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八百三十七章 節奏

“事實就是,我們已經失去了對輿論的絕對控制能力。”

如斯鐵默夫無奈的話語落在阿比舍維奇的耳朵裡,讓這個政治巨人的目光重新對手上的這份報紙進行了審視。

蘇聯解體之後,各加盟共和國在事實上都面臨著政體轉向的問題。從蘇共體系向西方選舉體系轉變,也就意味著各國政權必須對自己手中的輿論能力進行重新定位。

過去在蘇聯時期,輿論工具是喉舌、是吹鼓手、是動員的號角。對於蘇聯的政治體系來說,沒有哪個重大的決策,或者沒有哪個重要的政治形勢變動,是單純能從輿論媒體發動的。

哪怕是對於阿比舍維奇來說,他也從來沒有想過,輿論能夠成爲多麼致命的一把武器。

而事實上這樣一篇單純對哈薩克斯坦南部鐵路線改造工程進行鼓吹的文章,只不過是一場戰役的一份提綱而已。

而緊接著,一場輿論潮流便迅速的在阿拉木圖颳了起來。

十月末,受到秋季季風的影響,一場可怕的沙暴襲擊了莫音庫姆沙漠南方的小城市託別。

這樣的自然災害對於哈薩克斯坦來說並不罕見,在蘇聯時期,政府強大的執行力能夠較好的保護災區人民轉移,並且對災區人口的生產生活進行恢復。

然而對於剛剛重新獨立的哈薩克斯坦來說,事情就沒有那麼簡單了。

不過當然,如今的哈薩克斯坦難過的又不只是託別那區區幾萬個市民,幾千萬個哈薩克斯坦人都掙扎在溫飽線上呢。

不過令新生的哈薩克斯坦政權上下目瞪口呆的是,小小的託別的一場災情,竟然引起了社會上的軒然大波。

阿拉木圖日報的記者是第一個趕往災區的媒體,緊接著一架配備了各種直播設備和衛星聯絡工具的直升機就配套了過去。

託別災區的情況,由此被源源不斷的送了出來。

缺少水源和食物,上千名哀哀慘叫的病人將社區醫院變成了真正的地獄。失去了父母的牧童,倒斃在沙漠裡的駱駝和牛羊,還有房屋被風暴摧毀而無家可歸的居民。

由其是當阿拉木圖日報用頭版頭條的方式,以整版內容發佈了一張照片。

一個被沙漠掩埋了半身的牧童,身旁站著一隻等待他死亡的禿鷲。

然後緊接著傳來的消息,便是前線攝影記者因爲巨大的愧疚感而自殺未遂的內幕。

關於託別的消息幾乎充斥了所有阿拉木圖的各種媒體,報紙、雜誌,廣播電臺和電視臺,還有人們口耳相傳的小道消息。

阿拉木圖日報成了阿拉木圖的良心和英雄,至於說反面角色……

那還用問嗎?

在巨大的輿論壓力下,哈薩克斯坦政府不得不拿出僅有的資源儲備,用於對託別的災區支援。

勉力保持的一支戰略值班軍隊被動員起來,先期的小分隊乘坐直升機運輸補給抵達託別。

然後大部隊在哈薩克斯坦中部的交通樞紐卡拉幹達集結,乘坐兩天的火車抵達南方阿特勞沙漠與莫音庫姆沙漠交匯處、熱爾套山和艾套山山口的漢套市,再蒐集各種車輛組成車隊向託別出發。

