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三百六十九章 招牌

鐵道部的全路工作會議開完之後,眼看著中鐵建投銀行的成立就是板上釘釘的事情了。

然而一個始終困擾胡文海的問題,再次擺在了他的面前。

新科公司的夾帶裡,人才實在是太少了。就連至關重要的胡文海辦公室秘書團,如今也不過才“小貓”兩三隻而已。

這不是胡文海嫉賢妒能,或者沒有收集人才的意識。但實在是自有國情在此,對於此時的中國來說,能稱得上人才的都是國家的囊中之物。

但凡有點水平的知識分子、管理人才,都集中在國家的體制之內。每年的大學畢業生,幾乎100%被分配到國有企事業和政府單位工作。極少數的幸運兒或者繼續研究深造,或者是找到出國留學的門路。但除非不回國或者不畢業,否則還是逃不脫被分配的命運。

當然,對於絕大多數人來說,分配工作實在是求之不得的好事。不用自己找工作,絕對保障就業,這不是好的不得了的好事嗎?

所以八十年代的中國,是基本沒有什麼人才市場的。繡城唯一的一座本科大學渤海工學院,後世既不是985、也不是211,不過就是一個不怎麼受重視的省屬普通大學罷了。

當然,即使如此,渤海工學院出來的畢業生在社會上仍然是供不應求。哪怕新科公司拿出多麼好的條件來,這些學生仍然擔心私人公司的穩定性,就連沒什麼經驗的應屆生都不願意放棄國家分配的工作,到新科公司來工作。

雖然這個年代的中國沒有人才市場,但願意出來闖蕩一番的人還是有很多的。到八十年代後期,下海已經是個頗爲時髦的詞彙,一大批未來中國商界的風雲人物,都是此時決定告別國家的懷抱,到殘酷的社會上拼搏出自己天地的。

不過對於新科公司來說,問題還是存在——因爲一直以來胡文海所秉持的低調策略。

作爲第一家真正意義上的私人企業,第一家資產如此龐大的私人企業,新科之前的策略始終是悶聲發大財。而國家對新科的態度,也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假裝不知道。

雖然這有效的避免了新科公司受到制度上的攻擊,但另一方面來說,也讓它很難獲得人才的關注和信賴。

在這個狀態下,哪怕胡文海找出來幾個後世出名的人才,想要先下手爲強。過去和人家說,我是中國第一傢俬人企業新科公司的,恐怕只能被當做是不知道從哪鑽出來的騙子。

所以一直以來,新科公司的人才策略都是內部挖潛、自己培養,從來沒有在任何國內媒體上打過廣告或者招聘啓事。

當新科公司業務侷限於製造業的時候,這種方式還算勉強能夠支持它的發展。但是當胡文海要把手伸進金融業,然後藉著金融業再把手伸進整個工業領域,他手裡的人才就很有些不夠看了。

要麼接受在中鐵建投銀行的影響力和控制力降低,要麼接受無法繼續低調的結果。

這個選擇對胡文海來說並沒有什麼困難——對中鐵建投銀行降低影響力,這個選擇根本不存在他的考慮之中。

六月的酷暑降臨,往年中國的媒體上,此時肯定都是滿篇的高考新聞。然而在1986年的這個6月,就連高考似乎都有些黯然失色了。

至於原因?原因很簡單,人/民/日/報開“天窗”了!

呃,當然,不會是頭版頭條。不過人/民/日/報九版開了天窗,這也夠嚇人的了。

從六月三日開始,連續三天,人/民/日/報九版上都只有一句話。

第一天,人/民/日/報九版上只是在正中間寫下了一行字:項哲,沃頓商學院工商管理碩士,在國營企業賣澡票。

整個人/民/日/報第九版偌大的版面上,就只有這麼一行黑體字,除此之外再無其他。

什麼意思?

項哲是誰?

沃頓商學院是哪裡?

工商管理碩士是什麼學歷?

他爲什麼在國營企業賣澡票?

