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0941 功在眼前,時不我待

時令進入了四月,青海這片土地也終於變得春色濃郁起來,冰雪融水沿地勢流淌匯聚,形成了一道道的河流,河流兩岸草木生髮,在這廣闊天地之間用那一道道綠痕勾勒出了和美的春日畫卷。

往年每到這個時節,整個青海都會變得熱鬧起來,牧民們不斷的追逐著水草遊徙放牧,荒野間無論是牧養還是野生的牛馬也都盡情享受著天地間的元氣饋贈,飽食增膘、積蓄能量繁衍生育。

然而到了今年,荒野間雖然又是草木瘋長,但卻罕有人煙活動的痕跡,彷彿這大片的曠野已經被世人所遺忘,山嶺溝壑俱成了動物們肆意遊蕩的樂園。

造成這種情形的原因也很簡單,陽光下生機勃勃的畫卷,天空中卻厚積著層層戰爭的陰雲。唐蕃兩大強國的軍隊,正各自從東西兩方出發,不斷的向青海中心區域挺進。

原本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土羌民衆們,或是已經被兩國大軍收聚招撫,或是藏匿在溝嶺崎嶇的角落中,根本不敢隨意遊蕩。

或者他們本來纔是這片土地的主人翁,世世代代在此休養生息。可是當更加強大的勢力將視線投向此地的時候,這些所謂的主人們才明白人間道理的殘忍之處。

這世上的人事從來也沒有篤定的歸屬,人間的一事一物唯有強大者才能佔有並享用。若本身的力量並不足匹配所擁有的一切,即便能茍安於一時,也必將會迎來慘痛的災厄。

這便是青海眼下最真實的寫照,明明戰爭的本質是唐蕃兩國的爭鬥,可偏偏青海要承受戰爭所帶來的大部分傷害。

不過隨著戰爭的氛圍越來越濃厚,哪怕是青海當地這些土羌們,所關注的重點也並不是這一場大戰將會給青海帶來多大的傷害,而是戰爭的勝負走向,究竟唐蕃兩國誰才能成爲青海新的征服者?

大軍之勢,不動如山、侵略如火。當雙方各自蓄勢、引而不發的時候,整個青海上空已經籠罩著一股黑雲壓城城欲摧的凝重感,而當兩國大軍主力正式發動的時候,頓時又變成了另一番的景象。

吐蕃大軍先至積魚城,短作休整之後便繼續開拔,直撲青海腹心區域的苦海。苦海在唐則稱爲赤水,此境有一個唐蕃通道上重要的驛站名爲暖泉驛,隨著蕃軍的到來,暖泉驛便成爲了吐蕃大軍的大本營。而暖泉驛再往東行百數裡,便到了唐軍一度染指但又被噶爾家奪回的渴波谷山口。

眼下兩國大軍尚未有實質性的碰撞接觸,但從當下的局面看來,吐蕃軍隊已經頗有幾分後發制人的氣勢。

這一次的唐蕃大戰,起因在於大唐的率先宣戰,且大唐方面在宣戰之後便大作動員,到了二月末已經在隴邊聚集了三十萬大軍,且就連大唐聖人都親臨隴上,一副氣勢洶洶的模樣。

而當唐軍戰前動員已經進行起來的時候,吐蕃的贊普卻仍然滯留西康,在那裡掃蕩唐國遺留的人事。甚至一直到了噶爾家的勃論贊刃歸國求援的時候,吐蕃國中仍然沒有做出出兵青海的決定。

等到大論欽陵抵達了積魚城遭受軟禁之後,吐蕃贊普才終於下令全國動員,前往青海與大唐進行大戰。

從時間上來說,吐蕃要遠遠落後於大唐。可就在接下來短短不到一個月的時間裡,吐蕃便動員起了將近四十萬的大軍投入此戰,從山南的雅壟到後藏的象雄,當然也少不了王統區直屬於贊普統率的衛軍,以及失而復得的孫波與白蘭羌等附庸軍隊。

雖然限於時間與路程的因素,吐蕃所動員的這些大軍仍有相當一部分還在行途之中,但如此強大的動員力度,也足以展示出吐蕃作爲高原霸主的強大風采。贊普一聲令下,四十萬大軍策馬控弦奔赴戰場,如此強大的國力,較之大唐並不遜色。

