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0330 給事真幹才

在周允元官廳前抖了一把威風,李潼便又被楊再思引回了正廳裡。

楊再思對李潼的要求還是頗爲上心,一邊命人前往尚書秋官官署去討取樂思晦有關的卷宗,一邊也在旁敲側擊的將此案始末稍作講述。

一般上升到宰相這樣量級大臣的禍福榮辱,其原因都絕對不是表面上呈現出來的那樣簡單。

樂家也不是什麼周朝鵲起新貴,父子兩代爲相,特別樂思晦,既掌門下要省、還監典選重事,其人死在天授二年朝中鬥爭最爲激烈的時刻,原因其實不言自明。

楊再思言語中還隱隱透露,其實樂思晦與竇家關係匪淺。

這些人情曲隱,李潼勢位達不到便難了解到。不過此類人情故事,即便了解到,意義也已經不大,反正人都已經死了,兒子都被牽入宮中一刀割了,可見餘勢已盡。

當卷宗送來的時候,李潼小作翻看,雖然朝中樂思晦已經被平反,但其涉案遠徒的其餘家衆相關卷宗、果然都被抽起,沒有發赦放免。

這其實只是一樁小事,畢竟平反基調已經定下來,只需要關鍵位置上的人一句話敦促,有司自然會加緊辦理。但對那些遠流的罪人們而言,可能就是生死兩種局面。

樂思晦榮顯半生,最後卻連這一句話的交情都沒有遺留下來,也不知是可悲還是可嘆。

李潼喚來樂高,隨手寫了一張便箋,吩咐由剛剛從司宮臺返回的楊思勖領著他前往尚書秋官敦促此事,甚至連正式的公文都不需要下達。

這件事本來就該做,無非刑司怯於來俊臣兇威、加上朝內也無人發聲才耽擱下來。

樂高見狀,已經是淚水漣漣,撲在李潼席前不斷的叩謝,可憐模樣讓人覺得心酸。

李潼也懶於憑此賣恩,只是擺手讓其速去。人情冷暖、世道常有,所以才顯得不忘故義那樣可貴。

“巽郎真有仁人風範,恩及微庶。這樂家小子能夠入事府下,也算是苦盡甘來。”

楊再思又微笑著吹捧一句,李潼則看他一眼,心裡不免唸叨:要不你把鸞臺侍郎位置讓給我,到我家來做奴僕,我也待你一樣好?

經過這樁雜事,才又講起李潼署中官廳位置所在。楊再思所安排的是正廳左側第三個小廳,這座小廳跟李潼還有淵源,原本是他故友李嶠在署官廳。李嶠年初複審狄仁傑等案事,也受牽連,被放爲外州司馬,所以歸都至今,李潼都還沒有見過他。

李潼對此自無不可,私屬的官廳更多隻是一個臨時的休息場所,真有什麼臺省大事,都要通堂辦理。靠近正堂的譁噪所在,睡個午覺都不踏實。

這時候,時間已經過了正午,也到了官署放飯的時間。於是楊再思又領著李潼前往食堂用餐,一路行走間,遇到的那些鸞臺官佐們,對他態度就顯得端正許多。甚至在食堂用餐的時候,還有人主動上前致禮。

對於這些變化,李潼泰然受之。他也是混過機關的人,明白職位與威嚴雖然相輔相成,但也並非絕對唯一關係。比如對案的楊再思,便是一個活生生的反面例子。

他自有一系列的立威計劃,眼下還只是牛刀小試,總要給人一個循序漸漸接受的過程,不要真把他當作一個窮極無聊的宗枝紈絝來糊弄。

朝廷提供的伙食還是不錯的,應季時蔬、包括各種蛋肉食材,品類豐富又足量。當然味道是比不上王邸中廚下精心烹製,但對工作餐而言,已經是非常的豐盛。

李潼舊事麟臺,所提供的工作餐就要遜色許多,他都不稀得吃,正好那段時間跟他奶奶關係好,可以去禁中蹭飯。

不過其他官佐們自然沒有他這種賤矯情,吃得還是很開心。而且還有人直接將食盒帶進食堂裡來,一邊吃著一邊將一些食材收進食盒裡,是打算連吃帶拿。

李潼注意到這些官佐們收揀的食材,大多是魚、肉之類的葷腥,然後才突然意識到,年中五月朝廷剛剛頒行禁屠令,禁止民間一切屠宰行爲。

他自己飲食是向來不受此困,偶爾就忘了這一節,此時見到鸞臺這南省要樞也公然違禁,就不免好奇,開口詢問楊再思禁屠令已經廢止?