如果只是哪個都市小報或者行業類報紙,大家也就是哈哈一笑而過,認爲是排版的人手誤了而已。

但這是人/民/日/報,是每個字都能寫出一篇分析論文的報紙。這上面的每一句話,背後說不定都是無數的悲歡離合和國際大事。

作爲中國發行量最大的報紙,人/民/日/報怎麼可能出現這種低級失誤?怎麼可能刊登毫無意義的文字?

所以這背後,肯定有著什麼驚天動地的新聞!

而這種開天窗的形式,發生在人/民/日/報上面,這簡直太能引起人們的聯想了。

是什麼人、什麼勢力,連人/民/日/報的嘴都能塞抹布?搞這種拐彎抹角的報道方式?

人/民/日/報第九版的這一行字,可不僅是人民羣衆茶餘飯後的話題,而是直接引起了一片軒然大波!

當天給人/民/日/報社打電話,甚至是直接跑上門來的人簡直不計其數。可讓人詭異的是,上層首長們對此卻一言不發。哪怕是被人問上門來,也是一副神秘莫測的樣子,用讓人等兩天再說的話敷衍過去。

這樣一來,可真是激活了社會上各色人士的想象力。

有的人說,這是國家要搞用工改革。

有的則說,這是國企的體制改革。

還有些不懷好意的,乾脆說人/民/日/報這是在攻擊社會主義所有制,要打著紅旗反紅旗!

但是另一方面,此時國營單位用工的現實,也由此引起了人們的注意。

其實不用人/民/日/報這次的事情,國內目前的國企危機,根子上可以說就是用工的問題。人/民/日/報不過是讓問題浮了出來,其實大家心裡都清楚,國企用工目前是什麼情況。

五十年代搞八級工資制,客觀上是符合當時中國國情的,有力的支持了中國前三十年的工業化。

但事情在發生變化,八級工資制搞了二三十年,如今已經不能準確反映國家職工的水平了。一個是評級困難導致工資常年不動,打破大鍋飯之後爲了照顧前三十年因爲某些不能說的原因而沒有漲工資的老人,八級工資制從開始的按能力評工資,逐漸變成了論資排輩評級別。

另一個,則是工業化發展之後,社會上多了很多八級工資制無法覆蓋的人才——比如說留學生,比如說大學生。

早年念大學和儘早參加工作,這兩個選擇的性價比其實是相差不大的。這讓很多家裡條件並不是很富裕的學生,即使有考大學的能力,爲了工齡長而選擇了不念書而提前參加工作。大學生在前期帶來的加成,和提前參加工作比並沒有那麼大的優勢。

而出國留學回來的人才,就更無法在八級工資制裡找到自己價值的體現了。就拿計算所的倪光南院士來說,他放棄了加拿大科學院幾十萬年薪的優厚待遇,回國之後拿的也是計算所裡一個月兩百多塊人民幣的普通工資。

這樣的體制,又如何能吸引和留住那些開闊了眼界的高級人才?

項哲這個人雖然是杜撰的,但這種現象在如今的中國並不是不存在,甚至可以說是有些普遍意義。明明有高素質人才,但因爲體制的原因,他們就無法發揮自己的能力。辛苦培養出來的大學生,剛參加工作也只能拿最基本的工資,只能把在學校裡學到的東西荒廢掉,去從基礎的工作崗位重新學起。

八十年代的大學生可不是大學擴招之後的素質,不說各個是人才,但在學校裡學習的東西並沒有多少脫離實際。比高中生多接受了四年高等教育,但工作了卻可能反過來要接受比自己工作早的同齡人領導,這書唸的有什麼意義?

類似這樣的問題,是國企陷入經營困境的根本原因之一。人/民/日/報在九版突然開炮,可真是讓好些人浮想聯翩了。

胡解放從盛京談判剛回來,看到人/民/日/報九版上的廣告,就心急火燎的回家找到了胡文海。

新科的日常運作大多都是由他來操作,人才上的短缺胡解放不是不知道,甚至可以說是最爲操心的人。但作爲一個“老派人”,他還是對這種“出頭”的事情本能上覺得不妥。

“兒子,在人/民/日/報上打廣告,會不會動作太大了?”胡解放如今總算是肯聽胡文海的意見了,沒辦法,這二年眼看著新科吹氣球一樣的膨脹起來,感受最深的人非他莫屬。每天給胡文海擦屁股,再大的脾氣如今也消磨的差不多了。

“咱們廠里人才也不算少,其實好苗子還是有的,慢慢培養就是了。現在把事情搞的這麼大,要小心搞出政治風波來啊!”

