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四百九十三章 精英們

“我們今年上半年的盈利情況仍然良好,總部對我們的工作表示了肯定。”

摩托羅拉中國辦事處,是在1987年成立的。在1987年短短半年時間裡,辦事處向摩托羅拉總公司發出的貿易總額,就達到了五百萬美元。

到了1988年上半年,這個數字增長了一倍。僅六個月,辦事處接到的貿易訂單,就已經價值一千萬美元了。

摩托羅拉公司正在成爲中國從美國進口電子產品的首選企業,芯片、尋呼機、對講機、無線通信設備,它最大的客戶來自於郵電部。

略讓人遺憾的是摩托羅拉公司丟失了中國郵電部門的程控交換機市場——實際上,現在差不多是全部外資企業,都丟失了中國的程控交換機市場。

中國在程控交換技術上後發先知,現在他們的水平差不多可以達到美國同行業的一流水平,而售價僅是其十分之一。

世界交換機市場還沒有嚐到中國交換機的厲害,那完全是因爲,中國市場還沒有被填滿。

不去說掃興的程控交換機市場了,摩托羅拉這兩年來在中國開創了一個新的利潤增長點——bp機。

這種美國六十年代就開始流行的電子產品,摩托羅拉公司在這上面積累了深厚的技術優勢。

中國人這兩年來進口的尋呼機數量連年增加,去年下半年通過辦事處簽訂的合同,進口數字就達到了五萬臺。今年,這一數字仍然在高速增加。

顯然,得益於經濟的高速增長,中國人正在對移動通信爆發出巨大的需求。

“大家都很清楚,我們今年的業績能夠得到這麼大的增長,主要是bp機帶來的利潤。公司打算增加在中國推廣bp機的力量,八十年代最後這一年半對我們來說至關重要。”

“原因很簡單——我們出現了競爭者,新科集團。”

說話的人是個穿著得體西裝,打扮的相當精緻的年輕男人。他帶著一副金絲邊眼鏡,頭髮用髮膠梳理的一絲不茍,渾身上下透著的都是精英人士的味道。

這個人,就是摩托羅拉公司在中國辦事處的負責人,呂靖。當然,在公司的時候,他更喜歡別人稱呼他爲吉姆.李。

國際飯店會議中心被摩托羅拉公司包下了半層,從呂靖、哦,不,吉姆李的角度穿過窗戶望出去就是建國門內大街,中國最核心的地帶。

這樣的視野,總讓吉姆李有一種,創造歷史的豪情,彷彿自己便是八十年代的中國“佩裡”。

哪個佩裡?就是日本黑船的那個佩裡。

而摩托羅拉公司中國辦事處,就像來到日本的黑船,給這個國家帶來了發達世界的洗禮。

就好像當年黑船事件之後,日本也要經歷倒幕戰爭才能開化一樣。

吉姆李要將摩托羅拉的先進產品帶給中國,也要首先將這個國家最後的一點反抗消滅。

“擊敗我們這個老朋友,新科集團。我們就能佔領中國的bp機市場,未來爲我們賺取數十億美元的利潤。而如果我們失敗——”

吉姆李的目光在會議室中一掃而過,面無表情的說道:“在座各位遠超過普通中國人的薪水,就只能說拜拜了。”

國家部委、外資企業,這是這個年代中國優秀人才的兩個最理想的去處。

摩托羅拉公司中國辦事處在中國的每一名中國籍正式僱員,基本薪資都是八百塊錢開始。如今能走進這個會議室的,工資沒有低於一千元人民幣的。

而有些人,甚至拿的還是美元薪水——比如說吉姆李。

正是有著這樣高的收入,外資企業纔會成爲帝都最優秀人才趨之若鷲的地方。

但也因此,失去這樣一份工作,對這些人來說是很難接受的事情。

“從今年春節之後,新科集團公佈了他們已經掌握尋呼機技術的消息。到目前爲止,市場上還只有菊花牌一種尋呼機,我恐怕只能認爲他們還沒有使用全力。”

“但即使如此,菊花牌尋呼機對我們的市場仍然造成了強大的衝擊。只是因爲今年bp機市場增長速度驚人,這纔沒有反應在銷售數據上面。但是從我們的客戶反饋看來,隨著菊花尋呼機市場網絡和生產能力的提升,很快他們就會對我們造成致命威脅。”

有人舉起手來,發表不同意見:“我們的產品更好,畢竟摩托羅拉公司的技術以及有幾十年的積累了,肯定會比新科集團的技術先進吧?”

