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0225 無兒還有孫

把雕版印刷搞出來,是李潼很早就開始考慮的事情。

知識繼續(xù)下方普及這一積極作用就不用說了,還有一個重要作用那就是意識形態(tài)話語權的掌控。

他奶奶武則天自然是這方面的行家,本身就熱衷於編書,身爲皇后時期,限於傳播途徑,所編的書還沒有大規(guī)模傳開。當上皇帝之後更是直接將由她主編的《臣軌》列作科舉考試的科目,大家要想當官都要研究一番。

眼下李潼自然還不夠資格挑戰(zhàn)上層意識形態(tài)的戰(zhàn)場,但也可以以故衣社爲基礎,從下層開始拓展有利於他的思想。

比如說女人都能當皇帝,天下人心價值觀是崩得稀碎。既然老婆能接過老公的家業(yè),孫子直接拿起奶奶手裡的槍又有什麼不可接受的?

佛法之所以傳播廣泛,除了南北朝以來歷代胡主積極推廣之外,也在於底層宣傳力和滲透力實在是高明。許多佛經(jīng)的故事被揉雜進一些民俗小故事裡,說經(jīng)唱本風靡市井之間。

誰心裡還沒有一點雜心思,本身的人生經(jīng)驗又不足處理這些念頭,那就只能在自己能接受的渠道內、從故事裡汲取養(yǎng)分,奉爲真理。

李潼蹲在乾陵這幾年也並沒有閒著,雖然沒有什麼文抄名篇傳揚士林之內,但搞的文抄事業(yè)也不少。不過這些文抄倒沒有冠自己的名字,主要集中在了初唐一個奇人王梵志名下。

城外土饅頭,餡草在城裡。一人吃一個,莫嫌沒滋味。

初唐仍承六朝餘弊,王梵志的詩風可謂清新奇葩,只看這一首便能瞭解大概,說是打油詩,但咂摸之下自有其滋味,道理可謂簡樸又深刻。

所以王梵志的詩作或許不佔士林主流,但在民間的風靡程度卻遠不是沈、宋之類能夠相比的。其人生在隋唐之際,已經(jīng)是一個故人,李潼就算想抄也沒得抄了,但是他可以加料啊。

家田百餘頃,夫死外人侵。你貪你莫樂,無兒還有孫。

王梵志俗言詩流傳極廣,涉獵範圍也極爲廣泛,除了一些安貧樂道、教人知足的說教道理,還不乏教導人情世故的詩篇。

不需刻意蒐羅,李潼便輯錄有幾百首之多,仔細閱讀品味一番,便能猜到自己絕不是第一個往裡面加料的人。這些詩作傳達的價值與人生觀,不乏自我矛盾,可見絕非一人所寫,應該是傳播途徑中被人隨意增添抹改。

李潼也是根據(jù)自己的想法與需求,刪刪改改,抹去一些明顯僞作又或消極佛義太過濃厚的詩作,再加上自己加的料,整理成精選三百首。

這是他打算第一批雕印的作品,先作爲故衣社內部讀物去投放。道理如何且不說,起碼也能當個掃盲讀物。通篇讀下來,水過地皮溼,基本的識文斷字是能保證的。

類似還有數(shù)學、物力、農書之類的技術書籍,按照時下卷裝書的風格,過去這兩年多的時間,李潼可以說是著作等身,等到印刷工坊搞起來,便能陸續(xù)向外投放。

這些雖然都是需要時間積累的長功,但若作樂觀估計的話,李潼真正抖起來也是需要時間,等他真正上位的時候,起碼兩京之間是能有一大批的儲備人才供他選拔任用。

與府員們暢聊許久,不知不覺天色已經(jīng)很晚,李守禮他們的宴會也已經(jīng)結束,喝得醉醺醺的來尋李潼。府員們見狀便起身退下,讓少王兄弟私話。

“你們也不休息,還不如留在席中同樂?!?

李守禮斜坐榻中,頗有幾分醉眼迷離,望著李潼說道:“三郎你吩咐我的事情,我已經(jīng)跟他們提起,一個個倒是頗有興致,只是該要怎麼謀資生利,卻也都沒有主意?!?

