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204章 掣肘之人

順著屋檐滴下的噝噝作響的雨滴聲於書房外迴響著,書房內(nèi)靜悄悄的,氣氛顯得有些奇怪。

今天天津下了一場小雨,在回到家中時,李經(jīng)述的頭髮已沾上不少雨滴,濃密的黑髮被雨打溼,冰涼的雨滴從他的髮尾滑落,經(jīng)由他的頸後,墜落至衣領(lǐng)間,而他看著沉默不語的父親和端著茶杯喝著茶的兄長,張張嘴,卻是沒能說出話來,此時的他,心底甚至有些失望——在他回到家後,父親只是隨口問了一句,便再無關(guān)切之言了,儘管兄長依然關(guān)愛如往,但畢竟……

沒有書面上的信,甚至沒有讓回到天津的經(jīng)述帶過多的言語,不過只是一句?“中堂大人一切安好否?”,這句話瞧著簡單,可在這句話的背後又透著什麼意思?

基於對唐子然的瞭解,李鴻章深知,他是在和自己打啞迷,這個安好否問的是他現(xiàn)在是否如願以償,嗯,差不多吧!若是唐子然在他面前,李鴻章或許會半嘲半諷的說“承你的情,一切尚且安好”,承情?開什麼玩笑,他唐子然可是把大傢伙的腦袋都推到了刑場,若不是朝廷沒有依持,不定這會大家的腦袋能不能保住都是一說。

好了,現(xiàn)在唐子然把經(jīng)述放回來,那就是告訴自己一個事實——大人您如願以償了,該保著小的那點兒小小的要求了。可問題是……他要什麼!

這纔是李鴻章現(xiàn)在最頭痛的,一方面,他需要保住唐浩然,以其爲器,把朝廷的臉面撕下來,在將來亦需借其爲用,提醒朝廷還有一“二百五”在一旁盯著,從而令其不敢輕舉妄動。而在另一方面,李鴻章卻又不願其做大,畢竟。現(xiàn)如今,有能力挑戰(zhàn)北洋的,也就只有唐浩然的朝鮮軍。

朝鮮軍絕不入關(guān)內(nèi)一兵一卒?

所謂的承諾不過只是個笑話,將來朝鮮軍改個名頭。還是朝鮮軍嗎?玩弄了幾十年文字的李鴻章又豈不知那文字遊戲如何玩弄,最關(guān)鍵的還是實力,現(xiàn)如今大清國沒人能在陸上製得住他唐浩然,縱是淮軍……當年剿滅太平軍和捻軍的時候,淮軍全部都是進口的洋槍。其他部隊都是鳥槍,太強,所以顯得淮軍很厲害,是謂無敵也。

可這種所謂的無敵,現(xiàn)在卻全被唐浩然的朝鮮軍給撕了下來,實際上,在“收復(fù)”琉球的過程中,日軍不過一個聯(lián)隊的駐軍,就曾給淮軍以深刻的教訓(xùn),十營淮軍竟然被其追著打。若非袁世凱的一標臺灣新軍救援急時,這大清國的面子,怕真丟到外國去了。

可不待李鴻章反思十二營淮軍於琉球面對西洋軍制的日軍時低劣的表現(xiàn),這邊唐浩然卻動起了手來,在琉球的時候,十二營淮軍面對的不過只是臨時編成的一個缺槍少炮的聯(lián)隊,尚被其用刺刀衝鋒追著打,而現(xiàn)在需要面對的卻是唐浩然的十萬虎狼之師。

十萬虎狼之師!

唐浩然過去有沒有這麼多兵,李鴻章不知道,但他可以肯定的一點是。現(xiàn)在他手中肯定有這些兵,甚至可能遠多於此——僅被其俘虜過去的淮軍、奉軍、毅軍等兵勇就不下五六萬之多,收降從來都是擴充實力最快捷的法子。當年他李鴻章能收降髮匪、捻匪,今天他唐浩然自然能收降淮軍。

這新軍……非練不可啊!

