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0625 頓兵海東,入定九曲

烏嶺橫堡的議事大堂中,堆起了一座碩大的沙盤。沙盤上代表各種地形的泥塊密密麻麻的排列著,足以讓密集癥患者看得渾身發麻。

李潼突發奇想的要搞這麼個東西,希望能夠更直觀的將青海周邊的地形地勢表現出來。原本他以爲憑著唐軍所掌握的豐富的圖籍資料,再加上眼下能夠實地考察的便利,能夠將平面的地圖略作三維呈現。

但真動起手來的時候才發現,這實在是太難了,幾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他花了幾天時間,親自帶領一批隨軍文吏翻閱典籍、詢問斥候,最終就搞出這麼一攤疙疙瘩瘩的東西,完全不具備什麼參考性。甚至如果不是沙盤中央那一片代表青海湖的凹地頗爲醒目,任誰都瞧不出來這居然是一份地圖。

青海周邊的地形實在是太複雜了,溝壑縱橫、峰嶺無數,也就使得區域內完全沒有可以稱得上是必攻、或者是必守的地理重點。

難怪此前大唐向青海方面用兵,都沒有保持什麼穩紮穩打、步步推進的節奏,而是快進快打。真不是因爲薛仁貴、李敬玄等過於輕視吐蕃,而是因爲海東地區真的沒有什麼值得重點投入的戰略要地。

這一塊地方說它無險可守,處處溝壑奇險之境,放在任何一個地方都可以稱得上是兵家攻防重點。但又因爲這樣的地方實在是太多了,反而凸顯不出來一個戰略重點,就像是一個四處漏風的篩子。

海東地區水草豐美是不假,畢竟依傍著青海這樣一個絕佳的水源地。

但那些適宜耕牧的土地,都是一些河水沖積的小型地塊,分散在諸多峰嶺之間,想要進行系統的駐防屯守非常困難。跟赤嶺對面的河源軍駐地相比,墾牧養戰的條件,簡直一個天上一個地下。再跟隴右相比,可以說就是一塊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的雞肋之地。

所以此前吐蕃佔領此境的時候,也並沒有進行系統的開發,僅僅只是將之用作侵擾赤嶺東麓河源軍駐地的一個駐兵基地。

除了尉遲川、苦拔海等尚算開闊的一些地域圈作養軍的牧場之外,其餘的地方則任由胡人散居,定期勒取物用以充軍資。

所以當唐軍進入此境後,他們便也毫不可惜的將此地拋棄,引軍後撤,並不在這裡久作糾纏。

畢竟此前佔領這裡就是爲了侵擾河源,現在河源軍直接進入了青海地區,自然是要誘敵深入、集結優勢兵力,將來犯之敵一舉擊潰要更加輕鬆。

當然,也並不是說此境就完全沒有價值,單單最近十幾天時間內,唐軍遊弈便在區域內諸峰嶺川穀之間掃蕩出足足超過萬帳的胡部人丁。可見對於生活在吐谷渾故境中的胡人們而言,海東仍然是屈指可數的宜居所在。

但這是對那些本就實力弱小、不足以佔領更大片土地的雜胡部落而言,唐軍坐擁整個隴右,單單河源軍駐地便墾田五千餘頃、歲收五百餘萬斛。

若翻山越嶺的跨境出擊,所收僅僅只是這樣的雞肋之地,而且戰線推進後,攻防形勢遠不如赤嶺一線以逸待勞來得便利,可以說是有些得不償失。

也難怪黑齒常之會擔心雍王殿下違背前計而使軍冒進,老實說,李潼在初步瞭解到海東這樣的地理情況後,的確是感覺有些索然無味,想要繼續推進以擴大戰果。

但他也明白,與吐蕃的較量乃是一個長線的戰略,在先機已失的情況下,還是不可貿然貪求一時之功。哪怕如今坐鎮青海的大敵欽陵,也僅僅只是這條戰線上的一個前期BOSS而已。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佔領了海東地區雖然不足以讓雙方交戰形勢即刻發生逆轉,但也總是一個進步。

最近這段時間,隨著唐軍進入青海的消息在海東地區逐漸擴散開來,陸陸續續有活動在區域內的胡酋們主動前來拜見,拜謝唐軍將他們從吐蕃的壓迫剝削中拯救出來,並一再表態願意跟隨唐軍撤回隴右,內附於大唐。

