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0175 索性以身相許

麟臺秘書省之所以能夠在士林中清譽獨享,拋開其歷史淵源而著眼於今朝,大體可以分爲三個層次去看。

對於底層官員,特別是那些初解褐的年輕俊彥,麟臺校書、正字乃是最爲清貴且值得驕傲的地方。

這些人並沒有什麼資望可恃,唯一可誇者便是自身的學識才器,麟臺藏書豐富,享有極高的學術地位,能夠居任其中,便是所謂的久居墨室、身亦流韻。

而且麟臺靠近中樞,魏晉以來此類清職便是士族子弟起家首選,上車不落則著作,體中何如則秘書。除了這些歷史流餘之外,國朝以來官場又有重內輕外的流俗。

像是剛纔李潼所見一名麟臺校書郎倪若水,關於其人還有一樁軼事,開元年間,倪若水擔任汴州刺史,於州境中接待一名歸都擔任大理少卿的官員,便發出這樣的感慨:班公是行若登仙,吾恨不得爲騶僕。

汴州可不是什麼偏僻遠州,而是唐前期屈指可數的雄州之一,直當運河水利,環天子之居。在這樣的大州擔任刺史,絕不屬於卑職貶用,即便是這樣,倪若水仍然感慨恨不能給歸都擔任寺官的同僚擔任車伕。重內輕外的流俗觀點之深刻,可見一斑。

所以對於新入官場的年輕人而言,麟臺校書、正字這樣的官職雖然品秩不高,但吸引力卻是極大。一旦放到外州擔任什麼縣尉、參軍之類,如果沒有什麼特殊的機緣或是過硬的背景,想要再升回朝中擔任美職遙遙無期。

武周之所以能夠代唐成功,相當一部分原因就在於這一時期官員的內外流通實在頻繁。對於一些渴求仕途上進的年輕人而言,他們是不會過多關注國統在誰,天大地大、機遇最大,朝中動盪越頻繁,他們得以攫升的機會就越多。

這裡又要舉一個例子,還是陳子昂。其人於682年進士及第,但開始也是如劉幽求一樣守選待任,等到高宗駕崩上書《諫靈駕入京書》,得到神皇武則天的賞識,所以授爲麟臺正字。

如果沒有這一次的上書,陳子昂一個蜀人土豪子弟能夠擔任麟臺正字這種美職的機率微乎其微。

天授年間武周革命,陳子昂又上書《大周受命頌》,算是直接鼓吹武周代唐,繼而加授右拾遺。

所以武則天能夠代唐,絕不僅僅只是依靠酷吏大殺特殺。她臨朝執政有一個特色那就是對寒門庶人所開放的政治資源獲取途徑前所未有的大,甚至還要超過南北朝與隋唐交替的戰亂時期,當然泥沙俱下、良莠莫辨也是一個不爭的事實。

李潼也不是在洗他奶奶,事實上從唐代立國貞觀時期開始,他太爺爺李世民就一直在打壓山東世族,到了他爺爺李治也是接過老子手裡的刀,直接砍向那些關隴勳貴集團。

接下來就算不是他奶奶上位,只要想坐穩江山,這種歷史脈絡是不會改的,只是他奶奶手段要更加激進一些,下藥太猛,個人私慾與歷史潮流糾纏在一起,反而不好評判是非。也正因爲這一點,到了武週中後期不乏人抨議武則天,往往援引隋煬帝禍國的例子。

扯遠了,講回麟臺。中層官員如李嶠這樣已經積累了一定資歷、名望的壯年派,他們所看重的麟臺資源,是待詔內省的資格。

魏晉以來,承旨詔誥便漸漸成爲鳳閣中書省的特權。這種態勢發展到如今,特別是光宅年間宰相裴炎藉著與武則天配合廢掉皇帝李顯的餘韻,直接將宰相政事堂轉移到鳳閣之後,鳳閣便成了當之無愧的外朝首樞。

皇權與相權,是一個天然的矛盾,皇帝如果權威過盛,宰相形同虛設。宰相如果太過勢大,皇帝則就被直接架空。

武則天代唐履極,首要打擊的也是宰相這一羣體,對李唐宗室的剪除其實還要擺在次要位置。去年的越王李貞等人作亂也說明,沒有宰相等朝臣們的支持,就是一場笑話。這種內重外輕的局面和印象,一直持續到安史之亂才被打破。

皇權要穩,中書就必須要進行分權,於是便有了知制誥這一制度的產生,爲的就是分奪中書省中書舍人擬作詔敕的權力。太宗時期的溫大雅、魏徵,高宗時期的許敬宗、上官儀,包括武后臨朝時期的北門學士,便是因此而產生。

