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0337 廷參奏事,直劾宰相

第二天李潼起一個大早,鬥志昂揚的過了天津橋,來到端門前。

武三思早已經提前來到這裡,眼見李潼行來,也顧不得矜持,疾行上前凝聲道:“本就尋常雜事,你是真要鬧上朝堂?”

“卑職若入事天官,必向大王詳奏案事諸類。”

李潼聽到這話便樂了,怎麼,知道自己傻逼了?可惜啊,你管不到老子!

武三思肯低頭問上一句,已經是很勉強自己了,聽到李潼這樣回答,臉色又是一沉,繼而冷笑道:“既如此,那你也準備一下,迎受彈劾吧!”

李潼自然不怕武三思的威脅,老子讓你半扇牙,照樣咬得你遍體鱗傷。

端門開啓,羣臣入朝,行過則天門的時候,宰相崔元綜上前,神色有些爲難道:“巽卿今日能否代直衙堂?”

李潼聽到這話,頓時有些不爽,不讓老子上朝?你怕事,我可不怕!

除他之外,還有另外一個不怕事的。宰相李昭德行至此處,望望兩人,問道:“有事?”

李潼並不答話,只是望著崔元綜。崔元綜則有些尷尬的搖搖頭,退到了一邊。

李昭德微笑著對李潼點點頭,並低語說道:“鸞臺若不容,可入鳳閣。”

李潼舉手道謝,心裡也不怎麼把這話當回事。李昭德這傢伙也是個攪屎棍,真要跟他走得太近,李潼想不刺激都難,他奶奶也絕不可能把倆棍安排在一起。

朝臣趨行登殿,叩拜之後,各自分班,李潼則站在了供奉橫班中,安心看著一樁樁廷議過事。

終於,日常程序走完,不待殿上中官唱令,李潼便跨步出班,兩手舉過頭頂高聲道:“臣鸞臺給事中寶雨有事奏。”

殿上的武則天見李潼搶步出班,眼裡閃過一絲好奇,舉手示意道:“入前奏言。”

由於擔心具表的話會被他奶奶提前抽起,所以李潼直接當殿言事,行出班列步入殿中,在羣臣或期待或怨望的眼神中行再拜之禮,然後才又說道:“臣所奏事,垂拱格式舊年框定,如今時入新世,仍然沿用,諸多陳舊,有悖時宜。百司用事,多有不便,案情浮於事上,推理不能切實……”

聽到李潼所言是此事,武則天便安心聽下去。

格式之令,本就是百司用事的方便法門,有著很強的即時性。垂拱格式編訂的時候,正是武周代唐最緊張的時刻,沿用至今,的確是有些不合時宜。但這話,不該由武三思來說。

果然,接下來李潼語調一轉,話鋒就尖銳起來:“陳事陛前,追問過錯。臣彈劾魏王、特進、前文昌左相承嗣,建昌王、冬官尚書、前納言攸寧,地官尚書、前鳳閣侍郎、同平章事楊執柔,此三者自爲國親、身領國用,卻居不任事、怠慢於政,使我皇朝久承因陋就簡之弊,百司用事、不得從容……”

武則天聽到這裡,直接乾咳了兩聲,臉色變得有些不自然,眉頭也微微皺起。

至於班列中被點名的幾人,臉色也變得難看起來。楊執柔更是一臉怨念的盯著李潼後背,我平時待你也挺不錯,你弄武家子就弄武家子,牽連我幹啥!

李潼說話間,又望向班列中的武三思,對其認真點點頭,然後才又繼續說道:“臣蒙君恩厚授,用事機樞,事能尤淺,不能略盡方面。日前所觀尚書天官奏抄多違格式,下省追問,得樑王、天官侍郎三思教誨,方悟周世維新,諸令變革,曹事就宜、難免違規,退而自審,遂成此奏。”

“宰相自衣冠之首,羣臣表率,一旦怠政,所害尤深。臣所見、所言猶在事表,樑王久掌省曹,想必更有疾切,所以教臣,俱痛感時弊、肺腑之言。臣請樑王出班,附議此奏,更陳事端,使陛下更知百司車陷舊轍、執迷陋規之弊苦。”

說完後,他便轉望向武三思,不斷給其打著眼色,來呀,你來嘛,你說不是你的錯,我也覺得不是你的錯,咱們一起上奏訴苦,追問罪責呀!