胡解放一臉愁容,但說實話他的精神狀態倒是不錯。忙碌的工作並沒有把他壓垮,反而讓他的生活重新找到了方向。

和他前世面對501廠日漸衰落而毫無辦法,最終鬱郁終生比起來,顯然他更享受現在的生活。

胡文海也是剛從夏博洋那邊回來,新科廣場的項目是新科地產獨立操作的,他平常基本不怎麼過問。

不過夏博洋做的相當不錯,賬目清晰、管理完善,入春之後東北總算可以繼續開工,工程進度可以說是一日千里。

眼看著新科廣場甚至在年內就能提前完工,胡文海正是興致勃勃的時候,搖頭反問道:“爸,你覺得我爲啥要在人/民/日/報上登這個廣告?如果內容有問題,這則廣告能上的了人日的版面嗎?您就放心吧,咱們這個廣告的時間只有三天,掀不起什麼大風浪來。”

正如胡文海所說,這年月的中國媒體還不像三十年後。和熱點新聞可以幾個小時就傳遍全中國的互聯網時代相比,這個時代的新聞主要依靠報紙傳播。就算有人想興風作浪,一兩天的時間也來不及搞出什麼動作來。

第二天,不等其他報紙做出什麼反應、品出什麼味道來。人日的第九版又是一篇天窗,仍然還是熟悉的味道。空白的版面上,只有一句話。

“何飛,十五年國企車間主任,爲了兒子進廠名額而提前退休。”

連續兩天的開天窗,再加上文案的內容,正常的政策宣傳不會搞成這個樣子。而如果是人日被塞了抹布,那上級部門更不可能讓他們第二天還這麼搞。很多人也開始懷疑,這或許並不是一個政治信號。保持懸念的同時,大多數人也意識到了謎底應該會很快揭開。

然而不論人日的態度如何,顯然這兩個天窗順利的引爆了國內大多數媒體的關注。只比人日開天窗晚了一天,很多報紙就開始猜測這個動作的含義,或者用自己的傾向來給人日的天窗增加註釋。

雖然一天時間裡,其他報紙還挖掘不出什麼深入的內容和思想,但人日開天窗這個事情總算是搞的天下皆知了。

帝都的人日報社,原本高冷的電話熱線,乾脆就是被人給打爆了,多數都是來詢問這兩天開天窗究竟是什麼情況的。也有那些嗅覺敏感的企業,乾脆就懷疑了這是人日刊登的商業廣告,開口就問九版廣告的價格。

這真是讓人日九版的主編不堪其擾,卻又有苦難言。外面接電話的實習生嗓子都已經喊冒煙了,主編室裡它捧著溫熱的茶水卻是連喝的心情都沒有。

“陳……姑姑,不能再這麼搞下去了啊!”九版主編陳果算是陳發的遠房親戚,奈何他四十多歲的人卻比陳發差了一輩,只能不甘不願的叫一聲姑:“再來社裡非得出大事不可,你也不是不知道,市裡剛拿下了那個陳家,正是天翻地覆的時候。這時候再搞出這麼多的事情來,影響太大了!”

陳發嘴上叼著皮筋,把頭髮綰了起來,毫不在意的說道:“哎,別叫我姑啊!把我都叫老了,咱們就按歲數算,我叫你哥得了!”

“那怎麼行,輩分不是亂套了!”

陳果連連擺手,不過陳發卻不管不顧的繼續說道:“這事兒上級領導都已經批了,你怕什麼啊?”

“我怎麼不怕啊!”陳果簡直痛心疾首:“你看看外面那些接電話的實習生,我們是人民日報,可不是哪個小報!再這麼搞,社會上不一定要聯想出什麼來!到時候宣傳出了偏差,我是要負責任的!”

“好吧,好吧。”陳發撇撇嘴,無奈的說道:“後面那些就不用管了,明天就把謎底揭曉好了。”

“好好,我明天就把消息發出去!”陳果咕嘟一口將手上的茶喝了個淨光,一把將茶缸拍在了桌子上!