儘管這些胡人部落都非常弱小,頂大的不過千餘帳人口,而且駐守赤嶺的吐蕃軍隊在撤離海東的時候,又將他們的牛馬壯丁搜刮一番,留給唐軍的只是一地的老弱病殘。

這些胡部的投靠,除了能給唐軍提供一些更加細緻的區域地理狀況之外,力量上幾乎沒有什麼增加,但起碼也說明了吐蕃在青海周邊的統治的確是不得人心,儘管這個人心的價值也並不大。

這些胡部人口,李潼並沒有答應他們內附的請求,一則還未可信,二則唐軍也沒有必要去資助他們。

你們的牛羊壯力資助了吐蕃,生活無以爲繼,跑到唐軍大營前叩拜哭號、說幾句恭敬的話,就想在唐軍這裡獲得口糧活命,沒有這麼便宜的事!

當然,他也並沒有任由這些人口自生自滅,而是將這些零散的部落粗略的以千帳進行劃分,並將之交付給正在組建吐谷渾復國軍的慕容康暫時統領,將這些人口安置在尉遲川附近,暫設了一個青海州羈縻監管。

在將海東區域進行初步摸查之後,唐軍第一個築城地點也選好了,那就是歷史上哥舒翰在收復石堡城後、於青海湖中央的龍駒島所築造的應龍城,如今則暫被命名爲海龍城。

由於青海四面環山,而且海西方向灘塗頗多,即便在湖中築城,也並不足以直接威脅到海西的伏俟城。但在湖中設城,有利於在海東沿線建築烽堡,無論吐蕃進攻哪一處,都可以直接從海龍城直接進行增兵馳援,如此也能與赤嶺方面呼應成勢,彼此援應。

同時,於青海湖中築城也有利於開發青海的自然資源,特別是一些漁獵收穫,除了就地解決一部分軍資所需,販入隴右同樣價值不小。還有大量的海鳥羽毛,如果織成羽錦,絕對能在兩京引起鬨搶。

至於吐蕃爲何不在湖中築城,原因也很簡單,他們不會造船。如果沒有熟練的船舶技術和築城經驗,想要涉水在湖中築城,需要投入的成本之大,絕對是吐蕃所不能承受的。

隴右方面,眼下也並沒有成規模的相關人才,但青海築城本也不必急在一時。無論如何,既然已經進入了海東地區,說什麼都是需要跟吐蕃幹上一仗的,只有打完一仗,才能讓唐軍在海東站穩腳跟,更作後計。

所以眼下,李潼也只是下令組織新編青海州的那些胡人們在海東周邊樵採作業、收集各種築城物資。

青海周邊自然資源還是頗爲豐富的,雲杉、圓柏等等木料數不勝數,看得李潼都頗爲眼熱。像關內、河洛這些已經經過充分開發的地區,大方木料都已經變得極爲稀缺,長安城能作價千錢乃至於萬數錢的大木料,在海東山嶺之間簡直比土石還要氾濫。

只可惜青海周邊地理狀況實在惡劣,這些木料雖然氾濫,也只能就地砍伐應用,根本就運輸不出去。

隨著唐軍遊弈在海東區域的活動範圍擴大,後路赤嶺東側的大軍也在源源不斷的通過赤嶺進入青海地區。從四月中旬直至五月初,聚集在赤嶺西麓、海東地區的唐軍已經達到了三萬餘衆。

並且,唐軍的前鋒部伍已經抵達了王孝傑米柵。是的,王孝傑人雖然不在青海,但青海卻一直有著他的傳說,畢竟這在吐蕃是一個近乎神蹟的傳奇人物。

儀鳳年間,李敬玄率軍進攻青海,王孝傑雖然僅僅只是行軍副總管,但是由於衆所周知的原因,青海區域的吐蕃軍衆仍然將當時唐軍所修築的輜重營地稱爲王孝傑米柵,而唐軍也沿襲此用、將這名稱保留了下來。

王孝傑米柵位於苦拔海與大非川之間,是一處地勢較爲平坦的盆地,左右各有山峰兀立,易守難攻。唐軍推進至此後,便開始按部就班的設柵紮營,並將後路物資源源不斷的向此輸送。

黑齒常之親在前營督陣,抵達王孝傑米柵後,唐軍第一階段的戰略目標便算初步達成。再往前去九十里外,便是大非川東部終點的莫離驛,地勢逐漸變得開闊起來,有利於吐蕃的大軍鋪開、離合圍攻。一旦唐軍再繼續前行,隨時都有可能爆發主力大會戰。

