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四百四十一章 瀚海難幹(一)

“皇上,西北那邊傳來最新消息,師兄已經(jīng)開始調動整個西征軍了。”徐天翔和胡小四聯(lián)袂找到李玄清道:“師兄已經(jīng)做出了部署,命令哈穆德率領騎兵軍團插入焉耆北部地帶,進駐輪臺草原西北角,而且快馬傳訊安西兵團做好薩法兒王朝介入的準備。”徐天翔將手中收到的厚厚的西藏和西征軍最新部署遞給李玄清笑道:“師兄果然是老辣無比,此時在西北那邊發(fā)動大規(guī)模行動必然是策應陳凡和陳宇他們兩個了。”

“焉耆,這是真正進入安西了,真是瀚海難幹啊。”萬毅那邊有如此舉動倒是沒有出乎李玄清的意料,只是焉耆讓他有點感慨,事實上從焉耆開始纔算是真正的進入安西舊地,當年安西四鎮(zhèn)中焉耆就是其中之一,加上龜茲、于闐和疏勒共同構成大唐在西北最堅實的統(tǒng)治核心。安西軍當年主要駐守的區(qū)域也基本上就是這些地方,至於更北部的其實是當時另一個大都護也就是北庭大都護的管轄範圍。只不過當年的北庭大都護無論是兵力還是在西北的影響力都遠遠不如安西,北庭大都護李元忠在大曆年間實際上也是在北庭失守之後退回安西和郭昕一起堅守安西,成爲當年堅守西北的另一名領袖級人物。

李玄清擺擺手示意兩人坐下來之後道:“當年我曾經(jīng)答應石堅,許他帶兵重新打回安西,爲當年堅守絕域的安西軍復仇,現(xiàn)如今倒是一語成讖。不過這樣也好,當年安西的仇也只有交給他這個安西后人才能夠告慰那些英靈。替我傳訊西征軍全體將士,就說收復安西全境之日,我定當親臨故地,以帝國皇帝之尊祭祀我大唐英靈,安西戰(zhàn)魂,永垂不朽。”

“請皇上放心,我會轉告全體西征軍將士的。到時候我等會陪同皇上一起,去接那些戰(zhàn)死絕域的先祖回家,讓他們的英靈享受祭祀,將這段悲壯的歷史永遠傳承下去,莫忘國恥才能砥礪奮進。”徐天翔和胡小四對視一眼站起身來鄭重接令。

“好了,我看上面說師兄將兩部回鶻合併的主導權交給了玄影衛(wèi),小四你那邊有沒有什麼章程?”李玄清看了看手中這疊資料,問道。兩部回鶻合併對於西北那邊來說意義很大,關係到整個西北民族結構和各族人口比例的問題,而且還是西北統(tǒng)治權被大唐拿到手中之後如何處理和其他各族關係的一個重要參考依據(jù),所以李玄清需要提前知道胡小四是如何考慮的。

“玄影衛(wèi)這邊有一個計劃,我來之前也和岑先生商量了一下,打算請皇上斟酌,只不過目前的情況是石堅那邊如果控制不住自己的殺性,那麼只怕整個安西都會血流成河,到時候反倒給安西的穩(wěn)定帶來更多不利的因素,畢竟安西那邊出了回鶻還有大大小小上百個部族,回鶻人內部也是分化成好幾十個部落。這其中還有著各種各樣的矛盾,和我大唐之前的關係也截然不同。”胡小四搖搖頭有點苦惱道:“所以我這邊的基本原則就是按照和我大唐關係的遠近有著不同的處置原則,類似於昭武九姓和堅持擁護我們的唐民,自然作爲優(yōu)先保護安撫對象,優(yōu)先給予他們大唐戶籍,按照內地百姓的福利標準來。而第二等的則是那些較爲中立或者說臨陣反戈的其他部族,這類人全部交給哈穆德處置,我想依靠哈穆德在交河城的舉動,這些人肯定會被壓制的死死的,而且趙四被師兄派到哈穆德身邊,這些人搞不好最後要破財免災。”

