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750節 算是陰謀吧

有陰謀,真的是有陰謀。

十二位總督捧完李元興,獨孤修德就立即說道:“在殿下來之前,聖上與我們聊了些話。其就有官坊一事。”

官坊?

官坊的意思,就是後世的國有企業,屬於國家資產,也就是收到的錢是國庫的。

只是李元興猜不出來李二是在那一種心情下和這些人聊這事情的。

是找人商量,還是另有想法。

可從這些總督的眼神之中,李元興看到了不同之外。不僅僅是總督,崔君肅竟然是閉著眼睛的。

好!李元興懂了,崔君肅爲什麼從開始到現在都保持著沉默。原本李元興還沒有在意,現在想來崔君肅是想推到這個官坊了,君不與民爭利,其實指的不是皇帝與百姓,而是指得朝廷與百姓。

有些生意,朝廷作了,百姓也在作。那麼結果就是朝廷這一邊在政策上,官員的批覆上,各種問題都會比普通商人要便利。

而國庫也不僅僅是指戶部,嚴格來講,應該是道庫、州庫、縣庫。

曾經李元興接手的戶縣就穿到縣令不敢吃肉,也多餘的錢去買肉,一身官服穿了三年,就是破了也沒有錢買新的。

就算是富縣,也一樣有需要用錢的時候。

修路,修橋等各項支出,不可能全部是由國庫來支付,自然是讓百姓們捐一些,縣庫出一些,再有些想積德的善人補上一些。僅僅是靠稅收留存的部分。遠遠不夠支出。

官坊,卻是一個機會,讓庫裡有些錢,有些事情可以作,政績也有了。

李二也知道好處,但同樣是拿不準,所以才聽一聽這些官員的意見。現在論到李元興表態了,李元興卻反問道:“那麼,工部與戶部的意思呢?”

“可辦!”兩位尚書異口同聲。

“我等以爲,可以分爲國官坊、道官坊、州官坊、縣官坊。”

“大原則:公私官民平等和官府不與民爭利。這個細節天英閣拿出方案了。就依你們的意見去辦。眼下,國官坊其實已經有了。鐵路、船廠、鹽田。以後的飛舟運輸,也是國官坊的控制。還有什麼可以,天英閣議吧!”

李元興感覺既然要辦。那就辦個精細一些的。

公私官民平等這一條。就是在後世的現代。都是有學者在不斷研究,想辦法完善的,卻依然還有許多不完美之處。

完美不可能。儘可能作到相對公平吧。

對各位總督說完,李元興轉身又對李二說道:“皇兄,官坊除了公平條款之外,還要有一個作用,那就是調節大唐各產業經濟平衡發展的作用。這一點,只有慢慢的改進,而且既然是開店作生意,那麼有賺有賠是正常的,賺了好說,賠了呢?”

“總是不能告罪就算了事,秦王說的這一條,怕需要好好議一議了!”杜如晦說道。

“應當議,而且此事還要慎重議!”崔君肅的態度聽起來是公正的。

官坊是一回事,換句話說,大世家都有自己的商業與工業。他們與官坊是聯合,還是競爭。是共利,還是矛盾。這一點連崔君肅都沒有考慮清楚。

如果是聯合,那麼怎麼樣分利,聯合的多緊密纔是個度。

過緊密了,世家的興衰就是大唐王朝綁在一起了。

不夠緊密,必然會出現一些心機很深的世家,借這個機會上位,代替了原有的大世家。特別是在李元興“英雄母親”的政策下,這個可能性會大大的增加。

反之,與競爭。世家在官場之上都有足夠的地位,是幫著朝廷與自己家爭,是個人都作不到,人都有私心的。但如果幫著自家與朝廷爭,那是自己找死,也是連累家族,最少也是政敵攻擊的一個當口。

真正的公正,難以作到。

再說到矛盾,世家與朝廷的矛盾過度激化的,眼下的大唐,至少未來五十年內,誰敢與朝廷對抗呢?大唐秦王一個人就夠可怕了,再加上賢皇、嵐月公主、明月公主。鬥得過嗎?

