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0957 六尺之勇,何懼踏營

時間進入七月,長安城的氣溫漸有回落,但坊間的氣氛卻變得越來越熱烈。

聖駕雖然仍在歸途,但一部分出徵的人馬已經先一步返回,其中便包括青海此役受傷的將士們。

這一部分人馬暫駐京西大營,傷員先行送入城中、得到了妥善的安頓與救治,同時也將一批繳獲的蕃國文物與俘虜交接給朝廷有司,以籌備聖人歸京之後便要舉行的太廟獻俘大禮。

隨著西征將士們入駐京西大營,這裡很快便成爲長安城周邊最爲熱鬧的地方,每天不斷的有車馬往來,民衆們更成羣結隊的在大營外的郊野中徘徊不散。

一時間,京西大營的人氣之高遠遠超過了城中平康坊等幾處鬧坊,甚至就連東西兩市都多有不如。

聚集在京西大營的民衆們大部分都是想要來瞻仰一番西征將士們的英姿,也都各自在用不同的方式表達著自己的敬仰與熱情。

許多長安城的富戶們籌備了大量的瓜果時蔬、牛羊肉食等等,安排家奴們一車一車的向大營外運輸。儘管朝廷早有相應的物資籌備提供,但仍無阻這一份熱情。

特別那些兩市胡商們更加積極,在官府已經張榜告示不必如此的情況下,仍然不斷的向京西大營運輸食材物資,以至於長安城市中物價都提升許多。

一時間,各種食材物資堆滿大營,營中將士們本身消耗不下,不得不通知州縣官府派遣衙役們將這些物料再運回城中進行處理,以免炎熱的氣候下食材腐爛浪費。

除了民間自發的犒勞西征將士們之外,還有一部分人意圖要更加明確,那就是挑選乘龍快婿!

青海這一場大勝輝煌有加,同時也涌現出了許多的大功之士。眼下朝廷雖然還沒來得及進行大規模的封賞犒獎,但相關的功勳名單卻早在有心人的打聽之下流傳出來。

毫無疑問這些名列功簿的將士們無一例外的都是前程遠大,自然也就成爲時流追捧的佳偶人選。家中但凡有女子適齡待嫁的人家,便也紛紛來到京西大營外,打算來一個營中捉婿。

當然,京西大營作爲軍事建築,自然是守衛森嚴、令行禁止,不可能任由時流閒人們隨便出入,更不可能隨隨便便的讓人將營士捉走。

但是那些時流人衆們也都有著變通的方法,有的搶先與那些功士家中親長們擬定婚約,有的則因爲競爭者太多,索性在京西郊外張設帳幕戲臺、大造聲勢,希望能逼退那些競爭者們。

更有甚者,索性將自家女兒送至城外,在人前顯擺婦質,希望能獲得關注、吸引訪問。

除此之外,還有許多京兆少年郎們成羣結隊的遊蕩在大營周圍,或是踏歌蹈舞、或是角抵較力,用各種手段彰顯自己的少壯勇武,希望能夠獲得官長青睞、選拔入伍。雖然已經錯過了青海大勝的壯功,但邊疆仍然不乏用武之地,同樣也是建功立業的好機會。

民衆們如此熱情高昂,也讓長安朝廷留守的官員們頗感焦慮。眼下只是一路人馬先回,場面已經如此熱鬧,若是聖人歸京,坊間氛圍必然會更加的熱烈,只怕不好約束管控。

所以羣臣在討論一番後,索性派遣使者請示行途中的聖人,要不要暫緩兩日歸京,讓京中人事準備得更加充分一些?

李潼道途中聽到這一請示,心中頓時也充滿了古怪的感覺:老子身爲大唐皇帝,居然因爲民情過於熾熱而有家難回?

心內雖然忍不住一番吐槽,但李潼也明白京中臣員們一番奏告絕非誇大其詞。

他這一路行來已經充分領略到民間對於青海此勝的飽滿熱情,而長安城作爲大唐的首都,也是自己主要的活動場所,民衆的熱情必然更加的高昂。若是不作充分的預警防備措施,可能真的會發生樂極生悲的騷亂現象。

因此他便在京西館驛中停留了一天,讓一萬名隨駕的禁軍將士們提前入京,以補充京畿的防衛力量。

城衛力量加強後,京中羣臣們仍是不敢怠慢,宵禁的時間甚至擴延到了白天。特別聖人入京這一天,長安兩縣衙役並金吾衛街徒們分別派駐諸坊,把守坊門,將民衆們限制在各坊區中,不得在城中幾條主幹道上聚集遊行。