應該說,哈薩克斯坦政府已經是竭盡自己的能力,做出了儘可能正確的決策。

即使換了任何一個領導班子,也不可能在這種條件下做出更好的規劃安排了。

然而這場救災行動,只能說從一開始就被打上了悲劇的標籤。

乘坐直升機先期抵達的救災隊伍,物資分發過程中被哄搶一空。

想要維持秩序的士兵,被記者們的照相機描繪成了窮兇極惡的豺狼虎豹。打倒在地的,當然是“人民的吶喊”。

狼藉的現場,成了拷問當局救災決心最好的刑具。

後續大部隊的行動也不可謂不快,從機動到卡拉幹達到救災物資裝車和抵達漢套僅僅只用了兩天時間,這絕對是精銳部隊的機動效率。

可是這兩天時間裡,他們仍然跑不贏記者們製造慘案的效率。

更何況從漢套抵達託別,可是需要穿越剛剛遭遇沙暴災害肆虐過的莫音庫姆沙漠東南部,放到世界行軍史上這樣級別的艱難行軍都是屈指可數。

單從軍事行動角度來說,哈薩克斯坦這支快速部署部隊,無愧於精銳之名。

可惜他們面對的敵人,比他們能夠想象的更加強大。

鉛字和照相機的威力,在這場戰爭中遠比機槍大炮和火箭彈來的更加強勁。

隨著越來越多的媒體趕到託別,每一棵樹、每一顆草被沙漠吞噬都是一次慘案,更遑論是一個雙目無神的小女孩,拎著一個布偶熊站在託別空無一人的街道上呢?!

一個又一個讓人心痛、心酸、心碎的故事,在這座城市中輪番上演。

有手捧著一灘水,卻因爲缺水倒在門口的母親,她的小兒子站在家中斑駁的玻璃後面,面向街道望眼欲穿。

有拋錨在沙漠中央的伏爾加汽車,全家人相擁著在車裡度過沙漠的夜晚,發現時已經變成了一組冰雕……

在媒體的描繪之中,這座城市距離感動全世界,大概也只差一個沙灘和小男孩了。

哈薩克斯坦政府所面臨的輿論壓力,由此可想而知。

當四天之後救災車隊終於抵達託別,阿拉木圖日報上反而開了一個天窗。

偌大的頭版上面只有小小的兩句話——不是每天都有頭版頭條,但是每一天都可以在這裡讀懂哈薩克斯坦。

可以想見,阿比舍維奇在看到這一期報紙的時候,臉肯定是綠的。

而緊接著在第二版,阿拉木圖日報又刊登了一篇文章。

隨著軍隊進入托別救災,很多人可能以爲這場媒體盛宴已經進入了尾聲。

然而阿拉木圖日報用這樣一篇文章正式宣告,這場盛宴不過纔剛剛開始而已!

《哈薩克斯坦的每一座城市,都有可能成爲託別》。

從阿拉木圖到託別,走阿特勞沙漠和莫音庫姆沙漠南線通道,實際全程只需要四百公里。如果阿拉木圖有直通莫音庫姆沙漠南方重鎮塔拉茲的鐵路,救災部隊就不需要繞行到哈薩克斯坦丘陵西北方向,然後再乘火車向南抵達漢套,又轉乘汽車才抵達託別。

繞了這樣一個圈,整個救災部隊的行程已經高達兩千多公里,更是經過了三次物資裝卸。

由此文章的作者提出了這樣一個問題:這場災害究竟是天災、還是人禍?

如果我們有一條貫通哈薩克斯坦東西走向的南部鐵路,那麼託別的悲劇有多少是可以避免發生的?

在文章的最後,作者聲嘶力竭的發出震耳欲聾的怒吼。

“請哈薩克斯坦的鐵路再快一點,追上它的人民消逝的速度吧!”

如斯鐵默夫在這篇文章刊登之後的第一個週一,公開宣佈辭去他的內閣通訊部部長職務。

只能說蘇共遺留的這個輿論體系,由於獨特的壟斷生態,早就已經忘了當年從弗拉基米爾到鐵人大叔,他們是怎麼利用宣傳和輿論把沙皇和孟什維克給打倒在地、再踏上一萬隻腳的了。

阿拉木圖日報這一連串的組合拳,不過是剛剛熱身而已呢!

隨著時間進入1992年的冬季,哈薩克斯坦作爲一個遊牧經濟爲主的國家,難免會有這樣那樣的突發情況發生。

而每一次能夠吸引人們注意的事情,最終都能被阿拉木圖日報以一個清奇的角度,引申到南部鐵路改造工程上面來。

而與此同時,由於一連串對社會熱點新聞的報道,阿拉木圖日報也在輿論界確立了自己的地位。

哈薩克斯坦的良心!公民榜樣!輿論自由!民意代表!獨立思考!

