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0897 人倫大義,國法難奪

七月裡的制舉經(jīng)邊撫遠科,共有約七百人蔘與進來,規(guī)模總體而言不算太大。跟其他科目動輒應(yīng)舉數(shù)千人相比,顯然時流對於邊務(wù)熱情並不算高。

而且其中還存在著許多濫竽充數(shù)之流,比如流連京中、不肯離去的選舉人們,他們這些人之所以應(yīng)舉,也未必就是有邊務(wù)才能或是對此感興趣,無非將此視作一個機會,有棗沒棗先打一桿子。

世風的轉(zhuǎn)變並非朝夕之功,特別是關(guān)係到一生的前程如何,所顧慮的難免就會更多。對於這一點,朝廷中也有所預(yù)見,在篩除了一些濫竽充數(shù)之流後,對剩下的應(yīng)舉人員再作一番精挑細選,最終選出了應(yīng)舉及第者三人。

這樣的選募比例,看起來自是極爲的驚人,但這纔是制舉該有的常態(tài)。制舉遇事則開,遠不同於明經(jīng)、進士等科舉常科,要更加具有針對性與務(wù)實性,對人才的選舉標準自然也就更加的嚴格。

李潼登基最初所開的國蘊美器科,本來就是爲了充實剛剛開設(shè)的集英館,是作爲儲備人才進行培養(yǎng),所以才選擇了二十四名時流俊彥。這樣的一個選取數(shù)目,在制舉中已經(jīng)極爲罕見了。

可是這一次選募邊事人才,那是要直接投用於邊疆一線進行歷練使用,如果所託非人,邊務(wù)形勢都有可能遭到連累與破壞,所以對於人才的選擇自然也就更加的慎重,絕對是寧缺毋濫。

作爲這一次主考官的宰相張仁願在將名單送上來之後,也稍微陳述了一下自己選官評卷的標準:“臣當案此次制選,不以家世爲考、不以風評爲鑑,選與不選,俱在策對。凡諸策對,文辭豔麗者黜,邊務(wù)直樸切實,不容矯飾美化,用心於辭令者,難免巧思而膚淺……”

李潼聽到張仁願這一評價,便有些不自然的調(diào)整了一下坐姿,雖然說他的詩文多是借來,但被張仁願這麼評價,多多少少還是感覺受到了幾分冒犯。

張仁願也察覺到自己略有失言,稍作停頓後才又說道:“聖人自不同於尋常才流,天下之主、但能識人善用、虛心納諫,自然不患拾遺補闕,大體周全。”

你特麼還不如不解釋,你別提這一茬,老子自己尷尬一會兒就緩過來了,這一說既顯得我有些小肚雞腸,還特麼沒能讓我快樂起來!

李潼心裡腹誹一句,擺擺手示意張仁願繼續(xù)說下去。

“凡所論述,言不專一、長於闊論而失於實務(wù)者,亦不得選。邊務(wù)繁細,事在躬行,意浮則輕率,貪大則失小。言必切戰(zhàn)者亦不得選,兵者大事,權(quán)在於君,雖暫假於臣,然臣亦不可輕擅使用,未出已經(jīng)渴功、入治則必更驕,邊帥唯以壁石之用,戰(zhàn)否決於朝堂……”

聽張仁願講到這裡,李潼又忍不住一樂。對於這一觀點,他當然表示認同,只是這話從張仁願嘴裡說出來,難免還是感覺怪怪的。須知這傢伙坐鎮(zhèn)東北的時候,不止一次沒有請示朝廷便佈置軍事行動,雖然是文臣典軍,但卻是一個以攻代守的典型。

可現(xiàn)在歸朝做了宰相,在選人中的標準中,便覺得邊將的主觀能動性太高是一個缺點。這也實在是屁股決定腦袋,今天的我已經(jīng)不是昨天的我,與時俱進的很。

張仁願所路羅列的幾個選人標準,李潼基本表示贊同,可是當視線落在張仁願所呈交上來的應(yīng)舉名單上時,還是不免一愣。

三名應(yīng)舉得選者,分別是市貿(mào)令劉禺、樞密院鷹苑生蕭嵩以及雍州選人田仁琬。看到蕭嵩的名字列在其中,李潼都忍不住爲這傢伙感到欣慰,實在是不容易,總算是熬到出頭之日了。

