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0813 蕃使躁亂,橫屍街頭

傍晚時分,隨著鼓聲響起,整場考試宣告結束。隨著禁軍甲士們入場收取考卷,有一些考生因爲考試還沒有完成而額頭沁汗、一臉惋惜,但最終也只能放下筆具,起身離場。

由於這一場制舉考試是聖人親自入場監督,所以在考試結束後,朝廷又在別苑設席賜饗,以示慰勞,由集英館學士李嶠負責主持。凡所參會考生,各賜錦袍一襲,連吃帶拿,可謂其樂融融。

李嶠本就久負文名,如今又兼領中書制敕擬寫與集英館事,雖然距離位高權重的宰相還有著一定的差距,但也已經是士林文人在朝顯貴。儘管聖人沒有親自出席、讓在場衆考生們大感失望,但由李嶠出面,也讓考生們略感受寵若驚。

今次與試衆考生們,因有年齡的限制,可以說都是時流俊彥、後起之秀,各有功名蔭眷在身,風華正茂且自信滿滿,如今匯聚一堂,宴會氛圍也頗爲熱烈。既然有李嶠這樣的文壇宗師在場,自然也少不了詩詞唱應。

雖然也有一些考生自度發揮不佳而有些彷徨失落,但受此氛圍影響,也暫時將失意拋在腦後,投入到詩文應和中去,心裡也存著將這場宴會當作一場加試的打算,希望能憑著詩文佳作獲取到大人物的關注與垂青。

李潼監考一整天,回宮後又批閱了一部分兩省呈送上的奏章,責令集英館諸人會同禮部官員連夜批閱考卷,這才返回寢殿入宿。

第二天早朝例會結束之後,這一次制舉考試的初步結果便呈送上來。聖人親自督辦此事,相關臣員不敢拖延,連夜將上千份的考卷批閱完畢,等到登殿呈送時,馬懷素等人都帶著黑眼圈、眼球充血,看著就非常疲憊。

閱卷工作進行的這麼有效率,李潼也頗感詫異,於是便暫時推開手頭事務,將結果稍作翻閱。

這一次制舉考試,本身便題量不少,再加上聖人親自監考,一些繁禮又擠壓了做題的時間。所以最終考試結束的時候,有三百多人都沒能完成規定的考題數量。所以在批閱的時候,這一部分考卷便直接劃到了不合格,甚至都沒有傳案過卷。

考題當中的釋經部分,是對經義基本功的考察。如果這一部分尚且出錯,後續自然也就不必再看了。在這一關裡,又篩除了近百人。

最後閱卷官員們精讀策問,並擬定了一個三百人的初選名單,便是擺在李潼面前的一個結果。這樣一個淘汰比例,倒也並不算高,但若考慮到考生們本身素質就有所保證,所以這挑選出的三百人含金量還是不低的。

李潼將名單翻閱一番後,發現他本來所看好的人選基本都被選出,但也並非沒有遺珠之憾。比如《舊唐書》中有君子美譽的杜暹,就被篩了下去。至於被淘汰出去的理由,就是沒能在規定時間內完成考題。

察覺到這一點之後,李潼又擡頭對馬懷素說道:“今次施考,頗有艱深,諸黜落之選,未必全無器蘊,但有一策可觀,可以列表於籍,以供拾補。”

馬懷素聞言後不無緊張,連忙起身道:“今次批閱用力倉促,臣等一定認真複閱,務求不留遺憾。”

看著馬懷素那兩個碩大的黑眼圈,李潼又笑語道:“事欲求周全,必不能操切。學士等用功辛苦,且短休一日,明日再作複審,旬日之內能夠了事便可,如此也能不失審士莊重、才選得宜。”

說完這話後,他又讓人將入選的這三百人考卷送入殿中,自己當殿翻閱起來。除了一些重點關注的人選之外,對於普通考生們的試卷也都抽閱了一部分。

在抽查了一部分考生的題卷後,李潼也發現了一個比較有趣的現象,那就是相對而言,出身世家與高官家庭的考生,其策文的深度與廣度要明顯超過了普通考生。

類似李元紘、裴耀卿之類家世優越者,除了規定的五篇策文之外,各自還有加選的課題。單單裴耀卿一人,便作了十七條策對,拋開別的不說,單單文思敏捷一項,就不免讓人驚歎有加。

