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485節 廉價的高奢侈品

五萬斤!

上次聽說銀耳,秦王莊存了乾貨七萬斤就把崔君肅嚇住了,那可是值兩三萬貫的東西。可很明顯,秦王莊對於生產工藝麻煩的東西,本身就反感。

李元興喜歡的是以百萬斤計算了,低於百萬斤的產量,他就當費事了。

事實上,李元興因爲來自後世,計算單位都是噸,年產多少萬噸的計算數據已經在新聞中清洗著每個人對產量的概念。

大唐這五萬斤,才三十幾噸,一個貨車就拉下了。

聽著數量巨大,放在倉庫裡也就那麼一點,李元興自然不當回事了。

“五郎說廉價,某有興趣聽!”李靖追問了一句。

李元興一指元春:“從試製開始,元春倒是數次去觀察進度,而且親手去試作了,所以讓元春來講。本王講是一種感覺,元春講的感覺應該更容易讓各位明白!”

元春施了一禮,從小會客廳李元興那個書桌旁的小桌打開櫃子。

櫃子裡有一個秘碼箱,元春轉動著上面的密碼盤,打開了後拿出一個小本。

“這種糖用的原料是麥子、玉米、紅薯。莊子裡試驗了七種配料,最終定下的料單是……”元春還沒有講,李元興就制止了她:“停,這個配料大概是,一分麥,三分玉米,七分紅薯。”說完,李元興向元春示意:“繼續講吧!”

衆人都愣了一下,李靖笑罵:“五郎藏私!”

“不是。能把這配料說出來,其實就已經是極大的秘密了。不讓說莊子試驗的詳細配料也是有原因的。”

“那五郎說說這個原因!”

李元興示意元春退到一旁,這才說道:“每年的麥子雨水,收穫不同,麥子本身就會不同。玉米、紅薯因爲肥料不同的,澱粉含量,糖份含量也有所不同。本王正在讓道士們研究,如何可以準確的測試出每一批糧食的差別來。”

“看來五郎的原因是合理的,五郎不想用一種配料來作出誤導。事實上這個配料還是有些可以細微調整的。如果放在以前,這怕就是多事了。但在五郎這個工業化量產的理論上。五郎這個理由卻是極有道理的!”

房玄齡作爲代表稱讚了李元興的謹慎。

李元興點點頭。示意元春繼續。

“接下來,將麥子洗乾淨放在特製的大水缸之中,用水炮。夏天用涼水,冬天用溫水。泡過十二個時辰之後。放在竹蔞上等著發芽。每天淋溫水。水溫手摸著有些微熱就好。三四天之後。出芽二葉包心,然後將這麥子粉碎。備用!”

聽起來很簡單,但正如李元興所說。這是個消耗人力的活。

“第三步,將碎玉米與碎紅薯分開蒸,玉米比紅薯難蒸,所以要分開蒸。蒸好涼著,涼到手感覺有些熱,但不燙的時候與那些粉碎的麥子混在一起裝在粗麻布袋中,三個時辰之後,壓出汁水!”

看來,真的不難,而且製作的時間也不長,真正是消耗人力的活計。

“最後一步,這汁水其實就是糖了。但殿下要求再煮,最後就變成原糖的純糖塊了,殿下說這個也會壞,但全部過程上乾淨,煮的好了可以保存一年,或者十八個月。各種糖食,也是用這個原糖製作的。”

聽起來,倒真的不復雜,房玄齡聽完之後,品嚐了一塊後說了一句:“這個倒象是飴糖。只是這原料有所不同,飴糖並沒有這麼甜。只是略有甜味罷了,想必是五郎改進了原料以及製作方式,

混合材料,特別是用了高澱粉、高糖份的玉米與紅薯爲原料的麥芽糖的歷史並不算久,李元興知道可以查到的史料也是在十七世紀纔有的。

因爲這兩種農作物傳入中國的時間並不久。

也正因爲如此,古代的飴糖在漢代的時候就幾乎消失,因爲飴糖消耗的是糧食。在糧食不足的朝代裡,不可能糧食大量的糧食作這些並不算甜的糖。

在歷史記載,中國在公元前三百年,戰國時代就有了甘蔗糖,原料來自交州,就是現在的廣西、廣東一帶。最初用的方法是曬糖,在貞觀二十六年,纔有了精加工的霜糖。在現在貞觀元年,糧食還不夠吃的時候,有甜味就不錯了。

