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八百五十四章 歡愉盛宴

一石激起千層浪,市場經濟裡商品的價格由供需結構決定,這是寫到了教科書裡的內容。

香江晶圓廠背後的股東們當然是想圍標的,反正利潤都已經賺到了手裡,大家排排坐分果果的結局也不是不能接受。

按照供需關係,賣家只有一個,那麼價格就有賣家決定。買家如果只有一個,那價格就只有買家決定了。

如果買家和賣家都只有一個呢?

那就把其中一方變成不止一個啊!

新科拋出的方案,其實就是太陽底下沒有的新鮮事——兩桃殺三士而已。

不以資金收購,而是用香江的地產、股票和證券等資產競標,當然就是在香江晶圓廠的股東們背後製造了新的不平衡。

有些股東在香江晶圓廠佔股大、資金多,但是在香江本地關係薄弱。有些錢多、股份少,關係多或少,有些錢少、股份少,但是關係多……

真的要分清楚,香江晶圓廠背後的每一個股東,都有自己獨特的優勢。

如果競標方只有香江晶圓廠一家,當然是不作他想。但新科拋出來的方案偏偏不看資金看香江的金融證券和地產,誰還不能動點小心思了?

而且關鍵點在於,這些香江晶圓廠股東基本上都是IGCT專利聯盟的成員——也就是說,對新科和外界堪稱殺手鐗的專利壁壘,對他們內部是失效的。

如果哪家股東真的湊出一筆無可置疑的香江資產來競標而且成功,那麼未來IGCT數百億美元的市場,基本就會被這一家收入囊中。

這個動態模型基於兩個準則:一個是資產爆炸理論,一個是商業行動猜疑鏈。

即,如果有一方股東選擇競標,那麼在沒有阻礙的情況下將很容易掌握大量的香江本地資源,在投入不大的情況下即可得到IGCT的專利和市場,實現資產爆炸。

猜疑鏈則是說,在沒有絕對市場監管的地區,任何一方無法判斷敵人和盟友的行動在足夠的利益下是否會遵守承諾。

由此可以推導出……

當然,如今這個局面,其實並沒有、也不需要有什麼科學家來歸納總結。都是商場裡打滾的選手,新科的方案扔出來之後,幾乎立刻就有人意識到了胡文海的目的。

而即使沒有當場意識到的,過後也自然會有智囊指出事情未來的發展方向。就在會議之後,香江晶圓廠的董事會議上,各家股東都是賭咒發誓不會單獨與新科媾和。

但事實上則是,大量的國際熱錢立刻開始尋找各種渠道進入香江。

由於香江執行的是聯繫匯率制,也就是說只有發鈔行向金管局存入1美元,然後才能在市場上發行7.8元港幣。當大量的國際遊資進入的同時,也就意味著市場上的港幣會迅速增加。

然而一個嚴重的問題是,香江本身實際能夠消化的資本很小,這裡畢竟只是一千多平方公里的小島而已!港幣的基礎規模1993年僅僅不到900億,也就是115億美元左右。

那麼我們回頭來看IGCT專利的價值,單隻IGCT芯片每年純收入就超過十億。但這並不是香江晶圓廠的全部利潤,別忘了香江晶圓廠的股東手裡還有大量的外圍專利,香江晶圓廠本身也不是隻生產IGCT芯片這一種產品,而是有著上百種應用IGCT芯片的產品。不可控、半控、全控,電流驅動、電壓驅動,從1200V、1700V到3000V和6000V以上,變頻、逆變、功率器件,模塊化、專用型號、消費產品……

這是一個年利潤上百億的巨大市場,IGCT專利不僅意味著利潤,同樣作爲核心技術更意味著話語權、影響力和市場地位。這樣的專利技術,誰知道價值究竟多少呢?就是讓普華永道去計算,恐怕也拿不出一個準確的價格吧。

所以對於有志於掌握功率半導體市場的財團來說,手裡的籌碼沒有一個明確的上限,只能是多多益善。

“新科希望獲得的是香江的地產和金融證券,這其實對我們來說是有利的。”

畢馬威香江會計事務所作爲四大之一,也許從來沒有這麼極致的忙碌過。當然,會計師平常的工作就已經很忙碌了,996什麼的是再正常不過——但人家拿的是高薪啊!

