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七百八十六章 亞歐新中線

胡文海說的這條從哈薩克斯坦到烏克蘭的路線,並非是無中生有。

俄羅斯修建的西伯利亞大鐵路,被稱之爲亞歐大陸橋。作爲連接歐洲和亞洲的主要鐵路路線,它的本身條件實際上非常糟糕。

西伯利亞大鐵路穿越的是漫長的西伯利亞冰原,天然氣候惡劣。冬天的極寒天氣和夏天的溼地沼澤,對鐵路線路的維護都是極爲沉重的負擔。

線路長、緯度高、氣候惡劣,再加上基礎建設水平低,鐵路技術條件差,工人缺乏、經濟低迷等一系列問題,這條鐵路線的運量實際上是無法肩負亞歐交流和運輸需求的。

但是亞歐兩塊大陸之間的交流又是迫切、剛性的,海運雖然廉價,但也有它無法克服的缺陷,鐵路是無論如何都無法忽視的需求。

第二條亞歐大陸橋的建設,過往由於受限於蘇聯方面的態度,因此始終無法推行下去。

然而在蘇聯解體之後,這條從哈薩克斯坦聯通亞歐的“第二亞歐大陸橋”,就擺上了日程。

這條新的亞歐大陸橋可以說是得天獨厚,首先它的全部線路都避開了高寒區環境。作業條件優良,維護成本更低,鋪設的成本和西伯利亞大鐵路更是沒辦法比。

其次它的距離更短,相比西伯利亞大鐵路少了兩、三千公里。並且沿途有衆多無封凍期港口,這些港口所在區域經濟相對繁榮——相比西伯利亞來說,因此吞吐量巨大,適合陸海聯運。

一般情況下,第二亞歐大陸橋相比海上運輸,運費能節省四分之一到五分之一,而時間能夠節省一個月以上。僅這些優點,就對渴望進入歐洲市場的中國產生巨大的吸引力了。

而實際上,原歷史中國也確實是在蘇聯解體後的第一時間,就開始推動第二條亞歐大陸橋的打通工作。協調聯繫哈薩克斯坦和俄羅斯,從1992年開始著手,打通這條大陸動脈。

只不過胡文海的設想和這條路線略有出入,原本計劃中的第二條亞歐大陸橋是藉助哈薩克斯坦兩條南北方向的主幹路段,經過莫斯科,抵達歐洲部分。

然而在經過胡總的一番折騰之後,可以想見,未來的俄羅斯情況可能會……很不好。遠東部分失去控制,舍寧和蘇共沒有徹底涼了,想必對俄羅斯的經濟會造成很可怕的負擔。另一方面中方、確切的說胡文海又不可能放著遠東不管,那麼俄羅斯會是個什麼態度,就很不好說了啊……

還有烏克蘭未來還會不會因爲克里米亞和俄羅斯起齷蹉,這也是不好說的事情。雖然以如今俄羅斯的情況來看,葉利欽之後是不是會有一個小爸爸來拯救俄羅斯,恐怕真的不好說。如果俄羅斯國內的寡頭一直沒有人敢動,那——那真tm太方便某些人上下其手啦!大毛子也就沒精神頭隔三差五來噁心兔子了。

既然這條鐵路線路是胡總用來掌握烏克蘭的,那麼就絕對無法接受俄羅斯的存在感太強。從莫斯科走是無法接受的方案,最好的情況就是從哈薩克斯坦距離烏克蘭最近的位置出去。也就是走高加索地區,經過伏爾加格勒,以俄羅斯境內最短的路線,聯通烏克蘭。

但問題是,蘇聯在哈薩克斯坦留下來的鐵路線路是兩條南北走向的縱向鐵路。但要連接阿拉山口和基輔,這需要的是一條四千多公里的鐵路線路……

哪怕能夠藉助一部分哈薩克斯坦既有線,整個新建路線和改造線路也很可能會達到兩千五百公里。

只計算從阿克都卡到阿雷希、從砍得阿尕什到馬拉特、阿特拉務到伏爾加格勒,這三條鐵路可以算是早期方案,需要建設的路線在一千五百公里左右。但問題是哈薩克斯坦繼承的蘇聯鐵路是寬軌標準,而中國鐵路是標準軌距。如果不想轉運,還得考慮對哈薩克斯坦的鐵路進行既有線改造。

