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0673 胡酋不恭,恃寵而驕

蕃國公主如此舉動,倒讓李潼忍不住愣了一愣。

番邦君主、豪酋向大唐進獻版籍以表示臣服效忠,這是常有的事情。而大唐也不會真的接受他們的版圖與籍口,無非優加撫慰、賞賜奉命,以維持一個羈縻秩序而已。

但即便是這樣,那也是直接需要與大唐朝廷進行對話,更或者向大行臺遞書也可。但也絕對不存在於這樣的私下場合裡,單獨向某一人獻表效忠。

所以李潼也並沒有第一時間接過那蕃國公主兩手奉於眼前的版籍,而是擺手笑語道:“今日等邸,只爲告賀公主喬遷之喜。餘者公事,來日自有行臺官吏與公主進行接洽。”

他以爲這蕃國公主並不清楚相關的禮規問題,所以才做出這樣稍顯冒失的舉動,因此便稍加點撥。

葉阿黎眉眼未施黛青,仍是稍顯張揚的細眉,深跪席前,揚起一張明豔嬌美而又不失英氣的俏臉,這畫面落在何人眼中,都不免讓人怦然心動,自豪之餘更不免急欲將之悉心呵護。

“葉黎雖入國短時,但大唐禮令也略有所知,情知此請不合規制。但今日所獻,也並非邀求名位,只是深感殿下恩恤厚重,苦困無有報答。蕃女身有,無可稱珍,唯此一樁、可堪表獻。”

葉阿黎又頓首凝聲道:“大唐雖天中雄國,威加諸夷。但蕃女久居蠻土,於國朝恩威無感。今所以奮身入唐,全因殿下恩威招撫,此情郭參軍亦可爲證。

大唐雖雄壯,但蕃女能感恩威者,殿下一人而已,更不知朝廷人物氣象如何。臨此陌生人間,求歡於新,不如託命於舊。今日席中作此表獻,自此之後,凡殿下王命所指,俱葉黎此身並領邑部曲性命所用!”

蕃國公主如此一通表態,自令滿堂羣衆驚訝,至於其言辭提及的郭元振,本是身形魁梧,但此時坐在席中,大半身軀沒於案下,以至於肩與案齊。

至於與雍王並席落座的兩位孺人,唐靈舒暗裡戳了戳楊麗腰肢,轉頭對她無聲作言道:“奇貨可居……”

楊麗則眨眨眼,擡手握了握唐靈舒袖裡的犀角小刀,視線又掃了一眼深跪殿下席前的蕃國公主,同樣低聲耳語道:“恐是我見猶憐……”

且不說這兩人耳語以及在場旁人感想如何,武攸宜瞪大眼專注的打量一下雍王殿下神情,見殿下眉頭微蹙、一臉沉吟的表情,便當先起身、入前拜道:“殿下宗家名器,恩威隆於此世,唐祚存續已仰殿下先功,如今更播威蕃遠,使諸夷感義來投,此誠宇內衆望所歸。名王大器,何不可容!”

武攸宜語調稍顯誇張,但也讓堂內衆人各自醒覺,紛紛開口附和。

李潼這會兒之所以沉默,心中所想還不是要不要接受蕃國公主投獻的問題,而是由此聯想到未來的行臺在處理番邦問題上,究竟該採用怎樣的態度。

陝西道大行臺所轄境域,所覆及的蕃胡領域著實不少。無論隴右、河朔還是西域,都存在著大量的胡虜部落與邦國。

這其中,一些羈縻州府還倒好辦,大行臺本就有統管他們的權力,而且在態度和手段上較之朝廷還要更加強硬與細緻。

但是除了這些羈縻州府,還有一些邦國,本身仍然具有不弱的獨立性,其國君仍受大唐朝廷的冊授以領掌其民。這一類的邦國君主,大行臺對之管束力就要小得多。

畢竟他們各自王爵是直接受朝廷所冊封,大行臺並沒有權力予以調整或者直接廢除,甚至就連對他們各自人身、財產進行懲戒都不乏顧慮,需要上表朝廷。

如此就造成了這些番邦君主的有恃無恐,對大行臺政令不夠順服,或是陽奉陰違,乃至於公然牴觸。畢竟大行臺本身沒有權利管轄他們,他們聽不聽從大行臺的號令,就憑他們各自是否自覺,能不能夠正視雍王恩威。

