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0942 生死事小,血債血償

在吐蕃人看來,唐軍行軍遲緩、外強中乾,實際情況自然不是這樣的。

雖然主力大軍因爲戰機與輜重等因素、距離渴波谷還有一段路程,可是郭知運所率領的前鋒部伍卻並不存在這樣的問題。甚至早在吐蕃軍隊到來之前,他們便對暖泉驛周邊地形情況進行了一系列的偵查。

只不過由於暖泉驛並非一個獨立的關口,需要同時控制周遭多個據點,才能將此處地形轉化爲己方的優勢。這當中便涉及到一個分兵的問題,再加上郭知運的前鋒部伍大多爲遊弈騎兵組成,在經過一番考量後,郭知運還是決定放棄在此處駐兵,不讓這些據點成爲限制前鋒遊弈機動力的因素。

郭知運做出這樣的決定,當然也是存在著一定的風險。如果吐蕃前期抵達的人馬太多,完全佔有了這一系列的攻防據點,勢必會給唐軍接下來的行動帶來阻撓,需要進行破關攻堅的戰鬥。而且渴波谷關口又關係到黃河九曲的安危,若吐蕃軍隊站穩腳跟後分兵進入,也會對九曲唐軍的調度帶來極大影響。

但郭知運作此選擇,自然也是經過了充分的考量。

“蕃軍遠來,其前部徒衆必然不盛。況海西之地久爲噶爾家割據、勢絕其國,雖有峰嶺之險,其國中徒卒如行異域、亦難仰此便利。且蕃人勢力傾軋、軍心不純,一旦有勢可憑,必然既驕且躁,不能因勢利導,當中大有戰機可覓!”

郭知運年齡並不算老,但已經是從戎十幾年的隴邊宿將,更曾前往長安系統性的學習兵法韜略,在外事經略方面雖然不像郭元振那樣詭計多端,可是對戰爭中一系列因素的取捨判斷也自成章法,已經是一個非常成熟的軍事人才。

青海地勢崎嶇多變,而大非川區域則是一片難得的開闊地境。此間地勢西闊而東窄,諸如那錄驛、暖泉驛等地雖然也都各依山谷溝壑設立,但更多的還是行途補給休憩,談不上是什麼奇險之地。

由於大非川西側地勢平坦開闊,一旦東面有大軍殺入,其實很難進行封堵圍截。哪怕用兵強如欽陵,當年雖然佔據地利優勢,但也並沒有試圖在大非川西側攔截唐軍,而是避開唐軍主力,選擇對後方的輜重下手。

如今唐蕃兩方攻防之勢略同舊年,但戰場上實際的參戰者卻換了新人。

唐軍雖然是強龍入境,但吐蕃也談不上是本土作戰,所以擺在吐蕃面前的戰術選擇同樣不多,要麼是將唐軍完全放入大非川,依託後路山嶺之勢固守作戰,要麼是迎頭而上,在大非川東側的狹窄之處對唐軍進行圍堵。

拋開這些戰前的利害取捨不說,吐蕃前路人馬在抵達暖泉驛之後,果然沒有選擇就地駐守,而是繼續向前挺進。

wωω▲ ttκá n▲ C〇

這樣的選擇正中郭知運下懷,他本來還以爲吐蕃遠來疲敝之衆,或還要進行一些挑釁之類的行爲才能將對方賺出交戰,卻沒想到吐蕃前路人馬比他所猜測還要剛得多。

既然對方這樣的剛烈,唐軍自然沒有迴避的道理。所以當斥候報回蕃軍的行跡之後,郭知運當即便傳令諸營,準備交戰。

戰前千般算計,可真正到了交戰的時候,無非弓刀用強而已。當得知蕃軍已經將要到來的時候,前鋒諸營頓時也沸騰起來,營中軍士們紛紛飽飼戰馬、諸營都響起一片礪石磨刀聲,唯恐刀鋒不利、殺敵不夠盡興。而各營將官也都紛紛聚集於大帳之中,一個個力爭先驅。

在諸多請求出戰的將領中,表現最爲激動的便是李葛:“末將別無所計,惟求能先陣殺敵!生而三秦軍戶子弟,幼少便聽親長講訴舊恥悲苦,今日有幸列陣王師先驅,生死事小、血債血償,否則無顏歸見三秦父老!”

