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0427 刑司捉人,代王回拒

連續在北衙值宿幾日後,李潼才又抽空回了一次南衙千牛衛府,處理一下積攢的案事,選拔幾個種子選手,順便實際操作一下監守自盜的事業。

回到衛府的時候,將軍豆盧貞鬆與中郎將李令問都在衙中,連忙登堂向大將軍彙報案事。

在經歷過北衙繁忙的宿衛任務後,李潼越發感覺到千牛衛不愧有閒衛之稱。本身不領軍府,連基本的番上輪調都不必做,一張直衛的名錄編好後,一年到頭幾乎都不用再怎麼修改。

從三月上巳節之後,李潼便沒怎麼處理過千牛衛案事。到如今,滿打滿算已經過去了兩個月的時間,也沒有什麼積存的案事。

不過出於對大將軍的尊重,豆盧貞鬆與李令問還是事無鉅細的彙報一番,其中最多的內容便是諸備身缺直請假的事情,統共十幾條,也都是正常的事假或病假,由此可見千牛衛的清閒。

不過還是有一樁積下的案事引起了李潼的注意,那就是司刑寺遞來的文牘,要提審一個名爲周榮的千牛備身。

文牘是在前天遞入衛府中,豆盧貞鬆與李令問都沒有簽署批準,李潼覽過文牘後便皺眉問道:“具體事則如何,刑司可有加補?”

兩人都齊齊搖頭,李令問更忍不住說道:“來俊臣入事刑司之後,大肆提審時流,百司朝士多受所擾,牽連之衆已達近百。所以提審周榮,事蹟想必與此相類……”

“周榮目下可在衙內?”

李潼聞言後稍作沉吟,便又問了一句。

長史許景聽到這話,便著書令史將周榮傳入,順便將周榮的名籍調取出來,擺在大將軍的案頭。

李潼翻開名籍看了一遍,發現這周榮果然又是一個出身權貴世家的官N代。

其人出身汝南周氏,即就是“我不殺伯仁、伯仁卻因我而死”的周顗周伯仁所出身的那個汝南周氏,曾祖父周法尚先仕南陳,北投之後又作爲隋將參與滅陳之戰,祖父周紹範是太宗貞觀朝的左屯衛大將軍。

類似的出身在千牛衛中並沒有什麼奇怪,倒也不值得說道。儘管司刑寺遞來的文書語焉不詳,但李潼猜測大概率是跟近期最熱的皇嗣謀反案有關。

不多久,周榮登堂,是一個二十七八歲的年輕人,模樣看起來很憔悴,入堂之後便直拜大將軍案前,泣聲道:“求大將軍活我……卑職、卑職舅門涉入刑事,卑職委實無涉,刑司蠻橫強引,卑職已經幾日不敢離衙,非是自珍性命,只恐清白入刑、蒙冤垢身……”

“將你所知講述一番。”

李潼坐在席中,平靜說道。

周榮於是便語調顫抖的將事態緣由講述一番,其實也並不複雜,只是挺曲折。

這個周榮拐了幾道彎的親戚與王城驛一名死囚有關係,而其人又曾擔任過竇家一名國公的挽郎,因此被確定爲嫌疑目標而被司刑寺列入提審的範圍之內。

正如李令問所言,這一類的事件在近日頻頻上演。

來俊臣本就以羅織構陷著稱,淡出時局良久後訴大變而授卑職,當然要鉚足了勁的搞事情,牽連的人越廣泛,案情挖掘的越深入,自身處境便越從容,這也算是拿命來搏前程吧。如果所查案情不大,不能獲得聖皇庇護,他也絕沒可能再想此前那樣保住性命。

至於這個周榮究竟是清白還是確有罪實,李潼倒也不怎麼關心,本也說不清楚。

政治上凡有大的變故,極少能有因事切割,你是什麼樣的身份,沒罪也有罪。這個周榮出身不俗、年近而立,還蹲在千牛衛混日子,可想而知進取心不大,就算別人真的要搞謀反,未必會算他一份。

略作沉吟後,李潼便提筆在這文牘上稍作勾勒,轉給長史許景說道:“發還司刑寺,並告刑司任事者,之後再有此類事務,先將案事陳奏鳳閣、再降敕提人。千牛衛乃宸居親近,帳內侍從,不是刑司推案方便的物料。再有此類事蹟發生,我就要對行文推案者不客氣!”

