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0616 蕃國懷奸,仁願入隴

湟源大營中,到處都洋溢著一股得勝的喜悅。得知雍王將要入營,黑齒常之更率領一干將校策馬出營。

“末將等幸不辱命,今日午前攻克蕃國烏嶺橫堡,大軍即日便可次第入駐,待時以擊!”

遠遠的,黑齒常之便翻身下馬,趨行至雍王馬前,攬轡叉手,神態間的自豪之情並不遜於麾下年輕的兵長們。

眼見黑齒常之此態,李潼眉頭隱隱一皺,繼而便點點頭,於馬背上振臂揮鞭並大笑道:“衆將士勇武可觀,積此初捷,大功可望!”

衆將領們聽到這話,也都紛紛笑逐顏開,下馬列行至雍王儀駕之前,叉手並呼道:“殿下恩威教使,卑職等唯捐身以報,獵蕃青海,揚我軍威!”

一衆人簇擁著雍王一行直往湟源大營而去,行途多有營士們眼見到雍王入營,也都各列道左高呼爲賀。

跟隨在雍王后方的婁師德眼見雍王與衆將士們互動親切,心中又是不乏感慨,雍王入隴時間不長,但已經在河源軍中頗積恩威,的確是有過人之處啊!

入營之後,閒雜人等一概退去,中軍甲士將大營團團保護起來。帳內衆將各自落座,黑齒常之等纔來得及與婁師德小敘別情。

“婁公今次復歸河源,舊人得以聚於雍王殿下帳前受教領事,青海此戰無疑更得勝算!”

久別重逢,再次見到婁師德這個老搭檔,黑齒常之臉上笑容滿滿。婁師德也熱情的與衆將士們問候寒暄,難耐喜悅之情。

河源軍是在高宗儀鳳年間李敬玄兵敗承風嶺的基礎上建立起來,承風嶺一戰,李敬玄不習兵事、十八萬唐軍大敗虧輸。而這場戰事,也並非全無收穫,黑齒常之與婁師德這對搭檔就是在這一場戰爭中脫穎而出。

黑齒常之自不待言,若非他率領精衆死士夜襲吐蕃大軍,李敬玄所部幾乎不能退回赤嶺以東。

至於婁師德,同樣表現出色,受命收攏敗卒,讓逃散在青海以南的唐軍潰衆們得以返回鄯州,並在赤嶺與吐蕃大將進行談判,才初步穩定住了此邊形勢。

後來河源軍建立,黑齒常之以河源軍大使主管軍務,婁師德則以河源軍司馬主管營田事宜,彼此之間可以說是有患難與共的交情。後來黑齒常之被調離河源,婁師德更是留守於此獨當局面。

眼下婁師德再次返回河源,無論黑齒常之還是河源軍衆將士,也無不歡欣鼓舞。對河源軍將士而言,這兩人搭配,就是他們最信服的領導。

李潼也沒有強違人意,只是坐在帳中笑看婁師德與在場衆人寒暄問候,給他們留下一點交流的時間。

一直等到衆將士全都住口,他才又開口說道:“攻拔烏嶺橫堡一戰,是否仍存曲隱?”

聽到雍王這問題,黑齒常之也點點頭,臉上笑容收斂,沉聲道:“烏嶺橫堡乃蕃國海東甲伍集散之地,此前遊弈互攻,我軍都始終難以靠近其地。近日戰況雖然不差,連拔左近數堡,但較之合圍烏嶺橫堡,仍有幾處阻滯。昨夜圍攻,只是叩關示警,逼迫蕃國將遊弈之師聚回堡中,以求一戰克之,但烏嶺橫堡卻被就此奪下……”

聽到黑齒常之這番解釋,李潼才明白這場勝利來的蹊蹺,僅僅只是一次佯攻,便攻克了蕃國在赤嶺西麓最大的一處堡壘,自然讓人感覺怪異。

“蕃國這是主動退去?遊弈尋探海東,可發現什麼不尋常的地方?”