大唐與吐蕃之間的舊怨不必多說,而講到對吐蕃的仇恨,尤以關中的府兵子弟們最爲濃烈。舊年幾次與吐蕃的交戰,關中府兵都是主力擔當,也因此而死傷慘重。諸如李葛的養父李光,便曾參加過儀鳳年間的湟川之戰。

雖然說府兵制度的崩潰自有歷史大勢的緣故,可幾次青海作戰的失利也起到了極大的加速作用。因此這些關中府兵子弟們對於吐蕃,是有著深刻的國仇家恨。

李葛舊爲故衣社頭目,是伴隨著當今聖人一路成長起來的舊人,憑其資歷功勳早已經夠資格擔任方面大將,此前也的確在朔方獨領一軍。可是在當聖人決定收復青海的時候,他便接連上書懇求能夠隨軍出征,甚至甘願自貶職任,只做一個前鋒營將,也要憑著自己的武功,洗刷父輩們的恥辱怨恨。

當然,前鋒大營中類似李葛身世的將領不乏,所以儘管李葛求戰懇切,但其他將領也都不甘人後,更有人冷笑道:“國仇家恨,豈獨李某!今狂賊猖獗馬前,勇力者誰甘落後!”

諸將全都求戰心切,這也讓郭知運有些爲難,其實他自己又何嘗不想先驅入陣、痛快殺賊,但眼下作爲前鋒主將,自然不能意氣用事。

“若首陣不捷,末將以死謝罪!”

見衆人競爭激烈、主將猶豫不決,李葛索性抽刀刺臂,大聲說道。

“戎袍自有賊血洗濯,將軍何須此態!”

眼見李葛如此激動,郭知運也連忙起身奪下其人手中佩刀,講到真正的官爵品階,李葛甚至還要比他更高,所以態度也是頗爲客氣:“便請將軍先赴前陣,我等袍澤蓄力陣中,務必令賊不得生還!”

李葛得此軍令,頓時喜形於色,告謝起身,同時環顧周遭不乏失望的衆人一眼,大笑說道:“某便先行一馬,若首戰不威,諸位儘可唾我!”

說完之後,李葛便先行退出,入營召集部伍準備出戰。而帳內郭知運也返回座位,繼續的調兵遣將。

午後時分,吐蕃的騎兵斥候已經出現在了唐軍前營外,遠遠觀望唐軍營帳設置,也並不敢過於靠近,遊走一番,眼見營中有唐軍遊卒外出驅逐,便紛紛撥馬撤走,回報消息。

率先抵達戰場的這一支吐蕃軍隊,規模有兩千多人,一個個甲袍鮮亮、武裝精良,一眼望去軍勢不俗,遠不是青海那些土羌武裝能夠相提並論,哪怕在吐蕃主力大軍中也屬於精銳之選,乃是直屬於贊普的王室衛軍。

這一支軍隊的主將同樣不俗,是一名年在三十多歲的蕃將,虯髯怒張、膀大腰圓,一身披掛更是醒目至極,身著虎皮披肩、豹皮大袍,龐大的身軀跨乘在馬背上,就連那神駿的戰馬都顯得有些瘦弱。

這將領如此披掛穿戴自然不是爲了誇奇耀眼,而是吐蕃軍隊中一種頗爲特殊的裝扮,名爲六勇飾,只有真正的勇武並大功之士才能獲賜,其他人則不可穿戴。

除了孔武有力之外,這名蕃將的身份也比較特殊。其人名爲擦布卡巴,擦布氏乃是吉曲河谷的一個氏族,而除此之外,擦布卡巴一個更加顯赫的身份就是贊普赤都鬆讚的妻兄,同時也是贊普麾下最爲重視的七勇士之一。

聽到斥候回報前方已經發現唐軍的營地,擦布卡巴臉上頓時流露出好戰喜色,喝令道:“加速前進!與唐國交戰的首功,我必拿下!”

口中叫囂兇狠,但擦布卡巴也並非完全的莽撞,從斥候口中得知唐軍營地規模不小時,還是下令讓斥候傳告後方幾路人馬,讓他們加速前行,共同向唐軍營地發起進攻。

隨著隊伍繼續前行,遠處的坡地上已經可以看到唐軍的營壘旗幟,只是野地中仍然沒有出現大隊唐軍活動的痕跡。

眼見如此,擦布卡巴更是喜形於色,勒令部伍暫時停止下來,稍作休整並披掛戰甲,而自己也換下了那標示性的虎皮勇飾,披掛上一身堅固甲冑。

作爲高原上的霸主,吐蕃軍隊的裝備水平並不遜色唐軍,而這支隊伍作爲王室衛隊,武裝更是精良得很,一番整裝之後,那股凜冽殺氣便肆意瀰漫起來。

“唐軍此前已經怯懦不前,眼下我強軍已經將要踐踏營地,卻還保守不出,可見怯弱喪膽!”

