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735節 大唐的準備

李元興帶著硬盤櫃回到大唐了,秦王府的鋼筋水泥地下密室已經建好,防水、防火、防蟲、防潮。秦王府的近衛軍已經增加到了二千七百人,而且還有數百遊俠兒常駐秦王莊,防盜的問題根本不用考慮。

能在秦王莊把東西偷走的,只有靈異事件了。

回到大唐之後,李元興在王語煙的屋內過的夜,武曌沒有在莊裡,似乎去了秦嶺別院。

內院的主體已經完本,主要的房間也收拾出來了。

花園的供水,各處細節至少還需要一個月時間去完善,特別是供電方面,必須在全部完工之後,纔可以完成。

秦嶺山灃河旁的火電廠也幾乎完工了。

這個火電廠,佔地面積比後世裝機量大於它幾十倍的火電廠佔地面積還大,發電量卻不怎麼高。主要是提高煤的燃燒力,以及利用水力沉澱清除粉塵,保證煙囪裡排出的只有蒸汽,沒有粉塵,以及排水淨化,保證無污水排入灃河。

僅這兩項環保標準,就花了兩倍火電廠的投資額。

次日天剛亮,李元興就急著叫安排進長安城。王語煙披著衣服坐在牀邊問李元興:“二郎有急務?”

“就這幾天了!”李元興沒頭沒尾的說了一句。

王語煙倒也沒有再追問,她能夠明白李元興的意思,就這幾天,李元興可能就不再回去了。而且還有兩人會到大唐來,其中一位在王語煙心中那是太上皇一樣的人物。高高在上,與她們倒是關係不大。

倒是另一位,王語煙緊張過,也思考過,最終的答案卻是與自己無關。

那位真正要爭,也是明月公主與她爭,不會和她有太多的關係,她只需要作好自己的事情就行了,至於秦王莊後院的規矩,也不可能因爲來了一人就壞了規矩的。既然是天上的仙子。斷沒有欺負她們這些普通人的道理。

“語煙通知府中準備一下?”

“不要太過於隆重。簡單一些就好了。”李元興在王雨煙貼身侍女的幫助下,費了很大力氣才穿好了秦王的袍服,看著這衣服,李元興有些無奈。這個複雜的衣服什麼時候才能改掉。當真是很麻煩。

長安城北。新皇宮

新皇宮可以說幾乎是完全不設防的狀態,除了宮門口站崗的禁衛,花牆內側甚至沒有巡邏的軍士。只有幾個宮人正在修理著花草。

站在正殿前,拿著望遠鏡觀察的李二也是心滿意足的笑著。

歷朝歷代,有誰敢在皇宮不設宮牆。他纔是千古一帝。

特別是看到宮牆外那慢慢變的繁華的街道,那些如禁軍衛士一樣,時時盯著圍牆外任何一個可疑之人。

李元興那稿子寫得好呀。

大唐皇宮是有牆的,長安的百姓就是大唐皇宮之牆。

別說是沒有閒雜人等敢跳過花牆,每天早上李二看著百姓自發的給花牆澆水,撿起落葉枯枝,就讓李二感覺到無比的驕傲與自豪。

李元興的馬車沒有進城,而是從城外繞了一圈。

李二將望遠鏡交給高公公:“去安排一下,朕與秦王在書房用午餐!”

高公公趕緊叫人去吩咐廚房,然後小跑著往宮門處去迎接李元興。

李二書房。

“五郎來長安,是爲了聽天英閣會議之事,還是有其他的事情。要是聽天英閣會議,五郎可以回去再休息幾天,當然也可以與爲兄在這裡看看會議紀要!”李二拉開簾子,給李元興看到的是堆成山的本子。

