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0771 恩威所給,公器所歸

神都城中鬧亂持續的時間未足旬日,可是當街鼓聲再次響起時,竟給人一種恍如隔世、滄海桑田之感。

街鼓聲響起,意味著城中的秩序開始重新恢復,這對於一些滿懷野心與貪慾的人而言自然不是什麼好消息,但這樣的人畢竟是少數。

城中絕大多數生民,如果說在動亂以前對於生活還充滿各種美好的想象,可是在經過席捲全城的動亂摧殘後,對生活的期待感進一步降低,只要能夠保障自身與家人的生命安全不受到威脅、侵害,便是眼下唯一的期望。

三通鼓響畢,宵禁正式開始,街中游蕩的民衆們也都抓緊時間行入就近的坊曲。無論是出於多年來所形成的條件反射,又或者是對秩序的渴望,神都城中縱橫交錯的長街上已經絕少行人,這也給軍隊接下來肅清全城提供了有利的條件。

交流好書,關注vx公衆號.【書友大本營】。現在關注,可領現金紅包!

街鼓聲的響起,不獨給深受動亂侵擾的神都城重新帶來了秩序,對於城中仍然殘留的暴力團伙、甚至包括皇城中那些參與圍剿叛軍的諸家部伍們都造成了極大的震懾。

街鼓淨街的宵禁系統所代表的可不僅僅只有那幾通鼓響,想要將之重新恢復並覆及全城,背後起碼要有上千員衆進行操作。

雍王突然歸都並駐守於則天門,擊潰了叛軍的進攻,這對神都城一些人來說誠然是一大變數,但同時也意味著雍王此行歸都,所統率的兵力必然不會太多,否則便無從保證其隱密性與突然性。

所以觀國公楊嘉本敢於當面質疑、反駁雍王的決定,就是因爲料定雍王眼下在畿內實力不足,想要控制住都畿形勢,就必須要對神都方面的人事有所仰仗。再加上綦連耀謀反給唐家天命所歸這一觀念帶來的衝擊,就給神都城內諸世族提供了與雍王討價還價的籌碼。

楊嘉本這一思路不能說是錯,畢竟就連皇太后在位的武周時期,儘管對世家大族極不友好,但同樣也要有所吸收、才能維持其統治穩定。雍王想要撲滅神都城內的動亂、重新將秩序建立起來,乃至於問鼎大位,當然也是難免需要來自這方面的助力。

但楊嘉本也是低估了雍王的強硬,或者說高估了他們這些世族的勢力與影響力。

老實說,當李潼身在則天門城樓上據守,並眼見到諸家徒衆參與圍剿亂軍的時候,心裡其實已經生出稍作讓步的想法。畢竟無論內心怎麼狂野,短時間內實力的不足仍需正視。而且他新歸神都,並不清楚這些世族們眼下擁有多大的勢力、彼此之間的聯合有多牢固。

很多事情,壞就壞在過猶不及。神都眼下的動亂是如此,這些世族們的串聯同樣如此。因爲不清楚他們的底細,所以李潼稍存保守相忍之想,可是當看到徐俊臣這樣一個傢伙居然都能混入隊伍中來,不得不說心裡是大大鬆了一口氣。

面對眼下這樣一個局面,徐俊臣這個人對於李潼而言就是一個明燈,能夠讓他看清楚這個所謂世族聯盟的底細其實也就那麼回事。大凡聯盟穩固、關係緊密兼勢力頗壯,就徐俊臣這種底子潮得一言難盡的傢伙,根本不可能融入其中。

現在就連徐俊臣都跟隨這羣人一起出入行動,足見這些人也只是色厲內荏的貨色,李潼如果還能被唬住,那這些年也白混了。

但無論怎麼說,觀國公楊嘉本能夠被推舉出來、作爲代表與雍王進行交涉,終究還是身負一定人望的。現在就這麼輕易的被斬殺當面,雖然動手的也是他們原本的同伴之一,但畢竟是雍王下令。儘管在場沒有人再敢當面牴觸雍王的命令,但各自心內真實想法如何,那就不得而知了。

在場衆人,陳銘貞、張說等各自都用言行表態擁戴雍王。

其餘衆人反應則就相對的沒有這麼幹脆,表面上雖然恭謹有加,並沒有因爲楊嘉本之死而裂目以爭,但落實在具體的行動上,就是各自部伍的調集不夠利索,既想快速抽身、離開皇城、再圖後計,又擔心如果脫離大隊、或許就要遭到孤立圍剿。

如此一來,則天門前情勢仍然頗爲危險。對於這一點,李潼也有預見,所以在斬殺了觀國公之後,也沒有再強令在場人衆去執行什麼具體任務,只是著令則天門內的大內宮人們速速置備餐食,送至此處以犒饗諸軍。