擦布卡巴甲冑披掛起來之後,眼中兇芒閃爍,望著前方的唐軍營地沉聲道:“但唐軍的營壘障礙也是一樁麻煩,我軍輕裝疾行,並沒有攜帶攻堅器具,他們若死守不出,恐怕要與後路人馬分功。挑選通曉唐人言語者,營前叫陣,激怒唐軍出戰!”

他這裡還在擔心自己來勢洶洶、過於兇猛,或許會嚇得唐軍不敢出戰,可是這裡還沒有選定叫陣之人,對面唐軍已是營門大開,一路精騎策馬衝出,激起的煙柱沖天而起。

“來得好!上馬,殺敵!”

眼見自己多慮了,擦布卡巴先是一喜,繼而便生出一股似被冒犯的羞惱,翻身上馬,揮舞著手中的大刀大吼道。

隨著主將一騎衝出,其餘吐蕃軍士們也都紛紛打馬馳行起來,哪怕在高速運動之中,陣型仍然不見渙散,足見乃是訓練有素的精銳之師。

0569 可汗暴虐,蘸血食餅0081 少王險計0104 王居大不易0121 徐敬真引誣0675 東域雞肋,大軍難通0473 祖孫交心,昭德復相0460 大將不壽,哼哈就位0205 不爲我用,則必殺之0330 給事真幹才1008 齒胄敘禮,生徒歡聚0803 戚族有防,國法大善0590 故隋兵道,遺澤後世0394 樑王雖強,自有能者1013 雅贈飛奴,長願師事0266 生人易惑,鬼神難欺0218 銀青光祿大夫0685 廬陵器小,不能守國0637 國器遞授,噱談而已0665 內外鬥忿,以留秋賦0702 羣臣外授,相公珍重0362 代王舊罪,依稀可引1028 佳節令時,不誤教子0880 明君御極,壯風重回0953 天神難庇,蕃主出逃0432 達則兼濟天下0340 選月大圖,宰相托女0964 王邸門高,俗流難入1019 相濡淺灘,不如相忘0886 情多累人,羞於歸宮0350 艱難皇嗣0463 誅除諸武,歸政李氏0513 桀驁不馴,當棄則棄0423 千騎入衛,諸事待張0640 玄暐橫死,殺機四伏0822 名爲主上,實是傀儡0832 遣離京畿,別置外州0943 賊來受死,不留降口0191 少王竟知有我0453 妖氛滿盈,功在今秋0774 定亂須勇,國賴英主0729 妖才邪逞,不足敬重0656 君臣不容,兵戎相見0929 忠勤王命,嫉惡如仇0322 大事化小,耳目鋪陳0053 誤我少王0989 重修故道,參天可汗0826 逃人不追,大開武舉0811 集英羣才,開館納士0118 從子昌嗣0729 妖才邪逞,不足敬重0995 春夢錯發,徒恨孽血0337 廷參奏事,直劾宰相0398 狄公出手0357 皇嗣罪隱,刑徒出頭0241 秀姿動人0364 魏公點撥,鄭姝齊聚0127 少王有毒(求首訂!)0545 國賊碩鼠,其罪當誅0099 宰相危矣0680 食祿半生,所待捐身0314 枝冠漸茂,迴護近人0123 兵事再興0986 內苑閒趣,璞玉磨劍0106 禁中逆亂0746 河東空虛,無兵備亂0830 新瓜脆爽,引人垂涎0776 寧爲玉碎,不爲瓦全0846 萬衆雲集,驪山演武0520 關中帝宅,且鎮且撫0939 黃泉路遠,情深不懼0788 諸子授首,兵出河北0206 一支穿雲箭0596 霸業成敗,功在土渾0463 誅除諸武,歸政李氏0502 輕殺大將,軍心難定0554 貴人入坊,平康震驚0502 輕殺大將,軍心難定0680 食祿半生,所待捐身0089 賢賢易色0911 蕃使橫死,贊婆歸鄉0051 《逍遙王》0449 代王出都,妖氛彌盛0236 蜀商楊麗0752 蒼天降罪,朕恭受之0657 欽陵擅權,贊普受制0566 刀光閃爍,狼騎出沒1015 波斯歸義,羣胡法治0040 內教坊伶人0929 忠勤王命,嫉惡如仇0198 寸微靈光,日月照拂0117 權門惡事0567 河谷血戰,兒郎英武0284 禍水東引0759 聖駕渡河,姑且一論0418 酒不醉人人自醉0122 枯禾逢甘霖0760 唐家有我,我有一劍0233 我之樂土,彼之禁區0534 組我軍政,法劍不饒0040 內教坊伶人