李潼頗受錢財所困,腦子裡也一直在算計該要怎麼謀利。李守禮這個傢伙愛交朋友、人緣好,他也都看在眼中,自然不會放過這個人脈資源。

李守禮心思不夠細膩、謹慎,像故衣社這種根本大計,李潼是不敢向他透露太多,諸多籍簿往來,除了府員們各管一攤,主要還是長兄李光順在幫他打理。

不過一家之內三兄弟也不能排斥在外,更何況李守禮這個傢伙吃得又多,總得壓榨點價值出來。所以早在乾陵的時候,李潼便算計著等到了西京,便由李守禮出面,邀集一批關隴勳貴子弟們,搞個商社出來做點買賣。

雖然常說隨著長孫無忌被高宗搞垮,關隴勳貴集團便雄風不再,但主要說的還是政治上已經(jīng)沒有了領導型的代表人物。

可實際上,如今的關隴勳貴們仍然不可小覷,特別是在經(jīng)濟資產方面,仍然具有頗爲深厚的底蘊,這一點就連那些山東世族人家都比不上。畢竟兩開帝業(yè)所分享的開國紅利,並不是簡單兩三代人就能敗光的。

而且就算在政治上,關隴勳貴們也並非就此一蹶不振。

武周後期所形成的李武韋楊這樣的聯(lián)姻集團,可以說是關隴勳貴蛻殼重生的一個產物,權力集中在更少數(shù)幾家之手,這種局面一直持續(xù)到開元天寶時期。

漁陽鼙鼓動地來,驚破霓裳羽衣曲。安史之亂爆發(fā)後,既打碎了大唐盛世,也終結了李武韋楊這一政治集團的權位掌控,同時大唐皇帝再也不具備對整個天下的控制權。

後事不論,最起碼眼下而言,如果能夠籠絡借用一批關隴勳貴們的力量,對李潼而言是很有幫助的。

他奶奶武則天從上位伊始,就被高宗擺在了關隴勳貴們的對立面,過往這些年,雖然武則天也在有選擇的接受其中一部分力量,但整體還呈現(xiàn)一個打壓的態(tài)度。

所以眼下的關隴勳貴們,處境倒跟大內中的太監(jiān)們有得一比,他們就算願意向女皇效忠,能夠獲得的信任也有限。再造李唐,則是他們爲數(shù)不多的出路之一。

像是弘農楊氏楊執(zhí)柔一家,武則天對其不可謂不親厚,自以外家視之,但在神龍革命時,楊執(zhí)柔的弟弟楊執(zhí)一仍然站在了李唐宗室一邊,以千騎使助力革命。

李潼倒不指望李守禮與他的小夥伴們搞什麼大陰謀,能夠借用財力與人脈幫助故衣社發(fā)展就很不錯了。

“一個個言則國爵門戶,教養(yǎng)優(yōu)越,居然不知該怎樣興家治業(yè),也真是捧著金叵羅乞食,讓人見笑。”

聽到李守禮這麼說,李潼便笑呵呵說道。

李守禮眼皮一翻,看他一眼:“你也不要把人太過小覷,咱們是門私兄弟,你使用我沒有什麼可說的,我也不敢不聽。可是那些朱門子弟,親長羣立,哪一個不是滿腹算計?真正瞧著精明的,我是一個也沒有預算,免得再因些許貨利糾纏不清,吵鬧起來,引人觀望?!?

聽到李守禮這麼說,李潼不免刮目相看,旁邊李光順也忍不住嘆息道:“二郎一副疏闊愚態(tài),不想心腹間也有錦繡密織??!”

聽到長兄誇獎,李守禮不免笑逐顏開:“我也只是不喜賣弄罷了,家事長兄勤勞,外事少弟籌算,有福之人,哪用自己苦累心腸!入我謀算裡十多人,三郎你放心使用,他們心計尚且不能過我,是不會有什麼首尾不定?!?

李潼聽到這裡,不免對李守禮豎起了大拇指,李守禮見狀更是歡樂:“舊年除殺丘賊,你們都不預我,我心裡是很不高興,但也知自己欠於縝密。眼下你們作業(yè)許多,我雖然不細知,但能看不出?只是擔心自己口風不密,不敢深問罷了??傊值懿粫ξ遥芍灰獞挛?、百年之後墓傳留名李守禮,別的也不必跟我細說!”

“二兄真是大智若愚!”

