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0670 王教昌明,我亦渴慕

“這些蕃人也確是兇悍,縣署衙員都已經到場,竟還連傷數人……”

萬年縣尉蘇約講到這裡的時候,一臉的心有餘悸並暗窺堂上雍王殿下的神情,以示當時情況的確是危急失控、刻不容緩:“特別那蕃國公主,因其身份不俗,兼爲女子,衙役們並不敢失禮約束,卻沒想到竟比男子還要兇悍……”

“所以你就乾脆直接將人鎖入縣獄?”

李潼聞言後頓時冷哼一聲:“既知蕃國公主身份不俗,豈能作尋常訟案處斷!”

“這、這……”

蘇約乾笑一聲,連忙又說道:“當時府君並不在衙,蕃人也的確有傷人之實,致使羣情激憤,不得不將之系捕入獄。人事如果再停留街面,恐怕更生騷亂。雖然入獄,臣也未敢以罪人待之,即刻遞告行臺……”

“怎麼?難道還要把人留你過堂公審?”

李潼聽到這話,更是氣不打一處來,拍案怒聲道。

蘇約聞言,連連擺手:“不必、不必過堂!此事案情明瞭,並無曲隱疑難,只待殿下裁斷。”

李潼又冷哼一聲,這才說道:“坊中因此受賞民衆,縣衙各給醫療診金,參事徒衆也各作犒獎。那率先揚聲的是誰,既然這麼警覺,查驗其籍,若爲良家子,錄入宣陽坊街鋪,授其不良帥。”

“殿下英明!長安士衆勇義可嘉,正是大行臺政通人和的證明,民義受此褒揚,必將更加的發揚光大!”

蘇約聽到這裡,頓時鬆了一口氣,心知殿下雖然面色不喜,但也並沒有因此真的動怒。

可當他講到這裡,卻見殿下神情仍是欠佳,連忙又低下頭去,沉聲道:“民義誠是可嘉,但臣也確是處置事宜,請自罰俸給以代犒問民義物料。”

聽到蘇約還算識趣,李潼臉色才略有好轉,並說道:“趁人情關注不失,此事儘快處理,給這些民義鄉勇一個交待。”

蘇約連忙恭聲領命,將要退出時,又低聲說道:“那蕃國公主,秉性氣力俱不同我大唐女子,忿然搏技很是不俗,殿下之後若加召見,不可不作防備,勿爲其姿容所惑,猶忌犯險獨處……”

“去做你的事!”

李潼聽到這忠告一時間還沒反應過來,片刻後頓感羞惱,直接擺手將之斥退。

蘇約見狀,再也不敢多說什麼,忙不迭拱手退出。

雖然遷怒訓斥蘇約,但李潼也明白,發生這樣的情況,原因也只在他。終究是因爲他自己對蕃國公主入京之事不夠正視,再加上眼下大行臺事務繁忙,屬員們也就因此各生輕重緩急的判斷,倒也不是他們玩忽職守。

但無論該不該重視都好,人家拋家舍業、遠行萬里的入投大唐,而且即便不說那尚存爭議的川西地域,其名下總還寄有吐蕃的半個孫波茹獻給大唐。結果自己非但長久不見,人家逛個街居然還逛進了縣獄裡,這終歸是有些不地道。

心中暗慚之際,李潼也不由得慶幸當年他幸好沒有投往敵國,否則眼下境遇只怕還要比這位吐蕃公主悽慘得多。

蘇約離去不久,楊思勖匆匆歸邸,登堂說道:“稟殿下,吐蕃公主衆隨員已經送回了宣陽坊邸,公主本人也已經招至王邸前堂,是否即刻召見?”

李潼先是點點頭,然後又詢問道:“那公主情緒如何?”

楊思勖聞言後略作沉吟,然後才說道:“總是面帶戚容,算不上好,但倒也不至於失態。”

李潼聽是如此才又點了點頭,他本打算那公主如果情緒過於激動、不能自制,就先讓內庭兩娘子出面稍作安撫。雖然蘇約說這蕃國公主身手不俗,但總不會讓她在王邸中反了天,更何況自家娘子唐靈舒那也不是善茬。

不過聽楊思勖說這公主還能保持理智,李潼不免對之評價又高了幾分。憑心而論,如果換了他遭受這樣一番無妄之災的波折,那必然是難以忍耐,武家幾個死鬼早年可沒少因此吃什麼苦頭。

“我親自去迎請這位公主吧。”

