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0250 少王只是無心人

足足過了大半個時辰,上官婉兒才又返回這一處閒廳,眉眼之間倦色濃厚,坐下來後甚至都提不起精神與太平公主笑語寒暄,只是舉手讓宮婢送來茗茶。

“才人是有恙在身?既然體中欠適,事務轉付別者,何必這麼勉強勞累?”

太平公主嗅到那茶味濃郁,不免關切的對上官婉兒說道。她並沒有什麼飲茶的習慣,就算日常服飲也只當做一種輔藥。

上官婉兒手捧杯盞,聞言後露齒一笑:“哪有什麼病恙,上陽宮這裡初夏傷潮,久坐難免潰悶骨痛,一些小情,不足廢事。”

說話間,她移席就近太平公主,指著杯中茶湯笑道:“茶飲不膩,久服解乏。我也是因人染習,習上之後反而無飲不歡,諸料調味,醒神導氣,讓人自覺耳聰目明,竟日不疲,公主殿下要不要試一試?”

太平公主看一眼那辛濃藥湯,心裡有些牴觸,但見上官婉兒輕啜慢飲、似是細品甘甜,索性舉手點頭:“那就試一試。”

自有宮人托盤送來各種杯杯盞盞的茶具,上官婉兒主動上前取料調味,椒粉、茶沫、橘皮、蜂蜜之類,沸水調勻,在細膩的白瓷杯中,湯色澄亮可愛。

她用竹器托杯奉至太平公主案上,不乏期待的看著公主舉杯細飲,頗有幾分向閨友分享好物的味道。

茶湯入口,太平公主微作咂摸,眉頭舒展開來:“滋味倒是不壞。”

說話間她又看到自己茶飲顏色較之上官婉兒有些不同,不乏好奇探手抓來並笑道:“我來嘗一嘗才人習味又有什麼不同?”

彼此關係日漸親密,太平公主也不作避嫌,舉杯便飲,茶水入口後卻覺一股辛辣,勉強忍住沒有吐出來,強嚥下去之後便嘖嘖道:“烈飲傷味,似懲似警,非苦心人不能習此,才人真是興味刁鑽啊。”

上官婉兒聽到這話,略有錯愕,默然片刻之後接回自己的茶飲並笑道:“只是染習難改,讓殿下這麼一說,倒讓我自覺成了一個孤僻之人,確是該要自警。”

話雖如此,她卻沒有改變口味的意思,讓宮人再續一杯故味,轉眼看到擺在案上的紙箋,眸子微微一閃,但卻沒做什麼迴避,主動坐在案側,拿起紙箋對著公主笑語道:“這位大王聲趣,世道久有不聞,新聲乍聞,便是風月盛集。想是羣情西趨,戲場冷落,公主殿下能有閒時。”

太平公主聞言後嘆息一聲,而後笑道:“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我這個侄子才豔趣高,動靜惹人。就連才人這大內才女,都忍不住要香箋重描,趣味長品,更不要說外間那些閒流。幸在這也不是別家庭院的玉樹,戲場因此冷清,我也是有喜有怨。”

女皇履極之後,上官婉兒自然不可再保留那本就有些尷尬的才人宮職,如今的她銜稱是司苑內應制,硬湊起來的職銜有些不倫不類,但內外也無人敢就此戲笑。

不過宮人們仍然慣常稱上官婉兒爲才人,拋開了職名所指,那就只是字面的意思,指稱其人才情。

上官婉兒暗指神都士流都奔趨湊趣遠在西京的少王,她收藏少王新辭也沒有什麼大不了。

太平公主卻不想讓她這麼簡單糊弄過去,走近與上官婉兒並肩而坐,捻住紙箋一角笑語道:“這個小子舊年勾我鋪設戲場,他自己則遠出服禮,讓我獨力維持此間。如今在西京興弄趣事,又讓我門庭冷清,這是恃才自狂,讓人氣惱。可惜我也真是仰賞則可,品鑑無能,便借才人高眼臧否,細言辭中妙趣。”

“濃情似豔近狎,興味似人實己,這是自憐的屈言,不是王者的妙章。較之大王舊年聲趣,其實形神大脫,可知離羣索居,自折生趣,並不是才情蘊養的良態。”

上官婉兒也並沒有迴避,只是指著辭章對太平公主說道。

太平公主聞言後倒是一奇,忍不住說道:“我見才人珍重細描,妥善收藏,還以爲佳作可賞,原來只是毀神屈氣的拙作?”

