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0734 知己幸遇,長託此生

朝廷正式冊授西康國後,行臺便又在長安城西的長壽坊專造邸業,爲西康女王府。

當雍王儀駕抵達長壽坊時,西康女王葉阿黎並一衆唐蕃員佐早已經於坊門內等候多時。

“臣葉黎,恭迎雍王殿下!”

及見雍王落車,身著一襲士子袍服的葉阿黎便趨行入前,躬身作拜。

李潼見狀後便彎腰虛扶並笑語道:“西康王是我良友,賓居長安,直在中堂等候,何須如此多禮!”

雖然葉阿黎一副士子裝扮,但終究男女有別,李潼自不便把臂同行,手指在其臂彎一觸即收。

葉阿黎便也順勢起身,高挑身姿側立於雍王身後,僅僅只比李潼矮了半頭,在女子當中已經是極爲出挑的身高,英氣之中略有柔媚,即便不言不語,已經是一副令人賞心悅目的畫面。

“殿下若有垂教,使人走告即可,臣自走拜受命。王駕幸臨府前,臣敢不恭敬出迎!”

葉阿黎兩眼直望雍王,眼神中自有一份不加掩飾的喜悅。

兩人寒暄之際,西康王府諸員佐也都紛紛入前見拜。葉阿黎這個西康女王雖然客居長安,但卻絕不只是一個虛銜,其國其民本就是行臺邊務經營一個重點,所以也是一應員佐配齊,人員結構僅次於雍王府。

這其中既有行臺爲其選配府佐,諸如蘇約在長安縣尉任滿之後,便擔任了西康王府長史,田少安也借聘爲王國國官。除此之外,還有葉阿黎入唐時所攜帶一干屬員,以及在長安城所聘任的數名蕃官。如今出府迎接,足有二三十員衆。

長安城中,不是沒有番邦君主、酋長客居,但講到規格待遇,卻沒有超過葉阿黎的。其人本身便身份不俗,以吐蕃公主入唐,如今這西康女王封號又是行臺從無到有的運作起來。如果說諸羈縻勢力也有親疏之別,西康國無疑就是行臺嫡系了。

即便拋開親疏不談,西康國的歸屬也給行臺帶來實實在在的惠利。單單在不久之前的世博會,西康國的外貿採購就貢獻了不下三百萬緡的貿易額? 於諸番邦中都是一騎絕塵。只憑這一點,就值得李潼禮賢下士? 親近優待。

川西藏東之間,溝嶺縱橫,相對於蜀中、關中等地? 簡直可以稱得上是窮山惡水,但這並不意味著西康國本身就沒有經濟價值、沒有購買力。

彼鄉雖然多是土羌蠻荒之境? 但其社會結構仍然屬於部落奴隸主狀態,諸部落酋長們在各自部族內部擁有著絕對的權威? 對其屬民人身、財產擁有著絕對的支配權。

耕織恆產或是微薄? 但靠山吃山,方物所出也是頗爲可觀。諸如金銅、丹砂等礦產,犛牛、馱馬等牲力,麝香、餌藥、食鹽等物出,也都是價值頗高的商品。

而且此境位於大唐與吐蕃兩大強國之間,戰略位置自不必多說,單單茶馬商道的貿易得利便不容小覷。後世中唐時期? 川西山嶺間便崛起以生羌爲主體的西山八國,就是藉著戰爭與貿易而壯大起來? 號爲兩面羌? 日子過得不要太滋潤。

吐蕃論氏掌權以來? 因爲圍繞吐谷渾的攻略與經營? 與大唐之間的關係已經跌到冰點,官方的商貿活動自然無從談起? 但需求卻並未因此減少? 反而變得更加旺盛。蜀人行商? 起碼有三分之一就是靠著茶馬商道走私而賺的盆滿鉢滿。

人對利潤的追求,那是無止境的。川西地理形勢複雜? 想要堵那是絕對堵不住的。如果朝廷真的能派駐大軍把茶馬商道完全封堵住,那還查個屁的走私,直接衝上高原幹掉吐蕃那都夠了。

有關這一點,郭元振便結合其親身經歷、進行過極爲翔實的報告,認爲堵不如疏。

如果行臺仍要一味打壓茶馬貿易,非但不能禁絕掉這一貿易通道,反而會將那些走私商人逼得更脫離於法律之外,使得這走私貿易更加無從監管。爲了這當中所蘊藏的巨利,甚至有可能走上武裝走私的道路,使得邊患形勢更加嚴峻。