武則天女主臨朝,雖然培養了一批待詔女官,但這些女官們往往身在禁中,並不能完全取代朝臣。所以如麟臺、兩館這樣的機構,便需要有官員入事大內,充直待詔。

麟臺對於中層官員們之所以有吸引力,就在於這一點。雖然沈君諒訴苦兼自嘲,言是麟臺職權被剝離嚴重,號爲病坊。這雖然是一個事實,但也僅僅只是麟臺外署的情況。

麟臺是有外省、內省的區別,其中外省位於皇城中,史官、太史局被先後剝離,僅僅只剩下一個半殘的著作局,編書注書這樣的本職工作也出現了兩館這樣的競爭者,基本上可以說就是一個面向外朝開放的圖書館。

但是麟臺內省卻位於大內,鳳閣官署附近,仍然保留承旨待詔的職能,直省官員幾近於鳳閣舍人這樣的供奉官。

至於麟臺對宰相一級高官的誘惑,那就是已經被剝離出體系之外的史館了。

像是剛剛離開外省前往內省直堂的麟臺少監薛克構,其人有一個伯父名叫薛元超,是高宗時期的宰相。薛元超晚年檢討自己,言是平生三恨,一不能進士及第,二不能娶五姓女,三不能修國史。由此可見修國史這一件事,哪怕對位高如宰相都有著極大誘惑。

李潼在入事麟臺前,也考慮過一番自己能夠在這個職位上做些什麼。

首先是對人誘惑最大的修國史,他其實興趣不大,主要是肚子裡沒貨,擔心露怯,也不渴望能夠筆削春秋而留名青史。就算是讓他修國史,他難不成還能把《資治通鑑》抄一遍?

至於底層官員們渴望的解褐清職,對他也沒有意義?,F在的他早已經跨過了這個階段,起手就是麟臺少監這樣的領導崗位。如果有得選,他倒巴不得被貶逐外州,找個角落貓起來猥瑣發育呢。

算來算去,也唯有內省供奉待詔這一點對他還算有些作用。別的不說,起碼能時常見到他奶奶啊。

祖孫親情實在淡薄,他之前捧著薛懷義,無非是希望能夠將薛懷義當作與他奶奶進行對話的傳聲筒。當然薛懷義給他的幫助更多,這又是另話。

但如果能夠入直麟臺內省,獲得知制誥的職權,直接與他奶奶對話,就可以大大避免中間商賺差價這種情況。

而且這種對話還不是那種私情上的溝通,而是在制度之內的框架關係,可以極大程度避免他奶奶那種反覆無常的作風給他帶來的壓力,能夠做的事情也更多:你別再老張嘴嚇唬我,我可是外朝選舉派來跟你對話的人!

所以當李嶠主動提出這個方案的時候,如果不是顧忌著還有沈君諒與其他麟臺官員們在場,李潼真想給這位神助攻的忘年交一個大大的擁抱。

如果這事能成,別的不說,李嶠後半生富貴他包了!別管執政能力是高是低,朕的宰相班子不差你一個位置!

且不說李潼心裡這些小九九,沈君諒在聽到李嶠的提議之後,心內也是大爲意動。

大凡身在官場,誰又甘心被架空?沈君諒本身年紀也不大,未嘗沒有再次拜相的期望。

但他也明白自己弱勢所在,那就是在下沒有根基,在上沒有強援,跟那些歷任內外的宰相不同,他在朝中履歷單薄,幾乎沒有自己的黨羽。

舊年之所以能夠拜相,主要還是徐敬業謀反這一個特殊時期,神皇在內殺裴炎等一干宰相,在外需要穩定江南士情,這才臨時將他安排在了宰相的位置上。但是隨著時局趨於平穩,他的相位自然便被拿掉。

早前格輔元拜相經歷,在一衆高官羣體中也引起不小的波瀾。如今少王成爲自己的屬下,而且聖眷隆厚更勝此前,這也不免讓沈君諒心中大生聯想。

但是內省待詔乃是莊重章制,可不是祖孫親親、私恩授受的小事。哪怕以神皇之強勢,也僅僅只是將少王安排在麟臺做一個員外少監。如果少王才具不配,沈君諒作此倡議必會大受時流抨議,可能連這個二線病坊都待不住了。

李嶠也是仗義,見沈君諒還在猶豫,便又繼續說道:“大王才器久蘊,雖不爲外知。但嶠蒙不棄,頻爲賜席賓客,知大王詞章宏麗,筆功深厚,絕不可以春秋俗念、常眼視之。況大王舊制《萬象》,莊雅豐富,眼耳俱悉,推作此任,必不辜負?!?