作爲開元名臣中頗爲知名的一個,蕭嵩這個人也算是一個大器晚成的典範,在其功成名就之前,還有一個別號那就是繡花枕頭。

講出身,這傢伙自不算差,出身江南名門的蘭陵蕭氏、南朝帝宗,講相貌也是儀表堂堂的一個大帥哥,講人脈的話,跟江南士人諸如陸景初、賀知章,乃至於宰相姚元崇,都交情不淺,常有往來。

可是講到才能,則就有些一言難盡了。也就是李潼因爲一些後世的記憶緣故,對這個傢伙有所關(guān)注,若沒有這一點認識,誰要拿著蕭嵩的文章來向自己推薦,李潼說不定直接就要拍在那人臉上,這傢伙文章水平大概比我兒子李道奴強了一點,就這還來舉薦,臉呢?

至於雍州選人田仁琬,李潼將其家世籍貫稍作打量,發(fā)現(xiàn)也算是關(guān)隴勳貴中的一員,跟在朝大臣田歸農(nóng)、田歸道是同宗,家世並不如老牌世族們那麼顯赫,但本身的才性與求進之心都頗爲可觀。

這兩人各自策文,李潼也都翻看一遍,其中蕭嵩講的是對西域諸胡的羈縻策略,文中對於隴右直至安西這廣袤區(qū)域中的蕃胡勢力都如數(shù)家珍,甚至連諸胡之間的關(guān)係脈絡(luò)都梳理得非常清楚,可見在這方面的確是用了心。

至於其資料獲取來源,大概來自於其鷹苑豹坊那些同窗們。過去幾年時間裡,朝廷的講武機構(gòu)在諸邊也招募了許多的將士進行系統(tǒng)的培訓,其中甚至還包括出身高句麗城傍、高仙芝的父親高舍雞。

蕭嵩作爲鷹苑老留級生,一蹲就是幾年之久。而今次應(yīng)舉所交上來的這一份策文,也足以表明其人這幾年並非鬥雞遛狗的虛度,明白自己在文章政治方面應(yīng)該是沒有什麼出頭之日了,索性專注於對邊事胡情的瞭解。

雖然說這篇策文一如既往的文辭不堪入目,但其內(nèi)容卻是翔實有加。也幸虧這一次主持制舉的乃是張仁願,一則選取的標準不同於往年,二則張仁願在安西待了好幾年,也執(zhí)掌多年的西河行社那些胡奸們,對於西域胡情自然也是瞭然於心,所以才能看得出這一篇策文的價值所在。

如果這幾個條件都不成立,蕭嵩只怕也難出頭,還要在冷板凳上繼續(xù)坐下去。畢竟就算李潼對其人略有關(guān)注,但也不可能一直關(guān)注其成長,況且如今世道大不相同,誰知道蕭嵩還能否成就原本那一番功業(yè)。李潼也當然不可能在其能力未得驗證之前,便憑著一些虛無的瞭解便將軍國事機授之。

至於這個田仁琬,則主要講的就是開邊屯田,這應(yīng)該也是有一定家學淵源在其中。因爲其疏族伯父田歸農(nóng)早在行臺時期,便是關(guān)內(nèi)負責官屯闊戶的官員。

老實說,對於邊疆的屯田環(huán)境與屯田策略,李潼還真是不怎麼了解。他從來到這個世界,到目前爲止,去過最遠的地方就是隴右的鄯州,剩下絕大多數(shù)時間都是在兩京之間打轉(zhuǎn)轉(zhuǎn)。

其實他也有一些巡邊的想法,想要親自到大唐邊地去看一看,可是一直到現(xiàn)在也沒有什麼機會,總不能丟下京中一攤事務(wù),來一趟說走就走的旅行,說不定百年前的隋煬帝就樂呵呵的在泉下瞅著他呢。

儘管本身的見識閱歷並不足以讓李潼判斷出這一篇策文是好是壞,但見幾名閱卷官員、包括張仁願在內(nèi)於卷尾所給予的評價都不算低,那李潼也就默認這個田仁琬的確是一個邊事人才了。