胡小四後面沒有繼續(xù)往下說,但是李玄清和徐天翔卻都知道他後面什麼意思,之後後續(xù)的已經(jīng)沒有必要再說了,只怕在石堅和哈穆德的聯(lián)手清洗之下,安西那邊絕對會血流成河,到時候如果在戰(zhàn)場被俘虜那還算好,至少移交給國民警衛(wèi)隊服勞役還能保住一條命,但是依靠玄影衛(wèi)那邊調查出來的資料,那些爲首的各部族首領和貴族這一次十有八九要倒大黴,最起碼主事之人肯定會被這兩個殺紅眼的傢伙屠戮一空。

“將你的意見整理一下然後發(fā)往西北,讓師兄和副首相酌情處理就好了。”李玄清擺擺手示意自己已經(jīng)同意,站起身來凝望著西北沉思不語。站在他後世人的角度,這樣清洗只怕會背上種族屠殺的嫌疑,但是站在這一世,這隻怕是最好的選擇了,至少有胡小四的計劃在,西北那邊還會按照自己的命令去甄選,沒有屠刀一舉根本不管不顧。這樣一來至少合併後的回鶻人不會被徹底掃進歷史角落,而那些其他大小部族也可以藉此保住大部分底層部衆(zhòng)。至於那些散落下來的吐蕃人,李玄清沒有去想,石堅可以放過任何部族,但是絕對不會容忍吐蕃人存在,甚至天策軍所有的將士都不會允許吐蕃人的存在。這也是此次進軍西藏李玄清思之再三選擇了陳宇,只好這位結義大哥能夠因爲胡小四和格桑而稍稍手下留情,換做其他人只怕雪域高原也將是一片哀鴻。

而在長安這邊思考兩部回鶻合併的事宜的時候,趙四和哈穆德也率軍抵達焉耆境內,不過在前往輪臺草原西北部的時候他們倆首先和石堅匯合。畢竟此時前線的主將是石堅。在哈穆德這些天學到的天策軍內部的規(guī)則當中,上下分明和服從號令是兩條最嚴格的制度條令了,所以在抵達之後哈穆德見到石堅之後很鄭重的向石堅行禮並且將西征軍指揮部那邊的命令告知石堅,自己率領整個回鶻兵團聽從石堅號令行事。

石堅倒是對於哈穆德沒有多大意見,而且天策軍的制度也讓他明白,能夠被編入正式的天策軍序列那麼代表著大唐已經(jīng)認同了哈穆德,所以在回禮之後讓他入列。

“這是焉耆目前的情報,都在這裡了。”趙四見到兩人的狀態(tài)點了點頭,從身後隨從手中接過一份資料遞給石堅道:“焉耆是千年古城,而且歷經(jīng)戰(zhàn)火洗禮,城池較大而且相比較其他土城,焉耆和龜茲的城池基本上都是大石壘築而成,尚稱結實。城內目前守軍在五到十萬人左右,不過作爲安西回鶻東部的第一線要塞,除了焉耆本城的兵力以外,附近還有大批迴鶻部族以及其他中小部族存在,按照回鶻人上馬爲兵下馬爲民的風俗,只怕短期內他們還能夠徵調十萬人左右,只不過戰(zhàn)力要大打折扣。”

其實關於後一條,不用趙四介紹石堅和拓跋思繼都有感受,這兩天拓跋思繼的騎兵軍團幾乎天天和這些被石堅成爲民兵的部隊打仗,而在萬毅的命令傳到前線之後拓跋思繼也陡然採取了嚴酷而血腥的鎮(zhèn)壓辦法,凡是參與襲擊騷擾天策軍的所有人不論男女老幼全部殺無赦,而且還連帶著他們的部族也被連根拔起,部分反抗人員就地格殺,其餘的也全部變成俘虜送到後方。這種類似於株連的辦法在連續(xù)請掃了幾天之後反抗的力度也終於慢慢減弱,而焉耆城外尤其是東部地區(qū)的十幾個綠洲的人口也驟然減少了一小半,大批的青壯年因爲參與攻擊天策軍而喪生,也在變相減弱了這些部族人口潛力,削弱對於大唐的牴觸情緒。