不練新軍。淮軍則不足爲憑,那邊他已經(jīng)授意袁世凱於臺灣練一鎮(zhèn)新軍,甚至將琉球的十二營近七千淮軍悉數(shù)調(diào)於其麾下,供其加以操訓(xùn)充實臺灣新軍。可問題是在新軍練成之前,誰人能擋得住他唐浩然的十萬精銳?

朝廷自然希望李鴻章去擋,就是各地總督恐怕亦希望如此。可對李鴻章來說,當下最緊要的就是保持實力,從而保住這“天下第一督”之位,若是說過去,這“天下第一督”靠的是名,那麼現(xiàn)在就需要靠“實”了,唯有實力才能讓這北洋衙門於他日立於不倒之地。

亦正因如此,他纔不能容唐浩然坐大,如若唐浩然坐大,那麼到時候,對北洋絕不是件好事?養(yǎng)狗是好,但不能傷著主人,長時間的思索後,李鴻章擡眼看著神情顯得有些緊張的李經(jīng)述,注意到其臉色中的異樣,心知兒子性格柔弱的他便輕聲詢問道。

“經(jīng)述,以你看來,唐子然所要爲何?”

所要爲何?

被父親這般一問,李經(jīng)述不禁一愣,好一會纔開口說道。

“以,以孩兒看來,唐子然所謀者,絕非關(guān)內(nèi),”

至少現(xiàn)在還不是,在心底補充一句,李經(jīng)述的話語稍頓了頓,看著父親深吸一口氣,然後認真的說道。

“以孩兒之見,其所謀者,定是東三省!”

東三省,儘管現(xiàn)在東北盛京、吉林、黑龍江三地尚未建省,但卻早有“東三省”之說,現(xiàn)在這“東三省”這一用語則更加普遍,如七年前曹廷傑所著《東三省輿地圖說》即將關(guān)東三地稱爲“東三省”,這會李經(jīng)述自然而然的用上了“東三省”。

“東三省!”

李經(jīng)述的話讓李鴻章與李經(jīng)方皆是一愣,李經(jīng)方更是驚喊道。

“這……他就不知道那東三省是朝廷的龍興之地嗎?想要東三省,他瘋了是不是!”

奉天、吉林、黑龍江三省所在的東北地區(qū)是滿洲人的發(fā)祥地。大清國入主中原後,即以東三省爲特區(qū),其行政體制與內(nèi)地行省制度迥異。爲了防止?jié)h人染指其“龍興之地”,清廷更是於東北實行封禁政策,禁止?jié)h人出關(guān)移民墾殖,以關(guān)外爲皇家禁地,自成體系。

直到了清末,隨著清政府封禁政策的鬆弛,當然更重要的原因是朝廷的勢微,流民陸續(xù)出關(guān)墾殖,加之俄人染指之憂,這才迫使朝廷於關(guān)外馳禁,準流民於東三省屯墾。雖是如此,這東三省於

於朝廷而言總歸是龍興之地,他唐子然想要東三省,談何容易。別的不說,就是那些旗老旗少們又焉會坐視龍興之地爲“逆賊”襲佔。

相比於李經(jīng)方的驚訝,李鴻章卻顯得很是平靜,他只是靜靜的反問一聲。

“這是他的意思?還是你猜出來的?”

這纔是李鴻章最關(guān)心的事情。於朝廷而言“東三省”或許是龍興之地,但那總歸只是“關(guān)外”,若是唐子然勢大難擋,這朝廷不見得不會考慮讓“東三省”與其,尤其是現(xiàn)在。現(xiàn)在草木皆兵的朝廷對地方疆吏全無信任可言,如若唐子然兵逼京城,屆時朝廷自然會考慮割地議和,對此深知這朝廷實質(zhì)的李鴻章又焉能不知?

