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90.第 90 章

二月初三, 衆(zhòng)人返回靈州,於查查湖岸與率軍迎接的李懷騁碰上。短短幾個月功夫,他便訓(xùn)練了一支三萬人的隊伍, 浩浩蕩蕩的跟在車隊後面, 威風凜凜。

抵達靈州已是二月中旬, 硯舟也帶回了江南方面的消息:李奇峰已被抓捕, 現(xiàn)下關(guān)在吳墨石住處, 聽候發(fā)落。

三月初一,一艘商船自渭水北岸出發(fā),船上幾人在江州碼頭下船後, 被秘密接入江州城內(nèi)一座民宅。

吳墨石親自相迎。

“拜見九殿下。”

秘密渡江前來的自然是林玉瑾,由崔嚴馮安保護左右。

林玉瑾忙上前將他扶起:“吳先生莫要多禮, 此處沒有外人, 權(quán)當是自家人相處便是。”

吳墨石慈愛的笑了笑。他瞧林玉瑾臉色有些蒼白, 知他定是又暈船了,忙叫下人溫了湯來給他暖暖胃。

“殿下一路勞頓, 房間已經(jīng)收拾好了,殿下先去歇歇吧,其他的事待殿下休養(yǎng)好再說不遲。”

林玉瑾擺擺手:“無妨,如今情況如何了?”

吳墨石道:“李崔兩家已是強弩之末,其餘幾大世家在我的運作下, 也接連遭受重創(chuàng)。尤其是去年屯糧一事, 各家都受了不小的損失, 一時間還緩不過勁兒來。下面一些小家族趁勢做大, 江南商場怕是要亂上一陣子。不過一切都在掌握之中, 殿下大可放心。”

“有吳叔叔在,還有什麼不放心的。”他小手一擡, 笑道:“百足之蟲死而不僵,這些世家大族即便被重創(chuàng),也不至於全軍覆沒。不過江南商業(yè)格局經(jīng)這次之後必然是要重新洗牌的。”

吳墨石道:“江南腐朽的太久了,若不從根源解決,將來必成禍患。不過經(jīng)此一事,江南方面元氣大傷,甚至未來三年內(nèi),江南稅收都要受到嚴重影響,國庫也勢必空虛。”

江南自古便是稅收重地,國庫大半的收入都來自江南。江南商業(yè)之發(fā)達也不是其他州府可以比的,一旦江南亂,不止國庫,就連京畿,江北各地也都會受到波及。這也是爲何南楚歷代帝王不敢輕易動搖江南根基的原因。

但林玉瑾卻不怕。

他在江北經(jīng)營大半年之久,開通西戎東夷通商口,又放寬東關(guān)行商政策,江北商業(yè)也漸漸顯露出繁榮的態(tài)勢。

加上海島上拿到的大批金銀財寶,自然不懼江南稅收空虛。只可惜江南若不景氣,百姓日子便會艱難許多。

但若從長遠眼光去看待,熬過這三年,好日子還在後頭呢。真有那眼光卓越的商人,必會抓住江南商場洗牌的時機,順勢而爲,說不得還能在日後的江南商場中站穩(wěn)腳跟呢。

就比如那個跑東跑西的錢串子,像是長了一隻狗鼻子,隔著一條渭水呢,就聞到江南的銅臭味兒了。這不是早兩日便與林老爹辭行,將靈州的糧種鋪子交給本家侄子打理,自己收拾了細軟,孤身登船,往江州城來了。

還是林老爹與林玉瑾叨咕了一句,說商場險惡,若錢串子遇到性命之憂,還望他能拉一把,甭叫他丟了性命。

“是困難,也是機遇。”

吳家在江南盤踞多年,什麼大風大浪沒見過,饒是吳墨石也不自覺的有些熱血沸騰起來。

翌日清晨,吳墨石帶著僕人阿忠招搖過市,直奔江州城守府衙門去了。

那些打著哈欠出來開市的小商販們看見熟悉的人影,一個個都以爲是在夢中。

劉三娘喊著催著叫漢子趕緊開門擺攤,見漢子仍無反應(yīng),劉三娘當即氣沖沖的叉腰過來。再一瞧漢子直勾勾的盯著不遠處,還當是大清早看見美人了,擡頭去看,待看清走過來的兩人容貌時,毫無意外的楞在了原地。

“這,這這這這人不是吳大少爺麼?”