神都城諸家至此已經陷入進退失據的困境中,對於下一步的局勢發展更喪失了基本的判斷。然而更加雪上加霜的是,當宮人們剛剛將準備好的餐食陸續運出則天門的時候,響徹全城的街鼓聲也從外城傳到了皇城中。

最初皇城內衆人在聽到街鼓聲響起時,還以爲只是錯覺,可當越來越多的人都開始側耳傾聽時,各自神情間就不免驚懼流露,意識到並非只有自己纔出現了幻聽。

街鼓聲此時響起,意味著雍王在神都城中仍有人事佈置,絕不只有眼前衆人所見的這一點實力!

此時,李潼也並沒有過多品味給人帶來驚喜的滿足感中,簡單用過一些餐食後,藉著一點夕陽徹底沉沒之後仍然殘留的一點光輝,將在場能與話事衆人再次召集起來,開始繼續進行此前被楊嘉本所打斷的人事安排。

“如今城中秩序蕩無,諸事待營,勢不容緩,唯儘快歸治,情勢才能歸安,社稷才能歸定。”

這一句話剛纔李潼便講過,但卻乏甚力量感,哪怕陳銘貞倒戈斬殺楊嘉本,雖然讓衆人驚恐大生,但所造成的震懾仍然不夠大,起碼仍不足以讓人對雍王身心俱服,畢竟神都城過去這段時間裡,兇殺之事層出不窮,楊嘉本並不是第一個,身份也不算最高。

可是當街鼓聲響起時,人們才明白哪怕僅僅只是眼下的雍王,仍然要比他們原本的預想要強大得多。所以當雍王舊話重說時,氣氛要比剛纔更嚴肅得多。

“殿下屢有定亂興治之壯跡,凡所教令、臣等恭受。雪覆三尺,不敵暖陽,殿下之與家國,無異破曉之霞、寰宇之光!”

雍王話音剛落,張說便忙不迭再舉手發言,說完這話後也不做邀寵之態,很快便退回了原地。

對於張說的追捧,李潼也是當仁不讓的泰然受之,旋即便表態道:“亂之所出,在於聲令之不正。今日扛鼎於此,爲社稷立命,非我言書,概是僞命!宣命、建策、定亂、誅惡、捉討、訪問、存撫、申告、辨察、犒給,凡此諸事,各使一員,承教受命,光大王事,諸位或才器勇捐,或推舉才遺,暢所欲言,切勿喑聲。”

衆人聽到這一番話,各自也都不免喜形於色。雍王這麼說,便等於是放棄原本的朝廷結構,要循就當下時宜組建一個新的定亂班底。雖然可能這一應使職不會存在太久,但當此破舊立新的時節,誰都明白如果能在這當中得據一席且確有功著,對於未來自有極大裨益。

想到這裡,他們不免爲剛纔橫死的楊嘉本暗道可惜。若觀國公仍然在生,憑其資歷、名爵以及此刻恰在皇城中,極大機率將會分得一席。

李潼自是聽不到這些人的心聲,若是聽到了,難免也要嗤之以鼻。楊嘉本如果還活著,他也根本不會提出這樣一個方案出來,而且就算提出來,也未必就會獲得眼前衆人的認同。

這樣一個方案,無疑是將眼下的朝廷人事結構完全拋棄,重新建立一個完全以雍王爲中心的臨時班底。同時也意味著在此前持續數年之久的朝廷與行臺的對抗中,終於以朝廷的完全落敗而劃上一個句號。

其實最開始李潼也不想割裂的如此徹底,他也想盡可能保留下來朝廷目下的人事結構與行政職能,可現在神都局勢已經被玩得稀巴爛,若再強行彌合起來,費時費力且不說,也會將此前所積攢的弊病繼承過來繼續糾纏。

見在場衆人各自目露殷切、一時間又怯於表達,李潼便索性自己指名點將。

首先是陳銘貞這一員干將,李潼首先將他點出,並授給一個定亂使職,全面負責整個神都城內定亂維穩事宜。這一個職使權力自然極大,畢竟如今神都城中最大的問題就是鬧亂不定,但是陳銘貞原職的金吾衛,職權就在於維持畿內的治安穩定。

陳銘貞受此使職,自然激動不已。跟在場所有時流相比,其實他與雍王的交集產生最早,就在雍王剛剛入世、世道尚且不知雍王誰人的時候,彼此便已經產生深刻的交集,但是很可惜,這份交集並不是相見兩歡,而是彼此立場的衝突。

老實說,陳銘貞與雍王之間的積怨,並不遜於世道之中任何一家勳貴門戶。但陳銘貞有一點致命的缺陷,那就是並無祖蔭可恃、全無餘計可循,雍王一點一滴的壯大、對他而言都是一種足以讓他透不過氣的壓力,所以想要謀身,只能抓住任何一個可以稱爲機會的時機並奮力搏求表現。

如今終於得到雍王的讚賞並任使,陳銘貞心情之激動可想而知,甚至當場揮刀割袖,以刀剜頰並泣聲道:“古有爲劉氏者袒,今臣幸荷王恩,若不捐身以彰王教,更待何日!”

