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0455 羣臣唯望政事堂

外朝刑卒退出麗景門內(nèi)推院這一天,宮人們奔走相告,不乏人喜極而泣。

這些宮人們久在禁中,由生到死所見不過大內(nèi)這一片天地,當聖意中的惡念籠罩整個大內(nèi),自有一種天地俱崩的絕望感。刑卒退出內(nèi)推院,則不啻於陰霾消散,終於再見生機。

劫後餘生慶幸之餘,對於促成這一轉(zhuǎn)變的代王妃,宮人們也都由衷的感激。一時間多有宮人遊蕩於九洲池北岸的仁智院附近,希望能夠當面道謝致意。

但仁智院只是宮防謹守,專心爲橫死的徐司苑治喪祈福,偶爾傳出一兩句聲訊也只是天意好生、無關(guān)餘者。

無論禁中宮人們由死境轉(zhuǎn)入生天的感觸多麼深刻,外朝對此也並沒有太大的關(guān)注。畢竟對大多數(shù)人而言,皇宮大內(nèi)究竟發(fā)生了什麼距離他們實在是太遙遠,即便是偶有聽聞,也都很少密切關(guān)注。

眼下時局所關(guān)注的重點,一是禁中那場法會所傳達出的聖意諸種,二是由這場法會所衍生出的北擊突厥的決議。

與此同時,侍御史來俊臣在被罷內(nèi)推院事後,旋即上書訴變,道是嶺南流人謀反,請求朝廷分遣使者南下徹查。

毫無疑問,這又是來俊臣爲了自救所使出的手段。禁中發(fā)生的事情,雖然外朝所知不詳,但多多少少是有所耳聞,其中一些心思敏銳的便想要以此爲突破口,將來俊臣再次逐出。

譬如同爲侍御史的周矩,便暗訪曾在內(nèi)推院供事的刑卒進行取證。

來俊臣自知並無薛懷義那樣深厚的聖眷,本身就是危機感十足,先是上書訴變道是朝野逆流仍然勢衆(zhòng),刑卒還有用武之地。接著又搶先出手、倒打一耙,彈劾周矩等朝臣窺問禁私、意圖不軌。

武則天自知那場法會雖然暫時令在朝三品大員們口風達成一致,但泛及整個朝堂,仍然不乏人在私議妖氛,正需要將言路加以管控。因此對來俊臣主動將火引到憲臺,與她心意頗有吻合,於是便授意來俊臣嚴加推查。

同時,她又授意朝廷分遣諸路使者,南下查問流人究竟有無謀反。

其實流人究竟有無謀反,本就不是什麼大問題。且不說這些流人們本身就是諸年政斗的失敗者,與當下朝局秩序瓜葛不大,就算是他們真的意圖謀反,各個流放地本就地處偏遠,又能成什麼事。

之所以還要作態(tài)嚴查,無非是給在朝人衆(zhòng)施加壓力。人不慮於前,當慮於後,眼前諸事,是要爲後來者作誡。

七月中,盂蘭盆節(jié),百司休沐,各自居家治禮。

節(jié)後,狄仁傑應鳳閣舍人崔玄暐之請前往其家赴宴。崔玄暐出身河北名族博陵崔氏,本身又官居鳳閣要省,其人設宴,朝野人士參與者二三十衆(zhòng)。

席中衆(zhòng)人不乏詩文唱應,狄仁傑則攬杯獨飲,臉上不乏憂悵之色。

“未知狄公何事繞懷,宴飲之際竟也惜字如金?”

很快有人便察覺到了狄仁傑的情緒有些不對,下席有秋官員外郎袁恕己入前詢問道。

狄仁傑聞言後嘆息一聲,擡眼望向南方,口中說道:“所見賓友滿席,不免追思故人。李承胄才藝卓然,論禮精湛,此日若能在席,必有妙語驚人,可惜風雅放於天南?!?

衆(zhòng)人聽到這話,神態(tài)也都略有轉(zhuǎn)變。狄仁傑所言李承胄,乃前憲臺中丞李嗣真,舊年與狄仁傑等衆(zhòng)宰相一同被流放。那一批流放者中,魏元忠與狄仁傑被先後起復,而前宰相任知古、李嗣真等則仍在流放地。

流放生活本來就悲苦有加,如今朝廷再遣使者調(diào)查流人謀反,可以想見那些流人們必然會更遭無妄之災。所以當?shù)胰蕚苷f完後,在場衆(zhòng)人也都各自面露戚容,他們或有親友仍在流放,即便沒有,心裡多多少少也都抱有同情。

隨著狄仁傑的開口,宴席的歡樂氣氛有所削減,衆(zhòng)人再開口談論起來,多多少少也都覺得朝廷如此做法有些矯枉過正之嫌。

眼見衆(zhòng)人態(tài)度如此,狄仁傑心緒微微一寬。他之所以主動提起此事,就是希望能將人心稍作整合,上書勸阻此事。

雖然第一批的使者已經(jīng)派出,但如果能夠勸阻聖皇陛下後續(xù)的派遣,那也能對第一批南下的使者有所警示,讓他們在推審事情的時候稍作收斂,對那些悲苦的流人們手下留情。

然而狄仁傑還沒有開口,坐在主人席中的崔玄暐則嘆息道:“諸君所言誠有可鑑,但朝廷所以派遣使者南下審察,也是有更深一層的顧慮啊?!?