許景聞言後恭聲領命,然後手持那份文書匆匆行出。而在堂其他人,聽到大將軍如此表態,也都各自鬆了一口氣。

眼下刑司擺明了是廣撒網、勤撈魚,誰也說不準會不會被捲入其中。如果上官有擔當,能夠不懼刑司兇威,不準刑司貿然提問屬員,起碼也能給他們爭取到一些自救的時間。

“下堂安心做事,沒有確鑿罪實,誰也不準擅捕府中員佐!”

李潼對那周榮說道。

周榮聞言後自是感激涕零,連連叩謝道:“多謝大將軍活我、多謝大將軍……”

看到其人如此,李潼心裡又忍不住嘆息一聲。

有一句比較邪性的俗話,憑什麼覺得別人幾代積累比不上你十年寒窗,說這種話的人居心不良,信這種話的人則傻得天真。

憑什麼?就憑世道如人,新陳代謝那是自然的規律,如果所有上升渠道都被竊取侵佔,那跟人行將就木也沒了區別,所有內部的更新生長完全停止,人要等死,世道也要等死。

世道太平、民生安定的時候,吃幾把骨灰、走一走捷徑無可厚非。但如果覺得這些就是理所當然的,你不死誰死啊。好的家世的確能夠讓人更加容易獲得成功,但是這種成功也經不起世道變革帶來的折騰,每逢大變之世,先死就是這一批。

李潼家世也夠硬,在千牛衛這紈絝窩裡都是第一流的,照樣還得低頭逢迎、小心生活。諸如周榮這一類的世家子弟,如果沒有他施加庇護,在來俊臣面前那真是被當豬來宰的材料,少吹家世、低調做人,興許還能活得久一點。

不待周榮退出,李潼又轉頭望向豆盧貞鬆並李令問,不悅道:“此類雜事,你兩位自能循理處斷,直接拒之,何必再積案上,使衛府人心惶恐?”

兩人聞言後,臉上各有慚色,低頭認錯。來俊臣復起之後,手段更加猖獗,所推又是皇嗣謀反這樣的驚天大案,他們各自都還擔心或會遭受牽連,又哪有底氣抗拒刑司用事。

處理完案頭雜事之後,李潼便吩咐召集諸備身於校場,考覈一下他們近來操練成果。

當李潼來到校場時,諸備身已經齊聚。而他在衙堂中所作的表態也已經在衙內傳揚開來,諸備身望向大將軍的眼神,不免更加的欽佩與自豪。

接下來一通的演武鬥技,李潼從頭看到尾。雖然他自己本身技藝是馬馬虎虎,但在見識過北衙千騎的操練情景後,眼界自然被拔高,有點看不上千牛衛的水平。

但也不得不承認,跟他最初接掌千牛衛時相比,諸備身水平還是有了一個整體的提高,起碼不會再發生騎射頻頻脫靶乃至於落馬的情況。看得出,這段時間裡諸備身們也在認真進行操練。

李潼於校場上對諸備身們稍作勉勵,然後便召來胄曹參軍狄光遠提出檢查械庫。

狄光遠入事衛府之前,便得其父狄仁傑提醒要提防代王,結果入衙後三天兩頭的都見不到大將軍。

這麼長時間下來,也不得不承認一個事實,那就是代王之所以點選他入事衛府,似乎真的只是單純欣賞他此前上書的義行,對他這個人本身並沒有太大興趣。起碼應該不是像他父親所說有什麼深謀,否則又怎麼會對他一直不聞不問。

雖然彼此接觸不多,但狄光遠在衙中聽多代王事蹟,對代王也有一定的改觀。

他也出身官宦人家,對於千牛衛往日風氣如何是有耳聞的,入衙之後卻見這羣紈絝們在代王的管理下端正態度、勤於操練,衛府風氣全無散漫,大悖於往日印象。

日常相處中,諸備身對代王也多有推崇稱讚,狄光遠聽得多了,倒不覺得這些推崇言辭全是阿諛奉承,代王事蹟的確是可圈可點。別的不說,單單此日堂上表態回拒刑司,這樣的擔當與志氣便不是尋常人能夠擁有。

李潼倒是不知狄光遠心中所想,在械庫中游走一番,挑選出一大批的軍械,有的的確是陳舊磨損嚴重、不堪再用,有的則不過稍具磨痕,但本身不壞,還能使用很長時間。

“將這些磨損器物抄錄在籍,先報尚書夏官遞補,再著尚方監來收走。”

忙活一陣後,李潼指著那批挑選出來的器用對狄光遠說道。

狄光遠聞言後,有些遲疑道:“這些器械,大多還能繼續使用。千牛衛本就不當戰用,只充儀仗,如今朝廷也支用窘迫,是不是要……”

“小小參軍,要爲政事堂操勞國計?”