可即使是已經對高強度工作習以爲常的四大之一,畢馬威的會計師們都已經有些熬不住了。

香江歷史上從來沒有過的熱錢規模,正在無孔不入的進入這個不大的池塘。要想爲這些能嚇死人的熱錢進行合理的投資配置,絕對是一個能讓人吐血的工作。

如今畢馬威諮詢公司香江的首席合夥人正頂著兩個黑眼圈站在臺前,向著下面的一衆基金、銀行和投資公司的經理們進行方案說明。

“金融業和地產業的特殊性,可以方便的將手中資金進行放大。通過槓桿我們僅用十分之一的資金就能收購到大量的籌碼,競標成功之後只要把IGCT的專利向銀行抵押,多家銀行都會同意提供貸款將差額補足。即使競標失敗,以如今香江的經濟發展情況,這些資產也是非常健康的。港府近年來正在大力發展地產業和金融業,希望能將香江打造成國際金融中心。即使較長時間持有這筆資產,也是完全沒有問題的。”

“下面,我們將一一介紹,目前香江值得入手的地產項目和金融資產。”

……

就在香江的CBD大樓里正在開會的同時,港股交易中心的大屏幕上早就已經“春暖鴨先知”了。

“綠了!綠了!”

“哦,真的綠了啊!”

整個港股真的如同春天到了一般,到處都是一片綠油油的景象。恆指主力股票首先翻綠,然後就是藍籌股、普通股票大面積翻綠,最後就連ST都忽忽悠悠的飄起了綠色。

放眼望去,整個大盤上最後就連一丁點紅色都找不出來了。

這一波行情來的讓人猝不及防,港股完全就是毫無徵兆的開始上漲,恆指就像坐了火箭一樣的迅速竄高。

剛剛發行沒多久的錦繡集團表現的最爲亮眼,三塊錢的發售價在一週之內就翻了三倍還多,上漲到了十塊八的位置。當這一波行情到來,更是一個上午就達到了瞠目結舌的二十塊,看情況似乎還遊刃有餘。

普通的散戶和小基金或許沒有豐富的消息渠道,但至少懂得一個最基本的操作邏輯——追漲殺跌。

這大筆的錢從哪裡來?有什麼技術指標?什麼K線、基本面,這個時候誰還在乎這些?老漢大手一揮,買就對了!

IGCT專利引起的資本狂潮,速度超乎了所有人的想象。就像一股洪水決堤之後,不僅會沿著河道前進,更會將人目光所及之處都變成汪洋澤國。

上一週剛剛貸款買了婚房的小夫妻,度蜜月回來在機場上就遇到了當初賣房給他們的中介——當初房價的兩倍,能不能把房子再賣給我?

期貨市場因爲槓桿的原因更加是重災區,港元利率期貨和恆指期貨早就已經漲到天上去了。

做生意破產的公司老闆,在處理寫字樓租約的時候,竟然莫名其妙的發現自己把辦公室轉租給別人,不僅彌補了虧空還能大賺一筆……

銀行的汽車分期貸款壞賬打包之後,轉手就以原價處理給了下家;小巷子裡賣鮮榨椰汁的阿婆,門口來了一個西裝革履的銀行職員,端茶倒水的向她推銷新出的高回報基金;社區裡準備修廣場公園的空地上,忽然多了一羣舉牌子的業主,認爲工程的手續有問題;

所有人都有意無意的忽略了一個事情,金錢就如同流水,是無法自行約束在一個小池塘裡的。

當大量的熱錢進入香江金融市場,那麼這些被擠出去的資金又去了哪裡呢?答案就是,資金總會自己找到出路,它們會涌向任何它們能去的地方。

拿了賣房錢的小夫妻吃了一頓大餐,闊綽的給了服務生好大一筆小費。瀕臨破產的老闆重拾信心,又擴招了幾個大學生,準備重新拼搏一次。阿婆雖然沒買基金,但卻賺了銀行職員三杯椰汁的錢,轉頭就把單價調高了一半。

什麼?你說畢馬威那份讓人讚歎的投資計劃?