“……誒,那老不死的是忠叔啊!”

劉三孃的老爹曾在吳家手底下幹過,吳家出事後,底下人也都散了。老爹忠厚,卻又求救無門,心裡便落下一樁事。雖是另起爐竈做了點兒小買賣養(yǎng)家餬口,但終日憂心忡忡,到底沒活過這幾年。

這劉三娘未嫁人時常往鋪子裡頭給她爹送飯,一來二去的,自然識得阿忠,偶爾也見過幾次吳大少爺。聽說吳家押送進京的路上遇到匪寇,無一活口,她還可惜來著。心道吳大少爺那麼個貴公子就這麼死在荒郊野嶺,實在叫人不落忍。

她擰了把身邊的漢子:“沒看錯吧,真是吳大少爺!”

不過六年時間,吳墨石雖比從前成熟許多,但總歸樣貌上並無太大變化。況吳家百年世家,在這江州城,誰不認識吳大少爺。

這一驚一乍之下,兩旁商販聞聲也都探出頭來看,更是連生意都不做了,跟著吳大少爺後頭走,想瞧瞧這人是要做什麼去。

各大家族出來採買的小廝一出門,只見街上商鋪竟然沒開,還有些詫異,再見身旁人都瘋了似的往前衝,一邊還嚷嚷著:“吳大少爺回來啦!”

小廝當下一驚,也忙跟著人羣往前跑,在江州城守衙門門前停下,定睛一瞧,還真是吳墨石。小廝登時嚇的三魂七魄差點兒升了天,連滾帶爬往家跑,趕去通知家主。

咚咚咚幾聲鼓響,府衙大門隨之開放。吳墨石信步踏入大堂,堂上只一箇中年官員坐在一旁。衙役們還一臉懵,互相指責是誰開的門,這人擊鼓鳴冤,要先稟報方大人才是。

堂上一陣混亂,竟無人理會吳墨石。

城守姓方,聽聞衙門外有人擊鼓,不耐煩的伸了個懶腰:“這才過完年,就來催命來了。”

丫鬟服侍方大人穿戴好,正在這時,一個衙役跌跌撞撞的跑過來,在門口稟道:“大人,擊鼓鳴冤的是吳家吳墨石,鄭大人叫人開了府衙大門,此時吳墨石已在堂上,圍觀百姓都聚在府衙外,就等大人開堂了!”

方大人一驚,險些栽倒。

“你再說一遍,誰?誰擊的鼓?”

衙役急道:“吳墨石,吳大少爺!”

“他不是死了嗎?!”

“哎呀說的就是,可小的看了好幾眼,沒錯!人羣裡頭我還瞧見吳忠了吶!”

方大人一把推開丫鬟,自個匆匆繫好腰帶,一手拿過官帽,邊走邊往頭上戴。奈何手抖得厲害,官帽戴的歪歪扭扭,還是衙役看不下去,在臨近大堂時,給他正了正。

方大人入堂,當先看向堂下站著的吳墨石,差點兒屁股坐空摔倒在地。

鄭姓官員清了清嗓子,方大人才勉強找回點神識來。驚堂木一拍,他吼道:“堂下何人,見了本官爲何不跪!”

吳墨石拱拱手道:“某原系江州吳氏長子吳墨石。”

鄭大人附和道:“方大人貴人多忘事,這吳少爺乃是興和十八年進士,雖因涉某事而被抄家,但皇帝仁慈,可沒有剝奪其進士身份,是以,吳少爺上堂不用跪。”

方大人氣結(jié),啪啪拍響驚堂木。

“都革職抄家了,便是罪官!”

