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一百一十九章 新時代的工業發展(二)

“大哥哥,你一大早就在忙啊。”千秋殿內,巧兮端著早飯走了進來,見到李玄清正在對著地圖琢磨,頓時問道。

“我只是在想第一次產業革命的條件是什麼,巧兮你還記得嗎?”李玄清琢磨來琢磨去,都沒想明白。

巧兮聞言歪著腦袋想了想道:“我只記得書上說的條件,要不我背給你聽聽。第一是17世紀中期的英國資產階級革命,推翻了英國的封建專制制度,建立了資產階級和土地貴族聯盟爲基礎的君主立憲制度。資產階級利用國家政權加速推行發展資本主義的政策和措施,促進了工業革命各種前提條件的迅速形成;第二就是資產階級通過大規模地對外掠奪以及在國內實行的國債制度和消費稅政策,積累了鉅額財富,爲工業革命提供了所必須的貨幣資金;第三大規模的圈地運動,爲工業革命提供了大量的“自由”勞動力和廣闊的國內市場;第四是工場手工業的蓬勃發展,培養了大批富有實踐經驗的熟練工人,爲機器的發明和應用創造了條件;自然科學的發展及其成就,特別是牛頓的力學和數學,爲機器的產生奠定了科學理論基礎;第五是蓬勃發展的工場手工業,積累了豐富的生產技術知識,增加了產量,但仍然無法滿足不斷擴大的市場需求。”

李玄清點點頭道:“政治制度的建立、初始資金、勞動力和市場,自然科學的成就,基本上也囊括了所有的方方面面了。巧兮你說咱們現在還缺什麼?”

“其實巧兮覺得什麼都不缺,只是有一樣東西需要改變。”巧兮見到李玄清神神叨叨的唸叨著,往日裡俊朗的面龐都顯得有點滄桑,禁不住一陣心疼,走過來輕聲道:“主要是百姓的觀念沒有變,甚至就連岑先生他們的觀念都轉不過來。如果觀念變了,我想一切都能水到渠成的。我看咱們要不要先建立起一整套的家族企業,然後以皇家的身份去帶動影響別人?把時間拖長一點也許會有效果,否則的話即使蒸汽機研究出來了,我相信阻力也是一樣的。”

“埋下頭去,需要什麼就造什麼,其他的不要管,反正咱們家也不需要什麼資產,到最後全部捐出去也可以的。”巧兮的話也讓李玄清陷入了沉思之中,其實她說的李玄清未嘗想不到,只是一直以來這個都是一個難解的問題,自己拼命的新增新的制度、建立新式的學校,不就是想要掀開新的民衆新的觀念轉變嗎?但是從目前來看可能還真的做得不夠,如果這個問題不解決好,那麼即使倚靠自己的能力強行將重工業體系打造出來,到最後可能真的失去了用武之地了。

“那巧兮說,我們當務之急是應該怎麼做?”李玄清沉吟半晌,擡起頭來看著身邊盯著自己的巧兮問道。

“唔,那就修路架橋吧。不管怎麼樣,鐵路運輸總是需要的,加速貨物流通,促進商業繁榮本身就是推動時代進步的最大因素之一,咱們做好這件事,再加上大哥哥推廣的教育,我想後面的事情也能夠接的上去。再就是把那些阻力大的企業都掛在我們名下,這樣可以避開很多麻煩的。”

看著巧兮歪著小腦袋的模樣,李玄清輕輕鬆了口氣,久違的露出了笑容道:“回頭記得以我的名義從錢莊借款,然後擴大你的寶馬廠,建立一個重工集團,提前佈置,我會讓後勤部開始試驗鐵軌,然後給鋼鐵廠下訂單,等這些完成了,重工集團分設一個軌道製造廠,我們從自己開始做起。”

“放心吧大哥哥,這些巧兮都會做的。到時候還會拉著飛雪姐姐的。不過大哥哥想好了集團的名字沒有?”巧兮見到李玄清恢復了以往的神采,頓時開心起來,把都快涼了的早飯端過來,笑道。

