七十七章 探監第六百五十九章 袁術大回軍第二百九十二章 使君上任(一)第一百七十三章 李儒出計第一百八十一章 偏見入髓第二百六十八章 舌辯楊定第一百三十七章 慘象第五百四十九章 鮑信之難第一百六十五章 殺雞儆猴第一百一十四章 得手第六百九十一章 古怪的劫匪第五百四十五章 刺頭第一百二十章 結果第四百二十章 長安亂(十三)第五百六十五章 目標長安第五百六十八章 天子窘境第三百六十二章 救治第五百零三章 分合亂世第二百六十二章 戰孫堅(三)第三百九十九章 董卓伏誅(三)第一百五十九章 虎虎交鋒虎者勝第六十二章 萬事俱備第七百一十四章 張遼論袁紹第一百六十三章 災難第七百二十章 涼州謠第七百二十七章 欲動第三百八十五章 怎連環第四百三十六章 回家第六百三十九章 風雨欲來第五百九十章 救駕第五百八十五章 高順趕至第三百九十五章 直取董璜第三百四十七章 潁川第一百八十四章 虎嘯!第五百七十五章 愈亂第一百六十三章 災難第二百七十八章 撥馬便跑第四百零五章 荀攸之言第六百二十四章 堂皇第一百一十章 退袁紹第二百六十五章 還我兒郎第四百四十章 匈奴、鮮卑第一百九十九章 酸棗第六百五十三章 夜見第三百二十七章 各謀第七百八十一章 一拳第一百零六章 萬馬奔騰第八章 步步緊逼第二百六十七章 再見董卓第五百四十一章 子敬第一百四十三章 亂世用重典第一百八十四章 虎嘯!第三百四十六章 威逼恐嚇第三百二十四章 上黨易主第四百九十九章 奪取長廣第四百一十三章 長安亂(六)第六十三章 風雪第一百九十一章 接戰(一)第一百八十四章 虎嘯!第二百五十六章 震怒第二百零五章 逼迫第五百八十六章 東澗第六百三十章 袁術的快意第四百九十二章 雷霆橫掃第六十二章 萬事俱備第六百三十二章 直襲壽春第一百五十二章 強行招攬第九十章 謀臣之助第六百七十章 高幹吐血第三百七十五 王允父子第六百六十四章 河內使節第三百八十章 徵辟與查察第二百六十六章 抉擇第六百二十六章 臣請罪第六百六十五章 橋瑁第四百一十一章 長安亂(四)第五百三十章 對戰第四百四十八章 激戰第六十八章 託付第二百五十六章 震怒第五百零九章 鼓舞第六百八十七章 各懷心思第一百八十一章 偏見入髓第四百八十七章 平原第七百二十五章 遠來消息第二百三十一章 終見第五十一章 踩第五百四十三章 犒勞
主站蜘蛛池模板: 邯郸市| 合川市| 白玉县| 措勤县| 宿州市| 通许县| 西安市| 康保县| 荣成市| 古蔺县| 巴塘县| 珠海市| 凭祥市| 临沧市| 拉孜县| 陇川县| 西和县| 甘谷县| 玛曲县| 游戏| 阿巴嘎旗| 饶河县| 乌兰浩特市| 贵定县| 仪陇县| 三门县| 赞皇县| 青海省| 古田县| 河西区| 佛冈县| 射阳县| 南华县| 孙吴县| 罗田县| 福贡县| 泸溪县| 梅河口市| 庆阳市| 通河县| 郑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