飴糖這種並不算甜的糖,可以說是暫時失傳,也只有一些書中還有一些古時的記載。

“五郎有計算過價格嗎?”李靖又問了一句。

“人工太高了。一斤二十五文怎麼樣?”李元興笑著問道。

李靖拿起了那粒原糖:“五郎是說這個?”

“自然是說這個,加上核桃的或者是其他果仁的,二十五文我就賠死了,最近核桃挺貴的,長安城都賣到一斤核桃仁八十文錢了。”李元興報怨著。

元春在旁邊小聲的嘟囔了一句:“如果不是殿下把長安城的核桃仁買光,一斤最多不過三十文錢!”

元春的聲音不大,但所有人都聽到了,可衆人卻沒有一個發笑的。

“二十五文一斤!”李靖非常嚴肅的又反問了一遍。

在後世,沒有包裝的麥芽糖賣到一斤十五元就是極貴了,換成大唐的錢,應該是三文錢一斤纔對。可大唐沒有工業化量產的能量,那複雜的機器根本就製作不出來,所以還是要純手工製作的。

但是,李元興的麥芽糖成本真的不高。

事實上,是十斤料出三斤糖還多些。其餘的七斤廢料也不是沒用。

按大唐現在的糧價,十斤還不到一斗,一斗長安城也不過十文錢。更何況李元興用的是自己倉庫的糧食,絕對可以按五文錢一斗來計算。加上水,煤,工具,人工等成本,一斤糧李元興的實際成本,兩文錢頂破天了。

更何況,他製作完麥芽糖的廢料也值錢呢。

(注:中國西周就是原始的麥芽糖,但原料不是麥子。麥子是在漢代才傳入中國的,但成爲主要的糧食又經過了幾百年的時間。玉米更晚,紅薯等作物到了明代才傳入中國。所以古代的古飴糖。就是古麥芽糖非但不甜,而且消耗巨大的糧食。僅爲貴族食用,百姓是很難見到的。大唐的糖還是蔗糖,甜菜糖是在十七世紀才被人發現!)

“五郎可知。長安的糖價是多少?”

“一斤一百四十文。好一些的二百六十文吧!”李元興倒是知道物價的。

甘蔗從廣西運過來。廣西還沒有加工糖的能力,那裡還是比較原始的。

加上運費,人工。以及大唐的工藝,一百斤甘蔗也出不了一斤糖,糖在唐朝來說絕對是食物中的奢侈品,而且是頂級的奢侈品了。

李靖突然心念一動,轉過頭問元春:“元春,你說這糖的用料是多少。”

對元春說完,李靖笑呵呵的看著李元興:“五郎,這次你不許開口,不許打眼色。”

李元興無奈的聳了聳肩膀,表示自己一定會保持沉默的。

元春知道這裡坐的都是大人物,而且她還沒有說學會說假話,只好如實的說道:“一斤麥、三斤玉米、七斤紅薯。出三斤糖!還有七斤的殘料,殿下說那東西可以不要了,或者去餵豬吃,可我們試過,那個用餅子極是好吃。又鬆又軟!”

“又鬆又軟?”李靖笑了。

衆人也都笑了。

李靖又對元春說道:“去給我們作一些餅子,就用那個製作。”

李元興點了點頭,元春立即小跑著就出去吩咐了。李元興卻是知道,放在現代那就是作飼料的東西,絕對不會再給人吃的。

因爲營養成份已經去了大半。

要說鬆軟,經過發酵,又去了澱粉與糖,烤出來的自然是鬆軟的。但吃到嘴裡,卻是乾巴巴,自己是絕對不會喜歡的。

可秦王莊的農戶,軍士們經歷無無數次飢餓了,他看來那是好東西。

李靖又問陸毛鋒:“你吃過嗎,感覺如何?”

