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0104 王居大不易

李潼這個小班底,麻雀雖小,五臟俱全,基本上可以說是涵蓋文武。

像是王仁皎,即便不談那有點虛的太原王氏的出身,本身還是數代府兵的關中老兵油子。桓彥範則是恩蔭入仕、久在南衙衛署的禁軍底層。

史思貞既是漢化的胡人代表,還是勳貴、高官之後,有一個在位的父親,人脈路子不缺。

張嘉貞、劉幽求兩人,一明經、一進士,都是科班出身的寒門士人。張嘉貞開元名相,有宰輔潛力。劉幽求先後策劃、參與唐隆政變、先天政變,一肚子險計壞水。

至於掛職的王賀旺,則意味著三王有直通鳳閣的渠道橋樑,象徵意義很大。而張嘉貞、劉幽求,包括胡人史思貞之所以肯委身王府,李潼覺得與此關係很大。

如果按照理想狀態來推演的話,李潼精心挑選的這個班底,基本上可以憑此延伸覆及、吸取到方方面面的人力。

從這一點而言,他們兄弟出閣也是危機並存,雖然完全暴露在宿敵耳目、爪牙之下,但能夠接觸到的社會層面也得到了極大的擴展。

如果仍在禁中,這當中任何一個人,李潼如果想要有什麼接觸與實質性的發展,都非常困難。這一點,從早前內文學館鍾紹京一事就可見一斑。

你不能給人提供一個確鑿可見的進步可能,又憑什麼要求人家對你以禮相待?就算是一腔孤忠報效大唐,輪也輪不到你們三個孤弱少王挑三揀四!

可是現在,李唐宗室凋零過半,皇帝李旦一家被拘在禁中,廢帝李顯則遠在房州,高宗其餘幾子危在旦夕。他們兄弟三人被恩許出閣,恰好趕在這樣一個空窗期,我就是李家最靚的崽,誰反對?

隊伍既然建立起來了,接下來就是團建磨合。

禮拜完畢,混個臉熟之後,然後就是羣屬獻食獻禮。對於這一個禮節,李潼興趣不小,你來給我打工,還要先給我送禮、請我吃飯,這安排挺好。

難怪之後會有燒尾宴那種制度,人情做不到,憑啥給你升官、給你加工資?

滿堂府佐,十幾人衆,每人所獻品色即便只有三五種,也是擺滿了小半個廳堂。

這其中尤以官二代史思貞獻食最爲顯眼,單單胡餅、畢羅、蒸餅之類的麪餅主食就多達五百多個,滿滿堆放在籠筐中,由其自家奴僕擔入。還有烤全羊五頭,烤鹿三頭,蒸鵝、鴨脯、魚膾之類,或大盤、或甕盒,一應搬擡上來,整個廳堂中都充滿食料香味。

眼見這一架勢,滿堂衆人包括李潼在內,望向史思貞的眼神都有不同,我拿你當屬下,你來我家炫富?繼續獻,說一聲服算我輸!

“坊野陋食,遠不及禁中食料珍饈可餐,唯以量取寵,以表府士渴慕王教深情。”

史思貞真不像一個胡人,雖然狠炫了一把富,但卻全無倨傲姿態,仍是恭謹知禮,這也讓其他對他暗生偏見的府佐們心情好轉一些。

跟史思貞相比,其他府佐所獻餐食就顯得寒酸許多。

特別是劉幽求,居然只獻了兩罐醬菜,一罐芹菜葉漚成的醬,一罐蒜醬,裝在灰撲撲、人頭大小兩個瓦罐裡。

由此可見當洛漂也是很不容易,李潼也並不覺得劉幽求是故意落他的臉,堂堂一個進士,大凡經濟狀況好一點都要謀求更好出路而不會委身王府,大概實在餓得不行了才召之即來。

像是四川大土豪陳子昂,當年也是寂寂無名、乏人賞識,花一百萬錢買一把胡琴當衆摔毀,並叫囂我文章這麼好都沒人賞識,這樂工賤器有什麼值得可惜!憑此奇異舉動,才獲得時流的關注。

甚至就連張嘉貞都因爲和李嶠相熟而獲得李嶠的引薦,才被召入王府。

至於劉幽求,只是吏部送來的守選名單裡不起眼的一員,如果不是李潼認出這個名字,知道這傢伙挺有作死情懷,大概連這種王府卑職都混不上,還不知要在神都洛陽漂上幾年。

爲了避免劉幽求尷尬,李潼又起身笑道:“諸君才力獻我,不因小王等淺薄相棄,已足感懷銘記。歡聚一堂,賀此奇緣,身外惠贈,助興而已!”

