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0559 財助人勢,百業將興

社監署的創設以及各種章式的頒行,在整個長安城都引起了一陣軒然大波,以及民衆們興致勃勃的討論。

老實說,雍王西歸以來,在長安城的評價並不算太好。雖然雍王也從速定亂,且頒行了一些賑撫民衆的策略,但整體上給人的印象,仍然偏於負面,起碼也是譭譽參半。

比如國子監生員繳費、《宅居令》的頒行等等,雖然主要還是針對長安城的權貴以及富豪們,但其本質仍然是斂財。哪怕尋常小民幾乎不會受到影響,但也多多少少會留下一個雍王貪婪成性、聚斂成癖的印象。

可是這一次幕府居然開出了高達五百萬緡的鉅額補貼,也實在是讓人驚喜有加。

“日前坊裡還有蠢物居然說雍王殿下貪婪無度,要刮盡長安膏脂自肥!真是笑話,雍王殿下貴不可言,心繫家國,凡事都爲社稷、爲生民謀劃,竟被那些無知賊民污衊,著實可惱!”

“我早就說過,雍王殿下情操高潔,若不然怎麼能寫出那些舉世轟動、東西傳唱的聲辭妙語!舊年曲江集會,與民同樂,雍王殿下是真正心念蒼生,能夠回鎮長安,是咱們關中百姓之福!”

“五百萬緡啊!這麼多錢物竟然捨得分散坊曲,難怪雍王殿下此前要多作聚斂,否則哪裡來的這麼多錢貼補民生?”

“那些污衊雍王殿下聲譽的鼠輩,定是心存嫉恨邪念,說不定就是此前沒有擴查出來的鬧亂賊徒!雍王殿下如此仁義,咱們長安百姓能不知恩?以後哪個狗賊再敢於我面前非議中傷殿下,一定要擒拿下來押送官府問罪!”

市井坊間,到處都充斥著感恩稱頌之聲,在這種口口相傳的氛圍中,一時間雍王清譽無暇,再也沒有什麼惡言非議。

當然也並非所有人都被那五百萬緡的巨資迷惑,還是有些人不失獨立思考的能力,認爲這件事未必就像人們宣揚的那麼好。

“五百萬緡錢物是多少,你們這些無知小民真的能知?那是足足五十億枚銅錢!幾座大倉都承裝不下,折成物料,更能堆滿半座長安城!整個西市,也難有如此重資巨貨,雍王殿下哪裡籌得如此重貨分賜民衆?說不定就是幕府刻意誇大惑民,爲了掩飾早前用事疏漏,扭轉風評……”

有人如此言道,一副衆人皆醉我獨醒的智者姿態。

但很快就有人笑罵道:“井底蛤蟆,不知天大!此前雍王在社監署坐衙,一個豪商便捐獻百萬緡巨財!說旁人無知愚蠢,怕是你自己囊裡羞澀,不知人間富貴境地如何!當日與會者衆多,即便不是人人如此豪闊,積聚起來也是海量。幾百萬緡財貨,對雍王殿下而言也不是難事!”

“就算如此,雍王也是假別人慷慨,別人迫於勢力輸財進獻,他再轉給長安百姓。五百萬緡一手擲出,雍王所得只會更多,又何必如此狂誇恩義!若雍王能家財分給民衆,那纔是真正的仁恩高義!”

“你這厭物,如此妖言炫耀,是怎樣孽種?難道你家老母借了你耶精血孕你,就不必感激生養之恩?雍王勢力雄大,旁人獻他多少,與你何干?世間豪富者有,多少權門倉裡碩鼠還要肥過你這孽種,他肯賜你一二穀食?”

“我只是就事論事,不願被愚昧民情裹挾!天地闊大,難道容不下一二發聲?雍王若果真仁義,又怎麼會計較民聲質疑?官府尚且沒有問罪,反倒是你這類卑賤傖卒氣急敗壞!你就算想做雍王門下孝敬子孫,雍王未必看得見你這卑鄙蟻民!”

“雍王胸懷蒼生,老子甘願爲其門下走狗!哪怕殿下不見,今天也要打殺了你這滿口邪言的厭物賊徒!”

