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四百五十二章 權力的枷鎖

“走吧,不用看了。”

胡文海身邊跟著王燁和一衆特勤,在塑料七廠廠辦大樓前操場旁邊的林蔭小路上看了一段“活話劇”。

文時珍的決斷讓他鬆了口氣,這位市長並不是一個和稀泥的人。從他的表現來看,把繡城交到他的手上,應該是可以放心了。

事實也是如此,繡城特區開埠,顯然不可能將領頭羊的位置交給一個瞻前顧後的人。

省裡、甚至是國家既然將繡城交到他的手上,那就說明文時珍的性格和能力能夠勝任,他必然是一個開拓性的、敢於面對挑戰的人。

文時珍這筆賬心裡也算的清楚,自己堂堂副省級的特區書記、市長一肩挑,需要去在乎什麼倒爺公司分公司的外圍組織嗎?之前對何奔的縱容,不過是不想橫生枝節的一點顧慮。

但是有了胡家出頭,這件事情就沒有什麼好顧慮的了。

別說是一個倒爺公司的外圍組織,胡文海因爲推動物價放開機制的原因,和這幫倒爺早就已經勢如水火。

渤海省內這些人的日子越來越難過,東北這裡更是將逐步把倒爺的勢力擠壓出去作爲了政治正確。

就是那句他對何奔說過的話,“人間正道是滄桑”。如今“反倒”是人心所向,他這個胡家大本營繡城的市長,如果在這件事情上稍微露出一點妥協,那就是不合格。

有這個大原則在,他當然很容易就下定了決心。

也是看到了文時珍的決心,胡文海才能安心離開,將繡城這一盤事業交到他的手上。

繡城如今大勢已成,只要掌舵的人不犯糊塗,未來可期。而文時珍,顯然不是會犯糊塗的人。

塑料七廠的事情很快就落下了帷幕,在文時珍的親自監督下,紀委很快將何奔的事情調查的一清二楚。

整個塑料七廠的廠委班子,除了一個工會主席以外幾乎個個有問題。何奔一個廠長,在倒賣計劃內物資的過程中竟然貪污了十多萬元。他手下的副廠長和很多中層幹部,竟然也都各有進項。不僅是倒賣計劃內物資,像什麼濫開介紹信、買賣職工編制,亂收回扣和盜竊國有資產以及變賣僞裝報廢設備。

塑料七廠的管理層,早就已經爛透了。

輕工局投資的技改項目,完工不過兩個月時間,連開動生產的設備竟然都已經湊不齊了。

當真相揭開,結果簡直觸目驚心。甚至就連繡城輕工局內部,也因此有很多人的位置要岌岌可危,連續一個星期被紀委約談了十多個人。有多少人會丟掉工作,有多少人甚至要被執行紀律,一時間人心惶惶。

爲什麼塑料七廠竟然能發展到這一步?經過總結,結果讓人目瞪口呆。

從1983年“胡建廠長、經理研究會”上,55名廠長和經理向省府提交的《請給我們“鬆綁”》的聯名******以來,國內向國企負責人放權一時蔚然成風。

向企業放權當然是一件好事,但好政策也需要好人才才能執行的起來。用舊的任命體制遴選的企業負責人,脫離了舊的監督體制,獲得了更大的權力。只有少數人能真正實現放權的初衷,更多的人則將企業交了學費。

當年聯名的55名廠長和經理,十年後再看。企業不說起死回生,甚至還能繼續經營的,十不存一。

塑料七廠的窩案原因很簡單,就是企業放權之後的監督體制沒有跟上。廠裡職工開始的時候,也曾經三番五次向輕工局、向主管部門寫信反應問題。然而不是信件泥牛入海,就是舉報信反而輾轉到了何奔的手裡,要求他“自查自糾”。

