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0311 分權不可,集權應當

武則天在聽完少王的描述後,果然流露出不小的興致,一邊沉吟著一邊詢問幾個關鍵的問題,諸如怎樣取信於人、如何開具飛錢匯票、具體的兌現流程等等,可謂涉及到方方面面。

對於這些問題,李潼也不敢打馬虎眼,俱都如實以告,甚至包括相關的涉事人衆如蜀商楊氏。

至於郭元振這個人,則就沒有提及,倒不是硬要阻撓這個屬下的前程,實在是這個傢伙節操乏乏,一旦得到面聖的機會,跪舔心切之下或許就要暴露出自己的一些小秘密。

眼下的李潼正是事業上升的關鍵時期,特別是與他奶奶之間的關係,也要慎重處理。他已經不再滿足於只做一個無關緊要的小舔狗,而是希望能獲得更大的事權與主動。

如何讓他奶奶不牴觸、甚至主動的給予他一部分權力,也是需要仔細權衡斟酌。一些不可控的變數,自然越少越好。

他有後世相對成熟的相關經驗,面對武則天的各種詢問,也都能妥善回答上來。

祖孫之間一問一答,過了好一會兒,武則天才停止了發問,指著李潼不乏稱許道:“擔心你年少性浮,或因聰慧機敏,長於立謀而拙於用事。現在看來,環環相扣,周全縝密,才器倒是並不止於謀論啊。”

李潼聽到這話後,也是不乏謙虛的說道:“臣生人至今,不曾困於財計,也的確是偶得奇謀、欠於用實。幸在門下聽用諸人,不乏庶才,框架之內堆磚疊瓦,才讓事情得以鋪設開來。”

“那蜀商女子,倒是一個奇人,如果真如你所言,區區少齡能獨擋家計。這樣的野中秀女,值得表彰。”

武則天話鋒一轉,講到那個蜀商楊麗:“此女子眼下歸蜀?記得之後召她入都,引入禁中來見一見。”

聽到武則天對楊麗流露出不小的興趣,李潼不免會心一笑,並說道:“大凡能突破世道俗規,俱有大智大勇。那女子所弄雖只尋常商事,但才器情懷也實在不弱。臣正有感於這一點,才排除俗情召她入府,並付以通財諸事。她若能得到陛下的賞識,可謂一大福緣。”

“只是見一見,放心罷,不會奪你自己揀選的才士。”

武則天又笑語一聲,然後繼續問道:“如今這件事務,所涉人貨多少?”

“眼下諸事只是新鋪,人還未能染習這一樁便利,所以各類人貨的接洽,都還只是草草搭成。”

李潼不乏謹慎的回答道,同時又連忙表態道:“蜀道艱難,世道千百年來忍此辛苦,若時人俱能感此便利,那這一樁謀財取利的小計,或能壯成興通地方的大事。屆時便遠非臣府員寥寥幾衆能夠操持,上達天聽,事業畢陳,也是必然之計。”

武則天聽到這話後則皺起了眉頭,口中喃喃道:“國計之重,哪裡是草野庶計能輕易干擾!你一家謀事,趁便得利也就罷了,無須漫言什麼興通地方的大謀。商賈諸事,裨益國計本就有限,若再以制令分發便利,使人皆趨此,肋下無挾一物,歲盡獲利鉅萬,耕織本業又置何處?”

講到這裡,她又擡眼認真看了看李潼,並繼續說道:“飛錢票取,則財不離境,各地積銅囤絹,則難免財雄勢壯……”

李潼聞言後,心裡不免一突,然後便覺得他奶奶這警惕性也實在太高了。

中樞與地方的矛盾可謂是由來已久,源遠流長。自從秦皇一統、結束周世封建,這個問題便一直存在。中樞強則集權,地方強則割據。

大唐立國以來,奉行的仍是關中本位,不願給予地方太大的權柄。高宗時期爲了擺脫關隴權門鉗制而經營河洛,但一直到如今的武周,兩京仍然是帝國絕對的核心。無論是在政令實施還是在人才選舉,也都重兩京而輕地方。