聽到崔玄暐這麼說,衆(zhòng)人議論聲爲之一頓,就連狄仁傑也略有好奇的望向崔玄暐,想要聽他講一講朝廷這麼做的深層理由。他們這些時流雖然也在神都,但畢竟不能入?yún)C要,難免就短於見識。

“李相公久在西京不歸,事機收攬於外,也使朝中諸事運作不暢。更嚴重的,則就是讓皇嗣久涉事中不能抽身篤靜……”

崔玄暐所言便是李昭德出都調(diào)查王城驛兇案一事,一同出使的河內(nèi)王武懿宗都已經(jīng)返回了神都,但李昭德卻以案情仍有疑點爲由繼續(xù)留頓西京。

狄仁傑本以爲崔玄暐有什麼深刻論述,但是聽他言涉李昭德,不免便皺起了眉頭。

他雖然在事閒司,但於朝中也多故舊,或許不能及時知曉許多機要,可也並不是對朝中人事糾葛一竅不通。

李昭德之所以久在西京,原因絕不是崔玄暐所暗指其人想要避開朝局紛爭。一則是武氏諸王的阻撓,不願意讓李昭德太早回朝。

二則是李昭德本身所收攬的那些事機關(guān)乎重大,如今朝內(nèi)酷吏猖獗、幾無所制,一旦李昭德歸都後沒有策應,讓這一部分事機被酷吏奪走,受害者必然更多。

如今朝中,且不說聖皇陛下心意如何,政事堂宰相唯樑王武三思、鳳閣內(nèi)史豆盧欽望、鸞臺侍郎楊再思而已。

這三人徒在其位卻無能於事,只從日前禁中法會決議出征突厥這件事上就能看出,他們對君王制命根本就全無匡正之力,只能垂首附和。

最起碼在狄仁傑看來,眼下絕不是興弄外事的良機。年前朝廷用兵收復安西四鎮(zhèn),眼下局面也不過堪堪維持住,吐蕃隨時都有可能再作反撲,佈置在西域的人事不可輕易撤回,甚至可能還需要持續(xù)的投入。

朝內(nèi)看來,儘管代王一系所主持的漕運事宜有所收效,使得國計度支略有從容。但此事運作仍淺,還需要加以穩(wěn)定,最起碼也要看過今年的歲收整體增益如何,才能確言究竟成不成功。

在這樣的情況下,聖皇陛下卻一意孤行,決定出徵突厥,而且用的還是那樣一個妖異藉口,根本就沒有一個整體的戰(zhàn)略意圖與戰(zhàn)術(shù)構(gòu)想。僥倖或可不敗,但也無從扭轉(zhuǎn)北方的攻防形勢,根本就是勞民傷財?shù)耐e。

狄仁傑相信在朝有識之士也多能看到這個問題,但之所以沒有強力人物出面勸阻,無非是在事者都失去了就事論事的正直之心。

諸如眼前的崔玄暐,其人就事鳳閣,深參機要,面對朝廷明顯的亂政避而不談,卻轉(zhuǎn)而討論餘者枝節(jié)。說到底,權(quán)力撩人而已。

如今的政事堂,言則有宰相五人,但夏官尚書王孝傑本職安西大都護,只是遙領(lǐng)宰相。鳳閣侍郎李昭德本困在西京,也不能從容回朝,發(fā)揮出宰相職責。至於在朝這三人,哪一個都沒有擔當國計的器量。

所以接下來,政事堂肯定是要做一番大的增補調(diào)整。這已經(jīng)是在朝羣臣的共識,也是聖皇陛下刻意促成的一個局面。

因此政事堂在事者謹言慎行,不敢違逆聖意。而自覺有資歷者也都是小心觀摩,希望能一舉拜相。

崔玄暐如今已經(jīng)官在鳳閣舍人,同樣也是宰相的後補梯隊。其人之所以言指李昭德,原因也正在於此了。只要能把李昭德排擠出朝,那麼接下來政事堂已經(jīng)到了不得不做增補的地步。

出身河北的崔玄暐有一個優(yōu)勢,那就是薛懷義此次率軍出征突厥,一定要仰仗河北士情民力。所以,接下來聖皇陛下便極有可能提拔一個河北出身的朝臣進入政事堂擔任宰相。