像是此前不久,李潼著令寄居靈州的吐谷渾遺民準備回遷青海,配合隴右唐軍爲繼續收復青海的軍事行動。這其中的重點自然就是吐谷渾王氏,這一代的青海王慕容忠。

但就在河朔總管契苾明將這一指令傳達給對方的時候,青海王慕容忠非但不遵命令,反而直接從其所部安樂州逃走,繞道河東去往神都,據說還在朝堂上對雍王跋扈一通控訴。

且不說收不收拾慕容忠的問題,單單這件事情發生,就讓行臺在河朔方面搞得有些灰頭土臉。其中一些胡部酋首也以慕容忠爲榜樣,對於行臺過於強硬、侵害到他們各自利益的指令配合度都不高。

面對這一情況,契苾明也不敢一味的強硬逼迫。雖然此前突厥可汗默啜大敗之後遁回漠南,據說已經再次返回了南牙黑沙城,短期內對河曲不成威脅。

但河曲之間胡情複雜,在行臺眼下並無充足兵力備戰的情況,還是不宜貿然做什麼強硬指令,所以原本一些已經有所計劃的調整,也不得不暫停實施。

因爲青海王慕容忠一人的抗命出逃,使得行臺在河曲方面略顯被動。儘管李潼心裡也因此惱怒不已,就當慕容忠這人已經死了,哪怕還活著,只要再敢進入行臺控制區域,也一定要弄死這個傢伙。

可問題是慕容忠沒有死,而且還在神都活得很滋潤,雖然行臺措辭嚴厲的上書朝廷要嚴懲慕容忠,但朝廷對此還未有正式迴應,想必也不會有什麼正式的迴應。

沒有了慕容忠這個吐谷渾王作爲配合,行臺眼下能調用的唯隴右諸州所分散的吐谷渾遺民,而且由於沒有青海王這個正式的王命配合,也讓許多計劃都存波折。

除了內逃的慕容忠之外,在別的方面朝廷也略存針對的意思。比如說在去年神都政變當中,配合李潼奪取北門的左羽林大將軍麴崇裕,此前病重不治而死。

麴崇裕是高昌國王裔,入唐後襲領交河郡王爵,其人既死,按理來說應該是由其嗣子襲爵。但如今大半年時間已經過去,朝廷對此仍然沒有給予正式的封授。

當然也不好就此就判斷是因爲麴崇裕與雍王親厚的關係,朝廷便刻意爲難,畢竟麴崇裕本身在武周代唐的過程中所充當的角色就不甚光彩,對李唐宗室友好度不高。如今唐業再興,難免是要面對一個秋後算賬的問題。

但李潼所不忿還在於,當他自隴右返回,麴崇裕妻兒登門哭訴時、他也上表朝廷就此發聲,但朝廷對他的表奏同樣不甚看重,只回復朝廷處事自有章程原則,雍王專事行臺事宜就好,直接就暗指他多管閒事。

朝廷在這方面非但不予配合,反而還隱有針鋒相對的味道,給李潼造成的困擾還是不小的。像他的老朋友高句麗遺民們,對此就憂慮不已,以泉男產爲首的高句麗貴族們就幾次表示,希望他們能夠轉赴長安,直接進入行臺任事。

李潼對此還沒有回覆,因爲考慮到幾年後東北或許多事,特別契丹人反叛的問題,還是需要用到這些高句麗遺民力量的。他跟朝廷不對付是一方面,但也不能真的釜底抽薪,讓朝廷沒有足夠的力量應變,任由契丹人禍亂整個河北。

這些困境,歸根到底還是因爲行臺不具備大義,在一些番情處理方面,既不能盡付武力,本身所具有的限制又頗多,一些問題的處理上難免就顧此失彼。

眼前這蕃國公主葉黎直接表態要將封領獻給雍王而非朝廷,若排除其人受蕃國權貴指使、以此挑撥自己與朝廷鬥法這一可能,對李潼而言倒是一個頗爲難得的聲援。

李潼也明白,如果他眼下接受了這蕃國公主的投獻,那麼接下來就不是他要向朝廷耍窮橫的問題了,而是朝廷要直接找他的麻煩,這位蕃國公主雖然身份有點水,但畢竟也是蕃國王命承認的公主。

如果李潼邁過朝廷,私自接受其人投獻,那可是要比娶了這位公主還要惡性的事件。

行臺與朝廷不睦是不假,可等閒時節,李潼還是不想因番邦外力去直接挑釁朝廷權威,他甚至頗爲反感大唐體制之外的力量干涉他與朝廷的糾紛。

但也不得不說,這蕃女選擇的時機很巧妙,起碼眼下的李潼是需要讓朝廷感受一下他在番邦羣體中的恩威之著。

慕容忠眼裡沒有行臺,所以受到你們的包庇。現在老子就要直接收留一個目無朝廷,眼裡只有雍王的蕃國公主。若朝廷還要對慕容忠繼續包庇,那也就不要怪我讓西面朝貢絕跡,統統都做我的家奴!