對此李潼也並不感覺意外,他所擬定的這些策題、都是時務相關,有著極高的指向性。除了對考生們的文辭組織能力有要求之外,對他們各自的政見、閱歷等都有著不低的考校。而且這當中許多策題都不失高屋建瓴,大部分考生的閱歷與思考是很難達到這種高度的。

那些權貴二代們,家中都有長輩在朝擔任高官,日常所接觸的軍國事務偶爾歸家與晚輩們討論傳授,這些世家子弟從小便生活在權力中心,耳濡目染之下,視野自然要更加開闊。

像連作十七篇策文的裴耀卿,無論是其閱歷經驗還是學識素養,明顯都達不到這樣的水平。畢竟哪怕再怎麼智力出衆的神童,對於一些事物首先你是要接觸過,然後才能形成一套自己的觀點。

這麼小年紀便能對許多國家大事侃侃而談,顯然是深受薰陶,將長輩一些觀點通過自己的語言能力轉述出來。

但是家世普通的考生們,就沒有了長輩耳提面命、朝夕薰陶的便利,就算對許多問題已經形成了一套自己的看法,但往往也不夠務實、流於淺薄。

就跟李潼早年新見劉幽求時,這傢伙便急不可耐上獻邊事策略,可是隨著在隴邊就事一段時間後,劉幽求反而變得慎言起來。這就是在現實處境中意識到了自己的不足,羞於再賣弄一些不夠周全成熟的觀點。

這初步選拔出來的三百人,接下來還要經過更嚴格的挑選淘汰,最終集英館只會留下二十四人作爲第一屆的館生。

一個人才力高低,通過這種書面考選能夠體現出來的只有一部分而已。

大範圍的選舉流程優化,李潼眼下也沒有一個更加科學的標準。不過集英館這種小規模的精選,李潼還是希望儘量能夠方方面面都考察到,使得選上來的館生們確實能夠配得上國之美器的評價。

所以接下來的考選流程,就變得更加細化,不再只是書面考試一種。三百名初選出來的考生被集中安置於外朝考院中,除了每日早晚各制一文,還要負責整理各衙司一些舊務典籍與判書,甚至被輪流安排到市監署、社監署等品流複雜、事務繁多的部門去實習考察,觀其表現、各給優劣。

之所以要安排如此繁瑣的考察流程,李潼也是希望能讓政治資源更加下沉,給一些家世普通的考生們更多表現的機會,儘量將他們各自的優點長處挖掘出來。哪怕最終不能入選集英館,接下來的仕途也能纔有所專、更加順暢。

至於提前被篩除掉的杜暹,李潼也特意將他的考卷取來稍作翻閱,發現這位開元名臣還真的不是什麼文法才士。甚至就連他這個日常靠開掛抄襲混日子的傢伙,現在自己親自動手、水平都要比杜暹高上一籌。

所以儘管他有些可惜不能將杜暹召入集英館,但自己制定的考選規矩總要遵守,強行將短板這麼明顯的考生招選進來,會讓集英館整體含金量都有下滑。所以也只能將杜暹的名籍發還選司,讓其繼續參加吏部銓選。

在集英館試還沒有最終結果的時候,杜暹這個年輕人便通過了吏部的銓選,被髮往隴右擔任一個牧丞,年關到臨前便捲起小包袱,匆匆趕往隴右赴任了。

得知吏部對杜暹的任用,李潼也不免感慨姚元崇執掌選司之明。雖然區區一個八品牧官未必需要吏部尚書親自作判,但這也說明吏部整個典選系統還是頗具識人之明。

原本歷史上,杜暹確是憑著邊功拜相,曾經執掌安西並擔任邊臣中職位最高的磧西節度使。雖然軍功與聲譽比不上高仙芝、哥舒翰等大將,但也是開元時期一位重要的邊事大臣。

【看書福利】送你一個現金紅包!關注vx公衆【書友大本營】即可領取!