“就叫大唐曙光工業製造集團吧。”李玄清一愣,隨即脫口而出,笑道:“這是一個時代的曙光。”想通了這些的李玄清不再惆悵,和巧兮吃完飯之後開始匆匆修改工業計劃了,在隨後的幾天時間裡,民政部的高層經過反覆磋商之後將下一步的工業發展計劃的實施腳步放慢下來。本來就對工業計劃惴惴不安的岑天時等人見到李玄清主動提出放慢腳步頓時贊同,並且爲了配合計劃,將民政部原本自行制定的工商發展計劃拿了出來替代李玄清的計劃。這份工商發展計劃只是豐州模式的擴大版,但是已經比豐州那時候實施的要精細很多了,對於各工業體之間的聯繫也有了心得,而且學會了對於相關產業進行集羣佈局,這樣也會產生集羣增幅效應。這一看就是慕容瀚海的手筆,也是第一次在李玄清沒有指導的情況下獨立製作的工商業發展計劃。雖然在李玄清看來這份計劃書還是不夠完美,但是卻沒有多說什麼,點點頭道:“工商廳的計劃可以立即實施,作爲今年後續的時間工商業發展的執行方案。錢莊配備的資金也可以直接啓動,符合錢莊貸款條件的,錢莊可以自行做主是否放貸,不需要事事請示。今天要和大家說的一件事就是,我和巧兮已經琢磨出來一個新的交通運輸方式,準備先試驗一下,交通廳到時候和後勤部規劃一下,從長安到驪山修建一條實驗道路。”

“如果這個辦法能夠實現,到時候可以將目前我們貨物流轉的速度提升三倍以上,而且貨運量也能提升五倍以上。最主要的是還可以輸送人。到時候如果碰到緊急情況,從長安出發到豐州的路程可以縮短到一天一夜。”李玄清也不理會大家吃驚的眼神,繼續道:“只是這個辦法可能和大家觀念上的交通運輸不太一樣,所以我打算以我和巧兮的寶馬廠爲基地,成立一家重工業集團,先期從事開發,然後投入試驗,最後可行的話再推廣開來。”

不過李玄清的話還沒有說完慕容瀚海就豁然站起身來,急促道:“主公此言當真?從豐州到長安一千多裡地,一天一夜就能到達?難道真有日行千里的寶馬?”

李玄清就知道這傢伙雖然做了官但是本質上的商人特性改不掉,所以笑道:“是不是到時候不就知道了嗎?試驗的話基本上不需要多長時間,三個月應該就能準備妥當,只是有些機器設備不好製造。”說完笑道:“到時候咱們從長安出發去驪山一日遊如何?”

“三個月,那基本上就是七月份了,正好可以去避暑,到時候我讓人收拾收拾驪山行宮,大家搬過去住幾天。”岑天時也對李玄清說的辦法很好奇,所以笑道。

“我今天來不是說工商業的事情的。”李玄清擺擺手示意大家坐下來道:“年前咱們規劃的各教育機構現在完工的有多少?投入使用的有多少?”

教育廳長元和見到李玄清的目光落在自己身上頓時站起身來答道:“目前只能說關中地區實施的最慢,豐州地區的教育基本上能夠滿足上次聯席會議規定的目標,豐州商學院也已經投入使用,第一批非全日制的學員目前也已經進入學院學習,在九月份開學之前肄業。靈州那邊的情況稍微差一點,目前縣級蒙學剛剛落實,小學也參差不齊,有實施的比較好的,比如靈州和懷遠城,已經全部配備齊全,其他地方小學尚有很多問題。夏州地區因爲是黨項人居多,所以目前採取的是先普及小學的方法,所以小學已經在各城開設了不少,但是黨項人遊牧較多,雖然近年來定居的也不少,但是這種生活方式卻不利於學生學習,尤其是年歲較小的學童。至於關中地區,原本存在很多私塾家學,雖然經過戰亂破壞,但是那些大家族的家學卻很旺盛,只是在聽到說讀書不能夠直接進行科舉做官之後很多人不願意投入,甚至還有很多怨言,說是主公此舉是斷了讀書人的出路,迷信旁門左道,終至禍國殃民。不過主公請放心,教育廳已經採取了強硬措施,和巡捕廳一道,在已經開設小學蒙學的地區實施強制入學的舉措。”