這人話剛說完,就有人搖起頭來,反駁道:“可菊花尋呼機的價格更低,我們的產品在市場上普遍要七八千一臺,而他們的尋呼機統一售價是三千八百八十八元。售價相差幾乎一倍,這一點很關鍵。”

“那我們也降價?”

這個意見從剛纔這人嘴裡一說出來,就立刻被全會議室的人圍觀了。

摩托羅拉的產品到中國是要收稅的,電子類消費品的稅,讓摩托羅拉公司的bp機價格至少上升了一倍,堪比進口汽車的稅率。

在有這樣的主場優勢下,和新科公司打價格戰,這是自尋死路,更何況還沒算上中國製造的成本優勢呢。

“其實也不是不行,我們的利潤空間畢竟很大。”吉姆李若有所思:“現在一臺bp機我們的出貨價是兩百美元,但公司的實際成本不超過五十美元。”

“那我們降到多少?一百美元?”

“不,即使我們降到一百美元,市場上我們的產品還是會賣現在這個價格。”顯然會議室裡的精英們,還是有人對當前的市場情況心裡有數的:“經銷商會把中間的差價,吞到自己的肚子裡。對於中國人來說,進口產品就是值這個價格。”

經銷商是誰大家心裡清楚,目前摩托羅拉的bp機,主要就是依靠郵電局的網店在鋪貨。可是和郵電部比起來,顯然摩托羅拉對其沒有絲毫的制約能力。

而郵電部,肯定更樂於把售價維持在目前的水平。將多餘的利潤,全部拿去增加電話數量和尋呼覆蓋範圍。

這是從郵電部的職能決定的,不是走通了哪個官僚就能改變的事情。

“你們想錯了,我的意思是說,我們現在的劣勢,關鍵就在於我們的產品是進口商品,成本中至少一半是進口稅。”

吉姆李的能力毋庸置疑,否則也不會在現在的位置上:“bp機的生產技術,實際上並不是什麼新技術,摩托羅拉在六十年代就掌握了。”

他想了想,這才接著說道:“對於這種中國人已經掌握的技術,公司並不會敝帚自珍。我們換一個思路,如果我們的產品是在中國生產的呢?”

“可現在中國對外資辦廠管理很嚴,獨資是不可能的,合資中方至少50%。”這是辦事處的法務顧問,他專門負責討人厭的反對意見角色。

當然,他可以靠幹這事兒拿高薪——讓人嫉妒的傢伙。

“不,不獨資、也不合資。”吉姆李搖頭:“我們授權生產。”

“授權生產!”

“嗯,我的情報顯示,今年早些時候新科集團曾經邀請了不少企業,去參觀自己的尋呼系統正式投入商業應用。”

吉姆李邊想邊說:“後來這些企業都沒有同意新科集團的合作,因爲他們提出了一個很強人所難的要求,必須通過新科集團的供應商認證。”

這事兒並不是什麼秘密,實際上在無線電和電子行業裡幾乎傳遍了。

有的人對新科集團的堅持感到不可思議,有的人則認真思考如何才能通過認證,也有人妄想通過行政壓力拿到生產技術。

嗯,最後這一種人,不論是走的郵電部路線還是工業系統路線,後來都被現實結結實實的“教做人”了。

畢竟,行政壓力?胡文海?開玩笑吧。

“我看過新科集團的供應商認證條款。”法務顧問繼續顯示自己的存在:“我感覺它指定的標準,在美國都沒有多少企業能夠實現。”

“是的,繡城電子計算機公司都不能完全達標,冉妮顯然給胡文海走了後門。”

這話在會議室裡,頓時響起一陣猥瑣的笑聲。

“就因爲這個,新科集團得罪了不少企業。”吉姆李也跟著笑了兩聲,然後收斂下來,接著說道:“如果我們把bp機的生產技術,授權給這些中國企業呢?”