可官坊之事,別說是崔君肅,任何人也阻止不了。他們阻止,就會有無數的二等世家跳出來支持,那個時候,他們反倒落下被動了。

不如現在就支持,討論出一個合理的方案來,至少主動權還在手上。

崔君肅想的細,其餘的各人也都想得不淺,那怕是皇族,或者是皇親都一樣。無論是爲了皇家考慮,爲朝廷考慮,還是爲世家考慮的。這件事情,當真是值得一議。

“此事,也容本王慎重再思考,如果有好建議,就提給你們。”

“謝殿下!”

於公於私,官坊的事情,肯定是要開的。

“今天本王要提供最後一件事情,是軍務,也是民務。同樣,需要議一議!”李元興說完,向李二點了點頭。李二明白,李元興說的裁軍的事情。

裁軍,當然不是減少軍隊人數,而是留下精兵,將那些不重要的,打發掉。

“首先是府兵改革。府兵不再需要農閒時爲兵,也不再需要大量準備。府兵一分爲二,一爲戰兵,二爲衛兵。戰兵就是清楚盜匪,各道府縣,眼下盜匪不多,這戰兵要有,但不要太多,精兵爲主。再說衛兵,這就是維護州縣治安的,衙役對付不了的,再讓衛兵出戰。”

“殿下在說,常備兵嗎?”

“年滿十六,除非考上州學,都要當兵三年。家中男丁多的,縣是壯男多的,有些人就可以免了。這些人三年之後,自然就可以回家。除非大戰徵招,不再服兵役。勞役的部分,改役爲錢,用錢去僱傭願意掙這份工錢的人去幹活。”

李元興這年提議是得到李二認可的。

在李二想來,這樣集中訓練出來的兵,將來真正大戰了,全是精兵。

“十二衛,不再常駐長安,依戰區而駐。駐軍國庫補軍費,各戰區直接受兵部管制。各道的衛兵,只負責州縣治安。這樣的話,總督的兵權會減弱,你們有意見就提吧!”

李元興說完後坐了下來。

“殿下,我河南道需要駐軍嗎?”

“沒必要,河南道、江南道都不需要駐軍。”李元興如實的回答著。

河南道總督卻是鬆了一口氣:“沒了兵權,倒是一件好事。省得操心了,我河南道沒有意見。只是還有一點,每年府兵支出的這部分軍費,河南道的兵少了,這部分錢,還有多餘出來的兵怎麼辦?”

“全國徵兵,河南道的兵訓練之後,可能會派往任何一個駐軍的道。那部分錢,留夠衛兵的部分,多出來的上交就是了。”李元興也不迴避這個話題了,很直接就開口要錢,要兵,要糧了。

“我江南道支持!”

已經有兩道支持了。

李元興又說道:“嶺南道、遼東道、河東道、隴西道。總督是總督,將軍是將軍。身兼兩職者,自然政務要管,軍務也要管。如只有一職者,管軍,或者是管民。這四道,五年內不可能去了軍職。”

“某不要兵權!”

不是這四道,而是劍南道總督開口了。

“我這一道,路難行,民風亂。按殿下這麼一說,光是衛兵就不容易。再操心防著吐番,很是辛苦。”劍南道總督說到這裡,向李二施了一禮:“聖上,不是作臣子的不盡忠,也不是不願意爲大唐出力,有幾句話犯禁,聖上可讓某講!”

也只有這些封繮大吏敢這樣說話了。

都是正二品的大官,負責一道事務,不是李二信任的人也不敢任命。

“講,有什麼講什麼。”李二痛快的開口。

“聖上,這管民與管兵分開,臣睡的安穩。手上權太大,怕是夜裡房樑上都有人盯著。當年大漢朝,到了末年的時候,袁紹怕就是我們這類人。朝廷不可能不防著,而臣行事也處處小心,御史們盯著,怕是秦將軍也盯著。”

所有人的視線都轉移到了秦瓊的身上。

秦瓊這個時候,卻作了一件極驚人的事情,賣萌!