同時京營將士們也在朱雀大街與金光門橫街等幾條幹道上拉起了警戒,以確保聖駕能夠暢通無阻的回到大內皇城。

如此嚴密的城防措施,本來應該是國中發生什麼嚴重內亂纔會出現的情景,結果卻因爲民情過於熾熱,反而讓長安城中很是有一番風聲鶴唳的味道。

到了聖駕歸京這一天,長安城羣臣們早早的便拱衛著太皇太后、皇后並一干皇室宗親們來到明德門外的長安南郊,林立的旌旗迎風招展,寬大的帳幕縱橫交錯,場面盛大至極。

正午陽光最猛烈的時分,聖人行駕終於抵達了南郊,激動人心的鼓角聲令剛剛告一段落,莊嚴的禮樂聲便隨之奏響。

以岐王李守禮、宰相姚元崇爲首的羣臣們早已經在南郊官道上班列整齊,眼見御輦緩緩駛近,羣臣趨行入前,整齊的大禮參拜:“王師凱旋,臣等恭迎聖駕歸京!”

等到大輦緩緩停下,李潼便在侍臣們的拱從下下車,接受羣臣再拜大禮,然後便走進了南郊架設起來的大次御帳,脫下一身行裝,換上了更加莊重的玄衣章服、武弁金冠,返回大帳中後在御牀坐定,羣臣便又魚貫進拜。

羣臣迎拜禮節完成之後,隨駕宰相王方慶出班宣讀敕書,將青海此戰的戰果略作總結。相關的戰報早在此前入京的捷報露布以及傳付有司的文書中多有記載,因此敕書中對於戰事涉及並不多,主要還是接下來各種禮事的程序。

比如太廟獻俘、皇陵祭告以及封賞六軍、功士大享等等,諸樁禮程排序緊密,將會持續兩三個月的時間,一直到下半年的朝貢冬集纔會告一段落。

王方慶將敕書宣讀完畢,羣臣又是一番歌頌,然後便由劉幽求與夫蒙令卿這一文一武兩員大臣馳告太廟,並向太廟供奉的先王與前哲英靈們請示獻俘太廟的吉時吉日。

當然在這方面,祖宗英靈們的話語權並不太高,關鍵還是要看當下朝廷君臣們方便與否。聖人遠征歸來,難免勞頓,需要稍作休養才能以一個好狀態拜謁太廟。而那些俘獲的蕃國俘虜們也要洗刷打理一番,才能讓這一場獻俘大禮顯得威嚴莊重。

一系列繁雜的禮節之後,帳內君臣們才能稍微輕鬆的對話一番,交流一下別來諸事。但也沒有談論太長的時間,李潼只是將留守宰相楊再思喚至身前,交代了一番接下來他生父李賢的追封事宜。

李潼如今雖然已經是大唐皇帝,但官方的嗣序說法仍然承認他的嗣父孝敬皇帝李弘。畢竟李弘乃是二聖嫡長,而且高宗大帝賜封孝敬皇帝,李潼在他四叔李旦之後接掌大唐帝國,唯有秉承這個嫡長的身份才能最大程度的避免法禮上衍生出來的一系列糾紛。

但他也並沒有就此徹底拋棄他的生父李賢,早在繼位之初便恢復了李賢的太子之位,恢復了他們這一支在法禮上的繼承權,同時將兩個兄長晉封親王,淡化了法禮上誰爲嗣子的味道,就是爲的日後做準備。

開元以來,過去這幾年的時間裡,朝廷對於這方面的問題始終淡化處理,並沒有分辨的非常明確。每逢祭祀的時候,李潼也都是親自主持他兩個爹的祭祀典禮,規格上不分伯仲。

可是現在情況又不同了,青海此戰他御駕親征、大敗吐蕃這個強敵,無論是個人的威望還是大唐的國力恢復都有了一個突破性的發展,他已經不需要再死抱著孝敬嗣子這個法禮身份,需要給他親生父親李賢一個更加明確、更加尊崇的名分地位。

這也並不是李潼生性涼薄,一覺得自己翅膀硬了便要甩開他大爺,關鍵還是人倫血脈這一最基本的倫理道德無從迴避。拋開個人的情感不說,他身體裡流淌的終究還是親爹李賢的血脈。

開元初年,社稷剛剛由亂入定,爲了確保大局的平穩過渡,也不適合貿然掀起禮法上的糾紛??墒乾F在,當他有了這個能力,時局也有了這樣的環境,如果他還不給他生父李賢正名,那在孝道上就實在有些不近人情了。