特別先期進入青海境中的大軍,更是搶在唐軍之前便佔據了青海有利地勢,建立起了從積魚城到暖泉驛之間長達千里的攻防戰線。

反觀唐軍方面,推進力度則就顯得並不盡如人意。雖然從二月末三月初便完成了大軍的動員與集結,可接下來卻推遲了將近一個月的時間沒有大的進程,至今唐軍主力仍沿大非川一線緩慢前進,而大非川的西側出口卻已經在吐蕃大軍的控制之中,甚至就連重要的黃河九曲入口都已經在吐蕃大軍的刀鋒輻射之下。

如此一個戰略格局或還不夠直觀,那便可以用三十年前的大非川一戰來作類比。

當年的大非川一戰,唐軍雖然最終是戰敗一方,但是在開戰伊始,唐軍主帥薛仁貴便率大軍一路深入,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在極短時間內便攻佔了積魚城附近的烏海。雖然當時也有大論欽陵刻意縱敵深入的緣故,但當年唐軍氣勢如虹的戰鬥力也絕對不容小覷。

須知從海東到烏海這一路,地形崎嶇變幻,整體上是一個拔高之勢,烏海的地理高度較之海東平窪處已經高出兩千多米。唐軍在那麼短的時間裡便跨越幾千裡距離,並克服如此懸殊的地理環境攻佔烏海,所表現出的戰鬥力也實在是驚人。

當年大論欽陵料敵如神,成功抓住唐軍前後兩部不協調的戰機,分頭進行擊破,先是戰勝了唐軍輜重後部,又逼迫薛仁貴退守大非嶺,最終還是投入了四十萬大軍,以人海戰術才最終取得了戰爭的勝利。

如今這一場戰事,唐軍投入兵力更勝此前數倍,且戰前的叫囂也分外兇狠,但講到真實的表現,較之前輩們卻是不可同日而語。明明先發一步,但卻前進緩慢,反而被吐蕃後來居上的搶佔優勢。

這樣的差別,既體現出如今的唐軍已經遠不復往年宇內無敵的氣勢,同時也表現出吐蕃已是今非昔比,多年以來的君臣不和並沒有阻止吐蕃實力取得長足進展的趨勢。

往年的吐蕃已經能在大唐最勢大風光之際逆勢奪勝,如今情勢此長彼消,接下來的戰爭走向似乎更加的沒有懸念。因此許多先一步抵達暖泉驛的吐蕃將領們已經開始喜孜孜的盤算大軍幾時能夠打到海東、打到赤嶺,讓那不可一世的唐國聖人見識一番他們吐蕃大軍的勇武!

當然,吐蕃方面也並非全無章法的一味冒進,大軍進止如何自有章法規令。雖然大論欽陵不再執掌軍機,但國中自有才士遞補,同樣制訂出一份周詳縝密的作戰計劃。

由於吐蕃上層內鬥、君臣不和,青海長期作爲噶爾家的禁臠,國中能夠施加的影響非常有限,甚至這一次也因爲同樣的原因,吐蕃大軍動員的時機遠遠落後於唐國。所以國中自贊普以下也都不奢望能夠速戰速決的戰勝唐軍,而是要充分利用高原作戰的地理優勢逐步削弱並最終戰勝唐軍。

吐蕃方面作戰的第一個階段,就是要奪取大非川西麓出口,將唐軍主力壓制在渴波谷以東,阻止唐軍繼續向海西攻進滲透。

眼下的事態發展,由於唐軍的行動遲緩,可以說吐蕃的第一步戰略意圖已經初步達成。前鋒軍隊只要穩守暖泉驛,便可以等待國中大軍陸續集結,使得吐蕃在正面戰場上獲得兵力優勢。

同時在這對峙的過程中,贊普還可以挾大軍之勢繼續解決噶爾家的問題,徹底結束噶爾家擁兵自重於海西的局面。

可是由於目標達成的太過輕鬆,許多前鋒將領們已經不滿足於當下,想要獲得更大的戰功。

畢竟與大唐此戰並不只是單純的對外戰事,還摻雜著國中權力格局重新調整分配的意義,噶爾家這一權臣門戶大廈將傾,無論是國中的職權調整,還是來年青海如何分授鎮守,都讓人充滿了遐想。