當然,就算唐軍就此裹足不前,吐蕃也極有可能大軍壓上。但王孝傑米柵既然能夠作爲大軍輜重所在,地勢方面對唐軍的作戰模式當然更加有利。

唐軍頓足於此並集結重貨,其中一個目的也是爲了引誘吐蕃主動來攻。如果吐蕃不來,那唐軍便繼續留守王孝傑米柵,更加細緻的消化海東地區,使之成爲一個更加完善的秋季進兵大基地。

正當唐軍還在修繕王孝傑米柵各項防務的時候,外探的唐軍遊弈也傳回了最新的消息,吐蕃數千人馬集結於莫離驛,但卻並沒有繼續向前,其主力反而折轉向黃河九曲之地而去。

黑齒常之自知欽陵是一個難纏的對手,也並不奢望單憑己方這一次推進節奏便逼得對方束手無策。

但在得知這一消息後,他對欽陵的大膽還是頗感驚異,且不敢專擅,忙不迭將這一消息傳報給坐鎮後路的雍王殿下,並請示該要如何迴應欽陵這一舉動。

坐鎮烏嶺橫堡、還在面對那一灘爛泥一樣的沙盤發愁的李潼得知這一消息後,不免愣了一愣,繼而便自語道:“這傢伙瘋了?”

關於欽陵會不會入寇九曲之地,其實他此前與黑齒常之等衆將們都討論過,基本認爲欽陵應該不會這麼做。

黃河九曲,眼下名義上仍然歸屬於大唐,但實際上其地卻被一批吃慣兩家茶飯的胡部所佔有。相對而言,吐蕃對那裡的影響力要更大。畢竟幾十年間大唐屢敗於青海,早年所積累的威信也早已經蕩然無存。

但吐蕃想要直接控制九曲之地也並不容易,一則路途太遙遠,二則在吐蕃重點經營的青海區域與九曲之間,還有河源軍這樣一支強軍的存在。

一旦吐蕃出兵實際佔有九曲之地,若遭到當地胡部的反抗,這就給了河源軍兵出青海,斷其後路的機會。而且欽陵這幾年還要兼顧國中的糾紛,並不能集中精力的圖謀兼併九曲之地。

儘管吐蕃憑其強勢在九曲之地也拉攏到一些附庸,但效果並不算好。像剛剛被李潼剿滅的黨項羌細封部,就是數年前從九曲之地舉族出逃,可見欽陵實在沒有什麼搞羣衆關係的天賦。

此前河源軍還在赤嶺以東,吐蕃都不能出兵佔有九曲之地。現在唐軍已經再次跨境而來,駐軍海東,欽陵甚至都不能與唐軍長期對峙,還有餘力去勞師遠征九曲之地?

所以這必然只是虛張聲勢,逼迫唐軍主動出擊以救九曲之地。黃河九曲耕牧條件遠勝海東這塊雞肋之地,而且出入隴右要更加的方便。

歷史上中宗與睿宗時期,吐蕃逐漸佔有了黃河九曲,給隴右造成了極大的軍事壓力。這個問題一直到了天寶後期才得以解決,唐軍接連幾場大戰,將吐蕃的勢力給擊退到積石山以西。

但這樣的局面並沒有維持太久,安史之亂爆發後,吐蕃捲土重來,正是從九曲之地殺入隴右,截斷了河西走廊。

有鑑於此,儘管唐軍主力從赤嶺出兵逼近青海,但李潼也並沒有忽略對九曲之地的防控,派遣薛訥與夫蒙令卿駐守洮州,就是爲了防備吐蕃從九曲之地下手。

因此,李潼下意識的覺得根本不必理會欽陵這一行動。別說這傢伙只是虛張聲勢,哪怕真的用兵於九曲之地,也根本不必在意。

儘管已經有了這樣的想法,但因爲所面對的是欽陵這樣的對手,李潼也並沒有輕率做出決定。

這樣的可能,此前與衆將議事時都有討論過,如果真的完全不必在意,黑齒常之也不必如此鄭重其事的彙報此時並請李潼決定該要如何應對。

所以李潼也並沒有即刻做出決定,而是伏案沉思,過了好一會兒,臉色漸漸變得嚴肅起來,意識到問題所在。

他自然是知道欽陵只是在虛張聲勢,根本就不可能真的出兵九曲之地,可問題是,九曲之地那些胡部他們不知道啊!或者說,唐軍與吐蕃這種層次的博弈,已經超出了他們的理解範疇。