略作思忖後,李潼起身說道,瞧了瞧楊思勖後又吩咐道:“你且負甲跟隨。”

他倒不是怕了那蕃國公主,畢竟自己雖然事務繁忙,但也沒有斷了操練,但又何必冒險呢,總是有備無患,更何況又不是沒有這條件。

等待楊思勖退出著甲又過了小半刻鐘,之後李潼纔在楊思勖並諸親事的拱從下直赴前堂。

此時,葉阿黎端坐於王邸前堂中,心情自是複雜無比,半是悽楚半是忿怨,更有一些懊悔並期待摻雜其中。自行程抵達打箭爐至今,入唐已有將近兩個月的時間,廢了許多波折,如今終於能見到大唐真正的頂層權貴,但達成這一願望的方式,卻又讓她對今次見面不敢報以太大樂觀。

這段時間以來,大唐的繁榮、唐人的傲慢,她都深有領教。唐國的漢王同行千數裡,竟然連見都不屑見她。長安行臺的官僚們,對她也只是一味敷衍。甚至就連街曲間那些唐人平民,對她都是滿滿的惡意。

長安雖好,終非故鄉。這繁榮與她全無干系,就算她想融入其中都困難重重。即便見了那位雍王殿下,又能對她處境有什麼扭轉?她這次入唐的決定,究竟是對還是錯?

心中雜念頻生,等待也變得漫長起來。時間一分分流逝,突然堂外響起王府僕役唱禮聲:“雍王殿下到!”

聽到這喊聲,葉阿黎連忙摒除腦海中那些雜念並收拾心情,起身趨行直至堂下,垂首恭立。

剛剛立定,便聽到一連串的腳步聲在廊左響起,她擡頭去望,首先看到的便是一隊威武賁士,當中一名錦袍身影緩步而行,想來就是鎮國雍王。

葉阿黎不敢失禮細窺,再次低下頭去,直至眼簾中出現那缺胯錦袍的衣襬,才更作垂首並輕聲道:“蕃女葉黎,見過鎮國雍王殿下。”

“公主不必多禮,遠行入我國中,小王本當親迎,因念公主旅途勞累、禮繁人厭,特著屬員妥善安置,待公主疲塵洗去再作邀見。不意雜情相擾,錯會今日,失禮之處,還請公主見諒。”

李潼臉上擺出一副彬彬有禮的假笑,行至這蕃國公主身前丈外頓足,擡眼望去,只見這蕃國公主身著一襲唐人裝扮的石榴裙,因其垂首致禮難睹面目,但身高五尺有加、體態窈窕,倒看不出什麼出身蠻夷的鄙陋之氣。

“殿下言重了,蕃女冒昧入國求庇,本就滋擾在先。殿下權重勢威,想必事務繁忙,不敢貪求親近照顧,能容一身寄活京邑,已經感激不盡。”

說話間,葉阿黎才緩緩的擡起了頭,儘量讓自己神情顯得平靜一些,只當視線平視前方,得見面前唐王尊榮,眼神自是爲之一滯,片刻後才下意識轉望向別處。

李潼這會兒也正打量著那蕃國公主,見其素面無施粉黛,細眉鼻挺,五官姣好,臉龐並脣線並不似尋常女子的柔緩圓潤,如雕如刻,自有一股英秀颯爽的氣質,確是令人一見難忘、印象深刻。

及見蕃國公主視線遊移迴避,他便又笑語道:“前堂人聲雜亂,並非話事所在,請公主隨我入中堂議事。”

說話間,他左行一步,側身而立,請這蕃國公主隨其同行。

葉阿黎頷首低應,緩步入前,與這位唐國雍王保持著半丈距離,亦步亦趨的跟隨於後,動作姿態略顯拘泥僵硬。

待入中堂,分別入座,李潼也不諱言前事,開口說道:“蕃國與我大唐久作爭鬥,民間也因此積忿頗深。此前又有新戰於青海,坊裡因此不失警惕,民衆也並非蓄意迫害公主。

我大唐民風勇健豁達,不失包容,四方夷人遊衆,多能於此安居樂業。公主入京這段時間,想也有見。發生這樣的誤會,終究還是在事者失於照顧,及後我會著涉事員佐登邸請罪,打罰俱由公主,只盼公主不要因此而久積忿氣。”