聽到河東王這麼說,滿堂諸衆神色也都有所好轉,特別劉幽求更是侷促大消。他們這些人委身王府,也擔心府主貪鄙吝嗇,只知索取而無回報,河東王不因外物多寡而高低相待,也讓他們放心不少。

除獻食之外,衆人獻禮也都各有特色,挺符合各自出身。

像是王仁皎獻白狐皮十張,可見這些府兵閒來沒少禍禍關中那些山林野獸。張嘉貞所獻則是自己試注的《東觀漢記》五卷,這正符合士人交遊權貴的正確打開方式。桓彥範所獻是一張卸弦的古弓,據說是當年其父東宮贈物。

史思貞進獻三副上好鞍綹騎具,但這肯定不是獻禮的全部。其父所任司僕卿,本職工作中很重要一項就是國之馬政。李潼念念不忘弓刀戎馬生涯,之所以選這個官二代,也是希望以後司僕寺給自家供馬選好馬。

不過在看到劉幽求的獻禮之後,李潼算是明白這老小子爲啥考上進士好幾年還當不上官,這性子實在是不討喜。其人所獻是一卷策文集,名字很大氣,叫做《隴事十略》,所論則是隴西時政問題的看法。

李潼隨手一展掃了幾眼策文內容,便又不動聲色的捲起來,暗歎鍵盤俠招人恨不是沒道理的,且不說你一個連官都沒做上的小混子講的有沒有道理,關鍵是你給我這個鹹魚宗王看這個幹啥?

很明顯,這是打著以王府爲跳板的念頭,希望能假少王之手將這些方略進獻給宰相。

雖然這個想法李潼也能理解,但問題是你能不能別表現這麼急切?老子剛剛出閣入府,屁股都他媽的沒坐熱乎,你就急吼吼拿我搭橋,你是把我當跳板還是當彈簧?

心中雖然已經有些不悅,但李潼還是當著劉幽求的面,笑吟吟將他那捲定國大計遞給了鳳閣任事的王賀旺。

不過他心裡已經打定主意,這一批府佐中,別人暫且不說,劉幽求個老小子上了賊船,是絕對不會讓你中途跳車的,老老實實蹲在王府給我算計陰謀吧。你就是我小夜壺,等等就安排幾件髒事給你幹,讓你洗都洗不乾淨!

王賀旺接過劉幽求那隴事攻略,隨便掃了幾眼便也捲了起來。他任事鳳閣,對於此類熱衷表現上位的投書每天不知過手多少次,肯翻看幾眼都是給少王面子。

察覺到劉幽求視線熱切的湊上來,王賀旺便輕笑道:“志氣可嘉,才略尚需琢磨。府事雖清簡,也在國事中,能勝於此,不愁積事循進。能得名王青眼,無患前程。”

被王賀旺不尷不尬的敲打幾句,劉幽求頓時默然,片刻後纔有所回味,轉頭看一眼正與其他府佐談笑風生的少王,張張嘴不知該說什麼,只是默默退到了一邊。

府佐所獻,也不是白收的,府主還要給以賞賜,基本上以各自品階一個月的俸料爲標準,想多賞也不行,因爲這些犒獎都需要記錄在案,留待肅政臺等有司檢索案察。

這些府佐視品官沒有職田和祿米這些流內官的基本待遇,俸料雜錢雖有國家供給,但較之正式的官員待遇上還是差了很大的距離。

這一部分差距,就需要他們各自供事的府主補全,因此府主慷慨與否,直接影響這些府佐們各自收入與待遇。

關於這一點,李潼也沒啥好計較,他從大內摳搜出不少財貨,自己又能用幾多,自然散出去邀買人心,府佐並仗身諸衆,各依本品給贈。

這麼一散,錢就散出兩百多緡,絹則六百多匹。一緡就是一貫,一千錢,時下絹合錢應該在三四百錢之間,這都是離宮之前李潼才惡補的知識。如此算來,這一次便賞出錢數四百多緡。