但是李玄清的臉色卻沉寂了良久,早晨和巧兮的對話此刻正在跳出腦海中。這個觀念還是在科舉制度纔剛剛實行最初的幾百年內居然都會出現這種現象,如果要是去了明朝清朝,不敢想象自己會遭遇什麼樣的狀況。

不過這些念頭也只是在一瞬間就從李玄清的腦海之中消失,遇到這種難題之後李玄清整個人都開始越發的挺拔,猶如不倒的青松一般,擺擺手示意大家不要緊張,繼續道:“元廳長的辦法很好,既然那些大家子弟不願意學,那就把重點放在那些平民子弟身上,教育要做的就是公平性,讓社會百姓都能夠有受教育的機會。至於那些讀書就是爲了當官的,天策府沒有那麼多官位給他們做,每年行政學院的名額問題一定要把關,除了黨項部族暫時由他們內部選送以外,其他地方一律要參加考試以後才能夠進入,等到蒙學有學生畢業,就把社會招生這一塊全部堵死,不允許出現爲了做官而做官的人進入我們的體系。其次各機構要加強日常的宣傳,要讓百姓們明白,做官只是人生的一條途徑,除了做官還有更多的機會在等著他們,天策府統治的區域各行各業都需要專業人才,學好一門技術有時候比做官更有前途。”

李玄清的話讓在場的人一陣沉默,這些人基本上都是讀書人出神,就算是棄商從政的慕容瀚海等人也都是從小苦讀的讀書人,信奉的也都是“學而優則仕”的觀念,現在貿貿然將這些路變窄,他們自己都難以說服自己,所以一時之間都不知道怎麼迴應李玄清,唯獨大唐錢莊的總辦殷紅林看著李玄清的身形眼神中閃爍著一絲絲的興奮。他也是讀書人,但是讀的卻不是經史子集,而是被這些讀書人斥之爲旁門左道的雜書,天文曆法、算術歷數,這些是他的長處。此刻見到李玄清如此太高這些科技人才的地位,頓時覺得自己一生所學能夠碰到這樣一位主公真的是找到知己了,所以見到大家沉默直接開口道:“主公說得好,讀書當官,幾百年來已經成爲社會根深蒂固的基礎,但是除了讀書真的就一無是處了嗎?以在下淺見,讀書也要分很多種,學工的,就是要鑽研工科的知識,做到精益求精,做到超越前人,做到自己所做的一切有益於社會,有益於百姓。天策府站在改革大潮的潮頭上,自然應該做到引領百姓風俗習慣的尖兵作用。我們目前面臨的所有問題其實歸根到底就是認識問題。如果諸位不能夠認識到這一點,那麼就無法領會主公一心發展經濟,一心爲了百姓的初衷。士農工商,千百年來就是禁錮百姓不可逾越的等級障礙,如今主公提倡人人平等,就應該從認識入手,讓百姓真真切切感受到自己和其他人是平等的。就如同教育一般,既然世家大族不屑於我們的教育不能夠爲做官服務,那麼我們就去爭取廣大的百姓,他們纔是構築社會的基礎,畢竟這個社會百姓的數量是世家大族的十倍百倍以上,只要普通百姓支持我們,我們就有能力扭轉這個世道,無往而不勝。”

殷紅林的話讓在場的人都趕到一絲寒意,拋棄不合作的世家大族,去全力爭取社會底層民衆的支持,這樣做的代價是不是太大了?但是李玄清卻猛然間發現,自己從豐州起兵以來所做的一切不都是爲了普通大衆服務的嗎?既然如此爲何這一次自己還要猶豫呢?想到這裡李玄清微微一笑,給了殷紅林一個讚許的目光,然後開始下達新的命令。

