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207節 分糧

踢鬥!

這是不知道從那一個年代就興起,卻似乎更象是歷來收糧稅的規矩,一個不是大唐律法,也不是縣衙的規矩。

可真真正正卻是收糧的規矩,所以村長沒有半點反應。

那衙役給村長跪下了,因爲事先杜縣令有過交待,今日收糧稅不得踢鬥,因爲這是收秦王農莊的稅。

這會杜縣令也臉色發白,手也有一些顫抖,膽怯的看著李元興。杜縣令真的很怕李元興發火,所以小心的打量著李元興的神情。

李元興卻非常的平靜:早聽過踢鬥,今天倒是親眼見到了。注意到杜縣令那緊張的神情,李元興在他肩膀上拍了一下,這一拍差一點讓杜縣令連碗都扔了,卻聽李元興說道:本王沒有生氣,別緊張!

能不緊張嗎?杜縣令的魂都飛了,剛纔真的感覺象是一巴掌就閃了過來。

整個敞院所有的歡笑聲都停下了,小孩子們則被大人抱住,有的還捂住了嘴。

李元興走到那個衙役面前:有過計算沒,收糧稅所需要的成本有多少,你們的運費,還有保管費,以及糧食的損耗之類!

回,回,回!衙役連說了三個回,都沒有把接下來的話說完。

倒是杜縣令這會已經回過神來,看樣子秦王殿下真的不象是生氣的樣子,所以他過來回答道:殿下,您說的這些也有不同,長安縣近,所以消耗少些。要是遠的縣往府裡送,最多的可能達到一成。

長安縣半成夠嗎?李元興問了一句。

夠,三分就夠了。因爲整個長安縣都是殿下的,收糧稅也都會集中在幾處,所以運輸上消耗極少。杜縣令如實的回答著。原本他是計算著,不要踢鬥,那差的部分縣衙想辦法補出來。

李元興笑了,回頭對里正說道:看把大夥緊張的,應該請個戲班子過來唱唱。然後又對杜縣令說道:這就麼定了,加半成。你順便上一個表章,本王落印。這部分支出不如放在明處。

是,殿下所言有理!

本王以前聽說過一個故事,有個踢斗的,將鬥整個給踢翻了。衙役其實也是無心之過,但結果卻是很讓人爲難的,交稅的再拿不出那些糧了。可規矩卻不能壞,所以起了械鬥,還死了人。

李元興話都說到這份上了,杜縣令要是不明白這縣令就白當了。

秦王仁厚,下官知道殿下苦心,今晚回去就寫表章!

就在這裡寫,一會秦王莊用印。以後長安縣加半成,不要踢鬥。衙役也不容易,農戶也都不容易,相互理解一下對方,以後也好相處!

李元興幾句話把衙役說的眼淚嘩嘩,只是不斷的磕頭,一個字也說不出來。

李元興給里正打了一個眼色,里正扯開嗓子高喊一聲:各村,上糧稅,分糧了!

秦王農莊,只有最初的三十幾個村子負責種了玉米,後面再進來的工匠的家人,一是進莊太晚,他們進莊的時候,玉米已經開始結棒子了。二是,里正李老頭還怕這裡混進了壞人,把家家戶戶審了個遍,所以也沒給他們什麼好地。

開荒、種些菜、幹些雜活。

真正需要上交糧稅的,只有三十二個村子,一村不上稅,這是秦王莊自留種田與菜地,所以合法合理的不上稅。而二村,則是功勳世家,新搬到這裡至少要免三年稅。其餘的三十二個村子,也全是按村計算,各有不同的減免。

三村二道門老白家的!里正搖了搖鈴鐺,賬房老頭唸了一句,三村的村長高喊一聲,呼啦一下就衝過來的七八個壯漢,年長的不過四十歲上下,年齡小的十五六歲,都是一身結實的肌肉。

不過,最顯現的卻是一個獨臂的,傷口還有血的少年。

李元興側頭問白二娃:那是你弟弟三娃,本王不是說叫去傷兵營報道,殘了有本王嗎?怎麼就回家了!

沒敢不聽話,這是回家看看爹孃。白二娃趕緊解釋著。

那邊三村長大笑著:好傢伙,就你們家今年痛快了。米二百斤,面三百斤,豆一千六百斤,錢十三貫,帛四匹。唸完之後,三村長放聲喊了一噪子:家裡沒出娶的都看好了,白家這裡還有四個沒娶呢!

譁!敞院裡全是笑聲。

那些對於長安城的富人,對於士族來說,真正是微不足道的。可這二千斤糧,十三貫錢,對於普通農戶來說,當真是窮人裡突然出了一個富戶的感覺。誰家曾經有過超過三貫的存錢,誰家倉裡有千斤糧呀。

白家有兒女末娶,就這家境放出風聲去,保證媒婆踩擠破門!