入選者這兩人還倒罷了,至於市貿(mào)令劉禺則就有些扎眼。

這一次的制舉參與人數(shù)雖然不多,但規(guī)格卻是不低,不獨面向京中尚未任官選舉人們,朝廷諸司已經(jīng)在事的官員也都允許參加。若有臣員的確又相關(guān)才能,又想調(diào)整一下工作崗位,要投筆從戎、赴邊建功,朝廷對此自然是歡迎得很。

不過這個劉禺實在有些特殊,市貿(mào)司本就是如今京中頗爲權(quán)重的熱司,劉禺作爲當衙的長官,官位更是達到了門下省給事中,已經(jīng)是朝士羣體的中堅力量,距離四品通貴都只有一步之遙。

這樣的官位,居然還要參加制舉,這實在是有悖常情,讓人不能理解。再加上眼下市貿(mào)司的職權(quán)與歸屬的劃分,至今朝中仍然頗有爭議,所以在看到劉禺也在入選名單後,李潼下意識便覺得這當中有些蹊蹺。

雖然心裡有些疑惑不解,但李潼也並沒有在張仁願面前表現(xiàn)出來,也並沒有第一時間對這名單進行批覆,而是擺手示意張仁願先回政事堂,然後又吩咐中官前往皇城衙司中去將市貿(mào)令劉禺召來。

他等候了有半個時辰,劉禺纔在中官引領(lǐng)下姍姍來遲。見到劉禺有些凌亂的鬚髮,以及緋紅官袍前襟上所灑落的墨跡,李潼便放下手中文書,開口笑語道:“衙署事繁,劉令應(yīng)該是忙碌不輕吧?”

“微臣厚荷皇恩、加付重用,自當捐盡所才、務(wù)求不失!”

劉禺聞言後連忙叩拜說道,他上位的過程離奇又迅猛,還沒有太多與聖人當面議論事務(wù)的經(jīng)歷,因此眼下多多少少顯得有些緊張木訥。

聽到這中規(guī)中矩的回答,李潼淺淺一笑,旋即臉色便板了起來,敲案說道:“既然衙署案牘勞累、難有閒暇,劉令又忠君體國、勤勉有加,又怎麼有閒情參加朝廷今次經(jīng)邊撫遠制科?當中是否存在著強勢屈情的曲隱,從實道來!”

見聖人神情語氣陡然變得嚴厲起來,劉禺頓時間也是慌亂起來,本來作拜後已經(jīng)起身在中官引領(lǐng)下往坐席行去,聞言後忙不迭又趨行返回殿中,撲通一聲跪在了地上,額頭已經(jīng)沁汗,並顫聲說道:“聖人確是明察秋毫,臣此番應(yīng)舉,實在是有不得已的苦衷……”

聽到劉禺這麼說,李潼臉色頓時變得更加嚴肅:“朝廷用士,豈容私情攪亂!劉某解褐以來,凡所歷任,朕亦有所翻閱,能從區(qū)區(qū)一介黔首、身當南省要司,給恩不可謂不重。究竟何等邪情,能讓你擅自應(yīng)舉、抗拒國用?”

雖然說朝廷一直在倡導鼓勵朝臣們能夠積極響應(yīng)國用、到地方任職,但情況也不可一概而論。這一舉動的根本意義是要平衡中樞與地方的才用不足,將中央閒置富餘的才力輸送到地方上,達成人力資源的優(yōu)化配置。

可劉禺身爲門下給事中,又身領(lǐng)市貿(mào)司事務(wù),當然不屬於閒餘的才力。他要是去了地方上,朝廷還要即刻選人接替其工作,還未必能夠保證市貿(mào)司事務(wù)正常運作下去。

所以一些閒員到地方上那是高風亮節(jié)、相應(yīng)朝廷的號召,而劉禺這麼做,在聖人眼中那就是不識擡舉、抗拒國用了。

聽到聖人如此斥聲,劉禺已是熱淚盈眶,叩首顫聲道:“臣本色根腳如何,臣自心知。舊本京郊典力餬口的黔首佃農(nóng),生計所迫而入京畿,不想正遭京畿民亂、一度淪爲罪奴……幸、幸在聖人仁德定亂,宋使君垂眼賞識、舉臣於罪柵、得享官身……如今更深享重恩,得列朝班,君恩之厚、遠甚時流!此卑鄙之身何足珍貴?享恩如此,一身許國,從來不敢心存別念……”