在經過長達十幾天的全面考察後,二十四名集英館生終於挑選出來,李潼所關注的一些人選基本入選其中。這些人將要在集英館學習一到三年的時間,然後按照考評授予內外官職,正式開始他們的仕途。

至於那些落選者們,也都按照考察過程中的各自表現而有所獎授,雖然沒有入選集英館,但並不意味著他們才能就差,只能說集英館要求更高。

接下來這些人再入銓選,不乏人表現出色,被授上府判官乃至於大縣縣令者。而這些人在銓選中的表現,更從側面彰顯出集英館生的含金量之高。雖然這些館生們眼下還沒有正式官場並有所表現,但在當下輿情中,儼然已經成爲大唐政壇的新星。

集英館招生一事,趕在年節到來前完成,李潼也算是鬆了一口氣。正打算收拾收拾準備過年,並籌備一下來年的上元節,可是很快的又有一件突發事件打亂了他的計劃:吐蕃兩路使者狹路相逢,當街互毆,並有數人直接橫屍街頭!

0984 選司公正,風骨強硬1019 相濡淺灘,不如相忘0044 老朽昏聵,不懼一言0958 寡人有疾,大幄能容0370 名王志壯,當避一席0239 名王一言,萬衆法隨0804 三長入蕃,編戶齊民0577 大軍激戰,力斃特勤0555 一步登天,江山爲靠0094 大酺禮畢0566 刀光閃爍,狼騎出沒0586 雍王勇健,使人心折0398 狄公出手0678 狄公顯貴,家宅不寧0951 積魚城危,軍神命殞0309 無人如我待你好0639 王法煊赫,宇內無敵0911 蕃使橫死,贊婆歸鄉0153 則天門前,死機隱現1018 母子異見,相爭失和0596 霸業成敗,功在土渾0213 珠玉散盡,只爲彰才0196 卑職願從大王0733 人事糾纏,有情難阻0105 人間滋味0919 賊佔西康,大戰在即0171 人生若只如初見0413 良辰嘉緣,鬼魅難阻0581 諸胡羣聚,京觀駭人0631 露布入都,名王壯功0900 蕃國勢壯,公主長榮0236 蜀商楊麗0836 長安百姓,競備佳節0729 妖才邪逞,不足敬重0182 不堪回首的情事0263 娘子隨戲0793 契丹暴亂,兵掠諸州0189 洛陽女兒,似在眼前1015 波斯歸義,羣胡法治0046 京華遊仙窟0875 賞心悅目,開胃加餐0171 人生若只如初見0455 羣臣唯望政事堂0675 東域雞肋,大軍難通0811 集英羣才,開館納士0351 關中羣貴多尚勢0451 兒女長年,爲母赴死0620 仁願獻計,統攝諸胡0560 長安諸水,周遊不順0474 子孫如此,卿等羨否0080 豬狗之才0930 三年盛儲,一戰雄圖0073 春江花月夜0799 衆正盈朝,羣臣勸進0318 少王兇頑,奪人宅業0606 恩仇分明,不毀道義0068 食心婢子0793 契丹暴亂,兵掠諸州0974 故事險惡,禍根難躲0794 胡狗必死,寸麻不資0067 協律頌今0386 昇仙太子,羽衣控鶴0430 千金易得,真心難求0259 娼兒薄行,花期錯失0266 生人易惑,鬼神難欺0363 新的班底0778 爵人於朝,刑人於市0664 漢王性僻,不樂成婚0112 神都水深0352 姿容趣淺,率真可愛0713 韋卿雅正,堪爲宰輔0315 奪王封爵,淪爲黔首0930 三年盛儲,一戰雄圖0843 春風得意,探花遊園0491 趨炎附勢,名門羞恥0757 舉世不容,名臣辭世0133 太平歸邸0115 倩女幽魂0562 羣商捐用,馱馬鉅萬1008 齒胄敘禮,生徒歡聚0199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0876 情若不復,生無可戀1051 天要絕者,有疏無漏0151 神都此夜多驚魂0384 二王同坊,長短必爭0327 南省氣象0844 紅顏一笑,豪擲千金0375 魏王贈刀,砥礪代王0533 老物不器,能殺鄉賊0681 王公年高,帳席以待0319 巽郎才壯0863 聞香識色,樂奴而已0109 仗義屠狗輩0800 西歸祭祖,開元啓新0635 諸情不協,國事維艱0328 野狐宰相0538 擇事何主,觀其氣魄0793 契丹暴亂,兵掠諸州1027 勢難相忍,各自修行0639 王法煊赫,宇內無敵