聽到陳銘貞所舉這一個並不怎麼應景的例子,李潼也只是微微一笑,擡手示意陳銘貞免禮,然後才笑語道:“唐家用士,唯以壯功爲美,不以死命當先,生者榮祿於世,亡者留影凌煙。造化修短,概有天意,忠烈之聲,必將響徹千古!生人億兆、我非獨壯,唯奉道而行,可以不屈邪情。

陳將軍豪力捐用,於家國已是續薪之功,我或非獨步人間之才,但凡所任用,必使之無後顧之憂!今街鼓聲響,在街遊蕩之徒,若非忠勤於王命,則必兇惡桀驁。此夜使用於此,將軍爲我且召且剿,明日功勳盛否,端門之前、自有定論!”

說話間,他又望向在場其他人,繼續微笑道:“率土之濱,莫非王臣!威既行之,恩必厚甚!恩威之所施給,公器之所歸屬。我將大器張揚,聲勢已有顯露,唯此行途實多艱深,非我即逆,所趁唯勢大氣壯而已。道義已作專行,幕僚仍有虛席,門下廣聚鷹犬,誰將爲食爲獵!”

0681 王公年高,帳席以待0333 黨羽無數,權傾內外0503 借力打力,拘禁蕃將0773 熾情難表,惟乞一活0434 舊案新翻,大臣難逃0318 少王兇頑,奪人宅業0200 捐麻入社,義氣感召0046 京華遊仙窟0754 權勢之內,概不容情0811 集英羣才,開館納士0794 胡狗必死,寸麻不資0726 明主恩遇,指點迷津0985 四十蔭授,科舉早達0123 兵事再興0481 殿下薄情,上官明志0723 長安坊居,大戶不易1036 漠北天寒,人心渙散0918 盡力而爲,不負此生0915 贊普居內,殺賊有臣0628 社稷永固,百蕃恭服0926 老將入朝,執筆修典0532 雍王宏大,宋璟敬服1005 天家幼少,各具風格0769 我之所在,鼎之所在0687 九曲爲聘,吐蕃略土0942 生死事小,血債血償0727 大千世界,無奇不有0242 蜀女有才0558 用進黜退,當然之事0792 師度相地,營建爲癡1031 癰疽之疾,剜骨不痛0881 漕渠流脂,穀米滿倉0598 往所仰望,必使匍匐0804 三長入蕃,編戶齊民0764 皇命驅使,殺賊有功0263 娘子隨戲0218 銀青光祿大夫0265 順水推舟0075 將軍跋扈0621 軍頓雄堡,青海可望0289 竇七入彀0832 遣離京畿,別置外州0622 作歌殺蕃,論氏震怒0287 靈前敲詐0069 大麴《萬象》0127 少王有毒(求首訂!)0208 泥銷玉樹,人道所悲0446 白刃不相饒0509 捐盡封戶,爲國卻賊0070 頌聖臺閣體0249 宗枝凋零,唯此秀實0229 心似雙絲網0047 向陽而行0626 遊弈交鋒,不死不休1041 頹志老物,不足興邦0080 豬狗之才0617 龍鳳之種,貴不可言0096 勇宦楊思勖0020 願此心同我0030 百騎軍士0857借道西康,征伐六詔0928 旗纛之下,俱朕肱骨0593 殿下高潔,淺俗難蔽0366 鷹犬之用,飽腹則怠0457 強卒入坊,魏王伏誅0229 心似雙絲網0724 賀八入京,技驚四座0144 誰敢偷餵我的狗0883 買賣公道,互通有無0704 惟德動天,無遠弗屆0705 亂起宸居,妖氛再興0361 唐家正統,人各有見1015 波斯歸義,羣胡法治0964 王邸門高,俗流難入0859丈夫無勢,何異禽獸0525 悍將入城,破財免災0124 朔邊良才0565 唐家養士,唯壯可嘉0830 新瓜脆爽,引人垂涎0578 伏屍遍野,賊酋膽寒0848 大將薨逝,北疆不安1010 西土悍胡,得隴望蜀0740 北衙軍壯,聖人不朝0023 情新因意勝0237 當街陳戈,後院操兵1017 蕃使入國,懇請和親0715 二王三恪,淵源何出0741 北衙軍事,分一杯羹0209 枝上桃李子0211 不宜輕沾俠名0038 水漲船高0597 海西伏俟,大論欽陵0489 造化倏忽,飲食盡興0127 少王有毒(求首訂!)0244 大王良教,甘霖慰我0783 跳樑小醜,不足爲慮0552 交糧入學,納錢鑿井0546 參軍氣壯,宰相自辱1044 生無所恃,唯自謹守0507 中軍議事,諸將思歸
