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828節 神兵天降(一)

大唐時的長江有多寬,就算沒有這次連續的暴雨,最寬之處也有一公里。

河道兩邊許多地方都沒有人工的江堤,只有著連綿的密林,更多的還是原始森林。

李元興將防禦的第一站放在荊州,因爲他相信再往前,大自然是會將水留在河道之中的。荊州爲第一站,這裡連同各縣人口過百萬,不敢有絲毫的損傷。

櫃爺理解李元興的作法,但他也有自己的想法:“通電長安,鄱陽湖決堤只有增加了存水量。借這次大水,沖刷京杭大運河,一次就可以將京杭大運河河底的泥沙清理乾淨,河州到太湖有一條支流,借用這一條,將水引入太湖,然後直下杭州彎,只有七十里。”

櫃爺已經進入蘇州城,他手上有這裡最詳細的河道圖。

李元興坐在長安,他手上的地圖事實上沒有櫃爺的詳細,就說太湖,從面積上比起後世的現代,大了何止五倍。

現代的太湖,主湖往東南就是一片片溼地。

而在大唐,那一片溼地原本就是湖區,蘇州就是緊鄰著太湖的,而嘉興也是可以看到湖水的。後世的現代,嘉興往西北方向,就只有一片片的溼地。

“江南河,前隋杭州到嘉興的運河。我們需要作的,就是在嘉興以西二十里,炸開一條水道,將太湖的水引到杭州灣,然後再將河州放水,也只有淹三百里,可以保護荊州以南的糧田。”

李嵐姍作出計算之後,給李元興提出了建議。

“瘋了,累計挖的土方足有七十里呀。這要挖多久,趕得急嗎?”

“你的大競技場,依山而建,三個月幾乎挖走一座山的土方,其土方量是這道水道的十五倍,而且那個時候,你只有兩萬人在幹活,我們調集二十萬,又不是修運河,只是借勢挖開一些地方,不要讓水傷到蘇州、杭州、嘉興三城。其餘的,顧不上了。”

李嵐姍與李元興在爭論著。

這是專業問題,李二隻是聽,一直都沒有發言。

末了,李二問了一句:“五郎,洛陽大水的時候,可以一人不死。現在可以嗎?”

李元興無奈的搖了搖頭:“能把死傷控制著千人之內,皇兄就要祭天了。這是一場可能會幾萬人,幾十萬人死傷的可怕洪水。如果萊州、蘇州這些城,任何一個被大水淹了,那一城少說也是幾十萬人。”

“嵐月說決堤放水,此計可行?”李二問了一句。

“這是與天鬥,謀事在人,成事在天。我大唐絕對不能未戰先言敗,只有打過這一場,才知道深淺。”李元興說到這裡,回頭看了一眼李嵐姍:“沒有實地勘察,這怎麼動工,憑感覺嗎?”

李嵐姍只說了兩個字:“拼命!”

“秋香,記錄命令!”李元興用力一握拳頭。

李二也在同時下令:“命令六部主官,天英閣立即到秦王莊來。朕要天下知道,我大唐的骨氣!”

杭州城!

鎮守杭州的將軍將手上精銳全部招集到了一起。

“秦王殿下令,九死一生的任務,本將不點名,願意接受任務的向前一步。”

整齊的腳步聲,八百精銳整齊的向前一步。

“第一隊,使用滑翔翼……”

在雷雨天氣使用滑翔翼,這不是九死一生,這就是去送死的。一但被雷電劈中,十死無生。可李元興需要,身在蘇州的櫃爺也需要這一片的詳細水域圖與地形圖。能命令滑翔翼的絕對不是普通的士兵, 肯定是各軍最精銳。

