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分鐘後,年曉掛掉電話。
陳楚則是似有所思。
雖然僅僅聽到隻言片語,但陳楚已經(jīng)聽出,莫千嬌向年曉提出邀請,希望年曉重回唯你服飾品牌工作。
“我們繼續(xù)說獅門專賣店開張的事吧。”
對於莫千嬌招攬年曉,陳楚沒有過多放在心上。
年曉是個聰明人,自然會做出聰明選擇。
“老闆,我剛纔拒絕掉莫經(jīng)理。”對於陳楚反應(yīng),年曉先是一愣,保證道:“我就呆在楚語服飾工作,絕對不可能跳槽。”
陳楚微點頭,倆人再也沒有提這個話題,繼續(xù)商談工作事宜。
——分界線——
五天後。
楚語第三家專賣店和第四家專賣店陸續(xù)開張。
在這二家專賣開張後,陳楚這一天到大明鎮(zhèn)巡視時。
很意外地,他在紅綠燈處遇到莫千嬌。
一身白色裙裝打扮,莫千嬌輕描淡妝,顯得分外幹練。
“莫經(jīng)理。”人行道紅燈亮起後,陳楚站在馬路邊等待,主動向莫千嬌打一聲招呼。
“陳老闆。”莫千嬌深深看一眼陳楚,眼神分外複雜:“過來巡察你們品牌大明專賣店?”
“嗯,剛好有空,所以就過來看一看。”
“呵呵。”莫千嬌嘴角,勉強地動了一下,道:“前幾天我獅門鎮(zhèn)看到你們楚語專賣店,陳老闆的生意,倒是越做越大了。”
陳楚笑一聲,道:“還行吧。”
莫千嬌卻是重重地嘆出一口氣。
一直以來,她以爲楚語品牌就是一家賣貨的小服飾店;但在前幾天,當她看到楚語在獅門那如同大賣場一般的服飾專賣店時,才窺探到楚語的“野心”。
她一直在觀察著楚語專賣店的運轉(zhuǎn)。
款式快速變化、用較少存貨量來縮短貨物銷售週期……楚語店,使用的是一種其他人所沒有的方式來零售衣物!
而莫千嬌,隱隱間也感受到這一種運營方式的威力!
綠燈亮起來,隨著人流,陳楚和莫千嬌走到馬路另外一邊。
在紅綠燈這一邊,斑馬線附近,一位穿著唯你服裝店的店員,正向著過往行人派發(fā)宣傳單。
陳楚對此不以爲意,直接地回到自已店鋪裡面。
正值中午,店鋪人流量不算很多。
安可心坐在收銀臺前,手上拿著一張宣傳單,低著頭神情認真地閱讀。
“安店長,看什麼這麼入神?”
陳楚坐到他常坐位置上,隨口問道。
“老闆,你過來了?”安可心抿著嘴脣,臉上隱含不悅之色。
“你看看這一張傳單吧。”安可心將手上那張傳單,遞給陳楚道。
陳楚接過傳單後,隨意地掃視一眼。
這是唯你店的宣傳單,在上面“限時特價”這四個黑色大字,分外引人注目。
陳楚眉頭挑動一下。
“老闆,他們唯你服飾實在太過分,他們競爭不過我們,竟然就想到抄襲我們的辦法,哪有人像他們這樣做生意的?”安如心粉腮帶著憤憤不平之色,道。
唯你品牌,竟然想模仿楚語品牌?
陳楚想到前幾天,莫千嬌打給年曉的那個電話。
實際上,經(jīng)過實踐以後,他和年曉纔是最熟悉這種運營方式的人,唯你品牌店當時的挖角行動,就是爲模仿和抄襲楚語品牌做準備!
“我們做好我們自已就可以了。”陳楚放下傳單,出聲笑道:“他們唯你品牌店,就算是想抄襲我們,也比較難成功!”
“爲什麼?”
“因爲,他們唯你品牌店產(chǎn)品,沒有我們產(chǎn)品潮!”
對著私交較好的安可心,陳楚耐心地解釋道:“你沒有看過他們家店鋪產(chǎn)品風(fēng)格嗎?他們唯你品牌服飾,根本上就不適合用我們現(xiàn)在使用的方式運營。”
不同產(chǎn)品適合使用不同的方式運營。
像一些“經(jīng)典”或者說“慢時尚”風(fēng)格產(chǎn)品,就不太適合用快時尚方式進行運營。比如說一些風(fēng)格簡約的褲子,可能連續(xù)一二年銷售不錯,就不太適合用楚語店運營手法進行運營。
在陳楚看來,產(chǎn)品款式和風(fēng)格纔是快時尚的核心,運營手段僅僅是一種手段罷了。
“安店長,我們楚語品牌和唯你店之間的差距,只會越拉越大。”陳楚一臉篤定神態(tài),道:“等到半個月後,我們品牌手頭上會有五家服裝店……我們就設(shè)計自已的產(chǎn)品,自產(chǎn)自銷。到時候,說不定我們單店銷售額,會有一個較大增幅!”
一直以來,從服裝批發(fā)市場上批發(fā)貨物,只是勉強滿足陳楚現(xiàn)在的需求。在陳楚看來,一個品牌想要真正壯大起來,還是得借鑑潮流,獨立設(shè)計服飾產(chǎn)品。
安可心鬆下一口氣來。
“阿楚,那我們就任由他們抄襲我們的做法,什麼也不做嗎?”安可心道。
“當然不是!”
陳楚雙眼微微一瞇。
前一段時間,唯你品牌試圖挖走年曉;而今天,他們又直接抄襲楚語的運營方法。
陳楚就算是泥人,也會有三分火氣。
“我們品牌現(xiàn)在也有四五家服裝店,基本上也算是走上軌道。”陳楚出聲道:“我們公司現(xiàn)在對一些服裝類從業(yè)人員,應(yīng)該也有不小吸引力。”
以前,楚語服飾僅有一家專賣店,前途未定對服裝零售從業(yè)人員,自然沒有多大吸引力。現(xiàn)在,開設(shè)有五家專賣、將會大規(guī)模擴張的楚語服飾,對不少從業(yè)人員,應(yīng)該有比較大吸引力!
一個擴張中的品牌,最需要的是成熟的從業(yè)人員。雖然僅僅只開設(shè)有五家專賣店,但陳楚已經(jīng)感受到,在未來幾個月的大擴張中,品牌人才必定極度的缺乏。
“如果可以的話,我們可以從布林頓服飾那裡挖一些人才過來。”陳楚摸了摸自已下巴,嘴角一揚笑道。
中國服飾零售品牌雖然較多,但很多品牌卻有著明顯的區(qū)域性。比如說,某些品牌在華北較爲出名,但在南方?jīng)]有一家零售店和一點名氣。同樣,某些品牌可能專攻華東市場,某些品牌則在西南較爲出名。
布林頓服飾雖然在全國各地都有銷售店,但他的大本營卻還是在華南。
在陳楚眼中,布林頓服飾就是一個移動的人才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