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0431 千卒入都,只待召用

李潼站在席前,看到二人走進房間裡,便示意他們各自入座。

看到楊顯宗一身錦繡紈絝的打扮,李葛則像是一個短褐苦力,李潼不免一樂,指著二人笑語道:“你兩人倒是分工明確,貴賤鮮明啊。”

楊顯宗入座後乾笑一聲,嘆息道:“貴也只貴在這一身袍服,還是要爲了這些苦卒飲食奔波。”

這話倒也不假,兩人各有分工。楊顯宗率諸敢戰士,以行賈商隊爲掩飾進入神都城,所運輸的貨品主要便是糧食,用來供應李葛所率領的故衣社卒力們。

這批卒力人數不少,還沒有完全融入到畿內漕運體系中,所以衣食方面很大程度還需要楊顯宗他們張羅提供。

閒聊幾句,李潼便示意李葛先作彙報。

“如今入城卒力已有千數,後繼還會陸續調入。只是眼下各家邸鋪還沒有完全鋪張完畢,用工事則仍在與都水監洽談,真正上工者還只有五百餘數……”

朝廷雖然放開了新潭周邊的邸鋪租售,但卻並不允許商戶們私下裡大量招募傭工,一應用工都需要向朝廷有司報備、由朝廷出面,統一組織。

朝廷改革漕運,其中一個目的就是以工代賑,通過行政的手段儘快將河洛周邊那些無地可耕的遷民丁壯組織起來,安插進崗位之中,不讓這些丁力閒置於野,也給他們提供一份生計保障。

這一項任務眼下由都水監負責,普查京畿周邊漕運所需的工位,然後招募丁力進行分配。京畿內外,數萬工位是有的,其中大部分是城外運渠。至於城內,一則朝廷本身就有官奴可用,二則也比較警惕大量丁壯進入城中,所以放開的尺度比較小。

儘管老丈人唐修忠所任都水使者是真正的直管領導,不過李潼也不敢肆無忌憚的將所有城內工位都給侵佔了,基本上按照三比一的比例將故衣社卒力招募進來。

李葛先將情況稍作交代,同樣也拿出一份坊圖細緻講解道:“眼下立德坊與承福坊,共有丁營七座,我故衣社徒,主要便被安排在了立德坊西門南北,至於後續入城者,屬下建議不要全聚一坊之內,可以分散於北市周邊幾坊。”

李潼接過坊圖來看了一看,立德坊西門直對徽安門大街,出坊後北行短程便可抵達大內東城宣仁門,再往北便是畿內最重要的倉儲地含嘉倉城。故衣社衆們被集中安排在此處,可以說是已經緊傍大內宮城。

對於李葛的建議,李潼也比較贊同。將故衣社衆大批遷入神都城中,雖然也是有以防萬一的打算,但主要還是給這些故衣社衆安排一個生計。真要想明刀明槍的搞事情,單憑這些故義徒衆也不怎麼靠譜。

這些故義徒衆既無嚴密的組織性,也沒有明確的鬥爭目標,真要鬧起來的話,戰鬥力可能都還比不上南衙金吾衛那些街徒們。如果靠他們跟禁軍直接對戰,無異於是找死。

其實朝廷之內對於要不要招募一批城外卒力安置於城內,也是不乏議論聲。

不過由於新潭周邊地皮熱度正高,還是招商引資的聲音佔了主流,所以對於這些卒力的安置暫且從宜。一旦這股風頭過去,對於這些卒力的安置肯定還要再做調整。

但只要人已經入城,後續再調整起來,也能有更大的操作空間,即便不依傍宮防,也能保證在城中安置。

對於這些入城的故衣社衆,李潼也無作更多指示,只是吩咐李葛勤做走訪,有什麼疾病饑荒之類的,視情況提供一些幫助,讓他們能夠多一層保障,甚至並不強調加強組織性。

畢竟人一旦聚勢,便不免膽壯氣盛,或許還要無事生非。神都城遠不同於坊野,一旦發生什麼明顯逾越禁令的民勢串結,那是絕對的嚴酷打壓,根本不需要猶豫。

故衣社本身只是一個生民互助的行社,給生民疾苦時提供一個求助的對象,而並不是對生民人身加以控制。這樣的行社宗旨本身並不違禁,甚至官方都有所提倡。

神都城內兩市中便存在衆多行社,商賈們按照所從事的行業、售賣的貨品加入這些行社中,協定物價、拆借財貨,這都是在規則許可之內,甚至可以視作兩市市監的下屬管理機構,所不同只是這是由商戶所自發組成的民間組織。