“回將軍您的話,那東西自然是不如純麪餅子好吃。但如果加上一點油,來點蔥花弄成餅子卻是極美味的。以前打仗的時候,要是能吃到這東西怕是會作夢都能笑醒了,殿下說這些只能餵豬,某斗膽說一句,殿下錯了。”

“餵馬行不?”李元興冷著臉反問了一句。

“餵馬行,殿下英明!”陸毛鋒趕緊回了一句。

在當兵的心中,馬就是寶貝,都能拿上好的豆子餵馬,這個自然是沒有問題的。

李靖揮了揮手示意陸毛鋒退到一旁,然後對李元興說道:“某還是瞭解五郎的,五郎敢開價二十五文一斤,那麼他就敢掙對半的利。現在想來,五郎這次真正是太貪心了,麥子在長安近來是十文錢一斗,麪粉才十四文錢。”

崔君肅是戶部的,他也緊接著說道:“玉米的價高一些,幹玉米粒一斗十二文,玉米粉也纔不過十八文。紅薯一畝地出上萬斤,那東西長安賣的真心是貴呀,一文錢才兩個。可秦王殿下沒有當糧食賣過,長安城沒市價!”

崔君肅在李元興桌上拿過一個算盤。

啪啪的一打。

“秦王殿下,一個人三天製作一百斤糖算不算多?”崔君肅又問道。

“行了,你們別在這裡套話了。二文錢成本,你們信不?”

“不信!”衆人異口同聲的回答。

李元興只是搖頭苦笑著:“那秦王錢一文錢一斤的成本,你們信不?”

信了,一文錢再不信,就是不給秦王殿下面子了。

(未完待續)