“他們大本營有繼續(xù)派遣援軍過來嗎?”石堅想了想問道,焉耆這邊的回鶻軍隊數(shù)量畢竟是死的,就算抽調壯丁其實也都是無源之水,所以此戰(zhàn)的關鍵就是回鶻的援軍。在哈穆德率軍抵達前線之後等於石堅手中以及有了近七萬騎兵部隊,在自己的陌刀營負責攻略城池的時候,強大的騎兵部隊足夠保證在攻城的同時還能夠打擊援軍。所以石堅需要回鶻援軍的消息,而且事實上石堅也在醞釀利用焉耆城吸引對方援軍抵達之後進行攻城打援的戰(zhàn)術,至少要吸引附近龜茲和鄯善等地的回鶻援軍前來,這樣就能夠在焉耆城被拿下之後一鼓作氣迅速揮兵拿下龜茲。

趙四點點頭不過有點不屑道:“安西回鶻本部兵馬目前大約還有十餘萬精銳騎兵,但是這已經(jīng)是他們最後的力量,所以此次焉耆之戰(zhàn)基本上不會派出來,所以疏勒那邊在組織其他部族聯(lián)軍,應該可以在你們開戰(zhàn)之前抵達前線,按照我們得到的情報,應該是是以巴爾思汗和附近的大小部落聯(lián)軍,甚至部分當年大宛和烏孫後人也參與其中,按照安西回鶻葉護的號召力只怕能夠在短時間內組建十萬人左右的聯(lián)軍。這些人的戰(zhàn)力一半,但是人數(shù)很多。而且還有消息說葉護已經(jīng)和葛邏祿聯(lián)繫,商議讓對方派遣援軍入境對抗我軍,只是目前我們還沒有證實,葛邏祿那邊暗衛(wèi)剛組建不久,探聽消息難度有點大。”玄影衛(wèi)在西北能夠快速鋪開除了前期的努力,還和昭武九姓後裔集體投靠大唐有關,依靠昭武九姓後裔和當?shù)厝藥缀跬就吹膬?yōu)勢,玄影衛(wèi)在安西境內的滲透極其恐怖,能夠輕而易舉探聽到安西高層的動靜。但是在葛邏祿就有點難度,葛邏祿這個部族實際上雖然是特勒人後裔,但是在安西曆史上扮演的可不是什麼好角色,當年高仙芝和李嗣業(yè)主導的和阿拉伯人對陣的亙羅斯之戰(zhàn)就是葛邏祿人中途叛變才導致了在這兩帝國角逐西北的時候讓大唐失去了西北的主導權,其後安西軍回國平叛更是導致這一事變成爲所有安西人心頭的千古遺憾。而在其後葛邏祿取代突騎施佔領楚河流域西突厥故地之後就開始聯(lián)合吐蕃人掃蕩安西留守兵團。所以在趙四說葛邏祿有可能參戰(zhàn)之後幾乎包括哈穆德在內所有人的眼珠子一下子紅了起來,葛邏祿對於回鶻人來說也不陌生,在安西軍退出安西曆史之後葛邏祿也是和吐蕃聯(lián)合對抗回鶻人的進入,兩族本來就是世仇。

“將軍,葛邏祿如果參戰(zhàn)請將軍以我軍爲先鋒,我倒想看看這個昔日的手下敗將到底還有沒有膽子過來。”哈穆德冷哼一聲之後立即上前請戰(zhàn)。

“哈穆德將軍稍安勿躁,目前葛邏祿有沒有和葉護聯(lián)合尚未可知,而且就算是聯(lián)合,他是我大唐的敵人,到時候我西征軍全體將士都會和你並肩作戰(zhàn)的。”石堅拍了拍哈穆德的肩膀點頭道。