因此羣臣所以不阻此次出征突厥,一則自然是因爲聖皇陛下意圖急切,二則便是宰相勢位的勾引了。

原本狄仁傑是打算聯(lián)合朝士勸阻朝廷繼續(xù)增派使者南下,可是由於崔玄暐的發(fā)聲打亂,讓在場衆(zhòng)人思計有所偏移。畢竟嶺南流人處境如何與朝局本身並無切膚之痛,人終究是要從自身出發(fā)去權(quán)衡判斷。

所以狄仁傑在席中也是越坐越覺苦悶,索性起身告辭。

崔玄暐將狄仁傑送出家門,對狄仁傑的審視略有躲避,只是嘆聲道:“如今朝局妖氛濃厚,所計不可專注枝節(jié)。惟求定勢於中,纔可再望諸事悉定。狄公老成謀國,盼能有所體諒。”

狄仁傑對此也沒有多說什麼,只是點點頭,然後便默然離去。

回到家中後,狄仁傑將自己關(guān)在了書房裡,一直到了第二天早朝前,他才從書房裡行出,將一份密封的信件遞給家人,並叮囑道:“城門開啓後速速離城,將此信送往肅嶽軍中的二郎處?!?

0234 刑威如玩物0118 從子昌嗣0458 天南遙遠,君恩難覆0457 手中有劍,可斬兇惡0180 豈能笑罵由人0105 人間滋味0288 大廈將傾,人皆待食0659 不事二主,死爲唐魂0443 軍器難竊,武庫可奪0613 穀米入倉,軍食不匱0898 率土所出,俱可貨殖0630 擴地千里,兵指海西0023 情新因意勝0671 王眷赴宴,如臨敵陣0739 廬陵不動,潼關(guān)慎出0922 祖孫一體,榮辱與共0936 寶圖投獻,富貴可期0494 纔不配位,必受其殃0443 軍器難竊,武庫可奪0435 北門操戈,奉命行事0053 誤我少王0589 不負王命,此行必果0205 不爲我用,則必殺之0770 社稷存續(xù),天命有歸0934 德祐農(nóng)本,社稷之福0099 宰相危矣0958 寡人有疾,大幄能容0418 酒不醉人人自醉1049 武后賓天,扶柩歸京0424 君王戀權(quán),固步自封0638 關(guān)山阻遠,憑書寄意0741 北衙軍事,分一杯羹1045 籬牆築定,打掃廳堂0576 天厭突厥,苦鹵灌口0518 大唐雄軍,演武洛北0685 廬陵器小,不能守國0845 情義可賞,爲我娛親0030 百騎軍士0981 相性相合,豢狼察惡0720 因田募甲,丹心爲國0386 昇仙太子,羽衣控鶴0973 三郎行邪,親者心痛0434 舊案新翻,大臣難逃0753 舉世狹計,不能容我0977 三省六部,國朝豐碑0818 蜀中繁華,金玉滿架0828 孽名元一,唯持恭謹0524 關(guān)隴豐儲,取貨助軍0345 雲(yún)韶府諸王鬥0031 不是一路人0952 圖窮匕見,歸義奪城0920 自戕陛前,以死明志0676 宣法入蕃,禮佛得庇0069 大麴《萬象》0460 大將不壽,哼哈就位0743 既入幸途,抽身不易0879 大唐創(chuàng)業(yè),以德服人0480 與虎謀皮,智小用大0560 長安諸水,周遊不順0586 雍王勇健,使人心折0115 倩女幽魂0050 太平公主0184 洛陽女兒行0428 景從殿下,爲王先驅(qū)0556 雍王坐衙,羣衆(zhòng)爭見0383 恩威並施,唯命是從0205 不爲我用,則必殺之0399 行驛命案1035 三月龍興,幢蓋張護0402 好長生者,必重醫(yī)卜0478 開元名相,次第入府0344 人事調(diào)置,底盤草成0511 宗室入朝,西京驚變0242 蜀女有才0939 黃泉路遠,情深不懼0745 君臣鬥法,突厥南來0488 庸人自擾,死不足惜0148 橫財浸金汁0236 蜀商楊麗0871 故情難捨,歸鄉(xiāng)修塋0143 被抄家的丘神勣0197 先王回遷,陪葬乾陵0776 寧爲玉碎,不爲瓦全0879 大唐創(chuàng)業(yè),以德服人0987 外苑置業(yè),夫妻同心0812 開元名臣,次第入朝0790 孝傑一生,唯恐負義0661 吐蕃羣貴,不容一女0518 大唐雄軍,演武洛北0880 明君御極,壯風重回0498 以支凌幹,銘記此辱0709 貪生知懼,自入彀中0246 細憐閒庭0680 食祿半生,所待捐身0785 監(jiān)國元嗣,仁恩普施0822 名爲主上,實是傀儡0204 誰都別惹我0721 燕子築巢,無懼惡雀0822 名爲主上,實是傀儡0524 關(guān)隴豐儲,取貨助軍