第552節 長安、長安!第115節 惡整趙言德第707節 遺囑(下)第789節 唐人第363節 越發的高深了第486節 本王還有霜糖第313節 一等大匠師(下)第815節 酷吏第449節 加糧稅第393節 金瓜,金瓜第828節 神兵天降(二)第840節 斬草除根第359節 遼東三黑!二第289節 除夕夜宴第786節 海熱第727節 馬拉松式大唐全面會議第758節 李墨第802節 沒有陰謀第359節 遼東三黑!二第42節 正常男人是無法忍耐的第540節 耀州的貼心第681節 李元興的人口賬本第114節 回紇使者第118節 制肘之人第536節 高句麗獻禮第271節 李元興作媒!第458節 兩粒石子翻起的濤天巨浪(下)第828節 神兵天降(一)第854節 不同的待遇第591節 回長安第820節 天英閣監國(中)第373節 和親第239節 秦瓊不信佛第548節 燥動的長安第837節 攻心戰術(下)第83節 全瘋了!第518節 報紙的威力(三)第795節 古晉之治第531節 代罰第38節 被李二暴打了第344節 炫富門!第434節 李元興入獄第647節 高句麗歷史上最成功的反賊第662節 工潮第407節 命中註定(一)第812節 豬仔計劃第532節 意外的結局第603節 金子、銀子!第452節 點石成金術(三)第158節 武曌圈地第395節 虛假的重量第783節 天高皇帝遠第507節 養生功法第117節 頡利的決心第222節 秦王微服工坊區(二)第268節 洞房小意外第523節 夜宴天策上將府(二)第368節 血淋淋的泡妞禮物第529節 輿論施壓百濟使節第872節 李元興回來了!第311節 一等大匠師(上)第702節 翡翠出世第289節 除夕夜宴第300節 程魔頭哭訴第869節 時差六倍第612節 真正的將軍第414節 紅粉劫第266節 催妝詩第262節 大婚的最後倒計時第254節 玄奘你忍心走嗎?第465節 抗令第44節 火星與地球的激烈碰撞第436節 冷酷無情屬秦王第880節 英王封地第580節 羊毛之路第373節 和親第688節 棒子的泡菜危機第354節 有客自遠方來第253節 秦王書房第527節 秦王的筆之刃(二)第114節 回紇使者第56節 大唐富國計劃(一)第610節 無法阻止的殺戮第188節 李元興‘碩士’二第828節 神兵天降(二)第899節 李嵐姍的一天第337節 打仗一定要宣戰嗎?第599節 長安之富第218節 秦王微服商會街(上)第543節 古方神藥第565節 王候將相寧有種乎第40節 李元興與魏黑子的雙簧第468節 私錢竟然成了國事第560節 沉睡的巨龍第558節 長孫家的舊事第518節 報紙的威力(三)第151節 夜深沉第902節 大唐錢幣第448節 華夏論!第55節 男人與女人的學問
第552節 長安、長安!第115節 惡整趙言德第707節 遺囑(下)第789節 唐人第363節 越發的高深了第486節 本王還有霜糖第313節 一等大匠師(下)第815節 酷吏第449節 加糧稅第393節 金瓜,金瓜第828節 神兵天降(二)第840節 斬草除根第359節 遼東三黑!二第289節 除夕夜宴第786節 海熱第727節 馬拉松式大唐全面會議第758節 李墨第802節 沒有陰謀第359節 遼東三黑!二第42節 正常男人是無法忍耐的第540節 耀州的貼心第681節 李元興的人口賬本第114節 回紇使者第118節 制肘之人第536節 高句麗獻禮第271節 李元興作媒!第458節 兩粒石子翻起的濤天巨浪(下)第828節 神兵天降(一)第854節 不同的待遇第591節 回長安第820節 天英閣監國(中)第373節 和親第239節 秦瓊不信佛第548節 燥動的長安第837節 攻心戰術(下)第83節 全瘋了!第518節 報紙的威力(三)第795節 古晉之治第531節 代罰第38節 被李二暴打了第344節 炫富門!第434節 李元興入獄第647節 高句麗歷史上最成功的反賊第662節 工潮第407節 命中註定(一)第812節 豬仔計劃第532節 意外的結局第603節 金子、銀子!第452節 點石成金術(三)第158節 武曌圈地第395節 虛假的重量第783節 天高皇帝遠第507節 養生功法第117節 頡利的決心第222節 秦王微服工坊區(二)第268節 洞房小意外第523節 夜宴天策上將府(二)第368節 血淋淋的泡妞禮物第529節 輿論施壓百濟使節第872節 李元興回來了!第311節 一等大匠師(上)第702節 翡翠出世第289節 除夕夜宴第300節 程魔頭哭訴第869節 時差六倍第612節 真正的將軍第414節 紅粉劫第266節 催妝詩第262節 大婚的最後倒計時第254節 玄奘你忍心走嗎?第465節 抗令第44節 火星與地球的激烈碰撞第436節 冷酷無情屬秦王第880節 英王封地第580節 羊毛之路第373節 和親第688節 棒子的泡菜危機第354節 有客自遠方來第253節 秦王書房第527節 秦王的筆之刃(二)第114節 回紇使者第56節 大唐富國計劃(一)第610節 無法阻止的殺戮第188節 李元興‘碩士’二第828節 神兵天降(二)第899節 李嵐姍的一天第337節 打仗一定要宣戰嗎?第599節 長安之富第218節 秦王微服商會街(上)第543節 古方神藥第565節 王候將相寧有種乎第40節 李元興與魏黑子的雙簧第468節 私錢竟然成了國事第560節 沉睡的巨龍第558節 長孫家的舊事第518節 報紙的威力(三)第151節 夜深沉第902節 大唐錢幣第448節 華夏論!第55節 男人與女人的學問
主站蜘蛛池模板: 江孜县| 浪卡子县| 高安市| 左权县| 峨山| 高阳县| 广河县| 抚州市| 报价| 淮北市| 平远县| 合作市| 江都市| 清水县| 桐乡市| 金川县| 辽阳县| 福海县| 玛纳斯县| 郯城县| 台北市| 南平市| 高安市| 石柱| 迭部县| 甘肃省| 东乡县| 巩留县| 三穗县| 林州市| 淮滨县| 农安县| 连山| 龙游县| 阿鲁科尔沁旗| 凤凰县| 自治县| 岫岩| 苏尼特左旗| 仁怀市| 天峻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