“唯、唯有一事橫亙於懷,不能疏解。舊年入京遭亂,臣少弟離散於城中,至今生死未卜……今臣榮華於京畿,手足卻知流落於何方,每每思念,夜不能寐,偶有夢迴迷離,亡父亡母指臣斥罵,臣無言以對……幾番打聽,知舊年京中亂衆(zhòng)多發(fā)配於朔方安北,是以臣私情作祟,希望能夠就事安北,既能爲國巡邊,又兼就地查訪……”

聽到劉禺這一番悲哭陳述,李潼先是愣了一愣,然後又不免有所動容,乃至於心生幾分慚愧。

他本以爲劉禺這番違背常理的舉動是暗中受了什麼不曾察覺到的勢力威脅,心生懼怕,所以才放著好好的門下給事中不做、反而要去邊疆受苦,卻沒想到竟是這樣一個至情至性的原因。

當年京中那一場民亂,李潼也算是暗中操作的一個幕後黑手。他當然明白這種行爲一定會牽連無辜,只是用一時之亂會迎來更好的政治環(huán)境來安慰自己,而且這些年對關(guān)中、乃至於對整個天下的治理,也並沒有違揹他這一想法。

可是當具體的受害者出現(xiàn)在自己面前,陳述到現(xiàn)在都不能化解的傷害時,他當然也是有幾分羞愧的。

“人倫大義,雖國法亦難奪之,是朕錯怪了劉卿。”

他親自起身下殿,將哭拜在地的劉禺扶了起來,將之送入席中,直到劉禺激動的情緒略有平復,才又開口說道:“劉卿今番應(yīng)舉,所陳策對,監(jiān)考諸公評價不低,朕也閱覽一番,只是當中有幾個細節(jié),還略存疑惑。”

劉禺聽到這話後,忙不迭擦乾臉上的淚水,並抱拳說道:“臣一孔之見,不當大賞,聖人有問,自當詳述所思。”

聽到劉禺這麼說,李潼便又返回御案後,將劉禺那一份策文拿其來。劉禺這一篇策對,主要講的是邊牧事宜,但卻並不是與軍事休慼相關(guān)的馬政,而是有關(guān)羈縻諸胡的牧事監(jiān)管。

“劉卿策中有言,諸胡市買入貢物料雜劣不堪,難足大用,所以要分劃牧區(qū)、統(tǒng)一給種、再作回易,這想法確是別緻。但諸胡遷移成性、居無定所,縱有大部能恆作回易,亦難免其反覆邪計……”

聽到聖人相關(guān)的問題,劉禺在稍作沉吟梳理後,便開始回答一些策文篇幅所限、不能涉及到的內(nèi)容:“臣所任市貿(mào)司,商事統(tǒng)率,所見頗深。北部諸胡、凡所貿(mào)易俱以皮毛爲第一,僅開元二年至今,此中貨價便達三千餘萬緡之巨。京中工事鋪陳,亦需多采諸胡物料,然凡貿(mào)易所得,優(yōu)劣摻雜,加工繁瑣,不堪爲料者十之二三……”

大唐工商業(yè)發(fā)達,而從諸胡當中所採購的原料也是支撐工商業(yè)發(fā)展的重要基石。在這貿(mào)易的過程中,大唐自然處於絕對的主導地位,低價搜擴各種原料、高價傾銷各類商品。

但諸胡的原料提供,品質(zhì)卻無從保證。畢竟他們是沒有什麼統(tǒng)一生產(chǎn)、制定標準的概念,而且本身這些原料就是價格低廉傾銷出去的,對此更加不會用心。

劉禺領(lǐng)管市貿(mào)司,是見到許多從胡鄉(xiāng)長途運輸來的物料因爲質(zhì)量不合格、加工太繁瑣、留著又佔倉儲空間,不得不付之一炬,所以才萌生了相關(guān)的想法,打算通過大唐的羈縻指導,讓胡人們的牧業(yè)產(chǎn)出能夠逐漸規(guī)範起來。