出了會議室就被投資人扔進了廢紙簍,這時候還有個屁的計劃,當然是手快有手慢無,能撈到什麼就是什麼了!

這時候入場的跨國集團們僅僅只是想掌握IGCT專利嗎?不,重要的不是誰掌握IGCT專利,而是千萬不能讓專利被其他人掌握!

也許IGCT專利的價值只有那麼多,但因爲互相的不信任涌入的卻是幾倍於此的外資。在巨大的投入之下,各方勢力已經無法接受失敗了。因爲爲了彌補投入的溢出部分,未來的IGCT市場肯定會是贏家通吃的局面,根本不存在各家之前排排坐分果果的溫情脈脈了。

尤其可怕的是,這些涌入的外資從金管局走了一圈之後,變成了實實在在的M1貨幣,而經過M2到M3的轉化最後進入金融市場,資金規模放大了至少三到五倍,如果再算上金融槓桿,這個數量級簡直可怕。

1993年全港的GDP一共才1200億美元,就在新科宣佈競標方案之後,由此涌入的熱錢至少有GDP的三分之一。如果轉換M2,可能1993年香江的GDP在一兩個月裡就翻了一倍。

不得不說,這是一場屬於資本的殘暴的歡愉盛宴。

第八百零一章 艾哈德戰略第五百四十五章 這就慫了第六百二十八章 新殲第四百九十六章 回京第七百一十一章 談判桌的背後第七百八十一章 聚變中國第七百九十三章 東風物流第四百七十八章 冉妮的故事2第七百四十八章 起飛第一百章 上課第二百三十九百、四十章第三百四十七章 恐慌第五百四十章 衛奕信的盤算第五百二十章 傢俱廠的小故事第一百六十四章 挖坑第一百八十七章 小黎老師第四百一十五章 無從下手第七百二十六章 圖曼斯基重聚計劃第六百三十章 石油期貨第四百一十七章 深信不疑第三百零五章 歸家第四百一十二章 趁火打劫第八百四十四章 彎道超車第三十三章 哪個胡文海?第六百四十二章 保險第四百八十四章 冉妮的故事8第五十五章 達瓦里希第六百零五章 故宮第五百二十六章 海參崴第四十九章 看照片第四百一十九章 壓力容器認證第六百五十三章 胡文海的弱點第四百九十三章 精英們六百六十九章 阿盟會談第三百九十四章 狂吻俄羅斯第七百一十九章 作妖的代價第三百一十章 承包試點第六百七十三章 布什的選擇第八百三十六章 日報第六百八十一章 因爲太好第六百七十六章 死亡不是結束第六百九十九章 下一個十年第二章 城會玩第一百六十三章 傻鳥第六百九十三章 匕見第八百零三章 英國氣質第六百零六章 高通還不是高通第四百二十九章 戴爾第七百三十五章 糖衣炮彈第三百三十三章 大局第四百四十九章 退休廠長第一百五十九章 承包第八百二十六章 難題第四百二十二章 模鍛與自由鍛第六百九十七章 惡趣味第五百一十章 股份制改革第五百三十章 成爲院長第四百四十一章 小國的無奈第七百九十三章 東風物流第七百六十章 工作方式第三百一十七章 種族天賦第三百五十四章 難題第三百二十章 好日子第四百九十章 兄妹重逢第七十九章 借兵第一百三十章 制電磁權第五百五十九章 要啥飛機第四百四十九章 退休廠長第八百三十九章 國際局勢第九十五章 眼界第九百一十六章 胡文海在哪裡第二百二十七、八章第一百七十四章 包圍第三十五章 航展第四百六十六章 凱旋第六百四十一章 弱點第二百二十章 聯盟第五百三十三章 與魔鬼同行第二十四章 “託”第五百七十二章 甘灑熱血第五百六十一章 元帥的小心思第七百三十九章 敦促美方第五百六十二章 約爾什第四百二十六章 踹一腳第四百三十一章 被忘掉的毛青竹第四百九十三章 精英們第八百六十二章 跳船第一百三十三章 奸商第五百百十二章 紅箭第五百四十九章 調查小組第六十一章 給我看錢第二十一章 返校第八章 觀念第五百四十三章 碰瓷第六百一十四章 新聞第五百六十九章 挖牆腳第一百八十八章 整裝待發第六百五十三章 胡文海的弱點第二十四章 “託”