李潼也忍不住嘆息道,頗爲欣慰的拍拍李守禮的肩膀。

他們一家雖然隱居乾陵,但也並沒有完全免於世道風波。天授元年九月革命,皇帝李旦自請改爲武姓,退位尊母。也是在這一個月裡,他們兄弟三人俱賜武姓。

眼下改賜武姓,其實也談不上羞辱,而是一種保護。說明李潼爲革命助力所作種種,他奶奶是記在心裡的。否則滿朝宗王都姓武,唯獨他們兄弟姓李,太不合羣了,太扎眼。

李潼封國位於河東蒲州,在這方面是有間隙可入,先把道路打通再逐漸擴大經(jīng)營。用他封地的便利和這些關隴勳貴的人脈提取鹽貨,順水直入汴州,然後再由故衣社接貨分銷,彼此都能得利。

他不是沒有更騷的操作設想,不過正如李守禮所言,那些勳貴子弟們自己或是智計乏乏,但家門親長卻極富算計。只有先用直接簡單的利好維繫鞏固住這一層關係,纔好再作進一步的圖謀。

0937 壯烈割捨,清白事唐0925 英主名臣,相見兩歡0009 聖心取捨1029 故人相見,情勢非昨0750 廬陵奇貨,羣衆(zhòng)相謀0090 家賊難防0676 宣法入蕃,禮佛得庇0076 祈求長生0427 刑司捉人,代王回拒1047 奪河據(jù)蜀,進退有據(jù)0871 故情難捨,歸鄉(xiāng)修塋0854杞人憂天,狂念徒勞0488 庸人自擾,死不足惜0174 天恩浩大,不敢辜負0159 皇孫李寶雨0752 蒼天降罪,朕恭受之0647 一身傲骨,不甘自棄0092 仇人相見0604 諸胡聚首,桀驁伏誅0173 算你跑得快0270 兵入武氏邸0652 只患志短,有功必酬0948 貪功如命,視死如歸0461 來某成親,障車萬緡0106 禁中逆亂0812 開元名臣,次第入朝1032 王邸冷清,榮華不減0133 太平歸邸0362 代王舊罪,依稀可引0637 國器遞授,噱談而已0238 洗劫武攸宜0836 長安百姓,競備佳節(jié)0980 聖筆制律,宋詩雄發(fā)0740 北衙軍壯,聖人不朝0211 不宜輕沾俠名0810 日拱一卒,改制興世0471 先謁聖皇,再論後事0139 蒲草雜蔓亦葳蕤0369 諸武爭位,建安得籌0743 既入幸途,抽身不易0320 高句麗遺民0726 明主恩遇,指點迷津0904 口嫌體正,從良實難0523 助吾事者,賜之以帛0156 武氏羣英會1025 風物常在,人有竟時0628 社稷永固,百蕃恭服0250 少王只是無心人0461 來某成親,障車萬緡0727 大千世界,無奇不有0663 郭某詭論,誠能亂事0731 諸邊備甲,以待上元0139 蒲草雜蔓亦葳蕤0974 故事險惡,禍根難躲0813 蕃使躁亂,橫屍街頭0391 朕有佳孫,與卿論好0826 逃人不追,大開武舉0723 長安坊居,大戶不易0652 只患志短,有功必酬0274 只待神都制命0544 先王仁義,前緣早定0315 奪王封爵,淪爲黔首0112 神都水深0761 迎駕不犒,易幟勤王0790 孝傑一生,唯恐負義0286 竇七暴斃0052 大酺獻樂0057 命途何艱難0067 協(xié)律頌今0029 李氏爲上0905 聖人有愛,蕃人得幸0584 黑齒出迎,甘爲鷹犬0825 仁願辱我,我恆辱之0163 加官加封0857借道西康,征伐六詔0617 龍鳳之種,貴不可言0649 殺伐痛快,直擒土王0971 三郎雅趣,撩人心懷0450 禍入禁中,殃及池魚0057 命途何艱難0518 大唐雄軍,演武洛北0266 生人易惑,鬼神難欺0674 唐王博大,予我從容0260 分頭入洞房0203 奔跑的大王0020 願此心同我0460 大將不壽,哼哈就位0756 東行請命,爲王先驅0123 兵事再興0087 蓮生獻經(jīng)0597 海西伏俟,大論欽陵0412 薛師障車,魏王破家0667 川西王屬,豈爲蕃土0399 行驛命案1041 頹志老物,不足興邦0383 恩威並施,唯命是從0963 妄論封禪,臨淄密謀0712 北門空虛,無人可用0710 頓筆書成,命系大王0748 臨河布武,待時以進