聽到李嶠這麼力挺自己,李潼心裡對這個未來的宰相實在滿意,如果李嶠閨女不是還沒生出來,他都想直接拍胸脯給娶了,不能讓你爲我白說好話,一筆寫不出來兩個李,索性以身相許!

但沈君諒終究還是欠缺幾分銳進氣魄,沉吟半晌後還是覺得有些欠妥,只是笑語道:“大王新入蘭臺,我還想直堂長對,多覽豐神。驟作言別,情有不捨啊?!?

如果沈君諒用別的藉口,李潼還好接受一點,可是聽到這個理由,頓時一身雞皮疙瘩:我長得再帥,是給你看的?

話講到這一步,李嶠也不好再舉薦過甚。

至於李潼,人都誇到這一步,總不好說就不給你看,只能一臉假笑的說求之不得。他也看出來沈君諒顧慮所在,明白自己想要獲得對方舉薦,肯定是需要拿出更多東西出來。

不過李潼倒是沒想到,他在麟臺直堂坐定未久,甚至還沒來得及收拾好自己的專屬辦公室,表現的機會就來了。

0433 代王威重,徇私竊功0517 眩於名實,不知所守0288 大廈將傾,人皆待食0374 左千牛衛大將軍0237 當街陳戈,後院操兵0688 社稷入定,殿下功偉0379 日拱一卒,大位可望0657 欽陵擅權,贊普受制0712 北門空虛,無人可用0294 門人遇襲0247 血脈的力量0728 三原李潼,浪蕩薄行0207 李氏名駒0406 飛錢激漲,暴利驚人0068 食心婢子0592 諸族姝色,惟王擷取0306 魏王不壽0598 往所仰望,必使匍匐0796 東西殺敵,叛唐必死0916 欽陵梟雄,不可小覷0741 北衙軍事,分一杯羹0407 嫁女驟顯,爵封縣男0976 盛世文娛,寓教於樂0247 血脈的力量0927 朕既爲君,愛民如子0035 嬌花藏毒0727 大千世界,無奇不有0275 訪才若渴,求婚似疾0639 王法煊赫,宇內無敵0741 北衙軍事,分一杯羹0425 禍延深宮,三思殺女0118 從子昌嗣0704 惟德動天,無遠弗屆0206 一支穿雲箭0218 銀青光祿大夫1028 佳節令時,不誤教子0975 寶劍鋒芒,以血爲祭0592 諸族姝色,惟王擷取1018 母子異見,相爭失和0484 潞王自退,雍王歸宗0172 薛師人間英豪0722 孽情難守,一別兩寬0955 聖人萬勝,長安沸騰0731 諸邊備甲,以待上元0837 若不歸坊,家恐不家0328 野狐宰相0275 訪才若渴,求婚似疾0884 才士充盈,方可維新0313 慈愛如春風溫暖0265 順水推舟0117 權門惡事0576 天厭突厥,苦鹵灌口0839 豪擲重金,風月盛弄0575 戰獲雖豐,歸途莫測0200 捐麻入社,義氣感召0106 禁中逆亂0237 當街陳戈,後院操兵0203 奔跑的大王0832 遣離京畿,別置外州0760 唐家有我,我有一劍0057 命途何艱難0631 露布入都,名王壯功0634 羣相亂議,昭德請辭0696 關西父老,與王共罪0717 仁皎反骨,捐身關隴0770 社稷存續,天命有歸0911 蕃使橫死,贊婆歸鄉0878 人間驚豔,實難爭美0742 蓮花六郎,生吞珠花0935 蕃主東來,天威制裁0597 海西伏俟,大論欽陵0591 陳兵青海,敢否一戰0149 舊事再起波瀾0823 母子生隙,少主強悍0187 立筆爲聘,定此良緣0541 雍王革命,仁恩普施0278 鉅富驚人0526 關中苦旱,農事不興0847 仁願立朝,不容孝傑0050 太平公主0276 欺人勢弱,彰其兇惡0187 立筆爲聘,定此良緣0943 賊來受死,不留降口0946 天時在我,應時而興0058 薛師懷義1013 雅贈飛奴,長願師事0124 朔邊良才0738 行臺甲壯,南衙無兵0266 生人易惑,鬼神難欺1008 齒胄敘禮,生徒歡聚0683 子昂投書,強辭孽才0266 生人易惑,鬼神難欺0275 訪才若渴,求婚似疾0634 羣相亂議,昭德請辭0304 待罪慈烏臺0810 日拱一卒,改制興世0566 刀光閃爍,狼騎出沒0673 胡酋不恭,恃寵而驕0294 門人遇襲0464 神都弄事,意在西京