可問題在於——他唐子然得到了“東三省”會對北洋產(chǎn)生什麼樣的影響?會不會因而坐大?

至於什麼朝廷的“龍興之地”則全不在其考慮之中。

“這……這是孩兒的猜測。”

這當然是李經(jīng)述的猜測之言,實際上,唐浩然並未曾對其直接表示過要東三省。

“不過從孩兒與其談話時,其話中透出的意思來看,其既便是罷兵,亦需要獲得一定的回報,再結(jié)合其於奉天仿效地方事務(wù)廳。設(shè)立民政廳,委派民政官員,將大量官員調(diào)往奉天、吉林等地,孩兒以爲,其所謀定是東三省!”

李經(jīng)述的分析倒還算有理有據(jù),略點下頭,知其所說是事實的李鴻章沉思片刻後,看著李經(jīng)述反問道。

“經(jīng)述,你以爲這東北三省是否應(yīng)該交予唐浩然?”

“斷不能交予其!”

李經(jīng)述口中的拒絕,全出乎李鴻章以及李經(jīng)方兩的意料。在他們看來,其定會贊同將三省交予唐子然,怎麼可能會拒絕?

“父親,唐子然者。於朝鮮,尚能受制於外藩之地,可若是到了東北,雖看似關(guān)外,卻實爲中國之地,再經(jīng)十數(shù)年建設(shè)。試問他日天下誰人能敵其勢?”

若是有外人在,恐怕定會有人嗤之以鼻的加以反駁,這世間豈有漲他人威風(fēng),滅自家志氣之說,可問題就是這裡沒有外人,李鴻章比誰都清楚,現(xiàn)在北洋之困在什麼地方,至於李經(jīng)方出使日本的經(jīng)歷,卻使得他深知方今之世何業(yè)最爲重。

如此之下,李經(jīng)述的話卻只引得兩人一陣贊同,可不是嘛,在朝鮮,唐浩然辦起事來,尚還受制於外藩不能盡展拳腳,可若是到了東北,那局面定會大不同,他自可放開拳腳施以建設(shè),十數(shù)年後北洋最大的威脅,恐怕就是以東北三省爲根基的唐浩然。

“可如若不給他東北,其又豈會輕易罷兵?”

反問一聲,李經(jīng)方的眉頭猛然緊皺,這恰恰現(xiàn)在的無解之處,給其東北三省,無疑將令其如虎添翼,而不給……人家已經(jīng)打了下來,想讓其撤退,又豈是那麼容易?

“若是給他其它地方呢?”

李經(jīng)述試探著問了一聲,可他的這個建議卻只讓李經(jīng)方無奈的搖頭嘆道。

“現(xiàn)在這局勢,八督之中,又豈有一人願意唐子然染指其地,若是說酬其功,恐怕也就只有慷朝廷之慨了,畢竟這東三省是朝廷地方。”

給不是,不給亦不行,眉頭緊鎖著,看著沒有主意的兩個兒子,李鴻章的面上顯出一絲愁容,然後語氣低沉的言道:

“現(xiàn)在,最讓人擔(dān)心的恐怕還不是唐子然,而是……”

話聲稍頓,無奈的苦笑一聲。

“有些人哪,沒準現(xiàn)在已經(jīng)動起唐子然的心思了!”

苦笑中李鴻章走到了窗邊,瞧著窗外的雨,那臉上的無奈之色更濃了,這大清國的總督並非只有他一個,“天下八督”現(xiàn)如今瞧著是齊心協(xié)力,可那是同朝廷爭權(quán),可實際上八人卻是心思各異,就是那位在廣東的兄長……人心從來都是如此。

官場沉浮數(shù)十年的李鴻章又豈不知,在地方總督中未曾沒有試圖挑戰(zhàn)自己的人?這“天下第一督”不過只是一個名罷了,就是這個虛名,過去都有人眼熱,更何況是現(xiàn)如今?