久而久之,何奔和他一夥人,竟然成了塑料七廠的土皇帝。不說不敢,但絕大多數職工已經沒有興趣去反抗他的“統治”了。

說實話,反正企業再怎麼糟糕,工人工資是一分錢都不會少。

但這並不代表,工人們心裡沒有一本賬。這顆定時炸彈,終於在最後時刻炸了開來,將何奔和他的一夥人,統統送進了監獄。

他們找來的香江商人,反而非常振奮的表示,希望能夠儘快達成收購協議。原因很簡單,在處理了何奔這些人之後,塑料七廠產權更加清晰,企業的包袱也清理的一乾二淨,是真正的優質資產。雖然要重新開工還得再投入一筆錢,但在香江商人看來只是錢的問題反而不大。

對他們這些人來說,最擔心的就是內地的政策風險。至於資金投入,總歸是比在香江本地投資要便宜的太多了。

最終,香江商人向輕工局支付了二十萬美元的收購資金,輕工局將塑料七廠的生產線補完,又留用了一大批原塑料七廠的技術骨幹。

緊趕慢趕,塑料七廠復活重生,改名爲班澤塑料廠。班澤塑料廠從中鐵建投銀行貸了一筆款,從日本引進了一套二手的生產塑料螺絲的關鍵設備,就此專門生產供應日本的塑料螺絲,隨著日本經濟泡沫膨脹,工業生產成本劇烈上升,這種小成本、低利潤的通用件生意竟然蒸蒸日上。

不過塑料七廠這次事件最大的影響,則是繡城招商引資和國有資產出售模式的確立。繡城市府專門成立了國有資產審覈委員會,國有資產變動不再是企業自行爲是,而是必須經過繡城國資委的審覈。確立了在企業經營中職工大會的作用,超過四分之三職工投票確認,便能罷免企業的負責人。

最後,一項立法議案提交了繡城市人大。關於國有企業破產和對破產企業的處理辦法,給繡城所有國有企業的負責人敲響了警鐘。

如果企業最終要落得破產的結果,相應的企業負責人和企業職工,都將受到不同程度的懲罰——算是對職工大會可能造成福利企業的一種制約。

歸根結底,繡城這一系列操作,不說是杜絕了國企變賣中的舞弊可能,也是將原歷史上侵吞國資的決堤潰口,變成了偶爾的管涌。

從源頭上,至少打下了一個從嚴的根基。

不過這些事情,大多對於胡文海來說都只是需要了解的背景資料而已。塑料七廠也好、繡城招商引資也好,並不是他需要操心的事情。比起具體的招商項目,營造完善的招商環境纔是他更重要的工作。就在繡城有條不紊推進改革的同時,胡文海在充分的休息之後,又一次離開了繡城。

東北重工業產業升級,需要解決兩個問題——實際上所有的生意,都需要解決兩個問題。

怎麼生產產品,怎麼把產品賣出去。

現階段來說,東北重工業產能升級已經飽和——上千億人民幣和數百億美元的投資,足夠把東北重工業吃撐到了。

所以接下來要處理的問題,就是如何把產品賣出去。

東北本身無力消耗這麼大的產能,國內的市場消化暫時來說也有些困難。東北從地理角度考量的出口方向有兩個,一個是隔海相望的日本,另一個則是龐大的蘇聯。

隨著國家做出開放滿裡的決議,東北產品向蘇聯出口就提上了日程。打通蘇聯方面的市場通道,隨著各地產業升級喜訊頻傳,變的迫不及待起來。

向蘇聯出口輕工品,從蘇聯進口重工產品,推動東北產業繼續升級,這是關係到整個中國工業體系升級的大事。爲此不僅是繡城特區開埠,不僅是東北產業格局要進行調整,甚至連中國和蘇聯之間的外交關係都必須重新適應。

然而中蘇關係絕非是兩國自己的問題,至少目前擋在中蘇關係正常化之間的,還有一個第三國——安南。

作爲蘇聯的盟國,安南正處於和中國的戰爭之中。兩山輪戰雖然已經進入尾聲,對抗性相對於戰爭開始階段已經急劇下降。但戰爭就是戰爭,蘇聯不可能在盟友還與中國處於戰爭狀態,就主動的緩和兩國關係。

“同志們,講一下!”