而後續要縮短行程、截彎取直,可以直接從卡拉幹達到恩巴,大概相當於再造一條隴海線……

這筆投資實在是太大了,以至於以歷史上21世紀的中國國力,都沒有能把它搞定下來。

而且要建設新亞歐大陸橋,除了經濟問題以外還牽涉了衆多國際外交問題。哈薩克斯坦和俄羅斯、俄羅斯和烏克蘭,這條中線的情況其實還算好的。新南線計劃要走的是一票的那個啥不可說性質國家,不是戰亂頻發就是地貧人叼動不動就爆個炸,涉及的國家又多又亂,統籌難度簡直幾何級數上升。

當然,哈薩克斯坦也是一個那個啥不可說教信徒衆多的國家,然而因爲蘇聯人曾經來過,先進水平和中東那票簡直完全沒有可比性。

這條新亞歐大陸橋中線,光是投資少說兩三百億,因爲是國際工程說不定還打不住。何況要拉攏住哈薩克斯坦,這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顯然超出了胡文海的能力範圍。

黃秘書知道自己對這個方案根本沒有說話的份,胡文海的要求少不得要拿到長老會上去舉舉手。既然如此,那他的工作就簡單了,把話帶到就行。

黃秘書是來也匆匆、去也匆匆,和胡文海商量過後,馬不停蹄的就走了。潘鏡芙接著帶著胡文海將試1000艦上下看了一遍,順便也抓住機會提了一堆的要求。

後來已經退休卸任的潘鏡芙,在一次內部演講中如此描述了自己的“心路歷程”。

“我們那時候搞試1000艦,條件應該說還是不錯的。中船重工每年撥款至少十億人民幣啊,實際上錢是夠花的。不過大家都知道,試1000艦這個錢呢,是從新科胡總的收益中劃撥的,獲得的成果算是軍民兩用,民用專利權歸屬新科。”

“我還記得是1991年國慶節剛過,蘇聯解體的消息搞的人心不寧啊。不過胡文海那時候剛好到大港,我們就請他到試1000艦來參觀。當時試1000艦停在大港艦艇學院,我們海軍官兵也在一步步摸索著這個東西應該怎麼用。”

“當時試1000艦的情況比較複雜,應用了很多的新技術。包括計算機技術、燃氣輪機動力,電子電力和信息管理等等過往我們沒有接觸過的東西。這些東西當時海軍方面基本沒什麼積累,領導們考慮到這一情況,才拍板決定把試1000艦放在了大港艦艇學院?!?

“一方面艦艇學院的師資力量比較強,可以邊研究、邊學習。我們學會了,然後再利用艦艇學院的平臺和設備來教授給我們的官兵。另一方面,一些太專業的技術知識,我們就只能從社會上聘請專業人才來。這裡包括大港海運學院,也就是後來的海事大學,還有大港理工大學、東北大學當時在大港建設的軟件學院,這些都是我們的師資來源?!?

“這投資人來了,一般來說肯定要看點出成績的地方。我呢,就把胡文海往船艙裡面領,一直到了我們試1000艦的輪機艙。領導來看,當然是要開機的吧?我們把五臺smia燃氣輪機全部打開,艙內溫度那就沒法呆人了?!?

“這時候我們就好和胡總說了,試1000艦排水量七千噸,其中有一千噸是可以減下來的。不過你看這裡,五臺smia燃氣輪機,它就沒法減下來,因爲它功率不夠!一臺smia燃氣輪機,一萬七千馬力。試1000艦需要七萬七千馬力,因此必須上五臺smia燃氣輪機??墒钦娴搅藨饡r,全功率運作下工作條件太過惡劣,嚴重影響作戰能力啊!”