鄭大人又說了:“吳少爺今日前來便是要翻當年之案,大人且聽他說一說。”

方大人道:“興和年間的案子早已瞭解,如今是承德年間,吳少爺可懂?”

方大人心裡也是不解,去年不知打哪個犄角旮旯冒出來個九皇子,堂而皇之的去京城敲了登聞鼓,狀告榮家。今年又冒出個吳墨石,擊鼓鳴冤要翻當年之案。

一個個難道是腦子被驢踢了不成。眼下榮家當?shù)溃銈儏s來告發(fā)榮家,這是何道理!榮家是有多傻,會命人受理此案。他不耐煩的想要將人轟出去,若叫上頭知道他接了這麼個案子,烏紗不保啊!

吳墨石笑道:“不管是承德還是興和,不都是南楚麼?我亦是南楚人,那麼擊鼓鳴冤,有何不妥。”

方大人怒道:“興和二十年,吳家上下早已在押解進京途中被匪寇殺死,你又是哪裡冒出來的!”

吳墨石道:“某來此,正是對興和二十年一事上告,某要告江州崔氏,李氏□□!”

看熱鬧的百姓紛紛倒吸了口涼氣。

當年匪寇之事是吳墨石安排的不假,但李崔兩家動手也是真,吳墨石不過順水推舟罷了。

方大人又急又怒:“胡言亂語,來呀,把這冒充吳少爺?shù)娜私o本官拖下去!”

鄭大人一擺手,從袖袋裡取出一封密信遞了過去。

方大人眉頭一皺,打開信一看,當即大驚。他將鄭大人請到後堂,低吼道:“這怎麼可能。”

他顫著手指著信中內(nèi)容:“皇上怎麼會同意重審當年之案!”

鄭大人道:“民間對六年前一案一直心存疑惑,尤其是去年九皇子出現(xiàn)之後。你也知道民間對皇上登基之事頗有微詞,只是礙於權(quán)勢,不敢多言罷了。但九皇子自領(lǐng)江北後,人心歸附,更有不少人才前往江北。皇上唯恐江北坐大,今時叫你接下這樁舊案,便是拿出有力的證據(jù),證明當年之案楚和帝所判無誤。以此來證明榮家清白。”

方大人被他這麼一說,恍然大悟,他朝京城方向拱了拱:“原來皇上想的如此深遠,我等望塵莫及啊。”

鄭大人呵呵一笑:“既然這樣,大人快去審案吧。”

方大人眉頭一皺:“可這證據(jù)從哪兒來呀?吳墨石信誓旦旦,想必手裡有李崔兩家把柄,再加之李崔兩家如今境況十分不好,只怕難辦。”

鄭大人又道:“這有何難,此案牽連甚廣,早已非一城城守能夠處理的,大人只需將此案依著吳墨石所言立上卷宗,再命人將一干人犯押解進京便是。自有刑部管著,與大人無尤啊。”

“至於吳墨石手裡的證據(jù),他們說是假那便是假。而自證清白的證據(jù),相信皇上早有定奪,用不著咱們操心。咱們只需按皇上所示乖乖辦事便成了。”

方大人一聽,頓覺通泰:“鄭大人言之有理,不愧是本官的左膀右臂,那就這麼定了。”

事情解決,方大人喜上眉梢,一撩袍子往大堂去了。鄭大人登時收起笑臉,冷冷的盯著他的背影吐了口唾沫。

回到大堂,方大人挺直了腰板,再拍驚堂木,喝道:“吳墨石,你既有冤情,本官則容你喊冤。你且細細說來,若無充足證據(jù),本官可要依例處罰的。”

吳墨石拱手道:“某有崔管家爲證。”

“傳崔管家上堂!”

