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0221 窺望河西

馬興擡眼望向對他打招呼的那名騎士,臉色先有些許茫然,而後便是驚喜,並不忘指著對方向身邊的李光介紹道:“這一位英武少壯,便是咱們萬年社三名直案中的楊直案。鬼面你不要看他年輕便存輕視,咱們秦川本多義勇,這位楊直案便是當今世道中的翹楚,博愛尚義,讓許多老人都羞愧不及。”

說話間,他便往前方邁步行去。

李光心裡還未將自己同類視之,但在稍作遲疑後,還是邁步跟隨上去。

此時那一羣騎士早已經下馬緩行,馬興上前叉手笑道:“不知楊直案大駕光臨,不能遠迎待客,真是失禮。”

被喚作楊直案的年輕人聞言後哈哈一笑:“什麼大駕,又哪來這麼多虛禮。我們來訪本就沒有提前告知,你若整日懶在莊裡只待迎送,正經事務還做不做?”

說話間,他轉身一指後方被簇擁在當中的兩名少年騎士並說道:“那兩位郎君,是咱們行社貴賓,要求訪幾員舊戰西疆的老卒,我即時就想到了你,這才引人來見。”

馬興擡眼望去,見對方也在好奇的打量著自己,稍作拱手示意,然後又不乏緊張的對年輕的楊直案說道:“馬興只是一個懶在鄉野的廢人,粗俗又不知禮,哪敢貿然上前造次,直案可不要取笑爲難我了。”

楊直案擡手敲在他肩頭笑罵道:“真是人老愈奸,不過是想多打聽一下貴客底細。我也實言告你,這不是眼下能讓你明知的事情,這麼說罷,咱們秦雍行社都要聽命兩位郎君。貴客身份如何,就連我都難度。”

“所謂故義,原來也只是膏粱手底的玩物!”

這時候,李光在一側冷哼說道,他對這個故衣社本來就還心存懷疑,眼見兩個明顯的紈絝子弟都要奉爲上賓,心裡剛升起的些許認同便又蕩然無存。

“鬼面不要浪言!”

馬興聞言後臉色一變,轉又對那楊直案歉然拱手道:“這一位李鬼面是我舊年軍中袍澤,故事不堪細表,孤僻隱世山中,剛剛訪出不久,還未盡知咱們故衣社尚義諸種,還請楊直案見諒。”

年輕人聞言後襬擺手:“義血寒涼是世道的過失,咱們故衣社本也不強求什麼美譽大名。生人有誤解,這算不上失禮。行一些微末之事,救一些可憐之人。如果說有什麼大願,那就是修補天道疏漏,平衡人道盈缺。足下或爲世道所害,齒冷血涼,蒙冤厭世,但咱們故衣社任俠而不使氣,尚義而不亂法,入世只言救濟,往來不問出身。”

“言語怎樣好聽,又能守行幾分?”

“世道貴賤恆常,譬如尺寸長短。故衣社行旨,本不在於平均貴賤,鋤強扶弱。羸弱者生機可守,這是予人一分底線,豪強者闊行進取,這是予人一份前程。窮困則厭顯達,貧賤則惡富貴,這已經有悖於義。但有俯仰之勞,必積分寸之功,所以取麻爲信,便是立定這樣一個行規。”

這時候,兩名少年騎士其中之一已經走上前來,面帶微笑、不乏耐心的爲李光解釋道:“故衣社內涵真髓在於尚義互助,卻非窮濫施捨。上位者千金買骨,邀買賢能。故衣社惠及萬衆,訪求壯士。前者誘人以重幣,後者感人以仁義,並是一法,願者上鉤。這樣一個答案,不知足下滿意與否?”

待到對方行至近前,李光擡眼望去,先是驚詫於那俊美無儔的儀容,待聽到這番議論後,便低下頭沉吟起來,過了好一會兒才擡臂叉手道:“不敢自誇壯士,但也感懷仁義。故衣社若真自任普濟危困,某也願捐身入社!”

