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0164 官拜尚輦奉御

早朝散會之後,神皇自歸禁中西上閣,但李潼覺得他奶奶多半是又回去跟魏國寺和尚們討論怎麼繼續充實佛經的問題。

武則天居然把李潼獻經直接與太州地震聯繫起來,這讓李潼大感他這個奶奶思路可真是開闊的很,如果他不是仗著一點先知的優勢,還真是有些跟不上這思路念頭。

《佛說寶雨經》雖然經文直稱女身爲帝,但造勢宣傳總是需要一段時間,對於當下都邑內外人心動盪的局面沒有什麼立竿見影的直接影響。

可這件事如果與太州地震直接聯繫起來的話,那麼效果就大多了:原來所謂的地震並不是天譴示警,而是老天都看不過去世道俗流對女主稱帝的偏見與牴觸,特意降下警示,將經文以這樣的方式宣告世人!

同樣的一個契機,有人連抓都抓不住,有人卻能將之利用到極致,武則天就是這樣的人。

雖然一開始被李潼黑手操作搞得原本計劃提前泄露而顯得有些焦頭爛額,之後兵敗與天災接連的打擊,更是讓她倍顯無能爲力。可是一旦回到她所擅長的領域中來,那操作真是騷得飛起。

見到他奶奶的操作後,李潼雖然節操不高,但也有一種吃了人血饅頭的羞恥感。唯一一點可以安慰自己,就是太州賑災這件事被擺在了真正重要的位置上來。

既然這不再是什麼天災示警,反而可以運作成自己天命所歸的一個佐證,武則天自然也就沒有要回避的道理。

此前是因爲上下衝突、人情糾結於此,才使正常的賑災工作都展不開,可是現在形勢又不一樣,武則天對此變得異常積極起來,先於畿外鄉野索擴閒田用於安置遊蕩到河洛之間的流民,又任命一人爲太州刺史,即刻押運一批錢糧物資前往太州,配合賑濟大使狄仁傑共同行事。

李潼從不敢把自己擺在什麼道德高地,但如果能夠在謀求自身處境改善的同時,也能給世道帶來一些向好的轉變,又何樂而不爲。

早朝結束之後,他被中使留在禁中小食便餐,然後又匆匆趕赴鸞臺,去領取他正式的加封敕書。

雖然到目前爲止,他都還沒有領取到一次食邑收入,但又加了三百戶,直接頂上他長兄李光順的全部食邑,這當然是好的。

一直處心積慮要構陷他們一家的丘神勣死了,酷吏周興又被外派出去,武家諸子還在忙著給他們姑姑籌備履極革命事宜,李潼又憑此獻瑞之功而聖眷在享,短期內也沒有什麼人會再來刁難他,正適合安享一下他的小日子。

白天的鸞臺較之晚間又忙碌數倍,人員出出入入,忙得幾乎足不沾地。

但當李潼到來的時候,還是有鸞臺官長親自出迎,原肅政大夫邢文偉接替武承嗣擔任鸞臺納言,親自站在直堂階前等待少王行至,那客氣的樣子很讓李潼感到欣慰,混到如今,他總算不再是能夠隨便打發的小角色了。

“大王英俊秀逸,絕非長久寂寂之人。《萬象》曲式莊美於前,《寶雨》瑞經眷隆於後,名王敦雅,正是少彥楷模!”

邢文偉直行幾步到了李潼面前,開口一番誇讚,擡臂引請少王登堂。

鸞臺頒行詔敕所在,多有官員流連官署內外,未必人人認識少王,但見鸞臺宰相都如此禮敬有加,也都大感詫異,紛紛向左右詢問打聽,待知少王身份之後,人羣中便有一些年輕官員擺臂呼道:“逍遙王!”