武則天臨朝以來,兩場規模頗大的叛亂,也都是由地方發起,所以對於事權下放當然要更加警惕。

中唐之際,飛錢所以產生,一個重要的政治原因就在於中央與地方在財權方面的互不相讓。

中央不願讓錢流入地方,地方當然也不願將錢輸往中央,於是飛錢便承擔了橋樑作用,既不損害基本的交流往來,各自還能摟住錢不鬆手。

至於說促進商業的發展、刺激商品的流通,那更多的是一個結果而不是一個原因。在以農爲本的古代社會,統治者巴不得生民莊稼一樣紮根鄉土、了此一生,割了一茬還有下一茬。

至於說單純的爲了商賈們行商便利而制定什麼惠民政令,那純熟想多了,哪怕武則天她爸爸本身就是一個商賈出身。不要說這種跨地域、大範圍的商事活動,就算是兩京市井之間,也是規令重重,管制的非常嚴格。

聽到武則天言語裡對此計有些不以爲然,甚至隱隱警惕,李潼也擔心會由這件事上升到對他這個人的看法,懷疑他借蜀中環山閉塞的地理環境聚錢囤貨。

於是他連忙解釋道:“飛錢往來,看似兩地俱財不出境,實則還是有不同。蜀中人事所需遠不及兩京之量,商賈貪此貨利,不辭艱險勞遠輸貨於外,往年無有飛錢之便,輸貨是一苦,入錢又是一苦。如今錢物不需再勞遠輸送,只以貨出,商行自然加倍……”

道理講起來很簡單,蜀中雖然以富庶而稱,但講到市場需求量和貨品流通速度,是遠遠比不上兩京這樣的天下中樞。即便是沒有飛錢,蜀中物貨的輸出也要遠遠大於流入。

現在有了飛錢,蜀商們已經不需要再將外地交易所得的錢財辛苦運回蜀中,直接拿著飛錢匯票在當地支取錢財,然後再採買貨品,行商的效率有所提高,貨品的輸出自然也會有所增加。

武則天淺望表意,擔心這樣會讓錢利截留於地方,這其實是多慮了,這樣不獨讓蜀中貨幣涌入量減少,還能刺激蜀商熱情,讓蜀中物貨的輸出增加。

“可是這樣一來,商賈獲利增多,地方入錢反而減少,如此能作長久維持?”

武家雖然舊爲商賈門庭,但到了武則天出生的時候,其父早已經貴爲大唐開國元從的國公,自然不會再作賤業。而她自己又是十幾歲便入宮,雖然前半生也是起起伏伏,但基本上與市井庶事絕緣。

及後雖然執掌國事,但除了宮鬥權鬥之外,所面對也都是宏大的概念問題,對於具體的商事乃至於財政問題,其實都沒有什麼深入的瞭解。

畢竟人的精力也是有限的,而如今又沒有後世那麼發達與便捷的資訊獲取途徑。認知有所偏頗,也是正常。

“蜀商家境底細如何,臣未有親見,不敢妄斷,唯以所知諸事引論。”

李潼講到這裡便頓了一頓,決定再賣一把武攸宜,於是繼續說道:“建安王邸財託我,臣此生未見如此巨財,當時乍得,心意惶恐。寒家用度捻絲數,豪室儲銅論石埋。街頭不乏餓死鬼,閒園邸舍撐破倉!如此驚人財利,人不能享其便,唯積塵空耗而已。”

武則天聽到這話,也忍不住皺起眉頭低聲道:“如此貪婪,能不取禍自傷?”

“建安王留任西京,不過短年。蜀商世代操持販業,積錢必定也豐。錢者,通行才能得利,得其量物之準,得其市易之能,久囤實在無益。”

李潼又繼續說道:“一地一隅,短時之內,人有恆員,物有定產,抽其浮錢,沉積之財自能蕩起。蜀地長年久積之財力,若能盡數流通市上,哪能物力輕易破之。”

貨幣本身只是一種交易媒介,並不能代表生產力的高低,蜀地這些年積攢下來具有貨幣屬性的財貨,遠遠不是短時之內的抽取就能跌破市場需求量。

而且通過飛錢業務抽取錢財,當積累到一定規模之後,正可以開展一個新的業務那就是放貸,如此便具有了銀行的雛形。

但這樣一來,無疑是將政府的財政權力進行剝離。武則天對於事權下放已經這樣敏感,李潼索性也就不提。想要發展到那一階段,不是短年能成,到時候他奶奶還在不在位都兩說。

武則天聽完少王的講述便沉默起來,顯然是在消化這些。如此過了好一會兒,她才點頭說道:“此事的確大有可爲啊,若只用蜀中一地,還是有些量小。你既然想到了這一節,有沒有放大去做的方略?”