“行社雖有宗旨標榜,但行事只在乎人。自任何者,足下並不需求問外人,行社能給你,只是不可計數的待濟危衆並如何捐力捐身的技法方式。”

望著這名臉上疤痕猙獰的老軍戶,李潼心裡嘆息一聲。

如果說此前他籌建故衣社,心裡還有太多的思量權衡,可是隱居關中這幾年,隨著接觸的府兵軍戶越來越多,心裡生出更多是對這一羣體發自肺腑的同情。

人言大唐盛世,或開放、或富強,名臣名將燦若繁星,但對這些府兵軍戶們,無非均田制破壞、府兵制崩潰,一言蔽之。他們是這盛世之下,付出代價最多,而又透明得幾無存在感的一個羣體。

在這些人身上,李潼感受最深刻就是一種幻滅感,對任何事物都保持懷疑與警惕。所謂的國家信譽,在他們心目中已經近乎破產。

這些府兵軍戶們,本不是什麼鄉野赤貧,他們最起碼也是良家子、軍功地主,是有著經濟保障同時又極富榮譽感的一羣人。

他們既是大唐創業元從,又是帝國威震遠夷的威名實際締造者,可是這一份威榮卻與他們無關。朝廷已經沒有了錢糧土地犒賞他們,能做的只是將本就已經氾濫的勳官層層加授,這還是在戰勝的情況下。

朝廷本已無田可授,鎮戍撫遠的軍事任務卻越來越多,儘管從高宗時期便已經開始加募長征健兒,但最有戰鬥力和組織性還是這一批人。因此每有徵伐大事,仍然需要消耗這些人。

李潼興創故衣社,目的並不單純,但也正如他所言,與其千金市馬骨,他更願以仁義感召壯士。事行於先,言及於後,只要有人確實因此受惠,心跡真假也並不重要。

途中巧遇今天要走訪的馬興,一行人再次返回此處田莊,李潼對自己的來意也直言不諱:“日前西京城中巧逢康國胡商一員,其人商行河源,曾爲吐蕃蜂盜所擄,客留彼境數月有餘,前不久才被族衆典贖脫困。據其所言,該境奴帳千餘,所屬噶氏別支,囚我唐人數百……”

馬興等人雖不確知眼前這位郎君具體身份,但聽其人言及這種謀計,一時間也是有些瞠目結舌。他們或是任俠尚義,但所思所謀也只是身周所見,然而這位郎君竟然用意遠及邊疆敵域,要集結豪義直接殺入吐蕃胡帳中營救陷落其中的生民!

“小民不是怯膽,與賊蕃也有仇恨,但能入境驅殺,絕不辭勞!”

馬興講到這裡,舉起了斷指的手掌,一臉慘淡自嘲:“舊年失落賊境,若非還要持繮放牧,餘指怕也難留。如今身軀老廢,不是不敢遠行,只恐不能負重。”

“馬老意錯,我是要借你們這些舊年見識,操練一批豪義戰士。熱血勇義,該當珍惜,任人力能所及,殺敵赴險,宜驅少壯!若有一支勇健卒力能夠暢行西疆,非只能夠收撿舊年遺落奴境的袍義,看護過往貨旅,也能讓我故衣社增生巨利,賙濟從容。”

李潼微笑著解釋道。

故衣社如今發展態勢喜人,兩京之間單單捐麻入社的普通社員便有十餘萬衆,各地捐身入寄、以技力報效的也有兩萬多人,在這基礎上挑選出來的豪義敢戰士更是達到了兩千之多。

規模壯大起來之後,所帶來的直接後果就是開支驚人。每年冬夏授衣,單此一項開支便達上千萬錢。再加上各地籌集轉運,成本還要翻上倍數,這還僅是兩京之間。規模若再擴展,不只倍增。

而且隨著武周革命之後,關中生民開始大量向河洛轉遷,還要在兩京之間沿途開設賙濟的粥舍,哪怕僅僅只是微薄的供給,卻耐不住量大,每天簡直都是在燒錢。

這是絕對不能縮減的硬開支,沒有這些,故衣社宗旨無從談起。儘管接受救濟的多數都是老弱婦孺,但這些人受惠才構成了故衣社上層敢戰士的凝聚力。

雖然各地的工坊已經進入到紙、布的加工,但合格的工匠仍然有著巨大的缺口,絕大多數都是在虧損經營,積存了大量的麻物。

從去年開始,李潼封國租稅便有近半填補到這個無底洞,他不是不捨得投入,而是這個比例再作擴大的話,無論洗錢洗得多麼乾淨,都會變得非常危險。

眼下故衣社唯一可稱巨利的進項,就是從秦嶺到漢中的商路,千數名豪義敢戰士活動在山野之間看護商路,收取過路費。

但這保護費所針對的也只是一些小本經營的走商,真正的蜀中大豪客並不需要仰仗這種保護,他們自己就有鄉義部曲保護。

這條財路發展也進入到一個瓶頸期,除了滿足這千數敢戰士日常補給消耗之外,盈餘已經沒有最初那麼利大。如果再想獲得突破,要麼就是在蜀中聯絡發展當地豪強,自己行商,要麼乾脆就化身蜂盜,攔路劫掠。