0433 代王威重,徇私竊功0517 眩於名實,不知所守0288 大廈將傾,人皆待食0374 左千牛衛大將軍0237 當街陳戈,後院操兵0688 社稷入定,殿下功偉0379 日拱一卒,大位可望0657 欽陵擅權,贊普受制0712 北門空虛,無人可用0294 門人遇襲0247 血脈的力量0728 三原李潼,浪蕩薄行0207 李氏名駒0406 飛錢激漲,暴利驚人0068 食心婢子0592 諸族姝色,惟王擷取0306 魏王不壽0598 往所仰望,必使匍匐0796 東西殺敵,叛唐必死0916 欽陵梟雄,不可小覷0741 北衙軍事,分一杯羹0407 嫁女驟顯,爵封縣男0976 盛世文娛,寓教於樂0247 血脈的力量0927 朕既爲君,愛民如子0035 嬌花藏毒0727 大千世界,無奇不有0275 訪才若渴,求婚似疾0639 王法煊赫,宇內無敵0741 北衙軍事,分一杯羹0425 禍延深宮,三思殺女0118 從子昌嗣0704 惟德動天,無遠弗屆0206 一支穿雲箭0218 銀青光祿大夫1028 佳節令時,不誤教子0975 寶劍鋒芒,以血爲祭0592 諸族姝色,惟王擷取1018 母子異見,相爭失和0484 潞王自退,雍王歸宗0172 薛師人間英豪0722 孽情難守,一別兩寬0955 聖人萬勝,長安沸騰0731 諸邊備甲,以待上元0837 若不歸坊,家恐不家0328 野狐宰相0275 訪才若渴,求婚似疾0884 才士充盈,方可維新0313 慈愛如春風溫暖0265 順水推舟0117 權門惡事0576 天厭突厥,苦鹵灌口0839 豪擲重金,風月盛弄0575 戰獲雖豐,歸途莫測0200 捐麻入社,義氣感召0106 禁中逆亂0237 當街陳戈,後院操兵0203 奔跑的大王0832 遣離京畿,別置外州0760 唐家有我,我有一劍0057 命途何艱難0631 露布入都,名王壯功0634 羣相亂議,昭德請辭0696 關西父老,與王共罪0717 仁皎反骨,捐身關隴0770 社稷存續,天命有歸0911 蕃使橫死,贊婆歸鄉0878 人間驚豔,實難爭美0742 蓮花六郎,生吞珠花0935 蕃主東來,天威制裁0597 海西伏俟,大論欽陵0591 陳兵青海,敢否一戰0149 舊事再起波瀾0823 母子生隙,少主強悍0187 立筆爲聘,定此良緣0541 雍王革命,仁恩普施0278 鉅富驚人0526 關中苦旱,農事不興0847 仁願立朝,不容孝傑0050 太平公主0276 欺人勢弱,彰其兇惡0187 立筆爲聘,定此良緣0943 賊來受死,不留降口0946 天時在我,應時而興0058 薛師懷義1013 雅贈飛奴,長願師事0124 朔邊良才0738 行臺甲壯,南衙無兵0266 生人易惑,鬼神難欺1008 齒胄敘禮,生徒歡聚0683 子昂投書,強辭孽才0266 生人易惑,鬼神難欺0275 訪才若渴,求婚似疾0634 羣相亂議,昭德請辭0304 待罪慈烏臺0810 日拱一卒,改制興世0566 刀光閃爍,狼騎出沒0673 胡酋不恭,恃寵而驕0294 門人遇襲0464 神都弄事,意在西京
主站蜘蛛池模板: 西吉县| 高碑店市| 三河市| 永平县| 安义县| 绥德县| 德令哈市| 郎溪县| 磐安县| 海城市| 牡丹江市| 江都市| 寿阳县| 曲松县| 肥东县| 兰坪| 江油市| 乾安县| 江北区| 濮阳市| 平定县| 神池县| 分宜县| 平定县| 绥化市| 韶关市| 昂仁县| 华亭县| 芒康县| 景谷| 翼城县| 富川| 蒙自县| 云安县| 东源县| 遵义县| 封开县| 庆元县| 大田县| 扶风县| 灵璧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