“臣是小有計略,但畢竟浸事不深,不敢誇稱良謀。”

李潼見他奶奶已經有些意動,便繼續加把勁說道:“朝廷公廨本錢,本意是爲在京百司謀取福利。但事態積演,到如今已經廣散於地方。任事者纔有高低,技有優劣,雖設本錢,卻未必能長有收利。與其任由諸州各理其事,爲何不由朝廷專設監署,直理各方本錢?”

武則天對於分權當然是滿懷警惕,可是聽到將各州公廨本錢進行集中管理,頓時來了精神:“該要如何專理專營,有什麼想法,儘管道來。不要擔心計淺,也只是殿中閒聊。”

0601 選募遊弈,跨嶺殺蕃0481 殿下薄情,上官明志0952 圖窮匕見,歸義奪城0498 以支凌幹,銘記此辱0583 太宗遺風,端倪可見0275 訪才若渴,求婚似疾0239 名王一言,萬衆法隨0344 人事調置,底盤草成0343 女人的報復0901 禁絕胡僧,唐法入蕃1037 大局爲重,戰不如降0055 一人而敵一族0839 豪擲重金,風月盛弄0617 龍鳳之種,貴不可言0516 胸懷天下,留情不多0281 牡丹花下死0234 刑威如玩物0082 武氏諸衆0814 休戈遼東,整軍備戰0912 鯤魚化鵬,扶搖萬里0459 後計無憂,且依故事0850 昭哉嗣服,繩其祖武0353 勢術門庭,自非良配0980 聖筆制律,宋詩雄發0529 奉命者正,逆命者邪0873 蕃土不容,長安勢熱0347 明禮定序,五王降爵1047 奪河據蜀,進退有據0724 賀八入京,技驚四座0752 蒼天降罪,朕恭受之0425 禍延深宮,三思殺女0310 才堪宰輔,資望未及0831 李潼薄名,公主聞否0119 伴遊金吾衛0998 六詔克定,吐蕃窮途0518 大唐雄軍,演武洛北0034 狄公滿腹荊棘0611 金城聚貨,飛錢入胡0281 牡丹花下死0631 露布入都,名王壯功0850 昭哉嗣服,繩其祖武0781 借爾奴首,以儆效尤0272 阻義者,雖死不道0638 關山阻遠,憑書寄意0077 永昌元年0269 西京此夜驚魂0813 蕃使躁亂,橫屍街頭1046 社稷功士,禍國賊員0012 耶耶的召喚0151 神都此夜多驚魂0515 成器不器,骨肉難捨0534 組我軍政,法劍不饒0108 等你長大0852 取爾首級,彰我刑威0817 聖人英明,不容邪祟0261 不欺少年窮0373 君恩浩大,九死難報0068 食心婢子0297 不爲驥用,則爲馬骨0089 賢賢易色0170 神都世情(鼠年吉祥!)0787 背棄宗廟,大惡難恕0570 土渾引賊,默啜賣命0637 國器遞授,噱談而已0832 遣離京畿,別置外州0914 奴種辱我,唯以血償0710 頓筆書成,命系大王0788 諸子授首,兵出河北0742 蓮花六郎,生吞珠花0150 俱入彀中0096 勇宦楊思勖0079 神宮巍峨0715 二王三恪,淵源何出0371 爲王先驅0092 仇人相見0625 頓兵海東,入定九曲0265 順水推舟0450 禍入禁中,殃及池魚0243 千金於世,需傍大枝0261 不欺少年窮0019 一隻大青鵝0286 竇七暴斃1049 武后賓天,扶柩歸京0035 嬌花藏毒0982 才流入京,羣士待選0201 仁心自守,大事能成0756 東行請命,爲王先驅0110 託事獻命0602 青海軍使,慕容復國0125 風雨飄搖的宰相們0938 獨步狼窟,有何懼哉0022 萬古愁難銷0507 中軍議事,諸將思歸0845 情義可賞,爲我娛親0137 好生是天德0780 君心如鐵,烈火難融0755 權出於我,當重其位0646 紅翎赤喙,可殺蕃賊0109 仗義屠狗輩0528 人發殺機,血洗長安
