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們軟的做不到,咱們玩硬的!稻子不能用繩割,可以用刀割啊!我有個初步想法!就是用一張大弓,功繩用大刀代替!然後弓臂一邊插上木棍,外面蒙層漁網,也是中間斷開!這樣,你推著大弓,就可以實現包抄稻子的作用!”李老頭將自己的建議說出來。
“好像……可以。”大漠有點想不開。
李老頭有點急,他是個專業的鐵匠,這時,忽然轉身離開,很快拿著紙張與木炭,寫寫畫畫,一張簡單的圖出來。大漠一看,頓時眼中一亮!
“這樣也可以?!好像更好點!”大漠說道:“既然是推動,輪子,李叔你看怎麼裝?”
李老頭看去,道:“不錯……嗯,石磙那麼大的細輪子應該就可以,到時候把輪子固定在木弓上,中間的輪子另外開一個凹件,到時候組裝上去。”
“李叔,弓底部應該有塊底板,防止稻子掉下去!”大漠也跟著說想法。
“對!大漠,你覺著弓應該要多大合適?”李老頭突然問。
“一丈左右吧!”大漠站起身子走動比劃了半天,開口道。
“恩,對了,這麼大的刀片,有些難辦啊?容易斷,這怎麼辦?”李叔問。
“恩,這個,這個,李叔,刀橫著沒斜著砍容易吧?”大漠想到點什麼。
“恩?”李叔不解。
“鐮刀割稻子都是剌開的,正面砍估計也不好砍,不如咱們做那種鋸齒形的刀,一截一截的!這樣應該會好點吧!”大漠心情激動的說。
“不錯!這樣既簡單,又利於收割,而且,我有些刀片模子可以用,加工一下就可以用!你幫我拉風箱吧,我那兒子拉了一天,累壞了,指望不上他了!”李叔道。
“好的!”忽而又問:“可是那個捆包這塊……”大漠面露疑難。
“哈哈,放心,村裡的那個賣麻繩的,懂這個,到時候,把他拉來一起研究!對了,你明天要解決十畝田,不能耽擱,這樣,我把我家小子叫起來幹這些雜事!”李老頭想了想道。
“太麻煩李叔了!”大漠道。
“不用客氣,是我對你這個方案有興趣,想搭個光,出點名!到時候,萬一東西好用,咱也值了對吧!”李鐵匠是個有職業精神的人,平日裡也愛琢磨。
那邊喊人不提,大漠拿巨斧到外面砍倒一棵兩人懷抱大樹,運足內勁,劈出兩條長木。根據圖紙,兩人合計下刀,拼出一個粗糙的弧形弓,釘木釘,劃線。木匠與賣繩張被叫來,聽說是可能會出名的東西,費盡腦筋,合力完善這件作品。而易家人,沒見到大漠,卻根本不知道這個小子將做一件什麼樣的事情出來。
第二天,天剛亮,三人精神奕奕地站在鐵匠院子裡,看著這件怪異的工具。均想到:理論上完成了,剩下的就看實踐了。
這一個薄霧瀰漫的早晨!陽光還沒出現,一片涼爽,有人已下地!透過淡淡霧氣,人們發現,一陣隊伍,十丈長,前頭一個老者,引著驢車拉著一件怪東西,隊伍中有李鐵匠、賣麻繩的麻繩張、馮木匠,一些小弟子們和一些好奇的婦人、子女,約莫小百把人。
帶頭幾人,包括大漠,都腫著眼睛,臉色卻紅潤。彼此心頭,緊張又期待。不一會兒來到易家田裡。工具簡單的試過,發現了幾處小毛病:比如木輪容易卡著、輪子有時候不能著地、推力有些重、綁繩不夠緊之類。
木輪裝了個防護板、木弓增加了配重、推力時間緊迫暫不解決、綁繩不夠緊則調整了一下左側滾輪轉動距離,保證後面的拉力達到一定的捆綁作用。不過,這些都是局部測試。
大漠推著工具在田裡操作,越來越多的農人見證這稀奇一幕,紛紛逗留張望!易家人也終於被這那麼多人圍著他們家地搞得好奇起來,於是就親眼見到易大漠前面推大弓,隨著輪子滾動,一捆打包好的稻子就自己掉了出來!