明知九死一生,卻沒有豪言壯語,只有默默的向前邁出一步。

“去吧,你的家小有本將在!”很簡單的一句承諾。

天空之中,大唐最強偵察兵精銳用滑翔翼在收集著關於洪水所有的信息。

這個時候,長江最大最強的洪峰還沒有出現,南方的雨季這纔剛剛開始。武曌坐在蘇州城中,祈禱著有一個晴天,那怕只有半天時間,也足夠讓飛舟升空,進行一次航拍了。

任何一次大災,先保大城,後保小城,然後纔是鎮子。至於說小村落,至少在古代幾乎就完全是靠自救了。

李元興不是神,也不是聖人。秦王府的命令也是先保幾個重要的大城,要知道、象蘇州、杭州、嘉興這樣的大城,爲大唐帶來多少賦稅,僅嘉興一城,就喊出過日產絲綢一萬匹的口號,這樣的城,自然是重兵防護的。

普通的村子要怎麼辦?

一個五歲的孩子正在問他的爺爺:“爺爺,水好冷,我們要怎麼辦?”

怎麼辦?或許只有祈禱了。

年輕青壯數次潛到水中,將已經被水淹的屋中拿出一些糧食了。四面都是水,這已經是最後的一個屋頂了,村中有富戶用磚石建的屋,比普通的屋子要高一些,其餘的屋子都已經被水淹沒了。

可就是這個屋頂,也待不下全村的人。

幾個簡單的木排,還有一些桌子傢俱被連在一起,綁著房樑上。

老弱留在屋廳,年輕一些的就在那木排上支撐著,他們不敢離開,只希望大水可以早一天退下去,這被水沖走,根本就不知道會被衝到那裡去。四面都是一片汪洋,就象是天河漏了一樣,水在不斷的落下來。

“老族長,生些火吧,弄些熱食吧。我媳婦是滿月份的身子,她快撐不住了,老七的女人也有四個月的身子。”一個年輕人爬到屋頂邊苦求著。

老人懷中包著一個油布卷,裡面還有幾根被油脂泡過的木柴,用這些木柴在屋頂簡單的棚下,還有一些不算太溼的柴也會被引燃。

聽到那年輕人的苦求,所有人的視線都轉到這裡。

老人用力的抱緊那油布包,非常堅決的搖了搖頭。

什麼也沒有說,沒有理解。老人心中有一種執念,他在等待,他相信會有奇蹟出現。所以他一個抱著這個油布包。

年輕人無奈的低下頭,眼角一行淚水滑落。

游到屋頂的另一邊,將生米放在嘴裡咬碎,喂到已經極度虛弱的女人嘴裡。

天慢慢的暗了下來。

飢餓、寒冷、甚至是死亡在威脅這村裡百十號人。

突然,哇的一聲,剛纔苦求的年輕人大哭了起來,幾個年長的婦人趕緊過去觀察那個已經足月的馬上要生產的孕婦。

大水已經圍困這裡足足八天了,突然一下出現的洪水讓這村子裡的老少手足無措。

還是一位曾經當過兵的中年人指揮大夥自救。

在最高的,最結實的屋頂上保下了這些人,留下了許多的繩子,許多的熟食。可他卻被水中一根木頭撞到胸口,吐了幾口血之後,還硬是將一個孩子送到屋頂上。

然後,他就抱著那個油布包,一直到自己堅持不住暈倒之前,這才油布包交給了本村的族長,用極虛弱的聲音留下了四個字。到此時,他昏迷四天了,眼下已經是出氣多,吸氣少,都不知道是不是能夠堅持到明天天亮。

老族長咬緊牙關,臉色蒼白的抱著那油布包。

“老族長!”那年輕人衝了過來:“求你了,求你了。生火吧!”

老族長也極度虛弱了,牙不好的他根本沒有辦法將米咬碎,吞了一些生米,卻也消化不良,加上這些天的寒冷,老族長此時已經有些發燒,可他依然堅持著。

“老族長!求你了!”年輕人抓住了老族長的手,這一抓之下,年輕人嚇了一跳。好燙!趕緊上前在老族長額頭上一摸,年輕的心沉一直就揪了起來。老族長在發燒,而且燒的似乎很厲害。

還是那個孩子,靠在老族長的身上。小孩子不知道什麼是危險,張口說了一句:“爺爺身上好暖和!”