葉阿黎這會兒心態已經平和下來,起碼是能在這位雍王殿下面前平靜應答,聞言後只說道:“王政昌明,所以民情義勇。初時受厄,確是難免悲憤,但及後又想到我亦將沐此昌明浩大王恩之中,與閭里義勇久爲鄰居。如此生人大幸,自能化解些許薄忿,殿下無需爲此更作人事的處斷,蕃女縱有拙劣狹量,但也能略曉大義,渴慕名王教化。”

跟情商高的人談起話來,總是很愉快的。聽到蕃國公主這麼說,李潼倒是不免對其頗生好感,於是便又說道:“此前郭參軍歸京述事,便盛讚公主諸種。如今親見,確是端莊不俗。

京中本有禮待蕃賓的邸堂,但此前諸司事務勞碌,不暇整理,恐唐突貴賓,所以暫就坊中安置。如今邸堂也專爲公主清理出來,或不及故業起居順心,但地傍皇城,諸事需求都可及時傳告行臺,明日便請公主遷入新居,屆時我再攜家人前往賀喬遷之喜,務必使公主能感盛情,賓至如歸。”

0075 將軍跋扈0793 契丹暴亂,兵掠諸州0461 來某成親,障車萬緡0789 榷鹽新政,以補糧荒0585 大非遺恨,四鎮必守0770 社稷存續,天命有歸0715 二王三恪,淵源何出0775 有我祖孫,邪祟難生0734 知己幸遇,長託此生0721 燕子築巢,無懼惡雀1028 佳節令時,不誤教子0168 大兇出洛,人共殺之0319 巽郎才壯0329 巽郎警聲,各宜自省0608 烏合成軍,諸部爲備0990 名臣欺世,子嗣無能0746 河東空虛,無兵備亂1015 波斯歸義,羣胡法治0232 能殺我者非足下0159 皇孫李寶雨0524 關隴豐儲,取貨助軍0138 寡人有疾,寡人好色0894 郡王秀才,授職麟臺0535 攸宜勤事,巨貨入營0819 西康善土,地上佛國0373 君恩浩大,九死難報0872 且等來日,禮成侍君0226 瘋狂的武周0003 前途堪憂0778 爵人於朝,刑人於市0735 千般柔媚,俱獻夫郎0224 名寺可藏重兵0384 二王同坊,長短必爭0632 上陽宮冷,人情炙熱0662 赤尊幾重,能繼統否0718 賣主求榮,所得必豐0552 交糧入學,納錢鑿井0361 唐家正統,人各有見0628 社稷永固,百蕃恭服0194 報還顏色,李氏有人0433 代王威重,徇私竊功0137 好生是天德0789 榷鹽新政,以補糧荒0062 禁中亡命徒0152 潛龍怒音0583 太宗遺風,端倪可見0552 交糧入學,納錢鑿井0706 家賊國賊,插標之徒0067 協律頌今0181 後顧無憂,勇登青雲0021 少王不壽詩家悲0567 河谷血戰,兒郎英武0214 少王異圖,乃有妄行0494 纔不配位,必受其殃0204 誰都別惹我0668 鷹苑豹坊,內外編軍0692 行臺無選,才力告急0601 選募遊弈,跨嶺殺蕃0716 義無親疏,有感而發0099 宰相危矣0741 北衙軍事,分一杯羹0259 娼兒薄行,花期錯失0978 封衙鎖庫,勾檢察奸0714 演武潼關,卻亂關東0265 順水推舟0891 仁皎落魄,見笑人間0049 莫厭金盃酒0379 日拱一卒,大位可望0803 戚族有防,國法大善0497 兄友弟恭,情不能忍0514 豫王失禮,昭德剖心0085 滿堂諸衆,只當無物0968 滿城珍寶,聚此一戶0185 嗜色如命是人情0653 蕃國王母,深宮問事0179 寄命人間,應信緣數0550 修身之巧,不遜名儒0954 不負祖宗,不負蒼生0403 兇逆作惡,宰相罪大0270 兵入武氏邸0361 唐家正統,人各有見0987 外苑置業,夫妻同心0685 廬陵器小,不能守國0517 眩於名實,不知所守0969 香閣趣致,閒人勿擾0624 駐兵莫離,窺望臨洮0125 風雨飄搖的宰相們0770 社稷存續,天命有歸0407 嫁女驟顯,爵封縣男0787 背棄宗廟,大惡難恕0585 大非遺恨,四鎮必守0543 諸夷滋擾,以血還之0313 慈愛如春風溫暖0935 蕃主東來,天威制裁0006 人盡敵國0782 無米難炊,四面追贓1048 飛禽傷谷,囤積必刑0687 九曲爲聘,吐蕃略土0878 人間驚豔,實難爭美0140 豪氣干雲傅主簿