“這可不是我的評語,而是陛下點評。河東大王才達妙境,不是俗流能及,公主殿下品鑑無能,我又哪裡能夠細辨優劣。我眼能觀的,只見大王形字巧列,才技高妙,讓人歎服,這也只是才情卑下者自比不及的俗聲。”

上官婉兒一邊說著一邊望向公主:“款轡提引不敢入,少王只是無心人。以濃豔飾薄倖,以巧言媚人情。言不由衷,意在掩飾。這不是我之俗眼能夠立言,公主殿下如果要傳言教訓,大可引此陛下之言。”

太平公主本來還有幾分擠兌上官婉兒的意思,可是聽到上官婉兒轉告女皇評語,一時間已經微有色變,忍不住皺眉沉吟道:“陛下也聞她幼孫新辭,這是什麼意思?”

“疏不釋親,各自心會,殿下問我,可就所問非人了。陛下閒論此事時,魏王、樑王都在殿中。”

上官婉兒捲起那紙箋,一臉尋常狀將之投入匣簍中,然後又端起茶來輕啜細飲。

太平公主聽完上官婉兒的話,便低頭沉吟起來,也並不詢問上官婉兒對此的看法。

人凡有所見,難免會因立場而有偏頗,相對於旁人的總結,太平公主更相信自己對人對事的判斷。而且即便是追問,以上官婉兒平日的謹慎性格,想必也絕不會言之過深。甚至就連其人眼下透露給自己的這些訊息,或許都存在一些刪隱。

女皇點評少王新辭,甚至已經不能說是點評,而是一味的貶低,甚至從辭章上升到對一個人的看法。哪怕太平公主並沒有太高的詩詞才華,也覺得這種程度的踩貶有些小題大做了。

很顯然女皇在說這些話的時候是心存不滿的,但她何以對這個久寂人前的孫子如此不滿,而且是在武家子面前表達出來?是暗示武家子逼陷少王,將之置於死地?

這應該不可能,一則天授革命以來,武氏新貴各自封王,特別武承嗣更是意在儲位,所針對的目標都是在朝宰相與大將,少王雖有血脈之親,但不過只是一個事外閒流,如果真的意指其人,根本不用武家這兩人出手。

二則如果聖皇心意如此,太平公主看一眼神情淡然的上官婉兒,並不覺得對方會將這一份殺機惡意如此簡單的透露給自己。

既有不滿,卻又不是針對少王,那自然只能是在場的武家那兩人了。女皇對他們有不滿,借少王敲打他們,通過對孫子的苛言,喚起他們各自的警醒與檢點。

想到這一點,太平公主忍不住暗吸一口氣,一股危機感漫上心頭,繼而想到母親何以對武家子心存不滿且以這樣的方式表達。

天授革命以來,朝野動盪頻頻,宰相、大將動輒赴死,這表面上看來是女皇兇威大逞,但落實在實際上,則是武家子對軍政時權的大力攫取。

特別此前不久,狄仁傑、魏元忠等宰相們同日赴刑,更是讓朝綱近乎荒廢。武承嗣所表現出來對儲位的勢在必得,應該都已經超過了她母親心裡所設定的底線。

說句不好聽的,她母親已經年近七十的高齡,說不定哪一天就不能視朝。

武承嗣奪儲勢頭如此兇猛,背後有沒有這樣的考量?如果已經有了這種防患的念頭,那麼有沒有這個想法、有沒有這個能力,將這個變數變得可控?

朝局幾經動盪,應該說武家子已經掌握了這種力量,在朝便有兩名宰相,執掌南北衙禁軍,而且還有留守西京。

尊位本就逆取於親生兒子,女皇會對侄子如此信重無疑?特別是在武承嗣這麼急於想要確立自己嗣位的情況下,是要心有多大,才能一再縱容?

既然已經心懷警惕,爲何不作厲訓而是如此曲折隱晦的敲打?

心中轉念諸多,太平公主便意識到她母親如今騎虎難下的尷尬處境,繼續縱容武家,會讓自己逐步步入兇險的處境。但若旗幟鮮明的制裁打壓武家,無疑是讓那些唐家餘燼死灰復燃,此前種種打擊前功盡廢!