按手印,扛糧包,白三娃遠遠的向李元興行了一禮,李元興擺了擺,白三娃樂呵呵的用一條手臂夾著那四匹帛跟著家人跑了。

緊接著,又是下一家。

一萬多戶呀,這要分到什麼時候。

可看農戶們臉上的表情,似乎都非常喜歡這種一家家分的場景,那怕是分上幾天幾夜也是樂事,就是看著這事,就樂。

難得有一樂,唐朝這會也沒什麼娛樂活動。

分糧這幾天時間,如果讓所有人都能夠真正開心幾天,也是件極好的事情。

秦王莊的農戶們都樂著,這份歡樂李元興很高興。記得剛剛到大唐的時候,第一次見到這些農戶的時候,李元興是心痛的。他們臉上的笑容是那麼的勉強,而此時,卻是發自內心的笑容。

明年會更好!

李元興悄悄的離開了,不願意因爲自己離開而影響到這份歡樂。

回到莊子的時候,去長安城送信的快馬也回來了,只有四十里路,秦王的一流騎士一個時辰能打一個半來回,這會李元興在農莊都耽誤了兩個時辰了,送信的人自然是連回信都帶回來了。

秦瓊的信中只有一句話,老狼與李??尚?。

李靖的信說的就多了,足足寫了一百多個字。在大唐一個百字以上的書信,需要五張紙,要知道大唐的人節約呀。很會省紙與省墨水的,所以一百多個字表達的意思,絕對超過現代一千多字。

李元興很慚愧,因爲有一半以上的語句他還是看不懂。

引經據典,李元興根本就不知道引的是什麼。

可李元興會猜,根據信的語氣,再加上大概的意思,李元興猜測李靖的意思就是。李元興這是一種改變,既然忠於秦王府,將身家性命都交給了秦王府,那麼相應的身份,地位都應該擁有。

然後,李元興感覺到還有一層意思。

那就是,你五郎先來,扛過御史那些鐵嘴之後,我李靖也試試給家臣提升身份。

二娃呀,去叫咱秦王府的那些會寫的準備請柬,秦王莊後天有一個重要的儀式。本王招收家臣,這個讓他們來觀禮。具體要請誰,讓那些會動腦子的人去想吧。然後請柬怎麼寫,也不要來問本王!

白二娃點了點頭,親自去了。

秦王莊,也是有一個完整的官職體系的,最高有長史,接下來各種管事的,有品階的官員二十好幾位,到現在李元興都沒有分清這些官具體都管什麼。

這一點,李元興自認還不如白二娃。

每次讓安排什麼事,白二娃肯定能找到專管這種事情的正主。

李元興回到了自己的書房,還有劇本要寫呢,原先的劇本李元興其實認爲也不錯??墒钦鐧櫊斦f的,難道要在臉上刻一個大唐二字出來嗎?

少的是什麼,是大唐的風土人情。

農莊就是風土人情,老狼也是,過幾天完成了家臣的儀式,給老狼風光的辦一場婚禮。

與此同時,趙言德正在經歷著生不如死的訓練,李常只說了一句話:連殺人都不會的,有什麼資格當密探。還敢說自己心夠黑,這隻能說是臉皮厚,什麼假話都敢說。李常曾經身爲天策內衛密探頭子,自然有其專業性。

武曌絕對相信,李常的專業性。

反正被整的又不是她,看著趙言德就在那臨時的牢房外,被十幾個軍士輪流操練著。操練的內容只有一個,就是能握住刀,十幾個軍士用短棍,趙言德握不住會被打,沒擋下短棍也會被打,握刀手法不對還是會被打。