即便不說這些商賈們的行社,一些定居城中的世家大族與胡族酋長們也同樣不少。

比如跟李潼關係不錯的高句麗人,他們便大量的聚居在洛陽城東建春門附近幾坊之間。而故宰相楊執柔坊居的尊賢坊,大半坊居都是弘農楊氏族人。會節坊中有祆廟,一旦舉行什麼宗教儀式,坊中聚起的胡人更是數以萬計。

甚至就連禁宮之中,也是存在一些小羣體的。如司宮臺老太監楊衝便狂認乾兒子,宮女們之間也是結誼互助,彼此幫一幫忙,甚至湊錢在龍門鑿窟奉佛,或者集資收葬一些老死的宮女。

在這各式各類的組織當中,故衣社並不顯眼。除非李潼自己站出來表示他就是故衣社社首,引起上層政治勢力的關注,或者故衣社衆聚集起來天天開大會喊口號、要反武扶李,自己找死。

等到李葛彙報完畢,李潼才又望向楊顯宗。

楊顯宗站起身來說道:“田翁等於汴州採買的糧貨已經分批運入洛州,囤入城外諸鄉野輸濟社衆。敢戰士們也在循次獲取籍名,或鄉籍、或寺籍,如今入城已有五百徒衆,餘者則分散鄉野,看顧各處倉邸。城中一些車鋪並腳力鋪業,也在逐漸接手。”

敢戰士無疑是李潼在城內最爲可靠的私人武裝力量,真正關鍵時刻是需要組織起來正面作戰的,自然不能像尋常故衣社衆那樣放養。

wWW◆ тt kān◆ CΟ

敢戰士的大本營位於北市,但如果有需要的話,可以通過舟車、腳力調集到城中絕大多數坊區。

當然類似李潼邸居的積善坊那就不要想了,這些城中真正的貴坊,是絕對不準大量外來人員突然涌入。哪怕是賓客來訪,坊中的武侯、街徒們也都會嚴密排查。

等到楊顯宗彙報完畢,李潼便遞給他一份名帖,說道:“持我名帖,稍後去走拜鄭恪,他是右尚署監作,直管尚方監倉儲諸事。我已經知會過他,他到時會接待你。”

雖然跟鄭家關係已經算是親厚,但李潼也沒有直接交涉購買倉儲物貨。他堂堂一個親王,卻對尚方監下屬的倉邸諸事親自過問,任誰也能猜到當中必有蹊蹺。彼此之間還遠沒有提頭共謀的默契,讓楊顯宗出面進行接洽也是一層掩飾。

他也不需要給楊顯宗特別安排一個身份,楊麗在入宮面聖之後獲得聖皇陛下的賞識,這已經不算是什麼秘密。楊顯宗作爲其堂兄,藉著這一層關係,與少府尚方監進行一些宮事的買賣,這也很正常。

朝廷本身便掌握著大量的匠戶,這些匠戶們恆有所產,除了官家耗用之外,也有一些產能過剩,其中一些通過宮市買賣流入民間,這也是一直有的現象,只是還沒有形成固定的皇商羣體。

彼此接洽一番,先培養出一些默契,然後再循序延伸到一些禁物的買賣,倒也不必一上來就旗幟鮮明的表示要盜賣軍械。

楊顯宗接過名帖後,又從身邊拿出一方錦盒,呈於李潼案前,並說道:“匣中之物,是屬下由市中購得,自覺有些奇怪,請殿下賞識。”

李潼打開錦盒,便看到裡面擺放著一柄兩尺長的帶鞘短劍,他擡手拿出短劍來,抽開一看,劍身短露便有寒光耀起,劍脊自有細密雲紋,並有蘸火所留下的獨特光暈。

只是劍身全抽出來之後,李潼便察覺到楊顯宗所說的奇怪所在,這柄劍器本身的打造工藝不凡,但開刃卻是用的砂石硬磨,使得劍刃凹凸不平,缺口密佈、彷彿鋸齒。觀劍脊已有軍用的標準,但是看其鋒刃,卻只是柴刀的檔次。

他皺著眉頭解下腰間的小刀,將纏繞在劍柄處的筋皮削去,便發現劍身與劍柄之間有著明顯的拼湊熔接痕跡。看到這裡,他哪怕再怎麼不通軍械,也能看得出來這是一柄經過粗暴改造的禁軍障刀。

“此物何處買來?”