想得越多,太平公主神情便越冷峻。她終於想明白河東王那個小滑頭何以死賴在西京不願意歸都,眼下這種情況,就連女皇都有些舉棋不定、方寸有亂,一頭撞進這裡來,實在禍福難卜。

看似情濃趣高,這個小子實則薄倖無心,只是自憐惜身,不願身入險境。這麼一想,她母親的評價倒有些恰如其分。或者說,這小子不見兔子不撒鷹,在沒有確鑿徵兆暗示能夠再承舊眷,乾脆不淌渾水。

猜度諸多,太平公主仍然覺得不能盡窺母親的心意,同時對西京那小子行跡種種也有些看不透。既然不打算短期之內返回神都,老老實實窩在西京則可,又爲什麼要作那些招搖閒戲?

心中的疑惑,太平公主暫且按下,又忍不住看了身邊的上官婉兒一眼。這個女人口風緊密,絕不是浪言機密於外以作炫耀的性格,將這件事告訴自己,又存著什麼樣的心思?

0036 身不由己0993 情緣玄妙,知錯難改0557 百萬巨資,不抵德音0830 新瓜脆爽,引人垂涎0396 何患無勢,轉瞬即來0374 左千牛衛大將軍0253 勿謂新王不死1019 相濡淺灘,不如相忘0528 人發殺機,血洗長安0299 登第解褐,嫁娶著新0183 門庭煊赫,車水馬龍0601 選募遊弈,跨嶺殺蕃0703 我自三郎,無謂大小1029 故人相見,情勢非昨0058 薛師懷義0087 蓮生獻經0257 羣伎色藝,計麻爲優0057 命途何艱難0391 朕有佳孫,與卿論好0846 萬衆雲集,驪山演武0762 助朕殺賊,彰我威嚴0495 天家情濃,愛屋及烏0024 神皇鑑詩0360 祖孫情深0269 西京此夜驚魂0048 內教坊諸事0372 拙子外送,嬌娘入門0455 羣臣唯望政事堂0821 賊亂事小,無虐下民0469 喋血宮道,遁地無門0367 代王至孝,感動人間0167 唐家氣數,應在大王0985 四十蔭授,科舉早達0202 大唐帶貨王0459 後計無憂,且依故事0780 君心如鐵,烈火難融0876 情若不復,生無可戀0598 往所仰望,必使匍匐0903 公私謀計,各有取捨0660 東域赤尊,和親唐王0730 壯懷激烈,不負王恩1052 曲終人散,火樹銀花0820 傳法遠邦,教化外民0492 赤子情懷,知足不爭0419 皇嗣謀反,分押千騎0797 盡忠斃命,河北將定0371 爲王先驅0102 少王神都行0952 圖窮匕見,歸義奪城0511 宗室入朝,西京驚變0387 門傲難託,上官聽樂0428 景從殿下,爲王先驅0820 傳法遠邦,教化外民0510 良策難行,太平奪事0557 百萬巨資,不抵德音0164 官拜尚輦奉御0950 國人庸碌,大論真雄0186 上錯花轎嫁對郎0117 權門惡事0168 大兇出洛,人共殺之0689 廬陵幽在,可引墊足0069 大麴《萬象》0630 擴地千里,兵指海西0267 命裡無時直須搶0231 長安壯義非人哉0620 仁願獻計,統攝諸胡0049 莫厭金盃酒0306 魏王不壽0367 代王至孝,感動人間0249 宗枝凋零,唯此秀實0327 南省氣象0631 露布入都,名王壯功1040 君子治世,道不濫施0880 明君御極,壯風重回1014 長安繁華,享之不易0165 一日三敕,高授麟臺0395 王戲閒苑,殿中選妃0079 神宮巍峨0766 擁王從龍,功成此日1033 當戶窮吠,於事何益0299 登第解褐,嫁娶著新0608 烏合成軍,諸部爲備0995 春夢錯發,徒恨孽血0194 報還顏色,李氏有人0648 破賊如竹,直掠王都0595 名將之姿,恭在行伍0902 贊普成年,幾分肖我0232 能殺我者非足下1048 飛禽傷谷,囤積必刑0863 聞香識色,樂奴而已0288 大廈將傾,人皆待食0769 我之所在,鼎之所在0230 過平康款轡0039 羅網常設0985 四十蔭授,科舉早達0178 鳳聲初啼誰不知0303 當街殺奴,鞭刑酷吏0245 曲江櫻桃園0651 我王權壯,誓殺欽陵0324 寶藏仍未枯竭