大唐之前紙張貴,連公文都不方便多用紙。

造紙工藝提高之後,文字記錄下纔是最可靠的,所有要緊的事情自然是要記錄的。

硬筆是武將們喜歡的,文臣們卻喜歡用非常細小的毛筆,寫著蠅頭小楷。

“原本是說農業,結果六部以及各道這些人積下的舊務陳案,各衙門扯皮之事全部都拉了出來,非要說個清楚不行。當然,新事好事也有不少,嶺南、江南、淮南三道合起來要修運河之事,卻是極大的好事。工部、戶部、商業部都認同這個建議,這個討論清楚,再完成設計,怕是沒有半年難開工。真正用上這運河也在兩年之後了。”

李元興沒有接話,直接說道:“我的時間快到了。”

李二愣了一下,立即就反應了過來。

想了想之後,李二說道:“這個是要讓禮部安排一下了。”

“臣弟的意思是,不要搞太麻煩。就依皇族同宗的長輩就好了,離開了天庭就是凡人了,那些多餘的規矩反倒不象一家人,不夠親近了。”

李元興想的也足夠深遠了。

如果真的依神仙這條道,怕是以後會有無數的謊言要圓,直接就說變成凡人,什麼事情都沒有。

“依同宗長輩!”李二遲疑了一下,輕輕的搖了搖頭:“這是不敬!”

“就這麼辦了,沒有必要興師動重,再說了櫃爺閒散慣了,自家人親近一些好!”

“迎接之禮可以免多少,家宴依什麼規格,邀請什麼賓客,爲兄也不能答應你,爲兄要與父皇商量一下,此事五郎也不要多說了,禮法不可廢。不如說一說長安至洛陽的鐵路,工部與刑部立下了一些規矩,五郎也來參詳一下!”

李二不跟李元興再扯那些迎接的事情,只說到鐵路了。

這鐵路卻是一件大事,李元興嘆了一口氣坐了下來。

一看那規矩,李元興就知道這是武曌提的大綱,由工部、刑部又根據大唐的情況修改過的。李二指著其中一條說道:“工部認爲,鐵路兩邊修三排樹,名爲防護林帶。一來可以減輕火車燒煤的粉塵,二來可以阻止人畜靠近鐵路。”

李元興心說,這是好事,而且是大好事。

“可是,這個育林之事,樹種卻是數量不夠,如果進山去挖樹苗人力物力消耗都是極大的。更何況戶部認爲,這種樹之事花費也過於巨大了,是不是有這個必要,正在申請天英閣討論。”

“樹可以每年種一些,沒有說一次種好的。臣弟是支持種樹的!”

“連年多種,周邊縣上也少些壓力。卻給了一些小吏貪黷的機會!”李二也知道,多少有些官員,手頭上並不是十分的乾淨。

李元興也有自己的想法。

“皇兄,水至清則無魚。換個角度講,給大唐添磚加瓦的,偷偷摸走了半塊磚也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罷了。可什麼也沒有幹,就想摸過磚走,那就應該罰了。有些人還要從牆角下挖一塊磚走,這就會動搖牆的穩固,這些人是該死的!”

“五郎言知有理,不過這話我們兄弟說說可以,說到宮外了,怕是刑部這個度就無法掌握了。”李二也認同李元興這個磚與牆的理論。

李二又翻到了下一頁:“五郎,這個關於人與貨的運價,戶部與工部是爭論不休,反倒是你耀州一言不發。戶部認爲定價過高會影響到長安與洛陽的商貿往來,工部認爲價格低了,這鐵路卻是連成本都收不回。”

李元興心說,這問題你別問我。

這事情太複雜了,一條鐵路要考慮到的問題何止了票價與運費呀。

一條鐵路帶動的經濟,增加的稅收,等等,這都是要合理計算的。這支出可不僅僅是建鐵路的費用,還有維護的費用,人員的工錢等等。

“明月說她不管?”李元興追問了一句。

李二點了點頭:“其實爲兄也認爲明月不管是對的,凡事都要宮裡出主意,天英閣只是擺著好看嗎?讓他們去議,議出結果了再說。只是爲兄想聽一聽五郎你的想法。”

李元興用力的搖了搖頭:“別問我,這筆賬太難算了。而且誰都有理,所以沒有一個準確的價格。皇兄要是把這價格當成一種手段,或許皇兄就心中有數了。總之先把價訂的高一些,以後慢慢再減少,或者再增加也行。”

“爲兄懂了,那麼接下來一條鐵路,五郎選在何處?”