這位崔管家便是當初在隨州城被拿下的那位,如今崔家換了家主,生意上又是一片慘淡,他跟的主子敗了,自己也成了喪家之犬。

對於當年李崔兩家買兇之事,他非但知道,還是個出謀劃策的人。沈鴻嚴刑拷打了幾天,將崔管家打服了,這才悉數(shù)招來,寫了罪狀畫了押。

吳墨石連同罪狀一併呈上,方大人就罪狀所陳述事實審問崔管家,崔管家一一承認。還道此事李家也有參與,當日便是李崔兩家家主定好的,錢也是兩家各出一半,買的是江湖一個殺手組織。

原崔家主被奪家主之位後,瘋瘋癲癲,年前臘月裡掉河裡淹死了。倒是留了兩張收據(jù),一張是買通殺手的票據(jù),還有一張是與李家分賬的票據(jù)。

崔家主之所以留著,便是以此要挾李家。不出意外,李家定然也留著分賬的票據(jù)轄制崔家。如此一來,兩家都互有把柄,合作才能更長遠。

只是沒想到,這票據(jù)最終還是落到了吳墨石手裡。

方大人‘嘖’了一聲,道:“李崔兩家□□之事可容後在說,你適才說要翻當年之案,又有何證據(jù)?”

“有,戶部天官李奇峰!”

方大人心口一跳:“你說什麼!”

“李奇峰受蔡雍指使,僞造林吳兩傢俬自屯兵來往賬冊,而事實上,真正屯私兵的是蔡雍,背後出錢的是李家。有賬冊爲證。”

吳墨石呈上賬冊,方大人速速過了一遍,眉頭皺的能夾死蒼蠅。若非有鄭大人先前那番話,他定然要想辦法毀了這賬冊的。

六年前他只是江州城守衙門的小吏,因前任涉吳家事,被革了職,他纔在蔡雍的安排下當了城守。那時的機密事項他雖不完全知曉,但大體上也明白是怎麼回事兒。

吳家確實是冤,吳墨石賬冊上所列事項,早期有幾個還是他親自參與的。足以說明這賬冊爲真。

他只是想不明白,皇上會用什麼辦法將此事抹平了去。

“咳嗯。”吳墨石咳了一聲:“大人可還有異議?”

方大人道:“此案牽扯朝廷大員,非本官職能所轄,既然你有證據(jù)呈上,本官會寫摺子送進京,並將涉案人員一併押解入京,吳少爺就請走一趟京城吧。”

方大人說著,在卷宗上蓋了江州府衙的章,又命人將崔管家暫時收押。至於李家,因涉戶部官員。在京城未有明確指示前,只能將人就地看守。待有旨意再行押解。

鄭大人這時從後堂轉(zhuǎn)出身來,小聲道:“皇上的意思是,將一干人等俱都押解進京。”

方大人有些猶豫不決。

“崔家倒了,李家還能支撐,若將兩家人都鎖拿了,蔡大人那裡不好交代啊。”

“蔡大人能越過皇上去?這可是皇上密令。”

方大人惦記著頭上烏紗,聽他一忽悠,忙又差人去鎖了李家主。退堂後,方大人怎麼想怎麼覺得事情不對。

吳墨石出現(xiàn)的猝不及防,連他都吃了一驚,皇上是如何知道吳墨石會在今天出現(xiàn)?而那鄭大人又如此巧合的在此時拿出了皇上密旨。

他沒有認錯,那的確是皇上密旨。正因爲如此,他纔沒有懷疑,但更深的疑惑卻在心裡紮根,鬧的他吃不下飯睡不著覺,總覺得有什麼地方被他忽略了。

爲防夜長夢多,押解人犯進京的隊伍翌日一早便由江州城出發(fā)了。

百姓們紛紛出來相送。

吳墨石從馬車裡探出身來,朝百姓們揮手。

劉三娘喊道:“吳少爺,老天眷顧叫您活著回來,此去京城,必有神明庇佑,叫那壞心肝的李崔兩家人不得好死!”

“吳少爺快些回來,回來了咱還跟著吳家?guī)郑 ?