此前因爲有河源軍制衡,駐守青海的吐蕃軍隊不敢輕易南下九曲之地,那些胡部們也樂得在兩國對峙的夾縫之間保持一定的自主獨立。

可是現在,唐軍主動出兵青海,但卻頓足於海東,並不謀求與吐蕃進行決戰。吐蕃反而有餘力去侵擾九曲之地,這在那些土著胡部們看來,自然是強弱分明、高下立判,會認爲海東的唐軍根本就不是吐蕃的對手。

有了這樣的認知,爲了活命,他們可能真的會受吐蕃的徵發,幫助吐蕃進攻唐軍!

換言之,欽陵正是藉著自己戰無不勝的威名、以及唐軍相對保守的戰術步驟,從而達到整合九曲之地那些胡部的目的。

其人眼下的確是在虛張聲勢,可如果九曲之地那些胡部們承受不住這股壓力選擇加入吐蕃陣營,那可就真的是勢力壯大了。

一旦發生這樣的情況,就算唐軍佔有了海東這塊雞肋之地,但九曲之地卻完全倒向了吐蕃。而且欽陵得到九曲之地那些胡部的投靠後,聲勢更加壯大,再向海東發起進攻,那就真的勝負堪憂了。

“真是一個麻煩!”

意識到這一點後,李潼不免頭疼起來,倒不是覺得欽陵詭計多端,而是被九曲之地那些騎牆的胡部搞得有些煩躁。

“歸告燕國公,重集遊弈向莫離驛推進,但不必與敵真正開戰。賊退我進,賊來我走!”

欽陵搞這些手段,無非是要逼迫唐軍更加深入青海地區,在有利於吐蕃的地形進行決戰。既然如此,不妨抖一抖他,派遣遊弈精銳作出進攻莫離驛的假象,讓欽陵逐漸向大非川增兵,無暇他顧。

但唐軍是絕不可能進入大非川與吐蕃決戰的,不僅僅只是因爲這個地方不吉利。

“至於九曲之地,前陣不必憂計,我自居後處理妥當,絕不會讓九曲諸胡干擾海東戰事。”

先給前線方面吃了一個定心丸,李潼接著便開始思考該要如何處理九曲之地的問題。

他幹掉了從九曲之地出逃內附的細封部,這一定會在九曲之地造成不小的負面影響,畢竟細封部乃是近年來一個榜樣般的存在。

可能欽陵也是從一些途徑瞭解到自己的所作所爲,所以纔有了恫嚇威逼九曲諸胡爲其所用的打算。可是戰場上排兵佈陣、爭強鬥勇,李潼可能不是欽陵的對手,但戰場之外的元素應用,特別是威逼利誘這方面,欽陵真還未必就能搞得過李潼。換了他爸爸祿東贊,李潼纔會真正的忌憚。

略作沉吟後,李潼便又吩咐道:“傳告鄯城,著令張仁願即刻來見受命。傳告洮州薛訥,集軍嚴防諸境,備戰於臨洮。”

對於九曲諸胡,李潼乏甚好感。

但眼下大戰在即,他還是決定求穩爲主,先讓張仁願以西河行社的名義與九曲諸胡交涉一番,如果能拉攏其中一部分,當然最好。但如果那些胡部仍存觀望之心,想要坐地起價,那就幹他丫的!

青海方面,唐軍是採取相對保守的策略。可是對九曲之地諸胡,則就沒有什麼好忌憚的。

欽陵無非言語上叫囂的兇狠,但李潼是真的敢出兵。大不了延後幾天再收隴右那些胡酋們的遺產稅,先把西河行社那些二五仔們拉去九曲之地溜上一溜。

眼下吐蕃主力被唐軍吸引在青海周邊,無力干涉九曲局面。而西河行社那些胡部們,則剛剛瓜分了細封部的遺產,又大手大腳花的快差不多了,正需要尋找幾個新目標。

細封部正是出身九曲諸胡,食髓知味下,西河行社那些胡部壯力們能受得了黃河九曲那些肥羊誘惑?