山諾的目光從全旅3768人的臉上一一掃過,包括他在內,合成旅3769人全部在位,沒有一人缺席。

操場上,在全旅戰士的周圍,則是清一色的機械化裝備。解放卡車、裝甲運兵車,ztz-87式主戰坦克,車載雷達,車載防空系統,電子戰、無人機、運輸和戰鬥直升機,自行火炮、多管火箭炮,戰地指揮和通信車,後勤保障、工兵、醫療和維修車……

很多車輛上能看到土法上馬的跡象,比如說雷達車上面安裝的日立空調,比如說越野車前面的豐田標識,比如說指揮車和通信車裡的apple以及intel和motorola的設備。甚至是要地防空,荷蘭守門員系統的logo都還能在迷彩下隱約可見。 шшш●ttКan●C 〇

雖然是七拼八湊起來的裝備,但這支隊伍卻已經是久經考驗。從軟件上,它們更是早就已經形成一個整體。這就是讓軍隊高層好多人看到熱淚盈眶的——山諾合成旅。

“主席有句話說,以鬥爭求和平,則和平存。以妥協求和平,則和平亡!”

第一百六十三章 傻鳥第四百四十四章 情報網絡第四百四十章 使用原則第八百七十三章 儀器儀錶第七百七十二章 白音華第八十二章 談話第三百二十一章 加達裡第四百二十一章 投資第六百四十八章 爲了自由第七百二十一章 還施彼身第三百一十章 承包試點第二百九十七章 考察第六百一十一章 實事求是第一百二十六章 井底之蛙第九十章 三個條件第三百五十章 學成歸國(修正)第四百五十六章 作戰會議第八百四十八章 環保先鋒第六百一十八章 明天來UC上班第三百六十章 暗流涌動第八百六十七章 久違第九百一十章 自己造第八百七十五章 他值得第四百二十章 鐵飯碗第六百四十六章 歷史總是重複第八百六十六章 出逃第九十九章 討價還價第三百九十二章 賣隊友第七百八十六章 亞歐新中線第六百六十六章 大膽的決定第三百七十八章 魑魅魍魎第三百五十一章 雜音(修正)第三百九十七章 測試第三百七十一章 媒體第二十二章 訪客第五百一十八章 並非經濟問題第五百九十八章 軟骨病第七百三十九章 敦促美方第七百七十五章 債券第三百零二章 尾聲第七百八十六章 亞歐新中線第四百六十一章 新春獻禮第二百七十五、六章 打羣架第七百六十八章 別人家孩子第七百七十五章 債券第五百六十二章 約爾什第五百二十六章 海參崴第三百三十章 光棍第八百三十三章 謝夫隆的白手套第六百五十章 真是敢啊!第五百七十一章 定音第六十章 藍色小藥丸第七百七十五章 債券第六百二十九章 轉折第三百七十五章 出售恐懼第三百七十六章 科研體系第九百零九章 北斗總師第二百九十五章 謀劃第六百四十五章 海夫吉戰鬥第五百二十章 傢俱廠的小故事第八百六十九章 從頭越第三百二十七章 我就靜靜的第六百二十四章 放棄專利第六百九十九章 下一個十年第五百五十一章 表決第四百零四章 掰手腕第七百五十四章 預演第二百五十七、八章 吸口涼氣第五百七十二章 甘灑熱血第一百三十二章 斬首第七百一十八章 歡迎宴會第八百一十七章 國家隊第一百九十五、六章第九百一十六章 胡文海在哪裡第二百二十一、二章第四百零九章 成果鑑定第一百零六章 起飛第六百三十六章 百分之二先生第四百六十章 情報第四十九章 看照片第一百六十一章 流動餐車第六百九十八章 遲來的……第六百四十六章 歷史總是重複第六百一十二章 “假”龍第五百四十四章 拉清單第四百二十九章 戴爾第六百四十六章 歷史總是重複第三百二十一章 加達裡第三百九十六章 鑑定第五百二十五章 滿裡的變化第十五章 步鑫生式管理第八百三十四章 中國粉絲第一百三十六章 生產準備第六百五十一章 徵用第八百九十三章 朝聞道第八十四章 激光測距第五百五十一章 表決第四十一章 強運第七百九十一章 引狼入室第五百八十章 曲線投資