李潼將這劍收回匣中,準備稍後回到邸中再讓桓彥範等人仔細審察一番。

楊顯宗說了一個北市的商鋪名稱,並又說道:“那鋪業中所售不少器物都是質精工毀,並不獨是此劍。”

“查一查,注意不要暴露了自己。”

李潼又吩咐道,大唐民間並沒有太嚴密的武禁,畢竟府兵作戰本身便要自備許多軍器,原本府兵建制完好的時候,這些軍器還能有一個統一的監管。

可是隨著府兵制逐漸崩潰,便有大量軍器流入民間,所以民間售賣刀劍之類的器械也並不罕見。

但如果那鋪業售賣的器物質地精良卻工藝馬馬虎虎,這就有點奇怪了,甚至不排除已經有人先李潼一步,暗裡盜賣禁軍器械。

0644 君心深刻,意整禁軍0642 緣起微末,緣了白首0206 一支穿雲箭0029 李氏爲上0790 孝傑一生,唯恐負義0793 契丹暴亂,兵掠諸州0086 曲樂動人0463 誅除諸武,歸政李氏0927 朕既爲君,愛民如子0700 雍王獻貨,且入宮庫0350 艱難皇嗣0429 世事詭譎,父子分道0520 關中帝宅,且鎮且撫0062 禁中亡命徒0193 太平托子0849 昭德有力,驪山伴駕0633 社稷之喜,君王之憂0526 關中苦旱,農事不興0308 吾皇萬萬歲0822 名爲主上,實是傀儡0583 太宗遺風,端倪可見0148 橫財浸金汁0978 封衙鎖庫,勾檢察奸0825 仁願辱我,我恆辱之0363 新的班底0748 臨河布武,待時以進0437 新授殿中監0882 伴勢而升,青雲直上0091 恩賜瑞物0761 迎駕不犒,易幟勤王0167 唐家氣數,應在大王0328 野狐宰相1018 母子異見,相爭失和0410 皇恩厚賞,代王迎親0138 寡人有疾,寡人好色0503 借力打力,拘禁蕃將0445 死不入黃泉0307 南望老人星0961 七廟六室,昭穆難序0200 捐麻入社,義氣感召0793 契丹暴亂,兵掠諸州0249 宗枝凋零,唯此秀實0483 兄弟益封,煊赫無雙0888 一藤之瓜,優劣分明0484 潞王自退,雍王歸宗0879 大唐創業,以德服人0616 蕃國懷奸,仁願入隴0998 六詔克定,吐蕃窮途0219 雲橫秦嶺家何在0292 留財不留人0995 春夢錯發,徒恨孽血0462 天子難挾,黃雀在後0347 明禮定序,五王降爵0765 萬乘之主,任性輕國0441 悍命拒刑,以死隱惡0895 恪守門儀,宜家宜室0984 選司公正,風骨強硬0834 科舉糊名,公平任選0433 代王威重,徇私竊功0812 開元名臣,次第入朝0768 雙龍匯野,伏屍北邙0929 忠勤王命,嫉惡如仇0021 少王不壽詩家悲0294 門人遇襲0627 常之悍勇,欽陵遁走0011 仁智院家人們0922 祖孫一體,榮辱與共0282 眼高手低,矜傲排外0432 達則兼濟天下0448 魏王歸世,闊坊造邸0523 助吾事者,賜之以帛0922 祖孫一體,榮辱與共0354 西園選士,勇卒歸都0050 太平公主0876 情若不復,生無可戀0757 舉世不容,名臣辭世0710 頓筆書成,命系大王0956 聖人賜脯,感激肺腑0240 少陵原逢故0336 樑王陋才,不學無術0205 不爲我用,則必殺之0072 天賦異稟0324 寶藏仍未枯竭0226 瘋狂的武周0528 人發殺機,血洗長安0783 跳樑小醜,不足爲慮0952 圖窮匕見,歸義奪城0234 刑威如玩物0369 諸武爭位,建安得籌0746 河東空虛,無兵備亂0862 雷霆雨露,並非當然0375 魏王贈刀,砥礪代王1049 武后賓天,扶柩歸京1030 請賜麟種,宣教西康0963 妄論封禪,臨淄密謀0298 坐地抽利,更勝劫掠0566 刀光閃爍,狼騎出沒0818 蜀中繁華,金玉滿架0390 韋娘事露,懷義忿聲0076 祈求長生