武三思這會兒臉色已經漲成了豬肝色,甚至能夠感受到他姑姑冷厲的視線不斷在他身上游弋掃過,至於百官羣嘲的視線,那簡直就快要將他淹沒了。

武則天這會兒也是心情惡劣,垂拱舊格式沿用至今,一方面自然是因爲天授革命以來,朝堂紛爭不斷,根本沒有時間和精力再去推新格式。

同時,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那就是這格式之中所涉諸多審斷逆案的規令內容,在武則天看來還需要維持下去。所以近年來朝廷雖然也有推新格式的呼聲,但武則天要麼就不予理會,要麼就擱置拖延。

可是現在這件事又被抖露出來,而且還是她的兩個親徒,一個小的唯恐天下不亂,一個大的蠢鈍如豬!

被李潼點名幾人,除了並不參加朝參的魏王武承嗣之外,其他幾個都要出班受參。而且在彈劾者沒有講完之前,他們是不能發聲爲自己辯護的,否則朝堂上喧鬧起來,跟市井鬧劇都沒有什麼區別了。

李潼彈劾這三者,也不是隨口攀咬,一則格式推新本就是宰相的職責,二來從天授年間到如今,政事堂宰相走馬觀花的更換,到如今,除了這三人之外,其餘的流放的流放、身死的身死,如果要追責,當然只能追責到這三人頭上。

不過李潼這一行爲也真是夠刺激,以一人獨彈三名前宰相,這勢頭大概只有全盛時期的來俊臣可比了。但就算是來俊臣,搞別的宰相不手軟,也沒敢直接對武家宰相們下手。

也不能說是一人獨參,李潼還是有一個幫手的,那就是樑王武三思。

既然被點到了名,又被羣臣矚目,武三思心裡哪怕再怎麼羞憤懊惱,也只能硬著頭皮出列,再拜叩禮並說道:“給事所奏,臣確有言,但所以言此,事出有因,亦不敢直詰宰相過失……”

他哪怕再蠢,也不敢在朝堂上重複舊辭,只能避重就輕的說道:“曹事粗疏,錯失良多,給事驟臨訓問,誠惶誠恐,未能及時受誡,反左引格式陳規不合時宜,臣實有罪。但給事不審臣言之未盡,直詰宰相過失,亦是妄參!”

說話間,他又一臉怨毒的瞪向李潼。

等到武三思將話講完,李潼才又施施然說道:“臣職責所在,格式章規畢陳案前。凡有違觸,必作糾劾,否則職將無使。所以彈劾宰相,則在於垂拱舊年格式,能通行益事,必有不變之圭璋在卷。宰相無能,不能審重辨輕,不能留珍削弊,遂使百司用事者無所適從,其中奸猾者某某之類,謗以陳規,一概而否,此因小失大、全己害公,若不嚴懲,則無以爲誡!”

老子這幾天被你們使喚得狗一樣,你自己犯蠢被我咬上了,還想讓我鬆口?真男人就要正面幹,我要打十個,一窩端了你們!

殿上武則天神情閃爍,過了好一會兒才沉聲道:“此事計議需長,非在朝短時能決,且留政事堂長議,各自歸班罷。”

殿中幾人聞言後又叩拜告退,各自歸班,只是朝堂上的氣氛則變得實在有些微妙。

可是這幾人剛剛歸班,又有一名監察御史搶步出班,持章在手大聲道:“臣有奏,彈劾鸞臺給事中寶雨狂悖無禮,亂秩爭案,所問非分,攬事自專,實爲權賊!”

李潼回到班列還未站定,聽到有人喊他,忙不迭又一溜小跑返回來,待聽到那名御史彈劾他的罪名,心中一股自豪感油然而生,原來不知不覺間,老子竟然也成了一個專擅威福的權臣。

那名御史出班之後,先定罪名,然後再從頭樁樁歷數李潼的罪過,諸如宴請同僚、典樹私恩、與侍郎分案推事等等,樁樁種種,恍如親見。

這也並不奇怪,鳳閣、鸞臺節制百司,這麼大的權力,當然是要有完善的監察制度。這兩省可以下省坐堂,而憲臺自然也會有御史在他們的衙堂官廳中進行監視,瞭解李潼入職以來的事蹟並不奇怪。

他們給李潼安排的罪名倒是深得《羅織經》精髓,事不至大,無意驚人,竟然直接彈劾他專權弄威。不過,李潼也不清楚武三思這個鐵憨憨咋想的,你就算想弄死老子,有沒有考慮過別人的感受?