“父親,您說是張香濤?”

雖說平素顯得極爲溫順,可李經(jīng)述畢竟出身於李府,見慣了官場之事的他聽父親這般一說,立即聯(lián)繫到唐浩然與張之洞的故交。

默默的點點頭,李鴻章長嘆一聲。

“這八督之中,野心最盛者,當數(shù)張香濤,而張香濤所督之湖廣既有人丁之旺,又有魚米之利,且又得唐浩然遺制之禁菸以及“船、煤、絲、棉”四策,雖禁菸不過爲其化爲斂財之策,可每年卻可令湖廣平空入銀數(shù)百萬兩,至於船、煤、絲、棉,有所成亦有所虧,但依能充裕府庫,論各省之財力當數(shù)湖廣爲首!”

提及湖廣的財力時,李鴻章滿面盡是憂色,這恰恰正是北洋的不足,他辦了幾十年洋務(wù),可那些洋務(wù)卻分散於全國,至於這直隸之洋務(wù),除去一個煤礦和製造局還算湊和,其它遠不能同湖北相形,而更爲重要的是直隸在財力上遠無法同湖廣相比。

“加之其正操辦之漢陽鐵廠、槍炮廠以及船廠等洋務(wù)工廠,內(nèi)有千萬財力相憑,又有洋務(wù)工廠爲助,張香濤如何不野心盡顯?而唐子然終究還是出於湖廣啊……”

這一聲感嘆之後,李鴻章眉間的愁容更濃了。見父親一副憂心忡忡的模樣,李經(jīng)述連忙勸說道。

“父親,我觀子然其人斷不會爲張香濤所驅(qū)使,畢竟,當初張香濤先是負他,若非其……”

“若非其負他,又豈有唐子然之今天?”

似嘲似諷的感嘆一聲,李鴻章回過身來看了幼子一眼。

“唐子然或許不會甘爲其驅(qū)使,可張香濤未必又會驅(qū)使於其,對於張香濤來說,他要的不是讓唐子然爲其效犬馬之勞,其所求只是用其爲北洋之掣肘啊!”

對張香濤來說,最大的威脅是北洋,對其它的督撫來說未償不是如此,至於那唐子然不過只是明日之患罷了,而現(xiàn)在北洋……面上顯出愁色的李鴻章未了又苦笑一聲。

“現(xiàn)在北洋纔是他們的心頭之患啊!至於他唐子然,可不就是掣肘北洋的最佳人選!”

(今天只有一更了,明天恢復(fù)雙更,希望大家能夠支持無語,拜謝!弱弱的求一下定閱和月票,無論您看的是不是正版!帝國的朝陽讀者交流羣:150536833歡迎你的加入)(。)