想了想之後,李潼又繼續問道。

黑齒常之搖了搖頭:“海東並沒有特殊的軍伍調動,但也並不排除暗中聚衆的可能。畢竟我客軍遊師,不能望盡賊之虛實。海東地勢不乏溝壑,蕃卒遊蕩之旅、不習傍城爲戰,在海東也沒有設置太多烽堡爲守。”

吐蕃剛剛從部落轉爲中央集權的政權未久,其民風仍然沒有完全轉化過來,雖築城而不居,更習慣氈帳遊徙的舊俗。也就是在赤嶺這一線因爲要發揮地勢地理的阻斷之效,才學著唐軍建築一些烽堡。

但是離開赤嶺範圍,吐蕃雖然基本控制了青海周邊的吐谷渾地,但卻並沒有大修城池作爲區域中心。這樣的習性,也就造成了幾乎沒有什麼擁有極大戰略價值的目標存在,唐軍即便入境,都找不到什麼可以圍而攻之的城池。

吐蕃軍隊,可以不受城池的限制,依託地利任意集散。像大非川、承風嶺兩次大戰,都是誘使唐軍深入其境,然後再集結優勢兵力發起進攻。

黑齒常之又說道:“此前幾次大敗,遺患至今,使得每與蕃國論戰,軍心都忐忑不穩。眼下攻克烏嶺橫堡一戰雖然蹊蹺,但也不敢讓將士知悉詳隱,若疑蕃國另有潛途,軍勢恐將不振……”

李潼聞言後便點點頭,認同黑齒常之這一看法。有選擇的釋放利好消息,這也是身爲將帥必須要掌握的技巧。一旦將士心生恐慌畏懼之情,那這一場戰爭不打也罷。就算心知這城堡攻克的有怪異,但也只能宣傳這是一場了不起的勝利。

李潼還未入營,便意識到這一點,就是察覺到黑齒常之的情緒太過外露了。他與黑齒常之雖然接觸時間不長,但瞭解也不算淺,其人秉性穩健、自有泰山崩於前而不變色的靜氣,若是常規的戰法攻克敵方堅堡,就算有什麼情緒激動也絕不會如此做作外露。

“蕃國主動退軍,要麼是國中有變,需要收縮青海周邊防控之力,要麼是故技重施,以此驕我軍心、誘我深入其境。”

“末將等私論,也無出這兩種情況。究竟是哪一種,則就不好說。蕃國君臣矛盾深刻,欽陵或是不敢與我軍長時纏鬥、被牽扯軍力,因此主動回縮。若非棄地自保,則就有可能是暗聚甲徒,寄望定勢一役。”

黑齒常之對雍王的看法更作闡述,並補充道:“無論哪一種情況,欽陵都是不願與我軍長久纏鬥。敵所不欲,我則必行,再向海東行軍,也應以穩妥爲上計,步步爲營,不可輕率冒進。”

講到這裡,黑齒常之望向雍王殿下的眼神中更有幾分欽佩,並不乏感慨道:“殿下善撫隴邊情勢,聚結諸力以助軍事,使我大軍能守從容、長久之計。欽陵既無內外同心同欲的處境,需要定策於亂、於急,則無論後計如何,此戰不戰已敗!”

赤嶺一線的唐軍與吐蕃軍隊,雖然可以說是兩國最精銳的部伍,但也都面對一個相同的困境,那就是後方不穩,無法跨越赤嶺進行長期的經營,以時間累積戰略優勢。

但隨著雍王登隴,統合各方的力量,河源軍在這方面的困境已經有所緩解。有著豐富的後勤儲備,黑齒常之自可以不爭一時之功,制定一個在海東長線發展的戰略。

可是反觀吐蕃方面,放棄赤嶺防線,無論是主動的還是被動的,其實都是一種勢弱的表現。就算欽陵打算複製此前兩場大勝,但其計策能否成功,是建立在唐軍會不會長驅直入的基礎上,這本身就是一種戰術上的被動。

在單兵素質方面,吐蕃軍隊就算精勇兇狠,但也並沒有強大到不可戰勝,甚至於還要隱隱弱於唐軍。

這也不是關起門來妄自尊大,吐蕃與大唐長達兩百年的戰爭史,大大小小戰鬥無數,可以說只要沒有高原氣候的戰鬥環境壓制,吐蕃一直都是敗多勝少。

當然,獨特的高原氣候也是吐蕃軍隊的優勢之一,不成貶低其戰鬥力的理由。但哪怕是在高原作戰,當大唐戰略調控得當、沒有顧此失彼的情況下,與吐蕃作戰也並不虛弱。

天寶年間哥舒翰攻克石堡城後,在青海海東築城,當時就已經打得吐蕃不敢靠近青海周邊。如果不是安史之亂爆發,隴右精銳全面內撤,又怎麼會有隴右完全淪陷的慘劇發生!