第八百零一章 艾哈德戰略第五百四十五章 這就慫了第六百二十八章 新殲第四百九十六章 回京第七百一十一章 談判桌的背後第七百八十一章 聚變中國第七百九十三章 東風物流第四百七十八章 冉妮的故事2第七百四十八章 起飛第一百章 上課第二百三十九百、四十章第三百四十七章 恐慌第五百四十章 衛奕信的盤算第五百二十章 傢俱廠的小故事第一百六十四章 挖坑第一百八十七章 小黎老師第四百一十五章 無從下手第七百二十六章 圖曼斯基重聚計劃第六百三十章 石油期貨第四百一十七章 深信不疑第三百零五章 歸家第四百一十二章 趁火打劫第八百四十四章 彎道超車第三十三章 哪個胡文海?第六百四十二章 保險第四百八十四章 冉妮的故事8第五十五章 達瓦里希第六百零五章 故宮第五百二十六章 海參崴第四十九章 看照片第四百一十九章 壓力容器認證第六百五十三章 胡文海的弱點第四百九十三章 精英們六百六十九章 阿盟會談第三百九十四章 狂吻俄羅斯第七百一十九章 作妖的代價第三百一十章 承包試點第六百七十三章 布什的選擇第八百三十六章 日報第六百八十一章 因爲太好第六百七十六章 死亡不是結束第六百九十九章 下一個十年第二章 城會玩第一百六十三章 傻鳥第六百九十三章 匕見第八百零三章 英國氣質第六百零六章 高通還不是高通第四百二十九章 戴爾第七百三十五章 糖衣炮彈第三百三十三章 大局第四百四十九章 退休廠長第一百五十九章 承包第八百二十六章 難題第四百二十二章 模鍛與自由鍛第六百九十七章 惡趣味第五百一十章 股份制改革第五百三十章 成爲院長第四百四十一章 小國的無奈第七百九十三章 東風物流第七百六十章 工作方式第三百一十七章 種族天賦第三百五十四章 難題第三百二十章 好日子第四百九十章 兄妹重逢第七十九章 借兵第一百三十章 制電磁權第五百五十九章 要啥飛機第四百四十九章 退休廠長第八百三十九章 國際局勢第九十五章 眼界第九百一十六章 胡文海在哪裡第二百二十七、八章第一百七十四章 包圍第三十五章 航展第四百六十六章 凱旋第六百四十一章 弱點第二百二十章 聯盟第五百三十三章 與魔鬼同行第二十四章 “託”第五百七十二章 甘灑熱血第五百六十一章 元帥的小心思第七百三十九章 敦促美方第五百六十二章 約爾什第四百二十六章 踹一腳第四百三十一章 被忘掉的毛青竹第四百九十三章 精英們第八百六十二章 跳船第一百三十三章 奸商第五百百十二章 紅箭第五百四十九章 調查小組第六十一章 給我看錢第二十一章 返校第八章 觀念第五百四十三章 碰瓷第六百一十四章 新聞第五百六十九章 挖牆腳第一百八十八章 整裝待發第六百五十三章 胡文海的弱點第二十四章 “託”
主站蜘蛛池模板: 遵义市| 桑植县| 皮山县| 江安县| 丽江市| 太仆寺旗| 奈曼旗| 德安县| 蒙自县| 老河口市| 松江区| 土默特左旗| 海伦市| 南昌县| 手游| 都江堰市| 叶城县| 湘阴县| 塔城市| 香河县| 绵竹市| 阿克| 利川市| 福泉市| 松滋市| 泸水县| 马关县| 天祝| 天气| 阿克| 防城港市| 永吉县| 道孚县| 馆陶县| 南部县| 逊克县| 宜君县| 潮安县| 文水县| 久治县| 宜良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