“焉耆城交給我陌刀營就可以了,但是我想說的是我們此戰(zhàn)執(zhí)行的是攻城打援的戰(zhàn)術,也就是說目前焉耆城下的所有西征軍將兵分三路,一路爲陌刀營全部人馬負責攻擊焉耆城,製造和吸引對方抽調兵力來援。焉耆城是安西回鶻原本的大本營所在地,其重要性不次於疏勒,所以只要我軍持續(xù)猛攻焉耆必然會吸引對方的兵馬來援,就算是那些雜牌的聯(lián)軍也一定會過來的。所以哈穆德將軍,你的騎兵本部在今晚立即出發(fā)前往輪臺草原西北部隱蔽駐紮等待命令。拓跋將軍,你部的任務最終,第一要將焉耆本地的抵抗勢力全部清除乾淨,另一方面要趕在回鶻聯(lián)軍來援之前抵達哈穆德將軍的西南方向和他一起聯(lián)手圍剿對方的援軍。這一戰(zhàn)與其說是拿下焉耆城還不如說是利用焉耆來殲滅對方的主要戰(zhàn)力,所以你們兩人一定要精誠配合,不得有誤。”石堅見到趙四這邊的情報已經(jīng)全部說完點了點頭開始部署自己的計劃,可以說這種戰(zhàn)法幾乎算是交河城之戰(zhàn)的延續(xù),只不過不同的是交河城萬毅執(zhí)行的是圍城打援的戰(zhàn)術,而石堅顯然沒有那麼好的戰(zhàn)場洞察力度,索性也就不再講究這些,將圍城改成了攻城。也就是說如果對方的援軍不來或者說己方的打援部隊和攻城部隊配合不好的話就將整場戰(zhàn)役分成兩個目標,直接拿下焉耆,然後以焉耆爲依託,支持打援部隊。甚至可以說在石堅最初的設想中攻城纔是第一要素,拿下焉耆城不管對方有沒有支援都可以立即將焉耆變成後方然後調動部隊往前推進。

石堅的部署拓跋思繼和哈穆德都沒有意見,這種部署實際上就是不管對方做出什麼反應己方的戰(zhàn)術目標都會實現(xiàn),而且戰(zhàn)術效果也不會出現(xiàn)多少折扣。而且包括趙四在內都知道石堅選擇這種戰(zhàn)術只怕也是給部隊騰出足夠的時間和精力應對或者說鎮(zhèn)壓回鶻人的異動,所以纔會讓拓跋思繼的騎兵軍團延後行動。

不過石堅不知道的是他的這種部署卻讓哈穆德在其後的戰(zhàn)役中憑藉手中的四萬騎兵一舉獨力戰(zhàn)勝此次回鶻援軍,以少勝多一戰(zhàn)成品,創(chuàng)造了哈穆德在歸順大唐之後第一個輝煌的戰(zhàn)果。