李潼先是客氣謝過邢文偉禮迎,待聽到周遭呼聲後便也笑起來,向著聲音傳來的方向點頭示意並說道:“風流自在閭里韻長,鸞臺莊重所在,不可浪言逍遙。”

說話間,他與邢文偉並行走入堂中,之後便拜受敕書。讓他感到有些意外的是,除了朝堂上宣告加封與加散之外,這份敕書中也終於給他授予了一個官職,官職倒是不大,正五品、殿中省下屬的尚輦局奉御。

當然這個所謂的不大,那是相對而言。他以郡王身份得以望朔朝參,位列前班,左右張望所見都是三品大員,眼界也是就高不就低,覺得三品以下都是稀鬆平常。

但事實上真要以官職而論,他到現在都還是一個屁都不是的白身,所以常以“事外之人”自稱,如果此日之前誰跟他交朋友,還可以說是布衣之交。

解褐既授五品,這絕對是了不起的恩寵。正常情況下,像他這樣的郡王初登官場,一般授個六品清閒或者五品東宮官算是正常狀態。

殿中省下屬六局,尚輦局專職輿輦、傘扇等諸器物。李潼自己還想著在神都搞點公交車船的副業,到現在也沒正經去做,不想轉頭就做了皇家馬車站站長。

當然這個官職也僅僅只是寄祿而已,大概是正好有缺且品階足夠,便被他奶奶隨手丟來哄孫子玩。

接受了官職敕書之後,他又在鸞臺官長禮送下行出官署。見到鸞臺官員們迎來送往的殷勤,更加有感於自身的處境際遇真是大不相同。類似他這樣的閒職任命,鸞臺一名起居郎來頒宣足夠,又何須長官納言親自出面。

不過本來應該是極爲融洽的氣氛,隨著一個人的到來很快便蕩然無存。

一個緋袍中年人自道左行來,當見到鸞臺官署門前的少王與幾名鸞臺屬官之後,臉色就變得有些不太好看,當他行至李潼身側時,更是停下來上上下下打量李潼幾眼,然後才說道:“大王荒居多年,一鳴而驚人。爵祿厚享,人世稱羨。但少年得意之外,還是要謹慎克己。一點厭語,循情相告,聽或不聽,大王自察。”

被人冷不丁敲打幾句,李潼也有些掛不住臉。但還沒有來得及開口,旁邊已經有鸞臺官員上前不乏尷尬的介紹道:“這位是新將履職的太州劉刺史,也是一位帝宗近戚的仁厚長者。”

得知對方身份,李潼便有了然,怪不得敢對自己這麼不客氣,原來是既有底氣,又有怨氣。

新任太州刺史名劉延景,這個名氣或許不大,但身份卻並不尋常,乃是他四叔皇帝李旦的老丈人,皇后劉氏的父親。

既然有著這樣一個身份,劉延景肯定就是一個鐵瓷的保唐派,保的自然是他女婿李旦,不保也不行。

李潼這一次進獻瑞經而獲得諸種尊崇,雖然剛剛在朝堂上被提了一提,但臺省中樞最不缺耳目靈敏之人,那一部聽都沒有聽過的《寶雨經》究竟是怎麼回事,這會兒在一些特定的人羣間自然也不再是什麼秘密。

少王獻經拍他奶奶馬屁,宣揚女主當國,這件事別人看法如何且不論,但落在國丈劉延景眼中,這就是不可饒恕的罪過啊!再聽劉延景的語氣,肯定也是在心裡將少王看作李家的敗類。

李潼心裡原本還有一些氣惱,可是得知劉延景身份後,心中便有釋然,退後一步然後對劉延景說道:“小王雖失怙孤幼,久居禁中,但也久承親長暱教,不敢一時就於恭情而自貶爲荒。府君良言相警,會意體情,唯交淺不敢言深,或寡智不敏,敬謝而已。”

說完後,他也不待劉延景迴應,又轉頭對鸞臺官員們稍作示意,然後便告辭離去。

之所以不再與劉延景繼續辯論,李潼也不是怕了他,反而有些擔心鬧起來會連累到劉延景。

這個國丈本身或許沒有什麼可誇,但也的確可以說是出身道德門第,其兄長劉審禮於天皇舊年跟隨李敬玄出征吐蕃,戰敗流落虜境,至死難歸,劉審禮之子劉易從徒步徒步遠行萬里、求回其父遺骸扶棺歸鄉,是一個大孝子。

生在這樣的門庭,劉延景肯定是也有著極高的道德操守,如果李潼只覺得對方因爲是李旦的老丈人才對他出言不遜,這就把人想得狹隘了。

李潼當然也明白,他這一次獻瑞對他叔叔李旦和一些忠誠道德感強烈的李唐忠臣們而言,的確是不地道,是一種情感上的傷害。可就算是沒有李潼的攪局,這羣戰五渣也的確是有些一言難盡。

他四叔李旦好歹還有個皇位與人望的庇護,可是李潼有個啥?他要不是靠著那些市井尚義豪傑豁出命去幫他搞小動作,到現在可能都還被丘神勣的金吾衛街徒們堵著在坊中出不來呢。

我尊重你們的道德操守,但如果讓我用小命去滿足你們的道德尺度,對不起,我做不到。說句不好聽的,我真要被弄死了,你們這些人未必有心到我墳前流幾滴淚。

去年一身殮裝的甦醒,一步步行到如今,我真的不欠你們什麼!說破天去,武則天那個老孃們兒也不是我慣出來的,現在要是能弄得了她,老子早動手了!