社會上種種猜測還沒有掀起風浪來,第三天人日的第九版就果斷的揭開了謎底。

這次總算不再是一句話開天窗,第九版的上半部用加粗大號黑體字,寫下了九個字:他們都有美好的未來!

在這句話的下面,就是新科公司完整的詳細介紹。只要能拿出來說的豐功偉績,幾乎都在這上面列了出來。而在第十版,則是密密麻麻整版的招聘信息。

人們對私企的擔憂,其實主要就是集中在穩定性上面。這年月,連私企的存在都還是打擦邊球的時候,說是要收編私企的政治風聲也時斷時續,誰知道是不是轉眼哪個私營企業就幹不下去了?所以私人企業招聘人才最大的困難,就在於這種朝不保夕的狀態上。

但是新科公司選擇人日打廣告這層用意的背後,以及整整半版的企業介紹,就是爲了打消應聘人才的這層擔憂。

私企辦到這種程度,胡文海就算赤裸裸的展示肌肉——就算再大的政治風潮,也吹不到新科的頭上來!

開玩笑,年出口額上十億美元的私企,關係到國防安全高科技戰鬥機引進的私企,引進上百億國外先進技術設備和資金的私企——這樣的企業要是都倒了,那才真是吃棗藥丸了!

這就好像比亞迪和華爲雖然也都是私企,但它們在工作崗位選擇中的加權,肯定是要高於普通國企的,甚至對某些人來說,比公務員的優先度都高。

原因很簡單,這些雖然是私營企業,但都可以看做是人生事業的平臺,值得在這種企業裡奮鬥努力一輩子的。

胡文海也是希望,把新科塑造成這樣值得人託付的企業。

至少從現在來說,兩年來的努力,新科終於走到了這一步。不用躲在哪個角落裡、或者靠山的背後,不懼政策改變帶來的風險。

新科自己,已經有了做別人靠山的資格!

新科,能夠爲任何人提供美好的未來!

終於有了站在陽光下,與此時中國的主流國企平起平坐的待遇。

突然冒出來的新科公司,給中國人帶來的衝擊,簡直絲毫不遜色於人們原本預計的“人日對國企改革放風”的影響力。

甚至可以說,新科公司夢幻般的事蹟,甚至比國企改革要更具有衝擊力。

國企改革只是一項政策,行政命令帶來的客觀世界的改變。但新科公司帶來的,可不只是客觀世界的改變,更是對中國人心靈的改變。

簡單的說,就在如今這種對私營企業極度不友好的環境下,中國竟然能成長起來新科公司這樣強大的企業來,如何不讓人感到驚喜和自豪?

中國並不是只有國企才能發展壯大,搞國有企業我們把中國從一窮二白髮展成門類齊全的工業大國,搞私企我們一樣能和歐美企業同臺競技!

這就像是電影《神鞭》一樣,革命前,主人公玩辮子不輸給地痞惡霸。革命後,地痞惡霸以爲那把槍就能勝過功夫了,結果主人公改玩槍,更是比功夫還強!八十年代的中國人,是缺這股自信的。

但是新科公司用自己的成績證明了,中國人缺的只是一個機會,並不是真的天生就比別人差!

這種觀念上的衝擊,可是比什麼政策對社會帶來的改變要更大、更深遠、更長久了。

反應到現實中,就是幾乎所有人都對突然冒出來的新科公司,迫切的感起興趣來。

爲什麼新科公司能夠成功?這是人們急需知道的問題。

八十年代的新聞媒體和三十年後相比,至少還是有些節操的,至少幹不出來坐在家裡編新聞這種事情。

從人日放出招聘啓事之後,記者們就像要奔赴前線的戰士們一樣,從全國各地開始向著繡城進行戰略集結。

然而浩浩蕩蕩的記者隊伍與應聘者的隊伍比起來,卻彷彿驚濤駭浪中的一葉扁舟。此時的中國,應該說“懷才不遇”或者“自認懷才不遇”的人才是主流。

工廠裡拿著和別人相差不多工資的技術骨幹,提前退休的工作經驗豐富的基層管理幹部,陷入人事鬥爭或者慢慢熬資歷的大學生,唯一作用是給領導們做裝飾的名校大學生,以及負責賣澡票的沃頓mba,能用手算有限元分析的老工程師……