這麼單獨來看,數字倒也不算太大。但李潼身爲一品郡王,俸料一年所收不過五百多緡,即便是加上手力錢、諸雜給並田邑之類,一年收成大約估數應該在三到五千緡之間。

波動之所以這麼大,主要還是在於田邑收成靠天吃飯,而且永業田並賜田收入多由官市,不能私賣。換言之,如果看你不順眼直接就給強徵了,你也不敢瞪眼。

這麼一算,如果月月都俸料全支,李潼一年到頭啥也不剩,運氣不好還要倒得幾百萬錢的虧空。難怪李嶠建議他虛官實奴,讓國家幫忙養人,自己養實在是養不起,眼下這個府佐規模已經縮小幾倍都有些吃不消。

當然,賬也不能這麼算。且不說三王各有食邑,封國所得纔是大頭,單單如此大額的賞賜也不是常例,平常狀態只需要支付三分之一左右,剩下的自有國家給予。

因此三王只要不習慣大手大腳花錢,財政狀況也能得有良好運作。不過不花錢是不可能的,李潼出閣終究還是搞事情,不是爲了安生過日子。

心裡這麼一盤算,他覺得很有必要三府財政統籌管理,就李守禮那貨,給他錢也難花到正地方去,還不如留下來自己招兵買馬。

親兄弟有的時候雖然需要明算賬,有的時候還是要爲大局犧牲小我,反正解釋權在我。

0572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0149 舊事再起波瀾0288 大廈將傾,人皆待食0347 明禮定序,五王降爵0653 蕃國王母,深宮問事0389 鄭女文茵0510 良策難行,太平奪事0249 宗枝凋零,唯此秀實0516 胸懷天下,留情不多0290 懼親如仇0958 寡人有疾,大幄能容0835 當司憲臺,爲國察奸1027 勢難相忍,各自修行0862 雷霆雨露,並非當然0775 有我祖孫,邪祟難生0340 選月大圖,宰相托女0467 攸寧命絕玄武門0285 惡人自須惡人磨0107 坊居閒趣0546 參軍氣壯,宰相自辱0716 義無親疏,有感而發0134 我的心腹在成長0596 霸業成敗,功在土渾0842 聖躬永健,長享此國0218 銀青光祿大夫0585 大非遺恨,四鎮必守0883 買賣公道,互通有無0264 色是殺人刀0138 寡人有疾,寡人好色0058 薛師懷義0708 滿城喧譁,一家憔悴0541 雍王革命,仁恩普施1037 大局爲重,戰不如降0182 不堪回首的情事0319 巽郎才壯0310 才堪宰輔,資望未及0917 大事所謀,環環相扣0241 秀姿動人0201 仁心自守,大事能成0753 舉世狹計,不能容我0978 封衙鎖庫,勾檢察奸0695 幸從殿下,此生無悔0913 壯烈能狂,無勇忍耐0070 頌聖臺閣體0047 向陽而行0832 遣離京畿,別置外州0151 神都此夜多驚魂0299 登第解褐,嫁娶著新0164 官拜尚輦奉御1019 相濡淺灘,不如相忘0790 孝傑一生,唯恐負義0781 借爾奴首,以儆效尤0541 雍王革命,仁恩普施0689 廬陵幽在,可引墊足0055 一人而敵一族0105 人間滋味0726 明主恩遇,指點迷津0021 少王不壽詩家悲1023 臺臣夜訪,或謀不軌0689 廬陵幽在,可引墊足0877 行止所在,不容邪祟0040 內教坊伶人0176 倒黴的獨孤氏0747 神都徵募,以定賊胡0857借道西康,征伐六詔0507 中軍議事,諸將思歸1044 生無所恃,唯自謹守1041 頹志老物,不足興邦0347 明禮定序,五王降爵0432 達則兼濟天下0312 本錢自收,一本萬利0234 刑威如玩物1001 天棄其類,錯愛必傷0832 遣離京畿,別置外州0857借道西康,征伐六詔1040 君子治世,道不濫施0738 行臺甲壯,南衙無兵0474 子孫如此,卿等羨否0132 老馬不行,非是良驥0667 川西王屬,豈爲蕃土0641 行臺事繁,諸計待功0803 戚族有防,國法大善0763 國之武庫,藏惡納奸0555 一步登天,江山爲靠0990 名臣欺世,子嗣無能0001 大唐宗王0568 安境功臣,失土罪孽0283 舊事重提,命門被撩0314 枝冠漸茂,迴護近人0157 女主居陽,山變爲災0993 情緣玄妙,知錯難改0686 伯玉消沉,愁懷醉骨0012 耶耶的召喚0057 命途何艱難0864 老少互娛,其樂融融0655 倫情妖異,母女爲仇0167 唐家氣數,應在大王0301 雲韶府使,少王歸都0471 先謁聖皇,再論後事0423 千騎入衛,諸事待張