“啊,某臉上有花嗎?”秦瓊這一招是和李元興學的,典型的裝糊塗,然後又說道:“某昨日調派人手去高昌,忙到了天亮,剛纔有些暈暈欲睡,失禮,失禮!”

秦瓊打哈哈,可衆位總督心裡不打哈哈。

你秦瓊沒有派人躲在房樑上就算給面子了,李孝常想造反。這個蠢貨連尾巴都沒有藏好,所有參與者,同夥,計劃。就象是他寫好了一份擺在秦瓊桌上一樣,誰相信秦瓊沒有派人查。

當然,也不會有人知道,這是李元興早就知道,秦瓊收到了情報,是從李元興處得到。

“不要兵權。”劍南道總督非常堅決的說著:“軍民分離,也是相互的制約。”

劍南道總督看得明白,就算沒有你秦瓊。大唐秦王坐在那裡,誰能翻了天。這兵權不要也罷。

馮盎這個時候卻說道:“兵權我要。”

聽到這話,所有人都是一愣,江南道總督還打算去勸一勸馮盎的。卻誰想,馮盎繼續說道:“請聖上給我嶺南派一個管民的,無論是二品,還是三品。他管民,我管軍。絕對不會干擾他的政務,只要求有什麼事相互多說說!”

衆人懂了,馮盎是想打仗爭軍功。這無論是留下軍權,還是民權的。只有交出一半權力,自己也輕鬆了,而且也迴避了許多猜忌!(未完待續……)