一頂頂帽子戴在阿拉木圖日報的頭上,成爲一道道護體光環讓阿比舍維奇無可奈何。

他不是沒想過通過強硬手段讓這份報紙低頭,然而緊接著輿論界就迅速抱起團來。一個縱狗咬人的記者被抓進拘留所,結果幾乎整個阿拉木圖的報紙上都開始報道poli局的負面新聞。

在輿論界的引領下,入冬之後阿拉木圖民間甚至都已經有了不穩定的跡象。

一年以來隨著蘇聯解體,哈薩克斯坦經濟的急速衰退,實際上讓所有底層人們都需要一個出口來進行宣泄。

興風作浪也好、煽風點火也罷,或者還可以說是火上澆油。本來就不平靜的湖面上,更是被阿拉木圖日報等一批媒體又搬來了大火與狂風,湖面上的這艘船的船長可想而知是什麼樣的心情了。

而這場風暴的關鍵節點,則眼看著即將到來了。

一篇阿拉木圖鐵路設計院副總工程師庫南巴耶夫的投稿,刊登在了阿拉木圖日報上面。

他以一種陰謀論的角度,將蘇聯時期對哈薩克斯坦鐵路規劃進行了分析。然後將南部鐵路無法貫通,總結成了蘇聯對哈薩克斯坦進行控制的陰謀。

文章最後乾脆將哈薩克斯坦能否修建南部貫通鐵路,上升成了是否真正實現獨li的一個標誌。

這樣的懷疑,對前蘇聯哈共第一書記的阿比舍維奇來說,未免就太過致命了。

第一百一十八章 Lex Luthor第七百二十九章 農業普查衛星第二百六十一、二章 一碗水端平第八百零四章 替天行道第七百八十五章 國際鐵路第七十五章 立規矩第六百五十一章 徵用第四百五十九章 大象漫步第四百二十章 鐵飯碗第八十六章 屈辱第五百五十七章 勾引第一百二十八章 誘餌第六百六十四章 於焉墜落第七百九十四章 國開行第四百五十章 第一把火第九百零五章 巨浪第三百八十八章 司機消息圈第六百九十六章 行動六百四十四章 進攻與協防第二百九十一章 操作第四百五十七章 通共第四百六十一章 新春獻禮第四百八十章 冉妮的故事4第一百八十二章 牆第四百四十六章 兩個好消息第二百八十一、二章 漁政第九百一十四章 他是誰第三百七十五章 出售恐懼第八百零八章 言人從心第一百七十二章 行業整合第五百三十三章 與魔鬼同行第七百零五章 收拾局面第七百八十章 能源與蘇聯第三百八十一章 驗證艦第三百零三章 滿足第六十四章 回國第二百三十三、四章第五百四十三章 碰瓷第七十二章 餘世維第三百一十七章 種族天賦第四百九十一章 代理商第八百九十一章 EP3第六百五十五章 背鍋俠第三百三十四章 豆角烀餅第六百四十八章 爲了自由第二百一十一、二章第六百八十九章 佈置會議第八百五十五章 宣戰?第八百八十三章 扣留第八百二十三章 SM1C第二百六十三、四章 日常第八百九十九章 開局第一百三十七章 計中計第四百一十一章 意料之外第六百七十章 暫時停火第二百五十三、四章 方劍閣第二十一章 返校第九百一十四章 他是誰第四十一章 強運第一百六十一章 流動餐車第八百一十五章 最好的時代(完)第五百六十五章 製造困難第二百八十七章 窮剩錢第七百八十五章 國際鐵路第六百八十六章 東風信譽第八百零七章 茍全的茍第八百六十章 老大帝國第三百三十二章 地位第二百四十九、五十章 IGCT第三百七十三章 招待第六百六十七章 政變?第三百四十一章 與虎謀皮第五百一十一章 繡城模式第一百零一章 怪物房第八百三十七章 節奏第三百五十五章 議員的工作第八百五十四章 歡愉盛宴第五百七十二章 甘灑熱血第四十章 冷泉港第一百五十章 金龍電池第二百六十一、二章 一碗水端平第五百一十二章 胡文海的眼界第六百六十六章 大膽的決定第四百二十六章 踹一腳第四百八十二章 冉妮的故事6第七百六十一章 生態鏈第五百五十七章 勾引第七百七十七章 做事的人第七百三十七章 市場經濟第七百零一章 798的未來第二二百四十一、二章第四百八十二章 冉妮的故事6第七百六十七章 採訪第六百六十五章 戰斧折戟第五百一十一章 繡城模式第五百八十七章 兔子皮披不住啦第三百零四章 嗆行第一百一十一章 秘密武器第五十六章 彙報第二十二章 訪客
