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中國一樣,日本也是學歷至上的社會,學歷尤其是就讀大學的知名度,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一個人的發展和社會地位,在日本,考名牌大學有“四當五落”的說法,就是每天拼命學習,只睡四個小時,就能考上名牌大學,多睡一個小時就考不上?!皷|大”、“京都”、“東工大”、“早稻田”、“慶應義塾”的畢業生,一出校門,起點就比別人高出一大截,考一般大學就用不著這樣了。隨著日本人口出生率的下降,適齡學生越來越少,大學數量又很多,一些普通大學一到高考就爲生源發愁,招不上生,國立大學經費就得減少,私立大學就得倒閉,牛曉東就想鑽這個空子。
世界上什麼東西最寶貴?失去就再也回不來?有人說是黃金、鑽石,有人說是青春,正確答案是時間。時間這東西很神奇,它和宇宙一起產生,也將和宇宙一起消亡,時間只能往前走,不會倒流,人們常說“如果我當年怎麼樣?如果有來生?如果當初不是遇見你?”等等話,生活中哪有那麼多如果,如果這個疑問代詞是人類因無法抗拒時間而發明的。
“時間過得真快,還剩兩天就考試了。”牛曉東說道。
“怎麼,你還有點兒緊張嗎?”張慧娟說。
“是有點兒緊張,也沒參加過日本高考。”
“不用害怕,要有自信,相信自己一定能夠考好。”
“我怕考不好你該生氣了?!?
“我不會生氣,考不上國立考私立,只要發揮出正常水平就行了,我看吶,國立你就不用考慮了?!?
“你說那幾個私立學校真能看漢語成績?”
“怎麼你到現在還不相信?漢語也是外語,也沒規定中國學生不能選漢語?。吭蹅冭嵉木褪沁@個空子,再說你英語能行???數學、國語、地理、歷史和漢語一共五門,滿分大概九百分,你考四百就行。”
“能這麼簡單?”
“你當是中國高考???你放心,中心考試比留學生考試容易得多,畢竟是面向全國的統考,不會出太難的題,咱班那些傻帽兒也不好好打聽打聽。關鍵是下一步選什麼學校,這兩天別看別的了,你就看歷史吧,怎麼說日本歷史也比中國短?!?
“短也不好背呀?”
“你就別抱怨了,外語還能考漢語,你要是不答滿分就別回家了?!?
“滿分還真沒把握?!?
“要不是我,你還不知道走多少彎路,花多少冤枉錢吶!”
“謝謝老婆,我老婆就是厲害!”
“就是這學費還沒有著落,唉,走一步看一步吧,兵來將擋水來土囤。”
“老婆,我看我也上專門學校得了。”
“不行,絕對不行!你是男人,男人得有自己的事業,怎麼也得有個大學文憑,即使將來回國,也能找個日企乾乾。”
“就是苦了你了?!?
“你成功就是我成功,我是女人,將來管好家照顧好孩子就可以了。”
張慧娟真的不想考大學嗎?不是張慧娟不想考,而是經濟條件不允許,爲了保證牛曉東上學,張慧娟做出了犧牲。實話說,日本大學還是很好考的,專門學校的文憑回國根本不好用,只能解決簽證問題。
“考試用不用我陪你去?”張慧娟問。
“我又不是小孩,不用?!?
“你就想日本學生有什麼了不起?數學首先就比不上你,咱差就差在日語,誰叫咱是外國人啦?日語不好也是正常的,但是咱漢語強!親愛的,你說是不是?”
“是,是。”
高考這天終於到了,牛曉東帶著準考證、護照和外國人登錄證一早出了門,臨出門前,張慧娟少不了叮囑一番。一月下旬是日本全國中心考試的日子,中心考試過關,纔可以參加各個大學的自主招生考試。考場在東京的一所高中,爲了防止作弊,監考老師讓考生把手機都關掉並放在桌子右上角,鈴聲一響,第一科國語考試開始,國語考試裡竟然也有漢文,除了漢文還有古語,古語牛曉東答得就一般了。漢文中有一道題是“四面楚歌是什麼意思?”還有一道是“宋江和諸葛亮是把兄弟嗎?”可見中國文化對日本影響很大。第二科是數學,數學是牛曉東的強項,考試前下的功夫也最多,選擇題做得還行,計算題遇到點麻煩,其中有一道題是求直角三角形面積,直角三角形在中國是初中二年級的課程,日本高中時才學。第二天考歷史和漢語,這兩門比較輕鬆,尤其是歷史,不會就是不會,無法編造,漢語題目很簡單,牛曉東答起來得心應手,也許是做賊心虛,漢語牛曉東沒敢答滿分。
十天以後高考成績下來,牛曉東考了四百三十多分,中心考試的成績還要折算,和各個大學的自主考試成績合併計算,單從這個成績來看,應該可以參加下一步的自主考試,牛曉東和張慧娟都非常高興。
“老婆,我去打點兒工吧?下次考試還得一個月吶。”牛曉東說。
“不用,你還是趁熱打鐵,好好強化一下日語,下次就有面試了,口語不好就危險了,這段時間你也多跑跑,選擇條件好一點的學校,國立的也問問,我不陪你去了,我專心打工,好多掙點兒錢。”
“那就辛苦你了,等我穩定下來,我打工,你歇著。”
“我是農村孩子,沒那麼嬌氣,幹活兒累不死人,咱倆度過這段難關就好了,曉東,你家裡還能拿出點錢嗎?”