讓張仁願先去黃河九曲遊走一番,聯絡幾個帶路黨,然後再把西河行社那些胡卒派出去攪亂黃河九曲的局勢。有薛訥統軍坐鎮於臨洮,並不擔心九曲之地的騷亂會蔓延到隴右。

一旦九曲之地鬧亂起來,欽陵再想徵募一批胡卒爲之戰鬥那就困難得多。

諸胡畏威而不畏德,唐軍若只是在海東裹足不前,哪怕遣使說的再好聽,恐怕也阻止不了九曲諸胡投靠吐蕃。

可現在,唐軍不獨在海東與吐蕃對峙,而且還直接出兵進攻九曲之地那些不恭胡部,他們驚恐之下,反而不敢貿然介入兩大強國之間的交戰對攻。

即便是有對唐軍懷恨而投靠吐蕃進行報復的,也必然不會太多,並不足以讓欽陵的實力有實質性的遞增。

一旦短期內在當地徵發援助的想法落空,吐蕃國中又忙於西域戰事而無暇東顧,欽陵要麼乖乖退回海西趴窩、待時再戰,要麼就只能向唐軍所選擇的戰場出擊。

李潼或是沒有奮戰沙場之能,但他會竭力給前線將士們營造一個能夠心無旁騖、全力投入戰鬥的環境。

0431 千卒入都,只待召用0637 國器遞授,噱談而已0891 仁皎落魄,見笑人間0320 高句麗遺民1022 留情有度,子姑待之0066 猶歌前代功德0286 竇七暴斃0197 先王回遷,陪葬乾陵0202 大唐帶貨王0116 不是聶隱娘0305 門牆生隙0682 孝傑雄言,羣相喑聲0149 舊事再起波瀾0687 九曲爲聘,吐蕃略土0125 風雨飄搖的宰相們0180 豈能笑罵由人0069 大麴《萬象》0438 代王驕盛,忍讓爲上0311 分權不可,集權應當0324 寶藏仍未枯竭0168 大兇出洛,人共殺之0841 盛世浮華,蓄勢待發0672 蕃女感恩,版籍進獻0536 從此以往,不負蒼生1049 武后賓天,扶柩歸京0441 悍命拒刑,以死隱惡0302 百家爭婿,俊臣奉禮0404 人人自危,謀定相位0460 大將不壽,哼哈就位0425 禍延深宮,三思殺女0573 狼騎入谷,唐軍棄城0367 代王至孝,感動人間0566 刀光閃爍,狼騎出沒0475 帶甲之士,俱仰代王0159 皇孫李寶雨0603 因墾爲功,量田授勳0241 秀姿動人0202 大唐帶貨王0054 鎖喉之臣0090 家賊難防0756 東行請命,爲王先驅0716 義無親疏,有感而發0720 因田募甲,丹心爲國0521 西京動盪,百坊互攻1011 中興雄主,難免舐犢0216 急流勇退0157 女主居陽,山變爲災0897 人倫大義,國法難奪0308 吾皇萬萬歲0158 親席乏人,王能補此0419 皇嗣謀反,分押千騎0668 鷹苑豹坊,內外編軍0221 窺望河西0021 少王不壽詩家悲0963 妄論封禪,臨淄密謀0693 法劍之下,唯有奸邪0909 元振鎮邊,色亦有道0842 聖躬永健,長享此國0026 聖母臨人,永昌帝業0383 恩威並施,唯命是從0041 學好羯鼓錘奶奶0792 師度相地,營建爲癡0212 獨不見,自惶恐0129 爲你寫首歌(求首訂!)0245 曲江櫻桃園0356 城南話別,著新寄意1022 留情有度,子姑待之0487 潞王殘暴,人勢難欺0786 欲圖中興,仁術難仰0571 通鼓擾敵,河谷驚魂0616 蕃國懷奸,仁願入隴0990 名臣欺世,子嗣無能0807 雞犬升天,貴戚匿野0886 情多累人,羞於歸宮0755 權出於我,當重其位0311 分權不可,集權應當0475 帶甲之士,俱仰代王1049 武后賓天,扶柩歸京0888 一藤之瓜,優劣分明0548 天家無情,勢弱則棄0384 二王同坊,長短必爭0647 一身傲骨,不甘自棄0604 諸胡聚首,桀驁伏誅0124 朔邊良才0538 擇事何主,觀其氣魄0843 春風得意,探花遊園0415 慎之慎之,勿負乃祖0219 雲橫秦嶺家何在0051 《逍遙王》0833 有情自癡,不貪不怨0153 則天門前,死機隱現0364 魏公點撥,鄭姝齊聚0904 口嫌體正,從良實難0962 祖宗功偉,萬世不祧0113 荒園生妖異0732 民爵普授,兩稅試行0435 北門操戈,奉命行事0342 懷義說親,結怨於人0292 留財不留人0616 蕃國懷奸,仁願入隴
