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0820 傳法遠邦,教化外民

朝廷針對西康國的經營,是有著一整套完整的規劃。

此境並不同於內陸諸州,山川阻隔、道途險遠,無論地域還是民情都要更加偏向於吐蕃,大唐朝廷想要在這裡獲得較之吐蕃還要更強的影響力與掌控力,勢必不能遵循內陸諸州那樣的行政手段。

早在松贊干布時期,佛教就已經進入了藏土,但在接下來很長一段時間裡,其影響力都非常的薄弱,只是在小範圍內進行傳播,遠不及發源於後藏地區的本土宗教苯教。

Www ⊕Tтkan ⊕C O

當吐蕃贊普注意到這一宗教對於統治的強化作用並有意識的進行推廣時,已經到了吐蕃的中期,而其推廣的過程也伴隨著一系列血腥的政治鬥爭。

相對於吐蕃這種剛剛完成形式統一的政權,中原王朝對佛教的洗腦作用有著更加清晰的認識。特別是在此前的五胡亂華與南北朝時期,無論華夷君主都大力推廣佛法的傳播,將之作爲統合人心、約束民力的不二法門。

但中原王朝自有國情深在,且本身就擁有著源遠流長的統治哲學,佛教或可作爲一種增補,很難成爲唯一的主流。包括以女子臨朝的武則天,雖然上位過程中對佛教的影響力大作引用,但其統治的根本仍是儒皮法骨,三教兼行。

朝廷在西康所宣揚推廣的佛法自是私貨氾濫、被更改的面目全非,雖然也存在著一定的政治意圖,但並不像原本歷史上那麼強調將贊普個人進行神話、從而推動集權統治。

這被閹割的佛教之所以在極短時間內便風靡西康,除了教義理念上積極迎合底層窮苦牧民們的心理訴求之外,也在於西康本土權貴們的支持。

西康之地屬於孫波故土,發源於後藏地區的苯教在這裡影響力本就偏弱。而隨著孫波地區被吐蕃所兼併,吐蕃各種集權的政治改革也在一定程度上動搖了原本孫波權貴們對於領民的控制力,讓他們迫切需要一種新的統治技術以維持自身的利益。

西康佛法宣揚人種有貴賤的分別,這天然就迎合了上層豪酋權貴們的口味,今世修行、來生福報的理念又使底層民衆們不至於完全絕望。

所以當這佛法傳播入境後,西康當地的權豪、諸如娘氏、韋氏等都率先皈依,搖身一變從原本的部落酋首轉變爲護教的法王。

西康大佛塔這種宗教場所的修築,這些當地權豪們也都出了不小的力氣。基本上是大唐提供技術與形式上的指導,當地豪強負責組織人力物力進行建造。

大佛塔建成後,大大小小的佛事典禮頻繁舉行,這更在極短時間內便營造起一個佛法昌盛的假象。這些佛事典禮除了大肆宣揚佛法之外,還有一個重要的職能那就是聚斂財貨。

西康國原本乃是吐蕃的孫波茹,同樣也進行了桂戶、庸戶的改革,這一部分造籍設戶的民衆們便不再屬於權貴們的私人奴役財產,而是獲得了王民的身份。雖然掌管地方的豪強們仍然不失盤剝之力,可一旦盤剝過甚,不只國中要加以問責,這些民衆們往往也會逃亡到王統區。

可是隨著這些民戶皈依佛教,通過各種佛事典禮便可以讓他們主動納捐禮佛,這遠比以往還要派遣奴僕部曲前往牧區農莊勒索要有效率得多。

當然民衆們也不是傻子,不可能無緣無故的將自家財貨拱手送給佛爺,所以也就需要特殊的氛圍營造。有關這一點,張說等人在西康城停留休整的時候,倒也有幸親眼見識到一次。

典禮開始時,四方羣衆向城池中央的大佛塔雲集而來,行走在最前方的,便是各路護教的尊者。

這些尊者們無一不是西康當地豪強大族的族人們,服裝配飾誇張絢麗,彷彿真從壁畫中行走出來的神佛人物,前後擁從者也都各作奇異誇張的裝扮,威風凜凜的招搖過市。

對於見慣了朝廷莊重典禮的使團衆人而言,見到這些不倫不類的儀式場面自然覺得有些可笑。但西康當地民衆們卻就吃這一套,隨著那些尊者儀駕們行過,紛紛匍匐在地高聲呼喊歡迎,有的甚至激動到淚流滿面。

諸尊者抵達佛塔後,坐堂大法師也在各種經幢法器的簇擁下緩緩升帳端坐,使團衆人遠遠望去,赫然發現那大法師面貌依稀有些類似,並有人忍不住驚呼道:“那不是東都魏國寺住持法明?怎麼來到了西康蕃土?”