直到出城很遠,馬車只剩下一個小點,人羣仍未散去。

劉三娘低聲對她漢子說道:“如今是榮家坐天下,李家和崔家有蔡家人護著,吳少爺此去,會不會又像六年前那樣……”

陳大也有些憂心忡忡:“好不容易活了命,若再經(jīng)那麼一遭,哎!婆娘,咱店不開了,跟著吳少爺上京去。雖然咱無權(quán)無勢,但也要給吳少爺壯膽,鬧他一鬧。”

“成,老孃果然沒看錯你。我爹心裡頭一直惦記著這事兒,還有林晏將軍,那樣的好人沒落得好下場,實在叫人心寒。既然要幹,咱就幹場大的。”

夫妻二人商量完,當時便回家收拾細軟準備出城。卻不想出門時,門口聚了幾個過去一起在吳家手底下做工的小掌櫃,見他夫妻二人要上京,也紛紛表示一道去。

劉三娘道:“此事非同小可,輕則丟了性命,重則抄家滅族。各位都是有家有口的,我夫妻二人上無老下無小,豁得此命也無甚牽掛。諸位聽我勸,有這份心思便足矣,快快回家去,莫叫城守府衙門的衙役瞧見了,又生禍事。”

當時便有個小衙役擠了進來,有些不滿的說道:“我們衙役也不全是姓方的走狗,你們沒在衙門呆過,不懂裡面的道道,這又要遠行,一路上恐有爲難之處。我與你們同去吧,早兩年我去過京城,好給你們帶路,也省得人生地不熟的,被人誆騙了。”

“是啊是啊,叫小五跟著吧,他會些拳腳功夫,多少有個照應(yīng)。”那人說著掏出兩張銀票來:“一點心意,路上尋些好地方落腳,莫爲難自己。剩下的,待到了京城,幫著吳少爺打點打點門路,哪哪兒都要銀錢,莫與我推辭。”

之後其他幾位也紛紛掏了銀票出來:“既不叫我們上京,錢總要收著的。”

劉三娘一一謝過:“各位等著我們的好消息吧。”

吳墨石在江州城守府衙這麼一現(xiàn)身,江州城各大茶樓日日人滿爲患,都開始說起六年前那宗案子。

“去年九皇子突然現(xiàn)身京城,便有人提起那茬了。林晏將軍征戰(zhàn)多年,林家軍所過之處,不犯百姓秋毫,保我南楚邊境這麼多年,忠君愛國。反倒那榮蔡兩家,惡事做盡,卻說林家謀反,打死我都不信。”

“嘿,這些話私下裡說說就是了,你還敢明目張膽的說出來,不怕那位治你的罪啊。”

“治罪?治什麼罪?那天升堂你們不都瞧見了麼,吳少爺有證據(jù)的!林吳兩家從未勾結(jié)養(yǎng)私兵。”

“但如今畢竟是榮家當?shù)溃退隳阒滥鞘且粓鲈┌福阍降倪^榮家去?”

那人一臉嫌棄的指著他說道:“你還真是糊塗。九皇子都佔了整個江北了,去年江南各大商家鬧的那事兒你不知道?我可是看出來了,九皇子早晚要渡渭水,殺回京城去。榮家能坐到哪天還不一定呢。”

“可九皇子的身份不是還沒確定麼。”

“哎呀呀,這還有什麼可懷疑的。去年九皇子獨闖京城,就當衆(zhòng)言明要滴骨驗親,是榮家不允。後又於天牢刺殺九皇子,想要毀屍滅跡,若不是心虛,何苦要做這樣的事?”

“你說的倒也有道理。”

街上關(guān)於六年前舊案的言論熱度一直居高不下,就連城守府衙的衙役們都參與其中。

方大人又驚又怒,聽著下人稟報街上的謠言,他一個激靈驚坐而起,終於想明白他先前忽略了什麼——

九皇子!