“司農等諸司所轄近畿場廄,難免會有牲畜傷損,自然收入有司,助補百官食料。”

楊再思一邊解釋著,還一邊眨眼,大概是覺得這樣顯得親切又俏皮。

李潼聞言後則不免一嘆,這就是亂政害世啊,就連牛馬豬羊都過得不踏實。那些畜生們活此一生,無非是爲了供人驅使、飽人口腹,結果現在卻連個正常死亡都落不到,還要死於非命。

不過他所關心的並不是這個,而是官員們連吃帶拿的行爲。他向他奶奶提出本錢公營的設想,雖然主體是將諸州百司公廨本錢集中經營,但一項重要目的,也是爲了節省各項行政雜耗。

這項目標,說大也大、說小也小,落實到每個人身上,那就是別談什麼社稷大計,每一個在職官員都會關心落袋的錢財、入口的飲食。

譬如眼前,哪怕是鸞臺這種南省要樞,官員自己享受便利的同時,還要惦記家中妻兒久不食肉,我拿半拉羊腿,大周社稷就因此垮了?老子辛辛苦苦、兢兢業業,不值這半條羊腿?真要拿垮大周,我還是大唐忠臣呢!

本身就是在體制內動刀,而且涉及面覆蓋上下,李潼也明白,無論政策好或不好,都不可求訴急功。該要怎麼由小及大的推動改革,也是非常考驗人。

一個搞不好,給時局帶來的觸動還要甚於他奶奶所施行的酷吏政治,畢竟酷吏們所針對的只是少數,羣衆當中有壞人,百僚裡面有奸臣。雖然看著心慌得很,但如果頂頭上司被搞掉,興許還能給我騰位置呢。

李潼心裡想著這些,吃完飯後也沒有返回官廳,只是讓楊再思給他安排一名熟知典故的書令史,揹著手一路溜達到鸞臺官署門外,也不急著離去,只是在門前往復徘徊,好像在飯後消食。

時下雖然由唐入周,但官員們基本待遇也沒有發生多大變化,往往只有上午坐衙在堂。而到了午後,基本上就是放羊狀態了,前來鸞臺辦事的官員們也是驟減。

鸞臺雖然事務繁重,不同於其他諸司,但省中本身事務也有多寡輕重的差別,也是有著一些閒署存在。諸如諫議大夫、拾遺補闕這些本就沒有定事的官員,如果沒有分判省事與待制的職事,那麼午後基本上也就沒有正事了。

李潼在這裡溜達未久,便有幾名官員結伴由署中溜達著走出來,待見這位新給事在官衙之外散步,自然上前小作見禮。

“你們幾位是有雜使離衙?”

李潼微笑頷首,上前隨口問道。他也是明知故問,早在衙門外便聽到這幾人談笑要去喝花酒,其中兩個還絮叨著先把手裡食盒送回家順便拿錢。

但有的事情是能做不能說,幾人聽到問話,神情俱是一滯,片刻後連忙搖頭道是並無雜使。

李潼聞言後只是點點頭,也不說話,就這麼揹著手看著他們。幾人被盯得有些發慌,一會兒之後纔有機靈些的拉拉同僚的衣袍,示意先返回官衙。

人的名樹的影,這位新給事勢位如何先不說,單單來俊臣都遭其毒手、險被當街勒死,也讓這些官員們不敢小覷,自知這俊美無儔的皮囊下,是隱藏著一個不可輕觸的暴虐靈魂,實在不可當面交惡。

見幾人行回官廨,李潼才露出滿意的神情,並揹著手繼續向左近溜達。

幾人退回官廨,也並未歸署,只在門後暫避,過了一會兒又有一人探頭看看給事去遠沒有,這一探頭,恰好又看到給事走回此間,並問他:“有事嗎?”

那人連忙搖頭,訕訕退後並向同伴們做了一個無奈的表情,見這位給事溜達的挺過癮,一時半會沒有離開的打算,只能垂頭喪氣的先退回本署。

看著幾人背影,李潼冷笑一聲,新人新作風,你們連吃帶拿的,還想早退?沒門!就算是磨洋工,也得給我滾回去坐衙坐滿八小時!