0644 君心深刻,意整禁軍0642 緣起微末,緣了白首0206 一支穿雲箭0029 李氏爲上0790 孝傑一生,唯恐負義0793 契丹暴亂,兵掠諸州0086 曲樂動人0463 誅除諸武,歸政李氏0927 朕既爲君,愛民如子0700 雍王獻貨,且入宮庫0350 艱難皇嗣0429 世事詭譎,父子分道0520 關中帝宅,且鎮且撫0062 禁中亡命徒0193 太平托子0849 昭德有力,驪山伴駕0633 社稷之喜,君王之憂0526 關中苦旱,農事不興0308 吾皇萬萬歲0822 名爲主上,實是傀儡0583 太宗遺風,端倪可見0148 橫財浸金汁0978 封衙鎖庫,勾檢察奸0825 仁願辱我,我恆辱之0363 新的班底0748 臨河布武,待時以進0437 新授殿中監0882 伴勢而升,青雲直上0091 恩賜瑞物0761 迎駕不犒,易幟勤王0167 唐家氣數,應在大王0328 野狐宰相1018 母子異見,相爭失和0410 皇恩厚賞,代王迎親0138 寡人有疾,寡人好色0503 借力打力,拘禁蕃將0445 死不入黃泉0307 南望老人星0961 七廟六室,昭穆難序0200 捐麻入社,義氣感召0793 契丹暴亂,兵掠諸州0249 宗枝凋零,唯此秀實0483 兄弟益封,煊赫無雙0888 一藤之瓜,優劣分明0484 潞王自退,雍王歸宗0879 大唐創業,以德服人0616 蕃國懷奸,仁願入隴0998 六詔克定,吐蕃窮途0219 雲橫秦嶺家何在0292 留財不留人0995 春夢錯發,徒恨孽血0462 天子難挾,黃雀在後0347 明禮定序,五王降爵0765 萬乘之主,任性輕國0441 悍命拒刑,以死隱惡0895 恪守門儀,宜家宜室0984 選司公正,風骨強硬0834 科舉糊名,公平任選0433 代王威重,徇私竊功0812 開元名臣,次第入朝0768 雙龍匯野,伏屍北邙0929 忠勤王命,嫉惡如仇0021 少王不壽詩家悲0294 門人遇襲0627 常之悍勇,欽陵遁走0011 仁智院家人們0922 祖孫一體,榮辱與共0282 眼高手低,矜傲排外0432 達則兼濟天下0448 魏王歸世,闊坊造邸0523 助吾事者,賜之以帛0922 祖孫一體,榮辱與共0354 西園選士,勇卒歸都0050 太平公主0876 情若不復,生無可戀0757 舉世不容,名臣辭世0710 頓筆書成,命系大王0956 聖人賜脯,感激肺腑0240 少陵原逢故0336 樑王陋才,不學無術0205 不爲我用,則必殺之0072 天賦異稟0324 寶藏仍未枯竭0226 瘋狂的武周0528 人發殺機,血洗長安0783 跳樑小醜,不足爲慮0952 圖窮匕見,歸義奪城0234 刑威如玩物0369 諸武爭位,建安得籌0746 河東空虛,無兵備亂0862 雷霆雨露,並非當然0375 魏王贈刀,砥礪代王1049 武后賓天,扶柩歸京1030 請賜麟種,宣教西康0963 妄論封禪,臨淄密謀0298 坐地抽利,更勝劫掠0566 刀光閃爍,狼騎出沒0818 蜀中繁華,金玉滿架0390 韋娘事露,懷義忿聲0076 祈求長生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无锡市| 卓资县| 尉氏县| 临城县| 万源市| 天水市| 旬邑县| 天峻县| 库车县| 桃园县| 永济市| 枣庄市| 柳林县| 西乌| 通海县| 阳信县| 五华县| 山东省| 大石桥市| 渭源县| 英山县| 平安县| 和硕县| 宝山区| 徐水县| 张掖市| 呈贡县| 麻阳| 石林| 五华县| 资阳市| 巫溪县| 凌源市| 赤峰市| 舟山市| 灵山县| 石屏县| 勐海县| 桦南县| 邵阳县| 卢氏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