聽到這話,衆人再仔細觀察,繼而便發現除了在武周朝跟隨薛懷義編撰《大雲經義疏》的法明和尚之外,佛塔周圍還有許多和尚也都是熟面孔,諸如長安草堂寺、東都魏國寺、白馬寺等名剎高僧,許多都出現在這裡。

“佛事窮弄,與民生政治無益。這些法師們能傳法遠邦、教化外民,也算是不負所學了。”

張說站在使團當中,望著那些高臺上主持典禮的法師們笑語說道。

大佛塔所舉行的佛禮跟衆人印象中有些不同,並沒有高僧宣講經義,高臺上的法師們主要是梵唄唱經,聲調含糊不清,韻律倒是頗爲洗腦。畢竟到場的多是西康本地民衆,唐人聲言他們也聽不太懂。

法師們唱經足有小半個時辰,單單這聲調氣息之綿長便足以令人咂舌。等到唱經完畢,四方民衆也已經悉數進入廣場中,大佛塔周遭人頭攢動,起碼有數千人之多。

等到法師們停下來之後,自有尊者蹈舞入前,用金鉢奉著茗茶送上前方。同時佛塔前豎立的幾座大鼎下也燃燒起了煙火,不多久,濃郁的茶香便瀰漫全場,鼎中所烹煮的茶水那是隻有近前方各佛事人員才能享受的,但周遭民衆們也都伸長了脖子,貪婪的嗅吸著向外界所散溢的茶香蒸汽。

前方佛事人員各自取勺分飲,然後便呼喝蹈舞起來,聲音雄渾有力,下意識便讓人覺得應是飲了那茗茶所以才身體健壯、聲若洪鐘。健康的身體是人生存之根本,有了這樣的渲染,許多人便將那茗茶奉爲神湯妙藥,並有人投貨於前,希望能夠分得一盞神湯。

所以說無論什麼事物,一旦沾染上宗教元素,那就不是道理是非能說得清的。旁人飲茶能收奇效、你卻無效,那是因爲你沒有飲用來自大佛堂的茶水,所得佛眷自然就不多。但就算飽飲了法師開光的茶水仍然無效,那就是你禮佛之心不夠誠懇了。

當然,這些還都只是開胃小菜,接下來則就是好戲連場。雖然限於言語不通不能直接傳教佛法,但藝術的魅力卻是不受地域和語言的限制。

很快那些護教的尊者們便開始上演各種佛經故事,羣魔亂舞般將一些佛理情節呈現出來。諸如一位番邦王子深受妖魔殘害,舉家奮身投入佛門,獲得佛陀們BUFF加成後戰力飆升,殺得妖魔落花流水。

扮演這位王子的乃是一個蕃國力士,登臺被法師們澆了半鉢香油後,入場竟然直接拖得兩頭犛牛連連倒行。如此驚人畫面,自然看得人驚歎不已,一時間喝彩聲雷鳴一般爆響。

【看書福利】關注公衆..號【書友大本營】,每天看書抽現金/點幣!

而更精彩的還是接下來的戲碼,在場有權豪信徒開始呈獻財物,一箱一箱的珠寶絹帛被擡到了高臺上,然後便獲得了法師的賜福。男子更加精壯、女子更加嬌豔,老人能夠健步如飛,童子誦經竟也倒背如流。

有了這樣的表率,在場許多信徒便紛紛入前捐獻。不過大部分的信徒還是囊中羞澀,並不像那些豪強出手闊綽,或是各種皮料、或是一些糧食、甚至有人將兒女都推到臺上。

捐輸得少,所得賜福自然就少,雖然沒有即刻感受到各種神異變化,但也都覺得神清氣爽,身心愉悅。

除了財物捐輸之外,在場還有許多權豪酋長們受佛義感召,當場放免了許多的農奴,讓這些同樣篤誠事佛的奴隸們也能恢復自由。這樣的善舉,更大大激發了民衆們的熱情,整個大佛塔周圍都沐浴在歡樂的海洋中。