拋開這些雜緒,李潼倒是有感於他的奶奶是真的很有惡趣味,在太州安排那樣一場戲,又專門把他四叔的老丈人派過去,也真的是存心噁心人。更作險惡之想,也是在著手剪除他四叔這些外戚羽翼了。

當李潼行到則天門附近,將要離開皇城歸家時,突然又有中使疾步行來,在後方大聲喊道:“大王請留步、請留步,神皇陛下又有恩授降下,請大王再歸鸞臺領取敕令!”

0654 琛氏阿黎,驕橫難制0324 寶藏仍未枯竭0766 擁王從龍,功成此日0808 三原縣子,妻兒同榮0398 狄公出手0051 《逍遙王》0322 大事化小,耳目鋪陳0288 大廈將傾,人皆待食0052 大酺獻樂0960 青海盟會,以胡制胡0741 北衙軍事,分一杯羹0188 愛上一匹野馬0224 名寺可藏重兵1029 故人相見,情勢非昨1027 勢難相忍,各自修行1003 修河勸學,大治河北0963 妄論封禪,臨淄密謀0731 諸邊備甲,以待上元0800 西歸祭祖,開元啓新0351 關中羣貴多尚勢0783 跳樑小醜,不足爲慮0906 彼之存亡,我之疥癬0449 代王出都,妖氛彌盛0291 獻業求命0515 成器不器,骨肉難捨0067 協律頌今0758 池魚入江,廬陵歸國0919 賊佔西康,大戰在即0771 恩威所給,公器所歸1003 修河勸學,大治河北0942 生死事小,血債血償0034 狄公滿腹荊棘0224 名寺可藏重兵0051 《逍遙王》0689 廬陵幽在,可引墊足0073 春江花月夜0421 攸寧設局,千騎營變1009 今月照古,天涯此時0140 豪氣干雲傅主簿0548 天家無情,勢弱則棄0578 伏屍遍野,賊酋膽寒0256 捐麻續縷,祈君長命0588 殿下豐姿,繪影護身0086 曲樂動人0944 兵敗辱國,不死何爲0425 禍延深宮,三思殺女0732 民爵普授,兩稅試行0013 王的起居日常0975 寶劍鋒芒,以血爲祭0540 關中雖險,不復天府0923 愛子心切,暫不立儲0652 只患志短,有功必酬0203 奔跑的大王0503 借力打力,拘禁蕃將0378 坐皇帝,立皇孫0308 吾皇萬萬歲0486 合籍不改,踐踏名族0613 穀米入倉,軍食不匱0782 無米難炊,四面追贓0070 頌聖臺閣體0484 潞王自退,雍王歸宗0284 禍水東引0082 武氏諸衆0026 聖母臨人,永昌帝業0569 可汗暴虐,蘸血食餅0788 諸子授首,兵出河北0002 又一個才人0645 元振苦行,蕃國難進0734 知己幸遇,長託此生0752 蒼天降罪,朕恭受之0456 誰沐代王恩威0868 老婦害我,不容善終0605 人若謗我,我必殺之0341 遊戲鞠場,羣衆趨望0402 好長生者,必重醫卜0189 洛陽女兒,似在眼前1022 留情有度,子姑待之0638 關山阻遠,憑書寄意0617 龍鳳之種,貴不可言0907 忠魂貞烈,刀鋒難屈0706 家賊國賊,插標之徒0772 義無大小,概是正氣0813 蕃使躁亂,橫屍街頭0243 千金於世,需傍大枝0914 奴種辱我,唯以血償0135 舔友的惡意交流0328 野狐宰相0664 漢王性僻,不樂成婚0053 誤我少王0080 豬狗之才0475 帶甲之士,俱仰代王0451 兒女長年,爲母赴死0340 選月大圖,宰相托女0697 治漕稱善,前惟耀卿0865 樂奴恃色,囂張十足0411 風吹鸞歌早會迎0508 豺狼之國,不可不防1043 人非草木,孰能無情0664 漢王性僻,不樂成婚0323 欲保榮華,則必謀險