0234 刑威如玩物0118 從子昌嗣0458 天南遙遠,君恩難覆0457 手中有劍,可斬兇惡0180 豈能笑罵由人0105 人間滋味0288 大廈將傾,人皆待食0659 不事二主,死爲唐魂0443 軍器難竊,武庫可奪0613 穀米入倉,軍食不匱0898 率土所出,俱可貨殖0630 擴地千里,兵指海西0023 情新因意勝0671 王眷赴宴,如臨敵陣0739 廬陵不動,潼關(guān)慎出0922 祖孫一體,榮辱與共0936 寶圖投獻,富貴可期0494 纔不配位,必受其殃0443 軍器難竊,武庫可奪0435 北門操戈,奉命行事0053 誤我少王0589 不負王命,此行必果0205 不爲我用,則必殺之0770 社稷存續(xù),天命有歸0934 德祐農(nóng)本,社稷之福0099 宰相危矣0958 寡人有疾,大幄能容0418 酒不醉人人自醉1049 武后賓天,扶柩歸京0424 君王戀權(quán),固步自封0638 關(guān)山阻遠,憑書寄意0741 北衙軍事,分一杯羹1045 籬牆築定,打掃廳堂0576 天厭突厥,苦鹵灌口0518 大唐雄軍,演武洛北0685 廬陵器小,不能守國0845 情義可賞,爲我娛親0030 百騎軍士0981 相性相合,豢狼察惡0720 因田募甲,丹心爲國0386 昇仙太子,羽衣控鶴0973 三郎行邪,親者心痛0434 舊案新翻,大臣難逃0753 舉世狹計,不能容我0977 三省六部,國朝豐碑0818 蜀中繁華,金玉滿架0828 孽名元一,唯持恭謹0524 關(guān)隴豐儲,取貨助軍0345 雲(yún)韶府諸王鬥0031 不是一路人0952 圖窮匕見,歸義奪城0920 自戕陛前,以死明志0676 宣法入蕃,禮佛得庇0069 大麴《萬象》0460 大將不壽,哼哈就位0743 既入幸途,抽身不易0879 大唐創(chuàng)業(yè),以德服人0480 與虎謀皮,智小用大0560 長安諸水,周遊不順0586 雍王勇健,使人心折0115 倩女幽魂0050 太平公主0184 洛陽女兒行0428 景從殿下,爲王先驅(qū)0556 雍王坐衙,羣衆(zhòng)爭見0383 恩威並施,唯命是從0205 不爲我用,則必殺之0399 行驛命案1035 三月龍興,幢蓋張護0402 好長生者,必重醫(yī)卜0478 開元名相,次第入府0344 人事調(diào)置,底盤草成0511 宗室入朝,西京驚變0242 蜀女有才0939 黃泉路遠,情深不懼0745 君臣鬥法,突厥南來0488 庸人自擾,死不足惜0148 橫財浸金汁0236 蜀商楊麗0871 故情難捨,歸鄉(xiāng)修塋0143 被抄家的丘神勣0197 先王回遷,陪葬乾陵0776 寧爲玉碎,不爲瓦全0879 大唐創(chuàng)業(yè),以德服人0987 外苑置業(yè),夫妻同心0812 開元名臣,次第入朝0790 孝傑一生,唯恐負義0661 吐蕃羣貴,不容一女0518 大唐雄軍,演武洛北0880 明君御極,壯風重回0498 以支凌幹,銘記此辱0709 貪生知懼,自入彀中0246 細憐閒庭0680 食祿半生,所待捐身0785 監(jiān)國元嗣,仁恩普施0822 名爲主上,實是傀儡0204 誰都別惹我0721 燕子築巢,無懼惡雀0822 名爲主上,實是傀儡0524 關(guān)隴豐儲,取貨助軍
主站蜘蛛池模板: 类乌齐县| 南木林县| 玉溪市| 湘西| 云霄县| 社旗县| 灵璧县| 永城市| 浏阳市| 阜南县| 临西县| 永安市| 英吉沙县| 工布江达县| 泾川县| 林甸县| 那坡县| 通州市| 阿勒泰市| 万州区| 临沭县| 肥西县| 家居| 定安县| 澜沧| 哈巴河县| 柘城县| 潍坊市| 中西区| 古蔺县| 疏勒县| 监利县| 玉溪市| 古丈县| 洛南县| 陵水| 三亚市| 都江堰市| 鄯善县| 浦江县| 吉林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