在這樣的誘惑之下,許多將領已經忍不住蠢蠢欲動。特別隨著大論欽陵的倒臺,吐蕃國中眼下在軍事上也沒有一個能讓所有人都信服的軍神備選,甚至就連贊普、雖然地位尊崇,但在軍事上也沒有表現出什麼強大無匹的謀略智慧。

現在的局面是明擺著唐軍外強中乾,而己方則氣勢如虹,若再拘泥陳腐舊計而拖延不前,無疑會白白錯過已經到手的優勢先機。

因此在佔據了暖泉驛之後,便不乏吐蕃將領充分發揮了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應變智慧,稍作休整之後,便親率本部人馬衝出暖泉驛,直向大非川而去。

眼見有人這麼做,其他一些原本還在遲疑的蕃將頓時也按捺不住、有樣學樣。大家一起行動,即便作戰不利,無非退回休整防務,就算贊普要怪罪,也是法不責衆,每個人需要承受的責罰也有限。可若有人大勝而歸,自己錯失良機不說,還要揹負一個懦夫之名,這實在是讓人不能接受!

於是,抵達暖泉驛不久的蕃軍前鋒們便不再固守此處,而是紛紛的繼續向前進發。殊不知,大非川內的唐軍前鋒們也早已經列陣等候多時,要給這些冒進的蕃軍一個大大的驚喜!