0654 琛氏阿黎,驕橫難制0324 寶藏仍未枯竭0766 擁王從龍,功成此日0808 三原縣子,妻兒同榮0398 狄公出手0051 《逍遙王》0322 大事化小,耳目鋪陳0288 大廈將傾,人皆待食0052 大酺獻樂0960 青海盟會,以胡制胡0741 北衙軍事,分一杯羹0188 愛上一匹野馬0224 名寺可藏重兵1029 故人相見,情勢非昨1027 勢難相忍,各自修行1003 修河勸學,大治河北0963 妄論封禪,臨淄密謀0731 諸邊備甲,以待上元0800 西歸祭祖,開元啓新0351 關中羣貴多尚勢0783 跳樑小醜,不足爲慮0906 彼之存亡,我之疥癬0449 代王出都,妖氛彌盛0291 獻業求命0515 成器不器,骨肉難捨0067 協律頌今0758 池魚入江,廬陵歸國0919 賊佔西康,大戰在即0771 恩威所給,公器所歸1003 修河勸學,大治河北0942 生死事小,血債血償0034 狄公滿腹荊棘0224 名寺可藏重兵0051 《逍遙王》0689 廬陵幽在,可引墊足0073 春江花月夜0421 攸寧設局,千騎營變1009 今月照古,天涯此時0140 豪氣干雲傅主簿0548 天家無情,勢弱則棄0578 伏屍遍野,賊酋膽寒0256 捐麻續縷,祈君長命0588 殿下豐姿,繪影護身0086 曲樂動人0944 兵敗辱國,不死何爲0425 禍延深宮,三思殺女0732 民爵普授,兩稅試行0013 王的起居日常0975 寶劍鋒芒,以血爲祭0540 關中雖險,不復天府0923 愛子心切,暫不立儲0652 只患志短,有功必酬0203 奔跑的大王0503 借力打力,拘禁蕃將0378 坐皇帝,立皇孫0308 吾皇萬萬歲0486 合籍不改,踐踏名族0613 穀米入倉,軍食不匱0782 無米難炊,四面追贓0070 頌聖臺閣體0484 潞王自退,雍王歸宗0284 禍水東引0082 武氏諸衆0026 聖母臨人,永昌帝業0569 可汗暴虐,蘸血食餅0788 諸子授首,兵出河北0002 又一個才人0645 元振苦行,蕃國難進0734 知己幸遇,長託此生0752 蒼天降罪,朕恭受之0456 誰沐代王恩威0868 老婦害我,不容善終0605 人若謗我,我必殺之0341 遊戲鞠場,羣衆趨望0402 好長生者,必重醫卜0189 洛陽女兒,似在眼前1022 留情有度,子姑待之0638 關山阻遠,憑書寄意0617 龍鳳之種,貴不可言0907 忠魂貞烈,刀鋒難屈0706 家賊國賊,插標之徒0772 義無大小,概是正氣0813 蕃使躁亂,橫屍街頭0243 千金於世,需傍大枝0914 奴種辱我,唯以血償0135 舔友的惡意交流0328 野狐宰相0664 漢王性僻,不樂成婚0053 誤我少王0080 豬狗之才0475 帶甲之士,俱仰代王0451 兒女長年,爲母赴死0340 選月大圖,宰相托女0697 治漕稱善,前惟耀卿0865 樂奴恃色,囂張十足0411 風吹鸞歌早會迎0508 豺狼之國,不可不防1043 人非草木,孰能無情0664 漢王性僻,不樂成婚0323 欲保榮華,則必謀險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平罗县| 永寿县| 武夷山市| 宜州市| 成安县| 松滋市| 罗江县| 商城县| 建始县| 天等县| 胶南市| 三河市| 桐乡市| 永德县| 云霄县| 抚松县| 台南县| 山东省| 永春县| 宁武县| 眉山市| 遵化市| 宜城市| 石河子市| 天台县| 弋阳县| 乡城县| 霸州市| 安溪县| 宕昌县| 寿阳县| 蚌埠市| 文成县| 鄂托克旗| 于田县| 泽州县| 宜川县| 柏乡县| 新营市| 金阳县| 昌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