“公主盛情相許,我若拘禮不允,反傷此番遠奔來投的情義。封邑公主自領,但蕃國東域禍福安危,則我與公主共擔。彼鄉人衆,無需彷徨前程生機,行臺施政治民,自是無分內外彼此。”

一念及此,李潼擡手接過蕃國公主兩手奉上的版籍,並對之後如何兼併與經營這一份領地有了一個初步的構想。

這蕃國公主新入長安,未必能對行臺與朝廷之間的糾紛深入瞭解,但此番投效的舉動,也確顯示出其人擁有頗爲敏銳的直覺。這更讓李潼堅定了要將其人久系國中的打算,他自不會一番辛苦勞計,只爲他人作嫁衣。

0525 悍將入城,破財免災0684 此身若遣,永匿江湖0396 何患無勢,轉瞬即來0595 名將之姿,恭在行伍0673 胡酋不恭,恃寵而驕0282 眼高手低,矜傲排外0131 與衆不同的大王0628 社稷永固,百蕃恭服0410 皇恩厚賞,代王迎親0812 開元名臣,次第入朝0380 監守自盜,軍器可圖0331 自視甚重,目人爲輕0312 本錢自收,一本萬利0341 遊戲鞠場,羣衆趨望0018 跋扈宗王0315 奪王封爵,淪爲黔首0065 人情難測0409 巨財將入,可議封禪0592 諸族姝色,惟王擷取0064 薛師信義0154 宰相入刑0433 代王威重,徇私竊功0141 劫掠金吾衛0293 大王英明,後事暢想0773 熾情難表,惟乞一活0491 趨炎附勢,名門羞恥0624 駐兵莫離,窺望臨洮0671 王眷赴宴,如臨敵陣0946 天時在我,應時而興0485 抽絲剝繭,外戚弄事0944 兵敗辱國,不死何爲0839 豪擲重金,風月盛弄0340 選月大圖,宰相托女0452 人既不存,需留清白0134 我的心腹在成長0367 代王至孝,感動人間0812 開元名臣,次第入朝0585 大非遺恨,四鎮必守0705 亂起宸居,妖氛再興0125 風雨飄搖的宰相們0825 仁願辱我,我恆辱之1025 風物常在,人有竟時0476 十道使者,保三爭四0702 羣臣外授,相公珍重0556 雍王坐衙,羣衆爭見0154 宰相入刑0796 東西殺敵,叛唐必死0099 宰相危矣0066 猶歌前代功德0802 夜遊皇苑,餘生同幸0457 強卒入坊,魏王伏誅0951 積魚城危,軍神命殞0538 擇事何主,觀其氣魄0054 鎖喉之臣0566 刀光閃爍,狼騎出沒0391 朕有佳孫,與卿論好0700 雍王獻貨,且入宮庫0951 積魚城危,軍神命殞0874 狡兔三窟,營持有道0709 貪生知懼,自入彀中0254 邪言鑽心0831 李潼薄名,公主聞否0896 應試不舉,斷須明志0623 賊王狡猾,反覆無常0140 豪氣干雲傅主簿0034 狄公滿腹荊棘0331 自視甚重,目人爲輕0678 狄公顯貴,家宅不寧0944 兵敗辱國,不死何爲0260 分頭入洞房0297 不爲驥用,則爲馬骨0681 王公年高,帳席以待0855 天不棄我,君不棄我0546 參軍氣壯,宰相自辱0249 宗枝凋零,唯此秀實0900 蕃國勢壯,公主長榮0116 不是聶隱娘0603 因墾爲功,量田授勳0942 生死事小,血債血償0490 筋骨不展,言輕於風0500 陳兵河沿,以待賊師0034 狄公滿腹荊棘0388 口是心非,有情無膽0737 豫王西行,祭拜皇陵0467 攸寧命絕玄武門0477 徐娘假子,披麻而行0793 契丹暴亂,兵掠諸州0439 踏破白馬寺0714 演武潼關,卻亂關東0577 大軍激戰,力斃特勤0235 義伎捐金0064 薛師信義0291 獻業求命0542 乍聞故衣,姚崇震驚0940 功成此役,揚威此役0938 獨步狼窟,有何懼哉0371 爲王先驅0702 羣臣外授,相公珍重0980 聖筆制律,宋詩雄發0242 蜀女有才