未來中國崛起靠的是什麼人?這片土地上的人並沒有被徹底換了一遍,始終還是那些人而已。

九十年代到二十一世紀初,中國這段難得的戰略機遇期,社會主流不就是六七十年代人嗎?同樣的人,只不過是位置不同,社會就產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此時的中國大地上,就像剛剛發現的金沙河,金子就在河裡的泥沙之中,彎下腰去仔細篩找一番,就能發現價值連城的珍寶。

這些珍寶既然不被認可他們自身的價值,那麼就只有自己去尋找尊重自己價值的地方了。

“爸爸,我們去哪裡啊?”孟曉丹趴在火車的車牀上,忽閃著大眼睛看著外面飛快掠過的田野風光,六月的田地裡一片綠意盎然,讓人目不暇接。

“我們去東北的渤海省,爸爸還在那裡當過工程兵呢。”剛剛做生意虧了一大筆錢的孟正峰,抱著女兒的他卻絲毫不見頹喪的表情。

“我們去渤海省做什麼呀?”孟曉丹好奇的問道。

“去——尋找新的生活。”

第六百八十三章 使命必達第四百五十九章 大象漫步第五百八十三章 私心第八百六十一章 得到與失去第五百五十五章 馬斯柳科夫第八百二十四章 兩條腿走路第一百三十四章 只有偉大的國家第四百七十六章 新科認證第七十六章 成功學第四百四十三章 天災第七百五十章 狂熱第六百七十七章 軍事天地第四百五十二章 權力的枷鎖第五百零九章 通貨膨脹第三百五十七章 風險評估第四百六十九章 海戰第二百八十六章 談判第一百九十九、二百章第七百二十章 上飛的技術普查第七百零八章 戰略威懾備份第五百四十章 衛奕信的盤算第六百三十六章 百分之二先生第三百四十二章 交易第三百八十八章 司機消息圈第三百六十八章 勝利的大會第七百零一章 798的未來第一百一十一章 秘密武器第二百六十一、二章 一碗水端平第二十二章 訪客第八百零四章 替天行道第九十章 三個條件第九百一十五章 中國債第九十章 三個條件第五百七十三章 雨夜第一百五十章 金龍電池第三十章 財若露白第七百六十章 工作方式第五百三十五章 海洋般的財富第四百四十七章 新的一年第六十七章 開會第三百一十五章 工人萬歲第八百五十一章 首富名片第五百百十二章 紅箭第八百一十章 首富授課第七百九十九章 賭國運第七百七十八章 卡託姆採夫第七百四十四章 東德輓歌(四)第三百五十九章 小結第三百六十四章 瓜分第七百七十五章 債券第四百八十八章 討個說法第二百六十五、六章 遠洋漁業第九十八章 談判第六百六十三章 激光制導第二百九十一章 操作第六十七章 開會第六百三十二章 換髮第四百三十三章 整理業務第九百零四章 關門,放大鵝!第一百章 上課第三百一十四章 晚了第四百一十五章 無從下手第二百九十五章 謀劃第七百九十三章 東風物流第七百一十六章 從心的波音第四百六十章 情報第四百九十四章 新聞發佈會第三百六十七章 歷史需要沉澱第六百四十八章 爲了自由第六百九十一章 網絡新世界第八百五十五章 宣戰?第八百零九章 敵後根據地第七百八十三章 好飯不怕晚第八百二十九章 明斯克航天局第七百五十三章 陸戰無雙第二百九十二章 沉重第五百四十七章 去做偶像第五百八十一章 建議第五百四十章 衛奕信的盤算第三百八十七章 不可描述第二百一十九章 抽屜服務器第八百八十三章 扣留第三十八章 球賽第六百一十五章 專題報道第二百一十八章 真相只有一個第九十七章 棱鏡計劃第二百八十一、二章 漁政第六百零八章 京津特快第六十一章 給我看錢第六百七十五章 爆炸和更多爆炸第四百八十六章 冉妮的故事10第三十一章 人不中二枉少年第七十八章 冷軋帶鋼第四百二十六章 踹一腳第七百六十三章 美國在線第七百六十章 工作方式第一百一十二章 老婆第六十四章 回國第七百二十九章 農業普查衛星第五百三十三章 與魔鬼同行