此類場景,坊間不乏,單單城中兩縣縣衙,一日之內便受理了數百起此類糾紛。嚴重的,有些人被送進官衙時,已經被激憤民衆們毆打的只剩半口氣。

當李潼在皇城政事堂得知這些情況後,一時間也是樂得不行。槓精這個行業,古來不乏,只是沒有鍵盤、網線等作案工具,行業風險無疑大了許多,那真是拿命來槓。

雖然這五百萬緡補貼,並不會實際平均分發到長安城每一個人手中去。但這並不影響人們對此議論不休,退一步講,這五百萬緡總是投入到了長安城這座大池塘中,人在其內,總能因此受惠。

與此同時,第一批獲得補貼的行社也新鮮出爐,故衣社赫然在列,而且位於榜首,獨得足足三十萬緡的補貼。

李潼只在第一天出面坐衙,後續的工作都由幕府佐員們負責,平陽公武攸宜作爲副監坐衙散財。

畢竟飛錢的本錢還是武攸宜出的,而且武攸宜這個傢伙很有幾分開源節流的天賦,只要監管得宜、杜絕其人監守自盜,還是值得用一用的。

行社想要獲得補貼,也有一定的章程。本身的規模是一方面,各行社社首還要擬定一份提案,交代這些補貼的錢財具體用在哪一方面,如果行社本身水平不足,那也可以接受社監署所提供的方案,按照社監署的規劃進行發展。

故衣社作爲京中第一大社,能得三十萬緡的巨資補貼,也並不僅僅只是憑著與雍王的親厚關係,還是做出了實實在在的貢獻。

其中最主要一個內容,就是故衣社將會輔佐幕府在未來一個月時間內,於京畿周邊組建多達一萬人規模的鄉團武裝,守境防寇。

這是將故衣社以敢戰士爲核心的武裝力量收編的第一步,也是李潼組建嫡系軍隊的開始。他從神都帶來的大軍,多多少少是有著其他勢力的痕跡,除了相對純粹的千騎,其他隊伍凝聚力都還遠遠不足。

接下來幕府就會投入兵力反攻內寇的默啜,朝廷也不可能再增派新的軍力來援,李潼當然要組織新的武裝力量。

除此之外,幕府又通過社監署下發了一個任務,那就是修浚關中最重要的水利系統鄭白渠。想要在今年便收得效果,增加灌溉面積,投用力役最起碼要超過五萬人規模。

長安城的這些客民們,能夠抽調出兩萬人左右,京外諸州縣也能分領一部分任務。剩下的缺額,李潼則通過社監署進行統籌。像故衣社這種社徒衆多的行社,自然是重點目標。

從這一點而言,將長安城這些行社統籌起來,就是爲了彌補幕府在關中統治基礎不足的缺點。幕府剛剛來到長安,還沒有來得及構架起從上到下的一系列統治構架,甚至就連官員數量都大大不足。

李潼既不願意讓關隴勳貴們對他的幕府滲透過深,這些新興未久的行社組織,那也是當然之選。

行社本身的組織結構比較鬆散,遠遠比不上魏晉時期的豪強、大莊園主們對資源和人口的把控,可以放心引用。

除了故衣社之外,其他的行社也都獲得了數量不等的補貼。類似其中一個腳力社,就可以爲幕府提供從長安到原州的陸路運力。

當然,這個腳力社可不是爲了拜見雍王而臨時組建的小社,而是幾個大商團共同結成的行社,擔任社首的,正是有隴右小馬王之稱的張克己,能夠提供六千多名腳力以及將近兩萬匹馱馬的運力。

單單這一點,就能極大程度的縮減幕府籌備發兵的準備期。

雖然民力參與進來,會讓許多軍事情報都無從保密,但這一次本來就是境內作戰,李潼也並不打算眼下就與突厥全面開戰,如果能夠直接驚走默啜,讓關中獲得更多的休養生息空間,那是最好的結果。從這一點而言,薛懷義那種福將也並不是沒有存在意義。

至於未來,當然還是要建立起獨立、周全的軍事後勤系統,但這並不是短時間能夠完成的。借用已經相對成熟的商路,可以避免關隴本地的豪強勳貴們施加掣肘。

這一次所補貼的五百萬緡巨資,並不是直接流向市場,主要還是針對生產以及物流倉儲。

長安城作爲原本的政治中心,在行政構架完整的時候,官府百司掌握著大量的奴戶以及課役匠戶,可以加工生產各類物資。同時百司還都有著配套的官廨、倉邸,用以收存物料。

但是眼下,這些資源都被大量的閒置,幕府短時間內能夠調用起來的只是一小部分。所以這一次通過補貼的形式,將這些沉積閒置的資本分授民衆。

像是東西兩市行社在領取到相應的補貼後,社監署很快就組織了一次坊間閒置倉邸的拍賣,讓這些空閒的倉邸流入市場,或是直接售賣、或是進行租賃。

若僅僅只是直接的售賣,商賈們未必有此熱情,畢竟長安新經鬧亂,雍王立足未久,誰也不清楚未來長安政策走向如何。如果花了錢買下閒置官倉,轉頭雍王調走,官倉被繼任者收回,乃至於貨物都被直接抄沒,那可真是欲哭無淚。