第四百一十六章 攻守易形第四百九十五章 烈烈唐風第三百二十八章 唐民唐寇第四百一十三章 合圍曹仁貴第六百一十六章 偷樑換柱第四百八十三章 兩部合一(下)第五百五十章 黠戛斯建國(上)第八十章 重騎營首秀第六百一十六章 偷樑換柱第二十七章 選拔出徵第二百四十二章 兩線戰(zhàn)略第五百二十二章 西南經(jīng)濟刺激計劃第一百九十五章 川中戰(zhàn)局第五十九章 拓跋思恭之死第一百九十章 組建海軍(下)第二百八十五章 牂牁消亡(中)第六百一十九章 瞞天過海第三百九十章 千里奔襲(上)第二百一十二章 南方底定第九十一章 城郊之戰(zhàn)(一)第一百八十四章 突生變故第二百一十七章 上京之戰(zhàn)(二)第二百七十一章 圍點打援第二百零五章 胡小四的後手第三百八十七章 佛國之殤(上)第五百章 西北工業(yè)的春天(下)第一百八十四章 突生變故第三百四十九章 河西一統(tǒng)第三百九十四章 于闐國滅(一)第三百五十七章 大漠諜影第二百九十五章 儋州海戰(zhàn)(上)第三百二十三章 海外殖民地第二百三十七章 中原發(fā)展規(guī)劃第五百一十二章 決死一戰(zhàn)(下)第一百一十七章 工業(yè)佈局第五百零五章 崩開的多米諾骨牌第一百六十四章 百年基石第三百八十九章 佛國之殤(下)第六十章 浮生偷得半日閒第一百一十九章 新時代的工業(yè)發(fā)展(二)第四百四十二章 瀚海難幹(二)第五百四十二章 南洋大探險第五百一十章 狂飆突進(下)第五百三十九章 內部發(fā)展第一百章 關中發(fā)展(一)第四百一十九章 海軍東征(下)第四百三十一章 援軍齊至第五百五十二章 黠戛斯建國(下)第五百六十七章 權力交接第四百一十章 甕中捉鱉(上)第二百六十五章 佯攻長沙第五百零四章 碎葉大戰(zhàn)第二百九十章 編修唐史第三百六十五章 功敗垂成第三百三十八章 玉門關之戰(zhàn)第五百五十一章 黠戛斯建國(中)第二百八十七章 大祭司的心思第五百六十四章 大秦的戰(zhàn)前會議第三百四十一章 軍心大亂第四百一十一章 甕中捉鱉(下)第九十三章 城郊之戰(zhàn)(三)第二百八十章 兵臨廣州第三百六十八章 收拾民心(中)第四百二十章 技術代差第四百三十三章 部族清洗第二百零五章 胡小四的後手第八十八章 形勢急轉第四十二章 豐州新政(中)第四十六章 河套狼煙第五百一十一章 決死一戰(zhàn)(下)第二百七十一章 圍點打援第三百零二章 西征準備第五百三十章 西南工業(yè)基地第三百零八章 吐蕃來襲第五百九十六章 絕境求生(上)第一百九十三章 山南落幕(下)第二百九十四章 史上第一支火槍隊第三百一十六章 草原狼煙第十二章 三年學藝(上)第五百八十四章 十字軍生變第四百一十二章 一波三折第三百四十三章 龍家裂變第四十章 取代天德第二百零五章 胡小四的後手第五百五十三章 帝國主義殖民時代第五百五十章 黠戛斯建國(上)第四百八十三章 兩部合一(下)第二百三十四章 登基開元(上)第一百四十二章 偷襲太原府第三百八十二章 工業(yè)革命與五年計劃第一百九十四章 銀輪部隊第四百六十章 水落石出 (上)第二百零六章 風起洛陽第三百六十八章 收拾民心(中)第二百零九章 釣餌戰(zhàn)術(上)第九章 兄弟團隊第六百零三章 東和西打第四百五十二章 護密會戰(zhàn)(下)第一百零七章 變生疑雲(yún)第一百三十一章 收復河西(二)