一場佛禮持續了一整天的時間,到了傍晚將近天黑時分,民衆們才陸續散去。這時候那些主持佛禮的法師們也得了空閒,將張說等觀禮的國使們請入佛塔內部盛情招待。

一行人閒談論事之際,此前那些捐輸厚重的豪強們便各遣奴僕將所捐輸的財寶珍貨運回各家。而那些普通信衆們所捐輸的物料也堆成了一座小山,自有佛寺人員進行整理覈計,由寺廟與造勢的豪強們平分。

幾個法師們雖然在外主持典禮時一個個道貌岸然、生人勿進的模樣,但在面對鄉音親切又身領皇命的國使們,則就謙遜得多,一個個不無熱切的詢問起國中人事變化,也都是滿滿的思鄉之情。

當聽到張說講起此行使命的任務與目的時,自老僧法明以降衆人也都積極的出謀劃策,更表示願意爲使團積極引見當地的豪強們。

0519 會師潼關,諸將迎拜0858蕃土將躁,隴右嚴備0468 三思欽望,共赴黃泉0436 佛緣加身,未可裂目0777 宗家冢嫡,監國元嗣0286 竇七暴斃0108 等你長大0380 監守自盜,軍器可圖1035 三月龍興,幢蓋張護0120 諸用仰於國0116 不是聶隱娘0756 東行請命,爲王先驅0016 大唐潑婦0760 唐家有我,我有一劍0445 死不入黃泉0360 祖孫情深0797 盡忠斃命,河北將定0914 奴種辱我,唯以血償0202 大唐帶貨王0688 社稷入定,殿下功偉0471 先謁聖皇,再論後事0067 協律頌今0920 自戕陛前,以死明志0115 倩女幽魂0943 賊來受死,不留降口0008 聖母神皇0913 壯烈能狂,無勇忍耐0963 妄論封禪,臨淄密謀0492 赤子情懷,知足不爭0291 獻業求命0653 蕃國王母,深宮問事0809 幸逢明主,執法不阿0915 贊普居內,殺賊有臣0530 名臣良主,知遇相逢0032 君子滿朝0540 關中雖險,不復天府0257 羣伎色藝,計麻爲優0035 嬌花藏毒0794 胡狗必死,寸麻不資0243 千金於世,需傍大枝1010 西土悍胡,得隴望蜀0995 春夢錯發,徒恨孽血0532 雍王宏大,宋璟敬服0078 死而無憾0709 貪生知懼,自入彀中0387 門傲難託,上官聽樂0739 廬陵不動,潼關慎出0940 功成此役,揚威此役0515 成器不器,骨肉難捨0543 諸夷滋擾,以血還之0812 開元名臣,次第入朝0622 作歌殺蕃,論氏震怒0465 大事將興,和氣無存0019 一隻大青鵝1017 蕃使入國,懇請和親0802 夜遊皇苑,餘生同幸0616 蕃國懷奸,仁願入隴0434 舊案新翻,大臣難逃0585 大非遺恨,四鎮必守0823 母子生隙,少主強悍0951 積魚城危,軍神命殞0580 犯我疆土,片甲不留0542 乍聞故衣,姚崇震驚0113 荒園生妖異0512 過牆抽梯,遣用雍王0292 留財不留人0504 勤王難行,懷義伏屍0240 少陵原逢故0390 韋娘事露,懷義忿聲0170 神都世情(鼠年吉祥!)0202 大唐帶貨王0418 酒不醉人人自醉0892 故幸不復,脫袍沽酒0904 口嫌體正,從良實難0973 三郎行邪,親者心痛0053 誤我少王0512 過牆抽梯,遣用雍王0841 盛世浮華,蓄勢待發1040 君子治世,道不濫施0623 賊王狡猾,反覆無常0987 外苑置業,夫妻同心1006 南士北行,道途寂寞0083 途窮生戾氣0622 作歌殺蕃,論氏震怒0116 不是聶隱娘1039 浴血殺敵,英姿壯否0051 《逍遙王》0303 當街殺奴,鞭刑酷吏0225 無兒還有孫0835 當司憲臺,爲國察奸0505 諸將自謀,雍王可靠0920 自戕陛前,以死明志0024 神皇鑑詩0036 身不由己0495 天家情濃,愛屋及烏0006 人盡敵國0004 醫博士沈南璆0498 以支凌幹,銘記此辱0016 大唐潑婦0406 飛錢激漲,暴利驚人