當然,劉禺的想法也並不只單純的集中在商事相關(guān)。他在監(jiān)管物料出入的過程中,便注意到其中幾地的皮毛物產(chǎn)質(zhì)量出色,也非常暢銷。於是便覺得將這幾地羊中選出來再作細配,逐漸的替換掉諸胡如今所養(yǎng)的羊。

諸胡以牧業(yè)爲本,衣食皆由此出。他們所飼養(yǎng)的牛馬,那也是經(jīng)過長期的馴服與精選,能夠適應(yīng)環(huán)境、抵抗災(zāi)禍等等。可是如果大唐主動給種,並通過商貿(mào)與朝貢等各類手段,從而將他們飼養(yǎng)的牛羊種類決定權(quán)給拿到手裡來,無疑更多了一個制衡諸胡的手段。

對於劉禺所提出的這一設(shè)想,李潼自然頗感興趣。但還有遲疑的一點,那就是眼下的育種水平與牧業(yè)醫(yī)療技術(shù)能不能夠達到形成技術(shù)壁壘的程度。

對此劉禺也是經(jīng)過了相當深入的瞭解,答案是很難。但就算是不能完全控制,但也並不意味著當中就沒有可供操作的空間。

“諸胡雖然不入王化,但畢竟也是需仰衣食的人種,但有生存之慾,也就難免利害盤算。今我大唐採買物料、逐年有增,已經(jīng)成了許多胡部求食的命脈。良種推之,但有收效,必然安樂難捨。牧場既如耕土,時節(jié)恆有所出,必不樂遷。無足之胡,譬如柵中禽獸,看似惡態(tài)不失,實則血性消磨……”

說話間,劉禺又列舉了幾個牛羊種類,要麼是毛豐肉柴、要麼是仰重水土,各自都有一定的限制。如果大唐在邊疆牧區(qū)再作雜交培養(yǎng),強化各種牲畜屬性,按照實際的情況將之推廣到諸胡牧區(qū),無論是就地羈縻、還是出兵征伐,可以不失軍機上的配合。

聽到劉禺一番講解,李潼心裡也在不斷的權(quán)衡。這件事即便失控,了不起給諸胡部送去一些品種更優(yōu)異的牛羊,但他們就算因此而得利,想要進行變現(xiàn),也要依靠大唐的廣闊市場才能實現(xiàn)。

正如劉禺所言,沒有遷徙能力的胡人,那就是折了翼的天使,老子幾時架鍋燉你,難道還用挑日子?

當然,眼下的生物技術(shù),想要達成戰(zhàn)略上的配合,仍然需要繼續(xù)研究發(fā)展。劉禺此番應(yīng)舉並進獻此策,也是希望能夠前往朔方等地實地進行研究。

對於劉禺這一份情懷,李潼也實在無從評價,好好的門下給事中不做,居然想去邊疆養(yǎng)羊。但他心裡的確是爲此感到高興,算是徹底記住了劉禺這個人。

只是在將劉禺正式外放前,還有一件事情需要處理,於是李潼便又發(fā)問道:“劉卿既不樂居中,那何人可堪市貿(mào)令此職,你心中可有良選?”

“市貿(mào)丞宋霸子,此人本出身商賈,設(shè)司以來,臣驟臨此任,難免諸多忙亂,亦多仰宋霸子襄助,至今署內(nèi)諸多行式章程,亦多出宋丞之手。若聖人不厭其賈性,臣竊以爲宋霸子確是繼任良選。”

聽到聖人垂詢,劉禺又連忙說道。

“宋霸子?”

李潼聽到劉禺這一舉薦,倒是愣了一愣,然後便說道:“那明日便著宋霸子入宮來見,劉卿囑他準備一番,若應(yīng)對果然恰當,便準此薦。若是不能,你仍需留守所司,待朝中擇員妥當、再作別計。”

劉禺聽到這話,又忙不迭起身謝恩,儘管他外任之事還沒有敲定,但對聖人所給他的關(guān)照已是忍不住的感激涕零。

“國則有法,人則有情。劉卿但能忠勤於國務(wù),若來年果然能夠?qū)せ啬隳巧俚埽鞘異褐铮拮允謺馑 ?