因此有關李賢的追封,也是接下來禮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至於他大爺李弘,李潼也並不打算完全的拋棄,畢竟孝敬皇帝這個諡號是他爺爺李治賜給,李潼也的確是通過李弘的繼承人這一身份才繼承皇位,並不好徹底的予以否定。

李潼的設想是給李弘與李賢這兩個爹同上廟號,畢竟李弘僅只一個孝敬皇帝的諡號還是顯得有些不倫不類,兩人同祔太廟也有幾分兄終弟及的意思。

畢竟他生父李賢繼承人的位置是高宗在世時被剝奪的,如果他只給父親加廟號,這統繼秩序仍然顯得有些突兀,禮法上來說是背棄高宗遺命。如果中間加塞上一個他大爺李弘,則就沒有那麼突兀。

雖然說這哥倆兒實際上全都一天皇帝沒做過,但並不妨礙他們身後各自稱宗,沒辦法,誰讓兒子牛逼呢。

歷史上的神龍革命之後,中宗李顯便給他長兄李弘上廟號義宗,也有幾分渲染兄弟相繼的意思。畢竟他雖然是大帝遺命的繼承人,但實在被那個要了親命的老孃折騰的有點狠,神龍初年爲了擺脫老孃的影響,禮法上將李弘稍作擡高。

可是到了李旦上位時,卻不想自己統序搞得這麼複雜曲折,便將義宗請出了太廟。而到了開元年間,唐玄宗雖然也曾做過李弘的嗣子,但還是決定繼承親爹的皇位,索性連義宗這個廟號都給廢除了。

李潼大不必像李隆基那麼糾結,畢竟他是直接插了他兩個叔叔的隊,消滅了兩個中間商,那麼在禮法統序的問題上操作空間就大了一些。

當然,這些操作都是事外衍生出來的問題,時局眼下關注的重點仍是青海此役的封獎與後續戰果的消化。

在城外大次稍作休息,李潼又拜見了一下太皇太后,與家人們見了見面,卻沒有時間長話別情,旋即便再次起駕,沿朱雀大街一路招搖的往城北大內而去。

城內民衆們雖然被限制在了坊中,但卻無阻他們熱情的宣泄。

當聽到聖駕走上朱雀大街的警鼓淨街聲時,諸坊區裡便響起了載歌載舞的歡呼聲,甚至朱雀大街兩側的坊區因爲羣衆爭相涌上坊牆牆頭瞻仰威容、直接將一段段的坊牆都給壓垮推倒。

坊牆倒塌後的煙塵瀰漫開來,又有一部分羣衆被推擠掉落朱雀大街兩側的溝渠中。以至於街面上的禁軍將士們除了警戒騷擾之外,還要幫忙拿大網兜子向上撈人。場面自有一股雞飛狗跳的歡樂,但也好在沒有發生什麼大規模的騷亂。

回到大明宮皇城之後,羣臣在含元殿前止步,恭送聖駕返回內宮,然後便暫時各自散去,返回所司忙碌的籌備禮程相關。

且不說外朝各種忙碌,回到內宮後李潼也終於完全的放鬆下來,脫下了厚重的武弁章服,稍作洗沐,換了一身輕便的赭黃圓領袍。

內殿洗浴的時候,還發生了一樁小插曲。婕妤韋團兒察顏觀色,當諸妃嬪還在不無遲疑的打量皇后神色的時候,她已經先一步邁出隊伍,趨行著向內殿走去,要服侍聖人沐浴更衣。

其他幾人尚矜持著,看到這一幕後,各自目露訕訕懊惱,而皇后本來擡起的腳也重重一頓,看了看幾名娘子眉眼間掩飾不住的失望,一時忍耐不住抿嘴一笑,繼而便說道:“聖人既有韋娘子侍奉,那咱們且先去蓬萊殿,準備家宴席面?!?