0036 身不由己0993 情緣玄妙,知錯難改0557 百萬巨資,不抵德音0830 新瓜脆爽,引人垂涎0396 何患無勢,轉瞬即來0374 左千牛衛大將軍0253 勿謂新王不死1019 相濡淺灘,不如相忘0528 人發殺機,血洗長安0299 登第解褐,嫁娶著新0183 門庭煊赫,車水馬龍0601 選募遊弈,跨嶺殺蕃0703 我自三郎,無謂大小1029 故人相見,情勢非昨0058 薛師懷義0087 蓮生獻經0257 羣伎色藝,計麻爲優0057 命途何艱難0391 朕有佳孫,與卿論好0846 萬衆雲集,驪山演武0762 助朕殺賊,彰我威嚴0495 天家情濃,愛屋及烏0024 神皇鑑詩0360 祖孫情深0269 西京此夜驚魂0048 內教坊諸事0372 拙子外送,嬌娘入門0455 羣臣唯望政事堂0821 賊亂事小,無虐下民0469 喋血宮道,遁地無門0367 代王至孝,感動人間0167 唐家氣數,應在大王0985 四十蔭授,科舉早達0202 大唐帶貨王0459 後計無憂,且依故事0780 君心如鐵,烈火難融0876 情若不復,生無可戀0598 往所仰望,必使匍匐0903 公私謀計,各有取捨0660 東域赤尊,和親唐王0730 壯懷激烈,不負王恩1052 曲終人散,火樹銀花0820 傳法遠邦,教化外民0492 赤子情懷,知足不爭0419 皇嗣謀反,分押千騎0797 盡忠斃命,河北將定0371 爲王先驅0102 少王神都行0952 圖窮匕見,歸義奪城0511 宗室入朝,西京驚變0387 門傲難託,上官聽樂0428 景從殿下,爲王先驅0820 傳法遠邦,教化外民0510 良策難行,太平奪事0557 百萬巨資,不抵德音0164 官拜尚輦奉御0950 國人庸碌,大論真雄0186 上錯花轎嫁對郎0117 權門惡事0168 大兇出洛,人共殺之0689 廬陵幽在,可引墊足0069 大麴《萬象》0630 擴地千里,兵指海西0267 命裡無時直須搶0231 長安壯義非人哉0620 仁願獻計,統攝諸胡0049 莫厭金盃酒0306 魏王不壽0367 代王至孝,感動人間0249 宗枝凋零,唯此秀實0327 南省氣象0631 露布入都,名王壯功1040 君子治世,道不濫施0880 明君御極,壯風重回1014 長安繁華,享之不易0165 一日三敕,高授麟臺0395 王戲閒苑,殿中選妃0079 神宮巍峨0766 擁王從龍,功成此日1033 當戶窮吠,於事何益0299 登第解褐,嫁娶著新0608 烏合成軍,諸部爲備0995 春夢錯發,徒恨孽血0194 報還顏色,李氏有人0648 破賊如竹,直掠王都0595 名將之姿,恭在行伍0902 贊普成年,幾分肖我0232 能殺我者非足下1048 飛禽傷谷,囤積必刑0863 聞香識色,樂奴而已0288 大廈將傾,人皆待食0769 我之所在,鼎之所在0230 過平康款轡0039 羅網常設0985 四十蔭授,科舉早達0178 鳳聲初啼誰不知0303 當街殺奴,鞭刑酷吏0245 曲江櫻桃園0651 我王權壯,誓殺欽陵0324 寶藏仍未枯竭
主站蜘蛛池模板: 石狮市| 迁西县| 南岸区| 本溪| 富蕴县| 衡阳县| 教育| 西林县| 遵化市| 安吉县| 伊春市| 仁寿县| 定西市| 兴和县| 泰顺县| 长垣县| 九寨沟县| 岫岩| 阿拉善右旗| 班戈县| 新河县| 洞头县| 灵寿县| 托里县| 谢通门县| 昭通市| 大英县| 正阳县| 吉安市| 德钦县| 开平市| 沧州市| 江安县| 乳山市| 高雄县| 鄄城县| 林口县| 苍溪县| 大宁县| 南投市| 大丰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