第六百一十章 保衛運河第五百五十四章 思召城之戰(上)第二十二章 突擊強化(四)第五百四十三章 東北國營農場第一百一十一章 大唐錢莊(中)第五百五十八章 不一樣的京漢線第二百七十二章 攻心戰術第三十六章 雙雄決鬥第四百七十八章 安集延生死(上)第五百九十五章 運河條約第一百九十一章 荊南大戰第二百九十九章 逼降曲承美(下)第二百五十一章 金陵城破第三百五十九章 清水河之戰(二)第四百四十章 三路出擊第三百九十三章 唐幣結算圈第四十六章 河套狼煙第二百八十三章 進軍西南第三百二十五章 新年計劃第一百二十八章 西北戰起(下)第二百零四章 東都變故第二百一十五章 中原第一戰[第二百一十五章 中原第一戰]第三十二章 清繳叛逆第一百四十八章 河中大戰(三)第五百二十四章 新的一年第六十一章 西進戰略第二百九十六章 儋州海戰(下)第二百一十九章 千里圍追第二百四十九章 金陵風雲第三百六十七章 收拾民心(上)第七十三章 一年賭約第五百七十六章 世紀公審第四百四十五章 瀚海難幹(五)第四百二十九章 坎兒井和井渠第五百五十五章 思召城之戰(中)第六百零九章 中央突破第四百七十六章 遍地楚歌聲第三百二十二章 增設衛生部第三百三十五章 甘州回鶻第五百八十章 發戰爭財第九十二章 城郊之戰(二)第八章 變局開始第一百三十五章 收復河西(六)第三百六十三章 清水河之戰(六)第四百五十六章 半島諜影第五百四十三章 東北國營農場第三百一十一章 海洋財富第四百五十八章 奉命叛變第一百八十五章 撲朔迷離第五十三章 天策建府第五百二十二章 西南經濟刺激計劃第五百四十二章 南洋大探險第三百五十五章 高昌回鶻第二百三十一章 中原光復第四百四十五章 瀚海難幹(五)第二百二十七章 融入這個時代第四百五十九章 各方入局第一百二十四章 連環佈局(上)第一百八十章 京杭大運河(三)第六百零一章 十萬勞工開運河(上)第八十九章 大戰前夕第三百八十九章 佛國之殤(下)第三百一十六章 草原狼煙第二百四十六章 突襲洪州第十二章 三年學藝(上)第二百八十七章 大祭司的心思第三百一十九章 達韃大戰第十章 自創武功第三十一章 朱玫之死第四百七十二章 安西英雄紀念碑第四百八十章 一戰驚天下第二百一十八章 上京之戰(三)第四百六十章 水落石出 (上)第四百四十二章 瀚海難幹(二)第七十一章 孤鷹嶺之戰第一百二十五章 連環佈局(下)第二百七十六章 兵臨潮州第四百八十章 一戰驚天下第八十七章 關中劇變第五百八十四章 十字軍生變第二百四十九章 金陵風雲第四百九十九章 西北工業的春天(上)第四百九十三章 時代改變體制第三百九十七章 于闐國滅(四)第五百九十九章 極北航線第四百六十三章 耽羅島海戰第二百七十三章 半渡而擊第一百三十四章 收復河西(五)第一百七十一章 南守北攻(下)第四百九十七章 工業擴張(上)楔子 千年的邂逅第四百五十章 再起戰端第一百一十三章 亂世清流(上)第二百四十七章 是勝是負第二百零四章 東都變故第四百一十四章 沙洲攻防戰第五十八章 跨州救援(下)第一百四十五章 釜底抽薪(下)第一百三十六章 收復河西(六)第一百三十二章 收復河西(三)