小孩子的聲音吸引了好幾個大人,當下好幾個都靠了過來。

老族長已經有些支撐不住了,將油布包交在了那個苦求的年輕人手中,努力的張開嘴想要說些什麼,年輕人趕緊靠了過來。

老族長也說了四個字:相信秦王!

相信秦王!年輕人愣住了,呆呆的看著手中的油布包。老族人被人擡到一旁他也沒有反應過來。

這裡是嶽州西南二百里的一個小村子,因爲洞庭湖漲水他們來不及逃離,所以被大水困住。這裡原本就很少有客商過來,是不是有人記得這個小村都難說。

年輕人緊咬牙關,坐在老族長剛纔坐的位置上,將那油布包緊緊的抱著懷中。

時間一分一秒的過去,天更黑,雨更大,風更冷!

“快,快把那參拿來。”有人高喊一聲。

年輕人回過頭,看到有人拿出一片人蔘放在那中年人的嘴裡。許多人都是有些不忍的轉過頭,這個中年人曾經當過兵,這次是回鄉探親的,他救了全村。

那年輕人猛的跳起來,對著天空高喊著:“秦王殿下,我豹子哥至死都相信你,老族長也信我。你爲什麼沒有救救我們!”

突然,有一個亮點出現在遙遠的水面上,然後一道光柱在水面上掃了一下。

“柴,那柴!”好幾個人都高喊著。

一隻火用油脂泡透的木材被點著,就在風雨之中顯得那麼的微弱,隨時都會被熄滅一樣。

第168節 爭牛!第620節 最有趣的禮物第864節 殖民第693節 李靖的兵法教學第897節 星辰之島第302節 詩、書、禮、樂!第548節 燥動的長安第96節 樑師都詐降第179節 懸崖上的那塊石頭第811節 倭人勞工第239節 秦瓊不信佛第737節 留下一個傳說(二)第907節 一切都因爲愛第17節 秦王唐橫刀第188節 李元興‘碩士’二第121節 仙術第348節 蘇暗回來了第315節 驚天慌言第856節 十萬噸級船隊第196節 秦王莊的奇蹟(四)第452節 點石成金術(三)第641節 丹東城的晚餐第205節 用人之道第36節 狂熱的大唐商人們(一)第43節 我要的是你第718節 大唐絕密計劃第252節 和尚不好混第160節 世家無善人第391節 似是而非的寶藏第377節 又要結婚了第473節 人生需要節奏感第38節 被李二暴打了第60節 爲田而喜,而泣第416節 豬肉白菜燉粉條第547節 百姓情第118節 制肘之人第5節 櫃爺是牛人第251節 靜默的唐僧第840節 斬草除根第530節 打龍袍之戲第796節 對外第一炮第115節 惡整趙言德第74節 有驚無險的重寶交易第624節 壓歲錢第668節 慾望第347節 李治!!第734節 驚天陷井第176節 秦王罰俸第688節 棒子的泡菜危機第219節 秦王微服商會街(下)第637節 起飛第270節 秦王醉了第782節 博弈第165節 大唐明月第555節 大唐的明星(一)第146節 星君小秘第115節 惡整趙言德第157節 長樂王拜帖第717節 和和氣氣第48節 掙他一個億(下)第162節 不是朋友第129節 不死小強趙言德第81節 憐農!第696節 破石頭第762節 西北勞軍第656節 死磕第270節 秦王醉了第877節 女人,女人第657節 白菜真是好東西第134節 新戰幕的拉開第637節 起飛第12節 長孫氏的喜悅第230節 這一都是真的第265節 堵門!第355節 新羅金德曼第298節 巨獸第309節 趙州橋第180節 打架,打羣架第605節 瓢把子第771節 淵蓋蘇文之死第572節 現代的新年夜第216節 失算呀第635節 貞觀二年三月末第863節 血紅玫瑰第535節 上邦大國的面子第313節 一等大匠師(下)第433節 歷史的魄力每544節受審第291節 大閱兵(上)第235節 七女留宿第585節 春風滿面伊吾王第662節 工潮第594節 櫃爺也不是全能的第198節 秋之意第305節 民族第161節 我掙到錢了第826節 倭人鎖國第78節 書印出來了第434節 李元興入獄第446節 守礦區的將軍