而且未來唐軍、應該說周軍了,將會常駐安西,趁著還沒有地方勢力涌入進來、搶先下手佈置幾個據點,未來西方商貿必有他一席之地,總好過便宜了沿途那些土羌羈縻部落。

0458 天南遙遠,君恩難覆0435 北門操戈,奉命行事0483 兄弟益封,煊赫無雙0294 門人遇襲0697 治漕稱善,前惟耀卿0590 故隋兵道,遺澤後世0767 龍麟潛邸,入此能活0934 德祐農本,社稷之福0071 音聲細題0813 蕃使躁亂,橫屍街頭0901 禁絕胡僧,唐法入蕃0721 燕子築巢,無懼惡雀0904 口嫌體正,從良實難0457 強卒入坊,魏王伏誅0380 監守自盜,軍器可圖0697 治漕稱善,前惟耀卿0646 紅翎赤喙,可殺蕃賊0941 功在眼前,時不我待0255 肥羊難宰0842 聖躬永健,長享此國0711 情勢無感,不堪大用0075 將軍跋扈0388 口是心非,有情無膽0425 禍延深宮,三思殺女0745 君臣鬥法,突厥南來0251 不當大用0652 只患志短,有功必酬0664 漢王性僻,不樂成婚0906 彼之存亡,我之疥癬0337 廷參奏事,直劾宰相0884 才士充盈,方可維新0907 忠魂貞烈,刀鋒難屈0399 行驛命案0694 不知我者,謂我何求0394 樑王雖強,自有能者0157 女主居陽,山變爲災0049 莫厭金盃酒0594 百年血淚,聚此一嶺0186 上錯花轎嫁對郎0533 老物不器,能殺鄉賊0545 國賊碩鼠,其罪當誅0227 名馬梨花落0549 昭德強悍,羣相喑聲0086 曲樂動人0726 明主恩遇,指點迷津0783 跳樑小醜,不足爲慮0618 興亡繼絕,不足成事0212 獨不見,自惶恐0005 再愛我一次0518 大唐雄軍,演武洛北0065 人情難測0029 李氏爲上0683 子昂投書,強辭孽才0258 曲江盛會0869 能傾情者,唯有聖人0593 殿下高潔,淺俗難蔽0149 舊事再起波瀾0901 禁絕胡僧,唐法入蕃1008 齒胄敘禮,生徒歡聚0101 出閣河東王0960 青海盟會,以胡制胡1046 社稷功士,禍國賊員0981 相性相合,豢狼察惡0469 喋血宮道,遁地無門0477 徐娘假子,披麻而行0205 不爲我用,則必殺之0853 武運昌隆,威臨天下0148 橫財浸金汁0956 聖人賜脯,感激肺腑0181 後顧無憂,勇登青雲0991 一牛蹣跚,羣兇爭啖0996 君恩浩蕩,延濟諸親0686 伯玉消沉,愁懷醉骨0449 代王出都,妖氛彌盛0266 生人易惑,鬼神難欺0737 豫王西行,祭拜皇陵0197 先王回遷,陪葬乾陵0126 女皇的心腹(求首訂!)0622 作歌殺蕃,論氏震怒0327 南省氣象0239 名王一言,萬衆法隨0980 聖筆制律,宋詩雄發0944 兵敗辱國,不死何爲0199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0075 將軍跋扈0279 飛錢承兌0923 愛子心切,暫不立儲0769 我之所在,鼎之所在0352 姿容趣淺,率真可愛0363 新的班底0267 命裡無時直須搶0110 託事獻命0905 聖人有愛,蕃人得幸1023 臺臣夜訪,或謀不軌0435 北門操戈,奉命行事0731 諸邊備甲,以待上元0681 王公年高,帳席以待0024 神皇鑑詩0444 聖皇洪福,神佛入苑0989 重修故道,參天可汗