第六百一十章 保衛運河第五百五十四章 思召城之戰(上)第二十二章 突擊強化(四)第五百四十三章 東北國營農場第一百一十一章 大唐錢莊(中)第五百五十八章 不一樣的京漢線第二百七十二章 攻心戰術第三十六章 雙雄決鬥第四百七十八章 安集延生死(上)第五百九十五章 運河條約第一百九十一章 荊南大戰第二百九十九章 逼降曲承美(下)第二百五十一章 金陵城破第三百五十九章 清水河之戰(二)第四百四十章 三路出擊第三百九十三章 唐幣結算圈第四十六章 河套狼煙第二百八十三章 進軍西南第三百二十五章 新年計劃第一百二十八章 西北戰起(下)第二百零四章 東都變故第二百一十五章 中原第一戰[第二百一十五章 中原第一戰]第三十二章 清繳叛逆第一百四十八章 河中大戰(三)第五百二十四章 新的一年第六十一章 西進戰略第二百九十六章 儋州海戰(下)第二百一十九章 千里圍追第二百四十九章 金陵風雲第三百六十七章 收拾民心(上)第七十三章 一年賭約第五百七十六章 世紀公審第四百四十五章 瀚海難幹(五)第四百二十九章 坎兒井和井渠第五百五十五章 思召城之戰(中)第六百零九章 中央突破第四百七十六章 遍地楚歌聲第三百二十二章 增設衛生部第三百三十五章 甘州回鶻第五百八十章 發戰爭財第九十二章 城郊之戰(二)第八章 變局開始第一百三十五章 收復河西(六)第三百六十三章 清水河之戰(六)第四百五十六章 半島諜影第五百四十三章 東北國營農場第三百一十一章 海洋財富第四百五十八章 奉命叛變第一百八十五章 撲朔迷離第五十三章 天策建府第五百二十二章 西南經濟刺激計劃第五百四十二章 南洋大探險第三百五十五章 高昌回鶻第二百三十一章 中原光復第四百四十五章 瀚海難幹(五)第二百二十七章 融入這個時代第四百五十九章 各方入局第一百二十四章 連環佈局(上)第一百八十章 京杭大運河(三)第六百零一章 十萬勞工開運河(上)第八十九章 大戰前夕第三百八十九章 佛國之殤(下)第三百一十六章 草原狼煙第二百四十六章 突襲洪州第十二章 三年學藝(上)第二百八十七章 大祭司的心思第三百一十九章 達韃大戰第十章 自創武功第三十一章 朱玫之死第四百七十二章 安西英雄紀念碑第四百八十章 一戰驚天下第二百一十八章 上京之戰(三)第四百六十章 水落石出 (上)第四百四十二章 瀚海難幹(二)第七十一章 孤鷹嶺之戰第一百二十五章 連環佈局(下)第二百七十六章 兵臨潮州第四百八十章 一戰驚天下第八十七章 關中劇變第五百八十四章 十字軍生變第二百四十九章 金陵風雲第四百九十九章 西北工業的春天(上)第四百九十三章 時代改變體制第三百九十七章 于闐國滅(四)第五百九十九章 極北航線第四百六十三章 耽羅島海戰第二百七十三章 半渡而擊第一百三十四章 收復河西(五)第一百七十一章 南守北攻(下)第四百九十七章 工業擴張(上)楔子 千年的邂逅第四百五十章 再起戰端第一百一十三章 亂世清流(上)第二百四十七章 是勝是負第二百零四章 東都變故第四百一十四章 沙洲攻防戰第五十八章 跨州救援(下)第一百四十五章 釜底抽薪(下)第一百三十六章 收復河西(六)第一百三十二章 收復河西(三)
主站蜘蛛池模板: 金溪县| 清流县| 南涧| 瑞金市| 富蕴县| 禹城市| 合肥市| 凉城县| 申扎县| 云林县| 章丘市| 东台市| 安阳县| 南澳县| 鄄城县| 新和县| 灵寿县| 杂多县| 横山县| 余干县| 五莲县| 遂宁市| 聊城市| 汉沽区| 儋州市| 芒康县| 石景山区| 雅安市| 巴青县| 昌平区| 利辛县| 侯马市| 盐山县| 彭水| 临城县| 杂多县| 巴东县| 新津县| 炉霍县| 宝清县| 满洲里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