萬事開頭難,兩個時辰調整,能修的修,能改的改,但人們看到一個人兩個時辰解決掉大半畝田的時候才真正愣住了!他們不敢相信!等完成第二輪調試修整,大漠已經完成第二畝地的收割!這時,有人提出新的點子,能不能找牛拉!這一石激起千層浪,李老頭等人,再次聚在一起,後來考慮到牛身體過大,不好拉的事。大漠聽到後,突然說:“既然不好拉,不如搞一個推的裝置,這個不是太費力氣,牛應該好推的。
於是一個更加奇怪的組合出現。爲了防止牛踩到稻捆,還專門搞了一個撥板,將打包的稻子撥到一邊。易大漠也是趕功!也不回家吃飯,一個時辰一畝地!幹到天黑,卻只幹完九畝地!也不吃完飯,幹完最後一塊地,才徹底回家。
回家衝進廚房就找飯吃,才發現,沒有,又累又餓,搞得昏頭昏腦!這時,小童跑來叫到:“漠哥,大家都等你呢,快過去,剛纔好叔去地裡沒見著你!走!“說完興奮的拉著大漠向大院子跑去。
原來李鐵匠等人已經來到易家,他們幾個都是參與工具製造的人,想找易大漠商量給工具起名的事。易大漠搖搖晃晃的到了大院子裡,見人多,一時愣住,餓的思維不靈活,張口道:“李叔你們怎麼來了,你們先做,我餓了先找點飯吃!”
飯後:“大漠,這主意你想的,給起名吧!我們將這工具上報,能得到縣裡的獎勵的,估摸著也有十幾兩,你看……”李老頭帶頭說,也有點緊張。
“我就出了個點子,李叔你們纔出力最多,你們先想,哪個好聽用哪個?”易大漠不擅長取名。
“黃牛村弓,怎麼樣?”
“以我們姓氏,易李馮張弓,怎麼樣?”
“易大漠想出的點子,李老哥用心最多,叫黃牛李易弓吧!”
“我看叫天道黃牛收割弓吧!咱們的名字就直接立個大碑,外面人也不知道姓氏後面的人是誰,咱們村直到就算了!而且,掛上天道縣的頭號!以後有人仰慕我等的,自己會來的,對吧!而且,給天道縣長臉了,賞銀也搞不好多一些。”麻繩張建議道。
“我同意,咱們村忘不了,外面村也記不住,這樣就好了。”大漠趕緊勸道。他是真累的很了,還是銀子要緊。
果然,他開口,衆人覺得不錯,而且,村子給刻大碑,這是出大官纔有的待遇,滿意而去。如何完善天道黃牛弓不提,日後,黃牛村人自會完善,至於出名之後,暫時也看不出來的了。
等人散去,易老頭等人,看著易大漠,心中也是有的哭笑不得,一開始只是給他一個知難而退的臺階,沒想到,他一個學武的整出了如此鄉村氣息的發明!
“大漠,你可真讓人意外了。不過,你完成十畝地,我允許你出門歷練。而且,就衝著你給鄉親們發明了這個奇怪的東西,就算沒完成,也允許你出門歷練的。”易老頭正色的說道。
易大漠心頭大喜。趕忙謙遜。
“明日或後日,如果獎金到了,我去給你要一半,留著你自己花銷,如果沒到,我提前給你五兩銀子,免得你在外拮據。不過……”易老頭說到這裡不禁有些好奇,問道:“你是怎麼想出這種發明的呢?其實,不只是我,估計大家都很好奇吧!”果然,易家幾名男子都點頭。
“其實,一開始我想自己功夫厲害,身手敏捷,想一邊練武一邊解決的,沒想到,這收稻子操作太多,功夫根本應付不過來,所以想著自己已經誇下海口,不好回頭,硬著腦皮往前想,後來我到了李鐵匠那裡,問他材料……”約莫半個時辰後,大漠回去睡覺,其他人用大漠的工具收稻子,一夜之間竟然完成六七畝!如此,第二天一天,便將稻子都收完了。
第三天,易大漠換了乾淨衣服,和易木好一起,背上兩個大包行禮,坐上趙明勇派來的馬車,一同出發了。終於,易大漠開始了江湖之旅。
【部分細節已挑出放在外傳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