0519 會師潼關,諸將迎拜0858蕃土將躁,隴右嚴備0468 三思欽望,共赴黃泉0436 佛緣加身,未可裂目0777 宗家冢嫡,監國元嗣0286 竇七暴斃0108 等你長大0380 監守自盜,軍器可圖1035 三月龍興,幢蓋張護0120 諸用仰於國0116 不是聶隱娘0756 東行請命,爲王先驅0016 大唐潑婦0760 唐家有我,我有一劍0445 死不入黃泉0360 祖孫情深0797 盡忠斃命,河北將定0914 奴種辱我,唯以血償0202 大唐帶貨王0688 社稷入定,殿下功偉0471 先謁聖皇,再論後事0067 協律頌今0920 自戕陛前,以死明志0115 倩女幽魂0943 賊來受死,不留降口0008 聖母神皇0913 壯烈能狂,無勇忍耐0963 妄論封禪,臨淄密謀0492 赤子情懷,知足不爭0291 獻業求命0653 蕃國王母,深宮問事0809 幸逢明主,執法不阿0915 贊普居內,殺賊有臣0530 名臣良主,知遇相逢0032 君子滿朝0540 關中雖險,不復天府0257 羣伎色藝,計麻爲優0035 嬌花藏毒0794 胡狗必死,寸麻不資0243 千金於世,需傍大枝1010 西土悍胡,得隴望蜀0995 春夢錯發,徒恨孽血0532 雍王宏大,宋璟敬服0078 死而無憾0709 貪生知懼,自入彀中0387 門傲難託,上官聽樂0739 廬陵不動,潼關慎出0940 功成此役,揚威此役0515 成器不器,骨肉難捨0543 諸夷滋擾,以血還之0812 開元名臣,次第入朝0622 作歌殺蕃,論氏震怒0465 大事將興,和氣無存0019 一隻大青鵝1017 蕃使入國,懇請和親0802 夜遊皇苑,餘生同幸0616 蕃國懷奸,仁願入隴0434 舊案新翻,大臣難逃0585 大非遺恨,四鎮必守0823 母子生隙,少主強悍0951 積魚城危,軍神命殞0580 犯我疆土,片甲不留0542 乍聞故衣,姚崇震驚0113 荒園生妖異0512 過牆抽梯,遣用雍王0292 留財不留人0504 勤王難行,懷義伏屍0240 少陵原逢故0390 韋娘事露,懷義忿聲0170 神都世情(鼠年吉祥!)0202 大唐帶貨王0418 酒不醉人人自醉0892 故幸不復,脫袍沽酒0904 口嫌體正,從良實難0973 三郎行邪,親者心痛0053 誤我少王0512 過牆抽梯,遣用雍王0841 盛世浮華,蓄勢待發1040 君子治世,道不濫施0623 賊王狡猾,反覆無常0987 外苑置業,夫妻同心1006 南士北行,道途寂寞0083 途窮生戾氣0622 作歌殺蕃,論氏震怒0116 不是聶隱娘1039 浴血殺敵,英姿壯否0051 《逍遙王》0303 當街殺奴,鞭刑酷吏0225 無兒還有孫0835 當司憲臺,爲國察奸0505 諸將自謀,雍王可靠0920 自戕陛前,以死明志0024 神皇鑑詩0036 身不由己0495 天家情濃,愛屋及烏0006 人盡敵國0004 醫博士沈南璆0498 以支凌幹,銘記此辱0016 大唐潑婦0406 飛錢激漲,暴利驚人
主站蜘蛛池模板: 萝北县| 沽源县| 公安县| 静安区| 栖霞市| 林西县| 景德镇市| 临桂县| 清镇市| 全州县| 晋州市| 通道| 通州市| 玉门市| 郸城县| 丘北县| 绵阳市| 金川县| 陆川县| 将乐县| 北安市| 贵南县| 萍乡市| 普宁市| 惠水县| 定南县| 易门县| 独山县| 收藏| 建阳市| 临颍县| 永福县| 新郑市| 桦甸市| 株洲县| 焦作市| 清新县| 古田县| 德安县| 朝阳区| 拜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