“這燃氣輪機是戰艦的心臟啊,沒它就沒有動力。當時smia燃氣輪機,是我們唯一能保證供應的燃氣輪機。早年還能從美國進口lm2500型,不過後來的事情大家都知道,這就沒有辦法了。我在胡文海來的時候,就把燃氣輪機的事情擺出來,希望能得到更先進的燃氣輪機。”

“胡文海就問,那你們有什麼解決方案?我說,方案就是更換smic燃氣輪機,最好是中冷回熱的smicr型號。胡文海這就不說話了,當時重型工業口動力集團也爭取過smic的技術授權,可英國佬根本不搭理咱們,就更不用說smicr了?!?

“不過胡文海後來又問了一句,你們試1000艦換了smicr能有多少效果?我伸出兩根手指頭,兩套smicr再加上兩套mtu的柴油機,柴燃混合動力,就能滿足試1000艦的需求。五套變兩套,中國軍艦將趕上世界先進水平?!?

“當時胡文海就下了個承諾,五套變兩套這個買賣劃算!你們等著,英國人不老實,我踢他們屁股去!果不其然,沒過多久,英國人老老實實的給我們送來了smicr的兩套成品,還得搭上生產技術的授權。”

“由此我們得出一條非常重要的經驗:越是主要領導來的時候,我們一定要給他看最不好的地方。看那些工作條件惡劣的地方、自動化程度低的地方,這樣領導的責任心油然而生,就給我們解決很多問題。”

“屢屢得逞!”