可是現在,既然幕府有補貼,並不用他們自己掏錢,態度自然就變得積極起來。

人一旦聚集起來,氛圍就炒熱了,而且那些官倉也的確都有著不俗的地理位置,商賈逐利,很難有人按捺住不出手,一旦爭搶起來,價格自然高漲,社監署給予的補貼那就未必夠了。

所以針對一些商業性質的行社所發放的補貼,發出去不久便又兜轉回來,甚至還有頗高的溢出。別管事後大家回想起來是個什麼滋味,但當時買買買的時候是真的爽!

0750 廬陵奇貨,羣衆相謀0731 諸邊備甲,以待上元0855 天不棄我,君不棄我0367 代王至孝,感動人間0896 應試不舉,斷須明志0548 天家無情,勢弱則棄0727 大千世界,無奇不有0634 羣相亂議,昭德請辭0887 殊榮稱羨,爭作奴婢0287 靈前敲詐0659 不事二主,死爲唐魂0411 風吹鸞歌早會迎0990 名臣欺世,子嗣無能0612 名王入隴,天佑唐業0175 索性以身相許0333 黨羽無數,權傾內外0036 身不由己0062 禁中亡命徒0176 倒黴的獨孤氏0454 朕能選你,亦能逐你0304 待罪慈烏臺0311 分權不可,集權應當0066 猶歌前代功德0926 老將入朝,執筆修典0041 學好羯鼓錘奶奶0533 老物不器,能殺鄉賊0851 優上賜爵,劣下梟首0167 唐家氣數,應在大王0669 長安羣義,當街察奸0853 武運昌隆,威臨天下0899 少年懷春,至今難寤0289 竇七入彀0296 通泉縣大街痞0543 諸夷滋擾,以血還之0786 欲圖中興,仁術難仰0681 王公年高,帳席以待0252 名王身死,自應有殉0357 皇嗣罪隱,刑徒出頭0796 東西殺敵,叛唐必死0700 雍王獻貨,且入宮庫0431 千卒入都,只待召用0068 食心婢子0552 交糧入學,納錢鑿井0881 漕渠流脂,穀米滿倉0912 鯤魚化鵬,扶搖萬里0562 羣商捐用,馱馬鉅萬0873 蕃土不容,長安勢熱0178 鳳聲初啼誰不知0076 祈求長生0116 不是聶隱娘0007 上陽宮官0762 助朕殺賊,彰我威嚴0735 千般柔媚,俱獻夫郎0773 熾情難表,惟乞一活0882 伴勢而升,青雲直上0760 唐家有我,我有一劍0935 蕃主東來,天威制裁0611 金城聚貨,飛錢入胡0185 嗜色如命是人情0176 倒黴的獨孤氏0613 穀米入倉,軍食不匱0877 行止所在,不容邪祟0692 行臺無選,才力告急0145 唐家分流,一一剪除0318 少王兇頑,奪人宅業0282 眼高手低,矜傲排外0433 代王威重,徇私竊功0213 珠玉散盡,只爲彰才0740 北衙軍壯,聖人不朝0631 露布入都,名王壯功0864 老少互娛,其樂融融0847 仁願立朝,不容孝傑0881 漕渠流脂,穀米滿倉0634 羣相亂議,昭德請辭0382 太平薦才,姑侄漸遠0730 壯懷激烈,不負王恩0622 作歌殺蕃,論氏震怒0033 雕蟲與公賞0728 三原李潼,浪蕩薄行0736 長情在守,不爭短愉0007 上陽宮官0508 豺狼之國,不可不防0492 赤子情懷,知足不爭0917 大事所謀,環環相扣0803 戚族有防,國法大善0780 君心如鐵,烈火難融0744 朱衣法冠,直攻宰相0814 休戈遼東,整軍備戰0445 死不入黃泉0261 不欺少年窮0731 諸邊備甲,以待上元0697 治漕稱善,前惟耀卿0505 諸將自謀,雍王可靠0698 唐家故澤,歸於雍王0422 二王反目,三思拜相0597 海西伏俟,大論欽陵0287 靈前敲詐0457 手中有劍,可斬兇惡0770 社稷存續,天命有歸