“皇兄的意見呢,天英閣的意見呢?”李元興不答反問。

“爲兄的意見是往西域走,天英閣的意見是往南修,加強對嶺南的聯繫,僅靠水路雖然運力強,但速度慢。可工部的意見卻同,造價太高,除非河南道來提供足夠的鋼材、水泥、江南道與河南道,還要提供足夠的人力,枕木!”

李二說到這裡,李元興就不想再聽下去了。

“皇兄呀,這麼複雜的事情,交給天英閣去議吧。按臣弟的說法就是,連修八條鐵路,可這花銷、人力、鋼材,怎麼樣節約,怎麼樣修最利於大唐,這要討論的就詳細的多了,如果先修一條,往北絕對是好事,但不是往西域,先往蘭州去!”

李二拿出地圖,開始與李元興一起謀化。

他們考慮的是戰略,怎麼樣佔更多的地盤迴來,天英閣與六部考慮的,就是如何發展了,不僅僅是軍事,還有民生,經濟,以及控制成本等許多細節。

李元興作事,之前乾的,那是完全沒有考慮過成本的。

李元興進皇宮,原本是打算說櫃爺來大唐的事情,結果被李二拉著討論了兩天政務,第三天李元興說什麼也不留在皇宮了,找了一個藉口回到秦王莊,當天晚上也不顧時間差的變化,再一次回到了現代。