0569 可汗暴虐,蘸血食餅0081 少王險計0104 王居大不易0121 徐敬真引誣0675 東域雞肋,大軍難通0473 祖孫交心,昭德復相0460 大將不壽,哼哈就位0205 不爲我用,則必殺之0330 給事真幹才1008 齒胄敘禮,生徒歡聚0803 戚族有防,國法大善0590 故隋兵道,遺澤後世0394 樑王雖強,自有能者1013 雅贈飛奴,長願師事0266 生人易惑,鬼神難欺0218 銀青光祿大夫0685 廬陵器小,不能守國0637 國器遞授,噱談而已0665 內外鬥忿,以留秋賦0702 羣臣外授,相公珍重0362 代王舊罪,依稀可引1028 佳節令時,不誤教子0880 明君御極,壯風重回0953 天神難庇,蕃主出逃0432 達則兼濟天下0340 選月大圖,宰相托女0964 王邸門高,俗流難入1019 相濡淺灘,不如相忘0886 情多累人,羞於歸宮0350 艱難皇嗣0463 誅除諸武,歸政李氏0513 桀驁不馴,當棄則棄0423 千騎入衛,諸事待張0640 玄暐橫死,殺機四伏0822 名爲主上,實是傀儡0832 遣離京畿,別置外州0943 賊來受死,不留降口0191 少王竟知有我0453 妖氛滿盈,功在今秋0774 定亂須勇,國賴英主0729 妖才邪逞,不足敬重0656 君臣不容,兵戎相見0929 忠勤王命,嫉惡如仇0322 大事化小,耳目鋪陳0053 誤我少王0989 重修故道,參天可汗0826 逃人不追,大開武舉0811 集英羣才,開館納士0118 從子昌嗣0729 妖才邪逞,不足敬重0995 春夢錯發,徒恨孽血0337 廷參奏事,直劾宰相0398 狄公出手0357 皇嗣罪隱,刑徒出頭0241 秀姿動人0364 魏公點撥,鄭姝齊聚0127 少王有毒(求首訂!)0545 國賊碩鼠,其罪當誅0099 宰相危矣0680 食祿半生,所待捐身0314 枝冠漸茂,迴護近人0123 兵事再興0986 內苑閒趣,璞玉磨劍0106 禁中逆亂0746 河東空虛,無兵備亂0830 新瓜脆爽,引人垂涎0776 寧爲玉碎,不爲瓦全0846 萬衆雲集,驪山演武0520 關中帝宅,且鎮且撫0939 黃泉路遠,情深不懼0788 諸子授首,兵出河北0206 一支穿雲箭0596 霸業成敗,功在土渾0463 誅除諸武,歸政李氏0502 輕殺大將,軍心難定0554 貴人入坊,平康震驚0502 輕殺大將,軍心難定0680 食祿半生,所待捐身0089 賢賢易色0911 蕃使橫死,贊婆歸鄉0051 《逍遙王》0449 代王出都,妖氛彌盛0236 蜀商楊麗0752 蒼天降罪,朕恭受之0657 欽陵擅權,贊普受制0566 刀光閃爍,狼騎出沒1015 波斯歸義,羣胡法治0040 內教坊伶人0929 忠勤王命,嫉惡如仇0198 寸微靈光,日月照拂0117 權門惡事0567 河谷血戰,兒郎英武0284 禍水東引0759 聖駕渡河,姑且一論0418 酒不醉人人自醉0122 枯禾逢甘霖0760 唐家有我,我有一劍0233 我之樂土,彼之禁區0534 組我軍政,法劍不饒0040 內教坊伶人
主站蜘蛛池模板: 来宾市| 微博| 扬中市| 视频| 泰兴市| 河西区| 青龙| 哈尔滨市| 琼海市| 内黄县| 邮箱| 澳门| 新蔡县| 文水县| 乳山市| 平山县| 兴山县| 涿鹿县| 朝阳区| 铜山县| 利津县| 五家渠市| 鞍山市| 白水县| 巍山| 姚安县| 新津县| 柯坪县| 辽宁省| 奈曼旗| 杭锦旗| 阿城市| 南和县| 泗水县| 什邡市| 雅江县| 全南县| 彭山县| 双流县| 乳山市| 鹤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