0750 廬陵奇貨,羣衆相謀0731 諸邊備甲,以待上元0855 天不棄我,君不棄我0367 代王至孝,感動人間0896 應試不舉,斷須明志0548 天家無情,勢弱則棄0727 大千世界,無奇不有0634 羣相亂議,昭德請辭0887 殊榮稱羨,爭作奴婢0287 靈前敲詐0659 不事二主,死爲唐魂0411 風吹鸞歌早會迎0990 名臣欺世,子嗣無能0612 名王入隴,天佑唐業0175 索性以身相許0333 黨羽無數,權傾內外0036 身不由己0062 禁中亡命徒0176 倒黴的獨孤氏0454 朕能選你,亦能逐你0304 待罪慈烏臺0311 分權不可,集權應當0066 猶歌前代功德0926 老將入朝,執筆修典0041 學好羯鼓錘奶奶0533 老物不器,能殺鄉賊0851 優上賜爵,劣下梟首0167 唐家氣數,應在大王0669 長安羣義,當街察奸0853 武運昌隆,威臨天下0899 少年懷春,至今難寤0289 竇七入彀0296 通泉縣大街痞0543 諸夷滋擾,以血還之0786 欲圖中興,仁術難仰0681 王公年高,帳席以待0252 名王身死,自應有殉0357 皇嗣罪隱,刑徒出頭0796 東西殺敵,叛唐必死0700 雍王獻貨,且入宮庫0431 千卒入都,只待召用0068 食心婢子0552 交糧入學,納錢鑿井0881 漕渠流脂,穀米滿倉0912 鯤魚化鵬,扶搖萬里0562 羣商捐用,馱馬鉅萬0873 蕃土不容,長安勢熱0178 鳳聲初啼誰不知0076 祈求長生0116 不是聶隱娘0007 上陽宮官0762 助朕殺賊,彰我威嚴0735 千般柔媚,俱獻夫郎0773 熾情難表,惟乞一活0882 伴勢而升,青雲直上0760 唐家有我,我有一劍0935 蕃主東來,天威制裁0611 金城聚貨,飛錢入胡0185 嗜色如命是人情0176 倒黴的獨孤氏0613 穀米入倉,軍食不匱0877 行止所在,不容邪祟0692 行臺無選,才力告急0145 唐家分流,一一剪除0318 少王兇頑,奪人宅業0282 眼高手低,矜傲排外0433 代王威重,徇私竊功0213 珠玉散盡,只爲彰才0740 北衙軍壯,聖人不朝0631 露布入都,名王壯功0864 老少互娛,其樂融融0847 仁願立朝,不容孝傑0881 漕渠流脂,穀米滿倉0634 羣相亂議,昭德請辭0382 太平薦才,姑侄漸遠0730 壯懷激烈,不負王恩0622 作歌殺蕃,論氏震怒0033 雕蟲與公賞0728 三原李潼,浪蕩薄行0736 長情在守,不爭短愉0007 上陽宮官0508 豺狼之國,不可不防0492 赤子情懷,知足不爭0917 大事所謀,環環相扣0803 戚族有防,國法大善0780 君心如鐵,烈火難融0744 朱衣法冠,直攻宰相0814 休戈遼東,整軍備戰0445 死不入黃泉0261 不欺少年窮0731 諸邊備甲,以待上元0697 治漕稱善,前惟耀卿0505 諸將自謀,雍王可靠0698 唐家故澤,歸於雍王0422 二王反目,三思拜相0597 海西伏俟,大論欽陵0287 靈前敲詐0457 手中有劍,可斬兇惡0770 社稷存續,天命有歸
主站蜘蛛池模板: 尼玛县| 中牟县| 科尔| 龙江县| 犍为县| 竹北市| 蒙城县| 常州市| 疏勒县| 小金县| 六盘水市| 且末县| 旺苍县| 乐陵市| 新化县| 柳江县| 江门市| 宝清县| 南宁市| 神农架林区| 华蓥市| 南投县| 新竹县| 神池县| 湖北省| 当阳市| 杨浦区| 延津县| 吉木乃县| 镇雄县| 平舆县| 桂平市| 涡阳县| 高邑县| 南江县| 桃源县| 乡宁县| 平南县| 彭山县| 旬邑县| 克什克腾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