第四百八十三章 冉妮的故事7第六章 產品線第四百一十七章 深信不疑第七百二十二章 園丁第八百八十五章 世紀合作第八百二十九章 明斯克航天局第一百三十五章 我是市長!第四十章 冷泉港第二百八十一、二章 漁政第六百零六章 高通還不是高通第七百三十三章 雙普顯威第二十五章 王以純的心思第一百一十四章 電池第二百六十五、六章 遠洋漁業第五十章 貓黨第一百六十一章 流動餐車第五百四十九章 調查小組第二百三十五、六章第一百九十二章 計算機霸權第五百六十五章 製造困難第三百七十一章 媒體第二百七十七、八章 三觀毀滅者第二百零七、八章第一百四十九章 事難辦第一百二十章 專利陷阱第五百八十九章 又要搞事第七百六十七章 採訪第八百二十七章 新科的意志第三百六十六章 功虧一簣第七百三十七章 市場經濟第五十四章 攤牌第一百四十八章 臉難看第四百六十五章 任務第四百二十章 鐵飯碗第五百八十七章 兔子皮披不住啦第八百六十一章 得到與失去第五百三十八章 一問一答第五十二章 參觀第六百八十九章 佈置會議第三百零五章 歸家第八百八十六章 談判破裂第十九章 老將出馬第八百五十八章 真正的戰場第三百九十七章 測試第八百二十七章 新科的意志第二百六十三、四章 日常第七百八十章 能源與蘇聯第四百一十一章 意料之外第一百四十二章 堵門第五百八十九章 又要搞事第六百八十三章 使命必達第六百四十七章 歷史上個小姑娘第二百六十七、八章 二吳第二百二十一、二章第八百二十七章 新科的意志第四百零一章 新科新城第五百二十九章 院長的拒絕第七百一十二章 如此流氓第887-888章第八百五十五章 宣戰?第六百三十九章 主力銀行第四百零二章 一年後第八百二十一章 蘇聯體系第六百七十六章 死亡不是結束第七百七十一章 雙引工程第二百七十七、八章 三觀毀滅者第三百三十六章 風暴第七百四十五章 東德輓歌(五)第一百一十九章 長工第二百零九、一十章第一百五十九章 承包第八百五十章 核心技術第三百三十二章 地位第三百二十五章 土特產第三百一十六章 穿越人生第五百五十九章 要啥飛機第三百四十三章 飛抵倫敦(修正)第八百五十章 核心技術第二十九章 行動中心戰第一百七十六章 好人哪第八百三十七章 節奏第二十三章 埃爾坎公司第六百八十八章 悄悄的看第四百八十九章 人心向背第一百七十四章 包圍第七百零三章 繡城印象第四百三十九章 統一思想第八百一十四章 最好的時代(三)第一百九十四章 罷工第三十八章 球賽第六百九十二章 圖窮第八百三十章 暴風雪第八百一十九章 莫斯科人在盛京第四百一十九章 壓力容器認證第八百二十八章 霸王龍第四百五十六章 作戰會議第六百六十一章 戰爭從未改變第四百七十四章 上課第四百九十五章 臨安遊第七百二十六章 圖曼斯基重聚計劃
第四百八十三章 冉妮的故事7第六章 產品線第四百一十七章 深信不疑第七百二十二章 園丁第八百八十五章 世紀合作第八百二十九章 明斯克航天局第一百三十五章 我是市長!第四十章 冷泉港第二百八十一、二章 漁政第六百零六章 高通還不是高通第七百三十三章 雙普顯威第二十五章 王以純的心思第一百一十四章 電池第二百六十五、六章 遠洋漁業第五十章 貓黨第一百六十一章 流動餐車第五百四十九章 調查小組第二百三十五、六章第一百九十二章 計算機霸權第五百六十五章 製造困難第三百七十一章 媒體第二百七十七、八章 三觀毀滅者第二百零七、八章第一百四十九章 事難辦第一百二十章 專利陷阱第五百八十九章 又要搞事第七百六十七章 採訪第八百二十七章 新科的意志第三百六十六章 功虧一簣第七百三十七章 市場經濟第五十四章 攤牌第一百四十八章 臉難看第四百六十五章 任務第四百二十章 鐵飯碗第五百八十七章 兔子皮披不住啦第八百六十一章 得到與失去第五百三十八章 一問一答第五十二章 參觀第六百八十九章 佈置會議第三百零五章 歸家第八百八十六章 談判破裂第十九章 老將出馬第八百五十八章 真正的戰場第三百九十七章 測試第八百二十七章 新科的意志第二百六十三、四章 日常第七百八十章 能源與蘇聯第四百一十一章 意料之外第一百四十二章 堵門第五百八十九章 又要搞事第六百八十三章 使命必達第六百四十七章 歷史上個小姑娘第二百六十七、八章 二吳第二百二十一、二章第八百二十七章 新科的意志第四百零一章 新科新城第五百二十九章 院長的拒絕第七百一十二章 如此流氓第887-888章第八百五十五章 宣戰?第六百三十九章 主力銀行第四百零二章 一年後第八百二十一章 蘇聯體系第六百七十六章 死亡不是結束第七百七十一章 雙引工程第二百七十七、八章 三觀毀滅者第三百三十六章 風暴第七百四十五章 東德輓歌(五)第一百一十九章 長工第二百零九、一十章第一百五十九章 承包第八百五十章 核心技術第三百三十二章 地位第三百二十五章 土特產第三百一十六章 穿越人生第五百五十九章 要啥飛機第三百四十三章 飛抵倫敦(修正)第八百五十章 核心技術第二十九章 行動中心戰第一百七十六章 好人哪第八百三十七章 節奏第二十三章 埃爾坎公司第六百八十八章 悄悄的看第四百八十九章 人心向背第一百七十四章 包圍第七百零三章 繡城印象第四百三十九章 統一思想第八百一十四章 最好的時代(三)第一百九十四章 罷工第三十八章 球賽第六百九十二章 圖窮第八百三十章 暴風雪第八百一十九章 莫斯科人在盛京第四百一十九章 壓力容器認證第八百二十八章 霸王龍第四百五十六章 作戰會議第六百六十一章 戰爭從未改變第四百七十四章 上課第四百九十五章 臨安遊第七百二十六章 圖曼斯基重聚計劃
主站蜘蛛池模板: 建水县| 东城区| 珠海市| 聊城市| 龙游县| 湖北省| 陆丰市| 建始县| 红原县| 永宁县| 潞西市| 宜兰县| 闻喜县| 延庆县| 高尔夫| 乐都县| 那曲县| 阿勒泰市| 花莲市| 安化县| 福清市| 太谷县| 禄丰县| 玉田县| 安阳市| 胶州市| 九龙县| 兴城市| 土默特左旗| 措美县| 牙克石市| 公安县| 禹城市| 安岳县| 遵化市| 嘉义市| 息烽县| 三台县| 宁南县| 乾安县| 诸暨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