現代這邊,僅僅才過了一個小時。

第568節 耀州的工匠第357節 鬥!第119節 秦王討逆第154節 定計三年第30節 重寶走私名人第334節 春耕忙、彈劾多第416節 豬肉白菜燉粉條第556節 大唐的明星(二)第323節 約會第777節 澳洲第366節 秦王是什麼第25節 唐皇登基大典第730節 秦王府新人請計劃(三)第363節 越發的高深了第630節 遣唐使第135節 李元興的野心第418節 小道消息第474節 生命的祭禮第847節 苦與樂自知第809節 鐵路要多少錢第534節 蕭瑀罷相第136節 臣弟有錯第290節 獻給李淵的禮物第224節 秦王微服工坊區(四)第360節 遼東三黑!三第605節 瓢把子第495節 大唐的自我科技發展第653節 公開的體測第377節 又要結婚了第799節 世界地圖(上)第198節 秋之意第12節 長孫氏的喜悅第807節 小店搬家第748節 用技術玩陰謀第341節 惡趣味的女人們第111節 小小突厥也敢狂妄第148節 唐玉米第271節 秦王睡書房第127節 妙應真人第664號朝堂上的暗鬥第789節 唐人第723節 窮人不交稅第614節 戰,戰,戰!中第865節 精神第233節 茶之道傳天下第241節 秦王約佛第71節 天策上將第485節 廉價的高奢侈品第257節 這算是陰謀嗎?第823節 不得不開戰嗎?第354節 有客自遠方來第577節 出門前殺殺人第173節 上位者禁小善第91節 長孫皇后的夜宴(一)第359節 遼東三黑!二第206節 秦王府家臣第682城一條家宴第396節 百善孝爲先第673節 民心、軍心!第850節 水晶頭骨第534節 蕭瑀罷相第714節 英明還是心黑第107節 李元興的坑(一)第19節 暴露的危險第355節 新羅金德曼第484節 金融改革背後的大陰謀第334節 春耕忙、彈劾多第33節 價值十億的女人第660節 大唐貴族第277節 換防令第715節 絕對不能放過棒子第144節 秦王莊就是銀山第467節 大唐錢幣(下)第383節 秦王府的刀第701節 明月公主的萬言表第633節 春天了!第660節 大唐貴族第288節 武德除夕第357節 鬥!第725節 大唐水力第81節 憐農!第799節 世界地圖(上)第369節 令女人們瘋狂皮草第63節 李嵐姍的強勢入股第283節 玄武門開機第106節 火計(四)第42節 正常男人是無法忍耐的第105節 火計(三)第898節 李信之墓第799節 世界地圖(上)第710節 新皇宮夜宴第93節 世家門閥也爲利第901節 離開之前第620節 最有趣的禮物第753節 戰國始第896節 又一位王妃第20節 就是錢多燒的第329節 工具!第361節 疾如風!第215節 重罰武曌
第568節 耀州的工匠第357節 鬥!第119節 秦王討逆第154節 定計三年第30節 重寶走私名人第334節 春耕忙、彈劾多第416節 豬肉白菜燉粉條第556節 大唐的明星(二)第323節 約會第777節 澳洲第366節 秦王是什麼第25節 唐皇登基大典第730節 秦王府新人請計劃(三)第363節 越發的高深了第630節 遣唐使第135節 李元興的野心第418節 小道消息第474節 生命的祭禮第847節 苦與樂自知第809節 鐵路要多少錢第534節 蕭瑀罷相第136節 臣弟有錯第290節 獻給李淵的禮物第224節 秦王微服工坊區(四)第360節 遼東三黑!三第605節 瓢把子第495節 大唐的自我科技發展第653節 公開的體測第377節 又要結婚了第799節 世界地圖(上)第198節 秋之意第12節 長孫氏的喜悅第807節 小店搬家第748節 用技術玩陰謀第341節 惡趣味的女人們第111節 小小突厥也敢狂妄第148節 唐玉米第271節 秦王睡書房第127節 妙應真人第664號朝堂上的暗鬥第789節 唐人第723節 窮人不交稅第614節 戰,戰,戰!中第865節 精神第233節 茶之道傳天下第241節 秦王約佛第71節 天策上將第485節 廉價的高奢侈品第257節 這算是陰謀嗎?第823節 不得不開戰嗎?第354節 有客自遠方來第577節 出門前殺殺人第173節 上位者禁小善第91節 長孫皇后的夜宴(一)第359節 遼東三黑!二第206節 秦王府家臣第682城一條家宴第396節 百善孝爲先第673節 民心、軍心!第850節 水晶頭骨第534節 蕭瑀罷相第714節 英明還是心黑第107節 李元興的坑(一)第19節 暴露的危險第355節 新羅金德曼第484節 金融改革背後的大陰謀第334節 春耕忙、彈劾多第33節 價值十億的女人第660節 大唐貴族第277節 換防令第715節 絕對不能放過棒子第144節 秦王莊就是銀山第467節 大唐錢幣(下)第383節 秦王府的刀第701節 明月公主的萬言表第633節 春天了!第660節 大唐貴族第288節 武德除夕第357節 鬥!第725節 大唐水力第81節 憐農!第799節 世界地圖(上)第369節 令女人們瘋狂皮草第63節 李嵐姍的強勢入股第283節 玄武門開機第106節 火計(四)第42節 正常男人是無法忍耐的第105節 火計(三)第898節 李信之墓第799節 世界地圖(上)第710節 新皇宮夜宴第93節 世家門閥也爲利第901節 離開之前第620節 最有趣的禮物第753節 戰國始第896節 又一位王妃第20節 就是錢多燒的第329節 工具!第361節 疾如風!第215節 重罰武曌
主站蜘蛛池模板: 岗巴县| 山东省| 图们市| 博罗县| 西平县| 法库县| 岢岚县| 西昌市| 夏津县| 德清县| 北安市| 六盘水市| 宣城市| 临泽县| 怀宁县| 定边县| 静安区| 昆明市| 翼城县| 南靖县| 邹城市| 剑阁县| 始兴县| 甘谷县| 峨边| 翼城县| 清水县| 大姚县| 改则县| 牡丹江市| 抚松县| 侯马市| 拉萨市| 滨海县| 集贤县| 库车县| 封开县| 新安县| 霍邱县| 宁晋县| 墨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