0984 選司公正,風骨強硬1019 相濡淺灘,不如相忘0044 老朽昏聵,不懼一言0958 寡人有疾,大幄能容0370 名王志壯,當避一席0239 名王一言,萬衆法隨0804 三長入蕃,編戶齊民0577 大軍激戰,力斃特勤0555 一步登天,江山爲靠0094 大酺禮畢0566 刀光閃爍,狼騎出沒0586 雍王勇健,使人心折0398 狄公出手0678 狄公顯貴,家宅不寧0951 積魚城危,軍神命殞0309 無人如我待你好0639 王法煊赫,宇內無敵0911 蕃使橫死,贊婆歸鄉0153 則天門前,死機隱現1018 母子異見,相爭失和0596 霸業成敗,功在土渾0213 珠玉散盡,只爲彰才0196 卑職願從大王0733 人事糾纏,有情難阻0105 人間滋味0919 賊佔西康,大戰在即0171 人生若只如初見0413 良辰嘉緣,鬼魅難阻0581 諸胡羣聚,京觀駭人0631 露布入都,名王壯功0900 蕃國勢壯,公主長榮0236 蜀商楊麗0836 長安百姓,競備佳節0729 妖才邪逞,不足敬重0182 不堪回首的情事0263 娘子隨戲0793 契丹暴亂,兵掠諸州0189 洛陽女兒,似在眼前1015 波斯歸義,羣胡法治0046 京華遊仙窟0875 賞心悅目,開胃加餐0171 人生若只如初見0455 羣臣唯望政事堂0675 東域雞肋,大軍難通0811 集英羣才,開館納士0351 關中羣貴多尚勢0451 兒女長年,爲母赴死0620 仁願獻計,統攝諸胡0560 長安諸水,周遊不順0474 子孫如此,卿等羨否0080 豬狗之才0930 三年盛儲,一戰雄圖0073 春江花月夜0799 衆正盈朝,羣臣勸進0318 少王兇頑,奪人宅業0606 恩仇分明,不毀道義0068 食心婢子0793 契丹暴亂,兵掠諸州0974 故事險惡,禍根難躲0794 胡狗必死,寸麻不資0067 協律頌今0386 昇仙太子,羽衣控鶴0430 千金易得,真心難求0259 娼兒薄行,花期錯失0266 生人易惑,鬼神難欺0363 新的班底0778 爵人於朝,刑人於市0664 漢王性僻,不樂成婚0112 神都水深0352 姿容趣淺,率真可愛0713 韋卿雅正,堪爲宰輔0315 奪王封爵,淪爲黔首0930 三年盛儲,一戰雄圖0843 春風得意,探花遊園0491 趨炎附勢,名門羞恥0757 舉世不容,名臣辭世0133 太平歸邸0115 倩女幽魂0562 羣商捐用,馱馬鉅萬1008 齒胄敘禮,生徒歡聚0199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0876 情若不復,生無可戀1051 天要絕者,有疏無漏0151 神都此夜多驚魂0384 二王同坊,長短必爭0327 南省氣象0844 紅顏一笑,豪擲千金0375 魏王贈刀,砥礪代王0533 老物不器,能殺鄉賊0681 王公年高,帳席以待0319 巽郎才壯0863 聞香識色,樂奴而已0109 仗義屠狗輩0800 西歸祭祖,開元啓新0635 諸情不協,國事維艱0328 野狐宰相0538 擇事何主,觀其氣魄0793 契丹暴亂,兵掠諸州1027 勢難相忍,各自修行0639 王法煊赫,宇內無敵
主站蜘蛛池模板: 治多县| 高台县| 西城区| 太康县| 班戈县| 锦屏县| 古丈县| 浙江省| 昔阳县| 龙陵县| 寿光市| 赤壁市| 泰和县| 西乡县| 平遥县| 南漳县| 犍为县| 丰城市| 江孜县| 长春市| 焉耆| 藁城市| 桂东县| 江西省| 栖霞市| 师宗县| 无为县| 芷江| 仁怀市| 江源县| 金塔县| 隆安县| 镇雄县| 清镇市| 历史| 衡阳县| 建水县| 穆棱市| 平武县| 榆林市| 阿拉善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