“那我們的bp機就更賣不出去了,市場上將被中國自己生產的尋呼機給擠滿了。”

“我們不授權摩托羅拉公司現在使用的技術,我們授權他們生產六十年代那批老古董。”

吉姆李的目光閃爍:“到時候市場上雖然會被國產尋呼機給擠滿了,但中國產的尋呼機名聲就徹底完蛋了。在中國人眼中,摩托羅拉將是先進產品的代名字,而國產——”

“國產的就成了垃圾,菊花牌尋呼機也是國產。”

“對,我記得不是有句老話麼?這就叫,潑水把孩子也扔了。”

“你反右,我就擴大化。你破四舊,我就打砸搶。你要扶持國產,我就砸爛市場。高!實在是高!”

第二百六十三、四章 日常第六百八十三章 使命必達第六百八十三章 使命必達第四百零二章 一年後第六百一十九章 聯手抵制第五百五十四章 批文第八百八十一章 人心散了第三百六十六章 功虧一簣第二章 城會玩第五百三十一章 花錢不是容易事兒第一百六十一章 流動餐車第六百七十五章 爆炸和更多爆炸第三百九十二章 賣隊友第四百零五章 財務危機第三百一十五章 工人萬歲第二百五十一、二章 IGCT誕生!第三百零二章 尾聲第七百七十一章 雙引工程第七百七十三章 重載鐵路第八十六章 屈辱第五百七十六章 超級熊貓第一百八十章 技能評定第六百三十六章 百分之二先生第四百二十一章 投資第六百三十六章 百分之二先生第五百一十三章 走廊密談第五百二十四章 胡鬧第一百一十八章 lex luthor第四百六十五章 任務第八百四十章 回國第三十三章 哪個胡文海?第三百二十六章 國資流失第三百八十七章 不可描述第八百五十八章 真正的戰場第四十一章 強運第五章 擬真機第三十五章 航展第二百三十三、四章第八百三十四章 中國粉絲第六百零五章 故宮第六百三十八章 搭車的好處第一百四十章 忽悠第一百七十一章 百分之四百第二百一十三、四章第七百八十七章 沒人超車第七百六十二章 遊戲與思想第三百二十五章 土特產第四百四十六章 兩個好消息第五百章 體虧屁思第二百五十三、四章 方劍閣第八百八十章 德不配位第三百零五章 歸家第七百四十二章 東德輓歌(二)第七百三十八章 十五年計劃第八百五十章 核心技術第六十八章 廢物第六百七十三章 布什的選擇第七十二章 餘世維第六百零三章 尋找機會第一百四十章 忽悠第二百二十七、八章第四百五十一章 人間正道第一百六十七章 螳螂捕蟬第一百二十五章 試驗第一百六十七章 螳螂捕蟬第八百七十五章 他值得第六百八十五章 自動分揀第二百一十七章 代工第五百章 體虧屁思第五百三十二章 脅迫第一百三十一章 空軍,大殺特殺第六百九十九章 下一個十年第一百二十章 專利陷阱第一百四十九章 事難辦第八章 觀念第六十章 藍色小藥丸第二百零五、六章第四百七十七章 冉妮的故事1第九十九章 討價還價第九百零七章 個人問題第四十四章 跳槽第四百四十九章 退休廠長第一百九十一章 樹新風第九百零一章 出招第八百二十章 雙引工程第四章 新想法第六百五十章 真是敢啊!第四百二十三章 企業的命運第五百八十六章 唸詩第四百三十五章 杜邦做生意的方式第六百一十七章 靠不住第六百三十一章 不可迴避的一個人第八百二十六章 難題第四百四十八章 塑料七廠第二百零三、四章第六百八十八章 悄悄的看第一百九十三章 真正目的第八百五十二章 誰封殺誰?第五百零八章 羣星薈萃第五百一十章 股份制改革