第一百六十三章 傻鳥第四百四十四章 情報網絡第四百四十章 使用原則第八百七十三章 儀器儀錶第七百七十二章 白音華第八十二章 談話第三百二十一章 加達裡第四百二十一章 投資第六百四十八章 爲了自由第七百二十一章 還施彼身第三百一十章 承包試點第二百九十七章 考察第六百一十一章 實事求是第一百二十六章 井底之蛙第九十章 三個條件第三百五十章 學成歸國(修正)第四百五十六章 作戰會議第八百四十八章 環保先鋒第六百一十八章 明天來UC上班第三百六十章 暗流涌動第八百六十七章 久違第九百一十章 自己造第八百七十五章 他值得第四百二十章 鐵飯碗第六百四十六章 歷史總是重複第八百六十六章 出逃第九十九章 討價還價第三百九十二章 賣隊友第七百八十六章 亞歐新中線第六百六十六章 大膽的決定第三百七十八章 魑魅魍魎第三百五十一章 雜音(修正)第三百九十七章 測試第三百七十一章 媒體第二十二章 訪客第五百一十八章 並非經濟問題第五百九十八章 軟骨病第七百三十九章 敦促美方第七百七十五章 債券第三百零二章 尾聲第七百八十六章 亞歐新中線第四百六十一章 新春獻禮第二百七十五、六章 打羣架第七百六十八章 別人家孩子第七百七十五章 債券第五百六十二章 約爾什第五百二十六章 海參崴第三百三十章 光棍第八百三十三章 謝夫隆的白手套第六百五十章 真是敢啊!第五百七十一章 定音第六十章 藍色小藥丸第七百七十五章 債券第六百二十九章 轉折第三百七十五章 出售恐懼第三百七十六章 科研體系第九百零九章 北斗總師第二百九十五章 謀劃第六百四十五章 海夫吉戰鬥第五百二十章 傢俱廠的小故事第八百六十九章 從頭越第三百二十七章 我就靜靜的第六百二十四章 放棄專利第六百九十九章 下一個十年第五百五十一章 表決第四百零四章 掰手腕第七百五十四章 預演第二百五十七、八章 吸口涼氣第五百七十二章 甘灑熱血第一百三十二章 斬首第七百一十八章 歡迎宴會第八百一十七章 國家隊第一百九十五、六章第九百一十六章 胡文海在哪裡第二百二十一、二章第四百零九章 成果鑑定第一百零六章 起飛第六百三十六章 百分之二先生第四百六十章 情報第四十九章 看照片第一百六十一章 流動餐車第六百九十八章 遲來的……第六百四十六章 歷史總是重複第六百一十二章 “假”龍第五百四十四章 拉清單第四百二十九章 戴爾第六百四十六章 歷史總是重複第三百二十一章 加達裡第三百九十六章 鑑定第五百二十五章 滿裡的變化第十五章 步鑫生式管理第八百三十四章 中國粉絲第一百三十六章 生產準備第六百五十一章 徵用第八百九十三章 朝聞道第八十四章 激光測距第五百五十一章 表決第四十一章 強運第七百九十一章 引狼入室第五百八十章 曲線投資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上思县| 游戏| 嘉峪关市| 临夏市| 天镇县| 德保县| 抚宁县| 长寿区| 廉江市| 西乡县| 中江县| 江西省| 龙井市| 阿鲁科尔沁旗| 日照市| 文水县| 栖霞市| 海伦市| 德令哈市| 寻乌县| 襄垣县| 辉南县| 太和县| 雷州市| 寿光市| 固安县| 河间市| 平阳县| 秀山| 曲周县| 古浪县| 高雄市| 库车县| 新龙县| 五常市| 兴国县| 望谟县| 枞阳县| 偃师市| 志丹县| 黄冈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