果然,等到這名御史講完,不待別人發話,宰相李昭德已經行出班列,戟指其人怒聲道:“一派妖言,誇奇邀寵!”

小小一個給事中都能專權亂政,你把老子宰相們置於何地?真要能夠定罪入刑,政事堂這班宰相不全得引咎辭職?

所以不獨李昭德,其他幾名宰相也都紛紛出班,作爲鸞臺直屬上司的崔元綜更是直接免冠下拜道:“鸞臺省事,有異百司。給事中寶雨長才蔚然,人所共見,能者多勞,此才用之法亙古永恆!橫班供奉,俱近侍臣僚,良才施用,本就異於俗規,升案推事,只爲彰才。所用是否非分,自然深在君心,臣分事無愧,恭待聖裁!”

李潼原本還有些不爽崔元綜對他的態度,眼見在關鍵時刻這上司還是能罩得住的,一時間也是頗感欣慰。

殿上的武則天也沉聲表態道:“憲臺用事,雖有風聞之權,但事若涉君心幾人,則忌杯弓蛇影,此事不議,退朝!”

0080 豬狗之才0355 大河漕幫0159 皇孫李寶雨0292 留財不留人0123 兵事再興0197 先王回遷,陪葬乾陵0120 諸用仰於國0937 壯烈割捨,清白事唐0283 舊事重提,命門被撩0166 門庭若市,名門爲僕0482 世道烘爐,我亦菽谷0668 鷹苑豹坊,內外編軍0450 禍入禁中,殃及池魚0740 北衙軍壯,聖人不朝0832 遣離京畿,別置外州1022 留情有度,子姑待之1030 請賜麟種,宣教西康0581 諸胡羣聚,京觀駭人0854杞人憂天,狂念徒勞0476 十道使者,保三爭四0213 珠玉散盡,只爲彰才0577 大軍激戰,力斃特勤0969 香閣趣致,閒人勿擾0319 巽郎才壯0475 帶甲之士,俱仰代王0468 三思欽望,共赴黃泉0734 知己幸遇,長託此生0633 社稷之喜,君王之憂0020 願此心同我1042 大罪賊臣,投案請刑0132 老馬不行,非是良驥0540 關中雖險,不復天府0299 登第解褐,嫁娶著新0183 門庭煊赫,車水馬龍0673 胡酋不恭,恃寵而驕0676 宣法入蕃,禮佛得庇1049 武后賓天,扶柩歸京0561 豪商入府,犬馬效勞0352 姿容趣淺,率真可愛0223 軟飯香糯0983 暗潮涌動,禍福自度0366 鷹犬之用,飽腹則怠0145 唐家分流,一一剪除0901 禁絕胡僧,唐法入蕃0297 不爲驥用,則爲馬骨0556 雍王坐衙,羣衆爭見0904 口嫌體正,從良實難0280 寶利行社0081 少王險計0080 豬狗之才0124 朔邊良才0810 日拱一卒,改制興世0266 生人易惑,鬼神難欺0004 醫博士沈南璆0559 財助人勢,百業將興0501 密令在手,謀殺懷義0042 能奏《武媚娘》否0581 諸胡羣聚,京觀駭人0733 人事糾纏,有情難阻0722 孽情難守,一別兩寬0599 赤嶺爲界,阻敵阻我1049 武后賓天,扶柩歸京0974 故事險惡,禍根難躲0096 勇宦楊思勖0704 惟德動天,無遠弗屆0471 先謁聖皇,再論後事0678 狄公顯貴,家宅不寧0589 不負王命,此行必果0540 關中雖險,不復天府0074 《萬象》美哉1012 學士才高,羣衆爭訪0821 賊亂事小,無虐下民0100 不望獨活0304 待罪慈烏臺0534 組我軍政,法劍不饒1031 癰疽之疾,剜骨不痛0215 優才如此,孰能不愛0790 孝傑一生,唯恐負義0162 板蕩識誠臣,入死不自知1052 曲終人散,火樹銀花0896 應試不舉,斷須明志0866 諸子不才,不可付事0422 二王反目,三思拜相1041 頹志老物,不足興邦0978 封衙鎖庫,勾檢察奸0105 人間滋味0052 大酺獻樂0566 刀光閃爍,狼騎出沒0504 勤王難行,懷義伏屍0202 大唐帶貨王0883 買賣公道,互通有無0184 洛陽女兒行0724 賀八入京,技驚四座0192 太平公主登門0214 少王異圖,乃有妄行0576 天厭突厥,苦鹵灌口0500 陳兵河沿,以待賊師0350 艱難皇嗣0072 天賦異稟0465 大事將興,和氣無存