李潼對此深有認同,所以扶立西康女國這一親唐勢力,作爲區域中唯一的商貿對象,通過官方進行的商貿活動去擠壓走私的利潤空間。

正規的商品輸出已經保證可觀利潤,若集中於禁物的輸出,那查起來又便捷得多,畢竟禁物貨源本身就不失管控,客戶羣體也就只有那麼多。卡住這兩個節點,無論通道再怎麼隱秘,哪怕上天入地,一旦發生大量的物流動向,都能更簡潔的查發出來。

一行人入府登堂,王府長史蘇約先彙報了一下此前貿易的交割進度。西康國雖然在世博會上採買諸多,但並不是直接的錢貨兩訖,其中絕大多數都是原料折計。

真要錢貨兩訖的交易,且不說西康國根本拿不出來這麼多錢,就算拿得出來,李潼也不樂意這麼做。

西康國能夠輸出的諸多方物,本身就價值極高,雙方之間的商貿重點本就不在於彼此之間的錢貨出入,而是由此衍生出來更大的獲利空間。彼此互通有無後,再憑此選擇其他的商貿對象,獲利將以數倍增。

葉阿黎身在長安,只能遙控國事,如此大宗的物貨流出,單憑其留在東域的勢力並不能在短時間內完成。對於這一點,行臺也充分體諒,陸元方擔任益州長史,其中一個重要任務就是整合蜀中民間商賈力量。諸如曾經跟隨郭元振一同前往吐蕃內境的蜀商郭萬鈞之類,他們將會出入於川西,將西康國諸物料運輸出來。這當中所產生的各類運輸成本,自然由西康國負責。

畢竟這些大唐物產一旦運抵西康,再向周邊境域進行分售,所得利潤也是驚人的。甚至這麼大的貿易量,根本就不是西康國一地能吃得下的。早年那些蜀中通蕃的商賈,已經被整合起來的一部分,他們原本的商貿量也被合併進來。

相對於這一次商貿的利潤所得,葉阿黎比較關心的是隴南的駐軍問題。她如今西康女王的身份,僅僅只是大唐官方所承認,而在吐蕃仍然是東域赤尊公主,而且所領的東域封土也是建立在贊普王室與論氏權臣之間的矛盾上。

這一次商貿,如果大量的唐國商品運抵西康,財帛動人心,如此驚人的利潤足以令贊普與欽陵都垂涎有加,或許就會擱置此前矛盾,聯手搶上一把。

真要發生這種事情,憑西康一地是絕對守不住的,必然是需要強大的武力保護。唯有行臺深入駐軍,才能震懾得住贊普與欽陵雙方。

“今次商貿,所得尚未可知。但無論能收多少,扣除各類支給後,葉黎願盡捐殿下,以壯行臺隴南軍事!日後逐年奉給,一定保證隴南甲伍恆有豐給!”

等到員佐們彙報完畢、各自退堂後,葉阿黎再次起身作禮並表態道。

李潼聞言後則笑語道:“行臺駐軍於隴南,雖然不失庇護西康的計議,但本身的軍計度支自有計議。我與西康王願長爲賓朋,怎麼能執於短利,負擔重給?”

“臣入唐之前,不過蕃國一介爲諸家權勢逼迫、苦苦掙扎求活的孽類。只有身入唐國之後,得受殿下庇護厚愛,才知生人從容滋味。西康封土,本就已經投獻殿下,領此虛榮,也只是爲了讓行臺於東域更得便宜行事。一身所享,能有幾多?若恃愛生貪、更作妄計、非分專據,這才失於真正的長久之計!”

講到這裡,葉阿黎擡頭仰望雍王:“臣懇請殿下勿以蕃邦遠客相待,但能長在王教腹計之中,所願足矣!生人以來,所受豪取逼迫爲多,唯殿下關愛爲深。專勢稱孤,實非所願……”

李潼垂首見那眼神真摯熱情,也不由得頗生感慨,不無緬懷的嘆息道:“我也不是生來權勢傍隨,追憶前身,與女王不無曲幽相近,俱有一份孤弱乞憐之情。感此心跡,女王能拋棄所有,遠來投我,並有如此至情的託付,我又怎忍相拒?