饒是吐蕃已經佔據瞭如此強大的戰略優勢,仍然拿安西鎮守的孤軍無計可施。所以在戰鬥力方面,真不必對吐蕃過分的妖魔化。

特別大非川一役,薛仁貴長驅直入、甚至都打到了烏海這一吐谷渾的西面邊境,但卻因爲後路配合失當,不得不退守大非川。進退之間,唐軍戰鬥力已經嚴重消耗,而這種軍勢的反覆,又給了吐蕃大軍圍聚的機會,四十萬大軍圍殺五萬唐軍疲敝之旅。

所以無論如何,李潼都不會再重複這一錯誤。老子錢糧不缺,就是率軍來青海旅遊的,鬼他麼才傻呵呵直往青海內境跑步前進的送人頭。

如今的吐蕃軍神,正是內憂外患、焦頭爛額,其人未能在第一時間便發起對隴右的攻勢,讓李潼能夠入隴進行一番整合,現在隴右戰線已經能夠勉強支持長期對耗。只要能夠長期維持在青海周邊的存在感,就能讓欽陵所統吐谷渾部分崩離析的越來越快。

無論欽陵打得什麼主意,赤嶺全線貫通,對河源軍而言都是一個新的起點。當李潼在湟源大營中與衆將商量下一步行軍計劃的時候,西域方面的使者也抵達了鄯城,正是李潼心心念唸的張仁願。