第21章 特警第52章 達姆彈第103章 軍艦第326章 兄弟第110章 逃兵第303章 末日第8章 朝鮮王第16章 總督府第42章 老孃們(上)第82章 根基(下)第175章 最終決定第209章 氣數(shù)第101章 板上之肉第286章 大決戰(zhàn)(一)第317章 自作聰明第271章 偶然第34章 山東第336章 別無選擇第270章 外交第40章 命門第168章 珍珠港第10章 萬事當以財爲先第196章 手腕第163章 叔嫂第139章 失望第100章 乘機第69章 緣何第178章 紛亂第55章 華陽洞第50章 革命第354章 應(yīng)對第134章 南浦第172章 兵敗第136章 取捨之間第258章 老艦新春第283章 尾聲(一)第208章 炮壘第214章 末日(下)第98章 新一代第241章 兵臨城下第227章 鴻章第360章 對與錯第9章 生意第105章 我是誰?第4章 初見且聽我忽悠第30章 問題第33章 風(fēng)雲(yún)微動第81章 根基(上)第36章 恩自於上第77章 不下第156章 問題的迴歸第191章 叔嫂第43章 拓財第185章 津門憂第192章 李鴻章的心思第41章 討人情第378章 不列顛的決定第118章 商憂第128章 安納波利斯第354章 應(yīng)對第330章 中游第41章 嫁衣第43章 八旗新軍第160章 主子奴才第51章 統(tǒng)籌第191章 犧牲第90章 下南洋第205章 說客第248章 憂慮第156章 問題的迴歸第103章 軍艦第161章 忠犬第5章 同文館(下)第39章 李合肥的主意第16章 悔之晚矣第324章 金陵事第149章 戲法第33章 長衫第13章 約法三章第201章 漢城第58章 到海上去第317章 自作聰明第6章 將欲行第95章 謀劃第29章 困局第33章 長衫第91章 東亞風(fēng)雲(yún) 上 今天加更!第164章 底線第14章 商鬥第162章 忠臣第54章 清爲中否第59章 在水一方第8章 一言非是用人道第129章 法國第152章 軍艦之爭第63章 賭徒第45章 天津衛(wèi)第219章 未來第330章 中游第16章 悔之晚矣
第21章 特警第52章 達姆彈第103章 軍艦第326章 兄弟第110章 逃兵第303章 末日第8章 朝鮮王第16章 總督府第42章 老孃們(上)第82章 根基(下)第175章 最終決定第209章 氣數(shù)第101章 板上之肉第286章 大決戰(zhàn)(一)第317章 自作聰明第271章 偶然第34章 山東第336章 別無選擇第270章 外交第40章 命門第168章 珍珠港第10章 萬事當以財爲先第196章 手腕第163章 叔嫂第139章 失望第100章 乘機第69章 緣何第178章 紛亂第55章 華陽洞第50章 革命第354章 應(yīng)對第134章 南浦第172章 兵敗第136章 取捨之間第258章 老艦新春第283章 尾聲(一)第208章 炮壘第214章 末日(下)第98章 新一代第241章 兵臨城下第227章 鴻章第360章 對與錯第9章 生意第105章 我是誰?第4章 初見且聽我忽悠第30章 問題第33章 風(fēng)雲(yún)微動第81章 根基(上)第36章 恩自於上第77章 不下第156章 問題的迴歸第191章 叔嫂第43章 拓財第185章 津門憂第192章 李鴻章的心思第41章 討人情第378章 不列顛的決定第118章 商憂第128章 安納波利斯第354章 應(yīng)對第330章 中游第41章 嫁衣第43章 八旗新軍第160章 主子奴才第51章 統(tǒng)籌第191章 犧牲第90章 下南洋第205章 說客第248章 憂慮第156章 問題的迴歸第103章 軍艦第161章 忠犬第5章 同文館(下)第39章 李合肥的主意第16章 悔之晚矣第324章 金陵事第149章 戲法第33章 長衫第13章 約法三章第201章 漢城第58章 到海上去第317章 自作聰明第6章 將欲行第95章 謀劃第29章 困局第33章 長衫第91章 東亞風(fēng)雲(yún) 上 今天加更!第164章 底線第14章 商鬥第162章 忠臣第54章 清爲中否第59章 在水一方第8章 一言非是用人道第129章 法國第152章 軍艦之爭第63章 賭徒第45章 天津衛(wèi)第219章 未來第330章 中游第16章 悔之晚矣
主站蜘蛛池模板: 始兴县| 洛宁县| 永春县| 柳河县| 杂多县| 松原市| 醴陵市| 西城区| 汨罗市| 买车| 增城市| 伽师县| 临江市| 滨州市| 兴山县| 顺义区| 西和县| 融水| 应用必备| 炎陵县| 长阳| 静宁县| 尉犁县| 雷波县| 剑河县| 滁州市| 湖州市| 隆林| 宜阳县| 乐亭县| 尖扎县| 中山市| 浦江县| 瓦房店市| 陵水| 舒兰市| 益阳市| 新乡县| 塔河县| 宁强县| 兴国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