第732節 先鋒戰第138節 大唐的軍工三產第147節 秦王小農第一莊第773節 唐之羽林第695節 杭州城!第727節 馬拉松式大唐全面會議第501節 大唐子民第782節 博弈第624節 壓歲錢第207節 分糧第638節 唐之武安第841節 末日之皇第592年兩個和尚第59節 竟然有人來踩秦王府第423節 一對珠花第170節 古長安第737節 留下一個傳說(二)第102節 程魔頭空城計第613節 戰,戰,戰!上第646節 回鄉的奴隸第491節 初現軍民情(二)第430節 武(二)第377節 又要結婚了第281節 杜如晦的病情第637節 起飛第123節 韋挺怒斥第222節 秦王微服工坊區(二)第484節 金融改革背後的大陰謀第20節 就是錢多燒的第534節 蕭瑀罷相第392節 板車,板車第131節 巔峰之戰第720節 蛋疼的考試第585節 春風滿面伊吾王第381節 戰黃河(三)第212節 各種痛快第668節 慾望第588節 巨獸初現第309節 趙州橋第488節 軍魂第855節 北美無封地第809節 鐵路要多少錢第623節 出雲城第118節 制肘之人第718節 大唐絕密計劃第716節 封賞?第219節 秦王微服商會街(下)第301節 詩畫遊園第619節 新年慶典第735節 大唐的準備第30節 重寶走私名人第225節 秦王莊十二金釵第458節 兩粒石子翻起的濤天巨浪(下)第619節 新年慶典第70節 大唐戰略計劃(四)第469節 受命於天第750節 算是陰謀吧第906節 穿越價目表第483節 金融改革(三)第645節 意志VS意志第767節 貞觀三年新春第547節 百姓情第676節 匪夷所思的外交條款第126節 回紇使者的誠意第38節 被李二暴打了第737節 留下一個傳說(二)第527節 秦王的筆之刃(二)第170節 古長安第461節 騙局還是奇蹟第413節 空中樓閣第47節 掙他一個億(上)第293節 大閱兵(下)第80節 樑師都第260節 不作孤王第341節 惡趣味的女人們第131節 巔峰之戰第901節 離開之前第589節 捨得與捨不得第535節 上邦大國的面子第734節 驚天陷井第727節 馬拉松式大唐全面會議第499節 遼東行倒計時第559節 新一輪斂財大計第293節 大閱兵(下)第716節 封賞?第786節 海熱第115節 惡整趙言德第316節 大唐第一個領事館第797節 租界第184節 秦王的邀請第719節 獨木橋第856節 十萬噸級船隊第287節 大唐初雪第22節 秘密終於保住了第226節 殘軍第444節 長安八水八惠兩池第446節 守礦區的將軍第266節 催妝詩第792節 甘蔗園第263節 大婚
第732節 先鋒戰第138節 大唐的軍工三產第147節 秦王小農第一莊第773節 唐之羽林第695節 杭州城!第727節 馬拉松式大唐全面會議第501節 大唐子民第782節 博弈第624節 壓歲錢第207節 分糧第638節 唐之武安第841節 末日之皇第592年兩個和尚第59節 竟然有人來踩秦王府第423節 一對珠花第170節 古長安第737節 留下一個傳說(二)第102節 程魔頭空城計第613節 戰,戰,戰!上第646節 回鄉的奴隸第491節 初現軍民情(二)第430節 武(二)第377節 又要結婚了第281節 杜如晦的病情第637節 起飛第123節 韋挺怒斥第222節 秦王微服工坊區(二)第484節 金融改革背後的大陰謀第20節 就是錢多燒的第534節 蕭瑀罷相第392節 板車,板車第131節 巔峰之戰第720節 蛋疼的考試第585節 春風滿面伊吾王第381節 戰黃河(三)第212節 各種痛快第668節 慾望第588節 巨獸初現第309節 趙州橋第488節 軍魂第855節 北美無封地第809節 鐵路要多少錢第623節 出雲城第118節 制肘之人第718節 大唐絕密計劃第716節 封賞?第219節 秦王微服商會街(下)第301節 詩畫遊園第619節 新年慶典第735節 大唐的準備第30節 重寶走私名人第225節 秦王莊十二金釵第458節 兩粒石子翻起的濤天巨浪(下)第619節 新年慶典第70節 大唐戰略計劃(四)第469節 受命於天第750節 算是陰謀吧第906節 穿越價目表第483節 金融改革(三)第645節 意志VS意志第767節 貞觀三年新春第547節 百姓情第676節 匪夷所思的外交條款第126節 回紇使者的誠意第38節 被李二暴打了第737節 留下一個傳說(二)第527節 秦王的筆之刃(二)第170節 古長安第461節 騙局還是奇蹟第413節 空中樓閣第47節 掙他一個億(上)第293節 大閱兵(下)第80節 樑師都第260節 不作孤王第341節 惡趣味的女人們第131節 巔峰之戰第901節 離開之前第589節 捨得與捨不得第535節 上邦大國的面子第734節 驚天陷井第727節 馬拉松式大唐全面會議第499節 遼東行倒計時第559節 新一輪斂財大計第293節 大閱兵(下)第716節 封賞?第786節 海熱第115節 惡整趙言德第316節 大唐第一個領事館第797節 租界第184節 秦王的邀請第719節 獨木橋第856節 十萬噸級船隊第287節 大唐初雪第22節 秘密終於保住了第226節 殘軍第444節 長安八水八惠兩池第446節 守礦區的將軍第266節 催妝詩第792節 甘蔗園第263節 大婚
主站蜘蛛池模板: 长宁县| 安达市| 谢通门县| 元谋县| 六安市| 沙洋县| 乐山市| 武宁县| 宜春市| 马边| 楚雄市| 荣成市| 宜兴市| 堆龙德庆县| 桃江县| 郓城县| 梁河县| 明溪县| 兴城市| 万年县| 山丹县| 密山市| 汝南县| 游戏| 全椒县| 绥德县| 旅游| 娱乐| 荔浦县| 台北市| 高密市| 松滋市| 枣阳市| 旺苍县| 铜山县| 洛阳市| 孝昌县| 浦县| 广州市| 淅川县| 濮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