崔元綜這個鸞臺官長去了政事堂便不回來,也沒給他安排具體的事務,楊再思則不好越俎代庖。但治理國家終究是自家買賣,李潼是不打算白拿工資,索性先抓紀律。

當然也不是所有人都這麼識趣,畢竟常年積習哪能一朝更改,有人一臉急色行出,道是家中兒郎有病,需要儘快回家。

李潼也不阻止,只是轉頭吩咐書令史將其人其事記下來,並一臉關心的表示,稍後一定奏報官長,捐助醫藥,自己也將親自登門探訪。

見其不依不饒,有人訕訕退回,有人似乎真的有事,道謝離開,李潼也不強阻。

也有人不乏忿色的分講此爲百司故俗,給事新入,故不知也。李潼對此也不強爭,只是微笑表示來日可以就此通堂辯論。

如此到了傍晚時分,宰相崔元綜歸署,意外發現滿衙官佐幾無早退,簡直前所未有的整齊。問明緣由之後,他一時間也是有些哭笑不得,不知該要如何評價,只能嘆息道:“給事真幹才也。”

1000 仕途未進,君恩已享0830 新瓜脆爽,引人垂涎0055 一人而敵一族0582 號令諸族,討滅不臣0183 門庭煊赫,車水馬龍0657 欽陵擅權,贊普受制0339 封還敕書,專事雲韶0359 幷州大都督0065 人情難測0835 當司憲臺,爲國察奸0565 唐家養士,唯壯可嘉0665 內外鬥忿,以留秋賦0947 六尺之烈,灑血邊疆0908 凡所興世,必有明君說幾句話0868 老婦害我,不容善終0093 被甲登殿0915 贊普居內,殺賊有臣0168 大兇出洛,人共殺之0581 諸胡羣聚,京觀駭人0159 皇孫李寶雨0463 誅除諸武,歸政李氏0696 關西父老,與王共罪0788 諸子授首,兵出河北楔子0026 聖母臨人,永昌帝業0917 大事所謀,環環相扣0934 德祐農本,社稷之福0489 造化倏忽,飲食盡興0380 監守自盜,軍器可圖1005 天家幼少,各具風格0244 大王良教,甘霖慰我0624 駐兵莫離,窺望臨洮0198 寸微靈光,日月照拂0171 人生若只如初見0424 君王戀權,固步自封0334 巽郎勤勉,鞠躬盡瘁0117 權門惡事0021 少王不壽詩家悲0005 再愛我一次0980 聖筆制律,宋詩雄發0607 立約結社,僱胡殺胡0699 仁杰不死,天下不安1026 倭使入朝,懇請封命1016 逝者難追,頻念傷神0004 醫博士沈南璆1050 亂社稷者,罪惡滔天0946 天時在我,應時而興0699 仁杰不死,天下不安0485 抽絲剝繭,外戚弄事0109 仗義屠狗輩0135 舔友的惡意交流0484 潞王自退,雍王歸宗0131 與衆不同的大王0884 才士充盈,方可維新0235 義伎捐金0050 太平公主0506 嘉貞入營,可汗暴斃0251 不當大用0896 應試不舉,斷須明志0219 雲橫秦嶺家何在0087 蓮生獻經0959 勢利膏樑,有傷風化0971 三郎雅趣,撩人心懷0641 行臺事繁,諸計待功0794 胡狗必死,寸麻不資0825 仁願辱我,我恆辱之0103 府佐諸衆0263 娘子隨戲0802 夜遊皇苑,餘生同幸0190 神皇權法,血授少王0850 昭哉嗣服,繩其祖武1022 留情有度,子姑待之0462 天子難挾,黃雀在後0340 選月大圖,宰相托女1051 天要絕者,有疏無漏0880 明君御極,壯風重回0957 六尺之勇,何懼踏營0144 誰敢偷餵我的狗0541 雍王革命,仁恩普施0941 功在眼前,時不我待0911 蕃使橫死,贊婆歸鄉1014 長安繁華,享之不易0279 飛錢承兌0767 龍麟潛邸,入此能活0416 此夜良宵,身心俱付0444 聖皇洪福,神佛入苑0761 迎駕不犒,易幟勤王0347 明禮定序,五王降爵0907 忠魂貞烈,刀鋒難屈1016 逝者難追,頻念傷神0708 滿城喧譁,一家憔悴0239 名王一言,萬衆法隨0133 太平歸邸0073 春江花月夜0004 醫博士沈南璆0032 君子滿朝0349 魏王亞獻,宰相趨送0163 加官加封0302 百家爭婿,俊臣奉禮