但我在世一日,女王可以諸事無憂,無關勢力的取捨,只是知己之人感觸同情。同是天涯淪落人,我既先達,遞惠及人,人間並非無情,只是所遇偶或不稱心意。”

眼下得西康國,雖然也得了行臺不小的關注,但目前而言仍然不屬於行臺用事的首重之地。葉阿黎入唐一年多來,公私事務、李潼也與之接觸多次,除了一份欣賞之外,也的確不無同情。

一個女子已經不爲家國所容,寄命於數千裡之外的敵國,又受人權勢操弄。看似尊榮倍享,其實道路卻是越行越窄。所謂的西康國,眼下的確給其虛榮不少,但若來年大唐與吐蕃情勢有變,可能就是其催命符。

所以李潼也願意給她一份承諾保證,無論圍繞這個西康國的經營策略有無變化,自己都會給其一份保護。

聽到雍王這一番話,葉阿黎一時間也是感懷垂淚,頓首長拜。

0356 城南話別,著新寄意0357 皇嗣罪隱,刑徒出頭1047 奪河據蜀,進退有據0462 天子難挾,黃雀在後0299 登第解褐,嫁娶著新0970 商賈多金,先割爲敬0102 少王神都行0176 倒黴的獨孤氏1019 相濡淺灘,不如相忘0865 樂奴恃色,囂張十足0127 少王有毒(求首訂!)0257 羣伎色藝,計麻爲優1044 生無所恃,唯自謹守0196 卑職願從大王0358 入嗣孝敬,爵封代王0703 我自三郎,無謂大小0545 國賊碩鼠,其罪當誅0493 羣臣攻訐,打殺邪風0839 豪擲重金,風月盛弄0469 喋血宮道,遁地無門0112 神都水深0142 就怕有壞人0636 王若歸朝,春宮待之0609 洮水激戰,細封覆亡0604 諸胡聚首,桀驁伏誅0776 寧爲玉碎,不爲瓦全0527 故衣義舉,功存百姓0325 獨枝孤標,聖皇加恩1001 天棄其類,錯愛必傷0671 王眷赴宴,如臨敵陣0328 野狐宰相0978 封衙鎖庫,勾檢察奸0159 皇孫李寶雨0330 給事真幹才0259 娼兒薄行,花期錯失0200 捐麻入社,義氣感召0059 生人探幽0864 老少互娛,其樂融融0629 生殺之權,不可輕予0175 索性以身相許0102 少王神都行0347 明禮定序,五王降爵0428 景從殿下,爲王先驅0294 門人遇襲0817 聖人英明,不容邪祟0447 嵩陽道大總管0502 輕殺大將,軍心難定0139 蒲草雜蔓亦葳蕤0115 倩女幽魂0632 上陽宮冷,人情炙熱0259 娼兒薄行,花期錯失0890 人情長久,取捨恰當0778 爵人於朝,刑人於市0134 我的心腹在成長0351 關中羣貴多尚勢0635 諸情不協,國事維艱0364 魏公點撥,鄭姝齊聚0612 名王入隴,天佑唐業0859丈夫無勢,何異禽獸0045 宮變內應鐘紹京0017 兄弟殊異0540 關中雖險,不復天府0824 祚榮落網,渤海難創0776 寧爲玉碎,不爲瓦全0941 功在眼前,時不我待0868 老婦害我,不容善終0036 身不由己0170 神都世情(鼠年吉祥!)0024 神皇鑑詩1004 皇子通經,出閣入世0172 薛師人間英豪0162 板蕩識誠臣,入死不自知0573 狼騎入谷,唐軍棄城0095 東宮舊人1001 天棄其類,錯愛必傷0384 二王同坊,長短必爭0541 雍王革命,仁恩普施0339 封還敕書,專事雲韶0909 元振鎮邊,色亦有道0703 我自三郎,無謂大小0704 惟德動天,無遠弗屆1025 風物常在,人有竟時1020 朝議未定,民聲先傳0827 大國體龐,治軍尤難0095 東宮舊人0160 血洗丘宅0747 神都徵募,以定賊胡0573 狼騎入谷,唐軍棄城0385 名門遺珠,唯王賞識0866 諸子不才,不可付事0411 風吹鸞歌早會迎0438 代王驕盛,忍讓爲上0837 若不歸坊,家恐不家0855 天不棄我,君不棄我0951 積魚城危,軍神命殞0730 壯懷激烈,不負王恩0840 太府巡坊,雞飛狗跳0974 故事險惡,禍根難躲0305 門牆生隙0455 羣臣唯望政事堂