0080 豬狗之才0355 大河漕幫0159 皇孫李寶雨0292 留財不留人0123 兵事再興0197 先王回遷,陪葬乾陵0120 諸用仰於國0937 壯烈割捨,清白事唐0283 舊事重提,命門被撩0166 門庭若市,名門爲僕0482 世道烘爐,我亦菽谷0668 鷹苑豹坊,內外編軍0450 禍入禁中,殃及池魚0740 北衙軍壯,聖人不朝0832 遣離京畿,別置外州1022 留情有度,子姑待之1030 請賜麟種,宣教西康0581 諸胡羣聚,京觀駭人0854杞人憂天,狂念徒勞0476 十道使者,保三爭四0213 珠玉散盡,只爲彰才0577 大軍激戰,力斃特勤0969 香閣趣致,閒人勿擾0319 巽郎才壯0475 帶甲之士,俱仰代王0468 三思欽望,共赴黃泉0734 知己幸遇,長託此生0633 社稷之喜,君王之憂0020 願此心同我1042 大罪賊臣,投案請刑0132 老馬不行,非是良驥0540 關中雖險,不復天府0299 登第解褐,嫁娶著新0183 門庭煊赫,車水馬龍0673 胡酋不恭,恃寵而驕0676 宣法入蕃,禮佛得庇1049 武后賓天,扶柩歸京0561 豪商入府,犬馬效勞0352 姿容趣淺,率真可愛0223 軟飯香糯0983 暗潮涌動,禍福自度0366 鷹犬之用,飽腹則怠0145 唐家分流,一一剪除0901 禁絕胡僧,唐法入蕃0297 不爲驥用,則爲馬骨0556 雍王坐衙,羣衆爭見0904 口嫌體正,從良實難0280 寶利行社0081 少王險計0080 豬狗之才0124 朔邊良才0810 日拱一卒,改制興世0266 生人易惑,鬼神難欺0004 醫博士沈南璆0559 財助人勢,百業將興0501 密令在手,謀殺懷義0042 能奏《武媚娘》否0581 諸胡羣聚,京觀駭人0733 人事糾纏,有情難阻0722 孽情難守,一別兩寬0599 赤嶺爲界,阻敵阻我1049 武后賓天,扶柩歸京0974 故事險惡,禍根難躲0096 勇宦楊思勖0704 惟德動天,無遠弗屆0471 先謁聖皇,再論後事0678 狄公顯貴,家宅不寧0589 不負王命,此行必果0540 關中雖險,不復天府0074 《萬象》美哉1012 學士才高,羣衆爭訪0821 賊亂事小,無虐下民0100 不望獨活0304 待罪慈烏臺0534 組我軍政,法劍不饒1031 癰疽之疾,剜骨不痛0215 優才如此,孰能不愛0790 孝傑一生,唯恐負義0162 板蕩識誠臣,入死不自知1052 曲終人散,火樹銀花0896 應試不舉,斷須明志0866 諸子不才,不可付事0422 二王反目,三思拜相1041 頹志老物,不足興邦0978 封衙鎖庫,勾檢察奸0105 人間滋味0052 大酺獻樂0566 刀光閃爍,狼騎出沒0504 勤王難行,懷義伏屍0202 大唐帶貨王0883 買賣公道,互通有無0184 洛陽女兒行0724 賀八入京,技驚四座0192 太平公主登門0214 少王異圖,乃有妄行0576 天厭突厥,苦鹵灌口0500 陳兵河沿,以待賊師0350 艱難皇嗣0072 天賦異稟0465 大事將興,和氣無存
主站蜘蛛池模板: 彭州市| 通江县| 安龙县| 柳林县| 武清区| 横山县| 九寨沟县| 高淳县| 栾川县| 黑河市| 响水县| 灵石县| 滨海县| 陇西县| 贺兰县| 安丘市| 奈曼旗| 蚌埠市| 济阳县| 浦东新区| 宜兰市| 泗水县| 游戏| 花莲县| 西平县| 开阳县| 华宁县| 视频| 手机| 聂拉木县| 沈阳市| 抚松县| 浪卡子县| 湟源县| 大悟县| 阿巴嘎旗| 镇安县| 英山县| 阿城市| 博客| 仙游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