0525 悍將入城,破財免災0684 此身若遣,永匿江湖0396 何患無勢,轉瞬即來0595 名將之姿,恭在行伍0673 胡酋不恭,恃寵而驕0282 眼高手低,矜傲排外0131 與衆不同的大王0628 社稷永固,百蕃恭服0410 皇恩厚賞,代王迎親0812 開元名臣,次第入朝0380 監守自盜,軍器可圖0331 自視甚重,目人爲輕0312 本錢自收,一本萬利0341 遊戲鞠場,羣衆趨望0018 跋扈宗王0315 奪王封爵,淪爲黔首0065 人情難測0409 巨財將入,可議封禪0592 諸族姝色,惟王擷取0064 薛師信義0154 宰相入刑0433 代王威重,徇私竊功0141 劫掠金吾衛0293 大王英明,後事暢想0773 熾情難表,惟乞一活0491 趨炎附勢,名門羞恥0624 駐兵莫離,窺望臨洮0671 王眷赴宴,如臨敵陣0946 天時在我,應時而興0485 抽絲剝繭,外戚弄事0944 兵敗辱國,不死何爲0839 豪擲重金,風月盛弄0340 選月大圖,宰相托女0452 人既不存,需留清白0134 我的心腹在成長0367 代王至孝,感動人間0812 開元名臣,次第入朝0585 大非遺恨,四鎮必守0705 亂起宸居,妖氛再興0125 風雨飄搖的宰相們0825 仁願辱我,我恆辱之1025 風物常在,人有竟時0476 十道使者,保三爭四0702 羣臣外授,相公珍重0556 雍王坐衙,羣衆爭見0154 宰相入刑0796 東西殺敵,叛唐必死0099 宰相危矣0066 猶歌前代功德0802 夜遊皇苑,餘生同幸0457 強卒入坊,魏王伏誅0951 積魚城危,軍神命殞0538 擇事何主,觀其氣魄0054 鎖喉之臣0566 刀光閃爍,狼騎出沒0391 朕有佳孫,與卿論好0700 雍王獻貨,且入宮庫0951 積魚城危,軍神命殞0874 狡兔三窟,營持有道0709 貪生知懼,自入彀中0254 邪言鑽心0831 李潼薄名,公主聞否0896 應試不舉,斷須明志0623 賊王狡猾,反覆無常0140 豪氣干雲傅主簿0034 狄公滿腹荊棘0331 自視甚重,目人爲輕0678 狄公顯貴,家宅不寧0944 兵敗辱國,不死何爲0260 分頭入洞房0297 不爲驥用,則爲馬骨0681 王公年高,帳席以待0855 天不棄我,君不棄我0546 參軍氣壯,宰相自辱0249 宗枝凋零,唯此秀實0900 蕃國勢壯,公主長榮0116 不是聶隱娘0603 因墾爲功,量田授勳0942 生死事小,血債血償0490 筋骨不展,言輕於風0500 陳兵河沿,以待賊師0034 狄公滿腹荊棘0388 口是心非,有情無膽0737 豫王西行,祭拜皇陵0467 攸寧命絕玄武門0477 徐娘假子,披麻而行0793 契丹暴亂,兵掠諸州0439 踏破白馬寺0714 演武潼關,卻亂關東0577 大軍激戰,力斃特勤0235 義伎捐金0064 薛師信義0291 獻業求命0542 乍聞故衣,姚崇震驚0940 功成此役,揚威此役0938 獨步狼窟,有何懼哉0371 爲王先驅0702 羣臣外授,相公珍重0980 聖筆制律,宋詩雄發0242 蜀女有才
主站蜘蛛池模板: 阳高县| 铜川市| 贵定县| 茌平县| 桂东县| 遂溪县| 石门县| 同江市| 上虞市| 古田县| 临江市| 道真| 炎陵县| 广西| 长子县| 西昌市| 荥经县| 嘉兴市| 澄城县| 东海县| 柞水县| 北流市| 舟曲县| 武邑县| 中牟县| 松原市| 西青区| 呼伦贝尔市| 平谷区| 吉首市| 青海省| 沛县| 舒城县| 钟山县| 阳江市| 孝昌县| 平舆县| 临夏市| 江孜县| 云阳县| 桓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