當李潼在內殿寬衣解帶,邁入早已經注入香湯的浴池中時,耳畔響起衣珮摩擦碰撞聲,轉頭望去,便見簾後閃出韋團兒那嬌豔臉龐,先是微微一笑,然後便招手示意韋團兒過來。

“妾、妾爲聖人濯發。”

韋團兒小步行了過來,跪坐在浴池一側,小心翼翼的解開聖人頭頂髮髻,將散開的頭髮細細搓洗,白皙靈巧的手指小心揉搓著發間的頭皮。

李潼全身浸泡在溫度適宜的香湯中,感受著韋團兒動作輕柔的揉洗,喉間發出一聲慵懶舒適的低哼,伸一個懶腰,腦袋向後仰去,旋即後腦便陷入一團溫暖溼滑之中。

胸前被聖人溼漉漉的頭髮沾溼,韋團兒鼻息陡地一濁,嬌軀半酥忙不迭擡手扶住浴池的邊沿,上身已經半傾懸在了聖人面孔的上方。

“聖人……”

韋團兒貝齒輕銜紅脣,眉眼間風情橫溢,本來還在聖人發間遊走的手指拂過頸間,呵氣聲更是甜膩得齁人。

“聖、聖人遠行勞累,妾實在不敢奪寵縱歡……但是、但是相思蝕骨,摧肝斷腸……”

韋團兒滾落進聖人懷抱中,

時間悄然流逝,過了一會兒,殿外突然響起婦孺吵鬧拌嘴聲。

“幾個娃娃真是不讓人省心,稍後宴中便能見到耶耶,偏要吵鬧著讓我送你們過來!又不是三歲兩歲的厭物,難道不知你們阿耶在外奔波的勞累!”

一個語氣煩躁的女聲正是惠妃楊麗,左手扯住承恩婢,右手拉著李柔娘,那美眸還不斷的斜視著跟隨在後、一臉不情願的李錦娘。

“阿姨、阿姨,你慢些,我腿短……”

惠妃大步走著,兩個小女郎邁出三四步才能追上她一步,被拽的踉踉蹌蹌,那承恩婢還在囁嚅訴苦,李柔娘則不斷的甩著胳膊想要擺脫,語調也頗不耐煩:“我也沒說要見阿耶啊,阿姨強拉我來,待會兒那些稀奇玩物都要被道奴……”

“阿姨一眼看穿你心思,怕你們殿內吵鬧,才先把你們拉出來,讓你們阿耶好好管教!”

楊麗卻是蠻不講理,根本不聽幾個娃娃的辯解,拉著人便走進了內殿裡,侍者甚至來不及阻攔。

內殿裡,聖人已經洗浴完畢,正披著一件羽氅箕坐在牀沿,楊麗擡眼望去,視線頓時鎖在聖人身上轉移不開,半張的櫻脣微顫著卻難發聲,美眸中水霧暗聚更顯晶亮。

李潼有些不自在的弓了弓腰,圍身的羽氅向前一搭,坐在原處視線在幾個小娘子身上一轉,皺眉故作不悅道:“你們幾個娃娃怎麼不乖,惹惱了阿姨?”

“我乖、我乖,阿耶不要生氣……”

“我纔沒想見阿耶、不對,我也想阿耶,但阿母不讓我留在後殿等!”

“我沒有惹阿姨,阿姨才惹惱了我!她不讓我跟道奴搶物……”

幾個小娃娃一起張嘴,嘰嘰喳喳的奶聲自辯,讓李潼這個老父親聽得心暖,擺手笑語道:“且去玩耍,稍後阿耶便去後殿伴我家娘子們用餐?!?

幾個小娃娃本就是被楊麗強拉過來,心裡雖然也親近久別重逢的阿耶,但更記掛蓬萊殿中那些進獻來的珍稀方物,聽到阿耶這麼說,歡呼一聲便擺脫了楊麗,轉身向外跑去,那李柔娘跑到門口後又轉回頭來向著阿耶揮揮拳頭:“阿耶,你可真是一個大英雄!”

聽到這小女兒奶聲奶氣的誇讚,李潼又忍不住笑起來,等到幾個小娃娃跑遠了,笑容便僵在臉上並驀地打了一個寒顫,兩手用力的扣住了牀沿僵坐不動。

楊麗這會兒視線才從聖人身上收回,繼而走上前向簾內打量起來,口中嬌嗔道:“韋婕妤在哪?她是自知有虧道義,羞得不敢見……”

說話間,她視線落在聖人圍身的羽氅下襬處,看到聖人叉開的兩足之間赫然又多出一對纖白玉足,頓時霞染雙頰,原地跺了跺腳,而後眸子一轉,入前撲在聖人懷中,也不管身下硌著異物,俏臉貼在聖人半露的胸膛處亂拱著,好一會兒才鼻息濃重的膩聲道:“誰又不是巧舌溫軟、久曠渴露?”