0458 天南遙遠,君恩難覆0435 北門操戈,奉命行事0483 兄弟益封,煊赫無雙0294 門人遇襲0697 治漕稱善,前惟耀卿0590 故隋兵道,遺澤後世0767 龍麟潛邸,入此能活0934 德祐農本,社稷之福0071 音聲細題0813 蕃使躁亂,橫屍街頭0901 禁絕胡僧,唐法入蕃0721 燕子築巢,無懼惡雀0904 口嫌體正,從良實難0457 強卒入坊,魏王伏誅0380 監守自盜,軍器可圖0697 治漕稱善,前惟耀卿0646 紅翎赤喙,可殺蕃賊0941 功在眼前,時不我待0255 肥羊難宰0842 聖躬永健,長享此國0711 情勢無感,不堪大用0075 將軍跋扈0388 口是心非,有情無膽0425 禍延深宮,三思殺女0745 君臣鬥法,突厥南來0251 不當大用0652 只患志短,有功必酬0664 漢王性僻,不樂成婚0906 彼之存亡,我之疥癬0337 廷參奏事,直劾宰相0884 才士充盈,方可維新0907 忠魂貞烈,刀鋒難屈0399 行驛命案0694 不知我者,謂我何求0394 樑王雖強,自有能者0157 女主居陽,山變爲災0049 莫厭金盃酒0594 百年血淚,聚此一嶺0186 上錯花轎嫁對郎0533 老物不器,能殺鄉賊0545 國賊碩鼠,其罪當誅0227 名馬梨花落0549 昭德強悍,羣相喑聲0086 曲樂動人0726 明主恩遇,指點迷津0783 跳樑小醜,不足爲慮0618 興亡繼絕,不足成事0212 獨不見,自惶恐0005 再愛我一次0518 大唐雄軍,演武洛北0065 人情難測0029 李氏爲上0683 子昂投書,強辭孽才0258 曲江盛會0869 能傾情者,唯有聖人0593 殿下高潔,淺俗難蔽0149 舊事再起波瀾0901 禁絕胡僧,唐法入蕃1008 齒胄敘禮,生徒歡聚0101 出閣河東王0960 青海盟會,以胡制胡1046 社稷功士,禍國賊員0981 相性相合,豢狼察惡0469 喋血宮道,遁地無門0477 徐娘假子,披麻而行0205 不爲我用,則必殺之0853 武運昌隆,威臨天下0148 橫財浸金汁0956 聖人賜脯,感激肺腑0181 後顧無憂,勇登青雲0991 一牛蹣跚,羣兇爭啖0996 君恩浩蕩,延濟諸親0686 伯玉消沉,愁懷醉骨0449 代王出都,妖氛彌盛0266 生人易惑,鬼神難欺0737 豫王西行,祭拜皇陵0197 先王回遷,陪葬乾陵0126 女皇的心腹(求首訂!)0622 作歌殺蕃,論氏震怒0327 南省氣象0239 名王一言,萬衆法隨0980 聖筆制律,宋詩雄發0944 兵敗辱國,不死何爲0199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0075 將軍跋扈0279 飛錢承兌0923 愛子心切,暫不立儲0769 我之所在,鼎之所在0352 姿容趣淺,率真可愛0363 新的班底0267 命裡無時直須搶0110 託事獻命0905 聖人有愛,蕃人得幸1023 臺臣夜訪,或謀不軌0435 北門操戈,奉命行事0731 諸邊備甲,以待上元0681 王公年高,帳席以待0024 神皇鑑詩0444 聖皇洪福,神佛入苑0989 重修故道,參天可汗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宣汉县| 屏山县| 蓬溪县| 烟台市| 新野县| 沈阳市| 江津市| 朝阳县| 遂川县| 大埔县| 邢台市| 黑水县| 南皮县| 湘潭市| 大荔县| 高雄县| 衡阳县| 瑞安市| 石渠县| 英吉沙县| 柘荣县| 泗水县| 溆浦县| 永福县| 汝城县| 盱眙县| 嵩明县| 高雄县| 九寨沟县| 云南省| 光山县| 泰州市| 九台市| 英山县| 行唐县| 崇义县| 昂仁县| 运城市| 冕宁县| 罗平县| 台北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