第一百一十八章 Lex Luthor第七百二十九章 農業普查衛星第二百六十一、二章 一碗水端平第八百零四章 替天行道第七百八十五章 國際鐵路第七十五章 立規矩第六百五十一章 徵用第四百五十九章 大象漫步第四百二十章 鐵飯碗第八十六章 屈辱第五百五十七章 勾引第一百二十八章 誘餌第六百六十四章 於焉墜落第七百九十四章 國開行第四百五十章 第一把火第九百零五章 巨浪第三百八十八章 司機消息圈第六百九十六章 行動六百四十四章 進攻與協防第二百九十一章 操作第四百五十七章 通共第四百六十一章 新春獻禮第四百八十章 冉妮的故事4第一百八十二章 牆第四百四十六章 兩個好消息第二百八十一、二章 漁政第九百一十四章 他是誰第三百七十五章 出售恐懼第八百零八章 言人從心第一百七十二章 行業整合第五百三十三章 與魔鬼同行第七百零五章 收拾局面第七百八十章 能源與蘇聯第三百八十一章 驗證艦第三百零三章 滿足第六十四章 回國第二百三十三、四章第五百四十三章 碰瓷第七十二章 餘世維第三百一十七章 種族天賦第四百九十一章 代理商第八百九十一章 EP3第六百五十五章 背鍋俠第三百三十四章 豆角烀餅第六百四十八章 爲了自由第二百一十一、二章第六百八十九章 佈置會議第八百五十五章 宣戰?第八百八十三章 扣留第八百二十三章 SM1C第二百六十三、四章 日常第八百九十九章 開局第一百三十七章 計中計第四百一十一章 意料之外第六百七十章 暫時停火第二百五十三、四章 方劍閣第二十一章 返校第九百一十四章 他是誰第四十一章 強運第一百六十一章 流動餐車第八百一十五章 最好的時代(完)第五百六十五章 製造困難第二百八十七章 窮剩錢第七百八十五章 國際鐵路第六百八十六章 東風信譽第八百零七章 茍全的茍第八百六十章 老大帝國第三百三十二章 地位第二百四十九、五十章 IGCT第三百七十三章 招待第六百六十七章 政變?第三百四十一章 與虎謀皮第五百一十一章 繡城模式第一百零一章 怪物房第八百三十七章 節奏第三百五十五章 議員的工作第八百五十四章 歡愉盛宴第五百七十二章 甘灑熱血第四十章 冷泉港第一百五十章 金龍電池第二百六十一、二章 一碗水端平第五百一十二章 胡文海的眼界第六百六十六章 大膽的決定第四百二十六章 踹一腳第四百八十二章 冉妮的故事6第七百六十一章 生態鏈第五百五十七章 勾引第七百七十七章 做事的人第七百三十七章 市場經濟第七百零一章 798的未來第二二百四十一、二章第四百八十二章 冉妮的故事6第七百六十七章 採訪第六百六十五章 戰斧折戟第五百一十一章 繡城模式第五百八十七章 兔子皮披不住啦第三百零四章 嗆行第一百一十一章 秘密武器第五十六章 彙報第二十二章 訪客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丁青县| 禹城市| 临澧县| 万源市| 广德县| 阳山县| 彰武县| 丹棱县| 静安区| 双牌县| 泽州县| 阳谷县| 子长县| 新和县| 井陉县| 宿迁市| 蒙阴县| 乌苏市| 安平县| 五大连池市| 岳阳县| 呼玛县| 化德县| 河北区| 永福县| 淮滨县| 仁寿县| 大兴区| 巍山| 比如县| 荥经县| 涟水县| 包头市| 南漳县| 霍邱县| 永清县| 简阳市| 随州市| 彰化市| 雅江县| 承德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