李潼聽到這話便是一樂,先是隨口敲打一句,然後才又說道:“千牛衛雖只儀仗之用,但也是南衙臉面,我坐衙用事,著眼便在光鮮。至於替用與否,那是別司職責。少年立志,所論唯恐不夠深遠,但既然已經入事,就要專注本職。國用盈虧,爾等輕計,又將諸在堂相公置於何地?”

狄光遠聽完後,頓時一臉的羞慚,抱拳說道:“卑職受教,絕不敢再於事中輕率作論!”

0455 羣臣唯望政事堂0845 情義可賞,爲我娛親0362 代王舊罪,依稀可引0963 妄論封禪,臨淄密謀0033 雕蟲與公賞0269 西京此夜驚魂0525 悍將入城,破財免災0183 門庭煊赫,車水馬龍0350 艱難皇嗣0079 神宮巍峨0442 大河水口,俱在掌握0235 義伎捐金0586 雍王勇健,使人心折0934 德祐農本,社稷之福0219 雲橫秦嶺家何在0428 景從殿下,爲王先驅0116 不是聶隱娘0378 坐皇帝,立皇孫0398 狄公出手0709 貪生知懼,自入彀中0064 薛師信義0073 春江花月夜0181 後顧無憂,勇登青雲0939 黃泉路遠,情深不懼0309 無人如我待你好0226 瘋狂的武周0753 舉世狹計,不能容我0789 榷鹽新政,以補糧荒0230 過平康款轡0021 少王不壽詩家悲0940 功成此役,揚威此役0681 王公年高,帳席以待0434 舊案新翻,大臣難逃0803 戚族有防,國法大善0096 勇宦楊思勖0136 良人淑女,有妨名節0536 從此以往,不負蒼生0479 雷霆手段,慈悲心腸0205 不爲我用,則必殺之0888 一藤之瓜,優劣分明0313 慈愛如春風溫暖0137 好生是天德0202 大唐帶貨王0013 王的起居日常0854杞人憂天,狂念徒勞0427 刑司捉人,代王回拒0676 宣法入蕃,禮佛得庇0444 聖皇洪福,神佛入苑0195 良策面授,一擲千金0706 家賊國賊,插標之徒0282 眼高手低,矜傲排外1051 天要絕者,有疏無漏0529 奉命者正,逆命者邪0838 愛此名利,孜孜不倦0992 岐王爲友,不羨知音0601 選募遊弈,跨嶺殺蕃0232 能殺我者非足下0827 大國體龐,治軍尤難0850 昭哉嗣服,繩其祖武0527 故衣義舉,功存百姓0329 巽郎警聲,各宜自省0713 韋卿雅正,堪爲宰輔0200 捐麻入社,義氣感召0832 遣離京畿,別置外州0790 孝傑一生,唯恐負義0320 高句麗遺民0187 立筆爲聘,定此良緣0602 青海軍使,慕容復國0173 算你跑得快1031 癰疽之疾,剜骨不痛0763 國之武庫,藏惡納奸0546 參軍氣壯,宰相自辱0714 演武潼關,卻亂關東0945 國運之爭,不容退縮0741 北衙軍事,分一杯羹0329 巽郎警聲,各宜自省0258 曲江盛會0643 孝傑率直,目中無人0265 順水推舟0202 大唐帶貨王0812 開元名臣,次第入朝0051 《逍遙王》0889 人間遠我,我親人間0333 黨羽無數,權傾內外0259 娼兒薄行,花期錯失0648 破賊如竹,直掠王都0926 老將入朝,執筆修典0230 過平康款轡0292 留財不留人1026 倭使入朝,懇請封命0602 青海軍使,慕容復國1045 籬牆築定,打掃廳堂0482 世道烘爐,我亦菽谷0073 春江花月夜1052 曲終人散,火樹銀花0644 君心深刻,意整禁軍0797 盡忠斃命,河北將定0975 寶劍鋒芒,以血爲祭0696 關西父老,與王共罪0905 聖人有愛,蕃人得幸