看著劉禺一臉感激之色,李潼又笑語說道。

“臣何幸之有……此身許於唐家,奉於聖人!”

劉禺聞言後,又是淚如滂沱,哭拜於殿。

0815 敵國大逆,我之強援0701 幽州都督,東夷都護0289 竇七入彀0898 率土所出,俱可貨殖0163 加官加封0101 出閣河東王0457 手中有劍,可斬兇惡0228 平康坊聲色迎王0280 寶利行社0750 廬陵奇貨,羣衆(zhòng)相謀1004 皇子通經(jīng),出閣入世0717 仁皎反骨,捐身關(guān)隴0745 君臣鬥法,突厥南來0697 治漕稱善,前惟耀卿0662 赤尊幾重,能繼統(tǒng)否0529 奉命者正,逆命者邪0444 聖皇洪福,神佛入苑0248 太平積忿0335 給事巡衙,羣僚恭待0049 莫厭金盃酒0382 太平薦才,姑侄漸遠0640 玄暐橫死,殺機四伏0945 國運之爭,不容退縮0272 阻義者,雖死不道0583 太宗遺風,端倪可見0659 不事二主,死爲唐魂0281 牡丹花下死0518 大唐雄軍,演武洛北0522 不破不立,更勝前代0268 薰蕕不同器1008 齒胄敘禮,生徒歡聚0530 名臣良主,知遇相逢0127 少王有毒(求首訂!)0682 孝傑雄言,羣相喑聲0467 攸寧命絕玄武門0246 細憐閒庭0144 誰敢偷餵我的狗0387 門傲難託,上官聽樂0468 三思欽望,共赴黃泉0800 西歸祭祖,開元啓新0863 聞香識色,樂奴而已0944 兵敗辱國,不死何爲0998 六詔克定,吐蕃窮途0573 狼騎入谷,唐軍棄城0700 雍王獻貨,且入宮庫0070 頌聖臺閣體0508 豺狼之國,不可不防0564 大賞諸軍,收心備戰(zhàn)0484 潞王自退,雍王歸宗1017 蕃使入國,懇請和親0940 功成此役,揚威此役0676 宣法入蕃,禮佛得庇0102 少王神都行0311 分權(quán)不可,集權(quán)應(yīng)當0616 蕃國懷奸,仁願入隴0566 刀光閃爍,狼騎出沒0319 巽郎才壯0747 神都徵募,以定賊胡0499 成器忤我,不堪爲儲0013 王的起居日常0625 頓兵海東,入定九曲0712 北門空虛,無人可用0683 子昂投書,強辭孽才0592 諸族姝色,惟王擷取0378 坐皇帝,立皇孫0129 爲你寫首歌(求首訂!)0939 黃泉路遠,情深不懼0262 謀殺河東王0370 名王志壯,當避一席0875 賞心悅目,開胃加餐0100 不望獨活0295 無妄之災(zāi)0624 駐兵莫離,窺望臨洮0301 雲(yún)韶府使,少王歸都0854杞人憂天,狂念徒勞0671 王眷赴宴,如臨敵陣0375 魏王贈刀,砥礪代王0280 寶利行社0756 東行請命,爲王先驅(qū)0531 城禁不解,大索客民0385 名門遺珠,唯王賞識0380 監(jiān)守自盜,軍器可圖0491 趨炎附勢,名門羞恥0964 王邸門高,俗流難入0891 仁皎落魄,見笑人間1002 諸酋自肥,歸化不易0440 亂花漸欲迷人眼0773 熾情難表,惟乞一活0517 眩於名實,不知所守0805 冊授羣臣,大治將興0147 威名遠播陳街使0377 整頓府事,潁川忍讓0162 板蕩識誠臣,入死不自知0144 誰敢偷餵我的狗0291 獻業(yè)求命1023 臺臣夜訪,或謀不軌0148 橫財浸金汁0810 日拱一卒,改制興世0334 巽郎勤勉,鞠躬盡瘁0260 分頭入洞房