0937 壯烈割捨,清白事唐0925 英主名臣,相見兩歡0009 聖心取捨1029 故人相見,情勢非昨0750 廬陵奇貨,羣衆(zhòng)相謀0090 家賊難防0676 宣法入蕃,禮佛得庇0076 祈求長生0427 刑司捉人,代王回拒1047 奪河據(jù)蜀,進退有據(jù)0871 故情難捨,歸鄉(xiāng)修塋0854杞人憂天,狂念徒勞0488 庸人自擾,死不足惜0174 天恩浩大,不敢辜負0159 皇孫李寶雨0752 蒼天降罪,朕恭受之0647 一身傲骨,不甘自棄0092 仇人相見0604 諸胡聚首,桀驁伏誅0173 算你跑得快0270 兵入武氏邸0652 只患志短,有功必酬0948 貪功如命,視死如歸0461 來某成親,障車萬緡0106 禁中逆亂0812 開元名臣,次第入朝1032 王邸冷清,榮華不減0133 太平歸邸0362 代王舊罪,依稀可引0637 國器遞授,噱談而已0238 洗劫武攸宜0836 長安百姓,競備佳節(jié)0980 聖筆制律,宋詩雄發(fā)0740 北衙軍壯,聖人不朝0211 不宜輕沾俠名0810 日拱一卒,改制興世0471 先謁聖皇,再論後事0139 蒲草雜蔓亦葳蕤0369 諸武爭位,建安得籌0743 既入幸途,抽身不易0320 高句麗遺民0726 明主恩遇,指點迷津0904 口嫌體正,從良實難0523 助吾事者,賜之以帛0156 武氏羣英會1025 風物常在,人有竟時0628 社稷永固,百蕃恭服0250 少王只是無心人0461 來某成親,障車萬緡0727 大千世界,無奇不有0663 郭某詭論,誠能亂事0731 諸邊備甲,以待上元0139 蒲草雜蔓亦葳蕤0974 故事險惡,禍根難躲0813 蕃使躁亂,橫屍街頭0391 朕有佳孫,與卿論好0826 逃人不追,大開武舉0723 長安坊居,大戶不易0652 只患志短,有功必酬0274 只待神都制命0544 先王仁義,前緣早定0315 奪王封爵,淪爲黔首0112 神都水深0761 迎駕不犒,易幟勤王0790 孝傑一生,唯恐負義0286 竇七暴斃0052 大酺獻樂0057 命途何艱難0067 協(xié)律頌今0029 李氏爲上0905 聖人有愛,蕃人得幸0584 黑齒出迎,甘爲鷹犬0825 仁願辱我,我恆辱之0163 加官加封0857借道西康,征伐六詔0617 龍鳳之種,貴不可言0649 殺伐痛快,直擒土王0971 三郎雅趣,撩人心懷0450 禍入禁中,殃及池魚0057 命途何艱難0518 大唐雄軍,演武洛北0266 生人易惑,鬼神難欺0674 唐王博大,予我從容0260 分頭入洞房0203 奔跑的大王0020 願此心同我0460 大將不壽,哼哈就位0756 東行請命,爲王先驅0123 兵事再興0087 蓮生獻經(jīng)0597 海西伏俟,大論欽陵0412 薛師障車,魏王破家0667 川西王屬,豈爲蕃土0399 行驛命案1041 頹志老物,不足興邦0383 恩威並施,唯命是從0963 妄論封禪,臨淄密謀0712 北門空虛,無人可用0710 頓筆書成,命系大王0748 臨河布武,待時以進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安徽省| 濮阳县| 错那县| 兴和县| 同江市| 都江堰市| 夏津县| 大冶市| 延长县| 玛沁县| 新闻| 天门市| 桑植县| 白水县| 林州市| 弥勒县| 遵义市| 潍坊市| 屏东县| 秭归县| 金平| 芮城县| 辛集市| 康定县| 汉阴县| 青岛市| 保定市| 澜沧| 沅陵县| 绵阳市| 会昌县| 屯留县| 玉山县| 东乌| 界首市| 清流县| 石柱| 萝北县| 通州区| 海伦市| 仲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