第168節 爭牛!第620節 最有趣的禮物第864節 殖民第693節 李靖的兵法教學第897節 星辰之島第302節 詩、書、禮、樂!第548節 燥動的長安第96節 樑師都詐降第179節 懸崖上的那塊石頭第811節 倭人勞工第239節 秦瓊不信佛第737節 留下一個傳說(二)第907節 一切都因爲愛第17節 秦王唐橫刀第188節 李元興‘碩士’二第121節 仙術第348節 蘇暗回來了第315節 驚天慌言第856節 十萬噸級船隊第196節 秦王莊的奇蹟(四)第452節 點石成金術(三)第641節 丹東城的晚餐第205節 用人之道第36節 狂熱的大唐商人們(一)第43節 我要的是你第718節 大唐絕密計劃第252節 和尚不好混第160節 世家無善人第391節 似是而非的寶藏第377節 又要結婚了第473節 人生需要節奏感第38節 被李二暴打了第60節 爲田而喜,而泣第416節 豬肉白菜燉粉條第547節 百姓情第118節 制肘之人第5節 櫃爺是牛人第251節 靜默的唐僧第840節 斬草除根第530節 打龍袍之戲第796節 對外第一炮第115節 惡整趙言德第74節 有驚無險的重寶交易第624節 壓歲錢第668節 慾望第347節 李治!!第734節 驚天陷井第176節 秦王罰俸第688節 棒子的泡菜危機第219節 秦王微服商會街(下)第637節 起飛第270節 秦王醉了第782節 博弈第165節 大唐明月第555節 大唐的明星(一)第146節 星君小秘第115節 惡整趙言德第157節 長樂王拜帖第717節 和和氣氣第48節 掙他一個億(下)第162節 不是朋友第129節 不死小強趙言德第81節 憐農!第696節 破石頭第762節 西北勞軍第656節 死磕第270節 秦王醉了第877節 女人,女人第657節 白菜真是好東西第134節 新戰幕的拉開第637節 起飛第12節 長孫氏的喜悅第230節 這一都是真的第265節 堵門!第355節 新羅金德曼第298節 巨獸第309節 趙州橋第180節 打架,打羣架第605節 瓢把子第771節 淵蓋蘇文之死第572節 現代的新年夜第216節 失算呀第635節 貞觀二年三月末第863節 血紅玫瑰第535節 上邦大國的面子第313節 一等大匠師(下)第433節 歷史的魄力每544節受審第291節 大閱兵(上)第235節 七女留宿第585節 春風滿面伊吾王第662節 工潮第594節 櫃爺也不是全能的第198節 秋之意第305節 民族第161節 我掙到錢了第826節 倭人鎖國第78節 書印出來了第434節 李元興入獄第446節 守礦區的將軍
主站蜘蛛池模板: 尤溪县| 包头市| 花莲市| 措美县| 西平县| 滨海县| 葵青区| 天长市| 张掖市| 萝北县| 武平县| 德格县| 青海省| 阿拉善右旗| 惠来县| 会泽县| 鄂温| 噶尔县| 横山县| 通江县| 独山县| 成都市| 定结县| 越西县| 孟津县| 绥江县| 辽宁省| 新宁县| 江阴市| 垦利县| 中西区| 鄂伦春自治旗| 米脂县| 麻栗坡县| 镇雄县| 迁西县| 忻城县| 禄丰县| 榆林市| 威宁| 上蔡县|