0075 將軍跋扈0793 契丹暴亂,兵掠諸州0461 來某成親,障車萬緡0789 榷鹽新政,以補糧荒0585 大非遺恨,四鎮必守0770 社稷存續,天命有歸0715 二王三恪,淵源何出0775 有我祖孫,邪祟難生0734 知己幸遇,長託此生0721 燕子築巢,無懼惡雀1028 佳節令時,不誤教子0168 大兇出洛,人共殺之0319 巽郎才壯0329 巽郎警聲,各宜自省0608 烏合成軍,諸部爲備0990 名臣欺世,子嗣無能0746 河東空虛,無兵備亂1015 波斯歸義,羣胡法治0232 能殺我者非足下0159 皇孫李寶雨0524 關隴豐儲,取貨助軍0138 寡人有疾,寡人好色0894 郡王秀才,授職麟臺0535 攸宜勤事,巨貨入營0819 西康善土,地上佛國0373 君恩浩大,九死難報0872 且等來日,禮成侍君0226 瘋狂的武周0003 前途堪憂0778 爵人於朝,刑人於市0735 千般柔媚,俱獻夫郎0224 名寺可藏重兵0384 二王同坊,長短必爭0632 上陽宮冷,人情炙熱0662 赤尊幾重,能繼統否0718 賣主求榮,所得必豐0552 交糧入學,納錢鑿井0361 唐家正統,人各有見0628 社稷永固,百蕃恭服0194 報還顏色,李氏有人0433 代王威重,徇私竊功0137 好生是天德0789 榷鹽新政,以補糧荒0062 禁中亡命徒0152 潛龍怒音0583 太宗遺風,端倪可見0552 交糧入學,納錢鑿井0706 家賊國賊,插標之徒0067 協律頌今0181 後顧無憂,勇登青雲0021 少王不壽詩家悲0567 河谷血戰,兒郎英武0214 少王異圖,乃有妄行0494 纔不配位,必受其殃0204 誰都別惹我0668 鷹苑豹坊,內外編軍0692 行臺無選,才力告急0601 選募遊弈,跨嶺殺蕃0716 義無親疏,有感而發0099 宰相危矣0741 北衙軍事,分一杯羹0259 娼兒薄行,花期錯失0978 封衙鎖庫,勾檢察奸0714 演武潼關,卻亂關東0265 順水推舟0891 仁皎落魄,見笑人間0049 莫厭金盃酒0379 日拱一卒,大位可望0803 戚族有防,國法大善0497 兄友弟恭,情不能忍0514 豫王失禮,昭德剖心0085 滿堂諸衆,只當無物0968 滿城珍寶,聚此一戶0185 嗜色如命是人情0653 蕃國王母,深宮問事0179 寄命人間,應信緣數0550 修身之巧,不遜名儒0954 不負祖宗,不負蒼生0403 兇逆作惡,宰相罪大0270 兵入武氏邸0361 唐家正統,人各有見0987 外苑置業,夫妻同心0685 廬陵器小,不能守國0517 眩於名實,不知所守0969 香閣趣致,閒人勿擾0624 駐兵莫離,窺望臨洮0125 風雨飄搖的宰相們0770 社稷存續,天命有歸0407 嫁女驟顯,爵封縣男0787 背棄宗廟,大惡難恕0585 大非遺恨,四鎮必守0543 諸夷滋擾,以血還之0313 慈愛如春風溫暖0935 蕃主東來,天威制裁0006 人盡敵國0782 無米難炊,四面追贓1048 飛禽傷谷,囤積必刑0687 九曲爲聘,吐蕃略土0878 人間驚豔,實難爭美0140 豪氣干雲傅主簿
主站蜘蛛池模板: 彝良县| 和政县| 商河县| 定西市| 自治县| 蒙阴县| 满洲里市| 波密县| 浦城县| 徐水县| 临沂市| 林周县| 来安县| 扎赉特旗| 兴宁市| 开封县| 承德县| 岢岚县| 甘孜| 德州市| 峨山| 汉沽区| 彰化县| 桐柏县| 平遥县| 寿宁县| 安国市| 浦东新区| 广南县| 民和| 共和县| 宣武区| 渭源县| 安溪县| 内丘县| 岑巩县| 化州市| 横山县| 蓬安县| 宜春市| 安国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