1000 仕途未進,君恩已享0830 新瓜脆爽,引人垂涎0055 一人而敵一族0582 號令諸族,討滅不臣0183 門庭煊赫,車水馬龍0657 欽陵擅權,贊普受制0339 封還敕書,專事雲韶0359 幷州大都督0065 人情難測0835 當司憲臺,爲國察奸0565 唐家養士,唯壯可嘉0665 內外鬥忿,以留秋賦0947 六尺之烈,灑血邊疆0908 凡所興世,必有明君說幾句話0868 老婦害我,不容善終0093 被甲登殿0915 贊普居內,殺賊有臣0168 大兇出洛,人共殺之0581 諸胡羣聚,京觀駭人0159 皇孫李寶雨0463 誅除諸武,歸政李氏0696 關西父老,與王共罪0788 諸子授首,兵出河北楔子0026 聖母臨人,永昌帝業0917 大事所謀,環環相扣0934 德祐農本,社稷之福0489 造化倏忽,飲食盡興0380 監守自盜,軍器可圖1005 天家幼少,各具風格0244 大王良教,甘霖慰我0624 駐兵莫離,窺望臨洮0198 寸微靈光,日月照拂0171 人生若只如初見0424 君王戀權,固步自封0334 巽郎勤勉,鞠躬盡瘁0117 權門惡事0021 少王不壽詩家悲0005 再愛我一次0980 聖筆制律,宋詩雄發0607 立約結社,僱胡殺胡0699 仁杰不死,天下不安1026 倭使入朝,懇請封命1016 逝者難追,頻念傷神0004 醫博士沈南璆1050 亂社稷者,罪惡滔天0946 天時在我,應時而興0699 仁杰不死,天下不安0485 抽絲剝繭,外戚弄事0109 仗義屠狗輩0135 舔友的惡意交流0484 潞王自退,雍王歸宗0131 與衆不同的大王0884 才士充盈,方可維新0235 義伎捐金0050 太平公主0506 嘉貞入營,可汗暴斃0251 不當大用0896 應試不舉,斷須明志0219 雲橫秦嶺家何在0087 蓮生獻經0959 勢利膏樑,有傷風化0971 三郎雅趣,撩人心懷0641 行臺事繁,諸計待功0794 胡狗必死,寸麻不資0825 仁願辱我,我恆辱之0103 府佐諸衆0263 娘子隨戲0802 夜遊皇苑,餘生同幸0190 神皇權法,血授少王0850 昭哉嗣服,繩其祖武1022 留情有度,子姑待之0462 天子難挾,黃雀在後0340 選月大圖,宰相托女1051 天要絕者,有疏無漏0880 明君御極,壯風重回0957 六尺之勇,何懼踏營0144 誰敢偷餵我的狗0541 雍王革命,仁恩普施0941 功在眼前,時不我待0911 蕃使橫死,贊婆歸鄉1014 長安繁華,享之不易0279 飛錢承兌0767 龍麟潛邸,入此能活0416 此夜良宵,身心俱付0444 聖皇洪福,神佛入苑0761 迎駕不犒,易幟勤王0347 明禮定序,五王降爵0907 忠魂貞烈,刀鋒難屈1016 逝者難追,頻念傷神0708 滿城喧譁,一家憔悴0239 名王一言,萬衆法隨0133 太平歸邸0073 春江花月夜0004 醫博士沈南璆0032 君子滿朝0349 魏王亞獻,宰相趨送0163 加官加封0302 百家爭婿,俊臣奉禮
主站蜘蛛池模板: 依兰县| 肇源县| 镇平县| 龙口市| 洛南县| 如东县| 忻州市| 集贤县| 天长市| 荥阳市| 三门峡市| 玉龙| 胶南市| 繁峙县| 县级市| 上蔡县| 涿鹿县| 防城港市| 岑巩县| 上饶县| 乡城县| 化隆| 高雄县| 海盐县| 射洪县| 施秉县| 广昌县| 沈丘县| 新泰市| 白朗县| 西乌珠穆沁旗| 灵丘县| 旅游| 博罗县| 武鸣县| 沙雅县| 常德市| 安庆市| 临泉县| 通州区| 吴桥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