反應慢了會被打,裝可憐叫苦更是被打的極慘。

不過,趙言德可憐,還有一個更可憐的。那小道士嚇的全身發抖呀,他真心不知道那胖子是什麼來頭,可這裡就兩個犯人了。

那胖子生不如死,那換成他成,怕是生死不能呀。

小道士那雙小眼睛以不斷的觀察著,他剋制著心中強烈的恐懼感,努力讓自己冷靜下來。很快他就發現,坐在古怪椅子上那位,在這裡有權力。

可那個三歲的小丫頭,似乎來頭更大。因那椅子上那位下命令的時候,都不自覺看一眼那個三歲的小丫頭。

某忠心,聰明,會辦事。小道士鬼叫著,試圖引起武曌的注意。

第542節 秦王空中堡壘第420節 不要小看餐桌第142節 武盟立威!第706節 遺囑(上)第882節 七萬七千項專利第841節 末日之皇第263節 大婚第198節 秋之意第825節 倭人分糧第256節 玄奘的反擊第406節 驕傲的老農第158節 武曌圈地第44節 火星與地球的激烈碰撞第876節 不列巔第115節 惡整趙言德第405節 瘋狂的中年女人第895節 這個世界沒有高大全第273節 秦王參謀院第849節 戍軍(下)第37節 狂熱的大唐商人們(二)第616節 全力開動的戰爭機器第616節 全力開動的戰爭機器第144節 秦王莊就是銀山第278節 秦王的生活第236節 大義凜然私房錢第876節 不列巔第14節 大唐新秦王第495節 大唐的自我科技發展第723節 窮人不交稅第398節 洛陽世家的猶豫第233節 茶之道傳天下第826節 倭人鎖國第216節 失算呀第347節 李治!!第830節 神兵天降(四)第152節 星空第200節 本王只關心結果第877節 女人,女人第210節 傳世經典第655節 高端黑第848節 戍軍(上)第210節 傳世經典第430節 武(二)第647節 高句麗歷史上最成功的反賊第833節 災後重建的考慮第329節 工具!第449節 加糧稅第341節 惡趣味的女人們第185節 老農的夢第735節 大唐的準備第868節 李嵐姍的請求第649節 渤海寶藏第393節 金瓜,金瓜第447節 招商令第451節 點石成金術(二)第436節 冷酷無情屬秦王第207節 分糧第637節 起飛第698節 嶺南行第33節 價值十億的女人第842節 倭島侵入第367節 驅逐第824節 秦王無親情第506節 傳票第52節 秦王大計第339節 人心慌亂!第449節 加糧稅第798節 身份的進階第418節 小道消息第21節 天賜的好機會第608節 耀州的兔子第16節 現代閒人的麻煩第675節 一根棒棒糖第410節 蓋棺定論第752節 神藥雛形第108節 李元興的坑(二)第855節 北美無封地第875節 垃圾廠第98節 真亦假時假亦真第650節 京觀要怎麼辦?第178節 宣戰!第798節 身份的進階第636號大唐帝國激動人心的一節第611節 七世家的產業結構第897節 星辰之島第624節 壓歲錢第831節 神兵天降(五)第668節 慾望第182節 六十四本表章第157節 長樂王拜帖第3節 秦嶺小莊第268節 洞房小意外第330節 出大事了!第162節 不是朋友第295節 箭神第644節 鋼鐵VS意志第877節 女人,女人第484節 金融改革背後的大陰謀第5節 櫃爺是牛人第537節 高句麗對秦王的第一次反擊
第542節 秦王空中堡壘第420節 不要小看餐桌第142節 武盟立威!第706節 遺囑(上)第882節 七萬七千項專利第841節 末日之皇第263節 大婚第198節 秋之意第825節 倭人分糧第256節 玄奘的反擊第406節 驕傲的老農第158節 武曌圈地第44節 火星與地球的激烈碰撞第876節 不列巔第115節 惡整趙言德第405節 瘋狂的中年女人第895節 這個世界沒有高大全第273節 秦王參謀院第849節 戍軍(下)第37節 狂熱的大唐商人們(二)第616節 全力開動的戰爭機器第616節 全力開動的戰爭機器第144節 秦王莊就是銀山第278節 秦王的生活第236節 大義凜然私房錢第876節 不列巔第14節 大唐新秦王第495節 大唐的自我科技發展第723節 窮人不交稅第398節 洛陽世家的猶豫第233節 茶之道傳天下第826節 倭人鎖國第216節 失算呀第347節 李治!!第830節 神兵天降(四)第152節 星空第200節 本王只關心結果第877節 女人,女人第210節 傳世經典第655節 高端黑第848節 戍軍(上)第210節 傳世經典第430節 武(二)第647節 高句麗歷史上最成功的反賊第833節 災後重建的考慮第329節 工具!第449節 加糧稅第341節 惡趣味的女人們第185節 老農的夢第735節 大唐的準備第868節 李嵐姍的請求第649節 渤海寶藏第393節 金瓜,金瓜第447節 招商令第451節 點石成金術(二)第436節 冷酷無情屬秦王第207節 分糧第637節 起飛第698節 嶺南行第33節 價值十億的女人第842節 倭島侵入第367節 驅逐第824節 秦王無親情第506節 傳票第52節 秦王大計第339節 人心慌亂!第449節 加糧稅第798節 身份的進階第418節 小道消息第21節 天賜的好機會第608節 耀州的兔子第16節 現代閒人的麻煩第675節 一根棒棒糖第410節 蓋棺定論第752節 神藥雛形第108節 李元興的坑(二)第855節 北美無封地第875節 垃圾廠第98節 真亦假時假亦真第650節 京觀要怎麼辦?第178節 宣戰!第798節 身份的進階第636號大唐帝國激動人心的一節第611節 七世家的產業結構第897節 星辰之島第624節 壓歲錢第831節 神兵天降(五)第668節 慾望第182節 六十四本表章第157節 長樂王拜帖第3節 秦嶺小莊第268節 洞房小意外第330節 出大事了!第162節 不是朋友第295節 箭神第644節 鋼鐵VS意志第877節 女人,女人第484節 金融改革背後的大陰謀第5節 櫃爺是牛人第537節 高句麗對秦王的第一次反擊
主站蜘蛛池模板: 潼关县| 阳江市| 通辽市| 凤庆县| 仁布县| 江川县| 繁峙县| 保康县| 湛江市| 浑源县| 长垣县| 曲阜市| 张家界市| 溧水县| 库尔勒市| 遵义县| 呈贡县| 梧州市| 长宁区| 汝城县| 舞阳县| 郓城县| 辉县市| 汉沽区| 武乡县| 柳林县| 陕西省| 桓台县| 义乌市| 舒城县| 威远县| 赣榆县| 融水| 宁津县| 马关县| 苍南县| 葵青区| 赤壁市| 潞西市| 阳春市| 辉县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