第二百六十三、四章 日常第六百八十三章 使命必達第六百八十三章 使命必達第四百零二章 一年後第六百一十九章 聯手抵制第五百五十四章 批文第八百八十一章 人心散了第三百六十六章 功虧一簣第二章 城會玩第五百三十一章 花錢不是容易事兒第一百六十一章 流動餐車第六百七十五章 爆炸和更多爆炸第三百九十二章 賣隊友第四百零五章 財務危機第三百一十五章 工人萬歲第二百五十一、二章 IGCT誕生!第三百零二章 尾聲第七百七十一章 雙引工程第七百七十三章 重載鐵路第八十六章 屈辱第五百七十六章 超級熊貓第一百八十章 技能評定第六百三十六章 百分之二先生第四百二十一章 投資第六百三十六章 百分之二先生第五百一十三章 走廊密談第五百二十四章 胡鬧第一百一十八章 lex luthor第四百六十五章 任務第八百四十章 回國第三十三章 哪個胡文海?第三百二十六章 國資流失第三百八十七章 不可描述第八百五十八章 真正的戰場第四十一章 強運第五章 擬真機第三十五章 航展第二百三十三、四章第八百三十四章 中國粉絲第六百零五章 故宮第六百三十八章 搭車的好處第一百四十章 忽悠第一百七十一章 百分之四百第二百一十三、四章第七百八十七章 沒人超車第七百六十二章 遊戲與思想第三百二十五章 土特產第四百四十六章 兩個好消息第五百章 體虧屁思第二百五十三、四章 方劍閣第八百八十章 德不配位第三百零五章 歸家第七百四十二章 東德輓歌(二)第七百三十八章 十五年計劃第八百五十章 核心技術第六十八章 廢物第六百七十三章 布什的選擇第七十二章 餘世維第六百零三章 尋找機會第一百四十章 忽悠第二百二十七、八章第四百五十一章 人間正道第一百六十七章 螳螂捕蟬第一百二十五章 試驗第一百六十七章 螳螂捕蟬第八百七十五章 他值得第六百八十五章 自動分揀第二百一十七章 代工第五百章 體虧屁思第五百三十二章 脅迫第一百三十一章 空軍,大殺特殺第六百九十九章 下一個十年第一百二十章 專利陷阱第一百四十九章 事難辦第八章 觀念第六十章 藍色小藥丸第二百零五、六章第四百七十七章 冉妮的故事1第九十九章 討價還價第九百零七章 個人問題第四十四章 跳槽第四百四十九章 退休廠長第一百九十一章 樹新風第九百零一章 出招第八百二十章 雙引工程第四章 新想法第六百五十章 真是敢啊!第四百二十三章 企業的命運第五百八十六章 唸詩第四百三十五章 杜邦做生意的方式第六百一十七章 靠不住第六百三十一章 不可迴避的一個人第八百二十六章 難題第四百四十八章 塑料七廠第二百零三、四章第六百八十八章 悄悄的看第一百九十三章 真正目的第八百五十二章 誰封殺誰?第五百零八章 羣星薈萃第五百一十章 股份制改革
主站蜘蛛池模板: 澄迈县| 九台市| 浦城县| 南宁市| 于都县| 涪陵区| 常德市| 长海县| 福州市| 楚雄市| 新昌县| 洞头县| 桂阳县| 桂林市| 班玛县| 夏河县| 五家渠市| 广东省| 航空| 炉霍县| 嘉善县| 麻阳| 阜新| 渝中区| 洛扎县| 南华县| 衢州市| 五寨县| 合水县| 法库县| 喀喇| 犍为县| 德州市| 澎湖县| 汕头市| 朝阳市| 石台县| 莱阳市| 泾源县| 武汉市| 海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