被這娘子如此熱情襲懷,李潼自有幾分意亂尷尬,兩手捧住那仍在哼哧哼哧亂拱的俏臉,擡手將那散開的鬢髮捋過耳後,

“聖人威武、聖人威武!妾雖宵小,但也絕對不小……”

楊麗埋首於聖人頸間,更是笑得花枝招展,直同聖人一起向榻上倒去。

嬉戲片刻,待到被兩人服侍著換上新的衣袍,李潼這才走出內殿,往蓬萊殿行去。

半途中,他先是若有所思的沉默片刻,然後才擡手召來樂高吩咐道:“明日你出城去京西大營,由諸貢物中先取一紫盒,著尚藥局檢驗之後送入禁中。”

他西征一趟,雖然不會特意幫張仁願打包吃食,但藏藥蟲草之類的方物還是忙裡偷閒的讓人收集了一些。他雖然還沒到老不以筋骨爲壯的年紀,但滋補調養這種事情,也大可以未雨綢繆一番,畢竟這也是男人一生的事業。

0675 東域雞肋,大軍難通0152 潛龍怒音0894 郡王秀才,授職麟臺0975 寶劍鋒芒,以血爲祭0996 君恩浩蕩,延濟諸親1023 臺臣夜訪,或謀不軌0887 殊榮稱羨,爭作奴婢0004 醫博士沈南璆0348 瘦死駱駝比馬大0205 不爲我用,則必殺之0992 岐王爲友,不羨知音0044 老朽昏聵,不懼一言0590 故隋兵道,遺澤後世0022 萬古愁難銷0556 雍王坐衙,羣衆爭見0685 廬陵器小,不能守國0352 姿容趣淺,率真可愛0448 魏王歸世,闊坊造邸0537 惡貫滿盈,附郭京城0300 用事從心,不拘小節0803 戚族有防,國法大善0694 不知我者,謂我何求0761 迎駕不犒,易幟勤王0161 宰相薦才0799 衆正盈朝,羣臣勸進0465 大事將興,和氣無存0990 名臣欺世,子嗣無能0997 生則同衾,死則同穴0249 宗枝凋零,唯此秀實0907 忠魂貞烈,刀鋒難屈0136 良人淑女,有妨名節0126 女皇的心腹(求首訂?。?/a>0857借道西康,征伐六詔0354 西園選士,勇卒歸都0988 典刑在德,不唯輕重0433 代王威重,徇私竊功0383 恩威並施,唯命是從0836 長安百姓,競備佳節0892 故幸不復,脫袍沽酒0974 故事險惡,禍根難躲0671 王眷赴宴,如臨敵陣1038 馬革裹屍,異域同歸0017 兄弟殊異0071 音聲細題0268 薰蕕不同器0141 劫掠金吾衛1029 故人相見,情勢非昨0620 仁願獻計,統攝諸胡0094 大酺禮畢0053 誤我少王0485 抽絲剝繭,外戚弄事0723 長安坊居,大戶不易0429 世事詭譎,父子分道0011 仁智院家人們0493 羣臣攻訐,打殺邪風0687 九曲爲聘,吐蕃略土0842 聖躬永健,長享此國0722 孽情難守,一別兩寬0967 學士思苦,有家難歸0083 途窮生戾氣0559 財助人勢,百業將興0869 能傾情者,唯有聖人0273 男兒有淚不輕彈0895 恪守門儀,宜家宜室0165 一日三敕,高授麟臺0153 則天門前,死機隱現0302 百家爭婿,俊臣奉禮0980 聖筆制律,宋詩雄發0146 好狗戀舊槽0156 武氏羣英會0599 赤嶺爲界,阻敵阻我0951 積魚城危,軍神命殞0122 枯禾逢甘霖0554 貴人入坊,平康震驚0081 少王險計0693 法劍之下,唯有奸邪0841 盛世浮華,蓄勢待發0746 河東空虛,無兵備亂0387 門傲難託,上官聽樂0546 參軍氣壯,宰相自辱0499 成器忤我,不堪爲儲0849 昭德有力,驪山伴駕0911 蕃使橫死,贊婆歸鄉0472 殿下所指,闊步以進0382 太平薦才,姑侄漸遠0107 坊居閒趣0253 勿謂新王不死1011 中興雄主,難免舐犢0191 少王竟知有我0901 禁絕胡僧,唐法入蕃0740 北衙軍壯,聖人不朝0676 宣法入蕃,禮佛得庇0438 代王驕盛,忍讓爲上0251 不當大用0061 佳人再贈香0541 雍王革命,仁恩普施0298 坐地抽利,更勝劫掠0534 組我軍政,法劍不饒0293 大王英明,後事暢想0820 傳法遠邦,教化外民