0601 選募遊弈,跨嶺殺蕃0481 殿下薄情,上官明志0952 圖窮匕見,歸義奪城0498 以支凌幹,銘記此辱0583 太宗遺風,端倪可見0275 訪才若渴,求婚似疾0239 名王一言,萬衆法隨0344 人事調置,底盤草成0343 女人的報復0901 禁絕胡僧,唐法入蕃1037 大局爲重,戰不如降0055 一人而敵一族0839 豪擲重金,風月盛弄0617 龍鳳之種,貴不可言0516 胸懷天下,留情不多0281 牡丹花下死0234 刑威如玩物0082 武氏諸衆0814 休戈遼東,整軍備戰0912 鯤魚化鵬,扶搖萬里0459 後計無憂,且依故事0850 昭哉嗣服,繩其祖武0353 勢術門庭,自非良配0980 聖筆制律,宋詩雄發0529 奉命者正,逆命者邪0873 蕃土不容,長安勢熱0347 明禮定序,五王降爵1047 奪河據蜀,進退有據0724 賀八入京,技驚四座0752 蒼天降罪,朕恭受之0425 禍延深宮,三思殺女0310 才堪宰輔,資望未及0831 李潼薄名,公主聞否0119 伴遊金吾衛0998 六詔克定,吐蕃窮途0518 大唐雄軍,演武洛北0034 狄公滿腹荊棘0611 金城聚貨,飛錢入胡0281 牡丹花下死0631 露布入都,名王壯功0850 昭哉嗣服,繩其祖武0781 借爾奴首,以儆效尤0272 阻義者,雖死不道0638 關山阻遠,憑書寄意0077 永昌元年0269 西京此夜驚魂0813 蕃使躁亂,橫屍街頭1046 社稷功士,禍國賊員0012 耶耶的召喚0151 神都此夜多驚魂0515 成器不器,骨肉難捨0534 組我軍政,法劍不饒0108 等你長大0852 取爾首級,彰我刑威0817 聖人英明,不容邪祟0261 不欺少年窮0373 君恩浩大,九死難報0068 食心婢子0297 不爲驥用,則爲馬骨0089 賢賢易色0170 神都世情(鼠年吉祥!)0787 背棄宗廟,大惡難恕0570 土渾引賊,默啜賣命0637 國器遞授,噱談而已0832 遣離京畿,別置外州0914 奴種辱我,唯以血償0710 頓筆書成,命系大王0788 諸子授首,兵出河北0742 蓮花六郎,生吞珠花0150 俱入彀中0096 勇宦楊思勖0079 神宮巍峨0715 二王三恪,淵源何出0371 爲王先驅0092 仇人相見0625 頓兵海東,入定九曲0265 順水推舟0450 禍入禁中,殃及池魚0243 千金於世,需傍大枝0261 不欺少年窮0019 一隻大青鵝0286 竇七暴斃1049 武后賓天,扶柩歸京0035 嬌花藏毒0982 才流入京,羣士待選0201 仁心自守,大事能成0756 東行請命,爲王先驅0110 託事獻命0602 青海軍使,慕容復國0125 風雨飄搖的宰相們0938 獨步狼窟,有何懼哉0022 萬古愁難銷0507 中軍議事,諸將思歸0845 情義可賞,爲我娛親0137 好生是天德0780 君心如鐵,烈火難融0755 權出於我,當重其位0646 紅翎赤喙,可殺蕃賊0109 仗義屠狗輩0528 人發殺機,血洗長安
主站蜘蛛池模板: 玉环县| 横峰县| 镶黄旗| 拜泉县| 克什克腾旗| 和林格尔县| 常山县| 平山县| 上高县| 博爱县| 南皮县| 原阳县| 韩城市| 米脂县| 上犹县| 高陵县| 炉霍县| 泊头市| 鄂州市| 甘肃省| 云浮市| 潜江市| 兴化市| 富阳市| 台前县| 迁安市| 永顺县| 赣州市| 开鲁县| 宜春市| 延安市| 义乌市| 高雄市| 子长县| 乌拉特后旗| 桦甸市| 同仁县| 洛阳市| 盐城市| 迭部县| 衡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