0356 城南話別,著新寄意0357 皇嗣罪隱,刑徒出頭1047 奪河據蜀,進退有據0462 天子難挾,黃雀在後0299 登第解褐,嫁娶著新0970 商賈多金,先割爲敬0102 少王神都行0176 倒黴的獨孤氏1019 相濡淺灘,不如相忘0865 樂奴恃色,囂張十足0127 少王有毒(求首訂!)0257 羣伎色藝,計麻爲優1044 生無所恃,唯自謹守0196 卑職願從大王0358 入嗣孝敬,爵封代王0703 我自三郎,無謂大小0545 國賊碩鼠,其罪當誅0493 羣臣攻訐,打殺邪風0839 豪擲重金,風月盛弄0469 喋血宮道,遁地無門0112 神都水深0142 就怕有壞人0636 王若歸朝,春宮待之0609 洮水激戰,細封覆亡0604 諸胡聚首,桀驁伏誅0776 寧爲玉碎,不爲瓦全0527 故衣義舉,功存百姓0325 獨枝孤標,聖皇加恩1001 天棄其類,錯愛必傷0671 王眷赴宴,如臨敵陣0328 野狐宰相0978 封衙鎖庫,勾檢察奸0159 皇孫李寶雨0330 給事真幹才0259 娼兒薄行,花期錯失0200 捐麻入社,義氣感召0059 生人探幽0864 老少互娛,其樂融融0629 生殺之權,不可輕予0175 索性以身相許0102 少王神都行0347 明禮定序,五王降爵0428 景從殿下,爲王先驅0294 門人遇襲0817 聖人英明,不容邪祟0447 嵩陽道大總管0502 輕殺大將,軍心難定0139 蒲草雜蔓亦葳蕤0115 倩女幽魂0632 上陽宮冷,人情炙熱0259 娼兒薄行,花期錯失0890 人情長久,取捨恰當0778 爵人於朝,刑人於市0134 我的心腹在成長0351 關中羣貴多尚勢0635 諸情不協,國事維艱0364 魏公點撥,鄭姝齊聚0612 名王入隴,天佑唐業0859丈夫無勢,何異禽獸0045 宮變內應鐘紹京0017 兄弟殊異0540 關中雖險,不復天府0824 祚榮落網,渤海難創0776 寧爲玉碎,不爲瓦全0941 功在眼前,時不我待0868 老婦害我,不容善終0036 身不由己0170 神都世情(鼠年吉祥!)0024 神皇鑑詩1004 皇子通經,出閣入世0172 薛師人間英豪0162 板蕩識誠臣,入死不自知0573 狼騎入谷,唐軍棄城0095 東宮舊人1001 天棄其類,錯愛必傷0384 二王同坊,長短必爭0541 雍王革命,仁恩普施0339 封還敕書,專事雲韶0909 元振鎮邊,色亦有道0703 我自三郎,無謂大小0704 惟德動天,無遠弗屆1025 風物常在,人有竟時1020 朝議未定,民聲先傳0827 大國體龐,治軍尤難0095 東宮舊人0160 血洗丘宅0747 神都徵募,以定賊胡0573 狼騎入谷,唐軍棄城0385 名門遺珠,唯王賞識0866 諸子不才,不可付事0411 風吹鸞歌早會迎0438 代王驕盛,忍讓爲上0837 若不歸坊,家恐不家0855 天不棄我,君不棄我0951 積魚城危,軍神命殞0730 壯懷激烈,不負王恩0840 太府巡坊,雞飛狗跳0974 故事險惡,禍根難躲0305 門牆生隙0455 羣臣唯望政事堂
主站蜘蛛池模板: 景泰县| 石河子市| 漾濞| 巩义市| 远安县| 仙游县| 临城县| 凤翔县| 祥云县| 峨山| 团风县| 柏乡县| 普格县| 红安县| 天气| 五峰| 肥乡县| 平罗县| 绥滨县| 西吉县| 永善县| 永胜县| 汉阴县| 积石山| 通州区| 玉门市| 甘谷县| 南雄市| 澎湖县| 体育| 龙门县| 福贡县| 郴州市| 兴化市| 万全县| 嫩江县| 江华| 盐边县| 伊通| 沿河| 宁陵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