0572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0149 舊事再起波瀾0288 大廈將傾,人皆待食0347 明禮定序,五王降爵0653 蕃國王母,深宮問事0389 鄭女文茵0510 良策難行,太平奪事0249 宗枝凋零,唯此秀實0516 胸懷天下,留情不多0290 懼親如仇0958 寡人有疾,大幄能容0835 當司憲臺,爲國察奸1027 勢難相忍,各自修行0862 雷霆雨露,並非當然0775 有我祖孫,邪祟難生0340 選月大圖,宰相托女0467 攸寧命絕玄武門0285 惡人自須惡人磨0107 坊居閒趣0546 參軍氣壯,宰相自辱0716 義無親疏,有感而發0134 我的心腹在成長0596 霸業成敗,功在土渾0842 聖躬永健,長享此國0218 銀青光祿大夫0585 大非遺恨,四鎮必守0883 買賣公道,互通有無0264 色是殺人刀0138 寡人有疾,寡人好色0058 薛師懷義0708 滿城喧譁,一家憔悴0541 雍王革命,仁恩普施1037 大局爲重,戰不如降0182 不堪回首的情事0319 巽郎才壯0310 才堪宰輔,資望未及0917 大事所謀,環環相扣0241 秀姿動人0201 仁心自守,大事能成0753 舉世狹計,不能容我0978 封衙鎖庫,勾檢察奸0695 幸從殿下,此生無悔0913 壯烈能狂,無勇忍耐0070 頌聖臺閣體0047 向陽而行0832 遣離京畿,別置外州0151 神都此夜多驚魂0299 登第解褐,嫁娶著新0164 官拜尚輦奉御1019 相濡淺灘,不如相忘0790 孝傑一生,唯恐負義0781 借爾奴首,以儆效尤0541 雍王革命,仁恩普施0689 廬陵幽在,可引墊足0055 一人而敵一族0105 人間滋味0726 明主恩遇,指點迷津0021 少王不壽詩家悲1023 臺臣夜訪,或謀不軌0689 廬陵幽在,可引墊足0877 行止所在,不容邪祟0040 內教坊伶人0176 倒黴的獨孤氏0747 神都徵募,以定賊胡0857借道西康,征伐六詔0507 中軍議事,諸將思歸1044 生無所恃,唯自謹守1041 頹志老物,不足興邦0347 明禮定序,五王降爵0432 達則兼濟天下0312 本錢自收,一本萬利0234 刑威如玩物1001 天棄其類,錯愛必傷0832 遣離京畿,別置外州0857借道西康,征伐六詔1040 君子治世,道不濫施0738 行臺甲壯,南衙無兵0474 子孫如此,卿等羨否0132 老馬不行,非是良驥0667 川西王屬,豈爲蕃土0641 行臺事繁,諸計待功0803 戚族有防,國法大善0763 國之武庫,藏惡納奸0555 一步登天,江山爲靠0990 名臣欺世,子嗣無能0001 大唐宗王0568 安境功臣,失土罪孽0283 舊事重提,命門被撩0314 枝冠漸茂,迴護近人0157 女主居陽,山變爲災0993 情緣玄妙,知錯難改0686 伯玉消沉,愁懷醉骨0012 耶耶的召喚0057 命途何艱難0864 老少互娛,其樂融融0655 倫情妖異,母女爲仇0167 唐家氣數,應在大王0301 雲韶府使,少王歸都0471 先謁聖皇,再論後事0423 千騎入衛,諸事待張
主站蜘蛛池模板: 留坝县| 镇平县| 班玛县| 通道| 灌南县| 隆子县| 日喀则市| 隆林| 黑水县| 吴忠市| 称多县| 社旗县| 电白县| 三都| 浏阳市| 莱芜市| 诸暨市| 玉龙| 湄潭县| 田阳县| 潍坊市| 察隅县| 鲁山县| 高碑店市| 德格县| 乌鲁木齐市| 广河县| 铜梁县| 五指山市| 天镇县| 新乡县| 公安县| 通城县| 泽州县| 普陀区| 乌兰县| 九龙县| 全南县| 雷山县| 冷水江市| 铁力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