“不瞞你說,我家付完中介費和語言學校學費,已經沒剩多少錢了,我媽下崗,我爸就是個工人,他倆一輩子也沒攢下幾個錢,前兩年剛買的二手房,現在再讓他們拿錢,恐怕是不行了?!?
“那隻好我們自己想辦法了,我家更是指望不上,我妹妹上高二了,馬上也快要考大學了?!?
“這你還不讓我去打工?”
“再等一個月吧,等學校落實了再說?!?
俗話說貧賤夫妻百事哀,沒有錢幹啥也不行,考不上大學愁,考上也愁。
偌大的東京各種大學無數,沒有人推薦,腿都得跑斷,網上是可以找,但網上眼花繚亂,都說自己學校好,語言學校也可以推薦,但牛曉東考試沒通過語言學校,他是自己報的名,還得繼續按照張慧娟指引的道路走。牛曉東兩天跑了三所學校,遞交了三份申請,你還別說這三所大學都同意接收,主管招生的工作人員十分熱情,對牛曉東的漢語成績也沒提出異議,這是牛曉東最擔心的,同意接收以後還要參加校內考試和麪試。
“今天去看得怎麼樣?”張慧娟問。
“挺好啊!西麻布大學說我這個成績不錯,還說我高中畢業成績也挺好。”
“西麻布大學怎麼樣?”
“一般吧,沒有亞細亞大學好,名字也沒人家響亮,西麻布,聽著還以爲是抹布吶!”
“亞細亞就好???名字也太大了吧?哪個學校學費貴?”
“都差不多,西麻布一年一百二十萬,亞細亞貴一點兒,一百二十五萬?!?
“其他雜費吶?”
“也差不多,都二十多萬?!?
“私立大學就是貴?!?
“我在網上看,這就算便宜的。”
“放送大學吶?”
“放送大學便宜?!?
“便宜是多少?”
“好像不到一百萬?!?
“那你就去放送大學吧?”
“我不願意去,我聽說放送大學就是電視大學,和咱中國的電大一樣?!?
“你別管名兒好不好聽,是不是中國教育部承認的大學吧?”
“那倒是,不過電大回國也不好找工作?。俊?
“誰說是電大?放送這兩個字就是電大?回國都一樣?!?
“想省錢還有更便宜的?!?
“什麼大學?”
“四天王寺國際佛教大學,教育部也承認?!?
“呸!學完回國當和尚呀?”
“當和尚更好,吃香喝辣的?!?
“你當是日本和尚呀?還吃香喝辣?美得你!”
“我哪能當和尚,我當和尚你怎麼辦?”
“別貧嘴了,我覺得放送大學就挺好,哪天我和你一起去一趟,亞細亞大學也行,兩個都報上,等錄取的時候再說?!?
他們倆說的這幾所大學都是私立大學,學費要比國立大學貴,不過在私立大學中算是便宜的。一百二十萬日元約合人民幣八萬多,對於中國的工薪階層,八萬多可不是小數目,牛曉東父母也知道兒子要考大學,他們也在爲學費發愁。
“他爸,我這幾天右眼皮一個勁兒地跳,是不是有什麼不好的事兒?”牛曉東媽媽說。
“能有啥事兒?咱家不都挺好嗎?”
“曉東要是考上大學,學費可怎麼辦?”
“再去借點兒吧?”
“管誰借?能借的都借了,怎麼好意思再張嘴?”
“那怎麼辦吶?”
“我這幾天一直在想一件事。”
“什麼事?”
“我想把房子賣了?!?
“賣房子?你是不是瘋了?”
“兒子學費沒著落,不賣房子,你說怎麼辦?”
“咱倆辛辛苦苦一輩子纔買下這個房子,賣了房上哪兒去?。俊?
“先租房住,賣房錢夠咱兒子二年的學費了,生活費讓他自己打工掙?!?
“咱倆老了可怎麼辦?連住的地方都沒有?!?
“先租房吧,等曉東畢業掙錢,讓他幫咱們買。”
“等他畢業?畢業還要結婚吶?”
“男孩晚點兒結婚不要緊?!?
“我反正是一年比一年歲數大了,早晚有幹不動的那一天?!?
“幹不動也得幹?!?
“我看吶,我早晚得被你們娘倆兒累死?!?
“我們活著是爲了啥?還不是爲了孩子?孩子在日本打工受罪,我哪一天不是擔驚受怕?怕孩子有危險,怕孩子受委屈。”牛曉東媽媽說完掉下了眼淚。
“你哭啥?我也沒說不同意呀?”
“他爸,賣房子的事不能跟曉東說,咱就說借的,孩子知道該上火了。”
“好,你說咋辦就咋辦。”
中國父母就是這樣,爲了孩子可以付出一切,小學、初中、高中、大學、就業、結婚、生孩子,管完兒子管孫子,一輩子總有操不完的心,不是出錢就是出力。反觀日本父母卻不這樣,孩子到十八歲以後就不怎麼管了,帶孫子更是沒門兒。其實這樣就對了,兒女有兒女的人生,父母有父母的人生,爲什麼要把自己的人生奉獻給孩子?人其實不是你自己在活,對於DNA來說,人類個體只不過是宿主,宿主不在了,找下一個宿主,DNA可以繼續傳下去。
牛曉東最後去的西麻布大學,學費是家裡給的,私立大學要先交學費,不管念不念,這學費從來不退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