0815 敵國大逆,我之強援0701 幽州都督,東夷都護0289 竇七入彀0898 率土所出,俱可貨殖0163 加官加封0101 出閣河東王0457 手中有劍,可斬兇惡0228 平康坊聲色迎王0280 寶利行社0750 廬陵奇貨,羣衆(zhòng)相謀1004 皇子通經(jīng),出閣入世0717 仁皎反骨,捐身關(guān)隴0745 君臣鬥法,突厥南來0697 治漕稱善,前惟耀卿0662 赤尊幾重,能繼統(tǒng)否0529 奉命者正,逆命者邪0444 聖皇洪福,神佛入苑0248 太平積忿0335 給事巡衙,羣僚恭待0049 莫厭金盃酒0382 太平薦才,姑侄漸遠0640 玄暐橫死,殺機四伏0945 國運之爭,不容退縮0272 阻義者,雖死不道0583 太宗遺風,端倪可見0659 不事二主,死爲唐魂0281 牡丹花下死0518 大唐雄軍,演武洛北0522 不破不立,更勝前代0268 薰蕕不同器1008 齒胄敘禮,生徒歡聚0530 名臣良主,知遇相逢0127 少王有毒(求首訂!)0682 孝傑雄言,羣相喑聲0467 攸寧命絕玄武門0246 細憐閒庭0144 誰敢偷餵我的狗0387 門傲難託,上官聽樂0468 三思欽望,共赴黃泉0800 西歸祭祖,開元啓新0863 聞香識色,樂奴而已0944 兵敗辱國,不死何爲0998 六詔克定,吐蕃窮途0573 狼騎入谷,唐軍棄城0700 雍王獻貨,且入宮庫0070 頌聖臺閣體0508 豺狼之國,不可不防0564 大賞諸軍,收心備戰(zhàn)0484 潞王自退,雍王歸宗1017 蕃使入國,懇請和親0940 功成此役,揚威此役0676 宣法入蕃,禮佛得庇0102 少王神都行0311 分權(quán)不可,集權(quán)應(yīng)當0616 蕃國懷奸,仁願入隴0566 刀光閃爍,狼騎出沒0319 巽郎才壯0747 神都徵募,以定賊胡0499 成器忤我,不堪爲儲0013 王的起居日常0625 頓兵海東,入定九曲0712 北門空虛,無人可用0683 子昂投書,強辭孽才0592 諸族姝色,惟王擷取0378 坐皇帝,立皇孫0129 爲你寫首歌(求首訂!)0939 黃泉路遠,情深不懼0262 謀殺河東王0370 名王志壯,當避一席0875 賞心悅目,開胃加餐0100 不望獨活0295 無妄之災(zāi)0624 駐兵莫離,窺望臨洮0301 雲(yún)韶府使,少王歸都0854杞人憂天,狂念徒勞0671 王眷赴宴,如臨敵陣0375 魏王贈刀,砥礪代王0280 寶利行社0756 東行請命,爲王先驅(qū)0531 城禁不解,大索客民0385 名門遺珠,唯王賞識0380 監(jiān)守自盜,軍器可圖0491 趨炎附勢,名門羞恥0964 王邸門高,俗流難入0891 仁皎落魄,見笑人間1002 諸酋自肥,歸化不易0440 亂花漸欲迷人眼0773 熾情難表,惟乞一活0517 眩於名實,不知所守0805 冊授羣臣,大治將興0147 威名遠播陳街使0377 整頓府事,潁川忍讓0162 板蕩識誠臣,入死不自知0144 誰敢偷餵我的狗0291 獻業(yè)求命1023 臺臣夜訪,或謀不軌0148 橫財浸金汁0810 日拱一卒,改制興世0334 巽郎勤勉,鞠躬盡瘁0260 分頭入洞房
主站蜘蛛池模板: 凌源市| 石泉县| 宜宾市| 施甸县| 台前县| 隆德县| 海林市| 辰溪县| 普定县| 安龙县| 内乡县| 偃师市| 广州市| 洪江市| 合作市| 博客| 社旗县| 漾濞| 台安县| 和平县| 秦皇岛市| 滕州市| 乳源| 滕州市| 花垣县| 渑池县| 翁源县| 宜川县| 驻马店市| 平江县| 石阡县| 澎湖县| 桃园市| 庆云县| 兴业县| 新田县| 长治县| 竹北市| 桃源县| 泽州县| 乌海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