75.第 75 章34.第 34 章46.第 46 章81.第 81 章88.第 88 章89.第 89 章72.第 72 章21.第 21 章42.第 42 章67.第 67 章14.第 14 章13.第 13 章57.第 57 章14.第 14 章3.第 3 章35.第 35 章90.第 90 章69.第 69 章42.第 42 章88.第 88 章29.第 29 章73.第 73 章38.第 38 章10.第 10 章17.第 17 章95.第 95 章78.第 78 章13.第 13 章3.第 3 章63.第 63 章47.第 47 章79.第 79 章66.第 66 章42.第 42 章32.第 32 章3.第 3 章22.第 22 章64.第 64 章72.第 72 章84.第 84 章11.第 11 章44.第 44 章42.第 42 章50.第 50 章39.第 39 章14.第 14 章68.第 68 章34.第 34 章54.第 54 章58.第 58 章80.第 80 章46.第 46 章14.第 14 章16.第 16 章42.第 42 章21.第 21 章37.第 37 章83.第 83 章89.第 89 章25.第 25 章39.第 39 章6.第 6 章9.第 9 章55.第 55 章23.第 23 章83.第 83 章83.第 83 章42.第 42 章73.第 73 章36.第 36 章77.第 77 章25.第 25 章58.第 58 章59.第 59 章69.第 69 章70.第 70 章78.第 78 章92.第 92 章22.第 22 章81.第 81 章23.第 23 章71.第 71 章82.第 82 章89.第 89 章15.第 15 章5.第 5 章1.第 1 章16.第 16 章48.第 48 章17.第 17 章49.第 49 章80.第 80 章54.第 54 章73.第 73 章24.第 24 章93.第 93 章16.第 16 章5.第 5 章8.第 8 章
75.第 75 章34.第 34 章46.第 46 章81.第 81 章88.第 88 章89.第 89 章72.第 72 章21.第 21 章42.第 42 章67.第 67 章14.第 14 章13.第 13 章57.第 57 章14.第 14 章3.第 3 章35.第 35 章90.第 90 章69.第 69 章42.第 42 章88.第 88 章29.第 29 章73.第 73 章38.第 38 章10.第 10 章17.第 17 章95.第 95 章78.第 78 章13.第 13 章3.第 3 章63.第 63 章47.第 47 章79.第 79 章66.第 66 章42.第 42 章32.第 32 章3.第 3 章22.第 22 章64.第 64 章72.第 72 章84.第 84 章11.第 11 章44.第 44 章42.第 42 章50.第 50 章39.第 39 章14.第 14 章68.第 68 章34.第 34 章54.第 54 章58.第 58 章80.第 80 章46.第 46 章14.第 14 章16.第 16 章42.第 42 章21.第 21 章37.第 37 章83.第 83 章89.第 89 章25.第 25 章39.第 39 章6.第 6 章9.第 9 章55.第 55 章23.第 23 章83.第 83 章83.第 83 章42.第 42 章73.第 73 章36.第 36 章77.第 77 章25.第 25 章58.第 58 章59.第 59 章69.第 69 章70.第 70 章78.第 78 章92.第 92 章22.第 22 章81.第 81 章23.第 23 章71.第 71 章82.第 82 章89.第 89 章15.第 15 章5.第 5 章1.第 1 章16.第 16 章48.第 48 章17.第 17 章49.第 49 章80.第 80 章54.第 54 章73.第 73 章24.第 24 章93.第 93 章16.第 16 章5.第 5 章8.第 8 章
主站蜘蛛池模板: 济宁市| 怀柔区| 前郭尔| 凤冈县| 庆安县| 定南县| 沾化县| 祁阳县| 南丹县| 察隅县| 璧山县| 阜康市| 麦盖提县| 永清县| 曲沃县| 安陆市| 菏泽市| 漠河县| 桃园市| 加查县| 叙永县| 辽阳市| 晋州市| 墨脱县| 河曲县| 宽甸| 廉江市| 调兵山市| 大丰市| 垫江县| 宁河县| 许昌市| 阿巴嘎旗| 犍为县| 台东县| 利辛县| 宕昌县| 土默特右旗| 海丰县| 喀什市| 靖江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