0675 東域雞肋,大軍難通0152 潛龍怒音0894 郡王秀才,授職麟臺0975 寶劍鋒芒,以血爲祭0996 君恩浩蕩,延濟諸親1023 臺臣夜訪,或謀不軌0887 殊榮稱羨,爭作奴婢0004 醫博士沈南璆0348 瘦死駱駝比馬大0205 不爲我用,則必殺之0992 岐王爲友,不羨知音0044 老朽昏聵,不懼一言0590 故隋兵道,遺澤後世0022 萬古愁難銷0556 雍王坐衙,羣衆爭見0685 廬陵器小,不能守國0352 姿容趣淺,率真可愛0448 魏王歸世,闊坊造邸0537 惡貫滿盈,附郭京城0300 用事從心,不拘小節0803 戚族有防,國法大善0694 不知我者,謂我何求0761 迎駕不犒,易幟勤王0161 宰相薦才0799 衆正盈朝,羣臣勸進0465 大事將興,和氣無存0990 名臣欺世,子嗣無能0997 生則同衾,死則同穴0249 宗枝凋零,唯此秀實0907 忠魂貞烈,刀鋒難屈0136 良人淑女,有妨名節0126 女皇的心腹(求首訂?。?/a>0857借道西康,征伐六詔0354 西園選士,勇卒歸都0988 典刑在德,不唯輕重0433 代王威重,徇私竊功0383 恩威並施,唯命是從0836 長安百姓,競備佳節0892 故幸不復,脫袍沽酒0974 故事險惡,禍根難躲0671 王眷赴宴,如臨敵陣1038 馬革裹屍,異域同歸0017 兄弟殊異0071 音聲細題0268 薰蕕不同器0141 劫掠金吾衛1029 故人相見,情勢非昨0620 仁願獻計,統攝諸胡0094 大酺禮畢0053 誤我少王0485 抽絲剝繭,外戚弄事0723 長安坊居,大戶不易0429 世事詭譎,父子分道0011 仁智院家人們0493 羣臣攻訐,打殺邪風0687 九曲爲聘,吐蕃略土0842 聖躬永健,長享此國0722 孽情難守,一別兩寬0967 學士思苦,有家難歸0083 途窮生戾氣0559 財助人勢,百業將興0869 能傾情者,唯有聖人0273 男兒有淚不輕彈0895 恪守門儀,宜家宜室0165 一日三敕,高授麟臺0153 則天門前,死機隱現0302 百家爭婿,俊臣奉禮0980 聖筆制律,宋詩雄發0146 好狗戀舊槽0156 武氏羣英會0599 赤嶺爲界,阻敵阻我0951 積魚城危,軍神命殞0122 枯禾逢甘霖0554 貴人入坊,平康震驚0081 少王險計0693 法劍之下,唯有奸邪0841 盛世浮華,蓄勢待發0746 河東空虛,無兵備亂0387 門傲難託,上官聽樂0546 參軍氣壯,宰相自辱0499 成器忤我,不堪爲儲0849 昭德有力,驪山伴駕0911 蕃使橫死,贊婆歸鄉0472 殿下所指,闊步以進0382 太平薦才,姑侄漸遠0107 坊居閒趣0253 勿謂新王不死1011 中興雄主,難免舐犢0191 少王竟知有我0901 禁絕胡僧,唐法入蕃0740 北衙軍壯,聖人不朝0676 宣法入蕃,禮佛得庇0438 代王驕盛,忍讓爲上0251 不當大用0061 佳人再贈香0541 雍王革命,仁恩普施0298 坐地抽利,更勝劫掠0534 組我軍政,法劍不饒0293 大王英明,後事暢想0820 傳法遠邦,教化外民
主站蜘蛛池模板: 怀宁县| 方正县| 通化市| 吉林市| 青川县| 九江市| 天全县| 葫芦岛市| 秦安县| 吉林省| 高安市| 南涧| 金坛市| 江陵县| 金昌市| 阿尔山市| 襄垣县| 嘉荫县| 宝清县| 新昌县| 罗山县| 兴业县| 龙川县| 二连浩特市| 巴南区| 巴东县| 民权县| 安庆市| 育儿| 晋城| 巫溪县| 秦皇岛市| 天津市| 察隅县| 芦山县| 东台市| 噶尔县| 耒阳市| 绥芬河市| 温宿县| 五大连池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