0457 強卒入坊,魏王伏誅0094 大酺禮畢0153 則天門前,死機隱現0193 太平托子0668 鷹苑豹坊,內外編軍0813 蕃使躁亂,橫屍街頭0837 若不歸坊,家恐不家0891 仁皎落魄,見笑人間0827 大國體龐,治軍尤難0630 擴地千里,兵指海西0753 舉世狹計,不能容我0589 不負王命,此行必果0845 情義可賞,爲我娛親1018 母子異見,相爭失和0362 代王舊罪,依稀可引0225 無兒還有孫0904 口嫌體正,從良實難0019 一隻大青鵝0209 枝上桃李子0398 狄公出手0191 少王竟知有我0866 諸子不才,不可付事0477 徐娘假子,披麻而行0241 秀姿動人0135 舔友的惡意交流0099 宰相危矣0199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0242 蜀女有才0743 既入幸途,抽身不易0701 幽州都督,東夷都護0465 大事將興,和氣無存0604 諸胡聚首,桀驁伏誅0116 不是聶隱娘0185 嗜色如命是人情0717 仁皎反骨,捐身關隴0399 行驛命案0702 羣臣外授,相公珍重0633 社稷之喜,君王之憂0296 通泉縣大街痞0695 幸從殿下,此生無悔0889 人間遠我,我親人間0282 眼高手低,矜傲排外0815 敵國大逆,我之強援0919 賊佔西康,大戰在即0935 蕃主東來,天威制裁0644 君心深刻,意整禁軍0564 大賞諸軍,收心備戰0062 禁中亡命徒0014 一窩小雞崽兒0933 半生功業,壯極青海0221 窺望河西0591 陳兵青海,敢否一戰0488 庸人自擾,死不足惜0933 半生功業,壯極青海0228 平康坊聲色迎王0310 才堪宰輔,資望未及0291 獻業求命0403 兇逆作惡,宰相罪大1021 遊戲坊曲,豪取萬緡0395 王戲閒苑,殿中選妃0375 魏王贈刀,砥礪代王0142 就怕有壞人0815 敵國大逆,我之強援1018 母子異見,相爭失和0152 潛龍怒音0837 若不歸坊,家恐不家0329 巽郎警聲,各宜自省0100 不望獨活0350 艱難皇嗣0532 雍王宏大,宋璟敬服0182 不堪回首的情事0631 露布入都,名王壯功0243 千金於世,需傍大枝0927 朕既爲君,愛民如子1044 生無所恃,唯自謹守0812 開元名臣,次第入朝0842 聖躬永健,長享此國1038 馬革裹屍,異域同歸0910 邊州事繁,國力日盛0554 貴人入坊,平康震驚0022 萬古愁難銷0487 潞王殘暴,人勢難欺0314 枝冠漸茂,迴護近人0749 山南房州,廬陵王城0599 赤嶺爲界,阻敵阻我0831 李潼薄名,公主聞否1045 籬牆築定,打掃廳堂0993 情緣玄妙,知錯難改0455 羣臣唯望政事堂0365 羣僚入廟,參佐代王0440 亂花漸欲迷人眼0800 西歸祭祖,開元啓新0314 枝冠漸茂,迴護近人0347 明禮定序,五王降爵0425 禍延深宮,三思殺女0788 諸子授首,兵出河北0315 奪王封爵,淪爲黔首0442 大河水口,俱在掌握0005 再愛我一次0291 獻業求命
0457 強卒入坊,魏王伏誅0094 大酺禮畢0153 則天門前,死機隱現0193 太平托子0668 鷹苑豹坊,內外編軍0813 蕃使躁亂,橫屍街頭0837 若不歸坊,家恐不家0891 仁皎落魄,見笑人間0827 大國體龐,治軍尤難0630 擴地千里,兵指海西0753 舉世狹計,不能容我0589 不負王命,此行必果0845 情義可賞,爲我娛親1018 母子異見,相爭失和0362 代王舊罪,依稀可引0225 無兒還有孫0904 口嫌體正,從良實難0019 一隻大青鵝0209 枝上桃李子0398 狄公出手0191 少王竟知有我0866 諸子不才,不可付事0477 徐娘假子,披麻而行0241 秀姿動人0135 舔友的惡意交流0099 宰相危矣0199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0242 蜀女有才0743 既入幸途,抽身不易0701 幽州都督,東夷都護0465 大事將興,和氣無存0604 諸胡聚首,桀驁伏誅0116 不是聶隱娘0185 嗜色如命是人情0717 仁皎反骨,捐身關隴0399 行驛命案0702 羣臣外授,相公珍重0633 社稷之喜,君王之憂0296 通泉縣大街痞0695 幸從殿下,此生無悔0889 人間遠我,我親人間0282 眼高手低,矜傲排外0815 敵國大逆,我之強援0919 賊佔西康,大戰在即0935 蕃主東來,天威制裁0644 君心深刻,意整禁軍0564 大賞諸軍,收心備戰0062 禁中亡命徒0014 一窩小雞崽兒0933 半生功業,壯極青海0221 窺望河西0591 陳兵青海,敢否一戰0488 庸人自擾,死不足惜0933 半生功業,壯極青海0228 平康坊聲色迎王0310 才堪宰輔,資望未及0291 獻業求命0403 兇逆作惡,宰相罪大1021 遊戲坊曲,豪取萬緡0395 王戲閒苑,殿中選妃0375 魏王贈刀,砥礪代王0142 就怕有壞人0815 敵國大逆,我之強援1018 母子異見,相爭失和0152 潛龍怒音0837 若不歸坊,家恐不家0329 巽郎警聲,各宜自省0100 不望獨活0350 艱難皇嗣0532 雍王宏大,宋璟敬服0182 不堪回首的情事0631 露布入都,名王壯功0243 千金於世,需傍大枝0927 朕既爲君,愛民如子1044 生無所恃,唯自謹守0812 開元名臣,次第入朝0842 聖躬永健,長享此國1038 馬革裹屍,異域同歸0910 邊州事繁,國力日盛0554 貴人入坊,平康震驚0022 萬古愁難銷0487 潞王殘暴,人勢難欺0314 枝冠漸茂,迴護近人0749 山南房州,廬陵王城0599 赤嶺爲界,阻敵阻我0831 李潼薄名,公主聞否1045 籬牆築定,打掃廳堂0993 情緣玄妙,知錯難改0455 羣臣唯望政事堂0365 羣僚入廟,參佐代王0440 亂花漸欲迷人眼0800 西歸祭祖,開元啓新0314 枝冠漸茂,迴護近人0347 明禮定序,五王降爵0425 禍延深宮,三思殺女0788 諸子授首,兵出河北0315 奪王封爵,淪爲黔首0442 大河水口,俱在掌握0005 再愛我一次0291 獻業求命
主站蜘蛛池模板: 绥中县| 沂南县| 卢湾区| 寿光市| 怀宁县| 井陉县| 友谊县| 沅陵县| 合水县| 罗城| 廊坊市| 兰坪| 台南市| 永清县| 土默特左旗| 德阳市| 肇源县| 榆中县| 铁力市| 正安县| 大兴区| 安福县| 晴隆县| 泰州市| 阿坝县| 泸西县| 上思县| 齐河县| 衡东县| 临泉县| 习水县| 绥宁县| 宁阳县| 宽城| 临城县| 桓台县| 长丰县| 聂拉木县| 小金县| 南皮县| 白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