0855 天不棄我,君不棄我0130 少王邪才妖異0894 郡王秀才,授職麟臺0644 君心深刻,意整禁軍0296 通泉縣大街痞0522 不破不立,更勝前代0329 巽郎警聲,各宜自省1035 三月龍興,幢蓋張護0606 恩仇分明,不毀道義1002 諸酋自肥,歸化不易0794 胡狗必死,寸麻不資0994 故調新唱,意亂情迷0755 權出於我,當重其位0344 人事調置,底盤草成0106 禁中逆亂1039 浴血殺敵,英姿壯否0454 朕能選你,亦能逐你0868 老婦害我,不容善終0336 樑王陋才,不學無術0094 大酺禮畢0593 殿下高潔,淺俗難蔽0788 諸子授首,兵出河北0752 蒼天降罪,朕恭受之0726 明主恩遇,指點迷津0480 與虎謀皮,智小用大0593 殿下高潔,淺俗難蔽0374 左千牛衛大將軍0838 愛此名利,孜孜不倦0670 王教昌明,我亦渴慕0404 人人自危,謀定相位0536 從此以往,不負蒼生0148 橫財浸金汁0871 故情難捨,歸鄉修塋0085 滿堂諸衆,只當無物1003 修河勸學,大治河北0307 南望老人星0155 吾年弱冠加朝散0043 進學內文學館0717 仁皎反骨,捐身關隴0458 天南遙遠,君恩難覆0054 鎖喉之臣0161 宰相薦才0266 生人易惑,鬼神難欺0764 皇命驅使,殺賊有功0168 大兇出洛,人共殺之0681 王公年高,帳席以待0464 神都弄事,意在西京0162 板蕩識誠臣,入死不自知0175 索性以身相許0056 金吾衛大將軍0352 姿容趣淺,率真可愛1038 馬革裹屍,異域同歸0312 本錢自收,一本萬利0473 祖孫交心,昭德復相0164 官拜尚輦奉御0425 禍延深宮,三思殺女0133 太平歸邸0679 太平陰謀,宰相忍怒0576 天厭突厥,苦鹵灌口0870 薛郎教弟,不毀門風0180 豈能笑罵由人0210 笑入胡姬酒肆中0869 能傾情者,唯有聖人0497 兄友弟恭,情不能忍0892 故幸不復,脫袍沽酒0232 能殺我者非足下0261 不欺少年窮0481 殿下薄情,上官明志0602 青海軍使,慕容復國0550 修身之巧,不遜名儒0290 懼親如仇0138 寡人有疾,寡人好色0686 伯玉消沉,愁懷醉骨0858蕃土將躁,隴右嚴備0686 伯玉消沉,愁懷醉骨0292 留財不留人0646 紅翎赤喙,可殺蕃賊0808 三原縣子,妻兒同榮0943 賊來受死,不留降口0645 元振苦行,蕃國難進0685 廬陵器小,不能守國0356 城南話別,著新寄意0317 尚方少監0063 明月暫未有0539 既難爲敵,投身爲用0932 土渾難王,噶爾請藩0784 告令天兵,卸甲歸國0199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0380 監守自盜,軍器可圖0545 國賊碩鼠,其罪當誅0772 義無大小,概是正氣0522 不破不立,更勝前代0892 故幸不復,脫袍沽酒0796 東西殺敵,叛唐必死0385 名門遺珠,唯王賞識0806 拆門少卿,威震京畿0008 聖母神皇0199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0523 助吾事者,賜之以帛0859丈夫無勢,何異禽獸
0855 天不棄我,君不棄我0130 少王邪才妖異0894 郡王秀才,授職麟臺0644 君心深刻,意整禁軍0296 通泉縣大街痞0522 不破不立,更勝前代0329 巽郎警聲,各宜自省1035 三月龍興,幢蓋張護0606 恩仇分明,不毀道義1002 諸酋自肥,歸化不易0794 胡狗必死,寸麻不資0994 故調新唱,意亂情迷0755 權出於我,當重其位0344 人事調置,底盤草成0106 禁中逆亂1039 浴血殺敵,英姿壯否0454 朕能選你,亦能逐你0868 老婦害我,不容善終0336 樑王陋才,不學無術0094 大酺禮畢0593 殿下高潔,淺俗難蔽0788 諸子授首,兵出河北0752 蒼天降罪,朕恭受之0726 明主恩遇,指點迷津0480 與虎謀皮,智小用大0593 殿下高潔,淺俗難蔽0374 左千牛衛大將軍0838 愛此名利,孜孜不倦0670 王教昌明,我亦渴慕0404 人人自危,謀定相位0536 從此以往,不負蒼生0148 橫財浸金汁0871 故情難捨,歸鄉修塋0085 滿堂諸衆,只當無物1003 修河勸學,大治河北0307 南望老人星0155 吾年弱冠加朝散0043 進學內文學館0717 仁皎反骨,捐身關隴0458 天南遙遠,君恩難覆0054 鎖喉之臣0161 宰相薦才0266 生人易惑,鬼神難欺0764 皇命驅使,殺賊有功0168 大兇出洛,人共殺之0681 王公年高,帳席以待0464 神都弄事,意在西京0162 板蕩識誠臣,入死不自知0175 索性以身相許0056 金吾衛大將軍0352 姿容趣淺,率真可愛1038 馬革裹屍,異域同歸0312 本錢自收,一本萬利0473 祖孫交心,昭德復相0164 官拜尚輦奉御0425 禍延深宮,三思殺女0133 太平歸邸0679 太平陰謀,宰相忍怒0576 天厭突厥,苦鹵灌口0870 薛郎教弟,不毀門風0180 豈能笑罵由人0210 笑入胡姬酒肆中0869 能傾情者,唯有聖人0497 兄友弟恭,情不能忍0892 故幸不復,脫袍沽酒0232 能殺我者非足下0261 不欺少年窮0481 殿下薄情,上官明志0602 青海軍使,慕容復國0550 修身之巧,不遜名儒0290 懼親如仇0138 寡人有疾,寡人好色0686 伯玉消沉,愁懷醉骨0858蕃土將躁,隴右嚴備0686 伯玉消沉,愁懷醉骨0292 留財不留人0646 紅翎赤喙,可殺蕃賊0808 三原縣子,妻兒同榮0943 賊來受死,不留降口0645 元振苦行,蕃國難進0685 廬陵器小,不能守國0356 城南話別,著新寄意0317 尚方少監0063 明月暫未有0539 既難爲敵,投身爲用0932 土渾難王,噶爾請藩0784 告令天兵,卸甲歸國0199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0380 監守自盜,軍器可圖0545 國賊碩鼠,其罪當誅0772 義無大小,概是正氣0522 不破不立,更勝前代0892 故幸不復,脫袍沽酒0796 東西殺敵,叛唐必死0385 名門遺珠,唯王賞識0806 拆門少卿,威震京畿0008 聖母神皇0199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0523 助吾事者,賜之以帛0859丈夫無勢,何異禽獸
主站蜘蛛池模板: 曲沃县| 昌平区| 揭阳市| 黄山市| 颍上县| 池州市| 梅河口市| 桂东县| 上林县| 唐海县| 巴彦县| 锡林浩特市| 赫章县| 云和县| 凤凰县| 河曲县| 湾仔区| 沂源县| 鄯善县| 广宗县| 同德县| 湘乡市| 广河县| 庆元县| 崇州市| 蓬溪县| 乌什县| 治多县| 沁源县| 盘山县| 平顺县| 济南市| 泰州市| 界首市| 自贡市| 巴彦淖尔市| 商都县| 读书| 大荔县| 北票市| 新沂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