第四百一十六章 攻守易形第四百九十五章 烈烈唐風第三百二十八章 唐民唐寇第四百一十三章 合圍曹仁貴第六百一十六章 偷樑換柱第四百八十三章 兩部合一(下)第五百五十章 黠戛斯建國(上)第八十章 重騎營首秀第六百一十六章 偷樑換柱第二十七章 選拔出徵第二百四十二章 兩線戰(zhàn)略第五百二十二章 西南經(jīng)濟刺激計劃第一百九十五章 川中戰(zhàn)局第五十九章 拓跋思恭之死第一百九十章 組建海軍(下)第二百八十五章 牂牁消亡(中)第六百一十九章 瞞天過海第三百九十章 千里奔襲(上)第二百一十二章 南方底定第九十一章 城郊之戰(zhàn)(一)第一百八十四章 突生變故第二百一十七章 上京之戰(zhàn)(二)第二百七十一章 圍點打援第二百零五章 胡小四的後手第三百八十七章 佛國之殤(上)第五百章 西北工業(yè)的春天(下)第一百八十四章 突生變故第三百四十九章 河西一統(tǒng)第三百九十四章 于闐國滅(一)第三百五十七章 大漠諜影第二百九十五章 儋州海戰(zhàn)(上)第三百二十三章 海外殖民地第二百三十七章 中原發(fā)展規(guī)劃第五百一十二章 決死一戰(zhàn)(下)第一百一十七章 工業(yè)佈局第五百零五章 崩開的多米諾骨牌第一百六十四章 百年基石第三百八十九章 佛國之殤(下)第六十章 浮生偷得半日閒第一百一十九章 新時代的工業(yè)發(fā)展(二)第四百四十二章 瀚海難幹(二)第五百四十二章 南洋大探險第五百一十章 狂飆突進(下)第五百三十九章 內部發(fā)展第一百章 關中發(fā)展(一)第四百一十九章 海軍東征(下)第四百三十一章 援軍齊至第五百五十二章 黠戛斯建國(下)第五百六十七章 權力交接第四百一十章 甕中捉鱉(上)第二百六十五章 佯攻長沙第五百零四章 碎葉大戰(zhàn)第二百九十章 編修唐史第三百六十五章 功敗垂成第三百三十八章 玉門關之戰(zhàn)第五百五十一章 黠戛斯建國(中)第二百八十七章 大祭司的心思第五百六十四章 大秦的戰(zhàn)前會議第三百四十一章 軍心大亂第四百一十一章 甕中捉鱉(下)第九十三章 城郊之戰(zhàn)(三)第二百八十章 兵臨廣州第三百六十八章 收拾民心(中)第四百二十章 技術代差第四百三十三章 部族清洗第二百零五章 胡小四的後手第八十八章 形勢急轉第四十二章 豐州新政(中)第四十六章 河套狼煙第五百一十一章 決死一戰(zhàn)(下)第二百七十一章 圍點打援第三百零二章 西征準備第五百三十章 西南工業(yè)基地第三百零八章 吐蕃來襲第五百九十六章 絕境求生(上)第一百九十三章 山南落幕(下)第二百九十四章 史上第一支火槍隊第三百一十六章 草原狼煙第十二章 三年學藝(上)第五百八十四章 十字軍生變第四百一十二章 一波三折第三百四十三章 龍家裂變第四十章 取代天德第二百零五章 胡小四的後手第五百五十三章 帝國主義殖民時代第五百五十章 黠戛斯建國(上)第四百八十三章 兩部合一(下)第二百三十四章 登基開元(上)第一百四十二章 偷襲太原府第三百八十二章 工業(yè)革命與五年計劃第一百九十四章 銀輪部隊第四百六十章 水落石出 (上)第二百零六章 風起洛陽第三百六十八章 收拾民心(中)第二百零九章 釣餌戰(zhàn)術(上)第九章 兄弟團隊第六百零三章 東和西打第四百五十二章 護密會戰(zhàn)(下)第一百零七章 變生疑雲(yún)第一百三十一章 收復河西(二)
主站蜘蛛池模板: 沙湾县| 张家口市| 九台市| 凌源市| 乐亭县| 堆龙德庆县| 景谷| 虹口区| 方山县| 天水市| 长汀县| 柏乡县| 连山| 安宁市| 桦川县| 贵定县| 莫力| 富顺县| 双牌县| 奉新县| 竹北市| 庆安县| 咸宁市| 柳州市| 静海县| 全椒县| 谷城县| 张家界市| 江油市| 永兴县| 神木县| 安义县| 怀仁县| 成都市| 元朗区| 莱阳市| 温州市| 楚雄市| 海原县| 祁门县| 鄯善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