0431 千卒入都,只待召用0637 國器遞授,噱談而已0891 仁皎落魄,見笑人間0320 高句麗遺民1022 留情有度,子姑待之0066 猶歌前代功德0286 竇七暴斃0197 先王回遷,陪葬乾陵0202 大唐帶貨王0116 不是聶隱娘0305 門牆生隙0682 孝傑雄言,羣相喑聲0149 舊事再起波瀾0687 九曲爲聘,吐蕃略土0125 風雨飄搖的宰相們0180 豈能笑罵由人0069 大麴《萬象》0438 代王驕盛,忍讓爲上0311 分權不可,集權應當0324 寶藏仍未枯竭0168 大兇出洛,人共殺之0841 盛世浮華,蓄勢待發0672 蕃女感恩,版籍進獻0536 從此以往,不負蒼生1049 武后賓天,扶柩歸京0441 悍命拒刑,以死隱惡0302 百家爭婿,俊臣奉禮0404 人人自危,謀定相位0460 大將不壽,哼哈就位0425 禍延深宮,三思殺女0573 狼騎入谷,唐軍棄城0367 代王至孝,感動人間0566 刀光閃爍,狼騎出沒0475 帶甲之士,俱仰代王0159 皇孫李寶雨0603 因墾爲功,量田授勳0241 秀姿動人0202 大唐帶貨王0054 鎖喉之臣0090 家賊難防0756 東行請命,爲王先驅0716 義無親疏,有感而發0720 因田募甲,丹心爲國0521 西京動盪,百坊互攻1011 中興雄主,難免舐犢0216 急流勇退0157 女主居陽,山變爲災0897 人倫大義,國法難奪0308 吾皇萬萬歲0158 親席乏人,王能補此0419 皇嗣謀反,分押千騎0668 鷹苑豹坊,內外編軍0221 窺望河西0021 少王不壽詩家悲0963 妄論封禪,臨淄密謀0693 法劍之下,唯有奸邪0909 元振鎮邊,色亦有道0842 聖躬永健,長享此國0026 聖母臨人,永昌帝業0383 恩威並施,唯命是從0041 學好羯鼓錘奶奶0792 師度相地,營建爲癡0212 獨不見,自惶恐0129 爲你寫首歌(求首訂!)0245 曲江櫻桃園0356 城南話別,著新寄意1022 留情有度,子姑待之0487 潞王殘暴,人勢難欺0786 欲圖中興,仁術難仰0571 通鼓擾敵,河谷驚魂0616 蕃國懷奸,仁願入隴0990 名臣欺世,子嗣無能0807 雞犬升天,貴戚匿野0886 情多累人,羞於歸宮0755 權出於我,當重其位0311 分權不可,集權應當0475 帶甲之士,俱仰代王1049 武后賓天,扶柩歸京0888 一藤之瓜,優劣分明0548 天家無情,勢弱則棄0384 二王同坊,長短必爭0647 一身傲骨,不甘自棄0604 諸胡聚首,桀驁伏誅0124 朔邊良才0538 擇事何主,觀其氣魄0843 春風得意,探花遊園0415 慎之慎之,勿負乃祖0219 雲橫秦嶺家何在0051 《逍遙王》0833 有情自癡,不貪不怨0153 則天門前,死機隱現0364 魏公點撥,鄭姝齊聚0904 口嫌體正,從良實難0962 祖宗功偉,萬世不祧0113 荒園生妖異0732 民爵普授,兩稅試行0435 北門操戈,奉命行事0342 懷義說親,結怨於人0292 留財不留人0616 蕃國懷奸,仁願入隴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丹巴县| 攀枝花市| 东城区| 句容市| 静乐县| 同德县| 冷水江市| 南丹县| 陈巴尔虎旗| 家居| 岳阳市| 施甸县| 渭源县| 越西县| 营口市| 友谊县| 镇远县| 武穴市| 成武县| 广宗县| 重庆市| 赫章县| 金平| 曲阳县| 高邮市| 大兴区| 石景山区| 桂东县| 砚山县| 封丘县| 黄梅县| 庆云县| 潜山县| 满洲里市| 塘沽区| 大理市| 上饶县| 延庆县| 孝感市| 凌源市| 柯坪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