0455 羣臣唯望政事堂0845 情義可賞,爲我娛親0362 代王舊罪,依稀可引0963 妄論封禪,臨淄密謀0033 雕蟲與公賞0269 西京此夜驚魂0525 悍將入城,破財免災0183 門庭煊赫,車水馬龍0350 艱難皇嗣0079 神宮巍峨0442 大河水口,俱在掌握0235 義伎捐金0586 雍王勇健,使人心折0934 德祐農本,社稷之福0219 雲橫秦嶺家何在0428 景從殿下,爲王先驅0116 不是聶隱娘0378 坐皇帝,立皇孫0398 狄公出手0709 貪生知懼,自入彀中0064 薛師信義0073 春江花月夜0181 後顧無憂,勇登青雲0939 黃泉路遠,情深不懼0309 無人如我待你好0226 瘋狂的武周0753 舉世狹計,不能容我0789 榷鹽新政,以補糧荒0230 過平康款轡0021 少王不壽詩家悲0940 功成此役,揚威此役0681 王公年高,帳席以待0434 舊案新翻,大臣難逃0803 戚族有防,國法大善0096 勇宦楊思勖0136 良人淑女,有妨名節0536 從此以往,不負蒼生0479 雷霆手段,慈悲心腸0205 不爲我用,則必殺之0888 一藤之瓜,優劣分明0313 慈愛如春風溫暖0137 好生是天德0202 大唐帶貨王0013 王的起居日常0854杞人憂天,狂念徒勞0427 刑司捉人,代王回拒0676 宣法入蕃,禮佛得庇0444 聖皇洪福,神佛入苑0195 良策面授,一擲千金0706 家賊國賊,插標之徒0282 眼高手低,矜傲排外1051 天要絕者,有疏無漏0529 奉命者正,逆命者邪0838 愛此名利,孜孜不倦0992 岐王爲友,不羨知音0601 選募遊弈,跨嶺殺蕃0232 能殺我者非足下0827 大國體龐,治軍尤難0850 昭哉嗣服,繩其祖武0527 故衣義舉,功存百姓0329 巽郎警聲,各宜自省0713 韋卿雅正,堪爲宰輔0200 捐麻入社,義氣感召0832 遣離京畿,別置外州0790 孝傑一生,唯恐負義0320 高句麗遺民0187 立筆爲聘,定此良緣0602 青海軍使,慕容復國0173 算你跑得快1031 癰疽之疾,剜骨不痛0763 國之武庫,藏惡納奸0546 參軍氣壯,宰相自辱0714 演武潼關,卻亂關東0945 國運之爭,不容退縮0741 北衙軍事,分一杯羹0329 巽郎警聲,各宜自省0258 曲江盛會0643 孝傑率直,目中無人0265 順水推舟0202 大唐帶貨王0812 開元名臣,次第入朝0051 《逍遙王》0889 人間遠我,我親人間0333 黨羽無數,權傾內外0259 娼兒薄行,花期錯失0648 破賊如竹,直掠王都0926 老將入朝,執筆修典0230 過平康款轡0292 留財不留人1026 倭使入朝,懇請封命0602 青海軍使,慕容復國1045 籬牆築定,打掃廳堂0482 世道烘爐,我亦菽谷0073 春江花月夜1052 曲終人散,火樹銀花0644 君心深刻,意整禁軍0797 盡忠斃命,河北將定0975 寶劍鋒芒,以血爲祭0696 關西父老,與王共罪0905 聖人有愛,蕃人得幸
主站蜘蛛池模板: 富蕴县| 独山县| 济宁市| 扶沟县| 轮台县| 台东市| 阳信县| 建瓯市| 胶州市| 宜宾县| 广西| 渑池县| 汶上县| 永仁县| 工布江达县| 铁岭县| 青阳县| 油尖旺区| 北碚区| 鸡东县| 仪征市| 泰宁县| 石门县| 长兴县| 锦屏县| 曲周县| 三门峡市| 伽师县| 鄢陵县| 斗六市| 瓦房店市| 栾川县| 邯郸市| 周宁县| 高清| 历史| 牙克石市| 封开县| 金门县| 图木舒克市| 阳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