第六百八十三章 使命必達第四百五十九章 大象漫步第五百八十三章 私心第八百六十一章 得到與失去第五百五十五章 馬斯柳科夫第八百二十四章 兩條腿走路第一百三十四章 只有偉大的國家第四百七十六章 新科認證第七十六章 成功學第四百四十三章 天災第七百五十章 狂熱第六百七十七章 軍事天地第四百五十二章 權力的枷鎖第五百零九章 通貨膨脹第三百五十七章 風險評估第四百六十九章 海戰第二百八十六章 談判第一百九十九、二百章第七百二十章 上飛的技術普查第七百零八章 戰略威懾備份第五百四十章 衛奕信的盤算第六百三十六章 百分之二先生第三百四十二章 交易第三百八十八章 司機消息圈第三百六十八章 勝利的大會第七百零一章 798的未來第一百一十一章 秘密武器第二百六十一、二章 一碗水端平第二十二章 訪客第八百零四章 替天行道第九十章 三個條件第九百一十五章 中國債第九十章 三個條件第五百七十三章 雨夜第一百五十章 金龍電池第三十章 財若露白第七百六十章 工作方式第五百三十五章 海洋般的財富第四百四十七章 新的一年第六十七章 開會第三百一十五章 工人萬歲第八百五十一章 首富名片第五百百十二章 紅箭第八百一十章 首富授課第七百九十九章 賭國運第七百七十八章 卡託姆採夫第七百四十四章 東德輓歌(四)第三百五十九章 小結第三百六十四章 瓜分第七百七十五章 債券第四百八十八章 討個說法第二百六十五、六章 遠洋漁業第九十八章 談判第六百六十三章 激光制導第二百九十一章 操作第六十七章 開會第六百三十二章 換髮第四百三十三章 整理業務第九百零四章 關門,放大鵝!第一百章 上課第三百一十四章 晚了第四百一十五章 無從下手第二百九十五章 謀劃第七百九十三章 東風物流第七百一十六章 從心的波音第四百六十章 情報第四百九十四章 新聞發佈會第三百六十七章 歷史需要沉澱第六百四十八章 爲了自由第六百九十一章 網絡新世界第八百五十五章 宣戰?第八百零九章 敵後根據地第七百八十三章 好飯不怕晚第八百二十九章 明斯克航天局第七百五十三章 陸戰無雙第二百九十二章 沉重第五百四十七章 去做偶像第五百八十一章 建議第五百四十章 衛奕信的盤算第三百八十七章 不可描述第二百一十九章 抽屜服務器第八百八十三章 扣留第三十八章 球賽第六百一十五章 專題報道第二百一十八章 真相只有一個第九十七章 棱鏡計劃第二百八十一、二章 漁政第六百零八章 京津特快第六十一章 給我看錢第六百七十五章 爆炸和更多爆炸第四百八十六章 冉妮的故事10第三十一章 人不中二枉少年第七十八章 冷軋帶鋼第四百二十六章 踹一腳第七百六十三章 美國在線第七百六十章 工作方式第一百一十二章 老婆第六十四章 回國第七百二十九章 農業普查衛星第五百三十三章 與魔鬼同行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东平县| 原平市| 甘肃省| 萨迦县| 孝昌县| 黄大仙区| 乌海市| 桐梓县| 镇沅| 萝北县| 玉龙| 浦城县| 原阳县| 苍溪县| 嘉禾县| 星子县| 湖南省| 兖州市| 平南县| 荣成市| 大厂| 大化| 丰顺县| 景宁| 鄂托克旗| 涡阳县| 大理市| 屏南县| 长宁县| 宝丰县| 宜宾县| 漳浦县| 宁明县| 阜新市| 萨迦县| 资兴市| 始兴县| 余姚市| 长岭县| 黄龙县| 麻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