0681 王公年高,帳席以待0333 黨羽無數,權傾內外0503 借力打力,拘禁蕃將0773 熾情難表,惟乞一活0434 舊案新翻,大臣難逃0318 少王兇頑,奪人宅業0200 捐麻入社,義氣感召0046 京華遊仙窟0754 權勢之內,概不容情0811 集英羣才,開館納士0794 胡狗必死,寸麻不資0726 明主恩遇,指點迷津0985 四十蔭授,科舉早達0123 兵事再興0481 殿下薄情,上官明志0723 長安坊居,大戶不易1036 漠北天寒,人心渙散0918 盡力而爲,不負此生0915 贊普居內,殺賊有臣0628 社稷永固,百蕃恭服0926 老將入朝,執筆修典0532 雍王宏大,宋璟敬服1005 天家幼少,各具風格0769 我之所在,鼎之所在0687 九曲爲聘,吐蕃略土0942 生死事小,血債血償0727 大千世界,無奇不有0242 蜀女有才0558 用進黜退,當然之事0792 師度相地,營建爲癡1031 癰疽之疾,剜骨不痛0881 漕渠流脂,穀米滿倉0598 往所仰望,必使匍匐0804 三長入蕃,編戶齊民0764 皇命驅使,殺賊有功0263 娘子隨戲0218 銀青光祿大夫0265 順水推舟0075 將軍跋扈0621 軍頓雄堡,青海可望0289 竇七入彀0832 遣離京畿,別置外州0622 作歌殺蕃,論氏震怒0287 靈前敲詐0069 大麴《萬象》0127 少王有毒(求首訂!)0208 泥銷玉樹,人道所悲0446 白刃不相饒0509 捐盡封戶,爲國卻賊0070 頌聖臺閣體0249 宗枝凋零,唯此秀實0229 心似雙絲網0047 向陽而行0626 遊弈交鋒,不死不休1041 頹志老物,不足興邦0080 豬狗之才0617 龍鳳之種,貴不可言0096 勇宦楊思勖0020 願此心同我0030 百騎軍士0857借道西康,征伐六詔0928 旗纛之下,俱朕肱骨0593 殿下高潔,淺俗難蔽0366 鷹犬之用,飽腹則怠0457 強卒入坊,魏王伏誅0229 心似雙絲網0724 賀八入京,技驚四座0144 誰敢偷餵我的狗0883 買賣公道,互通有無0704 惟德動天,無遠弗屆0705 亂起宸居,妖氛再興0361 唐家正統,人各有見1015 波斯歸義,羣胡法治0964 王邸門高,俗流難入0859丈夫無勢,何異禽獸0525 悍將入城,破財免災0124 朔邊良才0565 唐家養士,唯壯可嘉0830 新瓜脆爽,引人垂涎0578 伏屍遍野,賊酋膽寒0848 大將薨逝,北疆不安1010 西土悍胡,得隴望蜀0740 北衙軍壯,聖人不朝0023 情新因意勝0237 當街陳戈,後院操兵1017 蕃使入國,懇請和親0715 二王三恪,淵源何出0741 北衙軍事,分一杯羹0209 枝上桃李子0211 不宜輕沾俠名0038 水漲船高0597 海西伏俟,大論欽陵0489 造化倏忽,飲食盡興0127 少王有毒(求首訂!)0244 大王良教,甘霖慰我0783 跳樑小醜,不足爲慮0552 交糧入學,納錢鑿井0546 參軍氣壯,宰相自辱1044 生無所恃,唯自謹守0507 中軍議事,諸將思歸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文山县| 陵水| 崇明县| 广州市| 保康县| 得荣县| 英吉沙县| 海淀区| 昌黎县| 禄丰县| 定结县| 衡阳县| 开封市| 宝应县| 肇庆市| 西峡县| 积石山| 石门县| 梧州市| 卓资县| 天峻县| 双江| 泸水县| 西青区| 施秉县| 武清区| 长阳| 永寿县| 彰化县| 五寨县| 靖江市| 古丈县| 沧州市| 钟祥市| 福海县| 天台县| 库尔勒市| 牡丹江市| 凌海市| 正定县| 宜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